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任事 拼音rèn shì
  • (1).委以职事。礼记·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孔颖达 疏:“言虽考问,知其实有德行道艺,未明其干能,故试任以事。”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察端而观失,有过者罪,有能者得,故愚者不任事。” 陈奇猷 集释:“不任事,犹言不任之以事。”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 孟氏 兄弟,在 江 东未至,先与相识,亦甚循善,所虑才干,不足任事。”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陈提督:“上心识其人,谕 傅文忠 曰:‘汝中营有伟髯千总,其人勤朴可任事。’”
  • (2).任职理事。史记·乐毅列传:“及至弃群臣之日,馀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脩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后世。”后汉书·爰延传:“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黄门豫政则乱。”南史·何尚之传:“ 尚之 既任事,上待之愈隆。” 郭孝成 《江西光复记》:“俟大局戡定之日,如果实心任事,地方安堵,本军政府自当破格录用。”
  • (3).指承担事务或担负责任。《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贾 曰:‘愚观 子玉 为人,勇于任事,而昧于决机,能进而不能退,可使佐斗,不可专任也。’” 清 容闳 《西学东渐记》第十六章:“ 丁 为人有血性,好任事,凡所措施,皆勇往不缩。”
  • (4).上任就职。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魏环溪》:“ 魏环溪 曰:‘居官者何人不择吉任事,而升者升,降者降,黜者黜,死者死,未尝皆吉也。’”
  • (5).称职。胜任所担当的职责。 唐 白居易 《江州司马厅记》:“凡仕久资高耄昏软弱不任事而时不忍弃者,实莅之。莅之者,进不课其能,退不殿其不能,才不才一也。”宋史·贾昌朝传:“因疏耄昏不任事者八人,令致仕。”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京营操军:“顷年庚寅, 曾健斋 为光禄少卿,故以御史外谪,有伉直声,议欲选三大营,并罢诸弁不任事者,此疏初传,京城汹汹, 曾 不知也。”
  • (6).顶事,顶用。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造酒法:用黍米。曲一斗,杀米一石。秫米令酒薄,不任事。” 石声汉 注:“任事,顶事。”
  • (7).随便啥事,无论什么事情。《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 何千户 ﹞名 永寿 ,年纪不上二十岁,捏出水儿来的一个小后生,任事儿不知道。”
国语辞典 任事 拼音rèn shì
  • 1.委任职务。《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察端而观失,有过者罪,有能者得,故愚者不任事。」唐。韩愈 与郑相公书:「孟氏兄弟在江东未至,先与相识,亦甚循善,所虑才干不足任事。」
  • 2.担当事务。《史记。卷八○。乐毅传》:「执政任事之臣,脩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后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彼任事者只顾肥家,不存公道,大斗小秤,侵剥百端,以致小民愁怨。」
  • 3.无论什么事。《金瓶梅》第七二回:「名永寿,贴刑,不止二十岁,捏出水儿来的一个小后生,任事儿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