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河梁歌 先秦 · 无名氏
 押阳韵
《吴越春秋》曰:句践已灭吴。乃以兵北渡江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车。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曰:
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
阵兵未济秦师降。诸侯怖惧皆恐惶。
声传海内威远邦。称霸穆桓齐楚庄。
天下安宁寿考长。悲去归兮河无梁(○《吴越春秋》十。《诗纪前集》二。○逯案。《吴越春秋》原注云。案《史记》年表。句践二十五年。是为秦厉共公六年。此书为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非也。由句践二十五年上距秦桓公之卒。盖一百有六年矣。桓公当作厉共公云云。《诗纪》即据此直改秦厉公。○逯案。《吴越春秋》。后汉时短书小说。本不注意年限。勿庸为之改正。今仍照原文作秦桓公。)
思奉车子侯歌(《诗纪》作思车子侯歌。原在外集。今编入武帝集。) 西汉 · 刘彻
 押阳韵
洞仙传曰:车子侯者。扶风人汉武帝爱其清净。稍迁其位至侍中。一朝语家云。我今补仙官。此春应去。至夏中当暂还。还少时复去。如其言。武帝思之。乃作歌曰云云。○逯案。《汉书》霍去病传。去病薨。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子侯之薨。又见郊祀志。《类聚》五十六引武帝集曰: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甚悼之。乃自为歌诗。《初学记》十八引汉武帝与秦车子侯家诏曰:春。时子侯于北馆。与家别。又文心雕龙哀吊篇曰:暨武帝封禅。而霍子侯暴亡。帝伤而作诗。亦哀辞之类也。及汝阳王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洞仙传作车子侯。《初学记》作秦车子侯。则文字有脱误也。
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云笈七签》百十洞仙传。《诗纪外集》一。又《书钞》十九引《汉书》录起首一句。)
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 其一 东汉末 · 刘桢
 押阳韵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
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
四节相推斥季冬风且凉。
众宾会广坐,明镫熺炎光
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羽觞行无方。
长夜忘归来,聊且为太康
四牡向路驰,欢悦诚未央(○《文选》二十三。又《初学记》十四引乡、翔、光、堂、方五韵。)
斗鸡诗 东汉末 · 刘桢
 押阳韵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类聚》九十一。《诗纪》十六。)
东汉末 · 刘桢
 押阳韵
旦发邺城东,莫次溟水旁。
三军如邓林,武士萧庄(○《书钞》百十七。○孔氏《书钞》校语云。武士萧庄。陈俞本改剑戟凛秋霜。逯案。萧乃肃之讹字。言军士肃庄也。)
(《诗纪》作悲秋歌。) 西汉 · 刘细君
 押阳韵
《汉书》曰:武帝细君公主,以妻乌孙王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欢离合。乃自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乌孙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按:《汉书》西域传。玉台新咏九。《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四。广《文选》十四。事类赋歌赋注。草堂诗笺十二留花门诗注。《诗纪》二。又《书钞》百三十四引方、王、墙三韵。《文选》二十七王明君辞注引方、王、墙三韵、四十一答苏武书注引浆一韵。《御览》七百八引王、坛二韵。又七百九十五引通典。录方、王、墙、浆四韵。○逯案。此歌。广《文选》作刘安乌孙公主歌。殊谬。
大风(《史记》又名三侯之章。) 西汉 · 刘邦
 押阳韵
《汉书》曰:十二年冬。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守四方(○《汉书》高帝纪。《史记》高祖纪。《文选》二十八。《史记》乐书三侯之章下司马贞索隐。《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白帖》十八。《御览》八、八十七、二百四十一、五百三十九、五百九十一。《乐府诗集》五十八。《诗纪》一。又魏志蒋济传作高祖引方一韵。倭名《类聚》一引扬一韵。)
琴歌二首 其一 西汉 · 司马相如
 押阳韵
玉台新咏有序曰:司马相如临邛。富人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窃于壁间窥之。相如鼓琴歌挑之曰:
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通遇无所将。
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此方。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鸳鸯(乐府此下有胡颉顽兮共翱翔一句。《诗纪》同。○玉台新咏九。《书钞》一百六。《御览》五百七十三。《乐府诗集》六十。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补遗一琴台诗注。《诗纪》二。又《类聚》四十三引乡、皇、房、鸯四韵。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六客居诗注引乡、皇二韵。)
时人为张氏谚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文士传曰:留侯七世孙张赞。字子卿。初居吴县相人里。时人谚曰:
相里张,多贤良。
积善应,子孙昌(○《御览》四百九十六。)
霍将军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霍将军歌者。霍去病之所作也。去病为讨寇校尉。为人少言。勇而有气。使击匈奴。斩首两千。后六出。斩首十馀万级。益封万五千户。秩禄与大将军等。于是志得意欢。乃援琴而鼓之曰:
四夷既获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无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皇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琴操下。《乐府诗集》六十。范唏文对床夜语一、广《文选》十四俱作琴歌。《诗纪》二。○逯案。《乐府诗集》曰:案琴操有霍将军渡河歌。去病所作也。因据古今乐录著录此歌。盖以此当霍将军渡河歌也。又此叙今本琴操与古今乐录略同。惟多误字。今直钞乐录。)
伯姬引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琴苑要录曰:伯姬引者。保母之所作也。伯姬。鲁女也。为宋共公夫人。公薨。伯姬执节守贞。鲁襄公三十年。宋宫灾。伯姬在焉。有司请曰:火将至矣。伯姬曰:吾闻夫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逮乎火而死。共母自伤行迟。悼伯姬之遇灾。援琴而歌曰:
嘉名洁兮行弥章。托节鼓兮令躬丧。
歍钦何辜遇斯殃。嗟嗟柰何罹斯殃(○《诗纪前集》四。○逯案。琴操有此引。但无歌辞。《乐府诗集》尚无著录。此歌系后人依托。)
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 其七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烛烛晨明月,馥馥我兰芳。
芬馨良夜发,随风闻我堂。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
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随时爱景光(○《文选》二十九作苏武诗。《诗纪》二作苏武诗。又《初学记》三作古诗。引霜一韵。)
汉双鱼铜洗铭 汉 · 佚名
 押阳韵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七、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富贵昌,宜侯王,大吉羊(清郭汝诚修咸丰三年刊《顺德县志》卷一九《金石略一》。铜洗为藤花亭梁廷氏藏品。)
汉元光镜铭 其二 汉 · 佚名
 押阳韵
元光作竟,幽炼三商(清郭汝诚修咸丰三年刊《顺德县志》卷一九《金石略一》)
原按:“右镜径四寸,重四两有四铢。背周作横画,又半月形者九,而后杂以虎、凤、龙、虬之属,识在其边,凡六十有三,篆曰「天龙赤汉元光元年五月丙午日辰太岁」云云,半月中各间一铭,亦凡八,篆文曰「元光作竟幽炼三商」。纪元之两元,与光明之「光」,仙人之「仙」,画并倒笔如细丝,精绝无匹,时杂隶体。”
吴永安五年镜铭三国时吴景帝孙休永安五年,即西元二六二年永安镜,海宁陈均得于广州市上,云南海人掘地得之。前有“永安五年十一月校尉□□”十一字,下云:) 汉 · 佚名
 押阳韵
明镜百炼师命长。
常富贵,乐未央,宜侯王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金石略二》、清道光十五年同治八年重刊《南海县志》卷二七《金石略一》)
竹扇诗 东汉 · 班固
 押阳韵
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
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
(《诗纪》作苦雨诗。) 东汉末 · 阮瑀
 押阳韵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
丹墀自歼殪,深树犹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类聚》二。《诗纪》十七。)
秋兰篇 西晋 · 傅玄
 押阳韵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
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玉台新咏二。《乐府诗集》六十四。《诗纪》二十二。又《类聚》八十一、《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九百八十三并作咏秋兰诗。并引芳、翔二韵。)
前有一樽酒行 西晋 · 傅玄
 押阳韵
置酒结此会,主人起行觞。
玉樽两楹间,丝理东西厢。
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
宾主齐德量,欣欣乐未央。
同享千年寿,朋来会此堂(○《乐府诗集》六十五。《诗纪》二十二。)
杂诗三首 其一 西晋 · 傅玄
 押阳韵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摄衣步前庭,仰观南雁翔。
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
清风何飘遥,微月出西方。
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
蝉鸣高树间,野鸟号东厢。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裳。
良时无停景,北斗忽低昂。
常恐寒节至,凝气结为霜。
落叶随风摧,一绝如流光(《文选》二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诗纪》二十二。又《文选》十四舞鹤赋注引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