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奏请浚屯氏河 西汉 · 冯逡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郡丞河下流,与兖州东郡分水为界,城郭所居尤卑下,土壤轻脆易伤。
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
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
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
灵鸣犊口在清河东界,所在处下,虽令通利,犹不能为魏郡清河减损水害。
禹非不爱民力,以地形有势,故穿九河,今既灭难明,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馀年,新绝未久,其处易浚。
又其口所居高,于以分流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
地节时郭昌穿直渠,后三岁,河水更从故第二曲间北可六里,复南合。
今其曲势复邪直贝丘,百姓寒心,宜复穿渠东行。
不豫修治,北决病四五郡,南决病十馀郡,然后忧之,晚矣(《汉书·沟洫志》:成帝时清河都尉冯逡奏言。)
孙禁开笃马河方略 西汉 · 许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
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今河虽数移徙,不离此域。
孙禁所欲开者,在九河南笃马河,失水之迹,处势平夷,旱则淤绝,水则为败,不可许(《汉书·沟洫志》:鸿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溢,河堤都尉许商丞相孙禁共行视图方略以为可开故笃马河,以为。)
治河方略 西汉 · 孙禁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今河溢之害数倍于前决平原时。
今可决平原金堤间,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
至海五百馀里,水道浚利,又乾三郡水地,得美田且二十馀万顷,足以偿所开伤民田庐处,又省吏卒治堤救水,岁三万以上(《汉书·沟洫志》:鸿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溢,河堤都尉许商丞相孙禁共行视图方略以为。)
塞河议 西汉 · 李寻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五
阴气盛则水为之长,故一日之间,昼减夜增,江河满溢,所谓水不润下,虽常于卑下之地,犹日月变见于朔望,明天道有因而作也。
众庶见王延世蒙重赏,竞言便巧,不可用。
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
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汉书·沟洫志》:鸿嘉四年勃海清河信都河溢,先是谷永以为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是时李寻解光亦言。)
上言清河孝王尊号安帝建光元年三月 其二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清河教王至德纯一,含弘光大,既受帝示止,载生明圣,旧章法制,宜有尊号,不宜称王,宜曰孝德,皇妣曰孝德后,祖妣宗贵人敬德(《通典》七十二,「有司上言」,与《后汉》本传》异,今两存之。)
景星(《诗纪》云。一曰宝鼎歌。) 汉 · 无名氏
《汉书》武帝纪曰:元鼎四年夏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作宝鼎之歌。
景星显见信星彪列
象载昭庭。日亲以察。
参侔开阖。爰推本纪。
汾脽出鼎。皇祜元始。
五音六律。依韦飨昭
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迭代八风生。
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
百末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
穰穰复正直往宁。冯蠵切和疏写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元鼎五年得鼎汾阴作。○《汉书》礼乐志。《乐府诗集》一。《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一。《诗纪》五。又《御览》八百六十一引醒一韵、九百七十四引生酲二韵。○逯案。王氏《汉书》补注曰:武纪得鼎在四年。五当作四。又冯蠵切和疏写平句。晋灼曰:冯。冯夷。河伯也。蠵、觜蠵。龟属也。逯案。蠵、夷同部。音近相假。冯蠵当即冯夷。唐刘恂领表录异云。蟕蠵。俗谓之兹夷。是亦冯蠵即冯夷之证。)
北巡告常山郡守元和三年二月壬寅 东汉 · 汉章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
朕惟巡狩之制,以宣声教,考同遐迩,解释结冤也。
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驾言出游,欲亲知其剧易。
前祠园陵,遂望祀华、霍,东柴岱宗,为人祈福。
今将礼常山,遂徂北土,历魏郡,经平原,升践堤防,询访耆老,咸曰:「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
追惟先帝勤人之德,底绩远图,复禹弘业,圣迹滂流,至于海表。
不克堂构,朕甚惭焉。
《月令》,孟春善相丘陵土地所宜。
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
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所过县邑,听半入今年田租,以劝农夫之劳(《后汉·章纪》:「告常山魏郡清河巨鹿平原东平郡太守、相。」)
舞赋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文选卷十七
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
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
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
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穷观,天下之至妙。
噫,可以进乎」?
王曰:「如其郑何」?
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
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
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恊神人也。
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
馀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
朱火晔其延起兮,耀华屋而熺洞房。
黼帐袪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
茵席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觞
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
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
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
简惰跳踃,般纷挐兮。
渊塞沈荡,改恒常兮。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
姣服极丽姁媮致态。
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
珠翠的皪而炤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顾形影,自整装
顺微风,挥若芳。
动朱唇,纡清阳
亢音高歌为乐方
歌曰: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
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𩨒曲。
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
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
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扬激徵,骋清角。
赞舞操,奏均曲。
形态和,神意恊。
从容得,志不劫。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
游心无垠,远思长想
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其少进也,若𦒡若行,若竦若倾。
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骆驿飞散,飒擖合并。
鶣𪅃燕居,拉㧺鹄惊。
绰约闲靡,机迅体轻。
姿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絜清。
脩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
在山峨峨,在水汤汤。
与志迁化,容不虚生。
明诗表指,嘳息激昂
气若浮云,志若秋霜。
观者增叹,诸工莫当。
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
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轶态横出,瑰姿谲起。
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
摘齐行列,经营切儗。
彷佛神动,回翔竦峙。
击不致筴,蹈不顿趾。
翼尔悠往,暗复辍已。
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
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纡形赴远,漼似摧折。
纤縠蛾飞,纷猋若绝。
超𧼯鸟集,纵弛殟殁。
蜲蛇姌袅,云转飘曶。
体如游龙,袖如素蜺。
黎收而拜,曲度究毕
迁延微笑,退复次列。
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于是欢洽宴夜,命遣诸客。
扰躟就驾,仆夫正策。
车骑并狎,巃嵷逼迫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
龙骧横举,扬镳飞沫。
马材不同,各相倾夺。
或有踰埃赴辙,霆骇电灭
蹠地远群,闇跳独绝。
或有宛足郁怒,般桓不发。
后往先至,遂为逐末。
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
迟速承意,控御缓急。
车音若雷,骛骤相及。
骆漠而归,云散城邑。
天王燕胥,乐而不泆。
娱神遗老永年之术。
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应间 其二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有间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
立功立事,式昭德音。
是故伊尹使君,而民处唐、虞,彼岂虚言而已哉?
必旌厥素尔。
咎单巫咸,实守王家,申伯樊仲,实干周邦,服衮而朝,介圭作瑞。
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
且学非以要利,而富贵萃之。
贵以行令,富以施惠,惠施令行,故《易》称以「大业」。
质以文美,实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
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艺,无贤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曩滞日官,今又原之。
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然行亦以需。
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徒经思天衢,内昭独智,固合理民之式也?
故尝见谤于鄙儒。
深厉浅揭,随时为义,可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
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铦诸?
昔有文王,自求多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曷若卑体屈己,美言以相克?
鸣于乔木,乃金声玉振之。
用后勋,雪前吝,婞很不柔,以意谁靳也」。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
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而自怀,或羡旃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得偭而不思。
阽身以徼幸,固贪夫之所为,未得而豫丧也。
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
于心有猜,则簋飧馔餔犹不屑餐,旌瞀以之。
意之无疑,则兼金盈百而不嫌辞,孟轲以之。
士或解裋褐而袭黼黻,或委锸筑而据文轩者,度德拜爵,量绩受禄也。
输力致庸,受必有阶。
浑元初基,灵轨未纪,吉凶分错,人用朣朦。
黄帝为斯深惨。
有风后者,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风后之为也。
少昊清阳之末,实或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颛顼而申理之,日月即次,则重、黎之为也。
人各有能,因艺受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
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
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
夫玄龙,迎夏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
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
公旦道行,故制典礼,以天下,惧教诲之不从,有人之不理。
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耻一物之不知,有事之无范。
所考不齐,如何可一?
战国交争,戎车竞驱,君若缀旒,人无所丽烛武县缒而秦退师,鲁连系箭而聊城弛柝。
从往则合,横来则离,安危无常,要在说夫
以得人为枭,失士为尤。
樊哙披帷,入见高祖
高祖踞洗,以对郦生
当此之会,乃鼋鸣而鳖应也。
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
故一介之策,各有攸建,子长谍之,烂然有第。
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溽暑至而鹑火栖,寒冰冱而鼋鼍蛰。
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质共剂,若修成之不暇,尚何功之可立!
立事有三,言为下列
下列且不可庶矣,奚冀其二哉!
于兹缙绅如云,儒士成林,及津者风摅,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世易俗异,事势桀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
冒愧逞愿,必无仁以继之,有道者所不履也。
越王勾践事此,故厥绪不永,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
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
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否,有须者也。
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
不见是而不惛,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
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孔甲且不足慕,焉称殷彭及周聃!
与世殊技,固孤是求。
子忧朱泙曼之无所用,吾恨轮扁之无所教也。
子睹木雕独飞,悯我垂翅故栖,吾感去蛙附鸱,悲尔先笑而后号也。
斐豹以弊督燔书,礼至以掖国作铭;
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萦带全城
贯高端辞显义,苏武以秃节效贞;
蒲且以飞矰逞巧,詹何以沈钧致精;
弈秋以棋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
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
悯《三坟》之既颓,惜《八索》之不理。
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
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曾不慊夫晋、楚,敢告诚于知己(《后汉·张衡传》)」。
管辂冀州刺史裴徽 曹魏 · 赵孔曜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四
雅性宽大,与世无忌,可为士雄。
仰观天文则能同妙甘公石申,俯览《周易》,则能思齐司马季主,游步道术,开神无穷,可为士英。
荆山之璞,怀夜光之宝,而为清河郡所录北黉文学,可为痛心疾首也。
使君方欲流精九皋,垂神幽薮,欲令明主不独治,逸才不久滞,高风遐被,莫不草靡,宜使蒙阴和之应,得及羽仪之时,必能翼宣隆化,扬声九围也(《魏志·管辂传》注引《别传》。案:张采三国文》、梅鼎祚三国文纪》载此,并云出《艺文类聚》,未知何据。)
芙蓉赋 西晋 · 潘岳
 出处:全晋文
兰池之丰沼,育沃野之上腴。
课众荣而比观,焕卓斝而独殊。
押腊云布,窋咤星罗。
光拟烛龙,色夺朝霞。
丹辉拂红,飞须垂的。
斐披赩赫,散焕熠爚。
流芬赋采,风靡云旋。
布濩磊落,蔓衍天闲。
清阳而增媚,润白玉而加鲜(《艺文类聚》八十二)
叙行赋 西晋 · 张载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五
岁大荒之孟夏,余将往乎蜀都。
脂轻车而秣马,循路轨以西徂。
朝发轫于京宇兮,夕予宿于谷洛。
践有周之旧墟,块丘荒以寥廓。
赞王孙于北门,问九鼎于东郭。
实公目之所卜,曷斯土之濆薄。
函谷而长驱,历新安之卤阜。
行逶迤以登降,涉二崤之重阻。
经嵚岑之险巇,想姬文之避雨。
潼关以回逝,仰华岳之崔嵬。
大禹之疏导,豁龙门之洞开。
舍予车以步趾,玩卉木之璀错。
翳青青之长松,荫肃肃之高柞。
缘阻岑之绝崖,蹈偏梁之悬阁。
石壁立以切天,岌?
隗其欲落。
阳平而越白水,稍幽薆以回深。
秉重峦之百层,转木末于九岑。
浮云起于毂下,零雨集于麓林。
上昭晰以清阳,下杳冥而昼阴。
闻山鸟之晨鸣,听玄猿之夜吟。
虽处者之所乐,嗟寂寞而愁予心。
剑阁之崇关,路盘曲以腌蔼。
山峥嵘以峻狭,仰青天其如带。
兼习坎之重固,形东隘以要害。
岂乾坤之分域,将隔绝乎内外(《艺文类聚》二十七)
游仙诗十九首 其五 东晋 · 郭璞
 押尤韵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潜颖清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石勒疏劝进 后赵 · 石虎
 出处:全晋文
臣等闻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
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
是以三代陵迟,五伯迭兴,静难济时,绩侔睿后。
伏惟殿下天纵圣哲,诞膺符运,鞭挞宇宙,弼成皇业,普天率土,莫不来苏,嘉瑞征祥,日月相继,物望去刘氏,威怀于明公者,十分而九矣。
今山川夷静星辰不孛,夏海重译,天人系仰,诚应升御中坛,即皇帝位,使攀附之徒,蒙尺寸之润。
大将军大单于冀州赵王(晋书无此十三字。)
汉昭烈蜀魏王在邺故事,以河内汲、顿丘平原清河钜鹿常山中山长乐乐平十一郡,并前赵国广平阳平章武渤海、河闲、上堂、定襄范阳渔阳武邑燕国乐陵十三郡,合二十四郡,户二十九万为赵国,封内依旧改为内史,准《禹贡》、魏武冀州之境,南至盟津,西达龙门,东至于河,北至于塞垣。
大单于镇抚百蛮,罢并、朔、司三州,通置部司以监之,伏愿钦若昊天,垂副群望也(《晋书·载纪·石勒传》上,石季龙张敬张宾右司马张屈六,程遐文武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云云,又见《十六国春秋》十三。)
墓毁论 晋 · 孔仰
 出处:全晋文
案礼,圣人制殡葬之意,盖以死者不可服存,而孝子不忍弃其亲,故为棺椁葬埋。
推其本心,固在弃之,弃之中为礼节以顺孝子情耳。
原圣人之意,盖以无知处之形骸,故以幽闭长久为安;
以有知为神灵,故以清阳博庙尊严为显,尊严故可脩,潜隐故不犯,比之丘陵,同之自然而不敢脩。
若遇寇发露,可以补复其外,而不可改内。
器泣之日,以事讫为节。
故庙灾存三日哭之之文,墓毁无制哭之日。
笃推大理,恐不加异于庙灾也。
苟以无知处之,则虽加开发,不能益死者之苦。
但人情不忍见闻。
见闻之日有哭泣,一日、五日或十日,过者不足褒,不及不足贬,故圣人不为之礼(《通典》一百二)
洛神(汉书音义,如淳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 曹魏 · 曹植
曹子建记曰: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甄后玉镂金带枕,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蘅皋,秣驷乎芝田
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芙蕖渌波
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脩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金翠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皓腕神浒兮,采湍濑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微波而通辞。
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脩兮,羌习礼而明诗。
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和颜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椒涂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匏瓜无匹兮,咏牵牛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脩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文鱼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
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良会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明珰
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长川忘反,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騑辔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效阮公诗十五首(《诗纪》云。集作效古。) 其十四 南梁 · 江淹
 押纸韵
夕云映西山,蟋蟀吟桑梓。
零露被百草,秋风吹桃李。
君子怀苦心,感慨不能止。
驾言远行游,驱马清河涘。
寒暑更进退,金石有终始。
光色俯仰间,英艳难久恃(同上)
太山文竺道爽(据文称寓言假事,则道爽及智静皆托名。) 南朝宋 · 释宝林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四
沙门竺道爽敢告太山东岳神府及都录使者,盖元玄创判,二仪始分,上置璇玑,则助之以三光,下设后土,则镇之以五岳,阴阳布化于八主,万物诞生于其中。
是以太山据青龙之域,衡霍处诸阳之仪,华阳显零班之境,恒岱列幽武之宾。
嵩峙皇州之中镇,四渎之所坟,此皆禀气运实,无邪之秽。
神道自然,崇正不伪,因天之覆,顺地之载,敦朴方直,澹然玄静。
进道四运之端,遏履五教之精,内韬通微之资,外朗道德之明,上达虚无,下育苍生,含德潜通,无遐不彻,游步九崖,翱翔玄阙。
故能形无正始,呼吸阴阳,握揽乾坤,推步八荒。
东岳者,龙春之初,清阳之气,育动萌芽,王父之位,南箕北斗,中皇九天。
东王西母,无极先君,乘气凤翔,去此幽玄,澄于太素,不在人间。
荡消众秽,其道自然,而何妖祥之鬼,魍魉之精。
东岳之道,托山居之灵,因游魂之狂诈,惑俗人之愚情。
雕匠神典,伪立神形,本无所记,末无所经,外有害生之毒气,内则百鬼之流行。
昼则谷饭成其势,夜则众邪处其庭。
此皆狼蛇之群鬼,枭蟒之虚声。
自三皇创基,传载于今,历代所崇,未睹斯响也。
故《零征记》曰:夫神正者,则潜曜幽昧,上腾高象,下戏玄阙,逍遥云影,龙翔八极,风兴雨施,化若雷电,行厨不设,百味自然,含慈秉素,泽润苍生,恩过二养,位若朝阳,应天而食,不害众命。
此乃灵翔之妙节,清虚之神道。
若神不正者,则干于万物,因时托响,传惑于俗,沮成散朴,激动人心,倾财极杀,断截众命,枉害中年,殂其骨肉,精神离迸,痛伤元气。
东岳之神,岂此之谓也。
故《枕中戒》曰:「含气蠢蠕,百虫勿瘿,无食鸟卵,中有神灵。
天无受命,地庭有形,粗禀二仪,焉可害生」。
此皆逆理,违道本经,群民含慈,顺天不杀,况害猪羊,而饮其血。
以此推之,非其神也。
又《五岳真神》,则精之侯,上法璇玑,下承乾坤,禀道清虚,无音无响。
敬之不以欢,慢之不以戚,千誉万毁,神无增损,而汝矫称,假托生人,因虚动气,杀害在口。
顺之则赐恩,违之则有祸咎。
进遏谄伪,永无贤轨,毁辱真神,非其道也。
故黄罗子经中记》曰:「夫自称山岳神者,必是蟒蛇;
自称江海神者,必是蟒蛇;
自称天地父母神者,必是猫狸野兽;
自称将军神者,必是熊罴虎豹;
自称仕人神者,必是鼋鼍;
自称宅舍神者,必是犬羊猪犊。
门户井灶,破器之属,鬼魅假形,皆称为神」。
惊恐万姓,淫鬼之气。
此皆经之所载,传之明验也。
自汝妖祥,渐逾六载,招来四远,靡不响应。
送疾而往者,如小水归海,获死而还者,哀呼盈路。
重者先亡,便云算尽。
轻者易降,自称其福。
若使重患难济,则汝无恩,中容之疾,非汝所救。
三者无效,焉可奉事?
乃令群民投身归命,既无良医善药,非散发之能降。
经旬历月,曾无影报。
以此推之,有何证验?
又国太元桓王及封锡,六国之懿节,三台之辅,光赞皇家,黎元慈悦,天福谬加。
体婴微疾,谓汝之祗,能感灵德,故宣德信命,诣汝神殿,献荐三牲,加赠珍异。
若汝圣道通乾坤致妙者,何不上启九皇,下咨后土,参集百灵,显彰妙术,使国良辅,消疾获安。
既无响应,乃奄薨逝。
验此虚妄,焉足奉哉。
又昔太山石立社移,神灵降象,遐声万代。
此则乾坤之所感,显为时瑞。
汝托称其圣,既不能兴云致雨,以表神德,图妖邪以损真道,正使汝能因槃动箸,举杯尽酒,犹为鬼幻,非为真正,况无其征?
有何神也。
太山者,则阎罗王之统,其土幽昧,与世异灵。
都录使者,降同神行。
定本命于皇记,察都籍于天曹,群恶无细不拾,纤善小而无遣。
总集魂灵,非生人应府矣。
而何弊鬼,诈称斯旨,横恣人间,欺绐万端。
蓬林之树,鸟鹊之野,翕动远近,列于祠典。
聚会男女,树俗之心,秽气外舋,枭声远布,毒境,为害滋甚。
夫云雾蔽天,群邪翳正。
自汝妖异,多所伤害。
吾虽末流,备阶三服。
每览经传,而睹斯孽,推古验今,邪不处正。
吾将荡秽光,扬圣道,告到严钩魅党,还游冢墓,餐果饮泉,足生之路。
既令群民无倾财之困,鸟兽无罗网之卒。
若复顾恋望餐不去者,吾将宣集毗沙神王和心罗子等,授以金刚屯真师。
勇武秋霜,陵动三千,威猛难当,曜戈明剑,拟则推山。
降龙伏魔,靡不稽颡。
汝是小鬼,敢触三光,鹤毛入炭,鱼行镬汤,倾江灭火,朝露见阳。
吾念仁慈,悯汝所行,占此危殆,虑即伤心。
速在吾前,复汝本形,长归万里,沧浪海边,勿复稽留,明顺奉行(《弘明集》十四。)
言文昭太后改葬服制 北魏 · 崔光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四
被台祠部曹符,文昭皇太后改葬,议至尊、皇太后、群臣服制轻重。
四门博士刘季明议云:「案《丧服》,《记》虽云『改葬缌』,文无指据,至于注解,乖异不同,马融王肃云,本有三年之服者,郑及三重。
然而后来诸儒,符融者多,与玄者少。
今请依马、王诸儒之议,至尊宜服缌。
案《记》:『外宗君夫人,犹内宗』。
郑注云:『为君服斩,夫人齐衰,不敢以亲服至尊也』。
皇太后虽上奉宗庙,下临朝臣,至于为姑,不得过期,计应无服。
清河汝南二王母服三年,亦宜有缌。
自馀王公百官,为君之母妻,唯期而已,并应不服」。
太常博士郑六议云:「谨检《丧服》并中代杂论,《记》云:『改葬缌』。
郑注:『臣为君,子为父,妻为夫。亲见尸柩,不可以无服,故服缌。』三年者缌则期已下无服。窃谓郑氏得服缌之旨,谬三月之言。如臣所见,请依康成之服缌,既葬而除。愚以为允。」(《魏书·礼志》四。神龟元年十一月侍中国子祭酒仪同三司崔光上言。诏可。又见《通典》一百二。)
诫子孙 北魏 · 杨椿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给田宅,赐奴婢马牛羊,遂成富室。
自尔至今二十年,二千石方伯不绝,禄恤甚多。
至于亲姻知故,吉凶之际,必厚加赠襚;
来往宾寮,必以酒肉饮食;
是故亲姻朋友无憾焉。
国家初,丈夫好服彩色。
吾虽不记上谷翁时事,然记清河翁时服饰。
恒见翁著布衣韦带,常约敕诸父曰:「汝等后世脱若富贵于今日者,慎勿积金一斤、彩帛百匹已上,用为富也」。
又不听治生求利,又不听与势家作婚姻。
至吾兄弟,不能遵奉。
今汝等服乘已渐华好,吾是以知恭俭之德,渐不如上世也。
又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
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
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吾兄弟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别食也。
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居异财。
汝等眼见,非为虚假。
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此又不如吾等一世也。
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宅舍,不作壮丽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方为势家所夺。
北都时,朝法严急。
太和初,吾兄弟三人并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吾与津在文明太后左右。
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嗔嫌。
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构间者。
吾兄弟自相诫曰:「今忝二圣近臣,母子间甚难,宜深慎之。
列人事,亦何容易,纵被瞋责,慎勿轻言」。
十余年中,不尝言一人罪过。
当时大被嫌责,答曰:「臣等非不闻人言,正恐不审,仰误圣听。
是以不敢言」。
于后终以不言蒙赏。
及二圣间言语,终不敢辄尔传通。
太和二十一年,吾从济州来朝,在清徽堂豫宴。
高祖诸王、诸贵曰:「北京之日,太后严明,吾每得杖,左右因此是有非言语。
和朕母子者,唯杨椿兄弟」。
遂举赐四兄及我酒。
汝等脱若万一蒙时主知遇,宜深慎言语,不可轻论人恶也。
吾自惟文武才艺、门望姻援,不胜他人。
一旦位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为刺史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保,律今复为司空者,正由忠贞小心谨慎,口不尝论人过,无贵无贱,待之以礼。
以是故至此耳。
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而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
及见贵胜,则敬重之;
见贫贱,则慢易之。
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
汝家仕皇魏以来,高祖以下乃有七郡太守、三十二州刺史,内外显职,时流少比。
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
吾今年始七十五,自惟气力尚堪朝觐天子,所以孜孜求退者,正欲使汝等知天下满足之义,为一门法耳。
非是苟求千载之名也。
汝等能记吾言,百年之后,终无恨矣(《魏书·杨播附传》:「椿致仕,临行诫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