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寶積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吉凶不可见故系辞而命之以吉凶则三百八十四
爻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生乎动是以系之辞也
易曰动悔有悔征吉 王通 乃谓不动则无悔言易者
从而和之生乎天地之间嗜欲饥渴犹夫人也而欲
不动得乎哉至言功业见乎变则又不得 (第 2a 页)
爻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生乎动是以系之辞也
易曰动悔有悔征吉 王通 乃谓不动则无悔言易者
从而和之生乎天地之间嗜欲饥渴犹夫人也而欲
不动得乎哉至言功业见乎变则又不得 (第 2a 页)
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天子而春秋讳
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隋王通 氏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
墨也舍是则无所取衷矣
周子曰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 (第 9b 页)
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隋王通 氏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绳
墨也舍是则无所取衷矣
周子曰春秋正王道明大法也孔子为后世王者而 (第 9b 页)
案此孔子修春秋之大用也
史记曰孔子脩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
辞 王通 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
绳墨也 邵子曰春秋孔子之刑书也 程子曰春
秋圣人之用圣人之用全 (第 27b 页)
史记曰孔子脩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
辞 王通 曰春秋之于王道是轻重之权衡曲直之
绳墨也 邵子曰春秋孔子之刑书也 程子曰春
秋圣人之用圣人之用全 (第 27b 页)
田谓非二也而四处人物之表近君之地谓之中不
在人又不得为九三也三既惕矣四乌得而不或邪
昔魏徵谓 王仲淹 曰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忧吾独
得不忧问疑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若三之愓则
不得不忧矣四之或则不得不疑 (第 19b 页)
在人又不得为九三也三既惕矣四乌得而不或邪
昔魏徵谓 王仲淹 曰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忧吾独
得不忧问疑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若三之愓则
不得不忧矣四之或则不得不疑 (第 19b 页)
知惟王事之从而已尔吾知代天之功以终其劳而
已尔所谓成功吾何有焉此六二之智所以光大也
晋武之平吴也王浚每进见陈其功伐之劳 王通 谓
曰卿功则美矣然卿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浚曰何
谓也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若有问 (第 17a 页)
已尔所谓成功吾何有焉此六二之智所以光大也
晋武之平吴也王浚每进见陈其功伐之劳 王通 谓
曰卿功则美矣然卿所以居美者未尽善也浚曰何
谓也通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
若有问 (第 17a 页)
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义曰风自火出家人者 王通 谓明内而齐外有家人
之象是也物事也君子观此之象治其家使言有其
事行有其常一言一行无有妄动此治家之 (第 46b 页)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义曰风自火出家人者 王通 谓明内而齐外有家人
之象是也物事也君子观此之象治其家使言有其
事行有其常一言一行无有妄动此治家之 (第 46b 页)
(年己酉入于遁限明年为惠帝永熙元年长沙成/都豫章吴代广陵始命为王明年贾氏杀杨骏弑)
(太后于金墉是 王通 所作元经也元经之始于遁/犹上经之终于离也又十年庚申杀太子遹于是)
(赵王伦兵起废后迁帝以大位自竖 (第 25b 页)
(太后于金墉是 王通 所作元经也元经之始于遁/犹上经之终于离也又十年庚申杀太子遹于是)
(赵王伦兵起废后迁帝以大位自竖 (第 25b 页)
(堂下者九㲈之舞亦犹武王之功成于六故乐以六/为节也唐孔氏曰成谓乐曲成也郑云成犹终也每)
(曲一终必变更奏故言九成 文中子 曰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形而流于声故韶之成也虞氏之恩)
(被动植矣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凤皇何为而藏 (第 45a 页)
(曲一终必变更奏故言九成 文中子 曰夫乐象成者/也象成莫大于形而流于声故韶之成也虞氏之恩)
(被动植矣乌鹊之巢可俯而窥也凤皇何为而藏 (第 45a 页)
六二休复吉(变兑为临互体坤变震许慎云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人于劳暍之时得依)
(木之芘荫以息至美也故休亦有美义复有震之竹与/雈苇为芘荫可休之处六二得位处中最比于初上无)
(阳爻以疑其亲在初之上而附顺之有休之象大凡人/心所以不纯乎天理者祇以有所驰而未休二不能不)
(涉于阴与初之不远复异矣幸其以初为辅仁之友因/往依之用以息其劓而补其黥则二亦从此能复吉道)
(也 文中子 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初九己自为复者也颜/子之克己复礼以之六二依人而复者也曾子之从事)
(吾友以之六爻皆以 (第 68b 页)
(木之芘荫以息至美也故休亦有美义复有震之竹与/雈苇为芘荫可休之处六二得位处中最比于初上无)
(阳爻以疑其亲在初之上而附顺之有休之象大凡人/心所以不纯乎天理者祇以有所驰而未休二不能不)
(涉于阴与初之不远复异矣幸其以初为辅仁之友因/往依之用以息其劓而补其黥则二亦从此能复吉道)
(也 文中子 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初九己自为复者也颜/子之克己复礼以之六二依人而复者也曾子之从事)
(吾友以之六爻皆以 (第 68b 页)
(知止而不知行者实不知止知行而不知止者实不/知行知行止之非二则时静而静时动而动而无容)
(私焉思亡智现定乱总无如谷响然有应物之音而/无可寻之迹是之谓止程子所谓静亦定动亦定也)
(文中子 云昔吾求止焉而不可得也今吾得之止乎/谓止非止也明为光体光为明用艮体笃实有光明) (第 10a 页)
(私焉思亡智现定乱总无如谷响然有应物之音而/无可寻之迹是之谓止程子所谓静亦定动亦定也)
(文中子 云昔吾求止焉而不可得也今吾得之止乎/谓止非止也明为光体光为明用艮体笃实有光明) (第 10a 页)
公之意也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
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天
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
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
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
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割割丧也割丧殷家而申劝宁王之德宁 王通 文武 (第 29b 页)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
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天
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
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
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
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
割割丧也割丧殷家而申劝宁王之德宁 王通 文武 (第 29b 页)
获麟而夫子老矣乃即鲁史作春秋以当瑞应绝笔
获麟文止于所感明不敢废天命也故 王仲淹 曰春
秋其以天道终乎程子曰终麟感之始也观西狩之
获而知天瑞之应圣人先天后天而天且弗违春秋
之终 (第 25a 页)
获麟文止于所感明不敢废天命也故 王仲淹 曰春
秋其以天道终乎程子曰终麟感之始也观西狩之
获而知天瑞之应圣人先天后天而天且弗违春秋
之终 (第 25a 页)
充虞盖亦察孟子颜色之间若有不豫之意而浅心
所量遂有不怨天不尤人之问也而不知孟子之心
盖疑王道之久旷忧生民之不被其泽是以若有不
豫色然也曰彼一时此一时也盖疑辞也谓此亦一
时彼亦一时何彼时王者之数兴其尤阔者不过五
百年而名世间出者亦有之矣而乃今七百有馀岁
王政不行焉言不应若是其久旷也此孟子所以疑
所以忧而未能释也若夫在孟子之进退去就则何
疑何忧之有哉天未欲平治天下故我之道未可行
使天而欲平治天下则舍我孰与为之者则何不豫
之有由前所言在君子不得不疑不得不忧由后所
言在君子夫何忧夫何疑故 王通 谓乐天知命吾何
忧穷理尽性吾何疑又曰天下皆忧吾不得不忧天
下皆疑吾不得不疑盖近此意而心迹之论则非也 (第 58b 页)
所量遂有不怨天不尤人之问也而不知孟子之心
盖疑王道之久旷忧生民之不被其泽是以若有不
豫色然也曰彼一时此一时也盖疑辞也谓此亦一
时彼亦一时何彼时王者之数兴其尤阔者不过五
百年而名世间出者亦有之矣而乃今七百有馀岁
王政不行焉言不应若是其久旷也此孟子所以疑
所以忧而未能释也若夫在孟子之进退去就则何
疑何忧之有哉天未欲平治天下故我之道未可行
使天而欲平治天下则舍我孰与为之者则何不豫
之有由前所言在君子不得不疑不得不忧由后所
言在君子夫何忧夫何疑故 王通 谓乐天知命吾何
忧穷理尽性吾何疑又曰天下皆忧吾不得不忧天
下皆疑吾不得不疑盖近此意而心迹之论则非也 (第 58b 页)
(输爇)
(切论说告也解也训也述也又所论之辞也易故知死生之说书金縢代武王之说扬子仲尼驾说五经为众说郛 文中子 中)
(说俗作说又队韵)○节(子结切竹约又符节所以示信也又操也止也制也检也验也阻也又卦名颜师古曰节) (第 7a 页)
(切论说告也解也训也述也又所论之辞也易故知死生之说书金縢代武王之说扬子仲尼驾说五经为众说郛 文中子 中)
(说俗作说又队韵)○节(子结切竹约又符节所以示信也又操也止也制也检也验也阻也又卦名颜师古曰节) (第 7a 页)
告于祖祢归又至其庙而告盖孝子不忍死其亲出
告反面之义也程子曰言艺祖举尊尔实皆告也但
止就祖庙共用一牛不如时祭各于其庙也 文中子
曰舜一岁而巡四岳国不费而民不劳何也仪卫少
而徵求寡也林氏曰汉武帝元朔初东巡海上还封泰
山并北海之 (第 29a 页)
告反面之义也程子曰言艺祖举尊尔实皆告也但
止就祖庙共用一牛不如时祭各于其庙也 文中子
而徵求寡也林氏曰汉武帝元朔初东巡海上还封泰
山并北海之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