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来源
汉语大词典 垂髫 拼音chuí tiáo
  • 亦作“ 垂龆 ”。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龆执简,累勤取官。”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 戴名世 《姚符御诗序》:“ 符御 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国语辞典 垂髫 拼音chuí tiáo
  • 古时童子不束发,故称童子为「垂髫」。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聊斋志异。卷一。画壁》:「生视女,髻云高簇,鬟凤低垂,比垂髫时尤艳绝也。」也作「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