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崔相公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当今帝尧在上。
为相。
犬戎新逐。
三晋四战之地。
无枭雏狼子。
是宜徼福者争归贺于相国
某独不敢以是心同众人之唯唯。
思有以一跪吐而未果者。
诚以相门尊高。
非布衣可以私谒。
其或关衡石轻重。
非先书导诚素。
则无以为也。
然而潜是心。
不为身有所祈。
输诚于相公
得不以常常之心怜其持意邪。
陆生有言曰。
天下安。
注意相。
今属凶孽新夷
泰阶初平。
天下之悬悬其心。
魏文贞房梁公姚梁公宋开府太宗玄宗故事。
若啼婴儿待哺。
塞是望者独相公
是以闻相公以是为心。
即房宋不死。
二宗之道尽得施于上矣。
语不云乎。
虽有镃基。
不如乘时。
自用武以来。
至于今日。
不谓无时。
得其时而不乘之以贞观开元治平之势。
则势之过。
如发矢耳。
此所以为相公惜是时之难再也。
且天下欲上如二宗。
相公而肖之耳。
相公岂不待天下之士。
而坐为房宋者也。
又非有其时无其人。
人与时偕有矣。
岂可厚诬多士。
谓无一可与言房宋故事者邪。
宓不齐邑不方百里。
五老而友二十八人。
齐桓公为诸侯盟主。
有坐友三人。
谏臣五人。
举过者三十人。
周公相成王
躬吐握之劳。
所执贽于穷闾隘巷者七十人。
彼一圣二贤。
挈下戴上。
非独责成其心。
而天下之人。
故至于今称为圣贤。
况当相公首筑太平之基。
焉知夫有心者不磨勇养气。
相公呼而出之耳。
今云云论者。
见犬戎退边不数十里。
便谓边无可虞。
虏无能为。
见赵魏之地死一帅易一将。
便谓天下无事。
庙堂可以高枕。
此岂知相公第欲因前之无事。
不欲为巍巍荡荡之乎。
抑某闻宰相之事。
必以天下为言。
以衡石言之。
岂不资天下锱铢轻重为平准者邪。
以鼎实言之。
岂不资天下水陆飞走为滋味者邪。
若轲者。
虽有生之微。
岂不资衡鼎之一物乎。
伏念自知书来。
耻不为章句小说桎梏声病之学。
敢希趾遐踪。
切慕左邱明扬子云司马子长班孟坚之为书。
故北居庐山
亦常有述作。
幸当相公调元厚生之次。
不使一物不遂其性。
一夫不获其心。
是宜天下褐衣之徒。
孤立艺进之也。
谨献所尝著隋监一卷。
左史十卷。
伏希枢务之暇。
赐一览读。
恩幸恩幸。
轲恐惧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