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赋 东汉末 · 刘桢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其为暑也,羲和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灾烛,灵威参垂步朱谷。赫赫炎炎,烈烈晖晖,若炽燎之附体,又温泉而沈肌。兽喘气于玄景,鸟戢翼于高危,农畯捉镈而去畴,织女释杼而下机。温风至而增热,熇悒慑而无依,披襟领而长啸,冀微风之来思(《艺文类聚》五)。
黎阳山赋 其一 东汉末 · 刘桢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自魏都而南迈,迄洪川以朅休。想王旅之旌旄,望南路之遐修。御轻驾而西徂,过旧坞之高区。尔乃逾峻岭,超连冈,一登九息,遂臻其阳。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珍木骈罗奋华扬荣。云兴风起,萧瑟清冷。延首南望,顾瞻旧乡。桑梓增敬,惨切怀伤。河源汨其东游,阳乌飘而南翔。睹众物之集华,退欣欣而乐康(《文艺类聚》七)。
其二
押微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良游未厌,白日潜晖(《文选·谢叔源游西池诗》注)。
鲁都赋 其一 东汉末 · 刘桢
押先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昔大庭氏肇建厥居,少昊受命,亦都兹焉(《艺文类聚》六十一。)。
其二
押先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巨海分焉,倾泻百川(《初学记》六。)。
其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山则连冈属岭,曀《鬼分》峡北。紫金扬晖于鸿岸,水精潜光乎云穴。岱宗邈其层秀,干气雾以高越。其木则赤桋青松,文茎蕙棠,洪干百围,高径穹皇。竹则填彼山陔,根沵阪域。夏荡攒包,劲条并殖。蒙雪含霜,不渝其色。翠实离离,凤凰攸食(《艺文类聚》六十一,《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初学记》二十八)。芳果万名,攒罗广庭。霜滋灵润,时至则零(《御览》九百六十四)。
其四
押阳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黍稷油油,粳族垂芒。残穗满握,一颖千箱(《初学记》二十七。)。
其五
押尤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禄鹢葱鹙(《御览》九百二十五)。
其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水产众夥,各有彝伦。颁首莘尾,丰颅重断。戴兵挟刃,盘甲曲鳞(《艺文烦聚》六十一。)。
其七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其盐则高盆连冉,波酌海臻。素鹾凝结,皓若雪氛(《书钞》一百四十六。)。
其八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又有盐池漭沈,前炙旸春。焦暴濆沫,疏盐自殷。挹之不损,取之不动(《书钞》一百四十六。)。
其九
押屋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女工则绛□绮谷(《御览》八百十六)。
其十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纤纤丝履,灿烂鲜新。灵草寻梦,华荣奏口。表以文组(《初学记》作「綦」。),缀以珠蠙。步蹈安审,接迹承身(《书钞》一百三十六,《初学记》二十六,《御览》六百九十七)。
其十一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且观其时谢节移,和族绥宗,招欢合好,肃戒友朋。龙烛九枝,逸稻寿阳。赋《湛露》以留客,召丽妙之新倡。众媛侍侧,鳞附盈房。蛾眉清眸,颜若雪霜。玄发曜粉,芳泽不□。含丹吮素,巧笑妍详。袿裾纷裶,振佩鸣璜。插曜日之珍笄,珥明月之珠珰。舞人就列,整饰容华。和颜扬眸,眄风长歌。飘乎猋发,身如转波。寻虚骋迹,顾与节和。纵修袖以终曲,若奔星之赴河。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嬉。缇帷弥津,丹帐覆洲。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伊岁之冬,云气清晞。水冱露凝,冰雪皑皑(《艺文类聚》六十一,《书钞》一百三十五,《初学记》三,又四,又十五,《御览》三百八十一,七百二,七百十八)。
其十二
押歌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金陛玉砌,玄枑云柯(《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注)。
其十三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应门岩岩,朱扉含光。路殿岿其隆崇,文陛巇其高骧。听迅雷于长除,若有闻而复亡。其园囿苑沼,骈田接连。渌池分浪,以带石垠。文隅琼岸,华玉依津。邦乃大狩,振扬炎威。教民即戎,讲习兴师。落幕包括,连结营围。长罼掩壑,大罗被泽。毛群陨殪,羽族歼剥。填崎塞畎,不可胜录(《艺文类聚》六十一,《御览》八百三十二)。戢武器于有炎之库,放戎马于巨野之坰(《水经·泗水》注)。
其十四
押真韵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彼齐诸儒,绘弁端衣,散佩垂绅,金声玉色,温右新。访鲁都之区域,吊先生之遗贞(《御览》一百五十六)。
遂志赋 东汉末 · 刘桢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幸遇明后,因志东倾。报此丰草,乃命小生。生之小矣,何兹云当。牧马于路,役车低昂。怆恨恻切,我独西行。去峻溪之鸿洞,观日日于朝阳。释丛棘之馀刺,践槚林之柔芳。皦玉粲以曜目,荣日华以舒光。信此山之多灵,何神分之煌煌。聊且游观,周历高岑。仰攀高枝,侧身遗阴。磷磷䃹䃹,以广其心。伊天皇之树叶,必结根于仁方。梢吴夷于东隅,掣叛臣乎南荆。戢干戈于内库,我马絷而不行。扬洪恩于无涯,听颂声之洋洋。四宇奠目无为,玄道穆以普将。翼俊乂于上列,退仄陋于下场。袭初服之芜秽,托蓬庐以游翔。岂放言而云尔,乃旦夕之可忘(《艺文类聚》二十六)。
清虑赋 其一 东汉末 · 刘桢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结果阿之扶桑,接西雷乎烛龙。入镣碧之间,出水精之都。上青雘之山,蹈琳珉之途。玉树习叶,上楼金乌(《初学记》二十七,《文选·雪赋》注,《御览》八百八。)。
其二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十五
错华玉以茨屋,骈雄(《御览》作「雉」。)黄以为墀。纷以瑶蕊,糅以玉荑(《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一百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