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游道为尚书左丞文襄谓暹游
道曰卿一人处南台一人处北省当使天下肃然游道
入省劾太师咸阳王坦太保孙腾司徒 高隆之
司空侯 …… (第 46b 页)
章武二王及诸王妃太妃是其近亲者皆被徵
责都官郎中毕义云主其事有奏而禁有不奏而辄禁
者游道判下廷尉科罪 高隆之
不同于是反诬游道厉
色挫辱己遂枉拷群令史證成之与左仆射襄城王旭 …… (第 47a 页)
位积虽赃
污未露而奸诈如是举此一隅馀诈可验今依礼据律
处游道死罪是时朝士皆忿为游道不济而文襄闻其
隆之
相抗之言谓杨遵彦曰此真是鲠直大刚恶人 (第 48a 页)
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
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于时尚
书右仆射营构大匠 高隆之
被诏缮治三署乐器衣服
及百戏之属乃奏请业兴共参其事天平四年与兼散 …… (第 23a 页)
殿
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
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毋怀文等草定新
历录尚书 平原王高隆之
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博
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文宣诏 (第 28b 页)
尚书按旧令下州三载一举秀才为五年已贡开封人
郑祖献计此年未合兼别驾王聪抗辞争议右丞阳斐
不能却尚书令 高隆之
曰虽逊才学优异待明年非远
逊竟还本州天保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三年春会朝
堂对策策罢中书郎张子融奏入至四 (第 48b 页)
开每谏不从后帝属气疾发又欲饮酒士开
泪下歔欷而不能言帝曰卿此是不言之諌因不饮酒
及冬公主出降段氏帝幸 平原王
第始饮酒焉又除尚
书左仆射仍兼侍中武成在外朝视事或在内宴赏须
臾之间不得不与士开相见或累月不归一日数 (第 64a 页)
 路绝宪遣柱国宇文盛运粟以馈之宪自入两乳谷
 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齐人婴城固守宪使柱国
 谭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 齐平原王
段孝先
 兰陵王高长恭引兵大至宪命将士阵而待之大将
 军韩欢为齐人所乘遂以奔退宪身自督战齐众稍
 却 (第 50a 页)
 莲花池在南七里李村西上党少莲志之以见土无
 遗利云
 师古注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
 东魏尚书左仆射 高隆之
以漳水近邺城起长堤以
 防泛溢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水碾硙并有利
 于时
 宋太常博士王沿言漳水一石 (第 2a 页)
 门内兵杀其县长冯晏立故谒者祝回为涅长 魏
 太昌元年七月壬寅齐献武王率众入滏口大都督
 库狄干入井陉讨尔朱兆庚戌诏 高隆之
为北道行
 台率步骑十万趋太行会军献武王次于武乡兆大 (第 12b 页)
 馈之宪自入两乳谷袭克齐伯杜城使柱国谭公会

 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 齐平原王
段孝先兰陵王
 高长恭引兵大至大将军韩欢为齐人所乘遂退宪
 身自督战齐军稍却会日暮乃各收军谯王俭为行 (第 28b 页)
 军建州刺史
元 袭孝庄时河东太守
韩 轨孝庄时晋州镇城都督
窦 泰孝庄时晋州城都督
任 祥孝庄时广宁太守 高隆之
孝庄时晋州治中行平阳郡事出帝时为北道
 行台转并州刺史天平中为并州刺史
高善无孝庄时秀容大都督除使持 …… (第 47b 页)
斛律金天平元年汾州 刺史
高隆之
天平元年并州刺史
薛崇礼天平元年龙门都督
高 澄天平元年使持节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辅
张遵业瑗次子天 (第 58a 页)
 将又共陆真讨氐仇傉檀强免生平之皇兴三年除
 散骑常侍尚文成女西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其年
 族叔安都归顺敇诣彭城劳迎除南豫州 刺史延兴
 
二年除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进爵平阳公三年以
 善政徵诣京师献文亲自劳勉复令还州太和六年
 改爵河东公卒 (第 34a 页)
 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询访今求就之披图按

 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诏从之尚书右仆
 射营构大匠 高隆之
纂修三署乐器衣服又奏请共
 事天平四年与李谐卢元明使梁梁散骑常侍朱异
 问曰魏洛中委粟山是南郊邪圆丘 (第 7a 页)
 崖中断五十三年易石砌数百磴武攀龙记寺上为
 毗卢阁再上为石佛堂山巅建塔
永宁寺在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山地最幽胜 元魏延兴
 二年建名石壁元中寺太和间修有甘露之应雁门
 僧昙鸾魏主号为神鸾晚移住寺中唐太宗幸北京
 文德皇后不 (第 40a 页)
(自明帝孝昌以后天下多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督虽无兵事并立佐僚所在)
(颇为烦扰及东魏静帝时齐神武作相 高隆之
表请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者悉皆断之又时诸朝贵多假) …… (第 10a 页)
(常侍以取貂蝉之饰 隆之
自表解侍中并陈诸假侍服/者请亦罢之又自军国多事冒窃官者不可胜数 (第 10b 页)
隆之)
(
奏请捡括得五万馀人而/群小喧嚣 (第 10b 页)
隆之
惧而止)北齐创业亦遵后魏台省位
号多𩔖江东(以门下省掌献纳谏正中书省管司王言/秘书省典司经籍集书省 (第 10b 页)
择以为
选官若简任失所以罔上论自孝明孝昌以后四方多
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都督虽无兵事皆立寮佐颇为
烦扰 高隆之
乃表谓自非边要见有兵马者悉皆断之
北齐上上州刺史属官佐吏合三百九十三人以下州
递减十人其州郡佐吏皆州 (第 22b 页)
凤珍嗣 高隆之
洛阳人以功封夏阳王子子远嗣
司马子如河内温人魏节闵时以功封阳平郡公后以
翼赞功封须昌郡公子消难嗣
窦 …… (第 8a 页)
 诜纶弟袭封滕王隋末为宇文化及所杀
道宣王嵩文帝弟周时蚤卒隋初追封子静嗣 世證
卫昭王爽文帝弟帝受禅封子集嗣炀帝时坐罪废徙
不知所终
河间王宏文帝从祖弟周时从帝征伐委以腹心受禅
封子庆嗣后降李密王世充归唐封郇国公

义城公处纲文帝族父周时以军功封其父隋受禅处
纲嗣爵
房陵王勇文帝长子初立为太子后废为庶人为炀帝
所杀追封房陵王
 长宁王俨  平原王
裕 安城王筠 安平王嶷
 襄城王恪 高阳王该 建安王韶 颍川王煚俱
 勇子勇败俱坐废后悉为炀帝所杀 (第 24b 页)
王又以左长史杨辅为右仆射右长
史王亮为护军将军立妃杨氏为皇后子宁为皇太子
寿为长乐王(乐音/洛)锵为 平原王
懿为勃海王昶为济北
王 吕光自龟兹还至宜禾(班志敦煌郡广至县昆仑/障宜禾都尉治晋分为宜)
(禾县属晋 (第 15a 页)
平公娥清追擒/之送于魏与后魏纪传不同今从后魏书)颉同之子
(安同永兴初/八公之一也)夏大将军领司徒 平原王
定收其馀众
数万奔还平凉即皇帝位(定小字直偾夏/王勃勃第五子)大赦改元胜
光三月辛巳赫连昌至平城魏主 (第 3a 页)
二将步骑十万分为三道以击柔
(镇将二将即亮翻骑奇寄翻遣考异曰魏帝纪太和/十一年八月壬申蠕蠕犯塞 平原王
陆睿讨之事) (第 34b 页)
辞天柱大将军戊戌许之己酉清河王亶为司徒侍中
河南 高隆之
本徐氏养子丞相欢命以为弟恃欢势骄
公卿南阳王宝炬驱之曰镇兵何敢尔(魏迁洛阳北人/留居北镇者率)
(𨽻 …… (第 33b 页)
 秋七月庚子魏复以南阳王宝炬为太尉 壬寅魏
丞相欢引兵入滏口大都督库狄干入井陉击尔朱兆

(滏音父/陉音刑)庚戌魏主使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高隆之

步骑十万会丞相欢于太原因以 (第 34a 页)
隆之
为丞相军司欢
军于武乡(晋置武乡县属上党郡石勒分置武乡/郡唐为武乡县属潞州我朝属威胜军)尔朱
兆大掠 (第 34a 页)
尚书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与 右仆射高隆之
侍中
高岳孙腾留邺共知朝政(朝直/遥翻)诏以迁民赀产未立出
粟一百三十万石以赈之(赈之/忍翻)十一月 (第 3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