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狂人
拼音kuáng rén
- (1).狂妄无知的人。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斯 以留客至作相,用狂人之言,从浮大海。”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宋史·礼志七》:“九鼎新名乃狂人妄改,皆无依据,宜复旧名。”
- (2).放诞不羁的人。《史记·滑稽列传》:“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馀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担揭而去。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 长安 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 楚 狂人,凤歌笑 孔丘 。”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诗人之心,乃早萌反抗之朕兆;后作说部,以所得值飨其友八人,负狂人之名而去。”
- (3).精神病患者。《后汉书·郅恽传》:“﹝ 王莽 ﹞使黄门近臣胁 恽 ,令自告狂病恍忽,不觉所言。 恽 乃瞋目詈曰:‘所陈皆天文圣意,非狂人所能造。’”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长者失母,常自念言:‘母本生我,我生母去,有我无母,不知无我……’在众人中,犹如狂人,终日皇皇,四十馀年,乃见其母。”《清史稿·灾异志三》:“《洪范》曰:‘木曰曲直。’木不曲直,则为咎徵。凡恒雨、狂人、服妖……皆属之于木。”
国语辞典
狂人
拼音kuáng ré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