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气听 明 · 徐思远
 出处:乐斋先生文集卷之二
折狱莫先于中正,钩情亦贵于多术。
中难掩于观色,辨何待于片说。
听于气而治讼,美周官之垂则。
道虽愧于知本,术亦善于治末。
俗已降于画像,听未免于犹人。
天与水兮违行,刚又险兮杂陈。
巧百端于笙簧,饰千般于鹦鹉。
非与是兮相混,真与诈兮交冒。
浑指马而莫分,夺诚伪于惟口。
倘徒事乎察言,恐有累于清问。
彼容貌与辞气,实有符于内蕴。
知所穷于遁辞,中可占于外形。
虚一心于对面,执雨端于无声。
彼莫良于眸子,此焉廋于滋面。
情忽暴于目接,口空吃于虚喘。
心既失于和平,气何充乎调息。
凝寒冰于呼吸,热焦火于中惕。
言未起于雀鼠,田已荒于虞芮。
纵其言之小有,亦不永乎所事。
或掇患而逋窜,或从吉而食德。
孰有怨于三褫,并得情于元吉。
雍子何由而纳贿,邢侯无言而废罪。
是听讼之尽道,懿冤枉之无滞。
道一坠于鬻狱,懑讫威之无人。
纷辞说之徒烦,肆拘情于威民。
浮冤气于未达,枉曲直于片牒。
孰留心于听气,又刑督于无辜。
明其本大畏民志,深有望于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