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中台 (中臺) 拼音zhōng tái
  • (1).内台。古代天子会诸侯时,为诸侯所设的台。分内外台,内台比外台尊贵。逸周书·王会:“中台之外,其左泰士,台右弥士。” 朱右曾 校释:“中台即内台,其外则下等也。”
  • (2).即尚书省。 秦 汉 时尚书称中台,谒者称外台,御史称宪台,合称三台。 魏 晋 宋 齐 并称尚书台, 梁 陈 后魏 北齐 隋 则称尚书省。 唐 时曾更名中台,后又改为尚书省。参阅《初学记·尚书令》《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故遣中台近官迎致犒赐,以旌茂功,以慰劬劳。” 唐 韩愈 《赠刑部马侍郎》诗:“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宋 苏舜卿 《杜公让官表》:“寻被峻命,入官中台。”
  • (3).旧时演戏,例由次要演员先演开场戏,而后才由主要演员演出正本戏,称为中台。红楼梦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台, 贾母 方进来歇息。”
  •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下情》诗:“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详“ 三台 ”。
  • (2). 汉 代以来,以三台当三公之位,中台比司徒或司空,后遂成为司徒或司空的代称。后汉书·郎顗传:“白虹贯日,以甲乙见者,则谴在中台……宜黜司徒,以应天意。”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韦昭达墓志铭》:“属上将之韬光,逢中台之掩曜。” 唐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又不是相府中台,御史西台,打的你肉绽也那皮开。”
汉语大词典 三台 (三臺) 拼音sān tái
  • (1).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 (2). 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李贤 注引晋书:“ 汉 官,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是谓三台。” 宋 司马光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馀恩在,三台故吏多。”
  • (3).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 、 金虎台 、 冰井台 。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县 三台村 。文选·左思〈魏都赋〉:“飞陛方辇而径西,三台列峙以峥嵘。” 张载 注:“ 铜爵园 西有三台,中央有 铜爵台 ,南则 金虎台 ,北则 冰井台 。”后 北齐 文帝 在旧基上加以扩建,改 铜爵 曰 金凤 , 金虎 曰 圣应 , 冰井 曰 崇光 。见《北史·齐纪中》。 唐 孟云卿 《邺城怀古》诗:“三台竟寂寞,万事良难固。”
  • (4).曲调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三台词序:“ 刘禹锡 《嘉话录》曰:‘三台送酒,盖因 北齐 高洋 毁 铜雀台 ,筑三个台,宫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为《三台》。’”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几度《三台》。”
  • (1).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望 黄河 一股儿浑流派,高冲九曜,远映三台。”
  • (2).喻三公。后汉书·杨震传:“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 唐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三台冀入梦,四岳尚分忧。”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座,位列三台,日转千阶,头直上打一轮皂盖,那其间谁敢道我负薪来。”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肃五坊之乐。”参见“ 三公 ”。
国语辞典 三台 拼音sān tái
  • 1.汉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总称为「三台」。《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坐召三台,专制朝政。」
  • 2.古时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为「三台」。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四。台第六。叙事》:「天子有三台,灵台以观天文,时台以观四时施化,囿台以观鸟兽鱼鳖。」
  • 3.星座名。分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各两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阶级一样。参见「泰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