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全粤诗·卷四
陈元光,字廷炬。揭阳人。原籍河南颍川,祖洪官义安丞,遂落籍为揭阳人。其父政以武功著,隶广州扬威府。元光习韬钤,善用兵,有父风。唐高宗总章二年(六六九),潮州寇乱,陷冈州、岭左,元光随父征戍闽,父死,代为将。永隆二年(六八一),再提兵入潮平盗乱。还戍于闽,奏请创置漳州。历官岭南行军总管,晋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漳州刺史。后战闽寇,殁于阵。赠右豹韬卫大将军。开元四年(七一六),追赠颍川侯,谥昭烈。有《龙湖公集》。明黄佐纂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五、清林杭学纂修康熙二十三年年《潮州府志》卷九有传。
全粤诗·卷一一
张仲方(七六六 — 八三七),字靖之。韶州曲江人。张九龄侄孙,张九皋之孙。 唐德宗贞元中,擢进士、宏辞,初授集贤校理,丁母忧,丧除,补秘书省正字。调咸阳尉,出为邠州从事。辟判官,寻授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仓部员外郎 、金州刺史、度支郎中。以驳李吉甫谥议,出为遂州司马,迁刺史。改曹州刺史、河南少尹、郑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唐文宗大和初(八二七),出为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三年,征还,为太子宾客。五年,转左散骑常侍。九年,授京兆尹;方月馀,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开成元年(八三六)入为秘书监。勋至上柱国,阶至银青光禄大夫,封至曲江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唐文宗开成二年四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成”。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旧唐书》卷九九、又卷一二一、《新唐书》卷一二六、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五有传。诗二首。
全粤诗·卷一一
刘轲,字希仁。韶州曲江(今韶关市)人。生于唐代宗大历间。幼嗜学,博通群书。少为僧,止于豫章高安县南果园,遂穷内典。德宗贞元初,马植见其文,叹为韩愈之流。复至罗浮,从杨生学《春秋》。宪宗元和初,乃下罗浮,从庐山隐士茅君学,躬耕自给。后上京师,白居易以书介绍于所知者。元和元年(八○六)进士,贡举试《玉声如乐》诗,遂登第。文宗时,官宏文馆学士。累迁侍御史,出为洛州刺史,卒于官。轲慕孟轲为文,故以名焉,文章与韩、柳齐名。著述多种,皆已佚。清道光间,南海伍崇曜重刊前人所辑轲文十馀篇,名为《刘希仁文集》,收入《岭南遗书》第二集中。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五、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八八有传。诗一首。
全粤诗·卷一八
陈万言,封州(今属封开县)人。唐僖宗乾符二年(八七五)进士,官歙州刺史,周恤民隐,力折豪强,时称能吏。晚年归隐渔村,刻意赋吟,人皆慕之。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五、明方尚祖天启二年纂修清胡璿续修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封川县志》卷一八、清史树骏修康熙十二年刊《肇庆府志》卷二〇有传。诗二首。
全粤诗·卷一三
邵谒,韶州翁源人。初贫贱,少为县厅吏。客至,令目使支床者三,不应,令怒,谒瞪视曰:“咄,吏岂供汝支床者耶!”遂掉臂而出,截髻著县门,发愤读书。书堂距县十馀里,隐起水心。平居双髻蓬然,如里中儿。人多嗤之,谒不自沮,久之学成,为有司辟举,隶籍太学。谒苦吟,尤长于乐府。唐懿宗咸通七年(八六六),温庭筠主试,榜其诗三十馀篇以彰之,由是释褐赴官,后不知所终。存诗一卷。明黄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五、清孙可训修刘世骐续修康熙二十五年刊《新修翁源县志》卷七有传。
全粤诗·卷一九
孟宾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国仪。连州人。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与同年李昉交善。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令。后归南唐,授丰城簿,迁涂阳令。坐系当死,后主赦之,复其官,起为水部员外。俄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号群玉峰叟。吉州高使君奏为郡倅,旋归旧隐。高越强起为丰城令,既而引去,嬉游吟啸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谒,听还故里,后以县令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有《孟水部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全粤诗·卷一九
全粤诗·卷一九
邓恂美,连州人。有敏才,工诗赋。时湖南朱昂博学,号朱万卷,士类无当意者,独推逊恂美。唐哀帝天祐中,与孟宾于并为李若虚荐,入洛阳。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成进士,登第后还家,湖南节度使周行逢留为馆驿巡官,置幕下。恂美背伛,时谓之邓驮子,性颇迂僻,如其形,众多不悦之者。后行逢疑恂美泄其阴事,黜为易俗场官,又使人诈为山贼,突入官署杀之。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