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
- 【佛学大辞典】
- (名数)一、真心,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二、妄心,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又】一、定心,禅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二、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之心也。(参见:二善)
- 【佛学常见辞汇】
- 1。真心和妄心。真心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心,真净妙明,离一切的妄想;妄心就是虚妄的心,常起妄念而生种种的境界。2。定心和散心。定心是禅定的心,也是修定善的心;散心是散乱的心,也是修散善的心。
- 【三藏法数】
- (出莲宗宝鉴)
〔一、真心〕,谓自性清净之心,真净明妙,虚彻灵通,离虚妄想,故曰真心。
〔二、妄心〕,谓全真成妄,随境生灭,念念不实,故曰妄心。(随境者,随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也。) - 【三藏法数】
- (出唯识论)
〔一、相应心〕,应即当也,谓一念妄心虚妄分别,而与烦恼诸惑相应,是名相应心。
〔二、不相应心〕,谓常住真心,古今一相,自性清净,而与烦恼诸惑永不相应,是名不相应心。
骈字类编
二善
- 唐书百官志: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又李邕传:许昌男子孔璋上书曰:臣愿以六尺之躯膏鈇钺以代邕死,臣与邕生平不款曲。臣知有邕,邕不知冇臣,臣不逮邕明矣。夫知贤而举,仁也;任人之惠,义也。获二善以死,臣又何求。 金史百官志:凡县令以下。三最以上。有四善或三善者。为上升一等。三最以上有二善者。为中减两资历。三最以上有一善为下减一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