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政書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宫括字子容家语作南宫绦是孟僖子之子居南宫因氏焉)程子(叔子)子贱(姓宓当作虙房六反
楚词辨證云补注引
颜之推
说虙子贱即伏羲之后而其碑说伏生又子贱之后古字伏虑通用弟子传曰子
贱少孔子四十九岁家语曰子贱少孔子三十 (第 1b 页)
韵书之始

宋王应麟曰隋陆法言为切韵五卷后有郭知玄等九
人增加(按切韵隋陆法言撰夲仪同三司刘臻外史 颜之推
著作郎魏渊武阳太守卢思道散骑常侍)
(李若国子博士萧该蜀主咨议参军辛德源吏部侍郎薛道衡八人同撰集唐长 (第 2a 页)
宋宋庠国语补音行玉二十瑴下云按诸本二十字无
作廿者旧音独出廿字如此则当音入 颜之推
稽圣赋
云魏妪何多一孕四十中山何夥有子百廿此其證又
以三十为卅苏合反四十为卌先立反皆兴于秦隶书
之后 (第 9a 页)
(之异也)(说文羔裘之缝也徐按诗案丝五今作緎)廿(说文二十并也 颜之推
稽圣赋魏妪何多)
(一孕四十中山何夥有子百廿○毛曰音入今直以为二十字凡满汉堇革席庶之类皆从此○慎按廿 (第 19a 页)
  角一音觉一音禄其实只一字耳壬辰余在场中主考
陈玉垒发策角里之角作角写余指其误公问余何
据余曰毛诗麟之角振振公族谁谓雀无角何以穿
我屋角与族屋韵是古原音禄非两字也东方朔传
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仲长统诗腾蛇
弃鳞神龙丧角至人能变达士拔俗用韵皆然杨用
修转注略谓宋史崔偓佺对真宗云刀下用音𣙜两
点下用音禄一点一撇不成字说文角象兽角形原

无两点一撇之说偓佺以字学名而不读说文作史
者因此一事为之作传亦盲矣余历历言之陈竟不
从所谓士俗不可医也但考今宋史无崔传独东都
事略谓淳化中崔对太宗云然当是用修戍滇无赍
书可考误以小说为正史使作正杨者闻之又增一
则公案矣

  桯音厅床前横木也床前几亦曰桯岳珂桯史用此
廿诸书皆音入而集反说文二十并也 颜之推
稽圣赋 (第 6b 页)
己亥学者知之)帝虎鲁鱼(又书三传帝成虎鱼成鲁
葛稚川说)
中则兴云剖疑(诗云有渰萋萋兴雨祁祁作兴云者误 颜黄门之推
说)缮完
先觉(传云缮完葺墙重复其字者三完当为宇李祭酒涪说)鸡尸虎穴之议(太史公记 (第 8b 页)
  古无打字说文打(都挺切)乃徐铉新增者按古止借提字
为上声(典礼切)如史记(文帝纪)以冒絮提文帝(刺客传)以药囊
提荆轲(吴王濞傅)以博局提杀吴太子其义皆即打字为古
今音转故后人续制打字为用尔晋时呼打与等无别
故逸少草书借□为等而打字入用亦始六朝韵会引

北史(张彝傅)击打其门小补引谷梁傅宣十八注捝捶打
也余又考宗懔岁时记搥床打户 颜之推
家训打拂之
簸扬之六朝已前固无用打字者归田录(欧阳修)以打音
谪耿(此门法所谓麻韵不定之切音当为鼎或 (第 54b 页)
   伯茂 邢昕 温子升(荀/济)
  北齐
   祖鸿勋 李广 樊逊(茹/瞻)刘逖 荀士逊
  后周
   王褒 庾信  颜之推(弟之/仪)
  隋 (第 41b 页)
化二年春正月乙亥即
皇帝位时年八岁改元为承光元年大赦尊皇太后为
太皇太后帝为太上皇帝后为太上皇后于是 黄门侍
郎颜之推
中书侍郎薛道衡侍中陈德信等劝太上皇
帝往河外募兵更为经略若不济南投陈国从之丁丑
太皇太后太上皇自邺先 (第 94a 页)
昌二年税市入者人一钱其店舍又为五等收税有差
北齐 黄门侍郎颜之推
奏请立关市邸店之税开府邓
长颙赞成之后主大悦于是以其所入以供御府声色
之费军国之用不在此焉税僧尼令曰 (第 42b 页)
  小学类第四(小学书文字书音韵书音释/ 法 蕃 神) (古文/)

三苍三卷(郭璞撰秦相李斯作苍颉篇汉扬雄作训/纂篇后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故曰三苍)
颉训诂二卷(杜林/注)埤苍三卷(张楫隋/志二卷)三苍训诂三卷
广苍一卷(樊/恭)急就章一卷(史/游)急就章二卷(崔浩/注)急就章
一卷 (颜之/推
注)急就章三卷(豆卢/氏撰)急就章一卷(颜师/古注)吴章二
(陆/机)在昔篇一卷(班/固)太甲篇一 …… (第 26a 页)
   右古文(十四部二/十九卷)

六文书一卷 四体书势一卷(晋卫/恒)杂体书九卷(释正/度)
古今八体六文书法一卷 古今篆𨽻杂字体一卷(萧/子)
(政/)古今篆𨽻训诂名录一卷 古今文等书一卷 篆
𨽻杂体书二卷 古今字图杂录一卷(隋曹/宪)文字图二
卷 秦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 圣章草一卷(蔡/邕)
龙篇篆草势合三卷(崔/瑗)法书目录六卷(虞/和)五十二体书
一卷(萧子/云)书品一卷(庾肩/吾)笔墨法一卷 (颜之/推)
粗纸笔墨
疏一卷 书后品一卷(李嗣/真)书谱一卷(徐/浩)古迹记一卷 (第 30b 页)
绎)
(撰/)旌异记十五卷(侯君/素撰)近异录二卷(刘质/撰)鬼神列传二
(谢氏/撰)集灵记二十卷 (颜之/推
撰)冤魂志三卷 (第 48a 页)
(颜之/推
撰)因果记
十卷(刘泳/撰)冥报记二卷(唐临/撰)王氏神通记十卷(王方/庆撰)(第 48a 页)
 齐都赋音一卷(李轨/撰)百赋音一卷(褚令/之撰)赋音二卷(郭/微)

(之/撰)三京赋音一卷(綦母/邃撰)又三京赋一卷(李轨/撰)皇帝瑞应
赋颂十卷 围棋赋一卷(梁武/帝撰)观象赋一卷 洛神赋
一卷(孙壑/注) 颜之推
稽圣赋一卷(李淳/风注)木元虚海赋一卷
(萧广/济注)庾信哀江南赋一卷(唐张庭/芳注)又一卷(崔令 (第 27a 页)
既为阍寺晓夕趣走伺闲
隙便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
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慨沉吟 颜之推

其勤学甚加开奖渐被知遇遂致通显后主之奔青州 (第 81a 页)
撰御览书成加特进又白珽令其子辟彊预
脩御览辟彊无才艺为人所嗤鄙及珽被黜便布言于
朝云先有嫌隙及邓长颙 颜之推
奏立文林馆 (第 60a 页)
之推

意不欲令耆旧故人知之休之便相附会与少年朝请
参军之徒同入待诏时论贬焉魏收监史之日立神武
本纪取平 …… (第 60a 页)
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兼给事黄门侍郎李孝贞给
事黄门侍郎卢思道 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
通直散骑
常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
陆乂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人元行恭辛德源王劭
(第 61a 页)
亦大偷窃收闻之乃言曰伊尝于沈约集中
作贼何意道我偷任昉任沈俱有重名于江左邢魏各
有所好尚武平中黄门郎 颜之推
以二公之意问左仆
射祖珽珽答云见邢魏之臧否即是任沈之优劣收以
温子升全不作赋邢虽有一两首又非所长常云 (第 19a 页)
收与阳休之论齐
书起元事百司会议收与德林致书往复词多不载后
除中书侍郎仍诏修国史时齐帝留情文雅召入与
门侍郎颜之推
同判文林馆事累迁仪同三司及周武
帝入邺之日遣使就宅宣旨慰喻云平齐之利唯在于
尔宜入相见诏问齐朝风俗政 (第 25a 页)
  茂 邢昕 温子升(荀/济)
 北齐
  祖鸿勋 李广 樊逊(茹/瞻)刘逖 荀士逊
 后周
  王褒 庾信  颜之推(弟之/仪)
 隋
  虞世基(子/熙)柳𧦬 许善心 李文博 明克让 …… (第 2a 页)
素不同逆宜加旌异至德元年入为德教殿学士寻兼
通直散骑常侍副王话聘隋隋文帝夙闻卓名遣河东
薛道衡琅邪 颜之推
等与卓谈宴赋诗赐遗加礼还除
南海王府咨议参军以目疾不之官退居里舍改构亭
宇修山池卉木招致宾友以文酒自 …… (第 35b 页)
号为称职与李若等撰典言行于世齐
亡年卒
  后周
  案周书不立文苑传李延寿取王褒庾信为目又
  以 颜之推
从齐入周故列于王庾之下颜之仪既 (第 53b 页)
   之推
之弟故列于 (第 54a 页)
之推
之末今从李氏编此四人
王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人也曾祖俭齐太尉南昌文宪
公祖骞父规并梁侍中皆袭南昌侯俱有重 …… (第 54a 页)
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
皇元年卒年六十九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
加荆雍二州刺史子立嗣 颜之推
字介琅邪临沂人也九世祖含从晋元帝渡江
官至侍中祖见远齐御史中丞父协梁湘东王绎咨议
参军以义烈称世善周 (第 58b 页)
官左氏学恊在梁文苑传 之推

早传家业年十二遇湘东王自讲庄老 (第 58b 页)
之推
便预门徒
然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遍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
典丽甚为西府所称湘东王以为其国右常侍加镇西
(第 59a 页)
曹参军性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湘东王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 之推
为中抚军府外
兵参军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 (第 59a 页)
之推
被执景频欲杀之
赖其行台郎中王则救免及景平还江陵时湘东王绎
即位以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后为周军所破大将 …… (第 59a 页)
决文
宣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
顾眄后从至天泉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
将敕示 之推
(第 59b 页)
之推
时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文宣
乃曰且停由是遂寝后待诏文林馆除司徒录事参军 (第 59b 页)
之推
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辩工尺牍应对闲雅大为祖
珽所重令掌知馆事判署文书迁通直散骑侍郎俄领 …… (第 59b 页)
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
禀承宣告
馆中皆受进旨所进文书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
待报方出 (第 60a 页)
之推
兼善于文字常监校缮写又处事勤敏
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
舒等之将谏也 (第 60a 页)
之推
时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
(第 60a 页)
之推
亦被唤入及勘审无名得免寻除黄门侍郎及
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中计无所从 (第 60a 页)
之推
因宦
者侍中邓长颙进奔陈策仍劝募吴士千人以为左右 …… (第 60a 页)
那肱等阿那
肱不愿入陈乃云吴士难信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
且守三齐地若不可保浮海南渡未为迟也时虽不从 之推
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齐亡入周大象
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深见礼重寻
以疾终有文集三十 (第 60b 页)
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又曾
撰观我生赋文致清远 之推
有二子长曰思鲁次曰敏
楚盖不忘本 (第 60b 页)
之推
集思鲁自为序 (第 60b 页)
之推
弟之仪字 (第 60b 页)
  唐地理志下为雁门山今雁门关在东 齐天保

 六年六月甲戌诸军大会于祁连池 九年六月乙
 丑上自晋阳北巡己巳至祁连池戊寅还晋阳 天
 保末 颜之推
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
 孝信将敕书出示 (第 37a 页)
之推
(第 37a 页)
之推
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
 言显祖乃曰且停繇是遂寝 武平七年十月丙辰
 上大巡于祁连池 唐置天池监 杨光远 (第 37a 页)
 公
龙门县公韦遵
西河县公独孤景云广阿县公楷子周末以父功封

中都县公陆逞通弟子操袭
安邑县公唐规骠骑大将军
平阳县公 颜之推
宣帝初封隋时晋钜野郡公
虞城侯薛浚天和中袭父琰爵
汾阴侯薛孝通以平定关中之乱封
永安县侯韦寿孝宽子建 (第 6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