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十地经论序 北魏 · 崔光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四
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纪。
理苞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
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
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
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念,赫为雷威。
其为教也,微密精远,究净照之宗;
融冶莹练,尽性灵之妙。
自寂场启旭,固林辍晖,虽复圣训充感,金言满世,而渊猷冲赜,莫不网罗于其中矣。
至于光宣真轨,融畅玄门,始自信仁,终泯空寂,因果既周,化业弥显,嘿耀大方,影焕八极。
岂直日月丽天,洞烛千象,溟壑带地,混纳百川而已哉?
既理富瀛岳,局言靡测,廓明洪旨,是系渊儒。
天竺大士婆薮盘豆,魏云天亲,挺高悟于象运,拔英规于季俗。
故徽踪马鸣,继迹龙树,每恨此经文约而义丰,言迩而旨远。
乃超然远慨,邈尔悠想。
释迦之馀范,追刚藏之遗轨。
诚复岁逾五百,处非六天,人梵乖辽,正像差回。
而妙契环中,神协靡外,通法贯玄,莫愧往列。
遂乃准傍大宗,爰制兹论,发趣精微,根由睿哲,旨奥音殊,宣译俟贤。
固以义嘱中兴,时凭圣代。
大魏,皇帝俊神天凝,玄情汉远,扬治风于宇县之外,敷道化于千载之下,每以佛经为游心之场,释典为栖照之囿。
搜隐访缺,务乎照扬,有教必申,无籍不备。
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天竺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馀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谕,十有馀卷。
斯二三藏,并以迈俗之量,高步道门,群藏渊部,罔不研揽。
善会地情,妙尽论旨,皆手执梵文,口自敷唱,片辞只说,辩诣懱遗。
于是皇上亲纡玄藻,飞翰轮首,臣僚僧徒,毗赞下风。
四年首夏,翻译周讫。
洋洋亹亹,莫得其门。
义富趣玄,孰云窥测。
刚藏妙说,更兴于像世,天亲玄旨,再光于季运。
忝厕末筵,敢窃只记耳(《释藏》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