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772 — 842)
被引用总作品数:201,总句次:347,总句数:301,总集句作品数:327。
朝代 | 作者 | 作品数 | 句次 |
---|---|---|---|
宋朝 | 柳永 | 1 | 1 |
宋朝 | 石延年 | 1 | 1 |
宋朝 | 司马光 | 1 | 1 |
宋朝 | 王安石 | 5 | 5 |
宋朝 | 苏轼 | 1 | 1 |
宋朝 | 刘安世 | 1 | 1 |
北宋 | 葛次仲 | 1 | 1 |
北宋 | 张舜民 | 1 | 7 |
宋朝 | 刘跂 | 2 | 2 |
宋朝 | 韩驹 | 1 | 3 |
宋朝 | 李纲 | 1 | 2 |
宋朝 | 郊庙朝会歌辞 | 2 | 2 |
宋朝 | 赵彦端 | 2 | 2 |
南宋 | 蔡戡 | 1 | 1 |
宋朝 | 曾丰 | 1 | 1 |
宋朝 | 王阮 | 1 | 1 |
南宋 | 释绍嵩 | 3 | 3 |
南宋 | 李龏 | 10 | 10 |
宋朝 | 戴栩 | 2 | 2 |
宋朝 | 戴炳 | 1 | 1 |
宋朝末 元朝初 | 方凤 | 1 | 1 |
宋朝末 元朝初 | 汪元量 | 1 | 1 |
金朝末 元朝初 | 李俊民 | 23 | 23 |
元朝 | 耶律铸 | 1 | 2 |
明朝 | 刘基 | 2 | 2 |
元朝末 明朝初 | 凌云翰 | 1 | 1 |
明朝 | 孙蕡 | 1 | 1 |
明 | 李承召 | 1 | 1 |
明朝 | 童轩 | 1 | 1 |
明朝 | 韩殷 | 5 | 5 |
明朝 | 何乔新 | 1 | 2 |
明 | 金时习 | 2 | 2 |
明 | 金孟性 | 1 | 1 |
明朝 | 江源 | 9 | 10 |
明朝 | 程敏政 | 6 | 7 |
明朝 | 李东阳 | 1 | 1 |
明朝 | 夏良胜 | 1 | 1 |
明 | 郑士龙 | 1 | 1 |
明朝 | 文彭 | 1 | 1 |
明 | 崔演 | 3 | 4 |
明 | 张吴曼 | 1 | 1 |
明 | 涂旦 | 1 | 1 |
明朝 | 许三阶 | 1 | 1 |
明朝 | 陈言 | 1 | 1 |
明朝 | 夏宏 | 1 | 1 |
明朝 | 朱朴 | 2 | 2 |
明朝 | 郭棐 | 2 | 3 |
明 | 高敬命 | 2 | 2 |
明朝 | 李桢 | 3 | 4 |
明朝 | 王弘诲 | 2 | 2 |
明朝 | 王錂 | 1 | 1 |
明 | 李光胤 | 3 | 3 |
明朝 | 俞彦 | 2 | 2 |
明 | 赵纬韩 | 1 | 1 |
明 | 高用厚 | 1 | 1 |
明朝末 | 申佳允 | 1 | 1 |
明朝 | 黎景义 | 2 | 2 |
明朝末 清朝初 | 沈自继 | 2 | 2 |
明朝末 清朝初 | 孙承泽 | 1 | 1 |
明末清初 | 俞玚 | 1 | 1 |
清 | 申晸 | 1 | 1 |
清朝 | 朱彝尊 | 10 | 10 |
清朝初 | 董元恺 | 8 | 9 |
清朝 | 王士禛 | 1 | 1 |
清朝初 | 查慎行 | 1 | 1 |
清 | 赵正万 | 1 | 1 |
清朝 | 黄之隽 | 130 | 131 |
清朝 | 金兆燕 | 3 | 3 |
清朝 | 孙原湘 | 1 | 1 |
清朝 | 章甫 | 1 | 1 |
清 | 李学逵 | 1 | 1 |
清 | 待考 | 2 | 2 |
清 | 陈圳 | 3 | 3 |
清 | 奕䜣 | 1 | 1 |
清 | 李金声 | 1 | 1 |
清 | 瞿士雅 | 9 | 9 |
清朝 | 陈继昌 | 1 | 1 |
清朝 | 石赞清 | 1 | 1 |
清朝 | 李慈铭 | 1 | 1 |
清朝 | 王闿运 | 1 | 1 |
清朝末 | 程颂万 | 6 | 7 |
晚清 | 费墨娟 | 1 | 1 |
近现代 | 罗元贞 | 1 | 2 |
近现代 | 樊璋 | 1 | 1 |
近现代 | 欧阳伯元 | 1 | 1 |
近现代 | 顾曾烜 | 1 | 1 |
当代 | 熊东遨 | 2 | 2 |
当代 | 蒋昌典 | 1 | 1 |
当代 | 魏新河 | 1 | 1 |
当代 | 高新越 | 1 | 1 |
多情却似總無情(杜牧),道是無情還有情(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
(824年)
- 人世几回伤往事6
- 明·韩殷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 其四
- 明·韩殷南城访故旧居尽易新主有感而作
- 明·江源客怀三首 其一
- 明·程敏政集古八绝 其七 拜端明公墓
- 明末清初·黎景义春兴 其十六
- 近现代·樊璋挽陈其美联
堤上行三首 其二
(824年)
杂曲歌辞 其十 竹枝
(824年)
- 道是无情还有情3
- 明·高敬命集古句写情 其一
- 明·李桢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其十八
- 清·黄之隽竹枝词 其二十九
- 杨柳青青江水平2
- 明·何乔新别同年王绣衣集句 其三
- 明末清初·黎景义春兴 其五
- 东边日出西边雨2
- 北宋·王安石送吴显道五首 其二
- 元末明初·刘基菩萨蛮七首 其六 集句
- 闻郎江上唱歌声1
- 清·黄之隽竹枝词 其一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815年2月)
- 无人不道看花回3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感花
- 明·朱朴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其六 西皋太守
- 清·黄之隽看花
- 紫陌红尘拂面来1
- 明·江源客怀三首 其二
- 尽是刘郎去后栽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对花
再游玄都观
(828年)
杂曲歌辞 其六 杨柳枝
(834年)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
(829年3月)
- 莫道两京非远别3
- 明·江源京中饯别张挥使郑大尹
- 明·夏良胜夜别毛汝健集古一绝
- 明·郑士龙乡僧玄学。既同游朴渊姑母潭。又追至紫霞洞花潭。临别。索诗坚恳。戏集古句。书赠五绝 其四
汉寿城春望
(814年)
杂曲歌辞 其九 杨柳枝
(834年)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815年)
- 相望长吟有所思2
- 明·崔演有所思。集句戏作连珠体 其一
- 明·崔演有所思。集句戏作连珠体 其二
- 愁肠正遇断猿时1
- 明·崔演有所思。集句戏作连珠体 其一
- 归目并随回雁尽1
- 明·李桢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其六
与歌者何戡
(828年)
- 更与殷勤唱渭城2
- 明·何乔新别同年王绣衣集句 其三
- 明末清初·高用厚鸭江舟中。集唐诗。留别海峰诸友
- 高情雅淡世间稀1
- 明·李桢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 其六
哭庞京兆
(831年8月)
- 策名飞步冠群贤2
- 明·江源赠娄侍御南都提学
- 清·瞿士雅注:兄诞三月九日 其八
- 人间空数茂陵阡1
- 清·李学逵岁暮言怀
同乐天送河南冯尹学士
(828年10月)
- 先于城外百花开2
- 南宋·李龏梅花集句 其一百三十八
- 宋·戴栩上丞相寿 其十
- 可怜五马风流地1
- 明末清初·赵纬韩集唐人诗句 其三
金陵五题 其四 生公讲堂
(826年)
- 一方明月可中庭2
- 南宋·李龏梅花集句 其二十六
- 明·朱朴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其五 勾溪外史
- 高坐寂寥尘漠漠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其二 仙庙
和乐天春词
(829年)
- 蜻蜓飞上玉搔头2
- 清·黄之隽泛舟 其一
- 晚清·费墨娟春晴即事(1) 二首(集句(2) 其二 )
- 行到中庭数花朵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下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26年)
- 二十三年弃置身2
- 现当代·罗元贞又作春风烂漫晴集句小辘轳体
- 现当代·罗元贞又作春风烂漫晴集句小辘轳体
秋江早发
(824年)
- 沧洲有奇趣2
- 北宋·张舜民北湖集句
- 南宋·王阮沧洲阁集句二首 其一
杂曲歌辞 其五 竹枝
(822年)
- 两岸山花似雪开2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看花
- 清初·查慎行二月杪偕诸兄弟西阡看梅集句 其二
历阳书事七十韵
(824年)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824年)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826年)
洛中春末送杜录事赴蕲州
(838年)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836年)
游桃源一百韵
(814年)
詶牛相公独饮偶醉寓言见示
(838年)
杂曲歌辞 其六 竹枝
(822年)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十六
(817年)
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
(833年)
- 惟有两心同1
- 北宋·柳永集贤宾
- 山川几千里1
- 北宋·司马光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811年)
- 旅坟三尺近要离1
- 明·程敏政集古八绝 其八 望岩将公墓
- 一夜霜风凋玉芝1
- 明·程敏政九日怨十章 其四
- 才兼文武播雄名1
- 清·瞿士雅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一
- 七言诗里寄深情1
- 清·瞿士雅集唐奉和内兄孙赤城五十自寿元韵十首 其一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813年4月)
- 水纹如縠燕差池1
- 元末明初·刘基忆王孙十二首 其十 集句
- 草色连云人去住1
- 南宋·赵彦端南乡子 其三 集句
- 纱窗遥想春相忆1
- 明·崔演有所思。集句戏作连珠体 其五
- 只应偏照两人心1
- 清·黄之隽闺思 其十八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828年)
金陵五题 其一 石头城
(826年)
金陵五题 其二 乌衣巷
(826年)
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诗见赠率尔酬之
(815年)
赴连山途次德宗山陵寄张员外
(815年)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斋即事招宾十四韵兼命同作
(831年)
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826年)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睽间因以戏之
(838年5月)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835年)
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
(811年)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816年)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
(828年)
杂曲歌辞 其五 杨柳枝
(834年)
杂曲歌辞 其八 杨柳枝
(834年)
- 城外春风吹酒旗1
- 南宋·释绍嵩春日郊行 其二
- 行人挥袂日西时1
- 明·李承召次陆放翁集诗韵 其九
岁夜咏怀
(838年)
- 以闲为自在1
- 当代·熊东遨春日山行集唐二首自遣 其二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
(840年)
- 别离方见情1
- 当代·熊东遨四月暨望同河间秋扇天水乐耕堂藉河步月集唐联句
- 相将学玉箫1
- 清·黄之隽佳人 其十九
- 万里独归客1
- 明·江源舟中客怀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一
(817年)
- 何处深春好1
- 清末·程颂万菩萨蛮 其十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六
(817年)
- 画堂帘幕外1
- 清·黄之隽秋 其六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十一
(817年)
- 灯下宝钗斜1
- 清·黄之隽秋 其四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十五
(817年)
- 故遣髻鬟斜1
- 清·黄之隽佳人 其三十一
詶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835年)
- 不独为罗敷1
- 清·黄之隽仿雅 其十三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836年)
- 风动翠蛾嚬1
- 清·黄之隽无题 其五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801年)
- 王城晓入窥丹凤1
- 明·程敏政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其六
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
(823年)
- 君思郢上吟归去1
- 明·金孟性送之实还京 其二
奉送李户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归阙
(837年3月)
- 宫女犹传洞箫赋1
- 南宋·曾丰寿林中书 其一 欧阳修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838年)
- 江上诗情为晚霞1
- 明·王弘诲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二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814年)
- 玉簟微凉宜白昼1
- 清·黄之隽无题代寄 其十三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
(814年)
- 知传家学与青箱1
- 清·瞿士雅贺内侄钱北江乡试中式六首 其四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
(811年)
- 欹枕醉眠成戏蝶1
- 清·黄之隽古意下 其十五
寄杨八寿州
(819年)
- 八公山下清淮水1
- 宋·刘跂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二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823年)
- 满城桃李属春官1
- 近现代·欧阳伯元赠妓胡春联
秘书山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
(827年)
- 麟台少监旧仙郎1
- 宋·韩驹上傅守生辰诗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828年)
- 认得诗人在此间1
- 清·朱彝尊卜算子 夜过高汉思书屋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829年)
- 翔鸾阙下谢恩初1
- 宋·戴栩上丞相寿 其五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816年)
- 前年曾见两鬟时1
- 清·黄之隽赋得閒情 其十三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
(805年)
- 碧云佳句久传芳1
- 明末清初·俞玚七夕日。追述往年之事。集唐人诗句。奉呈同槎二斯文
- 女妓还闻名小小1
- 清末·程颂万浣溪纱 其十四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825年)
- 眼前名利同春梦1
- 清·瞿士雅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
(825年)
- 海中仙果子生迟1
- 清·瞿士雅注:兄诞三月九日 其七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827年)
- 借问风前兼月下1
- 清·黄之隽杂曲 其二十二
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829年3月)
- 人间声价是文章1
- 清·瞿士雅自贺重入奉庠八首 其二
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833年)
- 但是好花皆易落1
- 清末·程颂万浣溪纱 其十六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832年)
- 一生不得文章力1
- 北宋·石延年下第集句
酬令狐相公寄贺迁拜之什
(827年)
- 三花秀色通春幌1
- 清·黄之隽古意下 其二十四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830年)
- 章句惭非第一流1
- 当代·魏新河万米高空寄怀忆雪集唐四首 其二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838年)
- 鸂鶒双游不避船1
- 清·黄之隽采莲棹歌 其二十五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826年)
- 京邑旧游劳梦想1
- 清初·董元恺玉楼春 其六 山行有怀
送周鲁儒赴举诗
(819年)
- 手指今馀把笔痕1
- 清·瞿士雅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 其三十二
吕八见寄郡内书怀因而戏和
(811年)
- 文苑振金声1
- 清初·董元恺南乡子 其三 送金明府归里
唐郎中宅与诸公同饮酒看牡丹
(828年)
- 但愁花有语1
- 清·黄之隽荷花 其六
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
(821年)
- 高樯起行色1
- 南宋·李龏梅花集句 其一百六十一
荅表臣赠别二首 其二
(821年)
- 挥袖依稀见1
- 清·黄之隽美人 其二十二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吟之泫然因以继和二首 其一
(831年7月)
- 无复双金报1
- 清·黄之隽又无题 其一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吟之泫然因以继和二首 其二
(831年7月)
- 祗应随玉树1
- 清·黄之隽艳情 其三十九
杂曲歌辞 其一 荆州乐二首
(805年)
- 可怜踏青伴1
- 清·黄之隽别情 其十二
堤上行三首 其一
(824年)
- 堤下连樯堤上楼1
- 清·朱彝尊忆王孙 题沈式功双溪草堂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其一
(827年)
- 几度朝回一字行1
- 明·李东阳送徐学士先生之南京集杜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其三
(827年)
- 何况清弦急管催1
- 北宋·苏轼南乡子 集句
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 其五
(827年)
- 何处人间似仙境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江村
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
(839年1月)
- 美人美酒长相逐1
- 清·黄之隽古意下 其四十四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
(814年)
- 乞取新诗合掌看1
- 南宋·李龏送通上人谒贾寺丞
- 自羞不是高阳侣1
- 清·瞿士雅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十
金陵五题 其三 台城
(826年)
- 万户千门成野草1
- 明末清初·沈自继临江仙 其二 哭僚婿张原张
徵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
(815年2月)
- 何处淹留白发生1
- 宋·刘跂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一
伤愚溪三首 其三
(821年)
- 纵有邻人解吹笛1
- 清初·董元恺南乡子 其十二 秋日遣兴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以和
(821年)
- 重见平生竺道人1
- 晚清·李慈铭题彻凡上人遗集后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其一
(815年2月)
- 攀枝弄雪时回顾1
- 北宋·王安石即事五首 其二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其二
(815年2月)
- 长伴吹箫别有人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戏荅
- 年年结侣采花频1
- 清·黄之隽采莲棹歌 其二十四
荅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
(836年)
- 拟作梁园坐右人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听琴
- 逸处能高怨处低1
- 清初·董元恺南乡子 其九 春兴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
(816年)
- 瘴云深处守孤城1
- 金末元初·李俊民集古 闻角
荅杨八敬之绝句
(835年)
- 今日知音一留听1
- 清初·董元恺玉楼春 其二 忆故园诸友
重寄表臣二首 其一
(821年)
- 他日相逢应更多1
- 北宋·刘安世集句留别李子玉守素处士二首 其二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829年)
- 携琴上旧台1
- 清·黄之隽佳人 其九
- 榴花裙色好1
- 清·黄之隽马上见 其一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836年)
- 翔集画梁间1
- 清·黄之隽无题 其十五
三月三日与乐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饮各赋十二韵
(837年3月3日)
- 翠幄连云起1
- 清·黄之隽欢情 其十九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
(838年)
- 虫翅晓薨薨1
- 清·黄之隽夏 其九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
(803年8月15日)
- 万象共澄鲜1
- 北宋·葛次仲中秋月集句 其一
- 夷心草偃同1
- 清·奕䜣赠李少荃相国集句十二韵
和令狐相公春日寻花有怀白侍郎阁老
(829年)
- 花径须深入1
- 清·黄之隽佳人 其十七
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814年)
- 绮筵陪一笑1
- 清·黄之隽艳情 其三十七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810年)
- 瘴烟跕飞羽1
- 北宋·张舜民北湖集句
- 始觉天宇大1
- 宋·戴炳春日偕兄弟侍屏翁游晋原分得外字因集句而成
- 地偏山水秀1
- 清·金兆燕跨红阁联
- 故人日已远1
- 明·高敬命集杜句。寄李伯春按使 其二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832年)
- 丫头小儿荡画桨1
- 清·黄之隽采莲棹歌 其十
杂曲歌辞 其四 浪淘沙
(824年)
- 独自狂夫不忆家1
- 清初·董元恺南乡子 其二 西归道中
杂曲歌辞 其六 浪淘沙
(824年)
- 日照澄洲江雾开1
- 明·张吴曼沪城八景集唐 其一 海天旭日
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
(822年)
- 白帝城头春草生1
- 明·王弘诲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一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
(822年)
- 桥东桥西好杨柳1
- 清·黄之隽竹枝词 其十四
杂曲歌辞 其七 竹枝
(822年)
- 个里愁人肠自断1
- 南宋·李龏梅花集句 其六十三
杂曲歌辞 其九 竹枝
(822年)
- 银钏金钗来负水1
- 清·黄之隽竹枝词 其七
杂曲歌辞 其一 杨柳枝
(834年)
- 听唱新翻杨柳枝1
- 清·石赞清永定河北岸厅署饯别
- 因想阳台无限事1
- 清·黄之隽古意下 其六
澈上人文集序
(832年)
- 青蝇为吊客1
- 清·王士禛与陈元孝屈翁山诸公集光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