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撰征赋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
盖闻昏明殊位,贞晦异道,虽景度回革,乱多治寡,是故升平难于恒运,剥丧易以横流。皇晋(缺二字。)河汾,来迁吴楚,数历九世,年逾十纪,西秦无一援之望,东周有三辱之愤,可谓积祸缠衅,固以久矣。况乃陵茔幽翳,情敬莫遂,日月推薄,帝心弥远。庆灵将升,时来不爽,相国宋公,得一居贞,回乾运轴,内匡寰表,外清遐陬。每以区宇未统,侧席盈虑。值天祚攸兴,昧弱授机,龟筮元谋,符瑞景征。于是仰祗俯协,顺天从兆,兴止戈之师,躬暂劳之讨。以义熙十有二年五月丁酉,敬戒九伐,申命六军,治兵千京畿。(《艺文类聚》作「京甸」。)次师于汳上。灵樯千艘,雷辎万乘,羽骑盈途,飞旌蔽日。别命群帅,诲谟惠策,法奇于《三略》,义秘于《六韬》。所以钩棘未曜,殒前禽于金墉,威弧始彀,走钑隼于滑台。曾不逾月,二方献捷。宏功懋德,独绝古今。天子感《东山》之劬劳,庆格天之光大,明发兴于鉴寐,使臣遵于原隰。余摄官承乏,谬充殊役,《皇华》愧于先《雅》,靡监于征人。以仲冬就行,分春反命。途经九守,路逾千里。沿江乱淮,逆薄泗、汳,详观城邑,周览丘坟,眷言古迹,其怀巳多。昔皇祖作藩,受命淮、徐,道固苞桑,勋由仁积。年月我历,市朝巳改,永为洪业,缠怀清历。于是采访故老,寻履往迹,而远感深慨,痛心殒涕。遂写集闻见,作赋《撰征》,俾事运迁谢,托此不朽,其词曰:
烈山之洪绪,承火正之明光。
立熙载于唐后,申赞事于周王
畴庸命而顺位,锡宝圭以彻疆。
历尚代而平显,降中叶以繁昌。
业服道而德徽,风行世而化扬。
投前踪以永冀,省輶质以远伤。
暌谋始于蓍蔡,违用舍于行藏。
庇常善之罔弃,凭曲成之不遗。
昭在幽而偕煦,赏弥久而愈私。
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引蔓颖于松上,擢纤枝于兰逵。
施隆贷而有渥,报涓尘而无期。
欢太阶之休明,穆皇道之缉熙。
惟王建国,辨方定隅,内外既正,华夷有殊。
惟昔《小雅》,逮于班书,戎蛮孔炽,是殛是诛。
是以宣王用棘于猃狁,高帝方事于匈奴
然侵镐至泾,自塞及平。
窥郊伺鄙(缺四字。)慕携王之矫虔,阶丧乱之末宁。
窃强秦之三辅,陷隆周之两京
雄崤、渑以制险,据绕霤而作扃。
家永怀于故壤,国愿言于先茔。
俟太平之旷期,属应运之圣明。
坤寄通于四渎,乾假照于三辰。
水润士以显比,火炎天而同人。
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
总九流以贞观,协五材(传注五才,从《艺文类聚》改)而平分。
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一援于生民。
龟筮允臧,人鬼同情。
顺天行诛,司典详刑。
树牙选徒,秉钺抗旌。
弧矢罄楚孝之心智,戈棘单吴子之精灵。
三翼以鱼丽,襄两服以雁逝。
阵未列于都甸,威已振于秦、蓟。
洒严霜于渭城,被和风于洛戚。
就终古以比猷,考坟册而莫契。
昔西怨于东徂,今北伐而南悲。
岂朝野之恒情,动万乘之幽思。
歌零雨于《豳风》,兴《采薇》于周诗。
庆金墉之凯定,眷戎车之迁时。
伫千里而感远,涉弦望而怀期。
诏微臣以劳问,奉王命于河湄。
夕饮饯以俶装,旦出宿而言辞。
岁既晏而繁虑,日将迈而恋乖。
阙敬恭于桑梓,谢履长于庭阶。
冒沈云之晻蔼,迎素雪之纷霏
凌结湍凝清,风矜籁以扬哀。
情在本而易阜,物虽末而难怀。
眷余勤以就道,苦忧来其城颓。
尔乃经雉门,启浮梁,眺钟岩,越查塘。
永嘉之紊维,寻建武之缉纲
于时内慢神器,外侮戎狄。
君子横流,庶萌分析
主晋有祀,福禄来格。
明两降览,三七辞厄。
元诞德以膺纬,肇回光于阳宅。
明思服于下武,兴继代以消逆。
简文因心以秉道,故冲用而刑废。
孝武舍己以杖贤,亦宁外而治内。
观日化而就损,庶雍熙之可对。
闵隆安之致寇,伤龟玉之毁碎
漏妖凶于沧洲,缠衅难而盈纪。
时焉依于晋、郑,国有蹙于百里。
赖英谟之经营,弘兼济以忘己。
主寰内而缓虞,澄海外以渍滓。
至如昏祲蔽景,鼎祚倾基。
黍离》有叹,《鸿雁》无期,瞻天命之贞符,秉顺动而履机。
率骏民之思效,普邦国而同归。
荡积霾之秽氛,启披阴之光晖。
平陵之杳蔼,复七庙之依稀。
务役简而农劝,每劳赏而忠甄。
变时雍于祖宗(缺六字。)
扫逋丑于汉渚,涤僭逆岷山
羁巢处于西木,引鼻饮于源渊。
惠要襋而思韪,援冠弁而来虔。
冶城而北属,怀文献之收扬。
匪元首之康哉,孰股肱之惟良。
譬观曲而识节,似缀组以成章。
业弥缠而弥微,事愈有而莫伤。
次石头之双岸,究孙氏之初基。
幸汉庶之漏网,恁江介以抗维。
初鹊起于富春,果鲸跃于川湄。
匝三世而国盛,历五伪而宗夷。
察成败之相仍,犹唇亡而齿寒。
载十二而谓纪,岂蜀灭而吴安。
众咸昧于谋兆,羊独悟于理端。
广武诲情,树襄阳以作藩。
建业其如遗,沿万里而谁难。
疾鲁荒之诐辞,恶京陵之谮言。
责当朝之惮贬,对曩籍而兴叹。
敦怙宠而判违,敌既勍而国圮。
彼问鼎而何阶,必先贼于君子。
原性分之异托,虽殊途而归美。
或卷舒以愚智,或治乱其如矢。
谢昧迹而托规,卒安身以全里。
周显节而犯逆,抱正情而丧己。
薄四望而尤眄,叹王路之中鲠
蠢于越之妖烬,敢凌蹈于五岭。
崩双岳于中流,拟凶威于荆郢。
隐雷霆于帝坐,飞芒镞于宫省
于时朝有迁都之议,人无守死之志。
师旅痛于久勤,城墉阙于素备。
安危势在不侔,众寡形于见事。
于赫渊谋,研其神策。
缓辔待机,追奔蹑迹
雷池而振曜,次彭蠡而歼涤。
穆京甸以清晏,撒多垒而宁役。
造白石之祠坛,怼二竖之无君。
践掖庭以幽辱,凌祧社而火焚。
文康之罪己,嘉忠武之立勋。
道有屈于灾蚀,功无谢于如仁。
落星之飨旅,索旧栖于吴馀。
迹阶今而不见,横奔以荒除。
彼生成之乐辰,亦犹今之在余。
慨齐吟于爽鸠,悲唐歌于《山枢》。
吊伪孙于涂首,率君臣以奉疆。
时运师以伐罪,偏投书于武王
迄西北之落纽,乏东南以振纲。
钜平之先觉,实中兴之后祥。
左史之攸征,胡影迹之可量。
江乘而责始,知遇雄之无谋。
厌紫微之宏凯,甘陵波而远游。
越云梦而南溯,临浙河而东浮。
彀连弩于川上,候蛟龙于中流。
薄方与,乃届欧阳。
入夫江都之域,次乎广陵之乡。
易千里之曼曼,溯江流之汤汤,荐赤圻以经复,越二门而起涨。
北路以兴思,看东山而怡目
林丛薄,路逶迤,石参差,山盘曲
激濑而骏奔,日映石而知旭。
审兼照之无偏,怨归流之难濯。
羡轻魵之涵泳,观翔鸥之落啄。
在飞沈其顺从,顾微躬而缅邈。
于是抑怀荡虑,扬榷易难。
利涉以吉,天险以艰。
于敌伊阻,在国斯便。
勾践行霸于琅邪夫差争长于黄川
相发叹而思正,曹后愧心于千魂。
登高堞以详览,知吴濞之衰盛。
戒东南之逆气,成刘后之宋圣。
藉盐铁之殷阜,临淮楚之剽轻。
盛几杖而弭心,怒抵局而遂争。
忿駴盎之扶祸,惜徒伤于家令
条侯忠毅,将七国之陵正。
褒汉藩之治民,并访贤以昭明。
侯文辩其谁在,曰邹阳与枚生。
据忠辞于吴朝,执义说于梁庭。
敷高才于兔园,虽正言免刑
阙里既已千载,深儒流于末学
仲舒之睟容,遵缝掖于前躅
对园囿而不窥,下惟帢莫而论属。
相端、非之两骄,遭弘、偃之双慝。
恨有道之无时,步险途以侧足。
宣武之大阅,反师旅于此廛。
自皇运之都东,始昌业以济难。
抗素旄于秦岭,扬朱旗于巴川。
惧帝系之坠绪,故黜昏而崇贤。
嘉收功以垂世,嗟在嗣而覆旃。
德非陟而继宰,衅逾禹其必颠。
造步丘而长想,钦太傅之遗武。
思嘉遁之馀风,绍素履之落绪。
民志应而愿税,国屯难而思抚。
譬乘舟之待楫,象提钓之假缕。
总出入于和就,兼仁用于默语。
弘九流以拮四维,复先陵而清旧宇。
西州之成功,指东山之归予。
惜图南之启运,恨鹏翼之末举。
发津潭而回迈,逗白马以憩舲。
射阳而望邗沟,济通淮而薄角城
城坡陀兮淮惊波,平原远兮路交过。
艽野兮悲桥梓,溯急流兮苦碛沙
夐千里而无山,缅百谷而有居。
被宿莽以迷径,睹生烟而知墟(缺六字。)
谓信美其可娱。
身少长于乐土,实长叹于荒馀(缺四字。)具瘁。
直岁寒之穷节。
视层云之崔巍,聆悲飙之掩屑。
弥昼夜以滞淫,怨凝阴之方结。
望新晴于落日,起明光于跻月。
眷转篷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披微物而疚情,此思心其可说(《艺文类聚》作「而可歇」。)
问徭役其几时,骇阅景于兴没。
感曰归于《采薇》,予来思于雨雪。
岂初征之惧对,冀鹳鸣之在垤。
(缺四字。)逾宿,骛吾楫于邳乡。
奚车正以事夏,虺左相以辅汤。
绵三代而享邑,厕践土之一匡。
嗟仲几之宠侮,遂舍存以征亡。
宰之善对,美士弥之能纲。
升曲垣之逶迤,访淮阴之所都。
原入跨之达耻,俟遭时以远图。
西楚以择木,迨南汉以定谟
孟津灭,攀井陉而赵徂。
播灵威于齐横,振馀猛于龙且
观让通而告豨,曷始智而终愚。
迄沂上而停枻,登高杞而不进。
幽期而知贤,张揣景而示信。
本文成之素心,要王子于云仞。
岂无累于清霄,直有概于贞吝。
始熙绩于武关,卒敷功于皇胤。
处夷险以解挫,弘忧虞以时顺。
矜若华之翳晷,哀飞骖之落骏。
伤粒食而兴念,眷逸翮而思振。
戾臣山而东顾,美相公之前代。
嗟残虏之将糜,炽馀猋于海济。
驱鲐稚于淮曲,暴鳏孤于泗澨。
托末命(缺二字。)云,冀灵武之北阅。
惟授首之在晨,当盛暑而选徒。
肃严威以振响,渐温泽而沾腴。
既云撒于朐城,遂席卷于齐都。
曩四关其奚阻,道一变而是孚。
伤炎季之崩驰,长逆布以滔天。
假父子以诈爱,借兄弟以伪恩。
魏武以谲狂,宄谟奋于东藩。
桴未噪于东郭,身已馘于楼门。
审贡牧于前说,证所作于旧徐。
聆泗川之浮磬,玩夷水之𧏖珠。
草渐苞于炽壤,桐孤干于峄隅。
禹迹于尚世,惠遗文于《夏书》。
纷征迈之淹留,弥怀古于旧章。
伯文于故服,咸征名于、殇
灵壁之曾峰,投吕县之迅梁。
想蹈水之行歌,虽齐汨其何伤。
仲尼之嘉问,告性命以依方。
岂苟然于迂论,聆寓言于达庄。
于是滥石桥,登戏台
策马钓渚,息辔城隅。
永感四山,零泪双渠。
怨物华之推驿,慨舟壑递迁
谓徂岁之悠阔,结幽思之方根。
感皇祖之徽德,爰识冲而量渊。
降俊明以镜鉴,回风猷以昭宣
道既底于国难,惠有覃于黎元。
颂歌于政教,民谣咏于渥恩。
兼《采芑》之致美,协《汉广》之发言。
强虎氐之搏翼,𭲫云网于所禁。
驱黔萌以蕴崇,取园陵而湮沈。
锡残落于河西,序沦胥于汉阴。
方城而折扃,扰谯颍其谁任。
世阙才而贻乱,时得贤而兴治。
救祖考之邦壤,在幽人而枉志。
体飞书之远情,悟犒师之通识。
明达之高览,契古今而同事。
渊谟于潜机,骋神锋于云旆。
驱斥泽而风靡,蹙坑谷而鸟窜。
中华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缓带。
既克黜于肥六,又作镇于彭沛。
晏皇途于国内,震天威于河外。
扫东齐而巳宁,指西崤而将泰。
值秉均而代谢,实大业之兴废。
心无忝于乐生,事有像于燕惠。
抱明哲之不伐,奉宏勋而是税。
捐七州以爰来,归五湖以投袂。
屈盛绩于平生,申远期于暮岁
访曩载于宋鄙,采《阳秋》于鲁经。
晋申好于东吴,郑凭威于南荆
故反师于曹门,将以塞于夷庚。
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
美西锄之忠辞,快韩厥之奇兵。
项王之故台,迹霸楚之遗端。
挺宏志于总角,奋英势于弱冠。
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
始飙起于勾越,中电激于衡关。
兴偏虑于攸吝,忘即易于所难。
忌陈锦而莫照,思反乡而有叹。
且夫杀义害婴,而懮丰疑,绁贤不策,失位谁持。
迨理屈而愈闭,方怨天而怀悲。
对骏骓以发愤,伤虞姝于末词。
陟亚父之故营,谅谋始之非托。
遭衰嬴之崩纲,值威炎之结络。
迄皓首于阜陵,犹谬觉于然诺。
视一人于三杰,岂在己之庸弱。
置丰沛而不举,故自同于俎镬。
发卞口而游历,迄西山而弭辔
观终古之幽愤,怀元王之冲粹。
战国之权争,方恬心于道肆。
浮丘以就德,友三儒以成类。
洁流始于初源,累仁基于前美。
拨楚族之休烈,传芳素于来祀。
强见誉于清虚,德致称于千里。
或避宠以辞姻,或遗荣而不仕。
政直言以安身,骏绝才以丧己。
驱信道之成终,表昧世之亏始。
悟介焉之已差,则不俟于终日。
既防萌于未著,虽念德其何益。
尔乃孟陬发节,雷隐蛰惊。
散叶荑柯,芳花饰萌。
萋萋于旄丘柳依依于高城。
相雎鸠之集河,观鸣鹿之食萍
沂泗远兮清川急,秋冬近兮绪风袭。
风流兮水增澜,诉愁衿兮鉴戚颜。
愁盈根而蕴际,戚发条而成端。
嗟我行之弥日,待征迈而言旋。
庆云之优渥,周双七于此年。
陶逸豫于京甸,违险难于行川
转归舷而眷恋,望修樯而流涟。
愿关邺之遄清,迟华銮凯旋
穆淳风于六合,溥洪泽于八埏。
颁贤愚于大小,顺规矩于方圆。
固四民之获所,宜税稷于莱田。
邯郸之难步,庶行迷之易痊。
长守朴以终稔,亦拙者之政焉(《宋书·谢灵运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
朝散大夫尚书虞部郎中致仕上骑都尉皇甫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攽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彭城集》卷三八
君讳鉴,字唐弼曹州乘氏人
曾祖邺,虢州阌乡
祖明绵州彰明县,赠尚书兵部郎中
父载,尚书屯田郎中,赠礼部尚书
君少学问,以驯行称于乡里。
由父荫得官,初调台州司法参军,断狱详平,郡人皆爱之,请于转运使,求以为州幕职官
转运使段少连谓人曰:「掾曹势不能动人,此其真善也」。
为请于朝,不从。
再调单州单父主簿
陕西用兵,诏籍山东民为乡兵。
转运使张公奎以济、单二州诿君,法虽以三丁取一,而一家兄弟子侄未有约束,莫适取也,百姓讼诉纷纷。
君乃曰:「曷均兄弟之子先取,其多寡等,择其壮者」。
民乃悦服。
张公称善,教诸郡以单父为则,荐君为东阿
敕既下,君以亲在南方,辞不受,调通判录事参军
三司举君知光州光山县,兼买茶场事。
吏市,求以多赢为最,常数倍取之,下户益困。
至君不以一毫过数,民皆乐输,无逋负者。
百姓贩私犯法,君曰:「贫民以养生,亦何异于为农」?
不忍绳以重法。
郡守以问,君对:「贫民不得贩,且为他盗,罪辟益重,不如容之,使有以自存」。
县吏张盛猾恶,为上下患,君收治寘法,馀吏战栗,终君之任,无敢犯令者。
官满,以考课转大理寺丞、知并州录事参军
曲阳县民兄弟讼者,兄告其弟非同父,不分与田产,弟不能自明,县邑久不决,府使君治之。
君使人按视其父母葬,告曰:「彼虽无石铭,棺椁外当有题志者」。
于是验之,果悉书其子孙名字,而其弟在焉,讼者于是首服。
河东用钱,铜铁二品均等,铁钱轻,又盗铸者多,诏变其法,以铁钱三当铜钱一,百姓夺货失业,市井欢噪。
经略使郑公集众官谋之,君曰:「小民失职无聊,宜使人往慰之耳」。
郑公使兵马都监谢云行出谕之,民因求见太尉
既入,郑公捕其唱率者,将刑戮之,百姓皆哭。
君曰:「民以无聊,故愿见公。
公重困苦之,众怨且怒,将不可解」。
郑公乃止。
君又曰:「兼并之家典质钱,旧出十,乃今偿三十,何厚幸也?
而贫民失业,又两倍输此,其所以患新法之变耳。
今使以旧数偿,虽不利兼并之家,可以悦众」。
从之。
而军中犹疑县官出钱,方犹用旧法,相与窃议谋变,郑公忧之。
君曰:「兵今当给料钱,比文书具,更历勾院,犹二三日久。
可不俟文书具给之,后徐入勾,无害也」。
于是人情始安。
郑君以是甚重君。
年劳,改太子中舍
明堂汎恩,迁殿中丞,徙绵州什方县
君以母老请得之,监徐州利国监。
以母夫人忧,去。
服除,迁国子博士签书淮阳军判官赐绯衣银鱼。
驻泊兵韩遂都监,率众叛去,知军事韩俨恐骇不知所为。
君曰:「此疲卒,主将遇之酷虐,忿而报怨快意,非有他谋,不足畏」。
俨昼闭城门,君使开之,以安人心。
叛卒稍稍散亡,君曰:「可因而招来也」。
自持锦袍,往当要路呼谕之。
至暮,亡者皆集。
部吏分索其馀,旬日皆尽。
尚书虞部员外郎,历比部通判德顺军事。
以所生母忧,去。
除丧,通判瀛州事。
今上登极,迁驾部,又迁虞部郎中
是时霖雨,大河涨溢,又深、冀二州流潦猥集,河堤内外浸灌,危急甚。
君昼夜行视,培裨窒塞,堤得以不败。
已而河北地大震,瀛州最甚,坏城壁舍屋无完者。
天雨不止,军粮皆暴露,君为作苫囤,稍稍覆盖。
创筑城垒,力自督视,凡百馀日乃复坚峻。
而后疏亩,积水乾,下湿地出田数万顷。
朝廷遣安抚使二人巡视河北
先是侍御史张纪按狱永康军,狱具,请君录问。
君视狱情有不尽者,随事驳正,张御史不悦。
以酒食馈,君不受,张重以为恨。
去,与安抚使遇于国门外,毁君不职。
使者不察。
既至瀛州,则奏罢君。
君安然受之无憾。
瀛州高阳关安抚使待制李公肃之,与君同救菑患、虑土役者,上书为君讼不直。
举所完军储为證,凡一百二十馀万石。
朝廷乃下转运使提点刑狱覆实,果皆以优最闻,君由是复旧。
使者坐奏举不实,以赦免罪去。
后日李公还朝,方奏事,上自首言曰:「皇甫鉴已还其旧差遣」。
李公因道君勤力事。
上曰:「是乃辛苦人也」。
君除通判庐州事,缘瀛州修城,得敕书奖谕,加赐银绢。
无几,君求以本官致仕,诏许之。
除一子官,为试校书郎
君持身清苦,虽为郎官五品,犹若微时。
故其谢事就閒,果决无攀恋心。
养视兄孤子,不异己出。
亦不为子孙多营业,曰:「不如教使治心田也」。
君年七十五,终于乘氏县里舍。
皇甫氏本望安定,君五世祖纯,始居开封府考城县,葬桃花岗。
高祖勤,避后唐兵乱,走蔡州西平,为西平人
及君祖尝为乘氏县,因留居乘氏,其后坟墓皆在乘氏某乡某里。
君嫡母刘氏,赠寿光县太君
母李氏,赠长安县太君
君娶李氏,故翰林侍读学士仲容之女,封崇德县君
子四人:长已同,蚤亡;
次琮,某官;
次琪,某官;
次环,某官。
女七人,皆嫁士族。
君以熙宁七年三月终,葬以元丰四年七月某日某。
祧祔尚书公之域西偏少南。
君将没,教子弟竁于是,惟庚穴云。
铭曰:
皇甫之先,自宋子姓。
在汉中叶,著籍安定
凉州三明,度辽为盛。
太尉嵩,武烈忠劲。
迨至士安,以文雄鸣。
后其苖裔,绰绰此令。
惟君洁修,敏于从政
其所更历,实与名并
谁毁谁誉,患于难明。
彼宜有功,顾诒讥评。
是故君子,安之若命。
君允蹈之,不悔不竞。
覆审而明,不失其正。
君持止足,以往自镜。
告老辞归,匪耄匪病。
拜家为郎,是谓延庆
生有成绩,殁有遗称。
刻铭幽墟,以赞以咏。
乞依邢磁二州例课铁事奏元丰六年九月 北宋 · 吴居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九、《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
本路徐、郓、青三州都作院及诸州小作院每岁制造诸般军器及上供简铁之类,数目浩瀚。
今将徐州利国监、兖州莱芜监年计课铁充使外,所少极多。
欲乞将两监铁冶就逐处监官依邢、磁二州例并从官中兴扇,计其所得,比旧可多数倍。
乞置实丰下监事元丰七年四月 北宋 · 吴居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群书考索》后集卷六一
徐州利国监铁柔良堪用,乞置实丰下监,每岁除供给公使外,铸折二钱二十万缗,委清河辇运司以次附带上京寄纳。
却令三门辇运司具舟载至河中府,因回脚盐车入陕府转移用度。
岁岁如此,不为无助。
乞从臣相度,条画立法。
独行谣三十章四百四十八韵凡四千四百八十五字感赠邓辅纶 其十三 壬申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出处:湘绮楼诗弟九卷
夹江帅者谁,托(托明阿。)(兴阿。)戍扬瓜。
吉杭锐无敌,争餫殉九华(苏抚吉尔杭阿欲断寇江宁运道,力争高资,死九华山。)
荣老心易摇,大溃若散沙向荣老病,闻苏抚战死,急遣兵往援,大营遂溃。)
洪杨喜徵死,杯酒自刳屠。
韦石又疑鬨(寇见钦差败退,以为大事已定,秀清欲自立,秀全急召韦正,于酒半刺杀秀清,并诛其党,所连及凡二万人。石达开惧,遁走。乃又诛以谢。),其隙懈可图。
朝议未皇审,承乏恨怡和怡良两江和春代向为钦臣。降将张国梁能军,而为和所牵。)
侍郎乃知难,拜表还丧庐(曾公既久将客军,不得意,因父丧,请归终丧,委军还。)
其先墨缞出,其后避金革,议礼难彭吴巴陵吴敏树彭嘉玉均议当夺情与否。)
斯时独胡公,虎视厉熊螭。
梁也张国梁。)亦奋威,再得登七桥(七桥,旧屯大营处。)
二福安徽巡抚福济、督江西福兴。)不经济,群盗蔓浙涡。
始闻歌九江,已见哭三河李续宾继统罗军,八年四月九江九月卢州,乘胜深入,所过留兵。比至三河尖,有众三千,伤夷大半。寇将陈玉成连撚寇三十万众围之,全军覆没。)
成乎夜起舞,金陵尔无虞。
一胜杀二李胜保再起领兵,奏调续宾李孟群自助,取中旨促战。三河既败,孟群安徽亦败,死于卢州。),六合祸池鱼(江北列县唯六合坚守。德兴阿屯浦口,大营既溃,寇大攻,破六合,知县温绍原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