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李涛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长沙(今属湖南)人。
温庭筠太学博士主秋试时,与卫丹、张合等应试,所作诗赋皆得称赏,榜于都堂
生平事迹见《唐摭言》卷一〇、《唐诗纪事》卷六七。
颇有诗名。
其诗如“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等句皆脍炙人口。
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李涛,或与温庭筠同时。
补诗一首。
沈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苏州(今属江苏)人,一说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温庭筠甥。
曾任偃师县
事迹见《北梦琐言》卷二〇、《嘉泰吴兴》卷一六。
以儒学著名,亦善诗。
所作《古兴》诗2首,颇能以比兴手法,寓讥时刺世之意。
全唐诗》存诗2首。
温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逸》收其诗3联,皆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
其中《山中》一联,原公任编《和汉朗咏集》卷下作温庭筠诗。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作品评论
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馀也。
贾岛中唐 779 — 843
作品评论
《批点唐音》
浪仙诗清新沉实,自足为一家,但少从容敦厚耳。
温飞卿辈同伦,当侪之长吉、元、白间可也。
许浑唐 788 — 85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8?—858,—说791—858 字用晦一字仲晦排行七,郡望安陆(今属湖北),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
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第
仕文宗、武宗宣宗三朝,历任当涂太平县虞部员外郎监察御史润州司马睦二州刺史等职。
事迹散见《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唐才子传》卷七等。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后人于此毁誉悬殊。
明胡应麟云:“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筠,精深若义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铮铮者。
”(《诗薮》外编卷四)其“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为历代传诵之名联。
清何焯评《灞东题司马郊园》诗为“不减王右丞”(《唐贤三体诗句法》卷六)。
宋陈师道则云:“后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盖诗坛时代风尚兴替使然。
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
许集通行者有续古逸丛书本《许用晦文集》、四部丛刊本《丁卯集》。
注本有清许培荣《丁卯集笺注》,今人罗时进《丁卯集笺證》。
全唐诗》编为11卷,多混入他人作品。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断句2。
作品评论
许丁卯五律,在杜牧之下、温岐之上,固知此事不尽关涂泽也。
七律亦较温清迥矣。
《唐七律隽》
七律工稳流丽,但出之流便,故数见不鲜,若汰去熟调,存其精英,不在李义山温飞卿杜牧之诸人下,亦晚唐一大作手,未必如升庵所云也。
李贺中唐 790 — 816
作品评论
或问放翁曰:“李贺乐府极今古之工,巨眼或未许之,何也?
”翁云:“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求其补于用,无有也。
杜牧之谓‘稍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岂亦惜其词胜!
若《金铜仙人辞汉》一歌,亦杰作也。
然以温庭筠辈,则不侔矣。”
方世举《李长吉诗集批注序》
通集自以七言歌词为最,尽人之所知也,五律五排五绝亦复妙绝。
……学其长句者,义山死,飞卿浮,,元入俗。
工力之深如义山,学杜五排,学韩七古,学小杜五古,学刘中山七律,皆得其妙,独学不近,亦诗杰矣哉!
李贺音节如北调曲子,拗峭中别具婉媚。
周贺
作品评论
周贺五律,颇有意味,在中末、晚初诸人五律之上,尚可颉顽温岐
余知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文宗时人,与段成式温庭筠等同时倡和,诗合成《汉上题襟集》。
官至将仕郎太子校书
有《渚宫旧事》。
杜牧唐 803 — 852
作品评论
中唐绝,如刘长卿韩翃李益刘禹锡,尚多可讽咏。
晚唐李义山温庭筠杜牧许浑郑谷,然途轨纷出,渐入宋、元。
多歧亡羊,信哉!
段成式唐 803 — 8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 【介绍】: 齐州临淄人,世居荆州字柯古
段文昌子。
以荫为校书郎
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尤深于佛书。
累迁尚书郎
吉州刺史太常少卿
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
解印,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
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文撰写奏章公文,三人皆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
又撰有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3 字柯古排行十六,其先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后家居荆州(今属湖北)
宰相段文昌之子。
以父荫入仕,任职集贤院
武宗会昌三年(843)秘书省校书郎
宣宗大中初出为吉州刺史
七年(853)返京,后出为处州刺史
十三年罢任,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
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后入为太常卿
四年(863)卒于长安
生平见《旧唐书·段文昌》、《新唐书·段志玄》附、《金华子》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七等。
今人方南生有《段成式年谱》。
成式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殆遍,故文章冠于一时。
尤长于骈文,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三人排行皆为十六,故时人称为“三十六体”。
退居襄阳时,与温庭筠余知古元繇韦蟾诸人同游徐商幕,赋诗唱和,编为《汉上题襟集》。
亦擅文,著书颇多,尤以《酉阳杂俎》最为知名,今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汉上题襟集》10卷,《宋史·艺文志七》记有《段成式集》7卷等,今皆佚。
全唐诗》存诗1卷,与张希复郑符等游长安诸寺联句若干、词1首。
唐诗汇评
段成式(约803-863),字柯古,祖籍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后徙荆州(今湖北江陵)
段文昌之子。
以门荫入仕,官秘书省校书郎
开成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殿修撰,累迁尚书省郎中
大中和,出为吉、处二州刺史
大中末,居襄阳,与温庭筠韦蟾等唱和。
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
官终太常少卿
成式博览群书,猎奇好异,撰《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今存。
其与温庭筠襄阳唱和之作编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词学图录
段成式(约803-863年字柯古
临淄人
唐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
温飞卿余知古韦蟾周繇等相唱和,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
多著述,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名著,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
段文昌穆宗宰相,子段安节音乐家
作品评论
《石园诗话》
段柯古宰相文昌子,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皆遍,与义山飞卿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然其诗长于用典,较之温、李,固曹、郐也。
赵嘏唐 806 — 852
作品评论
《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承祐七律,清丽挺拔,较胜飞卿
李商隐唐 813 — 8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3—858 【介绍】: 怀州河内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进士第
累官东川节度使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
牛僧孺李德裕两党水火不相容,商隐本为牛党令狐楚门客,后娶李党王茂元女,虽始终与党争无关,仍因此为子绹所恶。
为相,商隐长期被排挤。
工诗文,曾从学章奏,因习骈体,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诗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调,而商隐则感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
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行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858,有生于811、813等说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排行十六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
郡望陇西成纪
文宗大和三年(829)令狐楚洛阳,旋随郓州,为天平节度使巡官
六年八年分别佐太原幕及兖海观察使崔戎幕。
开成二年(837)进士第
三年春博学宏辞试不取,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其女。
四年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旋调补弘农,以免除或减轻蒙冤犯人之刑狱触忤观察使孙简,将罢去,会姚合,谕使还官。
五年冬,赴王茂元陈许幕。
武宗会昌二年(842)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正字,旋丁母忧居家。
四年暮春,自关中移家永乐。
五年冬,服阕入,仍为秘省正字
宣宗大中元年(847),随桂管观察使郑亚桂林,为支使掌表记。
二年春循州商隐罢幕北归。
长安,补周至,旋为京兆尹留假参军事,奏署掾曹,专章奏。
三年十月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奏充商隐判官,得侍御衔,赴徐州
四年夏,随卢弘止汴州幕,曾奉使入关。
五年春夏间罢汴幕归,妻王氏已卒。
太学博士
柳仲郢东川,辟为节度书记
十月商隐梓州,改节度判官
七年末,曾回京探望儿女。
十年春,随内征之仲郢还朝,任盐铁推官,其间或曾游江东
十二年病废还郑州,未几卒。
新、旧《唐书》有传。
年谱以冯浩玉溪生年谱》、张采田《玉黔生年谱会笺》较精审。
商隐一生与牛、李两党重要成员均有交往,自两《唐书》以来,史家与研究者对其党属颇多异说(大要有党李、党牛、出入牛李、无与党局诸说)。
自实际情况而言,其前期交往者固多牛党,然多属私谊,未必有党牛意图,后入王茂元幕,亦无所谓去牛就李(茂元非李党)。
然后期宣宗朝所历幕主,则多为李德裕会昌为相时所倚重之人物,结合有关诗文,大体可见其后期较进步之政治倾向。
商隐晚唐诗家与骈文名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其诗颇多忧怀国运、慨讽时事之作,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等;亦多抒写怀抱、感慨身世之篇,如《安定城楼》、《晚晴》等。
其咏史、咏物、无题诸篇,及七律、七绝二体,成就尤高。
前人评其诗“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沉博绝丽”(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序引钱谦益语)、“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大体均指其近体而言。
而寄慨身世,情调感伤,多用象征暗示,情思意境朦胧,尤为其诗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之显著特征。
其诗渊源颇广,而宋玉之感伤、杜甫之沉郁、李贺之象征对商隐影响尤深。
诗集重要注本有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清冯浩玉溪生诗笺注》、今人叶奇《李商隐诗集疏注》、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王蒙、刘学锴主编《李商隐研究论集(1949—1997)》。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断句5。
唐诗汇评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大和中令狐楚天平节度使,爱其才,署为巡官,亲授骈文。
开成二年(837)进士第
令狐楚卒,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茂元以女妻之。
时党争方炽,令狐父于属牛党,茂元属李党,牛党以为背恩。
故坎𡒄终身。
四年,授校书郎,调弘农
会昌二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正字
大中初,为桂管观察使郑亚掌书记
郑亚循州,还京,补盩厔,摄京兆参军,典章奏。
又佐卢弘止徐州幕,为判官
府罢,入朝为太学博士
复佐柳仲郢东川幕。
仲郢入朝,奏为盐铁推官
罢还郑州,病卒。
商隐工骈文及近体诗,尤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亦称“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称“温李”。
其诗构思新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音律谐婉,精于用典,后人效之。
有《玉溪生诗》三卷。
又有《樊南甲集》、《乙集》各二十卷,《赋》、《文》各一卷,多佚。
今有《李义山诗集》六卷及后人所辑《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行世。
全唐诗》编诗三卷。
李商隐(813—858) 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诗歌成就极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大中二年(848)李商隐离开桂州幕府途经江夏北归,作七律《无题》, 有“黄鹤沙边亦少留”之句,纪昀称该诗“绝好笔意”。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本工章奏,因授其学。
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
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
《潜溪诗眼》
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义山诗感事托讽,运意深曲,佳处往往逼杜,非飞卿所可比肩。
朱鹤龄《笺注李义山诗集序》
唐至太和以后,阉人暴横,党祸蔓延。
义山阨塞当涂,沉沦记室
其身危,则显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则庄语不可而谩语之。
莫若瑶台璚宇、歌筵舞榭之间,言之可无罪,而闻之足以动。
其《梓州吟》曰:“楚雨含情皆有托”,早已自下笺解矣。
吾故为之说曰: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音,屈、宋之遗响,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也。
岂徒以征事奥博、撷采妍华,与飞卿柯古争霸一时哉!
姚培谦《李义山七律会意例言》
唐自元和以后,五七言古体靡然不振,即义山亦非所长。
至其七言律体,瓣香少陵,独探秘钥,晚唐人罕有其敌,读者无仅与牧之飞卿诸公同类而并观之也。
《四库全书总目》
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
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词,而商隐感时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
……自宋杨亿刘子仪等沿其流波,作《西昆酬唱集》,诗家遂有“西昆体”,致伶官有挦扯之讥,刘攽载之《中山诗话》,以为口实。
元祐诸人起而矫之,终宋之世,作诗者不以为宗,胡仔《渔隐从话》至摘其《马嵬》诗、《浑河中》诗诋为浅近。
江西一派渐流于生硬粗鄙,诗家又返而讲温、李。
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者,李义山也。
刘随州而后,渐就平坦,无从睹此丰韵。
七律则远合杜陵,五律、七绝之妙则更深探乐府。
晚唐小杜而外,唯有玉溪耳,温岐韩偓何足比哉!
《岘佣说诗》
义山七律,得于少陵者深。
故秾丽之中,时带沉郁。
……飞卿华而不实,牧之俊而不雄,皆非此公敌手。
李远唐 ? — 86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0? 字求古,一作承古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
文宗大和五年(831)进士第
司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杭州忠州岳州江州刺史御史中丞等职。
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七。
李商隐许浑温庭筠杜牧等诗人交游。
许浑以“赋似相如诗似陶”称之。
《郡阁雅谈》谓“李远体物缘情,皆尽臻妙”(《诗话总龟》卷四五引)。
又引卢尚书哭李诗云“洛下已传平子临川争写谢公诗”。
许浑齐名,当时号“赋”。
李远诗赋俱有佳作,而赋更为人称道。
今人李之亮有《李远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入1首。
李郢
唐诗汇评
李郢,生卒年不详,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曾居杭州
开成中,在京,上诗裴度
大中四年,在湖州,与杜牧唱和。
十年(856),登进士第,为藩镇从事
咸通中,屡官侍御史员外郎,卒,卢延让有诗哭之。
大中中以诗名,与李商隐温庭筠方干女道士鱼玄机等均有唱酬。
有《李郢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张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宣宗大中间人。
进士第,官至御史
温庭筠为友。
诗意小巧,多取景于园亭沼。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一。
全唐诗》存断句2。
纪唐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宣宗时曾举进士,有诗名。
大中末,诗人温庭筠方城,文士争赋诗饯送,唯唐夫所赋最为擅场。
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中、《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八。
全唐诗》存诗3首。
作品评论
庭筠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唯纪唐夫擅场,曰:“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唐夫进士,有诃名。
裴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东闻喜人
裴度子。
性诙谐。
温庭筠友善。
好作曲子词,多写男女艳情,《新添声杨柳枝》尤传诵人口。
宣宗大中中,任主客员外郎,历职方郎中太子中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宣宗大中中,任主客员外郎,后历职方郎中太子中允
善谈谐,与温庭筠友善,好作曲子词,歌妓多传唱之。
其《新添声杨柳枝词》尤传诵人口。
所作善用谐音字,有类南朝民歌,内容多为男女私情,故时人以“能为淫艳之歌,有异清洁之士”(《云溪友议》)讥之。
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二六。
全唐诗》存诗5首。
温庭皓唐 ? — 8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 【介绍】: 太原祁人
温庭筠弟。
懿宗咸通中,署徐州观察使崔彦曾幕府
庞勋起事,以刃胁庭皓,使为表求节度使庭皓倨答:“我岂以笔砚事汝耶?”遂遇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9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弟。
宣宗大中后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
懿宗咸通中,为徐州节度使崔彦曾团练巡官
九年(868),庞勋反,以刃胁庭皓,使作表求节度使
庭皓拒之,次年庞勋所杀。
事迹散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新唐书·温大雅》附、《唐诗纪事》卷五八。
庭皓擅辞藻,能诗。
其在山南东道节度使幕时,与段成式韦蟾元繇等时有唱和,成《汉上题襟诗集》。
所作尤以《观山灯献徐尚书》、《》诗著名。
全唐诗》存诗4首。
罗邺唐末 831 — 896
作品评论
韦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七及第奏》
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朝,没作千年之恨骨。
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圭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日;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
伏望追赐进上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