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子孙 北魏 · 杨椿
 出处: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我家入魏之始,即为上客,给田宅,赐奴婢牛羊遂成富室
自尔至今二十年,二千石方伯不绝,禄恤甚多
至于亲姻知故吉凶之际,必厚加赠襚
来往宾寮,必以酒肉饮食
是故亲姻朋友无憾焉。
国家初,丈夫好服彩色
吾虽不记上谷时事,然记清河翁时服饰
恒见翁著布衣韦带,常约敕诸父曰:「汝等后世脱若富贵于今日者,慎勿积金一斤彩帛百匹已上,用为富也」。
不听治生求利,又不听势家婚姻
至吾兄弟不能遵奉
今汝等服乘已渐华好,吾是以恭俭之德,渐不如上世也。
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
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
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吾兄八人,今存者有三,是故不忍别食也。
又愿毕吾兄弟世不异异财
汝等眼见非为虚假
如闻汝等兄弟时有别斋独食者,此又不如吾等一世也。
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宅舍不作壮丽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方为势家所夺。
北都时,朝法严急。
太和初吾兄三人并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吾与津在文明太后左右
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嗔嫌
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间者
吾兄自相诫曰:「今忝二圣近臣母子间甚难,宜深慎之。
列人事,亦何容易,纵被瞋责,慎勿轻言」。
余年中,不尝一人罪过
当时大被嫌责,答曰:「臣等非不人言,正恐不审,仰误圣听。
是以敢言」。
于后终以不言蒙赏。
二圣言语,终不敢辄尔传通
太和二十一年,吾从济州来朝,在清徽堂豫宴。
高祖诸王、诸贵曰:「北京之日,太后严明,吾每得杖,左右因此是有言语
和朕母子者,唯杨椿兄弟」。
遂举四兄及我酒。
汝等脱若万一蒙时主知遇,宜深慎言语不可论人恶也。
吾自惟文武才艺、门姻援不胜他人
一旦位登侍中尚书四历九卿,十为刺史光禄大夫仪同开府司徒太保,律今复为司空者,正由忠小心谨慎,口不尝论人过,无贵无贱,待之以礼。
以是至此耳。
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而待客者,有驱驰门者,有轻论人恶者。
及见贵胜,则敬重之;
贫贱,则慢易之。
此人行之大失立身大病也。
汝家仕皇魏以来高祖以下乃有七郡太守、三十二州刺史内外显职时流少比。
汝等若能存礼节不为奢淫骄慢,假不胜人,足免尤诮足成名家
今年始七十五,自惟气力尚堪朝觐天子所以孜孜退者,正欲使汝等知天下满足之义,为一门法耳。
非是苟求千载之名也。
汝等能记吾言,百年之后,终无恨矣(《魏书·杨播附传》:「椿致仕临行子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