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即位赦文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九
高宗嗣兴。
谅闇成受终之礼。
康王承统。
翌日奉顾命之书。
况万事尚殷。
萧墙有衅。
苍生伫理。
社稷谋安。
教虽达于通丧。
礼有变于金革。
顺人听政。
僶勉从权。
朕顷侍銮舆。
率彼西夏
佐成草昧。
俾掌戎车。
国步艰难。
睿图广运。
再清宇县。
崇复宗社。
禀成命以受律。
敢贪天以为功。
圣慈宏深。
册践明两。
奉若庭训。
敢有怠心。
呜呼。
不吊昊天。
殃咎荐至。
皇祖之哀未释。
闵凶之罚奄钟。
攀号罔极。
若无天地。
誓终丧纪。
企及前王。
百辟抑予。
俾恭遗训。
俯遂众望。
嗣膺丕烈。
钦兹大宝。
惧不胜任。
若蹈春冰。
如集乔木。
迩日者先圣哀损。
朕在问安。
而阋墙搆灾。
陵长成祸。
阃闱作孽。
阍寺滔天。
职为乱阶。
潜置巫蛊。
将行窃弄。
覆我邦家。
赖良弼翊戴。
爪牙同德
天道助顺。
神理害盈。
昭此共工之心。
终贻之辱。
舍彼有罪。
咸伏其辜。
废于离宫
寘于城颍。
今天衢虽泰。
率土未康。
式协公卿之心。
仰遵易月之命。
奉时斯在。
先甲未孚。
宜允人神。
覃兹涣汗。
可大赦天下。
宝应元年五月十七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
巳发觉未发觉。
巳结正未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
罪无轻重。
咸赦除之。
自开元巳来所有诸色犯累者。
并宜雪免。
左降官并诸色流人。
及罚镇效力配军团练等。
一切即放还。
其中有见任刺史县令及正员者。
并依本任。
其四月十五日巳后诸色流贬者。
与量移近处。
逆贼史朝义巳下。
有能投降及率众归附者。
当超与封赏。
天下禁囚。
不得过五日
所有推劾。
不得分外拷掠。
亦不得信支證便结罪名。
诸色文武官应在淩霄门内谒见者。
并飞龙射生等。
并宜以宝应功臣为名。
诸州刺史与一子官。
刺史县令入五品减两考。
内外文武官。
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诸州刺史父母在无官者。
与致仕官及父母邑号。
巳亡殁者追赠。
诸州防御使并停。
天下子为父后者各赐勋一转。
州县官自今巳后。
宜令三考一替。
太官饔膳等特宜减省。
有涉奢侈。
一切宜停。
天下百姓逋租悬调。
贷粮种子。
诸色欠负官物。
一切放免。
开元乾元等钱。
并宜准一文用。
不须计以虚数。
益昌郡进封郑王
延庆王迥进封韩王
故庶人皇后王氏故庶人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宜并复封号。
棣王永王璘及应安禄山诖误反状人等并宜昭雪。
建昌王追封为齐王
崇恩王追封为卫王
灵昌追封为郓王
其有明于政理。
博综典坟。
文可经邦。
谋能制胜。
及孝悌力田。
诸州刺史并宜搜扬闻荐。
投匦者不须勘以停处姓名。
务招直言。
以副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