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曹元忠清末民国初 1865 — 1923
词学图录
曹元忠(1865-1923) 字夔一号君直凌波居士
江苏吴县人
光绪举人
曾参加康有为公车上书。
官至内阁侍读资政院议员
民国后为遗老。
有《笺经室遗集》。
笺经室遗诗·跋
世丈曹君直先生既没之八年,叔彦吾师以丛稿一束命大隆校理编次。
大隆心折先生久矣,得读遗书,如亲謦欬。
而草稿丛残,几不可爬梳,往往一篇分见数纸,一文涂改至五六次,悉心辨仞,如读没字之碑,如集千腋之裘。
从事经年,写成二百篇以报于师,卒卒未能付刊。
丁丑兵燹,故家藏书大半流散,偶于冷摊得先生手稿一册,即驰书吾师问之,则先生孙凤年幸将清本保藏未失,更搜得残篇断简,补遗数十篇,因汰其阙讹及酬应之作,并诗稿存焉。
念世事之不可知,乃谋诸先生故人冒鹤亭叶揆初高欣木刘翰怡诸公,集赀付印。
荏苒三年,始克观成,盖距始事亦将十年矣。
大隆于先生之学研索既久,得窥大略,敢扬摧陈之:一曰经术,恪守高密郑氏家法,不稍出入。
于《》之《泰誓》有考、释、有述、有辨,多发前人所未发;于《春秋》则辟素王改制之异说;于《》则依据古礼,裁定新制;于丧服尤专精,别刊《礼议》二卷外,存文又若干篇,皆有关于世道人心者。
一曰考订,于《邓析》、《司马法》有音义,《蒙鞑备录》有校注,旁及金石、目录、书画、歌曲,莫不原原本本,殚见洽闻。
一曰校勘,多见宋、元旧椠,凡内阁大库之秘藏,海内收藏家之珍籍,咸得目睹而手校之。
一书必穷其源委,究其异同,所作题跋,蔚为大观。
一曰辑佚,自小学、地志、医方、诗词,皆博采群籍,绳贯丝联,千百年不传之秘,重复旧观。
其精密详审,阳湖孙氏、兴化任氏之匹也。
一曰历算,谓服虔注《左传》用三统历,亦以殷历参校;谓班固《汉书•律历志》有推日食法,而补《畴人传》,虽仅存残稿,尤见博通淹贯。
一曰医方,潜心于张仲景王叔和诸家外,能博参古书,通以今法,活人无算。
于《素女经》、《治奇疾方》有集本,《刘涓子鬼遗方》有校补,而论病之书,医经之跋,识断明通,尤为独绝。
一曰音律,于唐、五代、宋、金、元词之仅存者,一一考其宫调旁谱,而于叙《彊村丛书》、跋《舒艺室白石词校语》二文,特发其凡。
一曰词章,古文则尔雅淳厚,俪体则矞皇典丽,而诗词皆自名家,上嗣谷音》、汐社之遗,不失温柔敦厚之旨。
综此八者,其渊博无涯涘,当与潜研堂、问字堂絜其短长,特钱氏、孙氏生乾嘉承平时,不若先生之际天骇地踔之会也。
先生之书,于维持礼教独具苦心,而故国之思,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朱彊村尝谓先生子政稚圭之经术,叠山所南之怀抱,可以概其生平矣。
所著《礼议》等若干种,先后刊行。
他若《邓析子音义》、《素女经集本》、《刘涓子鬼遗方校补》稿均佚。
即此诗文二十卷,亦不过存十之六七而已。
高才硕学,耆德劭闻,卓然通儒,奚必多乎哉!
岁在重光大荒落寎月,原籍秀水邑后学王大隆谨跋于学礼斋。
(录入: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