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雕镌
(鵰鐫|彫鐫|彫鎸)
拼音diāo juān
- 亦作“ 雕镌 ”。
- (1).犹雕刻。 南朝 梁元帝 《谢东宫赐白牙镂管笔启》:“雕镌精巧,似 辽东 之仙物。” 唐 黄滔 《水殿赋》:“皆以䌽饰无比,雕镌罕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河道》:“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 鲁迅 《集外集拾遗·〈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但精巧的雕镌,后又渐偏于别种版式的模仿。”
- (2).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唐 韩愈 《奉和仆射裴相公》:“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投赠临分加组丽,小诗能不强雕镌。”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 宋子京 不识文章正理,而惟异之求,肆意雕镌,无所顾忌。” 清 顾炎武 《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郊赠之》诗:“词赋雕镌老,河山骋望频。”
- (3).方言。刁钻促狭。
- 雕镌:雕镌;雕刻。 唐 白居易 《山中五绝句游嵩阳见五物各有所感感兴不同随兴而吟因成五绝·林下樗》:“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一本作“ 雕镌 ”。
- 彫镌:1.犹彫琢。亦形容执着于心。 宋 曾巩 《送陈商学士》诗:“公于万事不彫镌,心意恢恢无坎坷,来从奎璧光铓下,笑倚樽筵成郡课。”
- (2).亦作“ 彫镌 ”。指刻版。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顾复缘贾人贸利,撮拾彫镌,如《说海》,如《可今逸史》,如《五朝小说》。”
国语辞典
雕镌
拼音diāo juān
- 雕刻。如:「这栋建筑物的天花板雕镌著精美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