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書類
詩類
孝經類
春秋類
四書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夏宗室会聚奏族夏食举奏深夏北齐文宣之 世宗

群臣出入奏肆夏牲出入荐毛血奏昭夏入门升坛饮
福就燎奏皇夏梁武之时凡客出入及帝出閤入宁升
坐并奏肆 (第 7a 页)
舞文懿皇后(僖祖崔氏)惠明皇后(顺祖
桑氏)
简穆皇后(翼祖刘氏)昭宪皇后(宣祖杜氏)孝惠皇后(贺氏) 孝明
(王氏)孝章皇后(太祖宋氏)淑德皇后(尹氏)懿德皇后(符氏)
明德皇后(李氏)元德皇后(太宗李氏) (第 4b 页)
弟相舞也灌夫酒酣起舞以
属丞相此宾主相舞也魏晋以来尤重以舞相属张
磐舞属陶谦谢安舞属桓嗣是也周武帝与 梁明帝

宴周主亲弹琵琶梁主起舞自隋以往尚有此风近
世以来此风绝矣其故何哉盖汉制卑者之子不得
舞宗庙之酎除吏二 (第 5a 页)
 (而脩明之至月与日会而有合朔日与天会而有分/至其中气朔策之不齐而气盈朔虚之数以生乃置)
 (闰以通之使四时咸得其正此尧/典之法所以为万世之规范也)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 明帝
曰吁嚚讼 (第 29b 页)
 皆此职也(陈氏师凯曰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
 (政事以逆会计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秦/改称尚书汉亦尊此官 明帝
诏曰尚书盖古之纳言)
 (出纳朕命汉尚书称台魏晋以来为省晋志云给事/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旧唐志 (第 57a 页)
州名在河间本郑州 明皇
以字𩔖郑去邑改莫州又姓楚莫敖后又遇陌韵)(北方流沙也一曰清也广韵又拖也
茂也又冲漠澹静貌集韵或作
(第 12a 页)
之象而厚
固其下以安其居也下者上之本未有其本固而能剥
者也下剥则上危矣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郭从
明皇
曰在庭之臣以言为讳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 …… (第 9b 页)
知草野之臣心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
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䜣之乎
明皇
平日下其民至于阙门之外事皆不知一旦失
位出奔田野父老乃得睹天子之面而出其款直之言 (第 10a 页)
明皇
于是怃然自失回思向之九重严邃乃所以酿成
今日之事向之所亲信狎昵者今皆不可恃而天子所
与为崇高富贵者乃 (第 10a 页)
  正变说
风雅正变之说原于诗序朱子从之而夹漈郑氏山堂
章氏力诋其妄盖泥于美刺以为正变而觉其难通也
故欲排而去之不知其暗于世运文章相为升降之故
而未尝虚心涵泳以求之也夫所谓正变者亦从乎时
世之大凡及乎词气音调之间以得之耳文武成康之
盛风俗茂美民气和乐不必亟亟于颂美其君而主治

之清 明皇
躬之敛锡无不见焉其士大夫雍容乐易言
近指远所谓乐之隆非极音也昭穆而后淳风渐漓夷
厉以来弥滋急刻虽间有 (第 20a 页)
(文犹存一二吕微仲得古本于宋次道王至仲家以较/释文虽小有异同大体相类王应麟曰按国史艺文志)
(唐 孝明
写以今字藏其旧本开宝五年别定今文音义/咸平二年孙奭请摹印古文音义与新定释文并行今)
(亦不传马端临曰 (第 29b 页)
 令教习 孝明帝
先是陈仲儒自江南归国颇闲乐事请依京房
 立准以调八音诏不许正光中诏王延明与门生信
 都芳博采古今乐事 (第 40b 页)
 自乃命以下记尧命官之事然特详于司天时之一
 官此一节上句总言治人事之官下句则言其效也
  此第一章尧在位之事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 明帝
曰吁嚚讼
可乎 (第 14a 页)
 今上孝经制旨一卷注曰元宗其称制旨者
    犹梁武帝中庸义之称制旨寔一书也赵明
    诚金石录载 明皇
注孝经四卷陈振孙书录
    解题亦称家有此刻为四大轴盖天宝四载 (第 3a 页)
如予何兵众斩莽传首)
(于/宛)梁武之视侯景(侯景叛魏归梁而武帝用朱异之/言而纳景履霜不戒卒致乱亡)
之视禄山(安禄山倾巧善事人人多誉之上益以为/贤张九龄杨国忠数言其必反而帝不以)
(为意宠待日盛/卒致 (第 8b 页)
方而不越)三事(庶富教也)汉之文明(文孝文皇帝也文帝
之时烟火万里可谓庶矣陈陈相因赐民田租可谓富矣明
孝明皇帝
也)唐之太宗(太宗贞观四年
米斗三钱行旅不赍粮取给道路可谓庶富矣)
西京(前汉都长安后汉都洛阳故谓长安 (第 4b 页)
    (扬而远閒也)
三年五月十九日垂拱殿进呈上可其奏仍俾铸造镈

钟特磬遂检会皇祐二年闰诏敕谕文彦
博等朕闻古者作乐本以荐上帝配祖考三五之盛不
相沿袭然必太平始克明备周武受命至成王周公始
大合乐以和邦国汉初亦沿旧制武帝时始定太一后
土乐诗光武中兴至明帝始改大予之名损益前后以
制乐节唐高祖造邦至太宗时孝孙文收始定钟律
方成唐乐是经启善述礼乐重事须三四世声文乃 (第 3b 页)
固东海之遗堂因西周之继体五
官在魏无闻德音或受讥于妲己且自悦于从禽虽才
高而学富竟取累于荒淫暨贻厥于 明皇
搆崇基于三
世得秦帝之奢侈亚汉武之才艺遂驱役于群臣亦无 (第 34b 页)
 权知贡举陶谷奏进士合格者八人
夏四月丁未朔以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为著作佐郎
贽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諌科策试称旨故也(贽未/见)
戊申诏诸州长吏视民田旱甚者即蠲其租勿俟报

令河中府发廪赈饥民
乙卯改葬宣祖昭武皇帝昭宪皇太后于安陵 孝明皇
后王氏孝惠皇后贺氏祔葬
上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
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 (第 11a 页)
令部下掠人子女里巷为之纷扰上闻大惊即命捕得
人情始安小黄门阎承翰见而不奏亦杖数十独以
明皇
后故释继勋罪因诏左右衔使(案宋史职官志有/左右街使此作衔)
(使疑/误)京师衢肆事有非常者即以闻承翰 …… (第 21a 页)
夫妇齐体哀乐不同求之人情实伤至治况
妇人为夫有三年之服于舅姑而止服周是尊夫而卑
舅姑也且昭宪皇太后丧 孝明皇
后亲行三年之服可
以为万代法矣十二月丁酉始令妇为舅姑三年齐斩
一从其夫
戊戍升北海军为潍州 (第 23a 页)
使赵普来朝召升殿慰抚普见上感咽上亦为之动
容开封尹陈王元僖因上疏曰臣伏见唐太宗有魏玄
成房玄龄杜如晦 明皇
有姚崇宋璟魏知古皆任以辅
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社延洪史策昭焕
良由登用得人也今陛下君临万宇焦 (第 14a 页)
汉初亦沿旧乐至武帝时始定泰一后
土乐诗光武中兴至明帝时始改大予之名唐高祖造
邦至太宗时祖孝孙考定钟律 明皇
方成唐乐是知经
启善述礼乐重事须三四世声文乃定国初亦循用王
朴窦俨所定周乐太祖患其声高遂令和岘减下一 (第 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