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解诘论 唐 · 崔宏庆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七
宏庆作君子无屈论。
有为文学伸于文学之说。
或诘宏庆曰。
子非君子欤。
何道屈也。
久矣。
是夫迷其问诘。
然未数所以酬也。
及审已行之行而解之。
余诚非君子也。
读孝经则思君子之行。
读春秋则思君子之志。
读易则思君子之性命。
读诗则思君子之讽兴。
读书则思君子之载言。
读礼则思君子之防乱。
读乐章则思君子之理心。
至于非法道未尝敢言行也。
夫是乡里称余。
朋友佳余。
于不道览(疑)伸也矣。
曷来谓为屈哉。
如以行之未备。
志之未固。
性命之未达。
讽兴之未深。
载言之未当。
防乱之未至(阙十字)
虚举之滥彰。
此乃朋友情也。
非吾之咎。
语曰。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斯亦不足畏也矣。
余年去三十尚二年矣。
则去四十五十尚十年二十年矣。
足得开其心术。
实其文誉也。
余又何畏哉。
若以进取之道屈。
孔子至圣。
终于下位。
颜生至贤
竟殁于陋巷。
颜孔以来。
历观书史
圣贤尚屈于进取。
况圣已降乎。
余于进取之道。
不敢言屈也已矣。
况余得其反未六七年。
望其进三四年。
到于七十尚有四十馀年。
今天下一家。
主圣臣忠。
又不可比披靡之周。
龌龊之燕。
而余生之时非为不遭也。
求进为久也。
前不远也。
岂终于寒馁困苦于千万人之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