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维基
华允诚(1588年—1648年),字汝立,号凤超,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吏部员外郎。清初,因不肯剃发被杀。华允诚出生于无锡簪缨世家,曾祖父华舜钦,官瑞州府知府,祖父华启直,官四川参政。有弟华允谊。华允诚少年师从钱一本,学《易经》,长大后师从同乡高攀龙,在首善书院讲学。天启元年(1612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天启四年(1624年)从高攀龙入京,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因魏忠贤擅权,二人先后告归。崇祯改元,华允诚复出,官工部营缮司主事,转员外郎,后调兵部。曾弹劾温体仁、闵洪学等徇私乱政,疏陈“三大可惜,四大可忧”,指出“次辅体仁与冢臣洪学,同邑朋比,惟异己之驱除,阁臣兼操吏部之权,吏部惟阿阁臣之意,造门请命,夜以为常”。被夺俸半年,不久辞归养亲。弘光帝时,起为吏部员外郎,十馀日即辞归,闭门读易。永历二年(即清顺治五年,1648年),因不肯剃发被人告发,斩于金陵。与马世奇、龚廷祥并称“锡山三忠”。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追谥节悯。《明史》有传。
字长孺,号茂屿,先曾大父太保公有孙七人,公为长,先仪部公最少。公少负奇质,有威重,读书数行下。七岁时,自其所居室过听事,出就书舍,每日进止,不失一步。门中有长者目识之,叹曰:此儿酷似闻,庄简未可量也。中进士,以行人授监察御史。在台守直节,无所附丽。同里某公初罢相,亢章论之,竟以忤时出为广东治盐佥事。时粤中盐法大坏,公至,慨然曰:朝廷名此官,非立法,盐终不理。然法惟在均在覈,因博访前后,大釐剔诸宿弊,去吏之奸及豪大猾为蠹者。法初严而适得其平,凡岁增额至三万,遂得捐商家积负,汰其浮赎,复请免属郡他苛税,以所羡三千三百充之,商与民并大苏。因条所行,著为盐政考。自后监司虽才,必善守其法,小变通之,此书遂为画一。改山东海右参议,值登莱大水,公晨夕筹策,命有司停征止讼狱,招集流亡,尽捐郡县输赎三千,以转粟济民,民藉不死。迁副使督学陜西,在济南李攀龙、京山李维祯后,一时文衡称关中三李。适山东复大祲,以士民之请,再徙守济南。参政公采酌荒政,以次毕举,凡守令所不能行,公俱身任之。大中丞直指所久不决,公立遣之,撰有公宣记事,即擢本省按察使。盖公在监司,起佥事为外台长,其举卓异俱第一。万历四十七年,遂以佥都御史巡抚贵州。黔既无额饷,岁饥,数用兵卫所至十年无俸,戍卒三四年无粮,会征调土兵,苗仲㺜□交煽动为乱,土司阴与相结,更挟以自重,其患巳成,公再沥血请饷,为预防计,而当事忌公威名,远臣号呼,漠置不理。公因六疏力请疾,得许。方候代,忽永宁宣抚奢寅反,重庆报至,贵阳震动。公念封疆受寄,义不敢辞,遂复出视事。而黔所属水西安氏与奢贼世姻,本同谋,其同知安邦彦最狡难制。水西去贵阳仅七日,公虽日发兵守湄瓮,战老君关,复遵义郡县,声言推蔺贼冲,而所忧惟在肘腋,图厚为之备。然贵阳奇正,兵止三千,粮匮,守无具。公乃佯许邦彦使讨蔺,先给少饷,冀稍缓其谋。而急从滇中借饷二万、募镇筸兵三千、义勇一千、合奇正兵得七千、市硝磺一万七千斤、铅铁万斤、聚米一万七千石。俱毕集,得恃有备。而奢贼诡传巳破成都,邦彦遂反,僭称罗甸王。合苗仲龙、蔡兵数十万,直趋贵阳。初水蔺合谋,奢寅欲取成都作家,安邦彦欲取贵州作家,因结乌蒙乌撒,从沾益取云南作家。事成,蜀兵下荆襄滇黔,合兵出偏沅,遂窥江南,其谋不小。公谍知其详,谓我惟坚守贵阳,斯其势足控制滇蜀,此国家所开一线官道,系西南安危甚重。公乃登陴洒血,与吏士共申大义,分诸营列城八里。部署甫定,贼步骑奄至,公身当贼冲,贼望公旗鼓所在,尽锐攻之。公命将士禦贼,奋气百倍。贼据西城外石坡,其高踰月楼数尺,贼自上投,矢石如雨,城几陷。公急命集大铳,夹强弩击之,火燄中见人尸,若群鸦攫抟,从空中飞坠,数百贼俱下坡走。复造厢楼,高三丈,中可伏数十人,外复布枋革,用妇人鸡狗作厌胜。火镞不能入,下推辘轳临城,城中哭声震天地。公命烹一彘,杂以斗米饭,投城外,作遥饲鸡犬状,再取虎豹皮张城楼,以祓不祥。铳石遂中贼厢,杀数人,贼尚坚持不动。公乘黑缒健儿三人,持火药油草从厢下烧之,厢立烬,贼俱惊,坠死者半。又编竹笼数万,中盛土为台,乘城出埤堄一丈。公立撤大寺钟楼,建城上。贼翘望气夺,尽弃笼去。公曰:猡,贼谓我徒能塞门自守耳。非出兵大杀贼,贼不畏我。乃突发垒土开门,使锐卒骤前砍贼。贼惊败,斩首甚多。自后每战贼必败,其气大沮。安贼更定谋,谓惟四面重围,绝其饷道,可坐困贵阳,遂不复苦攻。会都督张彦方、都司黄运清率兵来援,与贼战于龙里,兵败。贼知援兵怯,而城中食易尽,乃阳追二将,尾其后,纵使入城。次日,笑谓城上人曰:吾放二将来,食尽汝米,旦夕俱作饿尸,尚能出战耶?时二将兵八千,冒称一万四千,日支米一百四十石,至改月,尚不决一战。公谓监军刘锡玄曰:中贼计矣!古人去兵去食,正在此时。乃使将率兵九千出各硐就食。城中尚留主客兵六千。初人给米一升,渐减为五合,至一合,遂啖死人肉。未几,遂烹活人。初米值渐腾至五百钱一升,以至二万钱一升;马肉值二千五百钱一斤,旧鞍甲,靴带皮煮烂一千六百钱一斤。公力既竭,豫以刀缳授家人,使各自为计。公身扶疾登敌楼,城上惟轮疲卒数十人枕甲卧。然贼每窥城梯而上,公奋臂一呼,吏士俱强起砍贼,贼跳𨂂自死者无算,城终得全。自二月七日被围,至十二月七日,新抚军王三善率援兵转战至城下,贼溃毒,围始解。亢守三百日,大小凡七十馀战,杀贼万人,得贼仗数千,阵亡兵七百馀,俱饿死。城中人十万,仅存男女小弱二百馀人,遗民感公忠义,相率就刀俎,竟无一人叛者。朝廷奖守黔诸臣,进公兵部右侍郎,公仍称疾归里。是时逆珰魏忠贤方擅命,慕公望重,数遣人致意,使公重上一疏自叙,即召公戎政尚书,尽属兵柄。公由是益谢病,口不及黔事。崇祯改元三年,上召对廷臣,给事某以宿憾奏公尝受安氏金盆,致生衅,几陷公罪。御史毛羽健出与辨甚力,且谓贵阳功苦,实过睢阳公。事遂大白,再加一级赐金。后数年,公竟病卒于家,年七十二。公擅风仪,体长疏,眉目如画,望若天神。性廉介,持操甚厉。自起家,身与厮养同粝食齑一盂。在官,凡属吏庭见,使一小史侍立,取视所持谒具出身即置席上。若中列所馈辄手谒。俟其白事毕,复使持出。盖公历官至开府,不受人一物。亦未尝知其所馈何物也。既出贵阳围城。名震天下。然终老泉石不复用。即诬口所云安氏金盆,本有受之者,公亦不斥其人自辩。论者谓公初陈徙薪之策,既不信于朝廷;终有烂额之劳,复受谤于门户。子公伏波,结愤千载。及公殁未久,两京继陷,行朝始追录,公以风厉天下。乃下诏曰:李先生橒贵阳之守,可方古烈,足愧今人。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毅。官其一子文缉大理寺副使,兼中书舍人。公下笔老健,生平经济得尽发于文章。抚黔疏草,人以比陆忠宣。尝使客作书,略为裁定数字,辄焕然意出。它诗文集并行世。
维基
胡维霖(16世纪—17世纪),字梦说,号檗山,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胡维霖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举人,次年(1613年)联捷进士,获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升营缮司员外郎,负责监修殿门,节省亿万费用。外任湖广黄州府知府,调任顺德府。天启五年(1625年)正月升浙江杭严兵备副使,六年十月以浙江巡抚请奏,加浙江右参政,仍管杭严兵巡道事,七年八月升湖广按察使,管武昌道。崇祯初,升浙江右布政使,崇祯四年五月转左布政使,请求辞官归乡。后来胡维霖获起用福建左布政使,分守建南道,密授建阳知县黄国琦计谋,令流贼百剪两花英解散,人民为他们的事迹写下《平寇记》。任满后升为四川左布政使,隆武年间跟随益王朱慈𤆃和陈泰来、李九华、熊士逵起兵,很快辞官归里,写下《长啸山林》等十多种书,七十三岁时依然像孺子一样地为父母哭泣。
维基
楼一堂(15世纪—16世纪),字叔宇,号致虚,浙江金华府浦江县文溪人,军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楼一堂举甲午科应天乡试,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获授工部主事,累迁至工部郎中,曾处置不法收取金钱的胥吏;四十七年(1619年)升瑞州知府,上书都察院废除多馀税项十分二,令民安宁,任职四年平反十数件冤案。天启三年(1623年),升为江西按察司驿传道副使。五年(1625年),擢四川右参政,分守上川东道,同年十一月与谢渭互调,担任山东参政。天启七年(1627年),楼一堂升山西按察使,拒绝魏忠贤招揽;崇祯元年(1628年)擢任广东右布政使,代理海道事务,海盗李之奇作乱,他招其党羽郑芝龙,令他杀死李之奇赎罪,郑芝龙最后果然成事,朝廷嘉奖其功,以积劳发背而逝世,年六十二岁。楼一堂居家孝友,读书期间不参与外事,人民有丧总会尽力帮助;浦江山上无巨木但有重税,奸人妄想染指中产,他立刻在上言此事,榷使宋良翰因此罢去重税,乡人刻碑纪念其事,祭祀他至今,著有《瑞槐轩集》、《乡约训言》、《女则》流传。
维基
陈从教(1592年—1671年),字聿修,号虔庵,福建福州府福清县玉涧(今西门)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历任江西高安县知县,四川邻水县知县,南京户部主事,升四川参议,川北分巡道。
俨,字若思,了凡子。天启乙丑进士,授高安令,寻卒。有抱膝斋集。其诗神幽韵异,彷佛晚唐,至经世之文,寻源竟委,无出其右者。
维基
袁俨,字若思,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官江西高安县知县,寻卒。有《抱膝斋集》三卷,其诗神韵幽异,彷佛晚唐,至经世之文寻源竟委,无出其右者。
维基
史躬盛,字逢仲,号存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军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浙江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广德州知州,迁刑部主事,晋广东司员外、郎中,多所平反。崇祯初疏奏魏珰欺君误国五罪,谓澌灭廉耻,剥削元气,紊乱官方,鱼肉生灵,销耗物力,词甚剀切,奉俞旨。出任保定府知府,清苑前任知县黄宗昌升任御史后,弹劾首辅周延儒,延儒属托同乡史躬盛罗织罪名,诬陷黄宗昌。躬盛让继任的清苑知县崔泌之去办,被其回绝“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史躬盛恼羞成怒,诬其贪污钱粮三万七千余两,让其补清。崇祯三年(1630年),两人在巡按御史前争辩,在争辩激烈之时,崔泌之忿愤难平,当着巡按御史甘学阔的面,以拳殴打了顶头上司史躬盛。泌之遂被逮赴刑部大牢关押。后仕至江西瑞州知府。
维基
马维陛(16世纪—1630年代),号芝峤,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一说会稽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马维陛中举人,次年(1619年)联捷进士,授广东东莞县知县。县邑临近海边多海盗,他理清保伍、严设斥堠,有发现盗贼立刻拘捕,人民因此生活安稳;同时他又平反冤狱,得居民称颂为如若神明。不久他升任工部主事、郎中,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以他勤奋谨慎派往任职瑞州知府。府中多积欠税款,马维陛不忍心催税使人民受困,决定接受处罚降级。他身体羸弱,以双亲年老乞求辞官供养老人,巡抚解学龙惋惜他的贤能挽留,他拒绝而离去;经当地人民大呼后勉强留任,然而他东望哭著说:「我死了也是官了。」崇祯九年(1636年),父亲逝世,他回乡奔丧,安葬后过度伤心年多后去世。
维基
冯大任,字肖岩,四川嘉定州军籍。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四川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江西高安知县,官西安府同知,以赃私狼戾,贪墨最著称。弘光时,刘孔照荐举循良卓异,内有冯大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言冲。天启七年举人。官瑞州府推官,以不善事权贵去职。有《诗馀类函》。
维基
李九华(?—17世纪),字瑞生,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七年(1627年),李九华中式丁卯科江西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授福建南安县知县,以兵部主事主持四川乡试,历任车驾郎中,出为井陉佥事,锐意整修边防、训练士兵;曾经在朝廷上陈意见但未得理会。定州闻警,他委派妻子刘氏守城,自行带兵北上,盗寇却乘机攻入获鹿,刘氏督兵守城八天后失陷,一家被杀。李九华来不及救援,以丢失领土遭连坐戍边,后来起用为湖广参议。南明年间,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他和陈泰来、胡维霖、熊士逵打算跟从,被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劝止,后事不详。
维基
吴景亶(17世纪—1646年),字漆生,号峄山,直隶湖州府归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吴景亶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吴时亮之子,服侍母亲至孝,在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人,万历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新昌知县。当时流寇蹂躏袁州和瑞州,他捐俸三千金修城,又获抚军任命前往讨伐,数月后招降首脑卢锦三,去官时拿出千金填补积欠赋税。之后吴景亶升任礼部主事、员外郎,弘光年间请求开馆设局,修《三朝实录》。南京失陷,吴时亮要求他起兵,因此和王期升、俞时芳奉在太湖西山的通城王后裔朱盛澄起兵,杭州投降清朝时他又和金有鉴起兵收复湖州,很快兵败被擒,嚼舌自尽而死,年七十多岁。
维基
漆园,原名漆士佳,字非周,号剑潭,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今宜丰)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吏部观政,九年(1636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补直隶宝坻县知县,调密云县。
维基
蔡国光(16世纪—17世纪),字士观,号贲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成进士,授江西高安知县,免除当地额外税款二万多,革除常例,高安人因此建祠祀奉他;不久调任钜鹿,修筑城池,给与牛种,令人民安居。后来蔡国光上朝召对符合上意,得擢任礼科给事中;很快李自成攻陷北京,抓拿他逼令投降,他叹道:「我不能为先帝捐躯,怎敢厚著脸皮服侍另一个朝廷!」大顺军队拷掠并勒索其财产,从行者贷款给他才能回乡。隆武帝原职起用,卒年八十三。
维基
冯垣登(?—1644年),字中星,号薇圃,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冯垣登在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浙江道巡盐监察御史,其后转至青州府。十七年(1644年)时李自成攻陷北京,他自缢几乎死去,但被大顺士兵擒拿到将令处,拒绝投降而被杀,南明朝廷追赠太仆少卿,给与祭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元礼。万历间举人。由教谕迁西华知县。南明弘光时擢江西按察佥事,分巡南昌、瑞州,迁按察使,署布政司事。南京亡,入建昌,城破被俘,不屈死。
维基
朱应熊,号渭叟,江西瑞州府浮梁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授海盐县知县,十一年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十二年补武选司主事,十三年调职方司,升职方司员外郎,督捕。历升山东济南道参议,兼理粮饷。
维基
王廷垣(17世纪—1647年),字潜服,江西抚州府东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廷垣是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编修、直起居注纂章奏。他奉使颁布诏令时,都会探查民间的疾苦、山河的阻塞,回朝后上告明熹宗,得到赞许。之后他转为庶子,掌管春坊事务,当时熹宗打算素服郊祀,他上表指出不合礼制,获擢任为南京国子祭酒。弘光帝继位,王廷垣迁任詹事、礼部右侍郎和礼部左侍郎。隆武帝继位,再次担任詹事,兼任侍读学士。他和揭重熙奉罗川王朱由𣐙、永宁王朱由𣚅起兵,恢复抚州、建昌,同时间副总兵傅潜龙、参将黄腾、都司文而武、守备刘振威、监纪推官邹武臣、安仁参将傅鼎乾、都司徐德、守备洪士邦,贵溪管清、余高、李大魁等人进入金溪,南丰诸生李藩、馀干知县杨时秀,万年都司赵祖、参谋舒奇谋等人就与瑞州黄柍的军队会合。忠诚府失陷后,各人都战死;王廷垣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悲愤逝世。
维基
陈泰来(?—1645年11月14日),字刚长,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陈泰来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兵部观政,获授宣城知县,转任户科给事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天北京戒严,他陈述战守的策略,总督赵光抃指出他和与同官荆祚永清楚边境军情,行间奏报适宜让二人参与,获许可。他又曾经请假带来一万名士兵,肃清天子的车驾,让崇祯帝认为他有气魄。很快他改任兵科,视察各军队的战守方略,上奏界岭失事,弹劾副总兵柏永镇论死;因功转为吏科右给事中,请假回乡。弘光帝继位,起用陈泰来任职刑科,他不赴任;宁州土寇攻打新昌,他固守全城,但邑人刘弘毅因此力战而死。隆武帝福京朝廷擢升他为太常少卿兼兵科,和万元吉共同守卫赣州,不久转为太仆卿、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任命袁应梦为参军,张天溥为司饷。清朝军队(《明史》则指是李自成部下)侵略掠新昌,陈泰来与熊维朴共同攻破。当初,益王朱慈𤆃于建昌起兵,陈泰来与胡维霖、李九华、熊士逵打算跟从,按察使漆嘉祉、举人戴国士认为不可,说:「先生接受朝廷任命,现在又跟随益王,打算奉益王入朝吗,益王一定不妥协。服侍二人代表怀有贰心,先生为国事捐献身家,本来教以忠诚,但现在却先表露贰心,谁会原谅?」陈泰来就停止此事。然后建昌失援,新昌失守,戴国士投降,投入金声桓麾下。陈泰来怨恨地说:「我被逆贼欺骗,你原来为敌游说,都是国事而已,益王与朝廷又有何分别?」有意诛杀戴国士,但顾及自己力薄不敌,仍和他通好。其时有曹志明、曹国祺、聂栋、王平东、李维桢、黄柍、晏扬勋、任汲、李淩洪、黄国彦等人在上高起兵,称「七家军」,陈泰来就和他们联合,并连黄朝宣军队。隆武元年(1645年)十一月恢复上高,斩杀知县张朝荃,又取回新昌宁州,斩知县李全家,羞辱戴国士妻子和亲友数人,数落他的罪行。泰来又和下园刘氏义师包围瑞州,但未攻克;金声桓引清兵攻入新昌,守将出降,他来到界埠,曹志明、王平东、黄柍、任汲、李淩洪等人自上高移师会合,进攻抚州。十四日,上高黄鼎彝降清,带领清军,陈泰来战败,与刘诏新、谌廷桩、胡亲民一同战死。又有说法指戴国士与陈泰来为姻亲,已经投降,权充驿传道。金声桓使人招陈泰来,召重兵紧随其后,国士入泰来营相见,清兵就已压阵,他败走黄氏祠自刎死。
维基
漆嘉祉(?—17世纪),字蔚生,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漆嘉祉二岁丧父,依寡母熊氏为命,在他成名后,以母亲守节上闻,得到朝廷的旌表。他是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授任广东顺德和潮阳知县,任内廉洁有善政;并阻挡刘香攻城,赈济人民。九年任广东乡试同考官,十一年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旋以延迟上任被降二级,调外任。十二年补福建按察司照磨,十三年升宁国府推官,升兵部武库司主事、员外郎,外任浙江杭严佥事,升广东海北副使,因母亲年老请求归。隆武元年(1645年),益王朱慈𤆃在福建建昌起兵,漆嘉祉和戴国士坚持劝阻。同年,负责瑞州义兵的军饷。永历元年(1647年),发米赈济,地方人民称颂其德。因考虑慎重,不肯起兵,被人所轻。南明灭亡,他谈及先朝遗事,动辄涕泗横流。清朝朝廷派人推荐他做官,拒不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