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漢語大詞典 汤沐 (湯沐) 拼音tāng mù
  • (1).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 邴 者何? 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诸侯皆从, 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 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 齐 必致鱼盐之海, 楚 必致橘柚之园, 韩 、 魏 、 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 宋 陆游 《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 (2).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 (3).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 (4).指汤沐邑。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 明 唐顺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轴, 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 汤沐邑 ”。
國語辭典 汤沐 拼音tāng mù
  • 1.汤,热水,用来洗澡。沐,洗头发。汤沐即沐浴。宋。苏轼次韵子由浴罢〉诗:「理发千梳净,风晞胜汤沐。」
  • 2.洗濯用的水。《淮南子。说林》:「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漢語大詞典 汤沐邑 (湯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 (1). 周 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 郑玄 注:“给齐戒自絜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 孔希旦 集解:“方伯汤沐之邑在天子之县内者,即《左氏》《公羊》所谓朝宿之邑也,《左氏》《公羊》以在京师者为朝宿之邑,在 泰山 下者为汤沐之邑,其实京师及 泰山 下之邑,皆为朝王而居宿,皆所以齐戒自洁清也。”
  • (2).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 秦王 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翫丽好翫习音者,以懽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 上庸 六县为汤沐邑,欲因 张仪 内之 楚王 。”史记·平準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 常山公主 , 河东 有汤沐邑,因家焉。” 清 龚自珍 《答人问关内侯书》:“其人揖让乎 汉 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 汉 相公卿。”亦省作“ 汤邑 ”。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上曰:‘朕之诸妹皆厚赐汤邑,筑外馆以尚天姻,酬先帝之爱也,汝独愿出家可乎?’”
國語辭典 汤沐邑 拼音tāng mù yì
  • 1.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汉。郑玄。注:「给斋戒自絜清之用。」
  • 2.指国君、皇后、公子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秦王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玩丽好玩习音者,以欢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上佣六县为汤沐邑,却因张仪内之楚王。」《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常山宫主,河东有汤沐邑,因家焉。」也称为「汤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