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创作日期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一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莫逆论交司马丈,君心知我我知君。
同谋同道殊无间,一死一生今遂分。
八十衰翁如槁木,一千馀日是残曛。
前途若有相逢处,尚以英灵解世纷(自注:公赍志而没,犹不忘利泽生民,心在王室。)。
司马温公挽词 其二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留滞周南十五年,成书奏牍过三千。
东山方起为霖雨,大厦俄倾叹逝川。
密有忠言如药石,别加优礼赐貂蝉。
两宫痛悼(原缺,据四库本补)皆临奠,祗为皋夔志未宣。
司马温公挽词 其三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昔有乡贤阳(原作卿贤杨,据四库本改)道州,亦闻比近有松楸。
新阡便合开三径,同气相求好并游。
司马温公挽词 其四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傅岩旧迹今犹在,兼与安平祖庙邻。
贤相裔孙还卜宅,先畴吉土是归真。
谢男贻庆换授文资及章服表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文潞公文集》卷一○
臣某言:伏蒙圣恩,除臣男供备库副使、兼通事舍人、同勾当军头引见司贻庆充奉议郎、尚书都官员外郎并赐绯鱼袋者。仍睹告词,谓臣弼亮三世,粗有微勤,以愚息乞换文资,特擢宠命。举族知幸,受恩若惊。臣某(中谢。)窃以朱绂身章,文昌郎位,皆为殊选,悉俾非才,仰戴丘山,如临渊谷。此盖伏遇陛下仁深育物,道广纳荒。既不弃于菲葑,亦兼录于阀阅。致兹蒙陋,过有忝尘。敢不严以教忠,勤于从政,力著涓埃之效,仰酬覆焘之私。臣无任。
上殿谢劄子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文潞公文集》卷二五
臣老退不才,蒙恩召置左右,令议军国重事。况臣官忝三师,其职惟当论道。臣以涉道至浅,不能上裨圣政,然以平生旧学素蕴,及以近时所见所闻,当竭愚忠,粗裨万一。又不敢同外廷臣僚,频入文字,上烦圣听,须至留身,口陈子细,熟达圣听,然后简径作劄子奏闻。乞付外廷众议公行。
论西边事奏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文潞公文集》卷二六、《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三八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蒙太皇太后陛下、皇帝陛下不以老臣不才,以其逮事四朝,出入藩府垂五十年,追起于休退之中,令平章军国重事。臣敢不极尽所蕴,上副虚伫。臣于帘前累蒙宣谕,将来西人求复疆界,令与三省执政熟议。臣以所议地界,不出二理:其一论义理曲直,其一计利害大小。所谓论义理曲直者,昨者出兵取其地土,皆边臣望希功赏,欺罔朝廷,为国生事,取怨夷狄。今若推朝廷恩信,因秉常诉求而赐与之,有以怀复夷狄之心,光大朝廷之德。所谓计利害之大小者,今所得堡寨并兰、会并荒徼沙漠之地,本无城邑人眕。惟是朝廷创筑城垒,屯兵戍守,岁费百万以上,困竭中国生民膏血,以奉无用之地。但恐不能支久,却须自弃,如向时砮兀城之比。其兰州本属董毡,夏人得之已三十八九年。董毡元不藉其地;夏人得之已久,亦不曾筑堡戍守,只有一小颓废城堑,如中国荒僻村落。朝廷不知,将谓如中国小小郡县,徒烦兵守,所费不赀。兼会州又未知在甚处,盖是李宪当时怯懦,不曾领兵赴灵州城下,只领兵过兰州废垒之下,遂欺罔张大,云收复兰、会,以图茍免不至灵州城下军令之诛,遂误朝廷,以至于此。臣亦闻议者谓地界,彼求而与之亦用兵,不与之亦用兵,语尤欺罔。但向去欲免主议,不与起衅之责。且秉常来求我,如其意而得之,必须感戴恩德,三数年间,当且保无事。朝廷近经灵州、永乐不振之后,可以粗整齐兵势,完养民力,异时或有边事用兵,庶几有备无患。今若不推恩赐信与其地,犬羊凶狠之性,因此不遂所求,便作点集酬报之势。朝廷方此多事之际,兵力未完,可得高枕乎?近年以来,为新进书生不晓蕃情、边事、兵政者,误朝廷多矣,愿陛下审察而详处之。老臣年过八十,感陛下厚恩,惟知竭尽补报,固无观望希进之言,不胜区区。
臣今检到祖宗以来处分边事诏书、西人事迹共几件进入,乞赐详览。或曰:兰州宜如充国,可置屯田,添助兵食。今若有田,多属蕃族,不可尽夺。向时王韶谓熙河可耕,以助兵食,人、牛、种子,徒有所费,终无所成。今闻转运司判官节减兰州岁计犹须一百馀万,又当计会知州并帅臣保认可以足用否。
缴进元丰答诏奏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八、《文潞公文集》卷二六、《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三六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臣数年前判河南府日,见调发师兵进讨西夏,受国恩深,形于过计,遂累具章疏论列利害。蒙先帝圣恩,专差臣男贻庆赐臣答诏。仰详诏意,乃知先帝本意,止务安边,不欲轻举。皆是边臣希望功赏,为国生事,侥痈万一,以致兵食困匮,财力殚耗。今闻于道路之言,西人欲求内附。臣以谓蛮夷猾夏,尧舜之时,所不能免。伏望陛下恢天海之量,广示开纳,御四夷之术,羁縻而已。由此可以偃兵,止固吾圉,外夷怀服,中夏安宁,太平之风,浸隆浸久。臣又以朝廷举事,必较利害,唯务开疆以希功赏,即不知用兵之时所费钱粮若干,得地之后所入租赋若干,凡一岁屯戍兵马所费粮草之直若干。若所得不偿所费远甚,即是竭中原生民之膏血,以事荒远无用之地。此乃唐开元之末,务赏边功,边臣各求徼幸,致中原困竭,唐业下衰,可为商炮。今因西人请命,伏望朝廷熟计而审处之。老臣不胜区区忧国之心,迫于倾输,言无伦次。所有前者蒙先帝所赐降诏书,辄敢进呈,所贵详知先帝素志,惟在安边,不务轻举。谨具奏闻。
元丰五年,李舜举过洛,先帝意旨止令边臣自固边鄙,多如臣所受诏旨。尔后以徐禧南方书生,不晓边事;继之李稷急于官赏,妄有开陈经画,遂至永乐败事。臣荷先帝异恩,去年钦蒙赐御诗,云「嘉言时幸寄东车」;臣亦仰和圣制,有「愿倾丹恳上公车」之句。去年三月,西人由熙河路入朝,求内附,臣即欲密启所见。未几,先帝不豫,遂止。今西人复来,须至有此开陈,望圣明照察。
奏尚书省六曹行遣迂滞事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文潞公文集》卷二七、《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一四(第七册第六四六八页)、《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三九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尚书省二十四司主判郎官转移迁改,频数不定,往往未知本案事务及文书义理,以致行遣迂回,稽滞中多,所请多不得可否之报。臣欲乞令左右司郎中、员外点检勘当,使逐案行遣文字明白简易,可否公当,不致留滞,定为式例,庶得永久遵行。况左右司主本省纲辖,亦乞委得覆视。刑部尚书苏颂素推熟知前代及本朝台省典故,乞委之同共详定。取进止。
举富绍庭劄子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文潞公文集》卷三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切以故相富弼直道逢辰,昌言致主,始终一节,华夷具瞻。向与王安石同在中书,议论趣向不合,义难共事,乃请出藩,遂不待年,亟求致政。闲居十稔,不幸亡殁。今闻配享神宗庙庭,公论极为允惬。今弼之子惟绍庭一名监中岳庙,伏望圣慈,以今来配享特推恩礼于弼之子孙,更赐优加录用。取进止。
举孔文仲等劄子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文潞公文集》卷三九、《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三九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切见朝廷近置馆阁职名,修复祖宗育才养士之法,诏许大臣各举所知三人以充其选,仍立法以秘书省官任校书郎二年,正字四年,并除校理。伏见礼部员外郎孔文仲蚤应制举,学行纯正。兵部员外郎叶祖洽熙宁初进士选首,殆今一十七年,学术优深,众谓淹滞。比部员外郎钱长卿词艺精敏,问学该通,先帝尝令撰高丽书本称旨,遂蒙奖拔。三人皆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偶于未复馆职以前,就迁省郎,不该新制。缘逐人各在先朝已经采擢,备秘府文学之任,宜在今日之选。新条试职之人,京官以上并除校理。今来逐人已系省郎,欲乞详逐官资地比附,各除充馆阁近上职名。取进止。
勘会复馆职新制以前,曾任秘书郎者止有此三人,今后即无人援例。
举楚建中等劄子 北宋 · 文彦博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六、《文潞公文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昨在西京,蒙圣恩差勾当内东门梁惟简赍赐臣手诏,曲有咨询,臣勉竭愚虑上对。仍询及臣之所知贤才,亟当论荐,用副柬求。臣当时粗举三人应诏。以久在外藩,后来新进少所知识,容臣博访,续具奏陈。臣今蚤延和殿进对,蒙圣旨更有荐论,令进入文字来。今有续具在外臣僚,皆是已试有效,可以因其所能而任之,伏乞圣明更赐采察。
一、正议大夫、天章阁待制致仕楚建中虽年逾七十,精力强明,累任重路转运使及三司判官、副使,环庆、真定路经略安抚使,在京主判剧司,皆有风绩。
一、中散大夫、直龙图阁、知沧州李之纯累任转运使,忠厚淳正,颇有时誉。
一、河北提点刑狱唐义问中正有守,恬于进趋,颇有学识,善议论,通时务。
一、知秦州、直龙图范育曾为言事官,颇有学识,议论不屈。
一、河北转运判官杜纯中正有守,累以公事黜降,众谓理直,终不自明,搢绅多称之。
一、知怀州、朝散郎黄景学行敦笃,有古儒士之风,可备劝讲之职。
右,谨具奏闻。谨奏。
祭王龙图文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维元祐元年岁次丙寅,五月丁巳朔,二十二日戊寅,太子太保致仕张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王公之灵:先正文康,仁朝枢宰。有显事功,国策收载。公起世家,学优而仕。直哉维清,风类是似。惟公之资,信厚为质。颇僻之萌,不接心术。故其立朝,克秉常德。施于政事,允蹈淳则。天地之理,见于简易;君子之道,本于恺悌。陪京二年,治用诚恕,民悦无苛,先吝其去。方谋借留,言上未及。忽惊钟声,父老相泣。虽未上寿,星纪六周。乘其积善,邈与天游。有子克孝,白华之洁。逝莫能从,一号三绝。我闻伤之,爰作斯诔。著其至性,以章于世。呜呼!尚飨。
按:《乐全集》卷三五。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四六。
乞删省公使供馈条禁奏 北宋 · 韩绛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之一七(第六册第五一五二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三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公使供馈,条禁太密,乞删去监司卖酒及三路馈遗条。
乞许大名府路兵官将官出谒接见宾客奏 北宋 · 韩绛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三七(第七册第六五一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路分兵官、将官不得出谒接见宾客,仅同囚禁,恐非待将佐之体。乞赐删除禁约,以示优恩。
相度河北水势奏 北宋 · 张问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二
臣至滑州决口地分,相视得迎阳埽至大、小吴埽水势低下,旧河淤抑,若复旧道,恐功力难办。请于南乐、大名埽地分开直河并签河分引水势,以解北京向下水患。
乞永静军粜粮救饥奏 北宋 · 张问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三
臣经过永静军,访闻本军有沿边寄籴并措置司斛㪷约四十馀万石。今既御河淤填,全无漕运之用,惟是岁久陈朽。深冬以来,永静军斛㪷渐贵,民户艰食,若因此时虽亏折些小元本,速行粜贷,乃是以向去必弃之物,救恤民饥,欲望指挥所属官司施行。
乞不进读祖宗时事难以通变于后世者奏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等见进读《三朝宝训》,其间有祖宗时事与今不同者。盖当是时,天下初定,与治平之后事体自别,君臣论议亦从而异。又有祖宗一时处分,难以通行于后世者。欲乞遇有似此等事,特许臣等看详,更不进读。
乞褒显范镇首倡建储之功奏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五、《续资治通鉴》卷七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光禄大夫致仕范镇往在仁宗朝常为谏官,是时,仁宗皇帝春秋渐高,国嗣未立,中外臣庶咸以为忧。独镇率先群臣,首倡大议,择宗室之贤预建储副,以安国本。凡上章者十九,《贻执政书》者二,献《大合祭赋》者一,所言忠切,至忘其身。言未见用,则乞罢谏职,又乞放归田里,又乞降知小州。除知杂御史,又固辞不受,惟以安宗庙社稷为忧。自此大臣始继有论奏。英宗皇帝遂自藩邸入继大统。先帝追录忠信,如文彦博、富弼,皆身被褒宠,赏延其嗣,刘沆、王尧臣虽已殁,犹推恩官其子,而恩赏独不及镇。镇之为人忠实静默,未尝以此事语人,人亦莫为言者。盖颜渊之无伐善,介子推之不言禄,镇皆有焉。臣窃伤镇抱大忠,发大计,当先帝褒叙忠勋,遗不见录;遭遇陛下惟新之政,耆旧退废之人毕见收采,而镇老矣,不及于用。伏望圣慈,察镇先识首议,有劳宗社,特降明诏,褒显厥功。使天下知朝廷之行信赏,虽久而不废;人臣之抱忠计,虽隐而必录。足使为善者劝,上助风化。
乞不以执政避嫌妨用人材奏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五八(第三册第二五二五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朝廷选执政,本以进达贤能为职,今乃以执政妨用人,不可。方今人材难得,幸而有可用之人,又以执政故退罢。若七八执政各避私嫌,甚妨贤路,且多存形迹,非大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