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洛原驿。纵笔述怀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岭南别饷
天沕穆其帝则兮,羌垂拱而潜周殷
子惠而丕显兮,文徽猷而咸和。
视如伤又如幼兮,不遑暇于自朝。
坱与圠而得乐兮,泽周洽于雨露。
侬既布而还归兮,惠与子而同之。
既醉酒而饱德兮,招招子而右之。
曰苍生兮同乐,诏仆夫使前驱。
前路日斜兮,青山半红颜。
乐莫乐兮丹纶十行,展与君尽醉兮,天恩民乐在此一杯前。
使众堂赋(并引)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慈仁县
使众两字。寔出于上之使下也以道。下之事上也以忠。故古昔圣人。使民以时。节民以礼。而民忘其劳。事其上。如手足之捍头目。呜乎。今此遐陬。能以礼使众。故独此堂以此名之。不觉正襟而对越。谨拟班孟坚古赋体一首。以识其意之万一云尔。
符玄契于穹窿兮,诏天吏使奉行。
派道源而万散兮,正方隅于常经。
难名言于浩荡兮,顺轨躅于夐冥。
赫厥灵而诞作兮,昭万品而汇征。
人于间而眇然兮,分位序于三等。
地轴列于蜗角兮,酌宿躔而孚功。
古有圣而作则兮,烹小鲜于万方。
时有贤而保乂兮,如推车而共奖。
顺帝则而仰轨兮,尊卑分于霄壤。
窒欲浪于众生兮,驽骀服于辘鞚。
能载舟而覆舟兮,持柁者之方向。
猬如集而蝇乱兮,繄不遑于独聪。
左契于墨绶兮,亦上应于列星。
虞瑞班于明德兮,汉盖章于循良。
纷上行又下效兮,速致邮之传命。
何昔人之不齐兮,缤臧否之错综。
或戒刀而致治兮,或笞菜而简政。
图厥政于仰答兮,考成效于众情。
不饥寒又不咨兮,乃上瑞于家邦。
先吾心夫味道兮,得志符于使众。
昔闻杨之法言兮,正舆情者先正。
如一身之运肢兮,如万目之从纲。
靡不合于绳墨兮,入吾彀而西东。
往古徕而几人兮,使下风而扶上。
韩将军古庙(并引) 晚清 · 吴宖默
 押语韵 出处:丛琐册十七慈仁县
余尝慨夫忠义勇敢之士。生于岩穴草茅之间。不幸遭寇乱之会。有能奋义立节。其丰功伟迹。足可以铭彝鼎而纪太常者。未获收录于勋策之府。而终归于梁楚之谚而止。岂不可惜之甚哉。此昌黎所以不能为巡远独立一传。而发千古志士之叹者也。余莅慈仁之明年。得闻天中日。土人盛备仪物。往祭于韩将军之庙。询其由。则曰龙蛇之乱。县人有韩宗愈。与其妹以花冠䌽舞之戏。诱贼于柳池之上。冲击屠夷。水为尽赤。而仍并殉焉。后人慕而祀之。呜呼壮哉。余喜采古迹。今又得一事也。赋曰。
抚龙门之老桐兮,非独政能其姊亦烈女。
气峥嵘又钟韩兮,匹美乎千载之俦侣。
许友而此殉国兮,事又不可同年语。
慨堙没而无闻兮,独留一片血石临芳渚。
端阳之良辰兮,令人却忆沅湘楚。
灵剡剡其夕降兮,村翁骏奔桂醑。
历旷世而相感兮,嗟余笔之不能如杠巨。
眷到天之嵯峨兮,魂来魂去长相与。
揭花竿而招招兮,人神一理无间阻。
我愿将军之英魄兮,千秋万岁垂冥佑于妥灵之所。
安康而谷穰兮,年年苾芬无愆举。
己丑三月初九日政。咸安郡移拜。意外天恩。矜惧之情。先于感祝。吏校齐人。面面悽怅。有哽咽不成诏者。余亦一倍缺然也 晚清 · 吴宖默
 押寘韵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至人以天地为缺陷界兮,安得圆满长如意。
悲欢吊贺相随而不离兮,一是其风万吹异。
加官增秩有陨自天兮,喜极如吾恰恰地。
夫何盈庭雁鹜惜离群兮,语不成腔泪相视。
朝暮周旋今几半岁强兮,情窦不隔官与吏。
知尔一生饱经此境界兮,云胡偏倍伤心事。
长吁短叹寓诗以自遣兮,掴血条痕一一字。
君不见锦坊儿女惯别离兮,送往迎来谁复记。
故巡相金明镇卒逝后成服前一夜。布政司前金公先大人碑石。有声如洪钟巨雷。闻于一城之内。平朝聚观。碑之全体汗流没沾。经屡日不乾云。余叹曰金相公受气迥凡。形渐魄聚。其贤子旅化之际。其惨绝冤惜。无间于人理。因其凭依之物而现其灵泄其恸。亦常也非讶也。感赋 晚清 · 吴宖默
 押真韵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盈天地间惟二气兮,得其粹且全者为大人。
寓形宇内或百年之久兮,修鍊为纯刚至正之神。
物无长存而无澌尽兮,中有不随灭不随沦。
君不见布政司一片石兮,胡为乎有声如雷有汗通身。
时则有若贤子是似召兮,怪来风雨摧夺棠花一枝春
灵亦无奈其脩短何兮,忍令丹旌素绋明渡琴湖津
声这是号痛汗这是泪兮,呜呼孰云人死无知不可真
舍弟宅兆不利于风水之说。将欲移窆者已有年所。拟求得贞穴缅襄。而食息间在心。魔强理弱。拖至于今。永侄间得吉地。以为缅奉而离凶就吉。心实快爽。但玄和再世。未得临泄一痛。悠悠苍天。此何人斯。为述輀讴一则。以洒衰泪 晚清 · 吴宖默
 押阳韵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永之东云之下兮,嗟予弟十二年衣履攸藏乎而。
零丁一块肉至于成立兮,解令渠爷体魄缅就于吉冈乎而。
有兄如吾不如无之久兮,梦坐千里外笑语平常乎而。
忽凭南飞雁得其槩兮,泪和窗前冻雨滂滂乎而。
呜呼玄和不可复世兮,孰云知夫我心悲伤乎而。
芦花墓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夫何一佳人兮,步下洞庭之波。
珰以明月之珠,裙以纤云之罗。
酷娉婷又袅娜,未知鲁男子见之以为如何。
耆卿使定价,认匪人而伊花。
嫌芙蓉之红肥,羞牧丹之繁华。
歌楚楚而曲终,觌髣髴于芦漪。
汀洲间而雪色,霜月夜而天姿。
纷既有此丽质,又重之以内美。
圆扉夕兮泪觐,思百身其焉以。
胡然而替爷,嫈所愿则为婢。
南浦而洗妆,映明媚于秋水。
云其尤而雨殪,蝶则生而蜂死。
将受肤而涅墨,绕苏项于柔指。
羌一转而嫁祸,在王孙其奚耻。
狞威霁于太守,能事毕于娘子
娇花移而寸草,孰云重夫生男。
珠丸转于掌上,花价高于江南
琵琶咽以竹枝,几秋于浔阳
虞姬原而草没,绿妓山而珠藏。
巴僮慧而话古,指一坏曰芦兮。
山苍苍而夕曛,岸瑟瑟而秋枯。
征骖逗于虎邱,尚独题于真娘
骐虽骨而宝价,已查而名香。
怀伊人兮不见,咏芦花而为绥。
搴苍葭而柄揭,滴白露而毫滋。
旷百世而相感,曰娘娘其知否。
荒台寂于卓薛,锦坊空于樊
芦之魂兮不死,倘飞雁之含采。
香虽埋于短阡,名则播于妆台。
非不足于郡志,赋一篇而徘徊。
桃花洞武陵瀑下水阁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咸安郡
河之上兮广寒,穆将愉于瑶皇。
地前后而显晦,楼上下而炎凉。
云根屹于洞天,水声中而华楣。
羾亦可而濯可,逝如斯而筑斯。
曰司臣余摭实,阁胡为乎取水。
天何限于定星,地亦足于山史
昭文德于我后,囿七十犹为小。
广成武陵,莫非滨于封表。
无数于郁苍,壑亦为之窈窕。
青山响以白瀑,下有洞曰桃花
笼三清之日月,专一区之烟霞。
疑清秋于五月,以有水之故也。
台湖而共秋,竹楼瀑而宜夏。
龙楼晏其衮汗,庶吾王之无暑。
三庚炽于碧琐,万机劳于丹籞。
国有台而时观,往谐佥曰垂哉。
蟾宫斫而桂枝,鳌极戴而蓬莱。
脩梁焕以六伟,不日成之灵台
见眼前而突兀,临水上而崔嵬。
肇锡汝以嘉名,焕乎其有文章。
轩吹凉于鉴湖,檐学云于银潢。
天门迩而降趾,节劳逸其在玆。
风南熏而乐康,露金盘而承滋。
登斯也而水哉,足一畅于临观。
贤人过而听松,特地胜而幽兰。
宜鼓琴又咏诗,此皆水之所助。
黄骊河而圣运,白鹤观而仙语。
昌辰有此别馆,度一游而一豫。
流峙间而佳境,宵旰馀而休暇。
我仪图夫水阁,缥缈然又萧洒。
养竹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固城郡
岁青驹之维夏,茝园老子步逍遥于琴堂之下。
周遭数亩杂卉苯䔿,中有丛零丁数本。
淇园之猗猗,乃受困于蓬蒿。
侯无眼于区别,认有待于逢遭。
爰命官僮,铲涤荟蔚。
疏其间封其下,不半晷而功既。
于是携彭泽之樽,阅渭川之谱而顾左右曰:揽卉木之品题,万不同于今古。
出于邓林,美则美矣。
梧桐生于岐岫,萋复萋而。
昔我香山先生有言似贤,君子人多树之。
岂非节能抗于风霜,材用中于笙竽者乎。
处之可以资高人啸咏,出之可以赞中书摹谟。
是以志在定远者,折之为射四之矢。
心存传古者,剖之为籍六之编。
矧墨胎之清派,扶大义于殷天。
知能呼之以君,猗晋时七贤
何后人之龌龊,视凡卉如无异。
筐篚者而见贱荆棘中而弃置。
呜乎,苍浪之象筱簜之贡,其将不复见于今日乎。
念伊昔余管,知爱惜于树木。
曾东游而泛,又南来而以
何逊梅花为公事,若安仁惟桃李作家计。
官有园而日陟,固众芳之所在。
庭稚而手裁,沼妙莲而躬溉。
花参差兮媚眼,匪余心之所尚。
曰既有此庭实,何所独无爱养。
若有情于感遇,已相符于虚心。
琅玕熟而凤啄,爽籁发而龙吟。
君无遑曰竹楼,伫后来之同志。
遂乃负手徊徨,不知山日之西坠。
皇朝八赐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固城郡
岁在龙蛇,南风不竞
孤城沉版,太阿倒柄。
于斯时也,倘微佑宋之天,孰能扶汉之命乎。
忠武李公,起自南服,大兴舟师。
睢阳之骸,投晋河之卮。
占地水于潜龙,谋战舰于神龟。
佛积山血雨初霁,未央宫捷书交驰。
于是弛丙枕之宵旰,整东土之冠裳。
乃按要冲,特设关防。
右挟閒山,前临鹭梁。
统三道为元帅,曰有仗于宠光。
猗欤我大明神宗皇帝,既倾全国之威武,继降八赐之恩章。
一部印信二口龙釰,存为都督随身之利器。
三面战旗一双虎牌,留作危时临阵之长物。
清笳咽以落梅,伫三捷于一月
既有陨而自天,孰曷敢于越厥。
是知丹书所在,鬼魅遁藏。
天日之照,氛祲消灭。
于乎休哉,使我东方再造区宇,伊谁之赐也。
矧八件之迥异,出寻常之至意。
咏于诗而周但心贶之彤弓,载诸史而汉惟礼遇之釰履。
顾我东之独得,等百世而无比。
即惟曰盟带砺之铁券,谨梯航之瑶图。
何侵寻于日月,抚昔事而兴吁。
铓胡为乎碧涩,旆亦随而红渝。
讲大义于春秋,曰尔爱其羊乎。
望见杯山。重忆朴廪隐有作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固城郡
天王之偃蹇兮,镇伽倻之雄都。
平冈之蜿蜿兮,历周原之膴膴。
朋精粹而孕毓兮,产必奇于儿孙。
探珠赖于海窟兮,拾桂英于天门
陟南山而岐予兮,杯之下兮窈窕。
方有事于玉梳兮,又明證于华表。
宛金钗之落地兮,俾祗灵使悭秘。
曰独有此相眼兮,抚石函而嘻噫。
朝将试以越詹兮,果昨见之不谬。
嗟廪隐之不在兮,信吾言其畴复。
乱曰:钟期已去,惠子不来。
世无知我,亦已焉哉。
泗上仲春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固城郡
春仲之泗上兮,步逍遥余丞厅
花经雨而敷红兮,木滋露而葱青。
游丝萦以野马兮,百鸟鸣其嘤嘤。
夫惟阳春之泽物兮,以至阴崖寒谷莫不争荣。
羡万汇之得时兮,哀民生之多艰。
固不堪于徵求兮,矧敢多于猾奸。
弄潢池之亦子兮,冒自速于宜顽。
忽简书之星驰兮,窃独遇此鞅掌。
病膏上与肓下兮,非余才之攸长。
谅难眠于夙夕兮,亦服念于旬时。
闷汝氓之无辜兮,事不谐而徒罹。
王章而难逭兮,曰惩励而诛之。
怵孺子之匍匐兮,心乎爱而莫助。
本同包于民物兮,一是春而贻阻。
散十分于湘亭兮,慨空言之无补。
昔余服之修姱兮,收天下于肺腑。
感时物而兴吁兮,乐苌楚之无知。
眷古自而思归兮,悯己田之荒菑。
始曰:远庖厨良有以,今之人惟钱已。
省扫廪岩储廪两局山所。念余曾年两所省拜。不半日而周。今焉穷日之力。甚矣之叹。又如是耶。夜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固城郡
眷彼白云之峻极兮,扶舆融结渊乎富哉。
凤舞龙飞西华石廪兮,偃蹇若有所须而徘徊。
清淑之气钟英而毓灵兮,洵乎渊海生珠邓林产村。
中有双冈对峙乎艮巽兮,宛转如玉楼群仙拱揖回。
寔我先考妣攸藏之所兮,行路指点为吴君子夜台。
青乌氏玉龙子虽不可信兮,福善祸淫天道有由来。
呜呼小子不肖无状兮,至今犹是失乳幼孩。
忆昔零丁孤苦衔恤而自力兮,治墓道树茔域多不能殚哀。
爰置丙舍数椽守冢三户兮,以之具香火禁樵牧略备无颓。
念立扬之显亲兮,遂乃驰骛于青紫之堆。
既竣岭海之颁赈兮,旌被四郡之恩催。
曾日月之几何兮,倏丹槁而黧皑。
彭泽之舟摇摇而轻飏兮,辽阳之柱依依其崔嵬。
曰两所之展省兮,阅屡岁而今才。
嗟典刑之莫觏兮,恫孺慕之难裁。
于焉而老苍兮,石将欲乎莓苔。
归而观夫春雨室兮,又胡为乎瓦脱而开。
谅自我而久旷巡审兮,曷尤人以不善掌该。
明发不寐耿耿有怀兮,俯仰嘘唏心焉如摧。
以言乎忠兮,报答蔑消埃。
以言乎孝兮,憾恨难举枚。
然则如之何其可也兮,顾有一片灵台未全灰。
挽西崦之桑榆兮,锄良田之草莱。
奉先训而周旋兮,庶免丑于唾咍。
指临履而战兢兮,但言全不全不言才不才。
因彷徨而起舞兮,认馀地之恢恢。
自遣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十七丽水郡
粤以丁酉之年建未之月,淹观南州之务,遽遭西河之哭。
顾奈身縻五斗,坐令肠断九曲。
惟以事后音书,追想家里爻象。
堂则白发偏慈,哀哀垂尽庐而血泪三孤,栾栾难状。
事在新寓之初,时又长霖之际。
借穴安得无憾于心,渴葬亦非获已之势。
然而坐在千里,言之无益,只自裁抑五内,忘之为贵。
奄时序之嬗变,尚寒威之凛畏。
遂乃深卧一室,稍能理遣万变。
忽见西来之书,间过东峡之缅。
玄和再世而闻之在后,白首临风而望之无及。
以其强制之肠,自然无声之泣。
意绪垂绎而复乱,情澜乍晏而旋激。
灯耿耿而无由唤睡,夜寥寥而徒增作恶。
呜呼,隐痛难名,至情无文。
为人父而止慈,嗟予子之爱亲
奄一逝而莫追,天胡为乎此忍。
虽形影之永閟,庶名德之不泯。
输忠勤于拓屿,著行义于居乡。
渊冰戒而获全,兰玉秀而遗芳。
独未满于知命,亦所欠者逆理。
归以观夫古今,有同遭于人己。
伊谁恸于陋巷,独不见乎嬴博。
于一指,何莫学夫庄达。
于是情根缩蔓爱刀敛锷,五鼓作而东方欲白。
述怀赋 晚清 · 吴宖默
 出处:丛琐册二十一益山郡
古人于幽愁忧懑之来。多有述作以抒衷腔。如屈三闾之离骚。庾开府之词赋皆是物。而虽所系之大小不齐。其所以见志一也。今余所遭四郡事。未知人以为如何。而反身自求。实无致此之由。乃所谓横来也。即无论现状之悚凛。未勘之浩穰。言念一平生小心谨慎之馀。遭此薰莸同归之厄。虽谓之幽愁忧懑。非过语也。思所以自宽之方。惟吟哦啸歌。为差强人意。聊此述焉。非敢效古人之嚬也。惟以言自家之志云尔。
首阳之秀碧兮,孕精粹而扬灵。
根一树而散万兮,猗柯叶之青青。
奈受气之不齐兮,慨余家之零替。
来何迟于百年兮,泽亦斩于五世。
昔吾先子之笃于忠孝兮,谓有故于灵醴。
金门晏其大隐兮,卷蕴抱于康济
抚髧髧其览揆兮,佩小子以贞符。
衣我以九畹之兮,裳我以秋水之芙。
纷既有此姱服兮,恐汶汶之或污。
始以在樽之玄酒兮,遂为出水之明珠。
荃揆余之中情兮,指黄昏而为期。
金不问其出入兮,绣桑园之新丝。
于斯时也鼓一吻则卓氏之山可坐而运兮,瞬一目则波斯之海可立而移。
然吾有所受于君亲兮,忍而不能为玆。
敉陶公之能散兮,慕老氏之守雌。
肇发轫于桃源兮,又一转而慈麾。
巴陵之胜状兮,登枕海之高楼。
历智丽而真益兮,一串贯夫八州。
持渊水于国计兮,若痼瘝于民忧。
请息交于孔方兮,窃独爱此无求。
孰云屡典郡邑兮,无负郭数顷田。
吾将以陶元亮之归为归兮,吾将以杨伯起之传为传。
谅无愧于屋漏兮,匪可易于贪泉
何世路之孔艰兮,乃有今日之横来。
凤凰化为鸱鸮兮,忽其蒙埃。
哀身名之败裂兮,逋薮又其垓心。
静言思而寤擗兮,犹未知昨非而是今。
虽九死而靡悔兮,所赖达人之知命。
元吾道之不容兮,泽无水亦何病。
谇曰:鸡猪酒糆,逢着则吃。
生老死病,时至而行。
自有百世杨子云知我,吾何必屑屑焉鸣其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