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
钓鳌客
(釣鼇客)
拼音diào áo kè
- 亦作“ 钓鳌客 ”。 谓有远大抱负或豪迈不羁的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狂谲》:“ 王严光 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巡历郡县,求麻铁之资,云造钓具。”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钓巨鳌》:“ 会昌 四年, 李相公 绅 节镇 淮南 日…… 张祐 遂修刺谒之,诗题衔‘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 祐 ,不候,从容及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 祐 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 唐 朝 李相公 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李白 开元 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鳌客 李白 ’。” 叶玉森 《一岛》诗:“不知何处钓鳌客,来此从荒辟蜃楼。”参见“ 钓鳌 ”。
国语辞典
钓鳌客
拼音diào áo kè
- 1.豪放不羁、抱负远大的人。唐代李白、张祜、王严光等皆以钓鳌客自号。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时相悚然。」
- 2.比喻做官的人。
汉语大词典
钓鳌
(釣鼇)
拼音diào áo
- 亦作“ 钓鳌 ”。 《列子·汤问》:“﹝ 勃海 之东有五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 岱舆 、 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后因以“钓鳌”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唐 李白 《悲清秋赋》:“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 南唐 陈陶 《渡浙江》诗:“静寇思投笔,伤时欲钓鳌。”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宋景文 有诗曰:‘扪虱须逢英俊士,钓鳌岂在牛蹄湾。’以小物与大为对,而语壮气劲可嘉也。” 张素 《秋风曲》:“钓鳌者谁子,中流闻前叹。”
国语辞典
钓鳌
拼音diào 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