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中岳嵩阳寺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八
夫至理空净,非大智无以寄其言;
法身凝寂,非妙信无以感其像。
故托金躯于至信之国,布慈云于多士之世,显皮纸骨笔之重,半偈乍身之贵。
是以须达崇善,填金弗吝,优主仰恋,镌檀写真,斯皆圣人留轨,为物树业故然。
乃遗形八万,还升慧顶。
有大德沙门生禅师,游三空以归真,德香普薰,乃皇帝倾心以师资,朝野望风而屈膝。
此山先来未有塔庙,禅师将欲接引四生,永辞沸镬,拯拔群品,远离炎炉;
卜兹福地,创立神场,当中岳之要害,对众术之抠耳;
乃北背高峰,南临广陌,西带浚涧,东接修林,于太和八年岁次甲子,建造伽蓝,筑立塔殿,布置僧坊,略深梗概。
王公卿士,咸发布向之心;
凡厥庶民,并欣喜舍之志。
司空裴衍,昔在齐都,钦承师德,愿归中国,为寺檀主,本愿既从,云归□□。
禅师乃构千善灵塔一十五层,始就七级,缘差中止。
而七层之状,远望则迢亭巍峨,仰参天汉;
近视则崔嵬俨嶷,旁魄绝望,自佛法光兴,未有斯壮也。
禅师指麾,成之匪日。
禅师背后,虽复名工巧匠,无能陟其险峭。
禅师大弟子沙门统伦、艳二法师,并妙思渊赜,神智难量,继轨四依,津□□世,觉华散藻,戒香氛馥,与诸同志,与诸同志,以师遗功,成兹洪业,分禀□砖,更罩两塔,并各七层,仰副师愿。
殊特妙巧,□创秀出,塔殿宫堂,星罗棋布。
内外图写本生泥曰十□尊仪,无量亿数,皆为相,裁玉成豪,瑰碧煴烁,丹彩绚耀,色焕□□,光辉宇宙。
异类众多,罔知厝绪。
龛房禅室,侧□环绕,径阁通门,前后□□□廊重复,菀逶施,规而有楷,矩而有则。
沟霤双泉,四殖甘果,袅长条,擎圆盖,池荷炤灼,翠叶红辉,微波碧澈,潺流𪷽濑。
异禽巡兽,饮喙相鸣;
硕学名贤,踵武相望。
引房清诵,列馆法言,洪钟一扣,应真四集,呗响八飞,香烟似雾,虔礼禅寂,六时靡辍。
方为众圣万劫之灵场,八辈十方三世之菀囿也。
天平二年四月八日,伦、艳二统乃刊石树碑,雕饰尊像,赞贻嘉福,显彰圣仪。
高足大沙门统遵法师,忘怀体道,戒珠皎洁,仁智明敏,器宇汪庠,开妙思于三空之表,显真如于四忍之外。
接引群生,舟航巨海,率诸邑义,缮立天宫,整修严丽,兼造白玉像一龛。
眷属侍御,剞劂镌磨,妙匠精巧,三十二满,八十好圆,色掩耀灵,辉夜月。
以诸胜善仰资皇帝圣历无穷,国境宁泰,太后德被苍□,永保二龄,预舍一豪,同登我净,若见若闻,等一常乐,傍尽边尘,后穷来际,咸钟此福。
其词曰:
明明大圣,皎皎无著。
至寂至妙,湛然常乐
无像无言,形名应世
七步举手,播宣苦谛。
声光振动,濯我尘滞。
化息双林,终归实际。
金仪言寝,塔像勃兴。
香尊避坐,多宝踊升。
为模为楷,永劫祗承。
维大沙门,权机应傅。
英风秀朗,玄通常住。
道德芳烈,帝后钦裕。
构造灵基,朝野倾务。
远摹妙喜,近祗树。
唯圣唯贤,爰依爰附。
亿兆来苏,天龙虔仰。
千空,此基无爽(碑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