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泰山小天下赋 明 · 朴祥
 出处:讷斋先生集卷第一
井蛙不可以语海兮。
瓮鸡何足以知天。
拘居偏而习成兮。
非禀有之诚然。
况吾灵于万物兮。
又岂二虫之区区。
痛睇听之孤束兮。
耳若障而目若涂。
思凭危而敞余贻兮。
一荡陋而殚奇。
岱宗帝拔而截截兮。
臣妾众山以处夷。
积翠分蘸于黄河兮。
高刺乎重霄。
仰面几千万丈兮。
骨虬屈而示桥。
三尺断筇就冒垂堂兮。
攀冢首而逍遥。
挺鹘超鹄不能出吾上兮。
云烟餴馏于趾脚。
岂曰天之高高兮。
金乌咫尺而扣翼。
表独立兮山之上。
卷方舆于瞬息。
洋洋四海可頫而唾之兮。
九坑兮堵中物。
冀,兖青,徐虱窜于襞积兮。
离娄其莫能分。
嵎峓燕代真赘疣兮。
时出灭于尺云。
杨荆小于块凸兮。
江淮细于杯决。
秦关入水兮蹄涔。
禹贡名山兮蚁垤。
南北穷霜露之所坠兮。
东西极日月之出入。
远则蛮封戎聚。
近则侯邦列国。
大则千雉百雉。
小则三里七里。
或若案上之饤饾。
或若着面之黑痣。
或若枯棋之列方罫。
或若礨空之泛大泽。
十九代帝王之疆理兮。
若坐静室抚图画之历历。
孰云九州之弘博兮。
收来一日而不足。
彼费胫于周迹兮。
穷十霜而或逸。
若夫举秋毫而记大兮。
子休之诡轶。
子休之学兮。
岂吾之学也。
小天下而不有兮。
闻夫子之宏廓。
夫子之目兮。
亦吾之目也。
揖精神于无言兮。
索气象于彷佛。
恢胸襟而尽纳八荒兮。
袭馀飙而踯躅。
身非昔我兮。
恍然有获。
右眼嵬乎扶桑兮。
左眼横乎若木。
衡霍不得以岢岌兮。
洞庭巨野之㳽漫兮。
亦一污洫。
頫下土之茫茫兮。
挂半目而未足也。
抑兹岭之峻嵚兮。
拓银海以增大者乎。
傍有大人先生。
闻言诘之曰。
子徒知山之大。
不知吾道之大也。
夫天能覆而不能载也。
地能载而不能覆也。
载天之所不载。
而覆地之所不覆兮。
道之极于溥也。
山能高而不能深也。
水能深而不能高也。
深山之所不深。
而高水之所不高兮。
道之入于毫也。
此则天地乃吾道中之一物。
泰山又一物中之芥子枣叶也。
胸中既有此道。
而天地为吾胸中之一大块。
则吾之胸中。
不知几泰山之巍嶪也。
然则泰山不敢为大兮。
而况小于泰山者乎。
纵不胸喘吻焮。
徘徊白云之巅兮。
茅茨之下申申床褥。
可以知天下一弹丸也。
子舆之评确兮。
信在此而不在彼。
吾将携子而探讨兮。
邀东门之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