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阿毗昙心序 东晋 · 释慧远
 出处:全晋文
《阿毗昙心》者,三藏之要颂,咏歌之微言,管统众经,领其宗会,故作者以心为名焉。
有出家开士,字曰法胜,渊识远鉴,探深研机,龙潜赤泽,独有其明。
其人以为《阿毗昙经》,源流广大,难卒寻究,非赡智宏才,莫能毕综。
是以探其幽致,别撰斯部,始自界品,讫于问论,凡二百五十偈,以为要解,号之曰心。
其颂声也,拟象天乐,若灵龠自发,仪形群品,触物有寄。
若乃一吟一咏,状鸟步兽行也;
一弄一引,类乎物情也。
情与类迁,则声随九变而成歌;
气与数合,则音协律吕而俱作。
拊之金石,则百兽率舞;
奏之管弦,则人神同感,斯乃穷音声之妙会,极自然之象趣,不可胜言者矣。
又其为经,标偈以立本,述本以广义,先弘内以明外,譬由根而寻条,可谓美发于中,畅于四肢者也。
发中之道,要有三焉:一谓显法相以明本,二谓定已性于自然,三谓心法之生,必俱游而同感。
俱游必同于感,则照数会之相因;
已性定于自然,则达至当之有极;
法相显于真境,则知迷情之可反;
心本明于三观,则睹玄路之可游,然后练神达思,水镜六府,洗心净慧,拟迹圣门,寻相因之数,即有以悟无,推至当之极,每动而入微矣。
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少习兹文,味之弥久,兼宗匠本正,关入神要,其人情悟所参,亦已涉其律矣。
会遇来游,因请令译。
提婆乃手执梵本,口宣晋言,临文诫惧,一章三复,远亦宝而重之,敬慎无违。
然方言殊韵,难以曲尽,傥或失当,俟之来贤,幸诸明哲,正其大谬(《释藏迹》十,又略见《世说文学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