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余靖北宋 1000 — 10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64 【介绍】: 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
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
庆历中右正言,支持新政
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
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
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
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
集贤院学士,徙州。
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
后以尚书左丞广州。
有《武溪》。
全宋诗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
初为赣县,累擢集贤校理
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
迁知英州
庆历间右正言
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
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
后加集贤院学士
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
官至工部尚书
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
谥襄
有《武溪》二十卷。
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粤诗·卷二二
余靖(一○○○ — 一○六四)原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韶关市)人。
宋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
初为赣县,累迁秘书丞,受命与王洙并校《史记》、《汉书》、《后汉书》,擢集贤校理
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
后迁知英州
庆历间右正言,屡奏安边之策,尝三使契丹,皆不辱使命。
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
皇祐四年(一○五二),僮酋侬智高反,命知潭州,改桂州经制广南东西,与狄青孙沔协同作战。
事平,迁尚书工部侍郎,复加集贤院学士,迁吏部侍郎
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
官至工部尚书
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
谥襄
有《武溪》二十卷。
事见本集卷二一附录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五五五
余靖(一○○○——一○六四)本名希古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天圣二年进士,起家为赣县,累迁秘书丞集贤校理
因上疏谏罢范仲淹事被贬,后稍复原官。
庆历三年右正言,以使契丹不辱使命,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
再使契丹还,以习契丹语被责,遂弃官返乡里。
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路盗贼。
次年狄青侬智高乱,留广西处置善后,后加集贤院学士,徙知潭州州。
嘉祐五年交趾进扰,出任广西体量安抚使,旋以尚书左丞广州
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
治平元年代还,道病卒,年六十五,谥曰襄
著有《庆历正旦国信语录》一卷、《武溪》二十卷、《谏草》三卷。
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宋史》卷三二○本传。
主要活动
  • 1024年,进士
  • 1024年-1026年,江西赣州,县尉,余靖仕为赣县尉
  • 1027年-1028年,江西湖口,县丞,梅佐、邓戡、苏舜钦预殿试,擢进士第,余靖专柬贺之。
  • 1028年-1030年,江西修水,司理参军,秋,改任宣州司理参军。有诗
  • 1030年-1033年,江西南昌,知县,六月赴任,作诗
  • 1033年,湖北松滋,秘书丞,进京前,余靖应邀撰文
  • 1034年-1035年,河南开封,校书郎,余靖再陈请校勘史籍,被命为校书郎,与王洙并校《汉书》《后汉书》
  • 1035年-1036年,河南开封,集贤校理,汇集《汉书刊误》三十卷,与校正后的《汉书》《后汉书》同刊印,靖因擢为集贤校理,有谢启
  • 1036年,河南开封,天章阁待制,夏初,呈校正《史记》与《三史勘误》。擢天章阁待制
  • 1036年-1041年,河南开封,酒税,范仲淹上《百官图》,言谓讥讽吕夷简,由是落职贬知饶州。靖越班呈奏,贬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论救,亦同时被贬、蔡襄为作《四贤一不肖诗》
  • 1042年,广东韶关,集贤校理,靖居丧期满,调京复任集贤校理,孙复为国子监直讲,富弼为知制诰,晏殊为同平章事
  • 1043年,河南开封,同判太常礼院事,同判太常礼院事
  • 1043年,河南开封,右正言,入春,又为右正言。时欧阳修、王素知谏院。蔡襄赠诗赞曰:“御笔亲除三谏官,传喧朝野竞相欢,自古忠良得路难,必有谋献裨帝右。世间万事俱尘土,进取功名久远看; 当年流落丹心在,更加风采动朝端。”三人列名荐蔡襄,帝遂为知谏院,是为四直谏
  • 1044年,河南开封,判集贤院、礼院事,在开封
  • 1044年,河南开封,判国子监,在开封,判国子监,管勾太学及州县立学事
  • 1044年,河南开封,知制诰,擢知制诰,有谢启
  • 1044年-1045年,河南开封,右正言,以右正言任国母正旦使,第二次使辽
  • 1045年,内蒙古宁城,知制诰,仁宗命靖以知制诰任贺国母正旦使,第三次使辽。抵中京,辽主允准与夏握手言和,商定三月换俘
  • 1045年-1046年,江西吉安,知州,到吉州任,有谢表
  • 1046年,江西吉安,分司南京,王子元已陞信州别驾,闻靖病即行告假,到吉州陪靖南下
  • 1046年-1049年,广东韶关,光禄少卿,到曲江后,接敕诰,授光禄少卿依旧分司南京,韶州居信,有谢表
  • 1049年-1051年,广东韶关,卫尉卿,接敕诰授卫尉卿,有谢表
  • 1051年,江西赣州,知州,到任,呈谢表
  • 1052年,广西梧州,知州、兵马都钤辖、经略安抚使,是年,三子叔英中朝乡进士,是榜年最幼
  • 1052年,湖南长沙,知州,急行赴任,途中接劄子三道,改知桂州
  • 1052年-1053年,广西桂林,知州、兵马都钤辖、经略安抚使,到任,充广南西路兵马都钤辖,兼经略安抚使,知桂州
  • 1053年,广西桂林,给事中、知州,狄青率兵回朝,余靖迁给事中,留守桂州,有求免转及事中状,并建议朝廷大赦广南
  • 1053年-1055年,广西桂林,工部侍郎、知州,以狄青为枢密使、孙沔为枢密副使,命广西都监萧注等加紧搜捕侬智高。御使梁蒨、狄青、孙沔等言靖功多而赏薄
  • 1055年-1056年,广西桂林,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州,使者至桂州宣敕,依前守工部侍郎、充集贤殿学士,知桂州,赐银绢物不许上纳。靖呈表赐物仍缴纳于军资库
  • 1056年-1057年,广西桂林,户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州,敕户部侍郎,有辞免状,不允,乃就
  • 1057年-1058年,湖南长沙,户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州、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兼充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常微服私访州县,查处不法官吏豪绅,吏治一新
  • 1058年,湖南长沙,户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知州、东京东路安抚使,改知青州,充东京东路安抚使。
  • 1058年,山东青州,户部侍郎、护国军、集贤院学士、知州、东京东路安抚使,敕受加护国军,食邑五百户,有谢表
  • 1059年-1060年,山东青州,吏部侍郎、护国军、集贤院学士、知州、东京东路安抚使,接敕诰二道,转吏部侍郎,靖辞,不允
  • 1060年,山东青州,吏部侍郎、护国军、集贤院学士、知州、东京东路安抚使、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钦州军州事,交阯与甲峒蛮合兵寇边,杀五巡检,边关告急。仁宗命天章阁直学士张焘为特使,持诏令靖统领荆湖路兵马南下破敌
  • 1060年-1061年,广西灵山,吏部侍郎、护国军、集贤院学士、知州、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钦州军州事,官军压境,交阯军兵望风逃回本土
  • 1061年-1063年,湖南长沙,尚书左丞、集贤学士、知州,广南东路兵马钤辖经略安抚使,至年初,北返,仁宗连派使臣拦余靖于湖湘境,诏以尚书左丞,依前守集贤学士知广州,充广南东路兵马钤辖经略安抚使,靖乞免,要求改差知潭州
  • 1063年-1064年,广东广州,工部尚书集贤学士、知州,广南东路兵马钤辖经略安抚使、上护军、开国公,敕授靖工部尚书、知广州。有谢表
  • 1064年,广东广州,工部尚书集贤学士、上护军、开国公,卢士宏继任知广州,余靖卸任
  • 1064年,广东韶关,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加柱国、始兴郡开国公,敕授工部尚书,充集贤院学士、加柱国、始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