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集句分析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关键词
检索
位置
任意
词首
词末
来源
任意
词典
对语
典故
分类
佛典
词汇
571178
犀牛
43
词典
4
典故
词典
佛典
分类
对语
犀牛
犀牛望月
白犀牛
犀牛角
汉语大词典
犀牛
拼音
xī niú
犀的俗称。其状如水牛,故称。
《
汉书·平帝纪
》
:“二年春, 黄支国 献犀牛。” 颜师古 注:“犀状如水牛。” 唐
杜甫
《石犀行》
:“君不见 秦 时 蜀 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
《说岳全传》
第七九回:“﹝老道姑﹞骑着一匹避水犀牛,手中仗着一对截铁刀。”
国语辞典
犀牛
拼音
xī niú
动物名。哺乳纲奇蹄目。身体笨拙,形状似牛,头略成三角形,颈短,鼻上有一或二个角,四肢粗大,每蹄有三趾,皮粗而厚,微黑色,全身几乎无毛。角可入药,亦可作武器。以草、树叶、嫩枝为食。产于亚洲与非洲的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