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缅甸诗六十韵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六
缅甸南瀛裔,于古朱波是。
赵宋宁宗时,一通中国始。
元明数征讨,叛服亦云屡(叶)
宣慰仍土酋,羁縻而已矣明时缅甸有二宣慰使司然仍缅酋为之非诚内附也)
其时谁最駻,哒喇莽瑞体。
考其所侵轶,陇川界迤逦。
厥后明桂王,逃缅延喘哆。
世庙宣索之,献出遵挥指明桂王朱由榔自粤入滇旋奔缅甸顺治十七年内大臣爱星阿等奉由榔命统兵临境传檄擒献缅人震惧执及其亲属献军前)
缅则置度外,遐荒非所取(叶)
然陇川一带,实入我界里。
前岁莽猖獗,盖受缅指使。
莽既刬削尽,缅斯漏网耳。
蚕食邻如故,邻多向内志(叶)
大山及木邦,率有成言底(大山木邦并缅甸所属上年总督杨应琚奏各头目先后具缅文呈请内附)
最先乃新街,归附发已薙。
应琚永昌,飞报受降(叶)
所遣新街者,才八百军士。
缅闻悉众争,不敌成败北(叶内新街为西路入缅要隘缅闻其属集众二万遮突我师副将赵宏榜以兵少不支退回新街遂复为缅据)
继进实朱崙,于楞木遇彼。
彼此互杀伤,乃听贼计诡总兵朱崙率兵七千馀至楞木遇贼打仗听贼匪诳求退兵遂率兵退回并未奋力堵剿)
撤兵进铁壁(关名),贼遂蹑追尾。
腊撒陇川,以次崙退委(朱崙从楞木退至户腊撒寻复退至陇川渐回内地贼因尾后窜入与万仞关潜越之贼党合扰陇川杨应琚复堕贼求和之计促崙受降贼分路旁轶崙竟按兵不复穷追任其渡底麻江而去扰木邦)
缅乃大蹂躏,劫略恣焚燬。
盏达与干崖,土户遭兵毁。
其时李时升,拥军惟守已时升提督大员藉称居中调度从未亲临行阵仅一至铁壁关旋即退驻杉木笼依违观望事乃益偾)
防御之不足,进𠞰焉可恃(当贼势纷扰时李时升等既不能力𠞰徒令兵弁朝东暮西奔命不暇而杨应琚听其虚词捏报尚以杀贼万馀屡形奏牍)
缅更移兵东,木邦遭惊骇(叶)
应琚檄军援,又以无律纪(贼东扰木邦将弁等迁延贻误杨应琚既漫无调度又纵容姑息且屡诳奏不以实情入告)
运粮粮或弃,饬进进或止。
以此大狼藉,成功安可拟。
我朝百年来,初未曾见此。
此实予之过,应琚误任倚。
方谓定莽能,谁知遇缅否。
诚以今日观,不如病弗起去冬杨应琚痰疾为患屡降旨慰问遣医赐药冀其速瘳蒇事初不料其挟诈辜恩腼颜视息一至于此)
乘病人欺汝,汝罪尚可弭。
病痊汝欺予,汝罪将安徙杨应琚病中失律掩覆或为将弁所愚可期晚盖至病痊甘蹈欺谩则是有心误国其罪复何可贷)
初因任倚专,边情不遥制(叶)
继则觉或诈,军机万里揣。
即如斩万贼,贼早败披靡。
岂复至界内,狂逞肆屯蚁。
降谕切询问,乃不能欺饰(叶)
一一具实陈,了了如吾旨杨应琚先奏楞木铜壁关杀贼盈万又于猛卯杀贼四千果尔则军威犬振贼必望风惊溃何至转向内地滋扰当即摘出严询诈谋节节吐露悉如所料其实迢遥万里初无一人飞章密告而杨应琚前后奏摺自相矛盾事理瞭然朕亦非尚逆亿之明也)
堂堂大清朝,岂受外侮理。
追思西师役,允赖天锡祉。
成功五年间,辟地二万里。
岂复弗知足,佳兵心更侈。
斯则事已张,师应(去声)不得已。
绿旗向懦弱,加以气连馁。
总因应琚昏,瞉瞀迷方轨。
提镇咸偷安,战阵不亲履。
更置示明章,勇将重建𣒊杨应琚既偾辕失事入秋大兵进𠞰整理亟需得人公明瑞适自伊犁入觐即命为云贵总督往统其军)
曾经百战身,忠贞视如子。
必能同士卒,建绩纾予企。
禁旅发健锐,突将无前尔(命简健锐)。(营兵一千五百名火器营兵数亦如之分队赴滇进𠞰皆曾经平定准夷回部屡经战阵立功者)
是皆笃知方,奋力屡敌忾(叶)
沿途饬弹压,驿骚无或致(叶)
军行时雨霏,吉占兆兵洗(春月畴方需雨泽迨明瑞领兵于四月初四日自京起行是日适值甘霖随车叠沛见者莫不称师行之
会见旗鼓新,秋深乃大举(叶)
准夷实劲敌,缅丑岂其比。
定期以冬春,伫听捷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