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詞曲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正一部
太玄部
續道藏
丧服小记二第十五之二
虞杖不入于室祔杖不升于堂
正义郑氏康成曰哀益杀敬弥多也虞于寝(孔疏士/虞礼文)
祔于祖庙(孔疏檀/弓文) 孔氏颖达 曰此论杀哀去杖之
节方氏悫曰丧礼先虞而后祔虞杖特不入于室
而已至于祔杖则虽堂亦不升焉室内而堂外故 …… (第 1a 页)
不升堂则练杖不入门
为君母后者君母卒则不为君母之党服(不为于/伪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徒从也所从亡则已 孔氏颖达
曰为君母后谓无适立庶为后也妾子于君母之党
若君母卒则不服今为后者嫌同于适服君母之党
故特明之谓与 …… (第 2a 页)
从者所从虽殁也服
绖杀五分而去一杖大如绖(杀去声去起吕/反绖大结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如要绖也(孔疏知然者以其/同在下之物故也) 孔
氏颖达 曰丧服传首绖大扼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 …… (第 3a 页)
案本经所云则杖如其五分杀一之绖孔说是敖说
非
妾为君之长子与女君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以恩轻轻服服君之正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妾从女君服女君为长子三年妾
亦为女君长子三年
案丧服传妾为君之党服得与女君同此其一也丧
…… (第 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除先重谓练男子除乎首妇人除
乎带易服谓大丧既虞卒哭而遭小丧也其易丧服
男子易乎带妇人易乎首 孔氏颖达 曰此论丧服
轻重及除脱之义男重首女重要凡所重者有除无
变所以卒哭不受以轻服至小祥各除其重也易谓 …… (第 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鬼神尚幽闇也庙殡宫哭皆于次
无时哭也(孔疏无事谓葬前/昼夜无时之哭)有事则入即位(孔疏有/事谓朝)
(夕哭及适/子受吊) 孔氏颖达 曰此论在殡无事之时辟开
也朝夕入门内即位哭则暂开之无事则不开也次
谓倚庐 徐氏师曾曰倚庐在中门之 (第 6a 页)
外
复与书铭自天子达于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名妇人书
姓与伯仲如不知姓则书氏
正义郑氏康成曰周之礼天子崩复曰皋天子复诸
侯薨曰皋某甫复其馀及书铭则同 孔氏颖达 曰
书名谓书亡人名字于旌旗也天子书名于太常诸
侯已下则各书于旌旗其辞一也谓士与天子同也
妇人复 …… (第 6b 页)
大夫五尺诸侯七尺天子九尺若不命之士以缁长
半幅长一尺赪末长终幅长二尺总长三尺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谓殷礼也殷质不重名复则臣
得名君 孔氏颖达 曰殷质故男子复及铭皆名周
尚文臣不名君也妇人已下亦殷礼周之文未必有
伯仲当云夫人也殷无世系六世而 …… (第 7a 页)
上服之葛带下服之麻妇人则绖下服之麻同自带
其故带也所谓易服易轻者也兼服之文主于男子
(孔疏妇人上下皆/麻故曰主于男子) 孔氏颖达 曰斩衰既虞受服之
葛首绖与齐衰初丧麻绖带同齐衰受服之葛与大
功初死之麻同皆兼服之者斩衰既虞遭齐衰 …… (第 9a 页)
首服齐衰之麻绖要仍服斩衰之麻带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明前遭重丧后遭轻丧麻葛兼
服之义案丧服传云苴绖大扼去五分一以为带谓
初丧之绖带至既虞变葛之时 …… (第 9b 页)
合陆氏说未可据
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报依注/芳付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
也既葬即虞虞安神也卒哭之祭待哀杀也 孔氏
颖达
曰此论不得依常葬之礼贫者或因事故死而
即葬不待三月葬竟而即设虞安神宜急也卒哭犹
待三月者夺于哀痛 …… (第 11a 页)
(父未葬不/得变服也)言其葬服斩衰则虞祔各以其服矣及练
祥皆然卒事反服重(孔疏卒事之/后还服父服)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并遭父母丧虞祔及衣服之制先轻后重先葬母 …… (第 1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为庶子大功(案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大夫)
(降故大夫为庶子降服大功/若庶子亦为大夫则不降)孙不降其父祖不厌孙
也 孔氏颖达 曰嫌既降其子亦厌其孙故此明虽
降庶子而不厌降其孙庶子之子不降其父犹为三 …… (第 12b 页)
厌其父即昆弟之子亦不降世叔父之庶者尊厌止
及于子于孙否
大夫不主士之丧
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之丧虽无主不敢摄大夫以为
主 孔氏颖达 曰谓士死无主后其亲属有为大夫
者尊不得主之
案此句当在士不摄大夫上谓族人无主后者故不
以尊主卑 …… (第 13b 页)
其子主之
为慈母之父母无服(为于伪反下/为舅姑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恩不能及 孔氏颖达 曰此即是
丧服中慈母父虽命为母子本非骨肉故慈母之子
不为慈母之父母服 徐氏师曾曰仪礼慈母如母
…… (第 14a 页)
舅姑以妇本是路人来又恩义不相接犹臣从君而
服不从而税人生不相及之徒而皆不责非时之恩
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夫为本生父母期故其妻降一等
服大功是从夫而服不论识前舅姑与否假令夫之
伯叔在他国而死其妇虽不识 …… (第 15a 页)
云然贺义未善
士祔于大夫则易牲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以卑牲祭尊也大夫少牢
孔氏颖达 曰谓祖为大夫孙为士孙死祔祖则易大
夫牲不敢用士牲祭于尊者之前也 陈氏浩曰此
与葬以大夫祭以士者不 (第 15b 页)
同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祭殇与无后者不云易牲而此易
牲者前是宗子家为祭不得同如宗子之礼故殇及
无后者依主人之贵贱礼供之 …… (第 1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录恩服深浅也见同财则期同居
异财故同居今异居及继父有子亦为异居则三月
未尝同居则不服 孔氏颖达 曰此解丧服经中继
父同居不同居之文继父谓母后嫁之夫也若母嫁
子不随则无继父名故自无服此谓夫死妻稚 …… (第 16b 页)
更有子也异居其别有三一者昔同今异二者今虽
共居其财计各别三者继父更有子则服齐衰三月
而已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既云皆无主后为同居则此子有
子亦为异居也
案父殁而母改适谓他人父子心安乎不从斯路人
已不得已 …… (第 17a 页)
之服而祭于继父之宫特不杖以示降可也
哭朋友者于门外之右南面
正义郑氏康成曰变于有亲者也门外寝门外(孔疏/檀弓)
(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孔氏颖达 曰右西边也南面向南为
主以对答吊宾
祔葬者不筮宅
正义郑氏康成曰宅葬地也祔葬不筮前人葬既筮
之 …… (第 19a 页)
不得祔于诸侯卑别也既卒哭各就其先君为祖者
兄弟之庙而祔之中犹閒也可祔于士人莫敢卑其
祖也(孔疏若不祔之则是/自尊欲卑其祖也) 孔氏颖达 曰礼孙死祔
祖今祖为诸侯孙为士大夫而死则不得祔祖谓祖
贵宜自卑远也诸祖祖之兄弟也既不祔祖当祔祖 …… (第 19b 页)
祔之则是自尊卑于祖也 徐氏师曾曰孙可以祔
祖子不可以祔父欲使昭常为昭穆常为穆故必閒
而祔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上云士易牲祔于大夫而大夫不
得易牲祔于诸侯者诸侯之贵绝宗故大夫士不得
轻亲也 马氏睎孟曰士之与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母之君母外祖适母徒从也(孔疏/此亲)
(于子为轻己母若在/母为之服己则服之)所从亡则已 孔氏颖达 曰此
论不责恩所不及之事君母谓母之适母也 徐氏
师曾曰母之适母非母所自出故杀于母之母也
宗子母在 (第 23a 页)
为妻禫
正义郑氏康成曰宗子之妻尊也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宗子妻尊得为妻伸禫之事宗子为百世不迁之 …… (第 23a 页)
(己妾唯言后父妾者己妾既可为慈母亦可为庶母/后易见不言自显但以己子后父妾于文难明故特)
(言/之) 孔氏颖达 曰丧服有慈母如母传曰妾之无子
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为子母而子服此慈母三年
此即为慈母后之义也记者见 …… (第 24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即庶子为后此皆子也传重而已
不先命之与适妻使为母子也 孔氏颖达 曰必知
妾经有子者若无子则不得立后故也 陆氏佃曰
为庶母为祖庶母为读去声言为后慈母者为庶母
服 …… (第 2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目所为禫者也 徐氏师曾曰言
当禫之丧有此四者子为父母父母为长子皆三年
而禫父在为母父母不在为妻皆期而禫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慈母亦宜禫也而下有庶子在父
之室为其母不禫则在父室为慈母亦不禫也故不
言之妻为夫亦禫但记文不 …… (第 27a 页)
止(孔疏谷梁传隐五年考仲子之宫仲子是鲁孝公/之妾惠公之母 案此与左传仲子惠公之妾桓)
(公之/母异) 孔氏颖达 曰此论礼有不合世祭之事妾母
谓庶子自为其母也 (第 28a 页)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慈母即所谓承庶母祖庶母后者
也 应氏镛曰慈母一时之恩易世可以无祭若妾
母为所生则子孙皆其所自出 …… (第 28b 页)
服之(孔疏既不以父服服殇而今来后其宗事事如/子为彼殇服依其班秩本列也为人后者若子)
(于无后之宗既为殇者父/作子则应服以兄弟之服) 孔氏颖达 曰此论宗子
殇死族人不得以父道为后之事为殇后者谓大宗
子在殇中而死族人为后大宗而不得后此殇者为 …… (第 30b 页)
(尽是同父昆弟但既为其父后则与此/殇为亲兄弟故以亲昆弟之服服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本亲之服服之者当在未后之
前不复追服不责人以非时之恩故推此时本亲兄
弟亡在未后之前者亦宜终其 …… (第 31b 页)
过乎
久而不葬者惟主丧者不除其馀以麻终月数者除丧
则已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馀谓旁亲也以麻终月数不葬
者丧不变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久而不葬不变服
之事久而不葬谓有事碍则三年服皆不得祥除今 …… (第 32a 页)
麻终者耳
箭笄终丧三年(案此脱简当在首章/齐衰恶笄终丧上)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于丧所以自卷持者有除无变
(孔疏言亦者亦齐/衰之恶笄带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人箭笄终 …… (第 33a 页)
彦谓箭笄筱为之也则安得分箭筱为二笄
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绳屦
正义郑氏康成曰虽尊卑异于恩有可同也 孔氏
颖达 曰大功以上同名重服与齐衰三月可同绳屦
谓以麻绳为屦齐衰为尊大功为卑而三月为恩轻
九月恩稍重所以衰 …… (第 34a 页)
(大祥朝服缟冠是祥祭时惟著朝/服此筮尸又在祥祭前已著朝服)閒传曰大祥素缟
麻衣(孔疏以大祥之后著素缟麻衣此云吉服/则非祥后之服是朝服也故引以證之) 孔
氏颖达 曰此论练祥筮日筮尸视濯之时所著衣服 …… (第 35a 页)
不主庶妇之丧子得伸也(孔疏舅主适妇则适子不/得杖舅不主庶妇故庶子)
(为妻可以杖即位也父主妻丧故/主适妇父不主妾丧故不主庶妇)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庶子父在应杖不应杖之节庶子在父之室为其
母不禫者谓不命之士父子同宫者也若异宫则禫
之( …… (第 37a 页)
成服也(孔疏以经云未丧服嫌谓未括发/未散麻带绖之属故云未成服)既殡成服
(孔疏士丧礼既/殡三日成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吊丧衣服 …… (第 37b 页)
大功已上也皮弁锡衰此因前而发谓吊异国臣也
故郑注云他国之臣皮弁陆氏佃曰据此凡诸侯
吊皆皮弁锡衰言必者著诸侯吊无内外皆当如此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若自吊己臣则素弁环绖锡衰也
故郑注国君于其臣弁绖一云自吊己臣而未当事
则皮弁锡衰至当事乃弁绖 …… (第 38b 页)
(则为一成服而反前服也若新死重则仍服死者新/服也若身本吉而来为主则计今亲而依限服之也)
养尊者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 孔氏颖达 曰非养
者谓死者之亲属当死者病时不得来为养而死时
来为主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此广结前文养有 …… (第 4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易牲而祔则凡妾下女君一等(孔/疏)
(妾与女君牲牢无文既云易牲故云下女君一等/若女君少牢妾则特牲若女君特牲妾则特豚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祔祭之法妾当祔于妾祖姑若无
妾祖姑当祔于高祖妾祖姑故前文云亡则中一而
上今又无高祖妾祖姑则 …… (第 41b 页)
谓易牲示杀其说未明
妇之丧虞卒哭其夫若子主之祔则舅主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妇谓凡适妇庶妇也虞卒哭祭妇
非舅事也祔于祖庙尊者宜主焉 孔氏颖达 曰虞
与卒哭在寝故其夫或子得主之妇之所祔者舅之 …… (第 42a 页)
使大夫主之士不主不以卑主尊也
主人未除丧有兄弟自他国至则主人不免而为主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免而为主亲质不崇敬也 孔
氏颖达
曰在国之人丧服未除有五属之亲从远归
奔者免必有时若葬后唯君来吊虽非时亦免崇敬
欲新其事故也若兄弟 …… (第 43a 页)
(吊与其币器注器所致明器也方氏悫曰就器/亦明器也以宾客就丧家陈之因谓之就器)省陈
之谓主人之明器也(孔疏檀弓竹不成用/瓦不成味之属是也)以礼为节
孔氏颖达 曰此论以明器送葬之事朋友宾客赠
遗明器多陈之以为荣而不可尽纳圹中少纳之以
纳有常数故也主人所作明 …… (第 44a 页)
谓可(案陆说非不是但非/古人戒厚葬之义)
奔兄弟之丧先之墓而后之家为位而哭所知之丧则
哭于宫而后之墓
正义郑氏康成曰兄弟先之墓骨肉之亲不由主人
也宫故殡宫也 孔氏颖达 曰所知由主人乃致哀
戚故先哭于宫也 陈氏浩曰兄弟天伦也所知人
情也系于天者情急于礼由于人者礼胜于 …… (第 44b 页)
氏师曾曰此皆谓既葬而至者也
父不为众子次于外(为于伪/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于庶子略自若居寝 孔氏颖达
曰次谓中门外次也长子则次于外为丧次也
案父子之恩根于天性庶之降也束于礼也郑曰自
若非无哀戚也谓仍 …… (第 45a 页)
(从则祔/于祖矣)不易牲以士牲也(孔疏谓夫既不为大夫则/但依夫今所得用之牲不)
(得易用昔/大夫时牲) 孔氏颖达 曰其妻为大夫而卒者谓夫
为大夫时而妻死者也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者谓妻
死后夫或黜退不复为大夫而死也夫 …… (第 49a 页)
于子为己也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无男昆弟使同
姓为摄主不杖则子一人杖谓长女也许嫁及二十
而笄笄为成人成人正杖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
人应杖之节妇人为夫与长子虽不为主亦杖但夫
是移天之重而云姑在者舅主适妇丧则厌适子使
…… (第 51b 页)
童女一人杖若主丧者杖则此童女不杖 方氏悫
曰桐杖非所以服男然母为长子则杖之者以其所
以服我者而报之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既云女子子在室是童女可知若
其成人出嫁为主皆杖丧服传妻为夫杖小记母为
长子杖也 陆氏佃曰妇人不 …… (第 52a 页)
饰也皆免自主人至缌麻也(孔疏承上文缌小功之/下故知主人及缌麻也)
为兄弟不报虞则除之谓小功已下远葬墓在四郊
之外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皆免论著免之节缌小
功之丧葬在远处郊野之外不可无饰故葬讫反哭
之时皆著冠至郊而后去冠著免 …… (第 53a 页)
(免不散麻带贬于大敛/以前及既启之后也)亲者大功已上也(孔疏以经/不散麻谓)
(大功已上今云亲者皆/免明据合应散麻之人) 孔氏颖达 曰己君之来其
免如此虽他国君来与己国君同也大功已上亲者
皆从主人之免敬异国君也己君来吊亲者亦免可 …… (第 54a 页)
(成人丧服初除著朝服禫祭始从玄/端今除殇之丧即禫服是文不繁缛)成成人也缟冠
未纯吉祭服也(孔疏玄冠朝服是纯吉之祭服/今用缟冠是未纯吉之祭服也)既祥
祭乃素缟麻衣 孔氏颖达 曰成丧谓成人之丧其 …… (第 54b 页)
母同也(孔疏约奔丧礼/文故知同也)三日五哭者始至讫夕反位
哭乃出就次一哭也与明日又明日之朝夕而五哭
三袒者始至袒与明日又明日之朝而三也 孔氏
颖达
曰括发于堂上殡宫堂上也不笄纚者奔丧异
于初死也袒谓堂上去衣降堂阼阶东而踊为踊故
袒既毕袭绖于东方 …… (第 55b 页)
哭者止初死在家之时哭踊无节今闻丧已久奔丧
礼杀故三日五哭异于在家也 陆氏佃曰上言绖
于东方绖首绖也今此言免于东方绖为要绖尔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若未殡而来与在家同不得减杀
也
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案舅字下一/本有姑字)
正义郑氏康 …… (第 56b 页)
不传重于适(孔疏如废疾他故死/而无子之属是也)及将所传重者非
适(孔疏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以他子为后者)服之皆如众子庶妇也
孔氏颖达 曰适子正服期则适妇宜大功庶妇故小
功也 徐氏师曾曰此言姑服适妇之变礼言姑则
舅可知
(第 57a 页)
虞杖不入于室祔杖不升于堂
正义郑氏康成曰哀益杀敬弥多也虞于寝(孔疏士/虞礼文)
祔于祖庙(孔疏檀/弓文) 孔氏颖达 曰此论杀哀去杖之
节方氏悫曰丧礼先虞而后祔虞杖特不入于室
而已至于祔杖则虽堂亦不升焉室内而堂外故 …… (第 1a 页)
不升堂则练杖不入门
为君母后者君母卒则不为君母之党服(不为于/伪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徒从也所从亡则已 孔氏颖达
曰为君母后谓无适立庶为后也妾子于君母之党
若君母卒则不服今为后者嫌同于适服君母之党
故特明之谓与 …… (第 2a 页)
从者所从虽殁也服
绖杀五分而去一杖大如绖(杀去声去起吕/反绖大结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如要绖也(孔疏知然者以其/同在下之物故也) 孔
氏颖达 曰丧服传首绖大扼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 …… (第 3a 页)
案本经所云则杖如其五分杀一之绖孔说是敖说
非
妾为君之长子与女君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以恩轻轻服服君之正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妾从女君服女君为长子三年妾
亦为女君长子三年
案丧服传妾为君之党服得与女君同此其一也丧
…… (第 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除先重谓练男子除乎首妇人除
乎带易服谓大丧既虞卒哭而遭小丧也其易丧服
男子易乎带妇人易乎首 孔氏颖达 曰此论丧服
轻重及除脱之义男重首女重要凡所重者有除无
变所以卒哭不受以轻服至小祥各除其重也易谓 …… (第 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鬼神尚幽闇也庙殡宫哭皆于次
无时哭也(孔疏无事谓葬前/昼夜无时之哭)有事则入即位(孔疏有/事谓朝)
(夕哭及适/子受吊) 孔氏颖达 曰此论在殡无事之时辟开
也朝夕入门内即位哭则暂开之无事则不开也次
谓倚庐 徐氏师曾曰倚庐在中门之 (第 6a 页)
外
复与书铭自天子达于士其辞一也男子称名妇人书
姓与伯仲如不知姓则书氏
正义郑氏康成曰周之礼天子崩复曰皋天子复诸
侯薨曰皋某甫复其馀及书铭则同 孔氏颖达 曰
书名谓书亡人名字于旌旗也天子书名于太常诸
侯已下则各书于旌旗其辞一也谓士与天子同也
妇人复 …… (第 6b 页)
大夫五尺诸侯七尺天子九尺若不命之士以缁长
半幅长一尺赪末长终幅长二尺总长三尺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谓殷礼也殷质不重名复则臣
得名君 孔氏颖达 曰殷质故男子复及铭皆名周
尚文臣不名君也妇人已下亦殷礼周之文未必有
伯仲当云夫人也殷无世系六世而 …… (第 7a 页)
上服之葛带下服之麻妇人则绖下服之麻同自带
其故带也所谓易服易轻者也兼服之文主于男子
(孔疏妇人上下皆/麻故曰主于男子) 孔氏颖达 曰斩衰既虞受服之
葛首绖与齐衰初丧麻绖带同齐衰受服之葛与大
功初死之麻同皆兼服之者斩衰既虞遭齐衰 …… (第 9a 页)
首服齐衰之麻绖要仍服斩衰之麻带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明前遭重丧后遭轻丧麻葛兼
服之义案丧服传云苴绖大扼去五分一以为带谓
初丧之绖带至既虞变葛之时 …… (第 9b 页)
合陆氏说未可据
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报依注/芳付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报读为赴疾之赴谓不及期而葬
也既葬即虞虞安神也卒哭之祭待哀杀也 孔氏
颖达
即葬不待三月葬竟而即设虞安神宜急也卒哭犹
待三月者夺于哀痛 …… (第 11a 页)
(父未葬不/得变服也)言其葬服斩衰则虞祔各以其服矣及练
祥皆然卒事反服重(孔疏卒事之/后还服父服)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并遭父母丧虞祔及衣服之制先轻后重先葬母 …… (第 1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为庶子大功(案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大夫)
(降故大夫为庶子降服大功/若庶子亦为大夫则不降)孙不降其父祖不厌孙
也 孔氏颖达 曰嫌既降其子亦厌其孙故此明虽
降庶子而不厌降其孙庶子之子不降其父犹为三 …… (第 12b 页)
厌其父即昆弟之子亦不降世叔父之庶者尊厌止
及于子于孙否
大夫不主士之丧
正义郑氏康成曰士之丧虽无主不敢摄大夫以为
主 孔氏颖达 曰谓士死无主后其亲属有为大夫
者尊不得主之
案此句当在士不摄大夫上谓族人无主后者故不
以尊主卑 …… (第 13b 页)
其子主之
为慈母之父母无服(为于伪反下/为舅姑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恩不能及 孔氏颖达 曰此即是
丧服中慈母父虽命为母子本非骨肉故慈母之子
不为慈母之父母服 徐氏师曾曰仪礼慈母如母
…… (第 14a 页)
舅姑以妇本是路人来又恩义不相接犹臣从君而
服不从而税人生不相及之徒而皆不责非时之恩
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夫为本生父母期故其妻降一等
服大功是从夫而服不论识前舅姑与否假令夫之
伯叔在他国而死其妇虽不识 …… (第 15a 页)
云然贺义未善
士祔于大夫则易牲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以卑牲祭尊也大夫少牢
孔氏颖达 曰谓祖为大夫孙为士孙死祔祖则易大
夫牲不敢用士牲祭于尊者之前也 陈氏浩曰此
与葬以大夫祭以士者不 (第 15b 页)
同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祭殇与无后者不云易牲而此易
牲者前是宗子家为祭不得同如宗子之礼故殇及
无后者依主人之贵贱礼供之 …… (第 1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录恩服深浅也见同财则期同居
异财故同居今异居及继父有子亦为异居则三月
未尝同居则不服 孔氏颖达 曰此解丧服经中继
父同居不同居之文继父谓母后嫁之夫也若母嫁
子不随则无继父名故自无服此谓夫死妻稚 …… (第 16b 页)
更有子也异居其别有三一者昔同今异二者今虽
共居其财计各别三者继父更有子则服齐衰三月
而已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既云皆无主后为同居则此子有
子亦为异居也
案父殁而母改适谓他人父子心安乎不从斯路人
已不得已 …… (第 17a 页)
之服而祭于继父之宫特不杖以示降可也
哭朋友者于门外之右南面
正义郑氏康成曰变于有亲者也门外寝门外(孔疏/檀弓)
(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 孔氏颖达 曰右西边也南面向南为
主以对答吊宾
祔葬者不筮宅
正义郑氏康成曰宅葬地也祔葬不筮前人葬既筮
之 …… (第 19a 页)
不得祔于诸侯卑别也既卒哭各就其先君为祖者
兄弟之庙而祔之中犹閒也可祔于士人莫敢卑其
祖也(孔疏若不祔之则是/自尊欲卑其祖也) 孔氏颖达 曰礼孙死祔
祖今祖为诸侯孙为士大夫而死则不得祔祖谓祖
贵宜自卑远也诸祖祖之兄弟也既不祔祖当祔祖 …… (第 19b 页)
祔之则是自尊卑于祖也 徐氏师曾曰孙可以祔
祖子不可以祔父欲使昭常为昭穆常为穆故必閒
而祔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上云士易牲祔于大夫而大夫不
得易牲祔于诸侯者诸侯之贵绝宗故大夫士不得
轻亲也 马氏睎孟曰士之与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母之君母外祖适母徒从也(孔疏/此亲)
(于子为轻己母若在/母为之服己则服之)所从亡则已 孔氏颖达 曰此
论不责恩所不及之事君母谓母之适母也 徐氏
师曾曰母之适母非母所自出故杀于母之母也
宗子母在 (第 23a 页)
为妻禫
正义郑氏康成曰宗子之妻尊也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宗子妻尊得为妻伸禫之事宗子为百世不迁之 …… (第 23a 页)
(己妾唯言后父妾者己妾既可为慈母亦可为庶母/后易见不言自显但以己子后父妾于文难明故特)
(言/之) 孔氏颖达 曰丧服有慈母如母传曰妾之无子
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为子母而子服此慈母三年
此即为慈母后之义也记者见 …… (第 24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即庶子为后此皆子也传重而已
不先命之与适妻使为母子也 孔氏颖达 曰必知
妾经有子者若无子则不得立后故也 陆氏佃曰
为庶母为祖庶母为读去声言为后慈母者为庶母
服 …… (第 2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目所为禫者也 徐氏师曾曰言
当禫之丧有此四者子为父母父母为长子皆三年
而禫父在为母父母不在为妻皆期而禫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慈母亦宜禫也而下有庶子在父
之室为其母不禫则在父室为慈母亦不禫也故不
言之妻为夫亦禫但记文不 …… (第 27a 页)
止(孔疏谷梁传隐五年考仲子之宫仲子是鲁孝公/之妾惠公之母 案此与左传仲子惠公之妾桓)
(公之/母异) 孔氏颖达 曰此论礼有不合世祭之事妾母
谓庶子自为其母也 (第 28a 页)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慈母即所谓承庶母祖庶母后者
也 应氏镛曰慈母一时之恩易世可以无祭若妾
母为所生则子孙皆其所自出 …… (第 28b 页)
服之(孔疏既不以父服服殇而今来后其宗事事如/子为彼殇服依其班秩本列也为人后者若子)
(于无后之宗既为殇者父/作子则应服以兄弟之服) 孔氏颖达 曰此论宗子
殇死族人不得以父道为后之事为殇后者谓大宗
子在殇中而死族人为后大宗而不得后此殇者为 …… (第 30b 页)
(尽是同父昆弟但既为其父后则与此/殇为亲兄弟故以亲昆弟之服服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本亲之服服之者当在未后之
前不复追服不责人以非时之恩故推此时本亲兄
弟亡在未后之前者亦宜终其 …… (第 31b 页)
过乎
久而不葬者惟主丧者不除其馀以麻终月数者除丧
则已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馀谓旁亲也以麻终月数不葬
者丧不变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久而不葬不变服
之事久而不葬谓有事碍则三年服皆不得祥除今 …… (第 32a 页)
麻终者耳
箭笄终丧三年(案此脱简当在首章/齐衰恶笄终丧上)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于丧所以自卷持者有除无变
(孔疏言亦者亦齐/衰之恶笄带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人箭笄终 …… (第 33a 页)
彦谓箭笄筱为之也则安得分箭筱为二笄
齐衰三月与大功同者绳屦
正义郑氏康成曰虽尊卑异于恩有可同也 孔氏
颖达 曰大功以上同名重服与齐衰三月可同绳屦
谓以麻绳为屦齐衰为尊大功为卑而三月为恩轻
九月恩稍重所以衰 …… (第 34a 页)
(大祥朝服缟冠是祥祭时惟著朝/服此筮尸又在祥祭前已著朝服)閒传曰大祥素缟
麻衣(孔疏以大祥之后著素缟麻衣此云吉服/则非祥后之服是朝服也故引以證之) 孔
氏颖达 曰此论练祥筮日筮尸视濯之时所著衣服 …… (第 35a 页)
不主庶妇之丧子得伸也(孔疏舅主适妇则适子不/得杖舅不主庶妇故庶子)
(为妻可以杖即位也父主妻丧故/主适妇父不主妾丧故不主庶妇)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庶子父在应杖不应杖之节庶子在父之室为其
母不禫者谓不命之士父子同宫者也若异宫则禫
之( …… (第 37a 页)
成服也(孔疏以经云未丧服嫌谓未括发/未散麻带绖之属故云未成服)既殡成服
(孔疏士丧礼既/殡三日成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吊丧衣服 …… (第 37b 页)
大功已上也皮弁锡衰此因前而发谓吊异国臣也
故郑注云他国之臣皮弁陆氏佃曰据此凡诸侯
吊皆皮弁锡衰言必者著诸侯吊无内外皆当如此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若自吊己臣则素弁环绖锡衰也
故郑注国君于其臣弁绖一云自吊己臣而未当事
则皮弁锡衰至当事乃弁绖 …… (第 38b 页)
(则为一成服而反前服也若新死重则仍服死者新/服也若身本吉而来为主则计今亲而依限服之也)
养尊者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 孔氏颖达 曰非养
者谓死者之亲属当死者病时不得来为养而死时
来为主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此广结前文养有 …… (第 4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易牲而祔则凡妾下女君一等(孔/疏)
(妾与女君牲牢无文既云易牲故云下女君一等/若女君少牢妾则特牲若女君特牲妾则特豚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祔祭之法妾当祔于妾祖姑若无
妾祖姑当祔于高祖妾祖姑故前文云亡则中一而
上今又无高祖妾祖姑则 …… (第 41b 页)
谓易牲示杀其说未明
妇之丧虞卒哭其夫若子主之祔则舅主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妇谓凡适妇庶妇也虞卒哭祭妇
非舅事也祔于祖庙尊者宜主焉 孔氏颖达 曰虞
与卒哭在寝故其夫或子得主之妇之所祔者舅之 …… (第 42a 页)
使大夫主之士不主不以卑主尊也
主人未除丧有兄弟自他国至则主人不免而为主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免而为主亲质不崇敬也 孔
氏颖达
奔者免必有时若葬后唯君来吊虽非时亦免崇敬
欲新其事故也若兄弟 …… (第 43a 页)
(吊与其币器注器所致明器也方氏悫曰就器/亦明器也以宾客就丧家陈之因谓之就器)省陈
之谓主人之明器也(孔疏檀弓竹不成用/瓦不成味之属是也)以礼为节
孔氏颖达 曰此论以明器送葬之事朋友宾客赠
遗明器多陈之以为荣而不可尽纳圹中少纳之以
纳有常数故也主人所作明 …… (第 44a 页)
谓可(案陆说非不是但非/古人戒厚葬之义)
奔兄弟之丧先之墓而后之家为位而哭所知之丧则
哭于宫而后之墓
正义郑氏康成曰兄弟先之墓骨肉之亲不由主人
也宫故殡宫也 孔氏颖达 曰所知由主人乃致哀
戚故先哭于宫也 陈氏浩曰兄弟天伦也所知人
情也系于天者情急于礼由于人者礼胜于 …… (第 44b 页)
氏师曾曰此皆谓既葬而至者也
父不为众子次于外(为于伪/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于庶子略自若居寝 孔氏颖达
曰次谓中门外次也长子则次于外为丧次也
案父子之恩根于天性庶之降也束于礼也郑曰自
若非无哀戚也谓仍 …… (第 45a 页)
(从则祔/于祖矣)不易牲以士牲也(孔疏谓夫既不为大夫则/但依夫今所得用之牲不)
(得易用昔/大夫时牲) 孔氏颖达 曰其妻为大夫而卒者谓夫
为大夫时而妻死者也而后其夫不为大夫者谓妻
死后夫或黜退不复为大夫而死也夫 …… (第 49a 页)
于子为己也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无男昆弟使同
姓为摄主不杖则子一人杖谓长女也许嫁及二十
而笄笄为成人成人正杖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
人应杖之节妇人为夫与长子虽不为主亦杖但夫
是移天之重而云姑在者舅主适妇丧则厌适子使
…… (第 51b 页)
童女一人杖若主丧者杖则此童女不杖 方氏悫
曰桐杖非所以服男然母为长子则杖之者以其所
以服我者而报之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既云女子子在室是童女可知若
其成人出嫁为主皆杖丧服传妻为夫杖小记母为
长子杖也 陆氏佃曰妇人不 …… (第 52a 页)
饰也皆免自主人至缌麻也(孔疏承上文缌小功之/下故知主人及缌麻也)
为兄弟不报虞则除之谓小功已下远葬墓在四郊
之外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皆免论著免之节缌小
功之丧葬在远处郊野之外不可无饰故葬讫反哭
之时皆著冠至郊而后去冠著免 …… (第 53a 页)
(免不散麻带贬于大敛/以前及既启之后也)亲者大功已上也(孔疏以经/不散麻谓)
(大功已上今云亲者皆/免明据合应散麻之人) 孔氏颖达 曰己君之来其
免如此虽他国君来与己国君同也大功已上亲者
皆从主人之免敬异国君也己君来吊亲者亦免可 …… (第 54a 页)
(成人丧服初除著朝服禫祭始从玄/端今除殇之丧即禫服是文不繁缛)成成人也缟冠
未纯吉祭服也(孔疏玄冠朝服是纯吉之祭服/今用缟冠是未纯吉之祭服也)既祥
祭乃素缟麻衣 孔氏颖达 曰成丧谓成人之丧其 …… (第 54b 页)
母同也(孔疏约奔丧礼/文故知同也)三日五哭者始至讫夕反位
哭乃出就次一哭也与明日又明日之朝夕而五哭
三袒者始至袒与明日又明日之朝而三也 孔氏
颖达
于初死也袒谓堂上去衣降堂阼阶东而踊为踊故
袒既毕袭绖于东方 …… (第 55b 页)
哭者止初死在家之时哭踊无节今闻丧已久奔丧
礼杀故三日五哭异于在家也 陆氏佃曰上言绖
于东方绖首绖也今此言免于东方绖为要绖尔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若未殡而来与在家同不得减杀
也
适妇不为舅后者则姑为之小功(案舅字下一/本有姑字)
正义郑氏康 …… (第 56b 页)
不传重于适(孔疏如废疾他故死/而无子之属是也)及将所传重者非
适(孔疏无适子以庶子传/重及以他子为后者)服之皆如众子庶妇也
孔氏颖达 曰适子正服期则适妇宜大功庶妇故小
功也 徐氏师曾曰此言姑服适妇之变礼言姑则
舅可知
(第 5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七
大传第十六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
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通论陈氏祥道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 …… (第 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凡大祭曰禘自由也大祭其先祖
所由生大祖诸侯受封君也 王氏肃曰所自出虞
夏出黄帝殷周出帝喾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王及
诸侯大夫士祭祖先之义诸侯非王及祭大祖耳大
夫士有勋劳大事为君所善者则君许其祫祭至于 …… (第 2a 页)
天配灵威仰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汎配五帝
也大事寇戎之事也省善也善于其君谓免于大难干
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于坛墠 孔氏颖达 曰
空祫及其高祖此对诸侯为言言支庶为大夫士者
耳若适为大夫亦有大祖故王制云大夫三庙一昭
一穆与 …… (第 5b 页)
(有庐二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道路尚然/明郊关亦有馆舍郑言此者證牧野有室)逡疾也疾
奔走言勤事周颂曰逡奔走在庙不以卑临尊不用
诸侯之号临天子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武王伐纣
率诸侯以祭祖庙追王大王王季上尊祖祢与前相
接也牧野之战是武王之大事也既战而退燔柴 …… (第 7b 页)
是著焉(孔疏文王所以早称王者案中侯我应篇云/我称非早一民固下注云一民心固臣下虽)
(时为早于/年为晚矣) 孔氏颖达 曰周本纪云文王受命六年
立灵台布王号于时称王年九十六也合符候云文
王立后稷配天追王大王王季暂追王 …… (第 9b 页)
臣子之统辞李氏谓文王追王后稷亦无据之说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祢本或作祢年礼/反缪同穆音木别)
(彼列反/下并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治犹正也缪读为穆声之误也竭
尽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武王伐纣之后因治亲属 …… (第 11b 页)
察也察有仁爱也物犹事也纰缪犹错也人道谓此
五事 孔氏颖达 曰圣人即位所且欲先行者五事
治亲即前三事三事若正则于家国皆正故急在前
报功谓报其有功劳者使为诸侯 …… (第 15a 页)
缓贤能以报功继治亲以举贤使能后存爱岂汉儒
之说与
存异姚氏舜牧曰先世功德遗爱在民兴灭继绝所
以存之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广明圣人受命以临天下有不
可变革及有可变革之事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
服 …… (第 16b 页)
(案凡礼乐之器统谓之器甲兵则谓之/械以为戒备而设也孟子曰予有戒心)衣服吉凶之
制也徽或作袆亲亲四者人道之常 孔氏颖达 曰
立权度量言始有天下必宜造此物也考校也正谓
年始朔谓月初王者得政改故用新周子殷丑夏寅
是改正 …… (第 17b 页)
亲也(孔疏若男女尊卑隔绝相服成亲义无混杂此/兄弟之妻若成亲为服则数相聚见奸乱易生)
男女无亲则远于相见(孔疏以其全同/路人恩亲不接) 孔氏颖达
曰此论同姓从宗异姓主名明男女有别之事同姓
父族也从宗谓从大小宗也合聚族人亲疏使昭为
一行穆为一行 …… (第 20b 页)
自纳焉(孔疏左传桓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取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又昭十)
(九年楚平王为大子建取/秦女而美平王自纳之) 孔氏颖达 曰凡姓族异
者所以别异人也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故隐
八年左传云天子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 …… (第 22b 页)
(也/)复谓嫂为母则令昭穆不明(孔疏既以子妻之名/名弟妻若又以诸父)
(之妻名名兄妻则上下全/乱昭穆不明故不可也)亦可谓之母乎言不可也
人治所以正人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兄弟之妻相
称谓之义弟非子行其妻亦谓之妇者以嫌相亵渎
谓之为妇欲卑远之也弟妻既得为妇号恐兄 …… (第 25b 页)
弟妻曰弟妇以别于子妇岂所称无于礼者之礼耶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
矣(免音问杀色界/反徐所例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
以外亲尽无属名 孔氏颖达 曰四世谓上至高祖 …… (第 26b 页)
(友之后及郑之七/穆游氏国氏之等)系之弗别谓若今宗室属籍也(孔/疏)
(汉同宗/有属籍)周礼小史掌定系世辨昭穆(孔疏周礼小史/之官掌定帝系)
(世本知世/代昭穆) 孔氏颖达 曰周家五世以后各为氏族
不共高祖别自为宗是庶姓别异于上也戚亲也单 …… (第 28a 页)
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盖崔与东郭皆
是氏其姓同出于姜自姜姓中分别出来便有所谓
崔氏有所谓东郭氏此便是庶姓别于上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论殷周统叙宗族之异昏姻可 …… (第 29a 页)
在室者(孔疏及出继/为人后者)长幼成人及殇也从服若夫为
妻之父母妻为夫之党服(孔疏从服下有六等郑/略举夫妻相为而言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服术之制 马氏睎孟曰术者言
其所由服之制有五而术则有六其详至于如此者 …… (第 30a 页)
(妻服之三月为轻是从重/而轻也舅之子亦是也)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
皇姑(孔疏郑引服问篇公子为君所厌自为其母/练冠是轻其妻犹为服期是从轻而重也)
孔氏颖达 曰从服有六者从服之中别有六种属从
者以其亲属为其支党徒从者与彼无亲空服彼之 …… (第 32b 页)
率祖则自义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犹用也率循也恩重者为之三
年义重者为之齐衰然如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
祖祢仁义之事仁恩也亲谓父母也等差也义宜也
言人情道理宜合如是案丧服条例衰服表恩若高
曾 …… (第 33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用恩则父母重而祖轻用义则祖
重而父母轻 孔氏颖达 曰子孙若用恩爱循亲而
上至于祖远者恩渐轻故名曰轻用义循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其义渐轻祖则义重故名曰重 …… (第 3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恩可以下施而族人皆臣也不
得以父兄子弟之亲自戚于君位谓齿列也所以尊
君别嫌也 孔氏颖达 曰合族者言君设族食燕饮
有合会族人之道族人不敢计已亲戚与君齿列 …… (第 3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明犹尊也一统焉族人上不戚君
下又辟宗乃后能相序 孔氏颖达 曰此下论卿大
夫以下继续小宗大宗之义小记文详此文简略小
记已备释之 方氏悫曰适子为宗宗则承家主祭 …… (第 37a 页)
(孔疏世继别/子为大宗)族人尊之谓之大宗(孔疏五世外皆为/之齐衰三月母妻)
(亦/然)是宗子也继祢者父之适也兄弟尊之谓之小宗
(孔疏皆以/本亲服之) 孔氏颖达 曰前既云明其宗此下广陈
五宗义也诸侯适子继世为君而第二子以下悉不
得祢先君故云别子并为其后世之始 …… (第 38b 页)
(之适子弟之子为别子适子之弟所生之子也弟则/是祢其长子则是小宗故云继祢为小宗因别子而)
(言/也)以高祖与祢皆有继者则曾祖亦有也则小宗四
与大宗凡五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大宗小宗之义
并明敬宗所以尊祖也百世不迁谓大宗也五世则
迁谓小宗也尊祖故敬宗总结大宗小宗 …… (第 43a 页)
则具下文 吕氏祖谦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
义也盖诸侯必敬宗子者以宗子是祖之适尊所自
来故敬适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自由也谓别子所由出或由此君
出(案如周公为别/子自文王出)或由他国来(案如孔子祖防叔奔/鲁而孔子 …… (第 44b 页)
鲁三桓之为三大宗郑七穆之为七大宗者盖非正
礼然二说未详孰是姑两存之
辨正朱子曰之所自出四字疑衍注中亦无其文至
作疏时方误耳 陈氏祥道曰 孔颖达 言别子之所
由出然则别子所由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榖梁曰
燕周之分子也分子即别子也 …… (第 45a 页)
(适为大宗则不复立庶为小宗前经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是也既无适子可立但立庶子为小宗前经)
(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是也公子唯己而已/即前经有无宗亦莫之宗郑注遥释前耳) 孔氏
颖达 曰以前经明卿大夫自有大宗有小宗以相继
属此经明诸侯之子身是公子上不得宗君下未为
后世之宗不可无人 …… (第 46b 页)
长权摄祭事传至子则自宗矣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移本或作施/同以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族昆弟之子不相为服有亲者服
各以其属亲疏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亲尽则无服有
亲则有服绝族者谓三从兄弟同高祖者族兄弟缌
麻族兄弟之子及四从兄弟为族属既绝者 …… (第 48a 页)
作移丧服传作施盖古者移施通用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
祢是故人道亲亲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亲亲言先有恩 孔氏颖达 曰从
亲亲以至尊祖敬宗收族宗庙严社稷重礼俗成天
下乐之而无厌倦前文已具此重说之者前论服之 …… (第 49a 页)
之有独重则虽一从再从以至绝族而大宗百世不
迁者孰非此仁之所贯注乎是故人道在亲亲圣人
治天下所为必自此始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论人道亲亲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 …… (第 50a 页)
曰孝莫大于严父百志人之志意所欲也刑犹成也
斁厌也言文王之德岂不显乎岂不承成先人之业
乎言其显且承之人乐之无厌也 孔氏颖达 曰已
上亲于亲亲亦上亲于祖以次相亲去已高远故云
尊祖宗是祖之正胤故云敬宗族人既敬宗子宗子 …… (第 50b 页)
亲亲尊祖敬宗收族而宗庙严岂不显乎推其效至
于财用足百志成礼俗刑岂不承乎礼俗刑而民乐
岂非人之无斁乎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诗笺云周公祭清庙是不光明文
王之德与言其光明之也是不承顺文王之志与言 (第 52b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七
大传第十六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大传者以其
记祖宗人亲之大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通论陈氏祥道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 …… (第 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凡大祭曰禘自由也大祭其先祖
所由生大祖诸侯受封君也 王氏肃曰所自出虞
夏出黄帝殷周出帝喾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王及
诸侯大夫士祭祖先之义诸侯非王及祭大祖耳大
夫士有勋劳大事为君所善者则君许其祫祭至于 …… (第 2a 页)
天配灵威仰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汎配五帝
也大事寇戎之事也省善也善于其君谓免于大难干
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于坛墠 孔氏颖达 曰
空祫及其高祖此对诸侯为言言支庶为大夫士者
耳若适为大夫亦有大祖故王制云大夫三庙一昭
一穆与 …… (第 5b 页)
(有庐二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道路尚然/明郊关亦有馆舍郑言此者證牧野有室)逡疾也疾
奔走言勤事周颂曰逡奔走在庙不以卑临尊不用
诸侯之号临天子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武王伐纣
率诸侯以祭祖庙追王大王王季上尊祖祢与前相
接也牧野之战是武王之大事也既战而退燔柴 …… (第 7b 页)
是著焉(孔疏文王所以早称王者案中侯我应篇云/我称非早一民固下注云一民心固臣下虽)
(时为早于/年为晚矣) 孔氏颖达 曰周本纪云文王受命六年
立灵台布王号于时称王年九十六也合符候云文
王立后稷配天追王大王王季暂追王 …… (第 9b 页)
臣子之统辞李氏谓文王追王后稷亦无据之说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祢本或作祢年礼/反缪同穆音木别)
(彼列反/下并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治犹正也缪读为穆声之误也竭
尽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武王伐纣之后因治亲属 …… (第 11b 页)
察也察有仁爱也物犹事也纰缪犹错也人道谓此
五事 孔氏颖达 曰圣人即位所且欲先行者五事
治亲即前三事三事若正则于家国皆正故急在前
报功谓报其有功劳者使为诸侯 …… (第 15a 页)
缓贤能以报功继治亲以举贤使能后存爱岂汉儒
之说与
存异姚氏舜牧曰先世功德遗爱在民兴灭继绝所
以存之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广明圣人受命以临天下有不
可变革及有可变革之事
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
服 …… (第 16b 页)
(案凡礼乐之器统谓之器甲兵则谓之/械以为戒备而设也孟子曰予有戒心)衣服吉凶之
制也徽或作袆亲亲四者人道之常 孔氏颖达 曰
立权度量言始有天下必宜造此物也考校也正谓
年始朔谓月初王者得政改故用新周子殷丑夏寅
是改正 …… (第 17b 页)
亲也(孔疏若男女尊卑隔绝相服成亲义无混杂此/兄弟之妻若成亲为服则数相聚见奸乱易生)
男女无亲则远于相见(孔疏以其全同/路人恩亲不接) 孔氏颖达
曰此论同姓从宗异姓主名明男女有别之事同姓
父族也从宗谓从大小宗也合聚族人亲疏使昭为
一行穆为一行 …… (第 20b 页)
自纳焉(孔疏左传桓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取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又昭十)
(九年楚平王为大子建取/秦女而美平王自纳之) 孔氏颖达 曰凡姓族异
者所以别异人也天子赐姓赐氏诸侯但赐氏故隐
八年左传云天子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 …… (第 22b 页)
(也/)复谓嫂为母则令昭穆不明(孔疏既以子妻之名/名弟妻若又以诸父)
(之妻名名兄妻则上下全/乱昭穆不明故不可也)亦可谓之母乎言不可也
人治所以正人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兄弟之妻相
称谓之义弟非子行其妻亦谓之妇者以嫌相亵渎
谓之为妇欲卑远之也弟妻既得为妇号恐兄 …… (第 25b 页)
弟妻曰弟妇以别于子妇岂所称无于礼者之礼耶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
矣(免音问杀色界/反徐所例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昆弟六世
以外亲尽无属名 孔氏颖达 曰四世谓上至高祖 …… (第 26b 页)
(友之后及郑之七/穆游氏国氏之等)系之弗别谓若今宗室属籍也(孔/疏)
(汉同宗/有属籍)周礼小史掌定系世辨昭穆(孔疏周礼小史/之官掌定帝系)
(世本知世/代昭穆) 孔氏颖达 曰周家五世以后各为氏族
不共高祖别自为宗是庶姓别异于上也戚亲也单 …… (第 28a 页)
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盖崔与东郭皆
是氏其姓同出于姜自姜姓中分别出来便有所谓
崔氏有所谓东郭氏此便是庶姓别于上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论殷周统叙宗族之异昏姻可 …… (第 29a 页)
在室者(孔疏及出继/为人后者)长幼成人及殇也从服若夫为
妻之父母妻为夫之党服(孔疏从服下有六等郑/略举夫妻相为而言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服术之制 马氏睎孟曰术者言
其所由服之制有五而术则有六其详至于如此者 …… (第 30a 页)
(妻服之三月为轻是从重/而轻也舅之子亦是也)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
皇姑(孔疏郑引服问篇公子为君所厌自为其母/练冠是轻其妻犹为服期是从轻而重也)
孔氏颖达 曰从服有六者从服之中别有六种属从
者以其亲属为其支党徒从者与彼无亲空服彼之 …… (第 32b 页)
率祖则自义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犹用也率循也恩重者为之三
年义重者为之齐衰然如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
祖祢仁义之事仁恩也亲谓父母也等差也义宜也
言人情道理宜合如是案丧服条例衰服表恩若高
曾 …… (第 33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用恩则父母重而祖轻用义则祖
重而父母轻 孔氏颖达 曰子孙若用恩爱循亲而
上至于祖远者恩渐轻故名曰轻用义循祖顺而下
之至于祢其义渐轻祖则义重故名曰重 …… (第 3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恩可以下施而族人皆臣也不
得以父兄子弟之亲自戚于君位谓齿列也所以尊
君别嫌也 孔氏颖达 曰合族者言君设族食燕饮
有合会族人之道族人不敢计已亲戚与君齿列 …… (第 3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明犹尊也一统焉族人上不戚君
下又辟宗乃后能相序 孔氏颖达 曰此下论卿大
夫以下继续小宗大宗之义小记文详此文简略小
记已备释之 方氏悫曰适子为宗宗则承家主祭 …… (第 37a 页)
(孔疏世继别/子为大宗)族人尊之谓之大宗(孔疏五世外皆为/之齐衰三月母妻)
(亦/然)是宗子也继祢者父之适也兄弟尊之谓之小宗
(孔疏皆以/本亲服之) 孔氏颖达 曰前既云明其宗此下广陈
五宗义也诸侯适子继世为君而第二子以下悉不
得祢先君故云别子并为其后世之始 …… (第 38b 页)
(之适子弟之子为别子适子之弟所生之子也弟则/是祢其长子则是小宗故云继祢为小宗因别子而)
(言/也)以高祖与祢皆有继者则曾祖亦有也则小宗四
与大宗凡五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大宗小宗之义
并明敬宗所以尊祖也百世不迁谓大宗也五世则
迁谓小宗也尊祖故敬宗总结大宗小宗 …… (第 43a 页)
则具下文 吕氏祖谦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
义也盖诸侯必敬宗子者以宗子是祖之适尊所自
来故敬适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自由也谓别子所由出或由此君
出(案如周公为别/子自文王出)或由他国来(案如孔子祖防叔奔/鲁而孔子 …… (第 44b 页)
鲁三桓之为三大宗郑七穆之为七大宗者盖非正
礼然二说未详孰是姑两存之
辨正朱子曰之所自出四字疑衍注中亦无其文至
作疏时方误耳 陈氏祥道曰 孔颖达 言别子之所
由出然则别子所由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榖梁曰
燕周之分子也分子即别子也 …… (第 45a 页)
(适为大宗则不复立庶为小宗前经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是也既无适子可立但立庶子为小宗前经)
(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是也公子唯己而已/即前经有无宗亦莫之宗郑注遥释前耳) 孔氏
颖达 曰以前经明卿大夫自有大宗有小宗以相继
属此经明诸侯之子身是公子上不得宗君下未为
后世之宗不可无人 …… (第 46b 页)
长权摄祭事传至子则自宗矣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移本或作施/同以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族昆弟之子不相为服有亲者服
各以其属亲疏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亲尽则无服有
亲则有服绝族者谓三从兄弟同高祖者族兄弟缌
麻族兄弟之子及四从兄弟为族属既绝者 …… (第 48a 页)
作移丧服传作施盖古者移施通用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
祢是故人道亲亲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亲亲言先有恩 孔氏颖达 曰从
亲亲以至尊祖敬宗收族宗庙严社稷重礼俗成天
下乐之而无厌倦前文已具此重说之者前论服之 …… (第 49a 页)
之有独重则虽一从再从以至绝族而大宗百世不
迁者孰非此仁之所贯注乎是故人道在亲亲圣人
治天下所为必自此始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论人道亲亲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 …… (第 50a 页)
曰孝莫大于严父百志人之志意所欲也刑犹成也
斁厌也言文王之德岂不显乎岂不承成先人之业
乎言其显且承之人乐之无厌也 孔氏颖达 曰已
上亲于亲亲亦上亲于祖以次相亲去已高远故云
尊祖宗是祖之正胤故云敬宗族人既敬宗子宗子 …… (第 50b 页)
亲亲尊祖敬宗收族而宗庙严岂不显乎推其效至
于财用足百志成礼俗刑岂不承乎礼俗刑而民乐
岂非人之无斁乎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诗笺云周公祭清庙是不光明文
王之德与言其光明之也是不承顺文王之志与言 (第 5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八
少仪第十七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少仪者以其
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少犹小也此于别录属
制度 方氏悫曰篇中所言不 …… (第 1a 页)
朝夕闻名于将命者于敌者则曰某愿朝夕见于将
命者瞽无目也以无目辞不称见 孔氏颖达 曰此
论见君子之法记者谦退不敢自专制其仪而傅闻
旧说故云闻也(刘氏彝曰俗已衰坠而知/礼者未尽灭故 …… (第 2b 页)
存疑陆氏佃曰不得阶主亦辞也若曰固愿见不得
阶主而前耳 邵氏渊曰恐不得将命者道达为之
阶主
存异 孔氏颖达 曰或云始来礼隆故尊卑宜异重来 …… (第 3b 页)
方俱给事也(孔疏谓比方其年力以给丧事/若五十从反哭四十待盈坎)曰某愿
听事于将命者童子未成人不敢当相见之礼也曰听
役者丧忧戚无宾主之礼皆为执事来也 孔氏颖
达 曰前明吉礼相见此明凶事相见也童子不得与
成人为比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也若适公卿贵者 …… (第 4b 页)
掌丧事也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
敌者曰赠从者(从才/用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适他行朝会也资犹用也赠送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臣致物于君及敌者之辞前明 …… (第 5a 页)
物善恶也周礼玉府掌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
货贿之物受而藏之有贾八人不以襚进不将命也
即陈而已 孔氏颖达 曰此明送凶也襚者以衣送
死人之称礼以衣送敌者死曰襚若臣以衣送君死
不敢必充君襚故云致废衣不敢云与 …… (第 6a 页)
进即陈之不须执以将命若非亲则摈者傅辞将进
以为礼节士丧礼大功以上同财之亲襚不将命即
陈于房中小功以下及同姓等皆将命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襚者遂彼生时之意也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甸大/见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甸谓田野之物 (第 6b 页)
孔氏颖达 曰言
此物是田野所出合献入于君有司必云田所出者 …… (第 6b 页)
戎 庾氏蔚之曰礼既祖讫而后赗马入于庙庭入
门者欲以供驾魂车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赗赙之
异以马送死曰赗以马助生人营丧曰赙币谓财货
并助主人丧用之物大白兵车之旗为送丧之从车 …… (第 7b 页)
举以东(孔疏杂记云含者入升堂致命坐委于殡东/南宰夫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后襚者赙者)
(并然若赙生人则致命摈者不告摈不/升堂然车马不举以东谓币之属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赙者授物及主人受之之礼坐犹跪也谓赙
者致命跪而委物于地主人摈者举而取之吉时若
人馈物主人皆 …… (第 7b 页)
辞(孔疏宾主升堂就席摈者恐相/辞谢故告以可坐不须辞也)说屦于户内者一
人虽众敌犹有所尊也在在内也(孔疏在/室或堂)尊长在则
后来之人皆说屦户外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宾主之
入摈者告之辞让之节及说屦之仪至阶之时摈者
亦应告主人曰辞让宾先登此不言者始入之文包 …… (第 9b 页)
行也(孔疏师氏教国子三德三行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一曰孝行二曰友行三曰顺行)
艺六艺也(孔疏保氏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宾主
相问饮食及道艺之事品味殽馔也亟数也若欲问 …… (第 10a 页)
知者不为也居室以苟完为善用器以粗给为足
应氏镛曰案在躬之疑若衣服而不知其名亦其一
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械兵器也 孔氏颖达 曰此承上
宾主相问因明宾主之礼既问人之道艺则己当学
习明了不得使疑事在其躬宾主皆然也宾不得愿 …… (第 11b 页)
(拚席上不得/用埽地帚)膺亲也(孔疏膺/人之胸)擖舌也(孔疏箕/之舌)持箕将
去粪者以舌自乡(孔疏不得/持乡尊者) 孔氏颖达 曰拚是除
秽埽是涤荡 徐氏师曾曰曰埽曰拚记埽之名不 (第 12b 页)
以鬣膺擖记埽之法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论主人为宾洒埽之事氾广也
大宾来外内俱埽谓之埽小宾来则止埽席前名曰
拚也
案此与曲礼为长者 …… (第 13a 页)
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孔疏若贰心不/正必凶则卜筮)
(权时妄/告也)大卜问来卜筮者也义正事也志私意也
孔氏颖达 曰卜筮者是公义则可为卜筮若所问是
私意则不为之卜筮
通论刘氏彝曰凡问卜筮之道先正其心然后问于
…… (第 13b 页)
卢氏植曰不画地不敢无故画地手无容不弄手也
(案玉藻言手容恭弄手则不恭矣故戒之/方氏云手虽无容亦不可翣连下反泥) 孔氏颖
达 曰此连下节论卑幼奉侍于尊长诸杂仪翣扇也
虽热不敢摇扇寝卧也坐跪也若尊者卧而侍者傅 …… (第 15a 页)
(名为/二)良绥君绥也负之由左肩上入右腋下申之于
前覆苓上也(孔疏先取君绥申于面/前乃掷于车前幦上)步行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为君仆御之法仆即御者也右带剑带
之于要右边也带剑之法在左以右抽之便也今御 …… (第 17a 页)
既不得执君绥故执副绥而升也既升车执策分辔
而后行车行车五步而立待君君出上则授良绥而
升君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君由后升仆者在车背君而面向
前取君绥申之
辨正朱子曰既言以散绥升则是此时仆方在车下 …… (第 17b 页)
罢劳也春秋传曰师还曰疲(孔疏公羊傅庄八年秋/师还善辞也何善尔病)
(之也何休注慰劳/其罢病也罢疲同)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卑者见尊及
朝廷退归之辞朝还则称曰退论语子退朝冉有退
朝若在燕及游还称曰归燕游礼亵主于归家 …… (第 19b 页)
之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
虽请退可也(欠起剑反伸音申笏音忽/还音旋蚤音早莫音暮)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皆解倦之状伸频伸也运泽谓
玩弄也金器弄之易以汗泽 孔氏颖达 曰此明侍
坐法也志倦则欠体疲则伸运动也谓君子摇动于 …… (第 20a 页)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量量其事意合成否(孔疏谓意相/合否不妄投)
(也事可成否/不倖试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臣事君之法臣之
事君欲请为其事先商量事意堪合与否然后入而
请之不先入请然后始商量成否非直事 …… (第 21a 页)
变倾颜色为非常则人不长失敬也(孔疏言当恒自/矜持尊其瞻视)
(若变为亵慢则人不/复长久失他人所敬) 孔氏颖达 曰此明在僚类当
自矜持之事 朱子曰旁泛及也泛与人狎习不恭
敬也旧事既非今日所急且或扬人宿过以取憎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亡去也疾恶也颂谓将顺其美也
骄谓言行谋从恃知而慢也怠惰也相助也废政教
坏乱不可因也役为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臣事君 …… (第 23a 页)
震动清浊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兴有说(孔疏引考/工记者證)
(说是说法/度之意)訾思也成犹善也思此则疾贫也质成也
闻疑则傅疑若成之或有所误 孔氏颖达 曰此广
明为人之法渎慢也神明正直当敬而远之未至之
事圣人难之凡人固不可预测量之也士敖游于六
艺 …… (第 24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德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孔疏知非/六德知仁)
(圣义中和者以彼教万/民此云士当是国子也) 孔氏颖达 曰士谓进士有
德行者当依附于三德(案注疏舍去六/德其说太偏)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 …… (第 26a 页)
子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
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孔/疏)
(引周礼保氏六仪容即/仪也故知美皆当为仪)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事之
宜与宾客言语形状穆穆皇皇然曲礼天子穆穆诸
侯皇皇行容也皆美大之状在朝廷威仪则济济翔 …… (第 26b 页)
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孔疏引大司乐/證卿大夫子习)
(乐之/事)士禄薄子以农事为业 孔氏颖达 曰此节明
国君及大夫士之子长幼之称彼人问君之子长幼
长则答云能从君供社稷之事若幼则曰已能治事
…… (第 28a 页)
子当稽颡也(孔疏小记文以/稽颡故不手拜)其馀亦手拜而已虽或
为唯或曰丧为主则不手拜肃拜也(孔疏或解与前/为夫长子稽颡)
(违异/非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人拜仪妇人吉礼不手
拜但肃拜吉事及君赐悉然为尸坐者周礼坐尸嫌
妇人或异故明之也则不手拜肃 …… (第 31b 页)
三月庙见则妇扱地先屈膝跪手至地而首亦至地
如男子之稽首也为丧主而稽颡则如稽首而开两
手颡直触地而无容矣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肃拜妇人之常而昏礼妇拜扱地
以其新来为妇尽礼于舅姑故也(案昏礼妇见醴妇/馈飨俱不言扱地)
左傅 (第 32a 页)
穆嬴顿首于宣子之门者有求于宣子非礼之
正也
葛绖而麻带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既虞卒哭也带所以自结束也
于丧之带有除而无变 孔氏颖达 曰此谓妇人既
虞卒哭其绖以葛易麻故云葛绖妇人尚质所贵在
腰带有除无变终始是麻故云麻带 吴氏澄曰绖 …… (第 32b 页)
不变谓何
取俎进俎不坐
正义郑氏康成曰以其有足亦柄尺之类(案管子弟/子职云柄)
(尺不跪注豆有柄/长尺则立而进之) 孔氏颖达 曰取俎谓就俎上取 …… (第 33a 页)
(礼故云祭/所尊在室)燕所尊在堂(孔疏燕礼文无在室唯在堂/行礼初时立而致敬故云燕)
(所尊/在堂)将燕降说屦乃升堂(孔疏燕/礼文)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堂上有跣无跣之事凡祭谓天子至士悉然也跣
说屦也祭礼主敬故凡祭非唯室中不说屦堂上亦
不敢 …… (第 34b 页)
陆氏佃曰凡说屦为坐也立饫坐燕故曰燕则有之
而礼不说屦升堂谓之饫跣说屦也无袜而跣谓之
徒跣
未尝不食新
正义郑氏康成曰尝谓荐新物于寝庙 孔氏颖达
曰未尝则人子不忍前食新也
存异方氏悫曰秋祭曰尝月令特于孟秋言尝新者 …… (第 35a 页)
以此左氏言不食新乃谓麦为新麦以夏为秋故也
仆于君子君子升下则授绥始乘则式君子下行然后
还立(还音旋/注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还车而立以俟其去 孔氏颖达
曰仆御之礼必授人绥故君子升及下仆者皆授绥
也仆者始乘君子未至御者则式以待君子升也仆
人之礼若君子 …… (第 35b 页)
更还车而立待君子去后乃敢自安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或云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
前故君子将下车则仆亦下车立于马前待君子下
行乃更还车立以俟君去(案 …… (第 36a 页)
傅乘而归七乘五乘三乘此盖殷制也周礼贰车公
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及卿大夫各如其命之数
孔氏颖达 曰乘贰车佐车仆乘副车法也朝祀尚
敬乘副车者式戎猎尚武乘副车者不式也
通论 (第 36b 页)
孔氏颖达 曰若戎猎自相对则戎车之副曰倅
田车之副曰佐故周礼戎仆驭倅车田仆驭佐车熊
氏云此云戎车之副曰佐者据 …… (第 3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服车所乘车也车有新旧不齿其
年尊有爵者之物广敬也贾谓平尊者之物非敬也(案/平)
(评也谓评/其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广敬之义有贰车则
谓下大夫其所乘之马所服之车不敢齿次论其年
岁评其堪值多少之价皆为不敬 方 …… (第 37b 页)
(陈酒牵犬以致命故不言陈犬也/犬马不上于堂牵之当在下耳)于卑者曰赐于尊
者曰献(孔疏物可为礼尊/卑随其所与也)鼎肉谓牲体已解可升于
鼎加犹多也 孔氏颖达 曰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
者谓将命之时辞也其以鼎肉则执以将命谓无脯 …… (第 38b 页)
(必以箧进人亦必以箧往箧中先加夫襓置剑襓上/则剑不动乃加盖至献时则启盖反袭于下而见剑)
(在夫襓上亦/当左其首也) 孔氏颖达 曰献车马者执策绥故知
陈车马而说绥执以将命(辅氏曰绥乘/车所执者) …… (第 40b 页)
颖镮也(孔疏颖是颖发之义刃之/在手禾之秀穗皆谓之颖)拊谓把以刺刃授
人则辟刃不以刃正向人也(方氏悫曰郤其/刃恐伤人也) 孔氏
颖达 曰脩脯也
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军尚左卒尚右(卒子/忽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入后刃不以刃向国也左阳也阳 (第 41b 页)
主生将军有庙胜之策左为上贵不败绩右阴也阴
主杀卒之行伍以右为上示有死志 孔氏颖达 曰
此论兵车出入及将士所处之宜 方氏悫曰军以
谋为主而好生卒以战为事而敢死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 …… (第 4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先饭而后已所以劝也亟疾也备
哕噎若见问也(孔疏小饭备哕噎/速咽之备见问)口容弄口 孔氏
颖达 曰此明侍食之法先君子之饭若尝食然君子
食罢而后已若劝食然小饭谓小口而饭亟谓疾速 …… (第 4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客爵谓主所酬宾之爵也以优宾
耳宾不举奠于荐东介酢僎三爵皆饮爵也介宾之
辅也酢所以酢主人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客爵所
在乡饮酒礼主人酬宾宾受奠觯于荐东是客爵居
左也旅酬之时一人举觯于宾宾奠觯于荐西至旅 …… (第 4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进尾擗之由后鲠肉(孔疏/胁肉)易离也
乾鱼进首擗之由前理易析也冬气在下腴腹下也
夏气在上鳍脊也膴大脔谓刳鱼腹也膴读如冔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进鱼之礼濡湿也冬时阳气 …… (第 45a 页)
下在鱼腹夏时阳气上在鱼脊凡阳气所在之处肥
美故进鱼使向右以右手取之便也祭膴者此处肥
美故食鱼则刳取以祭先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谓寻常燕食非祭祀及飨食正
礼也若祭祀鱼在于俎皆缩载俎既横设鱼则随俎
而从于人为横无进首进尾之 …… (第 45b 页)
案此方调齐故居之于左为便若陈列则曲礼云羹
居人之右
赞币自左诏辞自右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由也谓为君受币为君出命也
立者尊右 孔氏颖达 曰此论赞币赞辞之异赞助 …… (第 47a 页)
前也(孔疏范与周礼軓声同字异但轼前之軓车旁/作凡或作范字毂末之轨则车旁作九此左右)
(轨是也车辙亦谓/之轨亦车旁作九) 孔氏颖达 曰此明为尸之仆祖
道祭軷之宜尸之仆为尸御车之人将欲祭軷酌酒
与尸之仆令为軷祭如酌酒与君之仆也仆既 …… (第 48a 页)
(向尊者先祭耳便也曰方氏/悫曰凡鸟兽之口皆 喙)
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饮酒者禨者
醮者有折俎不坐未步爵不尝羞(禨其记反醮子/笑反折之设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设尊者也 孔氏颖达 曰此
论设尊及折俎行爵尝羞之仪酌者酌酒人也
通论方氏悫曰谓之鼻者以当前如人之鼻故也若
玉人大璋 …… (第 50a 页)
(酒燕礼有折俎者皆不坐独云禨者醮者不坐者以/禨者醮者无酒俎之时则得坐嫌有折俎亦坐故特)
(明之燕方氏悫曰折骨于俎取之则辨贵贱虽/王之 飨亦不过此小子不敢当备礼故也)步行
也 孔氏颖达 曰饮酒者则下文禨者醮者是也总
以饮酒目之羞殽羞也殽羞本为酒设若爵未行而
旡尝羞是贪食矣此谓无算爵 …… (第 51a 页)
其作之状以醢与荤菜淹之杀肉及腥气也(方氏悫/曰菹酢)
(菜醢人所谓菁菹茆菹/是也此制造之法如之)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脍
及齑菹粗细之异
其有折俎者取祭反之不坐燔亦如之尸则坐(燔音/烦)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 …… (第 52b 页)
曰尸左执爵右兼取肝擩于俎盐振祭哜之加于
菹豆(孔疏乡射礼云兴兴则立也少牢礼不/云兴故知尸则坐引之者證尸坐之义) 孔氏
颖达 曰此一节明祭俎之仪就俎取所祭肺升席坐
祭祭讫反此所祭之物加于俎取之反之不坐唯祭
时坐耳然不坐者是 (第 53a 页)
宾客若为尸尸尊皆坐也
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罔本亦作冈又/作誷亡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罔犹罔罔无知貌 孔氏颖达 曰
衣服文章所以表人之德亦劝人慕德若著之而不 …… (第 53a 页)
(杀于三事而案此正礼所谓异姓至让则止即授人/烛亦至让 止宾出不为长夜之饮也先儒疑杀礼)
(即乱生误/会经意)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有烛无烛之仪在者
谓己在于坐者若日已闇而坐中未有烛有人后至
则主人以在坐中者告之使后来人知 …… (第 5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示不敢歆臭也口旁曰咡 陆氏
佃曰洗盥所谓凡洗必盥是也洗爵及执食饮苟有
气焉人或秽之气犹不得其謦欬言语可知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洗谓与尊长洗足也盥谓与尊长
洗手也与执长者饮食皆不使鼻臭及之
案训洗盥陆氏有据依疏义似过严然孔 …… (第 55a 页)
(使知已祔祥而已若颜/回之丧馈孔子祥肉也)展省具也折断分也皆用左
者右以祭也(孔疏周人牲体尚右/右边以祭所以献左)羊豕不言臂臑因
牛序之可知
案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致福及膳于君子及所膳牲体
之数凡初遣使膳告君子之时主人自省视饮食多
少备具于阼阶南稽首拜送 …… (第 56a 页)
(名/)诗云公徒三万贝胄朱綅(孔疏诗鲁颂閟宫文贝/胄谓以贝饰胄朱綅缀)
(之/也)亦铠饰也(孔疏谓以/朱绳缀甲) 孔氏颖达 曰此明国家靡
敝减省之理君造作侈靡赋税烦急则物凋敝或以 (第 57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八
少仪第十七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少仪者以其
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少犹小也此于别录属
制度 方氏悫曰篇中所言不 …… (第 1a 页)
朝夕闻名于将命者于敌者则曰某愿朝夕见于将
命者瞽无目也以无目辞不称见 孔氏颖达 曰此
论见君子之法记者谦退不敢自专制其仪而傅闻
旧说故云闻也(刘氏彝曰俗已衰坠而知/礼者未尽灭故 …… (第 2b 页)
存疑陆氏佃曰不得阶主亦辞也若曰固愿见不得
阶主而前耳 邵氏渊曰恐不得将命者道达为之
阶主
存异 孔氏颖达 曰或云始来礼隆故尊卑宜异重来 …… (第 3b 页)
方俱给事也(孔疏谓比方其年力以给丧事/若五十从反哭四十待盈坎)曰某愿
听事于将命者童子未成人不敢当相见之礼也曰听
役者丧忧戚无宾主之礼皆为执事来也 孔氏颖
达 曰前明吉礼相见此明凶事相见也童子不得与
成人为比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也若适公卿贵者 …… (第 4b 页)
掌丧事也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
敌者曰赠从者(从才/用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适他行朝会也资犹用也赠送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臣致物于君及敌者之辞前明 …… (第 5a 页)
物善恶也周礼玉府掌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
货贿之物受而藏之有贾八人不以襚进不将命也
即陈而已 孔氏颖达 曰此明送凶也襚者以衣送
死人之称礼以衣送敌者死曰襚若臣以衣送君死
不敢必充君襚故云致废衣不敢云与 …… (第 6a 页)
进即陈之不须执以将命若非亲则摈者傅辞将进
以为礼节士丧礼大功以上同财之亲襚不将命即
陈于房中小功以下及同姓等皆将命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襚者遂彼生时之意也
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甸于有司(甸大/见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甸谓田野之物 (第 6b 页)
孔氏颖达 曰言
此物是田野所出合献入于君有司必云田所出者 …… (第 6b 页)
戎 庾氏蔚之曰礼既祖讫而后赗马入于庙庭入
门者欲以供驾魂车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赗赙之
异以马送死曰赗以马助生人营丧曰赙币谓财货
并助主人丧用之物大白兵车之旗为送丧之从车 …… (第 7b 页)
举以东(孔疏杂记云含者入升堂致命坐委于殡东/南宰夫坐取璧降自西阶以东后襚者赙者)
(并然若赙生人则致命摈者不告摈不/升堂然车马不举以东谓币之属也) 孔氏颖达
者致命跪而委物于地主人摈者举而取之吉时若
人馈物主人皆 …… (第 7b 页)
辞(孔疏宾主升堂就席摈者恐相/辞谢故告以可坐不须辞也)说屦于户内者一
人虽众敌犹有所尊也在在内也(孔疏在/室或堂)尊长在则
后来之人皆说屦户外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宾主之
入摈者告之辞让之节及说屦之仪至阶之时摈者
亦应告主人曰辞让宾先登此不言者始入之文包 …… (第 9b 页)
行也(孔疏师氏教国子三德三行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一曰孝行二曰友行三曰顺行)
艺六艺也(孔疏保氏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宾主
相问饮食及道艺之事品味殽馔也亟数也若欲问 …… (第 10a 页)
知者不为也居室以苟完为善用器以粗给为足
应氏镛曰案在躬之疑若衣服而不知其名亦其一
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械兵器也 孔氏颖达 曰此承上
宾主相问因明宾主之礼既问人之道艺则己当学
习明了不得使疑事在其躬宾主皆然也宾不得愿 …… (第 11b 页)
(拚席上不得/用埽地帚)膺亲也(孔疏膺/人之胸)擖舌也(孔疏箕/之舌)持箕将
去粪者以舌自乡(孔疏不得/持乡尊者) 孔氏颖达 曰拚是除
秽埽是涤荡 徐氏师曾曰曰埽曰拚记埽之名不 (第 12b 页)
以鬣膺擖记埽之法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论主人为宾洒埽之事氾广也
大宾来外内俱埽谓之埽小宾来则止埽席前名曰
拚也
案此与曲礼为长者 …… (第 13a 页)
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孔疏若贰心不/正必凶则卜筮)
(权时妄/告也)大卜问来卜筮者也义正事也志私意也
孔氏颖达 曰卜筮者是公义则可为卜筮若所问是
私意则不为之卜筮
通论刘氏彝曰凡问卜筮之道先正其心然后问于
…… (第 13b 页)
卢氏植曰不画地不敢无故画地手无容不弄手也
(案玉藻言手容恭弄手则不恭矣故戒之/方氏云手虽无容亦不可翣连下反泥) 孔氏颖
达 曰此连下节论卑幼奉侍于尊长诸杂仪翣扇也
虽热不敢摇扇寝卧也坐跪也若尊者卧而侍者傅 …… (第 15a 页)
(名为/二)良绥君绥也负之由左肩上入右腋下申之于
前覆苓上也(孔疏先取君绥申于面/前乃掷于车前幦上)步行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为君仆御之法仆即御者也右带剑带
之于要右边也带剑之法在左以右抽之便也今御 …… (第 17a 页)
既不得执君绥故执副绥而升也既升车执策分辔
而后行车行车五步而立待君君出上则授良绥而
升君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君由后升仆者在车背君而面向
前取君绥申之
辨正朱子曰既言以散绥升则是此时仆方在车下 …… (第 17b 页)
罢劳也春秋传曰师还曰疲(孔疏公羊傅庄八年秋/师还善辞也何善尔病)
(之也何休注慰劳/其罢病也罢疲同)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卑者见尊及
朝廷退归之辞朝还则称曰退论语子退朝冉有退
朝若在燕及游还称曰归燕游礼亵主于归家 …… (第 19b 页)
之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屦问日之蚤莫
虽请退可也(欠起剑反伸音申笏音忽/还音旋蚤音早莫音暮)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皆解倦之状伸频伸也运泽谓
玩弄也金器弄之易以汗泽 孔氏颖达 曰此明侍
坐法也志倦则欠体疲则伸运动也谓君子摇动于 …… (第 20a 页)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量量其事意合成否(孔疏谓意相/合否不妄投)
(也事可成否/不倖试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臣事君之法臣之
事君欲请为其事先商量事意堪合与否然后入而
请之不先入请然后始商量成否非直事 …… (第 21a 页)
变倾颜色为非常则人不长失敬也(孔疏言当恒自/矜持尊其瞻视)
(若变为亵慢则人不/复长久失他人所敬) 孔氏颖达 曰此明在僚类当
自矜持之事 朱子曰旁泛及也泛与人狎习不恭
敬也旧事既非今日所急且或扬人宿过以取憎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亡去也疾恶也颂谓将顺其美也
骄谓言行谋从恃知而慢也怠惰也相助也废政教
坏乱不可因也役为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臣事君 …… (第 23a 页)
震动清浊之所由出侈弇之所由兴有说(孔疏引考/工记者證)
(说是说法/度之意)訾思也成犹善也思此则疾贫也质成也
闻疑则傅疑若成之或有所误 孔氏颖达 曰此广
明为人之法渎慢也神明正直当敬而远之未至之
事圣人难之凡人固不可预测量之也士敖游于六
艺 …… (第 24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德三德至德敏德孝德(孔疏知非/六德知仁)
(圣义中和者以彼教万/民此云士当是国子也) 孔氏颖达 曰士谓进士有
德行者当依附于三德(案注疏舍去六/德其说太偏)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 …… (第 26a 页)
子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
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孔/疏)
(引周礼保氏六仪容即/仪也故知美皆当为仪)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事之
宜与宾客言语形状穆穆皇皇然曲礼天子穆穆诸
侯皇皇行容也皆美大之状在朝廷威仪则济济翔 …… (第 26b 页)
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孔疏引大司乐/證卿大夫子习)
(乐之/事)士禄薄子以农事为业 孔氏颖达 曰此节明
国君及大夫士之子长幼之称彼人问君之子长幼
长则答云能从君供社稷之事若幼则曰已能治事
…… (第 28a 页)
子当稽颡也(孔疏小记文以/稽颡故不手拜)其馀亦手拜而已虽或
为唯或曰丧为主则不手拜肃拜也(孔疏或解与前/为夫长子稽颡)
(违异/非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妇人拜仪妇人吉礼不手
拜但肃拜吉事及君赐悉然为尸坐者周礼坐尸嫌
妇人或异故明之也则不手拜肃 …… (第 31b 页)
三月庙见则妇扱地先屈膝跪手至地而首亦至地
如男子之稽首也为丧主而稽颡则如稽首而开两
手颡直触地而无容矣
通论 孔氏颖达 曰肃拜妇人之常而昏礼妇拜扱地
以其新来为妇尽礼于舅姑故也(案昏礼妇见醴妇/馈飨俱不言扱地)
左傅 (第 32a 页)
穆嬴顿首于宣子之门者有求于宣子非礼之
正也
葛绖而麻带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既虞卒哭也带所以自结束也
于丧之带有除而无变 孔氏颖达 曰此谓妇人既
虞卒哭其绖以葛易麻故云葛绖妇人尚质所贵在
腰带有除无变终始是麻故云麻带 吴氏澄曰绖 …… (第 32b 页)
不变谓何
取俎进俎不坐
正义郑氏康成曰以其有足亦柄尺之类(案管子弟/子职云柄)
(尺不跪注豆有柄/长尺则立而进之) 孔氏颖达 曰取俎谓就俎上取 …… (第 33a 页)
(礼故云祭/所尊在室)燕所尊在堂(孔疏燕礼文无在室唯在堂/行礼初时立而致敬故云燕)
(所尊/在堂)将燕降说屦乃升堂(孔疏燕/礼文) 孔氏颖达 曰此
论堂上有跣无跣之事凡祭谓天子至士悉然也跣
说屦也祭礼主敬故凡祭非唯室中不说屦堂上亦
不敢 …… (第 34b 页)
陆氏佃曰凡说屦为坐也立饫坐燕故曰燕则有之
而礼不说屦升堂谓之饫跣说屦也无袜而跣谓之
徒跣
未尝不食新
正义郑氏康成曰尝谓荐新物于寝庙 孔氏颖达
曰未尝则人子不忍前食新也
存异方氏悫曰秋祭曰尝月令特于孟秋言尝新者 …… (第 35a 页)
以此左氏言不食新乃谓麦为新麦以夏为秋故也
仆于君子君子升下则授绥始乘则式君子下行然后
还立(还音旋/注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还车而立以俟其去 孔氏颖达
曰仆御之礼必授人绥故君子升及下仆者皆授绥
也仆者始乘君子未至御者则式以待君子升也仆
人之礼若君子 …… (第 35b 页)
更还车而立待君子去后乃敢自安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或云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
前故君子将下车则仆亦下车立于马前待君子下
行乃更还车立以俟君去(案 …… (第 36a 页)
傅乘而归七乘五乘三乘此盖殷制也周礼贰车公
九乘侯伯七乘子男五乘及卿大夫各如其命之数
孔氏颖达 曰乘贰车佐车仆乘副车法也朝祀尚
敬乘副车者式戎猎尚武乘副车者不式也
通论 (第 36b 页)
孔氏颖达 曰若戎猎自相对则戎车之副曰倅
田车之副曰佐故周礼戎仆驭倅车田仆驭佐车熊
氏云此云戎车之副曰佐者据 …… (第 3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服车所乘车也车有新旧不齿其
年尊有爵者之物广敬也贾谓平尊者之物非敬也(案/平)
(评也谓评/其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广敬之义有贰车则
谓下大夫其所乘之马所服之车不敢齿次论其年
岁评其堪值多少之价皆为不敬 方 …… (第 37b 页)
(陈酒牵犬以致命故不言陈犬也/犬马不上于堂牵之当在下耳)于卑者曰赐于尊
者曰献(孔疏物可为礼尊/卑随其所与也)鼎肉谓牲体已解可升于
鼎加犹多也 孔氏颖达 曰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
者谓将命之时辞也其以鼎肉则执以将命谓无脯 …… (第 38b 页)
(必以箧进人亦必以箧往箧中先加夫襓置剑襓上/则剑不动乃加盖至献时则启盖反袭于下而见剑)
(在夫襓上亦/当左其首也) 孔氏颖达 曰献车马者执策绥故知
陈车马而说绥执以将命(辅氏曰绥乘/车所执者) …… (第 40b 页)
颖镮也(孔疏颖是颖发之义刃之/在手禾之秀穗皆谓之颖)拊谓把以刺刃授
人则辟刃不以刃正向人也(方氏悫曰郤其/刃恐伤人也) 孔氏
颖达 曰脩脯也
乘兵车出先刃入后刃军尚左卒尚右(卒子/忽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入后刃不以刃向国也左阳也阳 (第 41b 页)
主生将军有庙胜之策左为上贵不败绩右阴也阴
主杀卒之行伍以右为上示有死志 孔氏颖达 曰
此论兵车出入及将士所处之宜 方氏悫曰军以
谋为主而好生卒以战为事而敢死
宾客主恭祭祀主敬丧事 …… (第 4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先饭而后已所以劝也亟疾也备
哕噎若见问也(孔疏小饭备哕噎/速咽之备见问)口容弄口 孔氏
颖达 曰此明侍食之法先君子之饭若尝食然君子
食罢而后已若劝食然小饭谓小口而饭亟谓疾速 …… (第 4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客爵谓主所酬宾之爵也以优宾
耳宾不举奠于荐东介酢僎三爵皆饮爵也介宾之
辅也酢所以酢主人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客爵所
在乡饮酒礼主人酬宾宾受奠觯于荐东是客爵居
左也旅酬之时一人举觯于宾宾奠觯于荐西至旅 …… (第 4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进尾擗之由后鲠肉(孔疏/胁肉)易离也
乾鱼进首擗之由前理易析也冬气在下腴腹下也
夏气在上鳍脊也膴大脔谓刳鱼腹也膴读如冔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进鱼之礼濡湿也冬时阳气 …… (第 45a 页)
下在鱼腹夏时阳气上在鱼脊凡阳气所在之处肥
美故进鱼使向右以右手取之便也祭膴者此处肥
美故食鱼则刳取以祭先也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谓寻常燕食非祭祀及飨食正
礼也若祭祀鱼在于俎皆缩载俎既横设鱼则随俎
而从于人为横无进首进尾之 …… (第 45b 页)
案此方调齐故居之于左为便若陈列则曲礼云羹
居人之右
赞币自左诏辞自右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由也谓为君受币为君出命也
立者尊右 孔氏颖达 曰此论赞币赞辞之异赞助 …… (第 47a 页)
前也(孔疏范与周礼軓声同字异但轼前之軓车旁/作凡或作范字毂末之轨则车旁作九此左右)
(轨是也车辙亦谓/之轨亦车旁作九) 孔氏颖达 曰此明为尸之仆祖
道祭軷之宜尸之仆为尸御车之人将欲祭軷酌酒
与尸之仆令为軷祭如酌酒与君之仆也仆既 …… (第 48a 页)
(向尊者先祭耳便也曰方氏/悫曰凡鸟兽之口皆 喙)
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饮酒者禨者
醮者有折俎不坐未步爵不尝羞(禨其记反醮子/笑反折之设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设尊者也 孔氏颖达 曰此
论设尊及折俎行爵尝羞之仪酌者酌酒人也
通论方氏悫曰谓之鼻者以当前如人之鼻故也若
玉人大璋 …… (第 50a 页)
(酒燕礼有折俎者皆不坐独云禨者醮者不坐者以/禨者醮者无酒俎之时则得坐嫌有折俎亦坐故特)
(明之燕方氏悫曰折骨于俎取之则辨贵贱虽/王之 飨亦不过此小子不敢当备礼故也)步行
也 孔氏颖达 曰饮酒者则下文禨者醮者是也总
以饮酒目之羞殽羞也殽羞本为酒设若爵未行而
旡尝羞是贪食矣此谓无算爵 …… (第 51a 页)
其作之状以醢与荤菜淹之杀肉及腥气也(方氏悫/曰菹酢)
(菜醢人所谓菁菹茆菹/是也此制造之法如之)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脍
及齑菹粗细之异
其有折俎者取祭反之不坐燔亦如之尸则坐(燔音/烦)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 …… (第 52b 页)
曰尸左执爵右兼取肝擩于俎盐振祭哜之加于
菹豆(孔疏乡射礼云兴兴则立也少牢礼不/云兴故知尸则坐引之者證尸坐之义) 孔氏
颖达 曰此一节明祭俎之仪就俎取所祭肺升席坐
祭祭讫反此所祭之物加于俎取之反之不坐唯祭
时坐耳然不坐者是 (第 53a 页)
宾客若为尸尸尊皆坐也
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罔本亦作冈又/作誷亡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罔犹罔罔无知貌 孔氏颖达 曰
衣服文章所以表人之德亦劝人慕德若著之而不 …… (第 53a 页)
(杀于三事而案此正礼所谓异姓至让则止即授人/烛亦至让 止宾出不为长夜之饮也先儒疑杀礼)
(即乱生误/会经意)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有烛无烛之仪在者
谓己在于坐者若日已闇而坐中未有烛有人后至
则主人以在坐中者告之使后来人知 …… (第 5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示不敢歆臭也口旁曰咡 陆氏
佃曰洗盥所谓凡洗必盥是也洗爵及执食饮苟有
气焉人或秽之气犹不得其謦欬言语可知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洗谓与尊长洗足也盥谓与尊长
洗手也与执长者饮食皆不使鼻臭及之
案训洗盥陆氏有据依疏义似过严然孔 …… (第 55a 页)
(使知已祔祥而已若颜/回之丧馈孔子祥肉也)展省具也折断分也皆用左
者右以祭也(孔疏周人牲体尚右/右边以祭所以献左)羊豕不言臂臑因
牛序之可知
案 孔氏颖达 曰此明致福及膳于君子及所膳牲体
之数凡初遣使膳告君子之时主人自省视饮食多
少备具于阼阶南稽首拜送 …… (第 56a 页)
(名/)诗云公徒三万贝胄朱綅(孔疏诗鲁颂閟宫文贝/胄谓以贝饰胄朱綅缀)
(之/也)亦铠饰也(孔疏谓以/朱绳缀甲) 孔氏颖达 曰此明国家靡
敝减省之理君造作侈靡赋税烦急则物凋敝或以 (第 57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九
学记第十八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
记人学教之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程子曰礼记
除中庸大学惟学记最近道 …… (第 1a 页)
也(孔疏发谓起发虑/谓谋虑宪谓法式)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就谓
躬下之体犹亲也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孔氏
颖达 曰举动能拟度于法式又能招求善良之士以
自辅故小有声闻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足以 …… (第 2a 页)
未有开导诱掖之方也故未足以化民唯教学可以
化民使成美俗 陈氏浩曰此学乃大学之道明德
新民之事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
又曰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
学不可 戴氏溪曰求贤以自辅 …… (第 3a 页)
业故化民成俗必由学校其所及者广所传者远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动众谓师役之事 孔氏颖达 曰
君子君谓君于上位子谓子爱下民
案就贤亲之也其疏远之士则疑于不能亲矣而又
重之以一体之义则迹 …… (第 3b 页)
也兑当为说字之误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
三篇在尚书今亡(孔疏郑不见/古文尚书) 孔氏颖达 曰此论
喻学之为美故先立学之事王者建立其国君长其
民内设师保外设庠序以教之记者明教学事重不
可 …… (第 4b 页)
(孔疏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学学半言学人乃益已之
学半(孔疏上学为教音敩下学者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教学相益教学相长者教之时然后知已困而
乃强学之是教能长学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
是学能 …… (第 5b 页)
(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门侧之堂谓之塾(孔疏尔雅/释宫文)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
谓乎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
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 …… (第 6a 页)
(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此于六乡举党/六遂举遂则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郑云归教于)
(闾/里) 孔氏颖达 曰于遂中立序教党学所升者 李 …… (第 7b 页)
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也怀来也
安也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
其功乃复成大垤 孔氏颖达 曰敬业谓艺业长者
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博习谓
广博学习亲师谓亲爱其师论学谓学问向成 …… (第 9a 页)
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考挍以游暇学者之志意时
观而弗语使之悱愤然后启发也伦理也自大学始
教至此其义七也官居官者也士学士也 孔氏颖
达 曰此明天子诸侯教学大理凡有七种始立学时
天子使有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蘋藻之菜示敬 …… (第 12a 页)
五年大禘陈氏祥道以为三年吉禘吴氏澄以为周
前春祭名禘或云祠字之误恐皆非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正业谓先王正典非诸子百家故
教必用之 陆氏佃曰正业言时教之所教居学言
退息之所学 朱子曰时教如 …… (第 15b 页)
之类居学如易之言居业盖常习所习如下文操缦
博依兴艺息游之类
存异郑氏康成曰有居有常居也 孔氏颖达 曰大
学之教也时言教学之道当以时习之退息必有居
者谓学者疲倦而暂休息必有常居之处各与其友
閒居 (第 16a 页)
得相咨决不可杂滥也
辨正朱子曰郑注孔疏读时字居字句绝而学字自
为一句恐非文意当以也字学字为句绝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谓乎论教学之道必当优 …… (第 1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操缦杂弄博依广譬喻也依或为
衣杂服冕服皮弁之属杂或为雅兴之言喜也歆也
艺谓礼乐射御书数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并正业
积渐之事也学操缦教乐也弦琴瑟之属将学琴瑟 …… (第 1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藏谓怀抱之脩习也息谓作劳休
止之息游谓閒暇无事之游敬孙敬道孙业也敏疾
也学者务及时而疾其所脩之业乃来 孔氏颖达
曰言君子于学无时暂替乃能安其所学业学业既
深必知此由本师故亲师师既获亲而同志之友亦
被于乐重亲师 …… (第 19a 页)
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也速疾也学不心解则忘之
易刑犹成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教者违法学者所
以不成多其讯者不晓义理而外不肯默假作问难
也进谓务欲前进诵习使多而不鲁反顾 …… (第 20b 页)
(教人之法当随其年才年长而聪明者则教以大事/而多与之若年幼又顽钝者当教以小事又与之少)
(是不越其节分而/教之所谓孙顺也)兴起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教之
得理则教兴也 陈氏祥道曰禁于未发之谓豫所
以救失于未发之前当其可之谓时所以长善于可 …… (第 22b 页)
者所惑也(孔疏教杂乱无次则大才轻其小/业小才苦其大业并是坏乱之法)独学无
友不相观也(孔疏有疑无可/咨问则寡所闻)废弛也 孔氏颖达 曰
此论学不依理教之废弃 戴氏溪曰施之不得其
统犹不施也自学而无其友犹不学也燕朋谓昵于 …… (第 23b 页)
害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道音𨗳强其良反又其/两反易以豉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推也开谓
发头角思而得之则深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子教
人方便善诱之事道而弗牵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
已人苟不晓亦不偪急牵令速晓也强而弗抑谓微 …… (第 24b 页)
不问者(孔疏心未晓知而不肯咨问惟但止住而自/思之终不能达其实理此是思而不学则殆)
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 孔氏颖
达 曰此明教者识学者之心而救其失也四失由人
心之异师能随失而救之使学者和易以思是长善
使学者无此四者 …… (第 26a 页)
案此章言教当因人而施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
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仿效师说
之明则弟子好述之其言少而解臧善也 孔氏颖
达 曰善歌谓声音和美感动人心能使听者继续其 …… (第 2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长达官之长弟子学于师学为君
也师善则善四代虞夏商周 孔氏颖达 曰博喻广
晓也若知四事为主触类长之后乃得为广有晓解
也前能广解后乃可为人作师为师是学优学优宜
…… (第 28b 页)
之师者小而一官之长大而一国之君皆能为之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美恶说之是非也 孔氏颖达 曰
随器与之是至学之易随失而救之是至学之难罕
譬而喻言约而达是为美反此则为恶也
案天佑下民作之 …… (第 29b 页)
言(孔疏此皆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文皇氏云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此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弟则师东)
(面弟子西面其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 孔氏颖达 曰此论师德
既善虽天子以下必须尊师也 方氏悫曰师所以
传道故师严然后道尊学所以为道故道尊然后民 …… (第 30b 页)
(声之形容钟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以一舂而为一容)始者一声而已学者既开
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如撞钟之成声矣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善学及善问并善答不善答之事受
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故师体逸豫而弟子所解
又倍于他人恒言师特 …… (第 3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
学者论之此或时师不心解或学者所未能问也听
语谓必待其问乃说之舍之须后 孔氏颖达 曰此
论教者不可为记问之学听语谓听受其所问之语
然后依问为说也若受业者才力苟不能见问待愤 …… (第 34a 页)
(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以言仍见则贯即
事易也仍读先王之道则为来事不惑 孔氏颖达
曰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大马本驾在车前今将马子
系随车后日见车行其驹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
三事皆积习所 …… (第 36a 页)
古未有攻皮之工进而为攻金之工者也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
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当丁/浪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比物丑类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
比也丑或为计当犹主也五服斩衰至缌麻之亲
孔氏颖达 曰此论弟子当亲师之事物事也言古之
学者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则事学乃易成下四事皆
比物丑类也鼓之为声不 …… (第 37a 页)
隆杀非师则恩义不笃学者苟知五声非得鼓则声
不和五色非得水则色不章将以治五官安得不从
事于学将以亲五服安得不有赖于师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五官金木水火土之官
案此章极言教学之重以申大学始教五章之意孔
疏以水火金木土之官为五官张子从之 …… (第 38a 页)
于一物(孔疏器谓物堪用者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论语君子不器)本立
而道生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于俗无不成
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始出一勺卒成不测 孔
氏颖达 曰此论学为众事之本大德圣人之德圣人
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而为诸官之本大道圣人
之道弘大无所不施不 …… (第 38b 页)
源为委本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大德不官谓君也大信不约谓若
胥命于蒲无盟约大时不齐谓或时以生或时以死
孔氏颖达 曰大时谓天时也天生杀不共在一时 (第 39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九
学记第十八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
记人学教之义此于别录属通论 程子曰礼记
除中庸大学惟学记最近道 …… (第 1a 页)
也(孔疏发谓起发虑/谓谋虑宪谓法式)求谓招来也謏之言小也就谓
躬下之体犹亲也所学者圣人之道在方策 孔氏
颖达 曰举动能拟度于法式又能招求善良之士以
自辅故小有声闻贤谓德行贤良屈下从就之足以 …… (第 2a 页)
未有开导诱掖之方也故未足以化民唯教学可以
化民使成美俗 陈氏浩曰此学乃大学之道明德
新民之事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远谓才艺广远心意能亲爱之
又曰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
学不可 戴氏溪曰求贤以自辅 …… (第 3a 页)
业故化民成俗必由学校其所及者广所传者远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动众谓师役之事 孔氏颖达 曰
君子君谓君于上位子谓子爱下民
案就贤亲之也其疏远之士则疑于不能亲矣而又
重之以一体之义则迹 …… (第 3b 页)
也兑当为说字之误高宗梦傅说求而得之作说命
三篇在尚书今亡(孔疏郑不见/古文尚书) 孔氏颖达 曰此论
喻学之为美故先立学之事王者建立其国君长其
民内设师保外设庠序以教之记者明教学事重不
可 …… (第 4b 页)
(孔疏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学学半言学人乃益已之
学半(孔疏上学为教音敩下学者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教学相益教学相长者教之时然后知已困而
乃强学之是教能长学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
是学能 …… (第 5b 页)
(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门侧之堂谓之塾(孔疏尔雅/释宫文)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
谓乎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岁之差
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 …… (第 6a 页)
(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此于六乡举党/六遂举遂则闾里以上皆有学可知故郑云归教于)
(闾/里) 孔氏颖达 曰于遂中立序教党学所升者 李 …… (第 7b 页)
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也怀来也
安也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
其功乃复成大垤 孔氏颖达 曰敬业谓艺业长者
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博习谓
广博学习亲师谓亲爱其师论学谓学问向成 …… (第 9a 页)
天子诸侯既祭乃视学考挍以游暇学者之志意时
观而弗语使之悱愤然后启发也伦理也自大学始
教至此其义七也官居官者也士学士也 孔氏颖
达 曰此明天子诸侯教学大理凡有七种始立学时
天子使有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蘋藻之菜示敬 …… (第 12a 页)
五年大禘陈氏祥道以为三年吉禘吴氏澄以为周
前春祭名禘或云祠字之误恐皆非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正业谓先王正典非诸子百家故
教必用之 陆氏佃曰正业言时教之所教居学言
退息之所学 朱子曰时教如 …… (第 15b 页)
之类居学如易之言居业盖常习所习如下文操缦
博依兴艺息游之类
存异郑氏康成曰有居有常居也 孔氏颖达 曰大
学之教也时言教学之道当以时习之退息必有居
者谓学者疲倦而暂休息必有常居之处各与其友
閒居 (第 16a 页)
得相咨决不可杂滥也
辨正朱子曰郑注孔疏读时字居字句绝而学字自
为一句恐非文意当以也字学字为句绝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谓乎论教学之道必当优 …… (第 1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操缦杂弄博依广譬喻也依或为
衣杂服冕服皮弁之属杂或为雅兴之言喜也歆也
艺谓礼乐射御书数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并正业
积渐之事也学操缦教乐也弦琴瑟之属将学琴瑟 …… (第 1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藏谓怀抱之脩习也息谓作劳休
止之息游谓閒暇无事之游敬孙敬道孙业也敏疾
也学者务及时而疾其所脩之业乃来 孔氏颖达
曰言君子于学无时暂替乃能安其所学业学业既
深必知此由本师故亲师师既获亲而同志之友亦
被于乐重亲师 …… (第 19a 页)
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也速疾也学不心解则忘之
易刑犹成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教者违法学者所
以不成多其讯者不晓义理而外不肯默假作问难
也进谓务欲前进诵习使多而不鲁反顾 …… (第 20b 页)
(教人之法当随其年才年长而聪明者则教以大事/而多与之若年幼又顽钝者当教以小事又与之少)
(是不越其节分而/教之所谓孙顺也)兴起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教之
得理则教兴也 陈氏祥道曰禁于未发之谓豫所
以救失于未发之前当其可之谓时所以长善于可 …… (第 22b 页)
者所惑也(孔疏教杂乱无次则大才轻其小/业小才苦其大业并是坏乱之法)独学无
友不相观也(孔疏有疑无可/咨问则寡所闻)废弛也 孔氏颖达 曰
此论学不依理教之废弃 戴氏溪曰施之不得其
统犹不施也自学而无其友犹不学也燕朋谓昵于 …… (第 23b 页)
害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道音𨗳强其良反又其/两反易以豉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推也开谓
发头角思而得之则深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子教
人方便善诱之事道而弗牵但广开道示语学理而
已人苟不晓亦不偪急牵令速晓也强而弗抑谓微 …… (第 24b 页)
不问者(孔疏心未晓知而不肯咨问惟但止住而自/思之终不能达其实理此是思而不学则殆)
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 孔氏颖
达 曰此明教者识学者之心而救其失也四失由人
心之异师能随失而救之使学者和易以思是长善
使学者无此四者 …… (第 26a 页)
案此章言教当因人而施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
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仿效师说
之明则弟子好述之其言少而解臧善也 孔氏颖
达 曰善歌谓声音和美感动人心能使听者继续其 …… (第 2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长达官之长弟子学于师学为君
也师善则善四代虞夏商周 孔氏颖达 曰博喻广
晓也若知四事为主触类长之后乃得为广有晓解
也前能广解后乃可为人作师为师是学优学优宜
…… (第 28b 页)
之师者小而一官之长大而一国之君皆能为之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美恶说之是非也 孔氏颖达 曰
随器与之是至学之易随失而救之是至学之难罕
譬而喻言约而达是为美反此则为恶也
案天佑下民作之 …… (第 29b 页)
言(孔疏此皆大戴礼武王践阼篇文皇氏云王在宾/位师尚父主位此王庭之位若寻常师弟则师东)
(面弟子西面其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强怠胜敬者亡) 孔氏颖达 曰此论师德
既善虽天子以下必须尊师也 方氏悫曰师所以
传道故师严然后道尊学所以为道故道尊然后民 …… (第 30b 页)
(声之形容钟之为体必待/其击每以一舂而为一容)始者一声而已学者既开
其端意进而复问乃极说之如撞钟之成声矣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善学及善问并善答不善答之事受
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故师体逸豫而弟子所解
又倍于他人恒言师特 …… (第 3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问谓豫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
学者论之此或时师不心解或学者所未能问也听
语谓必待其问乃说之舍之须后 孔氏颖达 曰此
论教者不可为记问之学听语谓听受其所问之语
然后依问为说也若受业者才力苟不能见问待愤 …… (第 34a 页)
(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以言仍见则贯即
事易也仍读先王之道则为来事不惑 孔氏颖达
曰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大马本驾在车前今将马子
系随车后日见车行其驹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
三事皆积习所 …… (第 36a 页)
古未有攻皮之工进而为攻金之工者也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
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
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当丁/浪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比物丑类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
比也丑或为计当犹主也五服斩衰至缌麻之亲
孔氏颖达 曰此论弟子当亲师之事物事也言古之
学者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则事学乃易成下四事皆
比物丑类也鼓之为声不 …… (第 37a 页)
隆杀非师则恩义不笃学者苟知五声非得鼓则声
不和五色非得水则色不章将以治五官安得不从
事于学将以亲五服安得不有赖于师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五官金木水火土之官
案此章极言教学之重以申大学始教五章之意孔
疏以水火金木土之官为五官张子从之 …… (第 38a 页)
于一物(孔疏器谓物堪用者器各施其用而圣/人之道弘大无所不施论语君子不器)本立
而道生以学为本则其德于民无不化于俗无不成
源泉所出也委流所聚也始出一勺卒成不测 孔
氏颖达 曰此论学为众事之本大德圣人之德圣人
在上垂拱无为不治一官而为诸官之本大道圣人
之道弘大无所不施不 …… (第 38b 页)
源为委本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大德不官谓君也大信不约谓若
胥命于蒲无盟约大时不齐谓或时以生或时以死
孔氏颖达 曰大时谓天时也天生杀不共在一时 (第 39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
乐记第十九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
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
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 …… (第 1a 页)
(舞无兵舞郑司农云干舞兵舞也郑引乐/师益以兵舞以经云干戚则是大武也)诗曰左手
执籥右手秉翟(孔疏证羽/舞是翟舞) 孔氏颖达 曰此章论音
声起于人心故名乐本人心既感外物而动口以宣
心形见于声心若感死丧之物而兴动于口则形见 …… (第 4a 页)
(其乐之乐音洛啴昌善反/散思旦反柔说苑作调)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人声在所见非有常也噍踧也
啴宽绰貌发犹扬也粗粗也 孔氏颖达 曰此覆明
上文感物而动之意结乐声生起所由也合音乃成
乐是乐由此音而生本犹初也物外境也言乐初所
…… (第 6a 页)
意尽于是诗止言志歌但永转其声令人可听耳今
学者亦以转声不变字为善歌既长言之要入于律
则知音者察之知此声入得何律错综以成文矣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外境亲属死亡心起爱情爱情
在心则声和柔也 …… (第 7b 页)
何可爱而声和柔乎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道音导/行下孟)
(反治直/吏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极至也同民心而出治道此其所
谓至也 孔氏颖达 曰政法律也既防慎其感故用
正礼教道其志用正乐谐和其声用法律齐一其行 …… (第 8a 页)
有不得其所者哉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
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
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音)
(洛思息吏/反又音笥)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八音和否随政也玉藻曰御瞽
几声之上下 孔氏颖达 曰上云比音而乐之及干
戚羽旄谓之乐此云音不云乐者乐以音为本变动 …… (第 9a 页)
懘敝败不和貌君臣民事物其道乱则其音应而乱
荒犹散也陂倾也 崔氏灵恩曰五音之次宫最浊
自宫以下则稍清矣君臣民事物亦有尊卑故以次
配之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五声之殊所主之事上下
不一得则乐声调和失则国将灭亡郑注月令云宫
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 …… (第 11b 页)
也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閒濮上之音亡国
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比毗志/反濮音)
(卜/)
正义郑氏康成曰比犹同也桑閒在濮阳南诬罔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乱世灭亡之乐郑国之音好滥
淫志卫国之音促速烦志并乱世之音也虽乱而未
灭亡故云比于慢即同前谓 …… (第 1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类也理分也禽兽知此为声
耳不知其宫商之变也八音并作克谐曰乐 孔氏
颖达 曰音从声生声从心起故云生于人心比音为
乐有金石丝竹干戚羽旄乐得则阴阳合失则群物
乱是乐能通伦理也 …… (第 16b 页)
(音巨/依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几近也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
正君臣民事物之理也 孔氏颖达 曰音由声生先
审识其声然后可以知音乐由音生先审识其音然
后可以知乐政由乐生先审识其乐然后可以知政 …… (第 18a 页)
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孔疏郊特牲郊血大飨腥/熊氏云牛羊至荐熟时皆)
(熟惟鱼始/末不烹)大羹肉清不调以盐菜遗犹馀也 孔氏
颖达 曰乐之隆盛本在移风易俗非崇重于钟鼓之
音礼之隆重在于孝敬非在于致其美味歌清庙诗
所弹之瑟弦声既浊 …… (第 19b 页)
飨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
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好呼报反恶乌路反后/二字相连者皆放此)
正义郑氏康成曰教之使知好恶也 孔氏颖达 曰
玄酒腥鱼大羹是非极口腹也朱弦疏越是非极耳
目也将以教民均平好恶使好者行之恶者避之而
反归人 …… (第 21b 页)
每物来则又有知也言见物多则欲益众形犹见也
节法度也知犹欲也诱犹道也引也躬犹已也理犹
性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道也一节论人感物而
动物有好恶所感不同若其感恶则天理灭为大乱
之道故下文明先王所以制礼乐 …… (第 22b 页)
衍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
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
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
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
大乱之道也(胁许劫反/知音智)
正义郑氏康成曰穷人欲言无所不为 孔氏颖达
曰物既众多来感于人无有穷已而人见物之来所
好所恶无有法节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是人化
物也人既化物 …… (第 26b 页)
之谓也和其安则安不至于怠和其乐则乐不至于
流昏姻所以别男女之名冠笄所以别男女之服
朱子曰人为之节言人人皆为之节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庾云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 (第 30a 页)
节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
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正义 孔氏颖达 曰礼乐人为之节故此明其所节之
事礼有尊卑上下故裁节民心乐有宫商角徵羽及
律吕所以调和民声政谓禁令 …… (第 30b 页)
曰道其志又曰节民心盖礼达而分定礼达则所谓道
其志也分定则所谓节民心也
右乐本章第一(史记/乐书)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此章论乐本名为乐本者乐以音 …… (第 3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同谓恊好恶异谓别贵贱流谓合
行不敬也离谓析居不和也合情饰貌欲其并行斌
斌然也 王氏肃曰流流遁不能自还离离析而不
亲 孔氏颖达 曰乐者为同谓上下同听莫不和说
也礼者为异谓尊卑各别恭敬不等也无所閒别故 …… (第 32a 页)
者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
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
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著张/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等阶级也 孔氏颖达 曰义宜也
若行礼得其宜则贵贱各有阶级矣文谓声成文也
若行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各自和好也好恶者谓所 …… (第 34a 页)
之辅恐未然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
乐必易大礼必简(易以/䜴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乐由中出和在心也礼自外作敬
在貌也文犹动也 孔氏颖达 曰乐从心起在心故
静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也 张氏守节曰出犹
生也为人在中和有未足故生此乐作犹起也 …… (第 36a 页)
知坤以简能同直探礼乐之原不当专在器物上说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
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
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
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至犹达也行也宾协也试用也
孔氏颖达 曰乐行于人由于和故无怨礼行于民由
于谦敬则不争民无怨争则君上无为但揖让垂拱
而天下自治其功由于礼 …… (第 37b 页)
(阳生养万/物解同和)与其数(孔疏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高下其数不同解同节)不失
谓不失其性祀天祭地谓成物有功报焉礼乐教人
者也鬼神助天地成物者也 孔氏颖达 曰天地气 …… (第 40a 页)
百年(孔疏见/大戴礼)左傅若敖氏之鬼(孔疏见宣/公四年) 熊氏安
生曰系辞鬼神谓七八九六自然之鬼神圣人贤人
之鬼神与自然之鬼神俱助天地而成物 孔氏颖
达 曰郑易注云精气谓七八谓之神物生所性也游
魂谓九六谓之鬼物终所归也言木火之神生物东
南金水之鬼终物 …… (第 42b 页)
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
名因其得天下之功 王氏肃曰有其时然后得立
其事有其功然后得受其名 孔氏颖达 曰礼尊卑
有别是殊事俱行于礼是合敬乐宫商别调是异文
无不欢爱是合爱礼乐之状质文虽异乐情主和礼
…… (第 43b 页)
(旋裼思历/反袭音习)
正义郑氏康成曰缀酂舞者之位也(孔疏谓舞者/行位相连缀)兆
其外营域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谓也一莭申明
礼乐器与文并述作之体周旋谓行礼周曲回旋也
裼袒上衣袭掩上衣也礼盛者尚质故袭 …… (第 45a 页)
案此一节申上殊事异文之意
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
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述谓训其义也 孔氏颖达 曰下
文云穷本知变乐之情若能穷尽其本识其变通是
知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若能显著诚信弃去
浮伪 …… (第 4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化犹生也别谓形体异也乐由天
作礼以地制言法天地也过犹误也暴失文武之意
(孔疏谓文乐/武乐杂乱) 孔氏颖达 曰此申明礼乐从天地而
来王者必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乐能畅阴阳是
天地之和礼明贵贱是天地之序乐生于 …… (第 47b 页)
之作之则过而暴乱生矣兴者顺其自然之谓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
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案官史记贺/㻛作容非)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类也患害也官犹事也质犹
本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与民同也明礼乐文质
不同事为有异乐主和同论说等伦无相毁害是乐
之情也官犹事也在心则伦类无 …… (第 49a 页)
其意同矣
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
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情官质制先王所专也 孔氏
颖达 曰施于金石越于声音乐也用于宗庙社稷事
乎山川鬼神礼也通而言之则礼乐相将矣此等与 …… (第 50a 页)
乐自天子出又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皆此意
也
右乐论章第二(史记乐书郑目录同吴/氏澄纂言改居第六)
孔氏颖达 曰此章凡有四段自首至民治行矣为第
一段论乐与礼同异将欲广论先论其异同也自乐
由中出至则礼行矣 …… (第 51a 页)
德为备若咸池者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达具也郊特牲曰郊血大飨腥三
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 孔氏颖达
曰功成作乐者王者兴先王之功由民所乐故作乐
以应民心犹如民乐周有干戈而业成故周王成功
制干戈之乐也 …… (第 52b 页)
非本义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
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
乎(夫音/扶)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相沿袭言其有损益也乐人之
所好也害在淫侉礼人之所勤也害在倦略敦厚也
孔氏颖达 曰五帝三王礼乐之情则同故前文云
明王以相沿是也此论礼乐之迹损益有殊随时而
改云不相沿袭也乐极而不 …… (第 54b 页)
进也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
近于礼(夏户嫁反/长丁丈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天地官矣申明礼乐配于
天地若礼乐备具则天地之事各得其宜天高地下
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其閒万 …… (第 55b 页)
宜礼尚异也居鬼谓居其所为亦言循之也(孔疏居/谓居处)
(亦率循之/义变文尔)官犹事也各得其事 王氏肃曰天地官
各得其位也 孔氏颖达 曰乐之为体敦重和同因 …… (第 58b 页)
(草木春生秋杀昆虫夏生/冬伏大者不随四时变也)性之言生也命生之长短
也象光耀也(孔疏日/月星辰)形体貌也(孔疏植/物动物)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礼乐云广明礼乐之功包天地之德万物
各有区分性命之别故圣人因此制礼类族缘物各
随性命也 应 …… (第 61a 页)
形如宫室器具各有高卑大小之制是取法于地也
由此言之礼之有别非天地自然之理乎
存异郑氏康成曰方谓行虫物谓植生者 孔氏颖
达 曰禽兽之属有性识故称方各以类聚不相杂也
草木之属无心灵故云物各有区分自殊于薮泽也
案天尊地卑即上 …… (第 62a 页)
既制而天地之别在圣人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
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上时掌反齐依注作跻摩本又/作磨荡本或作荡煖许袁反同)
(暄/)
正义郑氏康成曰齐读为跻跻升也摩犹迫也荡犹
动也奋迅也百化百物化生也 孔氏颖达 曰地气 …… (第 6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辨别也升成也乐失则害物礼失
则乱人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天地不时由礼乐失所
乐以法天化得其时则物生不时则物不生天之情
也礼以法地男女有别则治兴无别 …… (第 65b 页)
厚山川也言礼乐之道上至于天下委于地则其閒
无所不之 孔氏颖达 曰礼乐之大原虽取象于天
地功德又能遍满于天地之閒天降膏露是极乎天
地出醴泉是蟠乎地日月岁时无易百 …… (第 66b 页)
地之閒耳 王氏肃曰著明也明大始谓法天也成
物谓地也居亦谓法也 孔氏颖达 曰言显著明白
运生不息者是天也显著养物不移动者地也言乐
法于天动而不息礼象于地静而不动也 陈氏祥 …… (第 68b 页)
不测之意郑指百物已滞孔疏则愈泥矣
右乐理章第三(史记乐书同郑目录第/五吴氏澄纂言居第七)
孔氏颖达 曰此乐记第三章名曰乐礼明王者为治
必制礼作乐 张氏守节曰中有三段一明礼乐 (第 71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
乐记第十九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
乐之义此于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有乐
本乐论乐施乐言乐礼乐 …… (第 1a 页)
(舞无兵舞郑司农云干舞兵舞也郑引乐/师益以兵舞以经云干戚则是大武也)诗曰左手
执籥右手秉翟(孔疏证羽/舞是翟舞) 孔氏颖达 曰此章论音
声起于人心故名乐本人心既感外物而动口以宣
心形见于声心若感死丧之物而兴动于口则形见 …… (第 4a 页)
(其乐之乐音洛啴昌善反/散思旦反柔说苑作调)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人声在所见非有常也噍踧也
啴宽绰貌发犹扬也粗粗也 孔氏颖达 曰此覆明
上文感物而动之意结乐声生起所由也合音乃成
乐是乐由此音而生本犹初也物外境也言乐初所
…… (第 6a 页)
意尽于是诗止言志歌但永转其声令人可听耳今
学者亦以转声不变字为善歌既长言之要入于律
则知音者察之知此声入得何律错综以成文矣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外境亲属死亡心起爱情爱情
在心则声和柔也 …… (第 7b 页)
何可爱而声和柔乎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道音导/行下孟)
(反治直/吏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极至也同民心而出治道此其所
谓至也 孔氏颖达 曰政法律也既防慎其感故用
正礼教道其志用正乐谐和其声用法律齐一其行 …… (第 8a 页)
有不得其所者哉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
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
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音)
(洛思息吏/反又音笥)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八音和否随政也玉藻曰御瞽
几声之上下 孔氏颖达 曰上云比音而乐之及干
戚羽旄谓之乐此云音不云乐者乐以音为本变动 …… (第 9a 页)
懘敝败不和貌君臣民事物其道乱则其音应而乱
荒犹散也陂倾也 崔氏灵恩曰五音之次宫最浊
自宫以下则稍清矣君臣民事物亦有尊卑故以次
配之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五声之殊所主之事上下
不一得则乐声调和失则国将灭亡郑注月令云宫
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 …… (第 11b 页)
也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閒濮上之音亡国
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比毗志/反濮音)
(卜/)
正义郑氏康成曰比犹同也桑閒在濮阳南诬罔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乱世灭亡之乐郑国之音好滥
淫志卫国之音促速烦志并乱世之音也虽乱而未
灭亡故云比于慢即同前谓 …… (第 1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类也理分也禽兽知此为声
耳不知其宫商之变也八音并作克谐曰乐 孔氏
颖达 曰音从声生声从心起故云生于人心比音为
乐有金石丝竹干戚羽旄乐得则阴阳合失则群物
乱是乐能通伦理也 …… (第 16b 页)
(音巨/依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几近也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
正君臣民事物之理也 孔氏颖达 曰音由声生先
审识其声然后可以知音乐由音生先审识其音然
后可以知乐政由乐生先审识其乐然后可以知政 …… (第 18a 页)
以腥鱼为俎实不臑熟之(孔疏郊特牲郊血大飨腥/熊氏云牛羊至荐熟时皆)
(熟惟鱼始/末不烹)大羹肉清不调以盐菜遗犹馀也 孔氏
颖达 曰乐之隆盛本在移风易俗非崇重于钟鼓之
音礼之隆重在于孝敬非在于致其美味歌清庙诗
所弹之瑟弦声既浊 …… (第 19b 页)
飨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
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好呼报反恶乌路反后/二字相连者皆放此)
正义郑氏康成曰教之使知好恶也 孔氏颖达 曰
玄酒腥鱼大羹是非极口腹也朱弦疏越是非极耳
目也将以教民均平好恶使好者行之恶者避之而
反归人 …… (第 21b 页)
每物来则又有知也言见物多则欲益众形犹见也
节法度也知犹欲也诱犹道也引也躬犹已也理犹
性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道也一节论人感物而
动物有好恶所感不同若其感恶则天理灭为大乱
之道故下文明先王所以制礼乐 …… (第 22b 页)
衍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
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
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
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
大乱之道也(胁许劫反/知音智)
正义郑氏康成曰穷人欲言无所不为 孔氏颖达
曰物既众多来感于人无有穷已而人见物之来所
好所恶无有法节物善则人善物恶则人恶是人化
物也人既化物 …… (第 26b 页)
之谓也和其安则安不至于怠和其乐则乐不至于
流昏姻所以别男女之名冠笄所以别男女之服
朱子曰人为之节言人人皆为之节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庾云人为犹为人也言为人作法 (第 30a 页)
节也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
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正义 孔氏颖达 曰礼乐人为之节故此明其所节之
事礼有尊卑上下故裁节民心乐有宫商角徵羽及
律吕所以调和民声政谓禁令 …… (第 30b 页)
曰道其志又曰节民心盖礼达而分定礼达则所谓道
其志也分定则所谓节民心也
右乐本章第一(史记/乐书)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此章论乐本名为乐本者乐以音 …… (第 3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同谓恊好恶异谓别贵贱流谓合
行不敬也离谓析居不和也合情饰貌欲其并行斌
斌然也 王氏肃曰流流遁不能自还离离析而不
亲 孔氏颖达 曰乐者为同谓上下同听莫不和说
也礼者为异谓尊卑各别恭敬不等也无所閒别故 …… (第 32a 页)
者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
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
之如此则民治行矣(著张/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等阶级也 孔氏颖达 曰义宜也
若行礼得其宜则贵贱各有阶级矣文谓声成文也
若行乐文采谐同则上下各自和好也好恶者谓所 …… (第 34a 页)
之辅恐未然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
乐必易大礼必简(易以/䜴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乐由中出和在心也礼自外作敬
在貌也文犹动也 孔氏颖达 曰乐从心起在心故
静礼肃人貌貌在外故云动也 张氏守节曰出犹
生也为人在中和有未足故生此乐作犹起也 …… (第 36a 页)
知坤以简能同直探礼乐之原不当专在器物上说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
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
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
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至犹达也行也宾协也试用也
孔氏颖达 曰乐行于人由于和故无怨礼行于民由
于谦敬则不争民无怨争则君上无为但揖让垂拱
而天下自治其功由于礼 …… (第 37b 页)
(阳生养万/物解同和)与其数(孔疏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高下其数不同解同节)不失
谓不失其性祀天祭地谓成物有功报焉礼乐教人
者也鬼神助天地成物者也 孔氏颖达 曰天地气 …… (第 40a 页)
百年(孔疏见/大戴礼)左傅若敖氏之鬼(孔疏见宣/公四年) 熊氏安
生曰系辞鬼神谓七八九六自然之鬼神圣人贤人
之鬼神与自然之鬼神俱助天地而成物 孔氏颖
达 曰郑易注云精气谓七八谓之神物生所性也游
魂谓九六谓之鬼物终所归也言木火之神生物东
南金水之鬼终物 …… (第 42b 页)
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
名因其得天下之功 王氏肃曰有其时然后得立
其事有其功然后得受其名 孔氏颖达 曰礼尊卑
有别是殊事俱行于礼是合敬乐宫商别调是异文
无不欢爱是合爱礼乐之状质文虽异乐情主和礼
…… (第 43b 页)
(旋裼思历/反袭音习)
正义郑氏康成曰缀酂舞者之位也(孔疏谓舞者/行位相连缀)兆
其外营域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谓也一莭申明
礼乐器与文并述作之体周旋谓行礼周曲回旋也
裼袒上衣袭掩上衣也礼盛者尚质故袭 …… (第 45a 页)
案此一节申上殊事异文之意
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
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述谓训其义也 孔氏颖达 曰下
文云穷本知变乐之情若能穷尽其本识其变通是
知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若能显著诚信弃去
浮伪 …… (第 4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化犹生也别谓形体异也乐由天
作礼以地制言法天地也过犹误也暴失文武之意
(孔疏谓文乐/武乐杂乱) 孔氏颖达 曰此申明礼乐从天地而
来王者必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乐能畅阴阳是
天地之和礼明贵贱是天地之序乐生于 …… (第 47b 页)
之作之则过而暴乱生矣兴者顺其自然之谓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
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案官史记贺/㻛作容非)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类也患害也官犹事也质犹
本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与民同也明礼乐文质
不同事为有异乐主和同论说等伦无相毁害是乐
之情也官犹事也在心则伦类无 …… (第 49a 页)
其意同矣
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事乎
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情官质制先王所专也 孔氏
颖达 曰施于金石越于声音乐也用于宗庙社稷事
乎山川鬼神礼也通而言之则礼乐相将矣此等与 …… (第 50a 页)
乐自天子出又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皆此意
也
右乐论章第二(史记乐书郑目录同吴/氏澄纂言改居第六)
孔氏颖达 曰此章凡有四段自首至民治行矣为第
一段论乐与礼同异将欲广论先论其异同也自乐
由中出至则礼行矣 …… (第 51a 页)
德为备若咸池者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达具也郊特牲曰郊血大飨腥三
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 孔氏颖达
曰功成作乐者王者兴先王之功由民所乐故作乐
以应民心犹如民乐周有干戈而业成故周王成功
制干戈之乐也 …… (第 52b 页)
非本义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
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
乎(夫音/扶)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相沿袭言其有损益也乐人之
所好也害在淫侉礼人之所勤也害在倦略敦厚也
孔氏颖达 曰五帝三王礼乐之情则同故前文云
明王以相沿是也此论礼乐之迹损益有殊随时而
改云不相沿袭也乐极而不 …… (第 54b 页)
进也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
近于礼(夏户嫁反/长丁丈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天地官矣申明礼乐配于
天地若礼乐备具则天地之事各得其宜天高地下
不同故人伦尊卑有异其閒万 …… (第 55b 页)
宜礼尚异也居鬼谓居其所为亦言循之也(孔疏居/谓居处)
(亦率循之/义变文尔)官犹事也各得其事 王氏肃曰天地官
各得其位也 孔氏颖达 曰乐之为体敦重和同因 …… (第 58b 页)
(草木春生秋杀昆虫夏生/冬伏大者不随四时变也)性之言生也命生之长短
也象光耀也(孔疏日/月星辰)形体貌也(孔疏植/物动物)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礼乐云广明礼乐之功包天地之德万物
各有区分性命之别故圣人因此制礼类族缘物各
随性命也 应 …… (第 61a 页)
形如宫室器具各有高卑大小之制是取法于地也
由此言之礼之有别非天地自然之理乎
存异郑氏康成曰方谓行虫物谓植生者 孔氏颖
达 曰禽兽之属有性识故称方各以类聚不相杂也
草木之属无心灵故云物各有区分自殊于薮泽也
案天尊地卑即上 …… (第 62a 页)
既制而天地之别在圣人也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
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上时掌反齐依注作跻摩本又/作磨荡本或作荡煖许袁反同)
(暄/)
正义郑氏康成曰齐读为跻跻升也摩犹迫也荡犹
动也奋迅也百化百物化生也 孔氏颖达 曰地气 …… (第 6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辨别也升成也乐失则害物礼失
则乱人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天地不时由礼乐失所
乐以法天化得其时则物生不时则物不生天之情
也礼以法地男女有别则治兴无别 …… (第 65b 页)
厚山川也言礼乐之道上至于天下委于地则其閒
无所不之 孔氏颖达 曰礼乐之大原虽取象于天
地功德又能遍满于天地之閒天降膏露是极乎天
地出醴泉是蟠乎地日月岁时无易百 …… (第 66b 页)
地之閒耳 王氏肃曰著明也明大始谓法天也成
物谓地也居亦谓法也 孔氏颖达 曰言显著明白
运生不息者是天也显著养物不移动者地也言乐
法于天动而不息礼象于地静而不动也 陈氏祥 …… (第 68b 页)
不测之意郑指百物已滞孔疏则愈泥矣
右乐理章第三(史记乐书同郑目录第/五吴氏澄纂言居第七)
孔氏颖达 曰此乐记第三章名曰乐礼明王者为治
必制礼作乐 张氏守节曰中有三段一明礼乐 (第 71a 页)
(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郑云其辞未闻失其义也/ 案马昭云家语王肃所增加非郑所见又尸子杂)
(说不可取證正/经故言未闻也)夔舜时典乐者也书曰夔命汝典乐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知其行也特明圣人制乐以
赏诸侯其功大者其乐备五弦谓无文武二弦唯宫
商等之五弦也案世本云神 …… (第 1b 页)
(行位处立表/酂以识之)舞人少也民逸则德盛酂相去近舞人
多也谥行之迹也 王氏肃曰远以象民行之劳近
以象民行之逸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德尊乐备
舞具缀谓酂也远是舞者外营域行列之处若诸侯
治理于民使民劳苦者由君德薄赏之以乐 …… (第 3a 页)
能大尧舜之德周礼曰大夏殷周之乐尽矣言尽人
事也周礼曰大濩大武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六代之
乐咸池备矣言黄帝之德皆施被天下无不周遍是
为备具也自夏以前皆以文德王天下殷周二代惟 …… (第 5b 页)
大濩周曰大武礼乐志云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
与乐纬不同其馀无异名曰六英者宋均注云为六
合之英华五茎者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也 孔氏
颖达 曰案司乐注云汤德能使天下得其所是其德
也元命包曰汤之时民乐其救之于患害故曰濩救
也由救之故民得所 …… (第 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教谓乐也以法治以乐为治之法
行象德民之行顺君之德也 王氏肃曰以法治作
乐所以法治其行也君行善即臣下之行皆象君之
德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乐之为善乐得其所则事有 …… (第 7a 页)
(其臣介则孤同子男卿大夫略为一/节俱三献则天子诸侯之士同一献)百拜以喻多(孔/疏)
(令乡饮酒之礼是壹献无/百拜令云百拜故云多也)缀犹止也 孔氏颖达 曰
此言礼乐之设不得其所则祸乱兴故先王节其礼
乐以防淫乱也 陈氏旸曰饮酒人之大欲不能不
速讼先 …… (第 9a 页)
(赠诸侯也十四句系于皆以礼终之下乃褚少孙/所升降也 案此篇言乐施则乐也者施也节当)
(为此篇之首所谓大辂一节承上礼报情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承上乐章德文义甚明)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乐记第四章名为乐施施者用
于天下此章中明乐施被之事也本是第二前既
推乐理章为第三此为第 …… (第 11a 页)
明礼乐所施各有本德本意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
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所乐之/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著犹立也谓立司乐以下使教国
子 孔氏颖达 曰风谓水土之风气谓舒疾刚柔俗
谓君上之情欲谓好恶取舍用乐化之故使恶风移 …… (第 11b 页)
易俗甚易也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
而动然后心术形焉(知音智应/于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在所以感之也术所由也形犹
见也 孔氏颖达 曰夫乐声善恶本由民心而生所 …… (第 12a 页)
(言案贲大也/ 其音弘大)狄涤往来疾貌(孔疏诗踧踧周道字异/义同又诗涤涤山川)
滥僭差也此皆民心无常之效也肉或为润 孔氏
颖达 曰志微谓人君志意微细唯杀谓乐声唯蹙杀
小如此音作而民感之则悲思忧愁也啴宽也谐和
也慢疏也繁多也康 …… (第 14b 页)
(阴阳刚柔皆天地之气故以五行言木性仁金性/义火性礼水性智土性信非父义母慈之五德也)密
之言闭也慑犹恐惧也 孔氏颖达 曰上既明乐之
感人故此明先王节人情性自然所感谓之性因物
念虑谓之情言先王制乐本人情性既得人情考之 …… (第 17a 页)
(祫祭降/神之乐)以象事行若宫为君商为臣皆形见于乐谓
同听之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 王氏肃曰
绳法也法其德厚薄也 孔氏颖达 曰先王欲稽之
度数制之礼义非教不可故立之学等使依其才艺
等级而教学之广谓增习宽广其乐之节奏也省谓 …… (第 20b 页)
行无不形见于乐也举此以教不诚可以善民心哉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世乱则礼慝而乐淫
正义郑氏康成曰遂犹成也慝秽也 孔氏颖达 曰
敝谓劳敝烦谓烦扰阴阳之气衰乱故生物不得遂
成世道衰乱上下无序故礼慝男女不节故乐淫以
上三事 …… (第 24a 页)
礼易失之慝乐易失之淫
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
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
以君子贱之也(易以豉反湎绵鲜反而案/今本灭平和之德无 字)
正义郑氏康成曰广谓声缓也狭谓声急也感动也
动人条畅之善气使失其所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乐
不得其所则灭平和之德故君子贱之朋淫于家是
慢易以犯礼节淫讻肆虐是流湎以忘根本广谓节
…… (第 24b 页)
蹙感条畅之气则与合生气之和者反矣灭平和之
德则与道五常之行者异矣
右乐言章第五(史记乐书同郑目录第四/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二)
孔氏颖达 曰皇氏以为是乐言之科自民有血气
至礼慝而乐淫论人心不同随乐而变是故其声
以下论作乐不得其所则 …… (第 25b 页)
(卧反分/扶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成象者谓人乐习焉 孔氏颖达
曰奸声谓奸邪之声感动于人逆气谓违逆之气即
奸邪之气也奸声感动于人而逆气来应二者相合
而成象淫乐遂 …… (第 26b 页)
道归焉耳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
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
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行下孟/反惰徒)
(卧反辟匹亦/反知音智)
正义郑氏康成曰反犹本也术犹道也 孔氏颖达
曰反情谓反去淫溺之情理以调和其善志比类谓
比拟善类以成己身之美行不使奸声乱色留停于 …… (第 28b 页)
内出邪辟之气自外入不设于身体则内外交养矣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
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著张/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奋犹动也著犹成也 孔氏颖达
曰前明君子去奸声行正声故此明正声之道动发
心志以声音文饰声音以琴瑟振动形体以干戚装
饰乐具以羽旄 …… (第 30a 页)
(孔疏谓昼夜百刻昏明昼/夜不失其正度数有常也)清谓蕤宾至应钟浊谓黄
钟至中吕 王氏肃曰清明广大终始周还皆乐之
节奏容仪发动也 孔氏颖达 曰人之歌曲清洁显
明以象天钟鼓铿锵宽广壮大以象地终于羽始于
宫象四时变化终而复始也舞者周匝回环象 …… (第 32b 页)
案此一节申言动四气之和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
宁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乐用则正人理和阴阳也伦谓
人道也 孔氏颖达 曰伦类也其乐施行而伦类清
美矣人听之则耳目清明血气和平变移敝恶之风
改革昏乱之俗而天下皆宁矣 张 …… (第 38a 页)
著驯至于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则知乐之所感大矣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
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辟也 孔氏
颖达 曰乐者是人之所欢乐也君子所欢乐在于得 …… (第 39a 页)
无穷故至于忘道道既忘则其惑不解而忧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
方可以观德矣(乡许/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方犹道也 孔氏颖达 曰反已淫
欲之情以谐和德义之志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
政教之事正乐兴行而民归向仁义之道人君如此
…… (第 40a 页)
公也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
乐器从之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德在于内乐所以发扬其德故乐
为德之光华也非器无以成乐故金石丝竹为乐之
器也诗谓言辞志在内故以言 …… (第 41a 页)
过矣张三德说亦武断然其说亦备一义附存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不可以为伪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志起于内思虑深远是情深也言
之于外情由言显是文明也志意蕴积在中故气盛 …… (第 43b 页)
也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
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正义郑氏康成曰文采乐之威仪也 孔氏颖达 曰
心动而见声声成而为乐乐由心动而成故云乐者
心之动也乐本无体由声而见是声为乐之形象也 …… (第 45a 页)
上纣未可伐还归二年乃遂伐之武舞再更始以明
伐时再往也复乱以饬归谓鸣铙而退明以整归也
孔氏颖达 曰记者引周之大武之乐以明上三者
之义方谓方将欲舞积渐之意也乱治也复谓舞曲
终舞者复其行位而整治象 …… (第 4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乐出而不反而礼有往来也自
由也 又曰此明礼乐所由生先王有仁民之德施
于外故为乐以章之有报本之情动于中故为礼以
行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乐之别报施不同作乐 …… (第 48a 页)
始也 朱子曰乐是和气由中间直出无所待于外
礼却是始初有这意思外面却做一个节文抵当他
虽说是人做元不曾杜撰因他本有这意思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武王民乐其由武功而生王业
即以武为乐名以受施处立名
案德蕴于中乐形于外是乐主于施人以礼来我以 …… (第 49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赠诸侯谓来朝将去报之以礼
孔氏颖达 曰前经明乐者为施礼者为报此明礼报
之事诸侯守土奉其土地所有来朝天子故天子以
此等之物报之不明乐施 …… (第 50a 页)
误属此今考其文当在乐施篇之首
右乐象章第六(郑目录第八吏记乐书第/六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三)
孔氏颖达 曰皇氏以为是乐象之科自首至行其
义明乐有奸声正声以类相感君子当去奸声用
正声也然后发以声音以 (第 51b 页)
(说不可取證正/经故言未闻也)夔舜时典乐者也书曰夔命汝典乐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知其行也特明圣人制乐以
赏诸侯其功大者其乐备五弦谓无文武二弦唯宫
商等之五弦也案世本云神 …… (第 1b 页)
(行位处立表/酂以识之)舞人少也民逸则德盛酂相去近舞人
多也谥行之迹也 王氏肃曰远以象民行之劳近
以象民行之逸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德尊乐备
舞具缀谓酂也远是舞者外营域行列之处若诸侯
治理于民使民劳苦者由君德薄赏之以乐 …… (第 3a 页)
能大尧舜之德周礼曰大夏殷周之乐尽矣言尽人
事也周礼曰大濩大武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六代之
乐咸池备矣言黄帝之德皆施被天下无不周遍是
为备具也自夏以前皆以文德王天下殷周二代惟 …… (第 5b 页)
大濩周曰大武礼乐志云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
与乐纬不同其馀无异名曰六英者宋均注云为六
合之英华五茎者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也 孔氏
颖达 曰案司乐注云汤德能使天下得其所是其德
也元命包曰汤之时民乐其救之于患害故曰濩救
也由救之故民得所 …… (第 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教谓乐也以法治以乐为治之法
行象德民之行顺君之德也 王氏肃曰以法治作
乐所以法治其行也君行善即臣下之行皆象君之
德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乐之为善乐得其所则事有 …… (第 7a 页)
(其臣介则孤同子男卿大夫略为一/节俱三献则天子诸侯之士同一献)百拜以喻多(孔/疏)
(令乡饮酒之礼是壹献无/百拜令云百拜故云多也)缀犹止也 孔氏颖达 曰
此言礼乐之设不得其所则祸乱兴故先王节其礼
乐以防淫乱也 陈氏旸曰饮酒人之大欲不能不
速讼先 …… (第 9a 页)
(赠诸侯也十四句系于皆以礼终之下乃褚少孙/所升降也 案此篇言乐施则乐也者施也节当)
(为此篇之首所谓大辂一节承上礼报情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承上乐章德文义甚明)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乐记第四章名为乐施施者用
于天下此章中明乐施被之事也本是第二前既
推乐理章为第三此为第 …… (第 11a 页)
明礼乐所施各有本德本意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
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所乐之/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著犹立也谓立司乐以下使教国
子 孔氏颖达 曰风谓水土之风气谓舒疾刚柔俗
谓君上之情欲谓好恶取舍用乐化之故使恶风移 …… (第 11b 页)
易俗甚易也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
而动然后心术形焉(知音智应/于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在所以感之也术所由也形犹
见也 孔氏颖达 曰夫乐声善恶本由民心而生所 …… (第 12a 页)
(言案贲大也/ 其音弘大)狄涤往来疾貌(孔疏诗踧踧周道字异/义同又诗涤涤山川)
滥僭差也此皆民心无常之效也肉或为润 孔氏
颖达 曰志微谓人君志意微细唯杀谓乐声唯蹙杀
小如此音作而民感之则悲思忧愁也啴宽也谐和
也慢疏也繁多也康 …… (第 14b 页)
(阴阳刚柔皆天地之气故以五行言木性仁金性/义火性礼水性智土性信非父义母慈之五德也)密
之言闭也慑犹恐惧也 孔氏颖达 曰上既明乐之
感人故此明先王节人情性自然所感谓之性因物
念虑谓之情言先王制乐本人情性既得人情考之 …… (第 17a 页)
(祫祭降/神之乐)以象事行若宫为君商为臣皆形见于乐谓
同听之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 王氏肃曰
绳法也法其德厚薄也 孔氏颖达 曰先王欲稽之
度数制之礼义非教不可故立之学等使依其才艺
等级而教学之广谓增习宽广其乐之节奏也省谓 …… (第 20b 页)
行无不形见于乐也举此以教不诚可以善民心哉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世乱则礼慝而乐淫
正义郑氏康成曰遂犹成也慝秽也 孔氏颖达 曰
敝谓劳敝烦谓烦扰阴阳之气衰乱故生物不得遂
成世道衰乱上下无序故礼慝男女不节故乐淫以
上三事 …… (第 24a 页)
礼易失之慝乐易失之淫
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易以犯节流湎以忘
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是
以君子贱之也(易以豉反湎绵鲜反而案/今本灭平和之德无 字)
正义郑氏康成曰广谓声缓也狭谓声急也感动也
动人条畅之善气使失其所 孔氏颖达 曰此论乐
不得其所则灭平和之德故君子贱之朋淫于家是
慢易以犯礼节淫讻肆虐是流湎以忘根本广谓节
…… (第 24b 页)
蹙感条畅之气则与合生气之和者反矣灭平和之
德则与道五常之行者异矣
右乐言章第五(史记乐书同郑目录第四/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二)
孔氏颖达 曰皇氏以为是乐言之科自民有血气
至礼慝而乐淫论人心不同随乐而变是故其声
以下论作乐不得其所则 …… (第 25b 页)
(卧反分/扶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成象者谓人乐习焉 孔氏颖达
曰奸声谓奸邪之声感动于人逆气谓违逆之气即
奸邪之气也奸声感动于人而逆气来应二者相合
而成象淫乐遂 …… (第 26b 页)
道归焉耳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
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
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行下孟/反惰徒)
(卧反辟匹亦/反知音智)
正义郑氏康成曰反犹本也术犹道也 孔氏颖达
曰反情谓反去淫溺之情理以调和其善志比类谓
比拟善类以成己身之美行不使奸声乱色留停于 …… (第 28b 页)
内出邪辟之气自外入不设于身体则内外交养矣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
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著张/虑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奋犹动也著犹成也 孔氏颖达
心志以声音文饰声音以琴瑟振动形体以干戚装
饰乐具以羽旄 …… (第 30a 页)
(孔疏谓昼夜百刻昏明昼/夜不失其正度数有常也)清谓蕤宾至应钟浊谓黄
钟至中吕 王氏肃曰清明广大终始周还皆乐之
节奏容仪发动也 孔氏颖达 曰人之歌曲清洁显
明以象天钟鼓铿锵宽广壮大以象地终于羽始于
宫象四时变化终而复始也舞者周匝回环象 …… (第 32b 页)
案此一节申言动四气之和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
宁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乐用则正人理和阴阳也伦谓
人道也 孔氏颖达 曰伦类也其乐施行而伦类清
美矣人听之则耳目清明血气和平变移敝恶之风
改革昏乱之俗而天下皆宁矣 张 …… (第 38a 页)
著驯至于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则知乐之所感大矣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
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道谓仁义也欲谓邪辟也 孔氏
颖达 曰乐者是人之所欢乐也君子所欢乐在于得 …… (第 39a 页)
无穷故至于忘道道既忘则其惑不解而忧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
方可以观德矣(乡许/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方犹道也 孔氏颖达 曰反已淫
欲之情以谐和德义之志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
政教之事正乐兴行而民归向仁义之道人君如此
…… (第 40a 页)
公也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
乐器从之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德在于内乐所以发扬其德故乐
为德之光华也非器无以成乐故金石丝竹为乐之
器也诗谓言辞志在内故以言 …… (第 41a 页)
过矣张三德说亦武断然其说亦备一义附存之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不可以为伪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志起于内思虑深远是情深也言
之于外情由言显是文明也志意蕴积在中故气盛 …… (第 43b 页)
也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
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
正义郑氏康成曰文采乐之威仪也 孔氏颖达 曰
心动而见声声成而为乐乐由心动而成故云乐者
心之动也乐本无体由声而见是声为乐之形象也 …… (第 45a 页)
上纣未可伐还归二年乃遂伐之武舞再更始以明
伐时再往也复乱以饬归谓鸣铙而退明以整归也
孔氏颖达 曰记者引周之大武之乐以明上三者
之义方谓方将欲舞积渐之意也乱治也复谓舞曲
终舞者复其行位而整治象 …… (第 4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乐出而不反而礼有往来也自
由也 又曰此明礼乐所由生先王有仁民之德施
于外故为乐以章之有报本之情动于中故为礼以
行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乐之别报施不同作乐 …… (第 48a 页)
始也 朱子曰乐是和气由中间直出无所待于外
礼却是始初有这意思外面却做一个节文抵当他
虽说是人做元不曾杜撰因他本有这意思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武王民乐其由武功而生王业
即以武为乐名以受施处立名
案德蕴于中乐形于外是乐主于施人以礼来我以 …… (第 49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赠诸侯谓来朝将去报之以礼
孔氏颖达 曰前经明乐者为施礼者为报此明礼报
之事诸侯守土奉其土地所有来朝天子故天子以
此等之物报之不明乐施 …… (第 50a 页)
误属此今考其文当在乐施篇之首
右乐象章第六(郑目录第八吏记乐书第/六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三)
孔氏颖达 曰皇氏以为是乐象之科自首至行其
义明乐有奸声正声以类相感君子当去奸声用
正声也然后发以声音以 (第 51b 页)
乐记第十九之三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
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管史记/作贯)
正义郑氏康成曰理犹事也统同同和合也辨异异
尊卑也管犹包也 孔氏颖达 曰乐出于心听之则
欢悦是情之不可变也礼见于貌行之则恭敬是事 …… (第 1a 页)
于情有不安故礼乐同管乎人情也
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
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
父子君臣之节(去起吕反/偩音负)
正义郑氏康成曰偩犹依象也降下也兴犹出也凝
成也精粗谓万物大小也领犹理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更广明礼乐之义乐本出于人心心哀则哀心
乐则乐则乐不可变易是知变也能穷极人情知内
外改变乐之情 …… (第 3a 页)
无䚡曰觡(孔疏谓角外皮滑泽/者鹿角之属是也)昭晓也蛰虫以发出
为晓更息曰苏孕任也鬻生也内败曰殰殈裂也今
齐人语有殈者 孔氏颖达 曰此论大人举用礼乐 …… (第 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礼乐之本由人君也礼本著诚
去伪乐本穷本知变辨犹别也正也弦谓鼓琴瑟也
后尸居后赞礼仪此言知本者尊知末者卑 孔氏
颖达 曰此明礼乐各有根本本贵而末贱君子能辨
其本末则可以制于天下黄钟以下惟是乐器播扬
乐声非乐之本故童 …… (第 8a 页)
谓宗人祝谓大祝但辨晓于宗庙诏相之礼故在尸
后商祝谓习商礼而为祝者但辨晓死丧摈相之礼
故在主人后皆知礼之末节故位处卑贱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扬举也干扬举干以舞也
案干扬对弦歌则扬当为干戈戚扬之扬陈氏浩谓
干扬皆舞者所执是也孔说误
是故 (第 8b 页)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
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行下/孟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德三德也行三行也艺才技也先
谓位在上也后谓位在下也言尊卑备乃可制作以
为治法 孔氏颖达 曰德成而上者人君及主人之
属以道德成就故在上艺成而下者乐师商祝之等
艺术成就而在下行成则德成矣德 …… (第 9a 页)
事者岂有他哉不过上先下后不失本末之施而已
右乐情章第七(史记乐书第四郑目录第/六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五)
孔氏颖达 曰皇氏云此章为乐情 张氏守节曰
上章明象象必见情乐变则情变故此以情不可
变言之中分三段一明礼 …… (第 10a 页)
(生献子茶茶生简子取取生襄子侈侈生桓/子驹驹生文侯斯 案左传州作犨降作绛)端玄衣
也古乐先王之正乐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下至
合之也明魏文侯与子夏问答古乐今乐之异端冕
玄冕也凡冕服其制皆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 …… (第 11a 页)
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今
齐人或谓糠为相雅亦乐器名也状如漆筒中有椎
孙氏菼曰整其乱行节之以相赴敌迅疾趣之以
雅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对文侯古乐之体言古乐
进退如一而不参差乐音和正宽广而无奸声弦匏
笙簧其器虽多必会合保守待 …… (第 12a 页)
溺而不止声淫乱无以治之獶猕猴也言舞者如猕
猴戏也乱男女之尊卑獶或为优 孔氏颖达 曰此
子夏对文侯新乐之体新乐谓今世所作淫乐也进
俯退俯者谓俯偻曲折不能进退齐一行伍杂乱也
奸邪 …… (第 1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文侯好音而不知乐也铿锵之
类皆为音应律乃为乐 孔氏颖达 曰古乐有音声
律吕今乐亦有音声律吕是乐与音相近也乐则乐
正声和音则心邪声乱是不同也(案郑云律乃为 …… (第 16a 页)
遍服曰顺(孔疏皆昭二十/八年左傅文)俾当为比声之误也择善
从之曰比(朱子曰比上/下相亲也)施延也言文王之德皆能如
此故受天福延于后世也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与
文侯问答古乐之正弦歌诗颂谓以琴瑟之弦歌此
诗颂也诗大雅皇矣之篇王季既受天福祉以遗子 …… (第 17a 页)
道无毫发之慊也言王季之德传于文王而益盛故
能受天之福而延于子孙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王季之德比儗文王无可耻悔
辨正朱子曰比于至于也至于文王其德尤无遗恨
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 …… (第 18b 页)
奸声也燕安也春秋传曰怀与安实败名(孔疏左传/僖二十三)
(年齐姜劝公/子重耳语)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烦劳也祭祀
者不用淫乐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为文侯明溺音
所出也滥窃谓男女相偷窃郑国乐音好滥相偷窃
是淫邪之志也溺没也宋音所安唯女子 …… (第 19a 页)
则心乱志溺则心下志骄则心高皆非中声所止非
所以为德音之乐也 周氏谞曰德音则能善其志
溺音则能乱其志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卫诗有桑中淇上是淫佚之外
更有促数烦志齐诗有哀公荒淫怠慢襄公淫于妹 …… (第 19b 页)
而二之矣
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
以和何事不行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古乐敬且和故无事而不用溺
音无所施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重为文侯明正乐
敬和之事所以劝励文侯用古乐也诗周颂有瞽之
篇言乐音敬和而鸣先祖之神听而从 …… (第 20b 页)
之礼于是见之
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
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易以/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诱进也孔甚也言民从君所好恶
进之于善无难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劝文侯所好
古乐又谨慎行之以此化民无不从也诗厉王大雅
板之篇 胡氏铨曰谨好恶谓好古乐恶新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六者为本以其声质也椌楬谓柷
敔也埙篪或为簨虡官序贵贱谓尊卑乐器列数有
差次 孔氏颖达 曰此论圣人作为道德之音以示
后世也鼗鼓椌楬埙篪其声质素既用质素为本然
后用钟磬竽瑟华美之音以赞和 …… (第 22a 页)
辨谓分明于节义廉廉隅也滥之意犹揽聚也会犹
聚也聚或为最欢或为欢动或为勋闻欢嚣则人意
动作有所合谓以声合成己之志 孔氏颖达 曰此
论乐器之声各别君子之听思其所用之臣也金钟
之声铿铿然坚刚故可以兴立号令号令严威则军
士壮 …… (第 24a 页)
耄荒苌弘周大夫 王氏肃曰厉疾也备戒虽久至
其发作又疾也及时事欲令之事各及时致右宪左
右膝至地左膝去地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不亦
宜乎是宾牟贾与夫子相问答之事宾牟姓贾名(张/氏)
(守节曰宾/姓牟贾名)初论他事次 …… (第 27b 页)
武也 王氏肃曰武乱武之治也皆坐以象安民无
事也 孔氏颖达 曰宾牟贾前答孔子虽为孔子所
许贾犹有不晓者故请问孔子也免席避席也迟之
迟者贺氏云备戒已久是迟久立 …… (第 31a 页)
四伐五伐分犹部曲也事犹为也济成也舞者各有
部曲之列又夹振之者象用兵务于蚤成也久立于
缀象武王伐纣待诸侯也 孔氏颖达 曰此孔子为
宾牟贾说武乐六成之意武始而北出者谓初舞位
最在于南头从第一位而北出次及第二位稍北出 …… (第 33a 页)
容殷之贤人(案逸书命毕公表商容之闾使之家语/作使人盖是时商容避纣之乱隐于太)
(行山故先表其闾而又使人行求而/得之也应氏谓使箕子求商容亦误) 孔氏颖达 曰
此孔子为宾牟贾说牧野克殷后事未及下车言速
封也二王之后其礼大故待下车而封之倒载干戈
者倒载 …… (第 37b 页)
贤者所处皆令反其居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武成篇云式商容闾则商容人名
郑不见古文故为礼乐也 吴氏澄曰反复也反商
谓克商之后复商盛时之善政 …… (第 39b 页)
文王之庙为明堂制(孔疏周公摄政六年始朝诸侯/于明堂当武王代纣未有明堂)
(今云祀乎明堂故知是文/王之庙制非正明堂也)耕藉藉田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克商之后脩文教也散军而郊射者还镐京
止武而习文也郑注大射云狸首逸诗狸之言不来
也其诗有射诸 …… (第 41a 页)
事即中庸追王上祀亦非但周公之事矣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
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食音嗣更古衡反/大音泰弟大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
三德五事者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周名大学曰
东胶 孔氏颖达 曰天子养三老五更之时亲袒衣
而割牲亲执酱而馈之食讫亲执爵而酳口亲自著
冕手持干盾而舞也此冕当鷩冕 …… (第 43a 页)
亦然不言教以孝者与上互文
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武迟久为重礼乐 孔氏颖达
曰言周德如此之后则是周之道德四方通达礼乐
交通无所不备也凡功小者易就其时速也功大者
难成其时久也 …… (第 43b 页)
乐矣(孔疏利欲之发由贪鄙来/心若思利欲则形神劳苦)志明行成(孔疏志意/清明神和)
(性乐是善/行得成)不言而见信如天也不怒而见畏如神也
乐由中出故治心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乐以治心记
者引君子之言云礼乐是治身之具不可斯须去离
于身也能深远详审此乐以治正其心则和易 …… (第 44b 页)
而化之矣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
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
入之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躬身也礼自外作故治身鄙诈入
之谓利欲生易轻易也 孔氏颖达 曰致礼意以治
躬外貌庄严而恭敬则人惧之严肃威重也不能致 …… (第 45b 页)
之心入之无外之非内也礼乐之切于身心者如此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
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
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煇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
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
下无难矣(煇音辉错棤/同七路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德煇颜色润泽也理容貌之进止
也 孔氏颖达 曰此言圣人用礼乐以治身内外兼
备使德煇动于内而民顺于外也乐由心起故感动
于内礼自外生故发动于外乐 …… (第 47a 页)
王氏肃曰礼自减损所以进德脩业也乐充
气志而反本也 孙氏炎曰报谓礼往来以劝进之
反谓曲终还更始 孔氏颖达 曰此论礼乐之体或
减或盈其事各异王者当依其事而和节之也礼既 …… (第 49a 页)
(肉与繁也杀谓细小瘠与廉也凡乐器大/而弦粗者其声鸿器小而弦细者其声细)节奏阕作
进止所应也(孔疏阙谓乐息作谓乐/动进则作止则关也)方道也 孔氏
颖达 曰乐之为体是人情之所欢乐喜乐动心所不
能自抑退也内心欢乐发于声音则嗟叹咏歌是也
形于动静则手舞足 …… (第 52a 页)
案此上言乐因人心而作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
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
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
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
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族长之长当作党长幼之长/竹丈反比毗志反饰音式又)
(音/敕)
正义郑氏康成曰审一审其人声也比物谓杂金革
土匏之属也以成文五声八音克谐相应和 孔氏
颖达 曰此覆说圣王立乐之事君臣主敬乡里主顺 …… (第 54a 页)
钟为宫之说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
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
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
也(诎丘勿反要一遥反/行户刚反缀都外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缀表也所以表行列兆域也舞者
进退所至也要犹会也命犹教也纪总要之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先王制乐得天地之和则感动人
心使之和善也雅以施正道颂以赞成功听之则淫
邪不入故志意得广也干 …… (第 56b 页)
为和中者性也和者情也纪者正物而有常言天下
之性情莫不取正于乐以之为常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诗云荷戈与缀 孔氏颖达 曰毛
诗作荷戈与祋郑见齐鲁韩诗不同
案齐鲁韩诗俱失传是祋是缀俱不可知如以理论
则候人所荷当是祋 …… (第 58b 页)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侪犹辈类天子之于天下喜怒节
之以礼乐则兆民和从而敬畏之礼乐王者所常兴
则盛矣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乐道之盛言乐以饰 …… (第 59a 页)
(孔疏郑知商宋诗者以下文商人识之齐人识之皆/据其代故知此商谓宋人所歌之诗宋是商后也)
爱或为哀直已而陈德各因其德歌所宜育生也
孔氏颖达 曰凡声歌遂人性所宜子赣令师乙观已
气性宜听何歌师乙不敢定其所宜故请诵所闻之
诗令子赣自量己性执处 …… (第 61a 页)
(静上又衍商之遗声也/五字今从郑氏正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屡数也数断事以其肆直也见利
而让以其温良能断也断犹决也保犹安也知也
孔氏颖达 曰五帝道备三王德盛但遗声于后代故
宜听其歌声非谓能行三代之德也以其肆直慈爱
故临危疑之事数能断割 …… (第 6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歌声之著动人心之审如有此
事长言之引其声也嗟叹和续之也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欢之至也子赣问乐上下同美之也 孔
氏颖达 曰此论感动人心形状如此诸事歌声上响
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音声下响感动人意如
似坠落而下音声回曲 (第 66a 页)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
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管史记/作贯)
正义郑氏康成曰理犹事也统同同和合也辨异异
尊卑也管犹包也 孔氏颖达 曰乐出于心听之则
欢悦是情之不可变也礼见于貌行之则恭敬是事 …… (第 1a 页)
于情有不安故礼乐同管乎人情也
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
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
父子君臣之节(去起吕反/偩音负)
正义郑氏康成曰偩犹依象也降下也兴犹出也凝
成也精粗谓万物大小也领犹理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更广明礼乐之义乐本出于人心心哀则哀心
乐则乐则乐不可变易是知变也能穷极人情知内
外改变乐之情 …… (第 3a 页)
无䚡曰觡(孔疏谓角外皮滑泽/者鹿角之属是也)昭晓也蛰虫以发出
为晓更息曰苏孕任也鬻生也内败曰殰殈裂也今
齐人语有殈者 孔氏颖达 曰此论大人举用礼乐 …… (第 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礼乐之本由人君也礼本著诚
去伪乐本穷本知变辨犹别也正也弦谓鼓琴瑟也
后尸居后赞礼仪此言知本者尊知末者卑 孔氏
颖达 曰此明礼乐各有根本本贵而末贱君子能辨
其本末则可以制于天下黄钟以下惟是乐器播扬
乐声非乐之本故童 …… (第 8a 页)
谓宗人祝谓大祝但辨晓于宗庙诏相之礼故在尸
后商祝谓习商礼而为祝者但辨晓死丧摈相之礼
故在主人后皆知礼之末节故位处卑贱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扬举也干扬举干以舞也
案干扬对弦歌则扬当为干戈戚扬之扬陈氏浩谓
干扬皆舞者所执是也孔说误
是故 (第 8b 页)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
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可以有制于天下也(行下/孟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德三德也行三行也艺才技也先
谓位在上也后谓位在下也言尊卑备乃可制作以
为治法 孔氏颖达 曰德成而上者人君及主人之
属以道德成就故在上艺成而下者乐师商祝之等
艺术成就而在下行成则德成矣德 …… (第 9a 页)
事者岂有他哉不过上先下后不失本末之施而已
右乐情章第七(史记乐书第四郑目录第/六吴氏澄纂言改居第五)
孔氏颖达 曰皇氏云此章为乐情 张氏守节曰
上章明象象必见情乐变则情变故此以情不可
变言之中分三段一明礼 …… (第 10a 页)
(生献子茶茶生简子取取生襄子侈侈生桓/子驹驹生文侯斯 案左传州作犨降作绛)端玄衣
也古乐先王之正乐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下至
合之也明魏文侯与子夏问答古乐今乐之异端冕
玄冕也凡冕服其制皆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 …… (第 11a 页)
乐拊者以韦为表装之以糠糠一名相因以名焉今
齐人或谓糠为相雅亦乐器名也状如漆筒中有椎
孙氏菼曰整其乱行节之以相赴敌迅疾趣之以
雅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对文侯古乐之体言古乐
进退如一而不参差乐音和正宽广而无奸声弦匏
笙簧其器虽多必会合保守待 …… (第 12a 页)
溺而不止声淫乱无以治之獶猕猴也言舞者如猕
猴戏也乱男女之尊卑獶或为优 孔氏颖达 曰此
子夏对文侯新乐之体新乐谓今世所作淫乐也进
俯退俯者谓俯偻曲折不能进退齐一行伍杂乱也
奸邪 …… (第 1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文侯好音而不知乐也铿锵之
类皆为音应律乃为乐 孔氏颖达 曰古乐有音声
律吕今乐亦有音声律吕是乐与音相近也乐则乐
正声和音则心邪声乱是不同也(案郑云律乃为 …… (第 16a 页)
遍服曰顺(孔疏皆昭二十/八年左傅文)俾当为比声之误也择善
从之曰比(朱子曰比上/下相亲也)施延也言文王之德皆能如
此故受天福延于后世也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与
文侯问答古乐之正弦歌诗颂谓以琴瑟之弦歌此
诗颂也诗大雅皇矣之篇王季既受天福祉以遗子 …… (第 17a 页)
道无毫发之慊也言王季之德传于文王而益盛故
能受天之福而延于子孙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王季之德比儗文王无可耻悔
辨正朱子曰比于至于也至于文王其德尤无遗恨
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 …… (第 18b 页)
奸声也燕安也春秋传曰怀与安实败名(孔疏左传/僖二十三)
(年齐姜劝公/子重耳语)趋数读为促速声之误也烦劳也祭祀
者不用淫乐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为文侯明溺音
所出也滥窃谓男女相偷窃郑国乐音好滥相偷窃
是淫邪之志也溺没也宋音所安唯女子 …… (第 19a 页)
则心乱志溺则心下志骄则心高皆非中声所止非
所以为德音之乐也 周氏谞曰德音则能善其志
溺音则能乱其志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卫诗有桑中淇上是淫佚之外
更有促数烦志齐诗有哀公荒淫怠慢襄公淫于妹 …… (第 19b 页)
而二之矣
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
以和何事不行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古乐敬且和故无事而不用溺
音无所施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重为文侯明正乐
敬和之事所以劝励文侯用古乐也诗周颂有瞽之
篇言乐音敬和而鸣先祖之神听而从 …… (第 20b 页)
之礼于是见之
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
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易以/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诱进也孔甚也言民从君所好恶
进之于善无难 孔氏颖达 曰此子夏劝文侯所好
古乐又谨慎行之以此化民无不从也诗厉王大雅
板之篇 胡氏铨曰谨好恶谓好古乐恶新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六者为本以其声质也椌楬谓柷
敔也埙篪或为簨虡官序贵贱谓尊卑乐器列数有
差次 孔氏颖达 曰此论圣人作为道德之音以示
后世也鼗鼓椌楬埙篪其声质素既用质素为本然
后用钟磬竽瑟华美之音以赞和 …… (第 22a 页)
辨谓分明于节义廉廉隅也滥之意犹揽聚也会犹
聚也聚或为最欢或为欢动或为勋闻欢嚣则人意
动作有所合谓以声合成己之志 孔氏颖达 曰此
论乐器之声各别君子之听思其所用之臣也金钟
之声铿铿然坚刚故可以兴立号令号令严威则军
士壮 …… (第 24a 页)
耄荒苌弘周大夫 王氏肃曰厉疾也备戒虽久至
其发作又疾也及时事欲令之事各及时致右宪左
右膝至地左膝去地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不亦
宜乎是宾牟贾与夫子相问答之事宾牟姓贾名(张/氏)
(守节曰宾/姓牟贾名)初论他事次 …… (第 27b 页)
武也 王氏肃曰武乱武之治也皆坐以象安民无
事也 孔氏颖达 曰宾牟贾前答孔子虽为孔子所
许贾犹有不晓者故请问孔子也免席避席也迟之
迟者贺氏云备戒已久是迟久立 …… (第 31a 页)
四伐五伐分犹部曲也事犹为也济成也舞者各有
部曲之列又夹振之者象用兵务于蚤成也久立于
缀象武王伐纣待诸侯也 孔氏颖达 曰此孔子为
宾牟贾说武乐六成之意武始而北出者谓初舞位
最在于南头从第一位而北出次及第二位稍北出 …… (第 33a 页)
容殷之贤人(案逸书命毕公表商容之闾使之家语/作使人盖是时商容避纣之乱隐于太)
(行山故先表其闾而又使人行求而/得之也应氏谓使箕子求商容亦误) 孔氏颖达 曰
此孔子为宾牟贾说牧野克殷后事未及下车言速
封也二王之后其礼大故待下车而封之倒载干戈
者倒载 …… (第 37b 页)
贤者所处皆令反其居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武成篇云式商容闾则商容人名
郑不见古文故为礼乐也 吴氏澄曰反复也反商
谓克商之后复商盛时之善政 …… (第 39b 页)
文王之庙为明堂制(孔疏周公摄政六年始朝诸侯/于明堂当武王代纣未有明堂)
(今云祀乎明堂故知是文/王之庙制非正明堂也)耕藉藉田也 孔氏颖达
止武而习文也郑注大射云狸首逸诗狸之言不来
也其诗有射诸 …… (第 41a 页)
事即中庸追王上祀亦非但周公之事矣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
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食音嗣更古衡反/大音泰弟大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
三德五事者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周名大学曰
东胶 孔氏颖达 曰天子养三老五更之时亲袒衣
而割牲亲执酱而馈之食讫亲执爵而酳口亲自著
冕手持干盾而舞也此冕当鷩冕 …… (第 43a 页)
亦然不言教以孝者与上互文
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武迟久为重礼乐 孔氏颖达
曰言周德如此之后则是周之道德四方通达礼乐
交通无所不备也凡功小者易就其时速也功大者
难成其时久也 …… (第 43b 页)
乐矣(孔疏利欲之发由贪鄙来/心若思利欲则形神劳苦)志明行成(孔疏志意/清明神和)
(性乐是善/行得成)不言而见信如天也不怒而见畏如神也
乐由中出故治心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乐以治心记
者引君子之言云礼乐是治身之具不可斯须去离
于身也能深远详审此乐以治正其心则和易 …… (第 44b 页)
而化之矣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
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
入之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躬身也礼自外作故治身鄙诈入
之谓利欲生易轻易也 孔氏颖达 曰致礼意以治
躬外貌庄严而恭敬则人惧之严肃威重也不能致 …… (第 45b 页)
之心入之无外之非内也礼乐之切于身心者如此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
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
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煇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
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
下无难矣(煇音辉错棤/同七路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德煇颜色润泽也理容貌之进止
也 孔氏颖达 曰此言圣人用礼乐以治身内外兼
备使德煇动于内而民顺于外也乐由心起故感动
于内礼自外生故发动于外乐 …… (第 47a 页)
王氏肃曰礼自减损所以进德脩业也乐充
气志而反本也 孙氏炎曰报谓礼往来以劝进之
反谓曲终还更始 孔氏颖达 曰此论礼乐之体或
减或盈其事各异王者当依其事而和节之也礼既 …… (第 49a 页)
(肉与繁也杀谓细小瘠与廉也凡乐器大/而弦粗者其声鸿器小而弦细者其声细)节奏阕作
进止所应也(孔疏阙谓乐息作谓乐/动进则作止则关也)方道也 孔氏
颖达 曰乐之为体是人情之所欢乐喜乐动心所不
能自抑退也内心欢乐发于声音则嗟叹咏歌是也
形于动静则手舞足 …… (第 52a 页)
案此上言乐因人心而作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
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
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
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
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族长之长当作党长幼之长/竹丈反比毗志反饰音式又)
(音/敕)
正义郑氏康成曰审一审其人声也比物谓杂金革
土匏之属也以成文五声八音克谐相应和 孔氏
颖达 曰此覆说圣王立乐之事君臣主敬乡里主顺 …… (第 54a 页)
钟为宫之说也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
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
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
也(诎丘勿反要一遥反/行户刚反缀都外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缀表也所以表行列兆域也舞者
进退所至也要犹会也命犹教也纪总要之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先王制乐得天地之和则感动人
心使之和善也雅以施正道颂以赞成功听之则淫
邪不入故志意得广也干 …… (第 56b 页)
为和中者性也和者情也纪者正物而有常言天下
之性情莫不取正于乐以之为常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诗云荷戈与缀 孔氏颖达 曰毛
诗作荷戈与祋郑见齐鲁韩诗不同
案齐鲁韩诗俱失传是祋是缀俱不可知如以理论
则候人所荷当是祋 …… (第 58b 页)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侪犹辈类天子之于天下喜怒节
之以礼乐则兆民和从而敬畏之礼乐王者所常兴
则盛矣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乐道之盛言乐以饰 …… (第 59a 页)
(孔疏郑知商宋诗者以下文商人识之齐人识之皆/据其代故知此商谓宋人所歌之诗宋是商后也)
爱或为哀直已而陈德各因其德歌所宜育生也
孔氏颖达 曰凡声歌遂人性所宜子赣令师乙观已
气性宜听何歌师乙不敢定其所宜故请诵所闻之
诗令子赣自量己性执处 …… (第 61a 页)
(静上又衍商之遗声也/五字今从郑氏正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屡数也数断事以其肆直也见利
而让以其温良能断也断犹决也保犹安也知也
孔氏颖达 曰五帝道备三王德盛但遗声于后代故
宜听其歌声非谓能行三代之德也以其肆直慈爱
故临危疑之事数能断割 …… (第 6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歌声之著动人心之审如有此
事长言之引其声也嗟叹和续之也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欢之至也子赣问乐上下同美之也 孔
氏颖达 曰此论感动人心形状如此诸事歌声上响
感动人意使之如似抗举也音声下响感动人意如
似坠落而下音声回曲 (第 6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三
杂记上第二十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杂记诸
侯已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依曲礼檀弓
分上下篇 方氏悫曰此 …… (第 1a 页)
西阶尸入自门升自阼阶(孔疏皆曾/子问文)其殡必于两楹
之间者以其死不于室而自外来留之于中不忍远
也(孔疏周殡于客位今殡于两/楹间以自外来不忍远也) 孔氏颖达 曰五等
之侯朝觐天子及自相朝会死于主国有司所授馆 …… (第 2b 页)
西墙乃入所谓入自阙升自西阶也方小敛则无棺
不必毁墙所谓入自门升自阼阶也此或以未大敛
者言欤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已下至蒲席以为裳帷总明
诸侯及大夫士在路而死招魂复魄并明饰棺贵贱 …… (第 4a 页)
(高三尺/三寸)诸侯言不毁墙大夫士言不易车互相明也
不易者不易以輴也庙中有载柩以輴之礼此不易
耳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车饰初死及至家皆以 …… (第 5a 页)
长床穿桯前后著金而关轴焉是也
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以苇席为屋则无素锦为帐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輤也谓用苇席屈之以为輤棺
之屋蒲席以为裳帷围绕于屋旁也然大夫无以他
物为屋之文则是用素锦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讣或皆作赴赴至也臣死其子使
人至君所告之君之臣某此臣于其家丧所主者君
夫人不称薨告他国君谦也 孔氏颖达 曰父母妻
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上某是生者臣名下某是
臣之亲属死者君讣于他国称寡君若云寡德之君
…… (第 7b 页)
不祔于姑故不曰薨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总明遭丧讣告于君及敌者并
讣于邻国称谓之差
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
于他国 (第 8b 页)
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
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
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适并依注音敌大/历反实依注音至)
正义郑氏康成曰适读为匹敌之敌谓爵同者也实
当为至周秦人声之误也(孔疏以身赴告/故云使某至) 孔氏颖
达
曰此明大夫卒相讣告之礼同国敌者谓大夫位
相敌者大夫既尊于士士处亦称不禄称某者或死
者名或死者官号 …… (第 8b 页)
使某实实者以异国传闻疑言使人实之也
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
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此论士丧相讣告之称士贱赴大
夫士及他国皆云某死但于他君称外臣于大夫士 …… (第 9b 页)
大夫三年无归大夫居庐士居垩室亦谓未练时也
(孔疏若练后则/大夫居垩室)士亦谓邑宰朝廷之士亦居庐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士遭君丧次舍居处及归还之 …… (第 10a 页)
孔子曰平仲可谓能远于害矣不以己之是驳人之
非逊辞以避咎也 孔氏颖达 曰案张融云士与大
夫异者是乱世尚轻凉非王者之达礼如融说是周
公制礼之时则上下同后世有异耳又曾子云 …… (第 15a 页)
夫服大夫庶子卑不敢服尊者之服止如士服
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不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
则为之置后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之子得用大夫之礼而士不
得也置犹立也 孔氏颖达 曰士子身为大夫父身
是士故不可为大夫主丧使此死者之子为主以其
子是大夫适子故得服大夫服为之主前经 …… (第 18b 页)
士则不得主大夫丧所以然者父贵可以及子故大
夫之子得用大夫之礼子贵不可以及父故其父不
得用大夫之礼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所置之后谓暂为丧主假用大
夫礼若大宗子则直为立后自然用大夫礼也
案命士以上唯主适子之丧以下则 …… (第 19a 页)
皮弁则纯吉之尤者也占者尊于有司卜求吉其服
弥吉大夫士朔服皮弁(孔疏于诸侯是视朔之/服于天子是视朝之服) 孔
氏颖达 曰宅谓葬地大夫尊故得卜宅并葬日布衰
谓粗衰皇氏云以三升半布为衰长六寸广四寸缀
于衣前当胸上后又有 …… (第 20a 页)
之纯以素也(孔疏制同深衣纯以布/为麻衣纯以素为长衣)长衣练冠纯凶
服也朝服纯吉服也大夫士日朝服以朝也 孔氏
颖达 曰案士丧礼族长涖卜及宗人吉服郑注服玄
端也彼谓士之卜礼故占者著玄端此据筮礼故朝
服案士虞礼注云士 …… (第 22a 页)
练冠长衣者此经文含大夫其臣为大夫以布带绳
屦故史练冠长衣若士之卜史当从吊服不得练冠
长衣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筮轻故用纯凶服 陆氏佃曰
长衣盖练衣也练而为衣长之即吉有渐也知然者
以练练衣黄里縓缘鹿裘衡长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嫌与士异记之也既夕礼曰包牲
取下体又曰主人之史请读赗(孔疏既夕士礼此大/夫礼与士同读赗者)
(赗犹送者/人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将葬启柩朝庙
后欲出之时也案士丧礼下篇云荐马凡有三柩初
出至祖庙设奠为迁祖之奠讫乃荐马 …… (第 24a 页)
皆袍制(孔疏袍制连/衣裳有表里)不禅以素纱里之如今袿袍襈
重缯矣(孔疏汉时有袿袍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褒衣者始为命妇见加
赐之衣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卿大夫已下之妻所
复之衣鞠衣褒衣者始命为内子上所褒赐之衣故
曰褒衣即鞠衣也复时亦用此衣亦以 …… (第 2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复招魂复魄也冕服者上公五侯
伯四子男三褒衣亦始命为诸侯及朝觐加赐之衣
也褒犹进也 孔氏颖达 曰此经上下颠倒如郑所
次以此经为首次以夫人税衣揄狄之经然后次内
子以鞠衣之经诸侯既用褒衣又以冕服 …… (第 27b 页)
衣若秦仲受显服其诗曰黻衣绣裳此其一隅黻衮
也然则复诸侯以褒衣公袭褒衣一举其有者也若
以谓诸侯人得而有之非所谓褒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西上总明招魂所用之衣
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税他唤反音/彖揄音遥)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其招魂 (第 28a 页)
用税衣上至揄狄也狄
税素沙言皆以白纱縠为里 孔氏颖达 曰此明妇
人复衣妇人衣有六也夫人谓诸侯伯夫人也狄税
言揄狄以下至于税衣 陆氏佃曰夫人先税衣后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北面而西上阳长左也复者多少
各如其命之数(孔疏士丧礼复者一人以爵弁服言/诸侯之士一命用一人明复者各依)
(命/数) 孔氏颖达 曰凡招魂皆北面而招以西头为上
招魂冀生气之来生气为阳又北面言之南方是阳
左在西方其复处不同故檀弓 …… (第 29b 页)
曰绞属犹系也人君之柳其池系绞缯于下而画翟
雉焉名曰振容又有铜鱼在其閒大夫去振容士去
鱼此无人君及士亦烂脱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
葬时车饰诸侯已上则画揄翟于绞属于池下若大
夫降下人君不得画以揄绞属于池下其池上则得 …… (第 30a 页)
也大夫之昆弟谓为士者也(孔疏郑恐大夫昆弟为/大夫亦得祔之故云)
祔者祔于先死者 孔氏颖达 曰大夫祔于士谓祖
为士孙为大夫若死可以祔祭于祖之为士者士不
祔于大夫谓先祖为大夫孙为士不可祔祭于 …… (第 31a 页)
二庙官师得立一庙者亦不必祔庙又大夫赐氏则
各为族恐不可以此族之孙祔彼族之祖则易牲而
祔正可济礼之穷此等处正当观会通以行其典礼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祔于公子广明祔祭之义
应氏镛曰重世裔之本宗故大夫宁自屈而祔于
士重朝廷之命爵故士不敢僣 …… (第 32a 页)
而间升重承家之阳类故男祔则配而女祔则不配
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
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
正义郑氏康成曰夫所祔之妃于妇则祖姑 孔氏
颖达 曰此论妇之所祔义与夫同孙妇祔祖姑无妃
谓无祖姑(案无祖姑或祖姑被出或/宗子成人未娶而置后者)亦閒一 …… (第 32b 页)
子谓未嫁者也嫁未三月而死犹归葬于女氏之党
附于公子不敢戚君(孔疏祖为君公子不敢祔之/故祔于祖兄弟之为公子者)
孔氏颖达 曰男子祔于王父并祭所配王母在室之
女及已嫁未三月而死祔祭于王母则不祭所配之
王父案特牲礼云用荐岁 …… (第 3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未踰年也虽称子与诸侯朝会
如君矣春秋鲁僖公九年夏葵丘之会宋襄公称子
而与诸侯序待或为侍 孔氏颖达 曰大子君存称
世子今君既薨故称子与诸侯并列其待之礼犹如
正君若踰年则称君
存疑 (第 34b 页)
孔氏颖达 曰杜元凯之意未葬以前虽踰年犹
称子既葬虽未踰年亦称公具在曲礼疏 陆氏佃
曰此言君薨未葬待其子犹君 …… (第 34b 页)
(冠明大功亦有冠大功麻谓绖/带明三年亦有绖带是互言之)唯杖屦不易言其馀
皆易也屦不易者练与大功俱用绳耳 孔氏颖达
曰此谓遭三年之丧至练时首绖已除故特云冠大
功麻有七升八升九升三等贺玚谓有细于三年之
练衰者以新丧 …… (第 35b 页)
某甫且字也(孔疏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而冠曰/某甫是且字 案此是谓本无字而且)
(为之/造字)尊神不名为之造字 孔氏颖达 曰此明已有
父母之丧练后得祔兄弟小功之殇也已有父母丧
犹尚身著功衰今兄弟有殇在小功者当须祔祭则 …… (第 37a 页)
(孔疏士丧礼小/敛袭绖于序东)疏者小功已下亲者大功已上也疏
者及主人之节则用之(孔疏与主/人同成服)其不及亦自用其
日数(孔疏奔丧后至/三口而成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异居闻兄
弟丧哭及奔赴之礼言凡非一之辞异居别所而始
闻兄弟之丧情重不暇问馀事唯哭对使者则于 …… (第 38b 页)
散垂彼谓来迟此即来奔故至犹散麻以见尸柩故
也
主妾之丧则自附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
于正室
正义郑氏康成曰祔自为之者以其祭于祖庙 孔
氏颖达 曰妾既卑贱得主之者谓女君死摄女君也
尊祖故自祔妾合祔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祔于女
君虽摄女君犹下正适 …… (第 39b 页)
于室老者妾贱于侄娣者故恩不及之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
党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妾于女君之亲若其亲然 孔氏
颖达 曰虽是徒从而抑妾故为女君党服防觊觎也
摄女君差尊故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陆氏佃曰即
不言先嫌女君出 (第 41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三
杂记上第二十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杂记诸
侯已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依曲礼檀弓
分上下篇 方氏悫曰此 …… (第 1a 页)
西阶尸入自门升自阼阶(孔疏皆曾/子问文)其殡必于两楹
之间者以其死不于室而自外来留之于中不忍远
也(孔疏周殡于客位今殡于两/楹间以自外来不忍远也) 孔氏颖达 曰五等
之侯朝觐天子及自相朝会死于主国有司所授馆 …… (第 2b 页)
西墙乃入所谓入自阙升自西阶也方小敛则无棺
不必毁墙所谓入自门升自阼阶也此或以未大敛
者言欤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已下至蒲席以为裳帷总明
诸侯及大夫士在路而死招魂复魄并明饰棺贵贱 …… (第 4a 页)
(高三尺/三寸)诸侯言不毁墙大夫士言不易车互相明也
不易者不易以輴也庙中有载柩以輴之礼此不易
耳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车饰初死及至家皆以 …… (第 5a 页)
长床穿桯前后著金而关轴焉是也
士輤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以苇席为屋则无素锦为帐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輤也谓用苇席屈之以为輤棺
之屋蒲席以为裳帷围绕于屋旁也然大夫无以他
物为屋之文则是用素锦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讣或皆作赴赴至也臣死其子使
人至君所告之君之臣某此臣于其家丧所主者君
夫人不称薨告他国君谦也 孔氏颖达 曰父母妻
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上某是生者臣名下某是
臣之亲属死者君讣于他国称寡君若云寡德之君
…… (第 7b 页)
不祔于姑故不曰薨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总明遭丧讣告于君及敌者并
讣于邻国称谓之差
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
于他国 (第 8b 页)
之君曰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讣于适者曰吾
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讣于士亦曰吾子之
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适并依注音敌大/历反实依注音至)
正义郑氏康成曰适读为匹敌之敌谓爵同者也实
当为至周秦人声之误也(孔疏以身赴告/故云使某至) 孔氏颖
达
相敌者大夫既尊于士士处亦称不禄称某者或死
者名或死者官号 …… (第 8b 页)
使某实实者以异国传闻疑言使人实之也
士讣于同国大夫曰某死讣于士亦曰某死讣于他国
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此论士丧相讣告之称士贱赴大
夫士及他国皆云某死但于他君称外臣于大夫士 …… (第 9b 页)
大夫三年无归大夫居庐士居垩室亦谓未练时也
(孔疏若练后则/大夫居垩室)士亦谓邑宰朝廷之士亦居庐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士遭君丧次舍居处及归还之 …… (第 10a 页)
孔子曰平仲可谓能远于害矣不以己之是驳人之
非逊辞以避咎也 孔氏颖达 曰案张融云士与大
夫异者是乱世尚轻凉非王者之达礼如融说是周
公制礼之时则上下同后世有异耳又曾子云 …… (第 15a 页)
夫服大夫庶子卑不敢服尊者之服止如士服
士之子为大夫则其父母不能主也使其子主之无子
则为之置后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夫之子得用大夫之礼而士不
得也置犹立也 孔氏颖达 曰士子身为大夫父身
是士故不可为大夫主丧使此死者之子为主以其
子是大夫适子故得服大夫服为之主前经 …… (第 18b 页)
士则不得主大夫丧所以然者父贵可以及子故大
夫之子得用大夫之礼子贵不可以及父故其父不
得用大夫之礼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所置之后谓暂为丧主假用大
夫礼若大宗子则直为立后自然用大夫礼也
案命士以上唯主适子之丧以下则 …… (第 19a 页)
皮弁则纯吉之尤者也占者尊于有司卜求吉其服
弥吉大夫士朔服皮弁(孔疏于诸侯是视朔之/服于天子是视朝之服) 孔
氏颖达 曰宅谓葬地大夫尊故得卜宅并葬日布衰
谓粗衰皇氏云以三升半布为衰长六寸广四寸缀
于衣前当胸上后又有 …… (第 20a 页)
之纯以素也(孔疏制同深衣纯以布/为麻衣纯以素为长衣)长衣练冠纯凶
服也朝服纯吉服也大夫士日朝服以朝也 孔氏
颖达 曰案士丧礼族长涖卜及宗人吉服郑注服玄
端也彼谓士之卜礼故占者著玄端此据筮礼故朝
服案士虞礼注云士 …… (第 22a 页)
练冠长衣者此经文含大夫其臣为大夫以布带绳
屦故史练冠长衣若士之卜史当从吊服不得练冠
长衣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筮轻故用纯凶服 陆氏佃曰
长衣盖练衣也练而为衣长之即吉有渐也知然者
以练练衣黄里縓缘鹿裘衡长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嫌与士异记之也既夕礼曰包牲
取下体又曰主人之史请读赗(孔疏既夕士礼此大/夫礼与士同读赗者)
(赗犹送者/人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将葬启柩朝庙
后欲出之时也案士丧礼下篇云荐马凡有三柩初
出至祖庙设奠为迁祖之奠讫乃荐马 …… (第 24a 页)
皆袍制(孔疏袍制连/衣裳有表里)不禅以素纱里之如今袿袍襈
重缯矣(孔疏汉时有袿袍袍/下之襈以重缯为之)褒衣者始为命妇见加
赐之衣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卿大夫已下之妻所
复之衣鞠衣褒衣者始命为内子上所褒赐之衣故
曰褒衣即鞠衣也复时亦用此衣亦以 …… (第 2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复招魂复魄也冕服者上公五侯
伯四子男三褒衣亦始命为诸侯及朝觐加赐之衣
也褒犹进也 孔氏颖达 曰此经上下颠倒如郑所
次以此经为首次以夫人税衣揄狄之经然后次内
子以鞠衣之经诸侯既用褒衣又以冕服 …… (第 27b 页)
衣若秦仲受显服其诗曰黻衣绣裳此其一隅黻衮
也然则复诸侯以褒衣公袭褒衣一举其有者也若
以谓诸侯人得而有之非所谓褒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西上总明招魂所用之衣
夫人税衣揄狄狄税素沙(税他唤反音/彖揄音遥)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其招魂 (第 28a 页)
用税衣上至揄狄也狄
税素沙言皆以白纱縠为里 孔氏颖达 曰此明妇
人复衣妇人衣有六也夫人谓诸侯伯夫人也狄税
言揄狄以下至于税衣 陆氏佃曰夫人先税衣后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北面而西上阳长左也复者多少
各如其命之数(孔疏士丧礼复者一人以爵弁服言/诸侯之士一命用一人明复者各依)
(命/数) 孔氏颖达 曰凡招魂皆北面而招以西头为上
招魂冀生气之来生气为阳又北面言之南方是阳
左在西方其复处不同故檀弓 …… (第 29b 页)
曰绞属犹系也人君之柳其池系绞缯于下而画翟
雉焉名曰振容又有铜鱼在其閒大夫去振容士去
鱼此无人君及士亦烂脱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
葬时车饰诸侯已上则画揄翟于绞属于池下若大
夫降下人君不得画以揄绞属于池下其池上则得 …… (第 30a 页)
也大夫之昆弟谓为士者也(孔疏郑恐大夫昆弟为/大夫亦得祔之故云)
祔者祔于先死者 孔氏颖达 曰大夫祔于士谓祖
为士孙为大夫若死可以祔祭于祖之为士者士不
祔于大夫谓先祖为大夫孙为士不可祔祭于 …… (第 31a 页)
二庙官师得立一庙者亦不必祔庙又大夫赐氏则
各为族恐不可以此族之孙祔彼族之祖则易牲而
祔正可济礼之穷此等处正当观会通以行其典礼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祔于公子广明祔祭之义
应氏镛曰重世裔之本宗故大夫宁自屈而祔于
士重朝廷之命爵故士不敢僣 …… (第 32a 页)
而间升重承家之阳类故男祔则配而女祔则不配
妇附于其夫之所附之妃无妃则亦从其昭穆之妃妾
附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亦从其昭穆之妾
正义郑氏康成曰夫所祔之妃于妇则祖姑 孔氏
颖达 曰此论妇之所祔义与夫同孙妇祔祖姑无妃
谓无祖姑(案无祖姑或祖姑被出或/宗子成人未娶而置后者)亦閒一 …… (第 32b 页)
子谓未嫁者也嫁未三月而死犹归葬于女氏之党
附于公子不敢戚君(孔疏祖为君公子不敢祔之/故祔于祖兄弟之为公子者)
孔氏颖达 曰男子祔于王父并祭所配王母在室之
女及已嫁未三月而死祔祭于王母则不祭所配之
王父案特牲礼云用荐岁 …… (第 3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未踰年也虽称子与诸侯朝会
如君矣春秋鲁僖公九年夏葵丘之会宋襄公称子
而与诸侯序待或为侍 孔氏颖达 曰大子君存称
世子今君既薨故称子与诸侯并列其待之礼犹如
正君若踰年则称君
存疑 (第 34b 页)
孔氏颖达 曰杜元凯之意未葬以前虽踰年犹
称子既葬虽未踰年亦称公具在曲礼疏 陆氏佃
曰此言君薨未葬待其子犹君 …… (第 34b 页)
(冠明大功亦有冠大功麻谓绖/带明三年亦有绖带是互言之)唯杖屦不易言其馀
皆易也屦不易者练与大功俱用绳耳 孔氏颖达
曰此谓遭三年之丧至练时首绖已除故特云冠大
功麻有七升八升九升三等贺玚谓有细于三年之
练衰者以新丧 …… (第 35b 页)
某甫且字也(孔疏五十以伯仲是正字二十而冠曰/某甫是且字 案此是谓本无字而且)
(为之/造字)尊神不名为之造字 孔氏颖达 曰此明已有
父母之丧练后得祔兄弟小功之殇也已有父母丧
犹尚身著功衰今兄弟有殇在小功者当须祔祭则 …… (第 37a 页)
(孔疏士丧礼小/敛袭绖于序东)疏者小功已下亲者大功已上也疏
者及主人之节则用之(孔疏与主/人同成服)其不及亦自用其
日数(孔疏奔丧后至/三口而成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异居闻兄
弟丧哭及奔赴之礼言凡非一之辞异居别所而始
闻兄弟之丧情重不暇问馀事唯哭对使者则于 …… (第 38b 页)
散垂彼谓来迟此即来奔故至犹散麻以见尸柩故
也
主妾之丧则自附至于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殡祭不
于正室
正义郑氏康成曰祔自为之者以其祭于祖庙 孔
氏颖达 曰妾既卑贱得主之者谓女君死摄女君也
尊祖故自祔妾合祔于妾祖姑无妾祖姑则祔于女
君虽摄女君犹下正适 …… (第 39b 页)
于室老者妾贱于侄娣者故恩不及之
女君死则妾为女君之党服摄女君则不为先女君之
党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妾于女君之亲若其亲然 孔氏
颖达 曰虽是徒从而抑妾故为女君党服防觊觎也
摄女君差尊故不为先女君之党服 陆氏佃曰即
不言先嫌女君出 (第 41a 页)
于墓言骨肉之亲不待主人也疏亦虞之以丧事虞
祔乃毕 孔氏颖达 曰此明奔兄弟丧之法见丧者
之乡而哭此谓亲兄弟同气及同堂兄弟也奔丧礼
云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不 …… (第 1b 页)
缌麻彼既无主虽服缌小功之疏亦为之主虞祔之
祭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案小记云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
年者则必为之再祭郑注云小功缌麻为之练祭可
也是大功有三年者至大祥则 …… (第 2a 页)
送死之事至虞乃毕也以虞与祔近故注连言之
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
正义郑氏康成曰客始来主人不可以杀礼待之
孔氏颖达 曰未毕谓丧服将终犹有馀日未满有人
始来吊当为位哭踊不以杀礼待新吊之宾也言凡
者五服悉然
大夫之哭 …… (第 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弁绖者大夫锡衰相吊之服也如
爵弁而素加环绖私丧妻子之丧也轻丧缌麻也大
夫降焉吊服而往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 孔氏颖
达 曰谓成服以后大夫往吊哭大夫则身著锡衰首
加弁绖若未成服已前与殡之时身亦弁服而首弁
绖也妻子之丧至 …… (第 3a 页)
(杖其子长子之子祖在不厌孙其孙得杖/但与祖同处不得以杖即位辟尊者也)为妻尊者
在不敢尽礼于私丧故不杖不稽颡独母在于赠拜
得稽颡父在赠拜则不得稽颡 孔氏颖达 曰为妻
谓适子为妻父母见存不敢为妻杖又不敢为妻稽 …… (第 3b 页)
子可以杖但不稽颡
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君尊卑异也违犹去也去诸侯
仕诸侯去大夫仕大夫乃得为旧君服 孔氏颖达
曰去诸侯谓不便其君及辟仇也之往也自尊适卑
不可反服于前之尊君自卑适尊若犹服卑君则为
新君之耻所仕 …… (第 4b 页)
功以下左辟象吉轻也缲当为澡麻带绖之澡声之
误也为有事其布以为缨(孔疏缌冠已治其/缕缨布缕俱治)小功缌
轻初而绞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丧冠轻重之制吉
冠则缨与武各别丧冠则缨与武共材条犹著也条
属谓取一条绳屈之为武垂下为缨以著 …… (第 5b 页)
矣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朝直遥反/去起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缌精粗与朝服同去其半则六百
缕而疏也又无事其布不灰焉 孔氏颖达 曰朝服
精细全用十五升布为之缌麻于朝服十五升布之
内抽出其半以七升半用缌麻服之衰服也郑注丧
服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以已之正者施于人以彼不以
为正也(孔疏以彼不以/为正服所用也)后路贰车贰车行在后也
孔氏颖达 曰襚谓以物送死用后路谓上路之后次
路也冕服谓上冕之后次冕也先路褒衣是已车服
之上不可以施人 方氏 …… (第 7b 页)
数也遣奠天子大牢包九个诸侯亦大牢包七个大
夫亦大牢包五个士少牢包三个大夫以上乃有遣
车輤其盖也四面皆有鄣蔽以隐翳牢肉 孔氏颖
达 曰遣车送葬载牲体之车也牢具遣奠所包牲牢 …… (第 8a 页)
死有遣车皆以爵命为差故牢具视其命数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诸侯士以下贱故无遣车也
案周礼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左传天子十
二牢此经言遣车视牢具则如命数 …… (第 9a 页)
命之士则无遣车其牢具直持之耳
戴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粻陟良反/醢音海)
正义郑氏康成曰粻米粮也言死者不食粮也遣奠
本无黍稷 孔氏颖达 曰遣车载粻有子讥其为失
也遣奠之馔无黍稷故不载粻既夕藏筲者谓遣奠
之外别有黍稷麦也遣奠用牲体是脯 (第 9b 页)
醢之义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正义郑氏康成曰各以其义称 孔氏颖达 曰祭吉
祭也谓自卒哭以后之祭吉则申孝子之心祝辞云
孝也或子或孙随其人丧称哀子哀孙谓自虞以前
凶 …… (第 1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丧车恶车也(案士丧礼记/主人乘恶车)丧者衣
衰及所乘之车贵贱同孝子于亲一也衣衰言端者
玄端吉时常服丧之衣衰当如之 孔氏颖达 曰端
正也吉时玄端服身与袂同以二尺二寸为正而丧
衣亦如之以其缀六寸之衰于心前故曰端衰等等 …… (第 10b 页)
也春秋传曰卫文公大布之衣大白之冠(案春秋传/大帛之冠)
(非大白注引之岂郑/所见本为大白与)委武冠卷也秦人曰委齐东曰
武玄玄冠也缟缟冠也 孔氏颖达 曰大白冠白布
冠也缁布冠黑布冠也二冠无饰故皆不蕤此缁布
冠谓大夫士之冠其诸侯则玉藻云缁布冠缋緌是 …… (第 1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弁爵弁也冠玄冠也祭于公助君
祭也然则士弁而祭于己缘类欲许之也亲迎虽亦
己之事摄盛服尔非常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
士公私祭服大夫谓孤也冕絺冕也祭于己自祭庙
也助祭为尊故服絺冕自祭为卑故服爵弁士以爵 …… (第 12b 页)
非特嫌其同于公而又著其轻于昏矣故士之弁而
祭于公者正也弁而亲迎者权也弁而祭于己则不
可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大夫爵弁而祭于己唯孤尔 孔
氏颖达 曰仪礼少牢上大夫自祭用玄冠此亦云弁
而祭于己与少牢异故郑注云唯孤尔 崔氏灵恩
曰孤不悉絺冕若王者 …… (第 14a 页)
(文/)枇所以载牲体者此谓丧祭也吉祭枇用棘(孔疏/特牲)
(记枇用棘心吉时亦用棘毕/末头亦刊削之枇亦当然)毕所以助主人载者刊
犹削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吉凶畅及枇毕之义畅
谓郁鬯也梧桐也以柏为臼以桐为杵捣郁鬯柏香
桐洁于神为宜也牲体从镬以枇升 …… (第 15a 页)
加箴功大夫以上更饰以五采士以朱绿袭事成于
带(孔疏袭著衣/毕加带乃成)变之所以异于生(孔疏袭衣与生/同惟带与生异)
孔氏颖达 曰小敛大敛衣数既多有绞不可加带故
知此谓尸袭竟而著此带也率谓但襵帛边而熨杀
之不加箴功异于生也吉 …… (第 16b 页)
(反衡户刚反见/音閒厕之閒)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谓葬时藏物也衡当为桁所以
庪瓮甒之属声之误也实见閒藏于见外椁内也折
承席也 孔氏颖达 曰此送葬所藏之物醴是稻米
所为瓮者盛醯醢甒者盛醴酒筲者盛黍稷衡者以 …… (第 17a 页)
甒者盛醴酒筲者盛黍稷得此可以为證衡仍作桁
康成以汉人解周礼仍汉制故也
重既虞而埋之(重直/龙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就所倚处埋之 孔氏颖达 曰案
既夕礼初启朝祢庙重止于门外之西不入谓将乡
祖庙若过之然也明日自祢庙随至祖庙庭厥明将
出之 …… (第 1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妇人无专制生礼死事以夫为尊
卑
小敛大敛启皆辩拜(辩音/遍)
正义郑氏康成曰嫌当事来者终不拜故明之也此
既事皆拜 孔氏颖达 曰礼凡大敛小敛及启攒之 …… (第 19a 页)
去鬼神在室(孔疏葬后神主/祔庙还在室)堂无事焉遂去帷
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
待反而后奠
正义郑氏康成曰主人拜踊于宾位不敢迫君也君
即位车东出待不必君留也君反之使奠 孔氏颖
达 曰臣丧朝庙柩已下堂载在柩车而君来吊君位
于车东故主人在车西东面而拜门祖庙门右西边 …… (第 20b 页)
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曾子讥袭妇服而已玄
冕又大夫服未闻子羔曷为袭之(孔疏子羔为/大夫无文)玄冕
或为玄冠或为玄端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死者
袭衣称数也茧衣裳者纩为茧谓衣裳相连而绵纩
著之税黑衣也亦衣裳连纁绛也衻裳下缘襈也 …… (第 21b 页)
大夫士一也则皆三踊矣君五日而殡大夫三日而
殡士二日而殡士小敛之朝不踊君大夫大敛之朝
乃不踊妇人居閒者踊必拾主人踊妇人踊宾乃踊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至士初死在室殡踊之节
及明贵贱踊数也公诸使去死日五日而殡则合死
日六日也七踊者始死一踊 …… (第 23b 页)
踊又二日甲一踊大夫放此
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
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卷音/衮)
正义郑氏康成曰朱绿带者袭衣之带饰之杂以朱
绿异于生也此带亦以素为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
袭用衣称卷冕之制玄端者燕居玄端朱裳也朝服 …… (第 25a 页)
通论郑氏康成曰士袭三称子羔袭五称今公袭九
称则尊卑袭数不同矣诸侯七称天子十二称与(孔/疏)
(天子诸侯袭数无文郑/约之故称与疑辞也) 孔氏颖达 曰公袭以上服
在内公身贵故以上服亲身欲尊显加赐故褒衣最
外而细服居中也子羔贱故卑服亲身 方氏悫曰 …… (第 26a 页)
言公之袭如此自卿大夫而下固有降杀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申重也重于革带也革带以佩韨
必言重加大带者明虽有变必备此二带也 孔氏
颖达
曰申加者谓于革带之上重加此大带也 陆
氏佃曰子羔言茧衣裳公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相备也素积言皮弁 …… (第 26a 页)
(谓之绞环者周回缠/绕之名故知是一股)士素委猊(孔疏武叔投冠括发/诸侯大夫当天子之)
(士/)大夫已上素爵弁(孔疏杂记大夫与殡亦弁绖/与他殡尚弁绖则子更明矣)而
加此绖焉散带 孔氏颖达 曰亲始死孝子去冠至 …… (第 27a 页)
礼之言绖因及带也黄氏之疑未审耳
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铺普/吴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丧大记曰大夫之丧将大敛既铺
绞紟衾乃铺席则君至为之改始新之也 孔氏颖
达
曰公君也明君临臣丧大敛礼也臣丧大敛君未
至之前主人虽已铺席布绞紟衾闻君至则主人撤
去之君来升堂时 …… (第 28a 页)
为新之也亦示若事由君也商祝主敛事者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广古旷反/长直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失之也士丧礼下篇曰赠用制
币玄纁束帛 孔氏颖达 曰记鲁失也赠谓以物送
亡人于椁中鲁人虽三玄二纁而用广尺长终幅不 …… (第 28b 页)
之甚使某吊也称孤某者其君名君薨称子某使人
知适嗣也须矣不出迎也子孤子也降反位者出反
门外位无出字脱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下终于篇 …… (第 29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含玉为璧制其分寸大小未闻言
降出反位则是介也皆受之于殡宫朝服告邻国之
礼也即就也以东藏于内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
明含礼含之所用已具檀弓疏含者坐委所含之璧
于殡之东南席上未葬之前有苇席承之既葬已后
…… (第 31a 页)
(案左传隐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也公羊亦云不及事皆讥其缓郑云无讥者据谷梁)
(云宰咺言来得周事也所以不讥者平王新有幽/王之乱迁于成周欲崇礼于诸侯故原情免之)
存异 孔氏颖达 曰宰夫朝服即丧屦者宰谓上卿也
言夫衍字此遭丧已久故嗣子亲受礼宰著朝服若
新始遭丧则主人不亲受使大 …… (第 31b 页)
时(孔疏上云委衣于殡东又云受爵弁受皮弁玄端/皆曰如初是皆在殡东西面而乡殡今云举者亦)
(西面是亦如/襚者西面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襚礼案上文
含者称执璧下文赗者称执圭则此襚者当称执衣
不云者文不备也其服重者使执而入爵 …… (第 33a 页)
之下觐礼曰路下四亚之(孔疏引觐礼證马为下谓/马四匹亚次车下 案四)
(即驷也谓路车/之下四马次之)客给使者入设乘黄于大路之西客
入则致命矣使或为史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赗
礼乘黄谓马也大路谓车也陈四黄之马于大路之 …… (第 34a 页)
命时立于殡之西南宰夫宰之佐也此言宰举璧与
圭则上宰夫朝服衍夫字赗者出乃言反位门外明
礼毕将更有事 孔氏颖达 曰此总明从上以来吊
含襚及赗文不见者将命既毕子拜稽颡之后将命
者就殡东西面而坐委之宰举璧与圭者主 …… (第 35b 页)
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绋则吊临含
襚赗皆相将赠赙亦应尔而今不录不与录也故曰
玩好曰赠货财曰赙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乡殡谓在殡之西南东北面(案殡/在西)
(阶上其西近序其西南似无馀地/可容将命者疏谓在殡西南者误) …… (第 36a 页)
其命孤降自阼阶拜之拜客谢其厚意不迎而送丧
无接宾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吊含襚赗既毕上
客行临哭之礼使一介老某相执綍者某者上客名
也相助也谦言助主人执其葬綍其实为 …… (第 37b 页)
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其曰孤降自阼阶则子
踰年可知孤不名亦以此曲礼曰居丧之礼升降不
由阼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前四礼客皆在门西此临在门东
者前是奉君命而行此是私礼若聘礼私觌故在门
东
辨正姚氏舜牧曰吊含 …… (第 38b 页)
称君命三而孔乃比之私觌误矣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正义郑氏康成曰辟其痛伤己之亲如君 孔氏颖
达 曰此谓国有君丧而臣又有亲丧则不敢受他国
宾来吊也以义断恩哀痛主于君不私于亲
通论陆氏佃曰诸侯有天 …… (第 40a 页)
灵公吊季康子而康子有君之丧应辞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
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坐冯之
兴踊(敛力剑反/冯皮冰反)
正义郑氏康氏曰此丧大记脱字重著于是 孔氏
颖达 曰大记云夫人东面亦如之此云夫人东面坐
冯兴踊惟四字别义皆同也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 (第 40b 页)
而行(燎/力)
(召反乘/绳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乘人谓使人执引也专道人辟之
孔氏颖达 曰柩迁之夜须光明故竟夜燎也乘人 (第 40b 页)
祔乃毕 孔氏颖达 曰此明奔兄弟丧之法见丧者
之乡而哭此谓亲兄弟同气及同堂兄弟也奔丧礼
云齐衰望乡而哭大功望门而哭不 …… (第 1b 页)
缌麻彼既无主虽服缌小功之疏亦为之主虞祔之
祭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案小记云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
年者则必为之再祭郑注云小功缌麻为之练祭可
也是大功有三年者至大祥则 …… (第 2a 页)
送死之事至虞乃毕也以虞与祔近故注连言之
凡丧服未毕有吊者则为位而哭拜踊
正义郑氏康成曰客始来主人不可以杀礼待之
孔氏颖达 曰未毕谓丧服将终犹有馀日未满有人
始来吊当为位哭踊不以杀礼待新吊之宾也言凡
者五服悉然
大夫之哭 …… (第 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弁绖者大夫锡衰相吊之服也如
爵弁而素加环绖私丧妻子之丧也轻丧缌麻也大
夫降焉吊服而往不以私丧之末临兄弟 孔氏颖
达 曰谓成服以后大夫往吊哭大夫则身著锡衰首
加弁绖若未成服已前与殡之时身亦弁服而首弁
绖也妻子之丧至 …… (第 3a 页)
(杖其子长子之子祖在不厌孙其孙得杖/但与祖同处不得以杖即位辟尊者也)为妻尊者
在不敢尽礼于私丧故不杖不稽颡独母在于赠拜
得稽颡父在赠拜则不得稽颡 孔氏颖达 曰为妻
谓适子为妻父母见存不敢为妻杖又不敢为妻稽 …… (第 3b 页)
子可以杖但不稽颡
违诸侯之大夫不反服违大夫之诸侯不反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君尊卑异也违犹去也去诸侯
仕诸侯去大夫仕大夫乃得为旧君服 孔氏颖达
曰去诸侯谓不便其君及辟仇也之往也自尊适卑
不可反服于前之尊君自卑适尊若犹服卑君则为
新君之耻所仕 …… (第 4b 页)
功以下左辟象吉轻也缲当为澡麻带绖之澡声之
误也为有事其布以为缨(孔疏缌冠已治其/缕缨布缕俱治)小功缌
轻初而绞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丧冠轻重之制吉
冠则缨与武各别丧冠则缨与武共材条犹著也条
属谓取一条绳屈之为武垂下为缨以著 …… (第 5b 页)
矣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灰锡也(朝直遥反/去起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缌精粗与朝服同去其半则六百
缕而疏也又无事其布不灰焉 孔氏颖达 曰朝服
精细全用十五升布为之缌麻于朝服十五升布之
内抽出其半以七升半用缌麻服之衰服也郑注丧
服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以已之正者施于人以彼不以
为正也(孔疏以彼不以/为正服所用也)后路贰车贰车行在后也
孔氏颖达 曰襚谓以物送死用后路谓上路之后次
路也冕服谓上冕之后次冕也先路褒衣是已车服
之上不可以施人 方氏 …… (第 7b 页)
数也遣奠天子大牢包九个诸侯亦大牢包七个大
夫亦大牢包五个士少牢包三个大夫以上乃有遣
车輤其盖也四面皆有鄣蔽以隐翳牢肉 孔氏颖
达 曰遣车送葬载牲体之车也牢具遣奠所包牲牢 …… (第 8a 页)
死有遣车皆以爵命为差故牢具视其命数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诸侯士以下贱故无遣车也
案周礼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左传天子十
二牢此经言遣车视牢具则如命数 …… (第 9a 页)
命之士则无遣车其牢具直持之耳
戴粻有子曰非礼也丧奠脯醢而已(粻陟良反/醢音海)
正义郑氏康成曰粻米粮也言死者不食粮也遣奠
本无黍稷 孔氏颖达 曰遣车载粻有子讥其为失
也遣奠之馔无黍稷故不载粻既夕藏筲者谓遣奠
之外别有黍稷麦也遣奠用牲体是脯 (第 9b 页)
醢之义
祭称孝子孝孙丧称哀子哀孙
正义郑氏康成曰各以其义称 孔氏颖达 曰祭吉
祭也谓自卒哭以后之祭吉则申孝子之心祝辞云
孝也或子或孙随其人丧称哀子哀孙谓自虞以前
凶 …… (第 1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丧车恶车也(案士丧礼记/主人乘恶车)丧者衣
衰及所乘之车贵贱同孝子于亲一也衣衰言端者
玄端吉时常服丧之衣衰当如之 孔氏颖达 曰端
正也吉时玄端服身与袂同以二尺二寸为正而丧
衣亦如之以其缀六寸之衰于心前故曰端衰等等 …… (第 10b 页)
也春秋传曰卫文公大布之衣大白之冠(案春秋传/大帛之冠)
(非大白注引之岂郑/所见本为大白与)委武冠卷也秦人曰委齐东曰
武玄玄冠也缟缟冠也 孔氏颖达 曰大白冠白布
冠也缁布冠黑布冠也二冠无饰故皆不蕤此缁布
冠谓大夫士之冠其诸侯则玉藻云缁布冠缋緌是 …… (第 1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弁爵弁也冠玄冠也祭于公助君
祭也然则士弁而祭于己缘类欲许之也亲迎虽亦
己之事摄盛服尔非常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
士公私祭服大夫谓孤也冕絺冕也祭于己自祭庙
也助祭为尊故服絺冕自祭为卑故服爵弁士以爵 …… (第 12b 页)
非特嫌其同于公而又著其轻于昏矣故士之弁而
祭于公者正也弁而亲迎者权也弁而祭于己则不
可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大夫爵弁而祭于己唯孤尔 孔
氏颖达 曰仪礼少牢上大夫自祭用玄冠此亦云弁
而祭于己与少牢异故郑注云唯孤尔 崔氏灵恩
曰孤不悉絺冕若王者 …… (第 14a 页)
(文/)枇所以载牲体者此谓丧祭也吉祭枇用棘(孔疏/特牲)
(记枇用棘心吉时亦用棘毕/末头亦刊削之枇亦当然)毕所以助主人载者刊
犹削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吉凶畅及枇毕之义畅
谓郁鬯也梧桐也以柏为臼以桐为杵捣郁鬯柏香
桐洁于神为宜也牲体从镬以枇升 …… (第 15a 页)
加箴功大夫以上更饰以五采士以朱绿袭事成于
带(孔疏袭著衣/毕加带乃成)变之所以异于生(孔疏袭衣与生/同惟带与生异)
孔氏颖达 曰小敛大敛衣数既多有绞不可加带故
知此谓尸袭竟而著此带也率谓但襵帛边而熨杀
之不加箴功异于生也吉 …… (第 16b 页)
(反衡户刚反见/音閒厕之閒)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谓葬时藏物也衡当为桁所以
庪瓮甒之属声之误也实见閒藏于见外椁内也折
承席也 孔氏颖达 曰此送葬所藏之物醴是稻米
所为瓮者盛醯醢甒者盛醴酒筲者盛黍稷衡者以 …… (第 17a 页)
甒者盛醴酒筲者盛黍稷得此可以为證衡仍作桁
康成以汉人解周礼仍汉制故也
重既虞而埋之(重直/龙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就所倚处埋之 孔氏颖达 曰案
既夕礼初启朝祢庙重止于门外之西不入谓将乡
祖庙若过之然也明日自祢庙随至祖庙庭厥明将
出之 …… (第 1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妇人无专制生礼死事以夫为尊
卑
小敛大敛启皆辩拜(辩音/遍)
正义郑氏康成曰嫌当事来者终不拜故明之也此
既事皆拜 孔氏颖达 曰礼凡大敛小敛及启攒之 …… (第 19a 页)
去鬼神在室(孔疏葬后神主/祔庙还在室)堂无事焉遂去帷
君若载而后吊之则主人东面而拜门右北面而踊出
待反而后奠
正义郑氏康成曰主人拜踊于宾位不敢迫君也君
即位车东出待不必君留也君反之使奠 孔氏颖
达 曰臣丧朝庙柩已下堂载在柩车而君来吊君位
于车东故主人在车西东面而拜门祖庙门右西边 …… (第 20b 页)
冠名服此袭其服非袭其冠曾子讥袭妇服而已玄
冕又大夫服未闻子羔曷为袭之(孔疏子羔为/大夫无文)玄冕
或为玄冠或为玄端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死者
袭衣称数也茧衣裳者纩为茧谓衣裳相连而绵纩
著之税黑衣也亦衣裳连纁绛也衻裳下缘襈也 …… (第 21b 页)
大夫士一也则皆三踊矣君五日而殡大夫三日而
殡士二日而殡士小敛之朝不踊君大夫大敛之朝
乃不踊妇人居閒者踊必拾主人踊妇人踊宾乃踊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至士初死在室殡踊之节
及明贵贱踊数也公诸使去死日五日而殡则合死
日六日也七踊者始死一踊 …… (第 23b 页)
踊又二日甲一踊大夫放此
公袭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积一纁裳一爵弁二玄
冕一褒衣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卷音/衮)
正义郑氏康成曰朱绿带者袭衣之带饰之杂以朱
绿异于生也此带亦以素为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
袭用衣称卷冕之制玄端者燕居玄端朱裳也朝服 …… (第 25a 页)
通论郑氏康成曰士袭三称子羔袭五称今公袭九
称则尊卑袭数不同矣诸侯七称天子十二称与(孔/疏)
(天子诸侯袭数无文郑/约之故称与疑辞也) 孔氏颖达 曰公袭以上服
在内公身贵故以上服亲身欲尊显加赐故褒衣最
外而细服居中也子羔贱故卑服亲身 方氏悫曰 …… (第 26a 页)
言公之袭如此自卿大夫而下固有降杀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申重也重于革带也革带以佩韨
必言重加大带者明虽有变必备此二带也 孔氏
颖达
氏佃曰子羔言茧衣裳公言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
相备也素积言皮弁 …… (第 26a 页)
(谓之绞环者周回缠/绕之名故知是一股)士素委猊(孔疏武叔投冠括发/诸侯大夫当天子之)
(士/)大夫已上素爵弁(孔疏杂记大夫与殡亦弁绖/与他殡尚弁绖则子更明矣)而
加此绖焉散带 孔氏颖达 曰亲始死孝子去冠至 …… (第 27a 页)
礼之言绖因及带也黄氏之疑未审耳
公视大敛公升商祝铺席乃敛(铺普/吴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丧大记曰大夫之丧将大敛既铺
绞紟衾乃铺席则君至为之改始新之也 孔氏颖
达
至之前主人虽已铺席布绞紟衾闻君至则主人撤
去之君来升堂时 …… (第 28a 页)
为新之也亦示若事由君也商祝主敛事者
鲁人之赠也三玄二纁广尺长终幅(广古旷反/长直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失之也士丧礼下篇曰赠用制
币玄纁束帛 孔氏颖达 曰记鲁失也赠谓以物送
亡人于椁中鲁人虽三玄二纁而用广尺长终幅不 …… (第 28b 页)
之甚使某吊也称孤某者其君名君薨称子某使人
知适嗣也须矣不出迎也子孤子也降反位者出反
门外位无出字脱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下终于篇 …… (第 29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含玉为璧制其分寸大小未闻言
降出反位则是介也皆受之于殡宫朝服告邻国之
礼也即就也以东藏于内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
明含礼含之所用已具檀弓疏含者坐委所含之璧
于殡之东南席上未葬之前有苇席承之既葬已后
…… (第 31a 页)
(案左传隐元年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也公羊亦云不及事皆讥其缓郑云无讥者据谷梁)
(云宰咺言来得周事也所以不讥者平王新有幽/王之乱迁于成周欲崇礼于诸侯故原情免之)
存异 孔氏颖达 曰宰夫朝服即丧屦者宰谓上卿也
言夫衍字此遭丧已久故嗣子亲受礼宰著朝服若
新始遭丧则主人不亲受使大 …… (第 31b 页)
时(孔疏上云委衣于殡东又云受爵弁受皮弁玄端/皆曰如初是皆在殡东西面而乡殡今云举者亦)
(西面是亦如/襚者西面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襚礼案上文
含者称执璧下文赗者称执圭则此襚者当称执衣
不云者文不备也其服重者使执而入爵 …… (第 33a 页)
之下觐礼曰路下四亚之(孔疏引觐礼證马为下谓/马四匹亚次车下 案四)
(即驷也谓路车/之下四马次之)客给使者入设乘黄于大路之西客
入则致命矣使或为史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赗
礼乘黄谓马也大路谓车也陈四黄之马于大路之 …… (第 34a 页)
命时立于殡之西南宰夫宰之佐也此言宰举璧与
圭则上宰夫朝服衍夫字赗者出乃言反位门外明
礼毕将更有事 孔氏颖达 曰此总明从上以来吊
含襚及赗文不见者将命既毕子拜稽颡之后将命
者就殡东西面而坐委之宰举璧与圭者主 …… (第 35b 页)
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绋则吊临含
襚赗皆相将赠赙亦应尔而今不录不与录也故曰
玩好曰赠货财曰赙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乡殡谓在殡之西南东北面(案殡/在西)
(阶上其西近序其西南似无馀地/可容将命者疏谓在殡西南者误) …… (第 36a 页)
其命孤降自阼阶拜之拜客谢其厚意不迎而送丧
无接宾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吊含襚赗既毕上
客行临哭之礼使一介老某相执綍者某者上客名
也相助也谦言助主人执其葬綍其实为 …… (第 37b 页)
称子某既葬称子踰年称公其曰孤降自阼阶则子
踰年可知孤不名亦以此曲礼曰居丧之礼升降不
由阼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前四礼客皆在门西此临在门东
者前是奉君命而行此是私礼若聘礼私觌故在门
东
辨正姚氏舜牧曰吊含 …… (第 38b 页)
称君命三而孔乃比之私觌误矣
其国有君丧不敢受吊
正义郑氏康成曰辟其痛伤己之亲如君 孔氏颖
达 曰此谓国有君丧而臣又有亲丧则不敢受他国
宾来吊也以义断恩哀痛主于君不私于亲
通论陆氏佃曰诸侯有天 …… (第 40a 页)
灵公吊季康子而康子有君之丧应辞
外宗房中南面小臣铺席商祝铺绞紟衾士盥于盘北
举迁尸于敛上卒敛宰告子冯之踊夫人东面坐冯之
兴踊(敛力剑反/冯皮冰反)
正义郑氏康氏曰此丧大记脱字重著于是 孔氏
颖达 曰大记云夫人东面亦如之此云夫人东面坐
冯兴踊惟四字别义皆同也
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专道 (第 40b 页)
而行(燎/力)
(召反乘/绳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乘人谓使人执引也专道人辟之
孔氏颖达 曰柩迁之夜须光明故竟夜燎也乘人 (第 40b 页)
自未没父丧而母死分为下篇之首
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
卒事反丧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没犹竟也除服谓祥祭之服也卒
事既祭反丧服服后死者之服 孔氏颖达 曰未没
丧者为父丧小祥后大祥前未竟之时又遭母丧母
既葬后值父应大祥除服以行祥事故云服其除服
卒 …… (第 1b 页)
祥祭之服服其除服而后反丧服以示于前丧有终
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若母未葬而值父二祥则不得服
其祥服二祥之祭为吉未葬为凶故未忍凶时行吉
礼
案下当父母之丧则除 …… (第 2a 页)
父反诸父昆弟之不若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父也明前后两服之中有
变除之节此明先有父丧而后遭母死为父变除之
节也
虽诸父昆弟之丧如当 …… (第 2b 页)
(得为小功缌/麻除服也)殇长中乃除(孔疏又服问云殇长中变/三年之葛既变三年之葛)
(明在大功服中为殇长/中著服而又为之除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父兄
弟之丧当父母服内变除之节父母服内其诸亲除
丧亦为服除服除竟反先服此亦为重丧葬后之时 …… (第 3a 页)
子不为长子三年也后丧既顈前丧练祥皆行若后
丧既殡得为前丧虞祔(孔疏熊亦云有父字误/庾云得虞祔未知然否)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后丧既受葛之后得为前丧练祥既
顈者谓后丧既虞卒哭合变麻为葛也后丧既顈之
后其前丧须练祭祥祭 …… (第 4a 页)
(三年丧毕祫于太祖庙是祥后祫也故/注云未练祥嫌未祫祭序于昭穆尔)王父既祔则
孙可祔焉犹当为由由用也附皆当作祔 孔氏颖
达
曰礼孙死祔祖今此明若祖丧虽未二祥而孙死
则孙亦得用是祔礼祔于祖也但祖祔祭之后即得
祔新死之孙 方 (第 5a 页)
氏悫曰王父虽未练祥而孙得祔
者以昭穆同故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文二年榖梁傅云于练焉坏庙
是练时迁庙也 又曰王父虽祔未练无庙孙得祔
于祖其孙就王父所祔祖庙之 …… (第 5b 页)
位后日之哭朝先入奠于其殡既乃更即位就他室
如始哭时 孔氏颖达 曰有殡谓父母丧未葬柩在
殡宫者也外丧谓兄弟丧在远者也他室别室也若
闻外丧哭于殡宫则嫌是哭殡于别室 …… (第 6b 页)
使者反而后哭不敢专己于君命也宿则与祭出门
乃解祭服皆为差缓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士
与祭于公而有私丧之礼祭日前既视濯之后而遭
父母丧则犹是吉礼而与于祭也其时止次于异宫 …… (第 7b 页)
辨正胡氏铨曰犹是言自若也
曾子问曰卿大夫将为尸于公受宿矣而有齐衰内
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乎公宫以待事礼也(齐音/咨衰)
(七回/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尸重受宿则不得哭内丧同宫也
孔氏颖达 曰案上文不为尸之时未视濯之前受宿
之后父母丧使人告告者反而后哭今此齐衰内丧
亦谓诸父昆弟姑姊妹也 …… (第 9a 页)
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有父母之丧当在殡宫而在
异宫者疾病或归者主人适子散等栗阶为新丧略
威仪 孔氏颖达 曰将大小祥祭而有兄弟死则殡
后乃祭兄弟轻故殡后便可行吉事此谓异宫者耳
若同宫虽臣妾之轻卑死犹待葬 …… (第 10a 页)
(才细反啐/七内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哜啐皆尝也哜至齿啐入口 孔
氏颖达 曰此明丧祭饮酒之仪正祭之后主人献宾
长宾长酢主人主人受宾长酢则哜之众宾及兄弟
祭末受献之时啐之众 …… (第 11a 页)
之权并行不悖也
凡侍祭丧者告宾祭荐而不食
正义郑氏康成曰荐脯醢也吉祭告宾祭荐宾既祭
而食之丧祭宾不食 孔氏颖达 曰侍谓相于丧祭
礼者吉时祭相者告宾祭荐宾祭竟而食之丧礼相
者告宾但祭其荐不食之也此谓练祥正祭之后 …… (第 12b 页)
人献宾之时宾受献主人荐脯醢宾祭而不食其虞
祔不献宾也 徐氏师曾曰二祭字不同上祭谓二
祥之祭下祭谓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不食者丧礼不主饮食
辨正方氏悫曰祭之而不食者哀而不忍故也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 …… (第 13a 页)
敬为上者疾时尚不能敬也容威仪也孝经曰容止
可观兄弟之丧存乎书策言疏者如礼行之未有加
也齐斩之丧哀容之体经不能载矣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居父母兄弟丧礼父母至亲哀容体状经不能
载颜色称其情当须毁瘠戚容称其服当须憔悴也
张子 …… (第 13b 页)
于身附于棺必诚必信勿之有悔为最难事也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夺人之丧重丧礼也不可夺丧
不可以轻之于已也 孔氏颖达 曰不夺人之丧谓
他人居丧任其行礼不可抑夺亦不可夺丧谓已之
居丧当须依礼不可自夺使不如法不夺人丧恕 …… (第 14b 页)
从政节下
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
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少诗照反解佳/买反期音基)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其生于夷狄而如礼也怠惰
也解倦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居丧得礼之事三
日不怠谓亲之初丧三日内水浆不入口之属三月
不解未葬前朝夕奠及哀至则哭之属期 …… (第 1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在垩室
之中以时事见乎母乃入门则居庐时不入门也庐
哀敬之处非有其实则不居 孔氏颖达 曰大夫士 …… (第 15b 页)
之危而俾自循省也
妻视叔父母姑姊妹视兄弟长中下殇视成人(长丁/文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犹比也所比者哀容居处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服虽有异其哀戚轻重各视所正
之亲妻居庐而杖抑之视叔父母姑姊妹出适服轻
进之视兄弟长中下殇服 …… (第 17a 页)
妻薄于伯叔者言之也
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正义 孔氏颖达 曰亲丧谓父母之丧兄弟谓期服及
小功缌外谓服内谓心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亲丧日月已竟而哀未忘兄弟之
…… (第 17b 页)
内未除服轻者则不惟外除而内亦除也注说失之
视君之母与君之妻比之兄弟发诸颜色者亦不饮食
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小君服轻亦内除也发于颜色
谓醲美酒食使人醉饱 孔氏颖达 曰视比也谓比
视君之母与君之妻轻重之宜比于己之兄弟若酒
食不发见于颜色者则得饮食之 方氏悫曰服君 …… (第 1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恻隐之心能如是则其馀齐衰以
下直道而行尽自得也见似谓容貌似其父母闻名
谓名与亲同 孔氏颖达 曰异于人谓殊异于无丧
之人馀行皆应如此独举吊死问疾者以吊死问疾
哀痛之处身又除丧戚容应甚故也其馀 …… (第 19a 页)
乃服禫服朝服綅冠(孔疏亦/变除礼)踰月吉祭乃玄冠朝服
既祭玄端而居复平常也(孔疏天子诸侯各依本官/吉祭之服既祭之后同平)
(常无事/之时) 孔氏颖达 曰此谓祥祭主人除服之节从
祥至吉服有六祥祭朝服缟冠一也祥讫素缟麻衣
二也禫祭玄冠黄裳三也禫讫朝服 …… (第 20a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谓有以丧事赠赗来者虽不及时
犹变服服祥祭之服以受之重其礼也其于此时始
吊者则卫将军文子之为之是矣反服反素缟麻衣
也 孔氏颖达 曰将祭缟冠朝服既祭缟冠麻衣禫
祭玄衣黄裳既祭朝服綅冠踰月吉祭吉冠朝服既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大夫来至则拜之不待事己也
更成踊者新其事也于士士至也事谓大小敛之属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有丧大夫及士来吊之礼案
檀弓云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谓当大小敛时主
人不出故辞大夫也此是敛 …… (第 22b 页)
与虞异矣(孔疏郑以士虞礼云三虞卒哭他用刚日/先儒以此三虞卒哭同是一事郑因此经)
(虞与卒哭其牢既别/明卒哭与虞不同也)下大夫虞以犆牲与士虞礼同
与 孔氏颖达 曰上大夫平常吉祭用少牢虞依常
礼亦少牢卒哭谓之成事成吉事也附附庙也二祭
皆大并加一等用大牢下大夫 …… (第 24a 页)
人之辞也孙谓为祖后者称曰哀孙某卜葬其祖某
甫夫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兄弟相为卜称名而已
孔氏颖达 曰虞用葬日故并言葬虞子卜葬父则
称哀子某卜葬其父某甫乃者言之助也妻卑故假
助句以明夫之尊也弟为兄 …… (第 25a 页)
与夫皆称名也
古者贵贱皆杖叔孙武叔朝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輠
轮者于是有爵而后杖也(毂工木反輠胡罪反/又胡瓦反又胡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庶人失礼所由始也叔孙武叔
鲁大夫叔孙州仇也轮人作车轮之官 孔氏颖达
曰关穿也輠回也作轮之人以扶病之杖关穿车毂
中而回转其轮于是有爵而后杖以其爵位既尊其
杖不鄙亵而许 …… (第 25b 页)
于武叔未考耳
凿巾以饭公羊贾为之也(饭扶/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士失礼所由始也士亲饭必发
其巾大夫以上宾为饭焉则有凿巾 孔氏颖达 曰
饭含也大夫以上贵故使宾为其亲含恐尸为宾所
憎秽故设巾覆尸面而当口凿穿之令含得入口也
士贱不 …… (第 26a 页)
是自憎秽其亲故为失礼也
冒者何也所以掩形也自袭以至小敛不设冒则形是
以袭而后设冒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设冒者为其形人将恶之也袭
而设冒言后衍字耳明无二时 孔氏颖达 曰此记
者自问答设冒之事未袭之前始死事须沐浴自既
袭以后以至小敛之前虽已著衣若不设冒则尸象
形 …… (第 26b 页)
已而裹其馀将去何异与君子宁为是乎言伤廉也
既飨归宾俎所以厚之言父母家之王今宾客之是
孝子哀亲之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或人问曾子
遣奠之事大飨宾客既毕主人敛三牲俎上之肉归
于宾馆己家父母今日既去遂同宾客之疏是 …… (第 27b 页)
为人丧而问之与人丧而赐之与问遗也久无事曰
问谓受问受赐者也稽颡而后拜曰丧拜拜而后稽
颡曰吉拜 孔氏颖达 曰平敌则问卑下则赐三年
之丧谓父母长子其实杖期以上皆为丧拜不杖期
以下以吉拜义备檀弓疏
案问即 …… (第 28a 页)
己而施及先人故必拜之与遗之酒肉仅为恤其身
之病瘠异也盖酒肉之赐唯君命拜朋友不拜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从上问与赐与以下至遗人可也
皆明在丧受问遗之事此论身有丧拜谢之礼
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则受之必三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受酒肉必衰绖正服明不苟于滋
味也受而荐之于庙贵君之礼丧者不遗人言齐斩
之丧重志不在施惠于人 孔氏颖达 曰三年之丧
受酒肉虽受之犹不得食也尊者食之乃得食肉犹
不得饮酒故丧大记云既葬若君食之则食之大夫 …… (第 29a 页)
吊谓父在为母功衰可以吊人者以父在故轻于出
也然则凡齐衰十一月皆可以出矣(孔疏其馀丧虽/无父得出母既)
(可出诸/父灼然) 孔氏颖达 曰三年之丧小祥后衰与大功
同故曰功衰衰虽外轻而痛犹内重故不得吊人也
自诸侯达诸士谓贵贱同也功衰虽 …… (第 30a 页)
月祥十五月禫非所施于妻故郑惟以父在为母言
之而孔疏亦曰父在为母其禫也父主之则所谓为
妻禫者亦子之为母禫而夫特主其祭耳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盈坎明吊丧之节
既葬大功吊哭而退不听事焉期之丧未葬吊于乡人 …… (第 31a 页)
(姑姊妹无主者以大功既葬始得吊人此未葬已得/吊人明此期服轻故知之也知殡不在己族者女未)
(庙见反葬女氏之党此姑姊妹已成/妇久但夫早死故无主而殡在夫族)礼谓馈奠也
孔氏颖达 曰身有大功之丧既葬往吊他丧吊哭既
毕则退不待主人袭敛之事姑姊妹无主为之服期 …… (第 3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吊者恩之薄厚去留迟速之节
也相趋谓相闻姓名来会丧事也相揖尝会于他处
也相问尝相饷遗也相见尝执挚相见也附皆当为
祔 孔氏颖达 曰相趋本不相识情既轻故柩出庙
之宫门而退相揖恩微深故待柩出至大门外哀次
而退相问恩转深故窆竟而退 …… (第 3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吊者必助主人之事从犹随也
执綍者成人二十以上至四十丁壮时非乡人则长
少皆反优远也坎或为圹 孔氏颖达 曰此论助葬
及执事反哭之节吊丧者本是来助事非为空随从 …… (第 3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毁而死是不重亲也
非从柩与反哭无免于堩(免音问堩/古邓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丧服出入非此二事皆冠也免
所以代冠人于道路不可以无饰堩道路 孔氏颖
达 曰从柩谓孝子送葬从柩去时反哭谓孝子葬竟
还时道路不可无饰得免而行非此二条不得免于
道路也若葬远反 …… (第 36a 页)
记云远葬者比反哭皆冠及郊而后免是也
凡丧小功以上非虞附练祥无沐浴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不有饰事则不沐浴 孔氏颖
达 曰自小功以上恩重哀深自宜去饰沐浴是自饰
非此数条祭事则不自饰也言小功以上则至斩同
练祥不主大功小 …… (第 36b 页)
悫曰有祭则不可以不斋戒齐戒则不可以不沐浴
疏衰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
可也大功不以执挚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辟/音)
(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重丧不行求见人耳人来求见
己亦可以见之矣不辟涕泣言至哀无饰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在丧与人相见之义小功轻可请见于
人大功不可也文承疏衰既葬之下则小功亦谓既
葬也凡言见人谓与 …… (第 37a 页)
某将走见也
三年之丧祥而从政期之丧卒哭而从政九月之丧既
葬而从政小功缌之丧既殡而从政(期音/基)
存疑郑氏康成曰以王制言之此谓庶人也从政从
为政者教令谓给繇役 孔氏颖达 曰王制云父母
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三月不从政与此不同
者此庶人依士礼卒哭与既葬同三月故王制省文 (第 38a 页)
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
卒事反丧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没犹竟也除服谓祥祭之服也卒
事既祭反丧服服后死者之服 孔氏颖达 曰未没
丧者为父丧小祥后大祥前未竟之时又遭母丧母
既葬后值父应大祥除服以行祥事故云服其除服
卒 …… (第 1b 页)
祥祭之服服其除服而后反丧服以示于前丧有终
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若母未葬而值父二祥则不得服
其祥服二祥之祭为吉未葬为凶故未忍凶时行吉
礼
案下当父母之丧则除 …… (第 2a 页)
父反诸父昆弟之不若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父也明前后两服之中有
变除之节此明先有父丧而后遭母死为父变除之
节也
虽诸父昆弟之丧如当 …… (第 2b 页)
(得为小功缌/麻除服也)殇长中乃除(孔疏又服问云殇长中变/三年之葛既变三年之葛)
(明在大功服中为殇长/中著服而又为之除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父兄
弟之丧当父母服内变除之节父母服内其诸亲除
丧亦为服除服除竟反先服此亦为重丧葬后之时 …… (第 3a 页)
子不为长子三年也后丧既顈前丧练祥皆行若后
丧既殡得为前丧虞祔(孔疏熊亦云有父字误/庾云得虞祔未知然否)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后丧既受葛之后得为前丧练祥既
顈者谓后丧既虞卒哭合变麻为葛也后丧既顈之
后其前丧须练祭祥祭 …… (第 4a 页)
(三年丧毕祫于太祖庙是祥后祫也故/注云未练祥嫌未祫祭序于昭穆尔)王父既祔则
孙可祔焉犹当为由由用也附皆当作祔 孔氏颖
达
则孙亦得用是祔礼祔于祖也但祖祔祭之后即得
祔新死之孙 方 (第 5a 页)
氏悫曰王父虽未练祥而孙得祔
者以昭穆同故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文二年榖梁傅云于练焉坏庙
是练时迁庙也 又曰王父虽祔未练无庙孙得祔
于祖其孙就王父所祔祖庙之 …… (第 5b 页)
位后日之哭朝先入奠于其殡既乃更即位就他室
如始哭时 孔氏颖达 曰有殡谓父母丧未葬柩在
殡宫者也外丧谓兄弟丧在远者也他室别室也若
闻外丧哭于殡宫则嫌是哭殡于别室 …… (第 6b 页)
使者反而后哭不敢专己于君命也宿则与祭出门
乃解祭服皆为差缓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士
与祭于公而有私丧之礼祭日前既视濯之后而遭
父母丧则犹是吉礼而与于祭也其时止次于异宫 …… (第 7b 页)
辨正胡氏铨曰犹是言自若也
曾子问曰卿大夫将为尸于公受宿矣而有齐衰内
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出舍乎公宫以待事礼也(齐音/咨衰)
(七回/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尸重受宿则不得哭内丧同宫也
孔氏颖达 曰案上文不为尸之时未视濯之前受宿
之后父母丧使人告告者反而后哭今此齐衰内丧
亦谓诸父昆弟姑姊妹也 …… (第 9a 页)
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有父母之丧当在殡宫而在
异宫者疾病或归者主人适子散等栗阶为新丧略
威仪 孔氏颖达 曰将大小祥祭而有兄弟死则殡
后乃祭兄弟轻故殡后便可行吉事此谓异宫者耳
若同宫虽臣妾之轻卑死犹待葬 …… (第 10a 页)
(才细反啐/七内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哜啐皆尝也哜至齿啐入口 孔
氏颖达 曰此明丧祭饮酒之仪正祭之后主人献宾
长宾长酢主人主人受宾长酢则哜之众宾及兄弟
祭末受献之时啐之众 …… (第 11a 页)
之权并行不悖也
凡侍祭丧者告宾祭荐而不食
正义郑氏康成曰荐脯醢也吉祭告宾祭荐宾既祭
而食之丧祭宾不食 孔氏颖达 曰侍谓相于丧祭
礼者吉时祭相者告宾祭荐宾祭竟而食之丧礼相
者告宾但祭其荐不食之也此谓练祥正祭之后 …… (第 12b 页)
人献宾之时宾受献主人荐脯醢宾祭而不食其虞
祔不献宾也 徐氏师曾曰二祭字不同上祭谓二
祥之祭下祭谓祭先代始为饮食之人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不食者丧礼不主饮食
辨正方氏悫曰祭之而不食者哀而不忍故也
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 …… (第 13a 页)
敬为上者疾时尚不能敬也容威仪也孝经曰容止
可观兄弟之丧存乎书策言疏者如礼行之未有加
也齐斩之丧哀容之体经不能载矣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居父母兄弟丧礼父母至亲哀容体状经不能
载颜色称其情当须毁瘠戚容称其服当须憔悴也
张子 …… (第 13b 页)
于身附于棺必诚必信勿之有悔为最难事也
君子不夺人之丧亦不可夺丧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夺人之丧重丧礼也不可夺丧
不可以轻之于已也 孔氏颖达 曰不夺人之丧谓
他人居丧任其行礼不可抑夺亦不可夺丧谓已之
居丧当须依礼不可自夺使不如法不夺人丧恕 …… (第 14b 页)
从政节下
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
哀三年忧东夷之子也(少诗照反解佳/买反期音基)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其生于夷狄而如礼也怠惰
也解倦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居丧得礼之事三
日不怠谓亲之初丧三日内水浆不入口之属三月
不解未葬前朝夕奠及哀至则哭之属期 …… (第 15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言己事也为人说为语在垩室
之中以时事见乎母乃入门则居庐时不入门也庐
哀敬之处非有其实则不居 孔氏颖达 曰大夫士 …… (第 15b 页)
之危而俾自循省也
妻视叔父母姑姊妹视兄弟长中下殇视成人(长丁/文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犹比也所比者哀容居处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服虽有异其哀戚轻重各视所正
之亲妻居庐而杖抑之视叔父母姑姊妹出适服轻
进之视兄弟长中下殇服 …… (第 17a 页)
妻薄于伯叔者言之也
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正义 孔氏颖达 曰亲丧谓父母之丧兄弟谓期服及
小功缌外谓服内谓心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亲丧日月已竟而哀未忘兄弟之
…… (第 17b 页)
内未除服轻者则不惟外除而内亦除也注说失之
视君之母与君之妻比之兄弟发诸颜色者亦不饮食
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小君服轻亦内除也发于颜色
谓醲美酒食使人醉饱 孔氏颖达 曰视比也谓比
视君之母与君之妻轻重之宜比于己之兄弟若酒
食不发见于颜色者则得饮食之 方氏悫曰服君 …… (第 1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恻隐之心能如是则其馀齐衰以
下直道而行尽自得也见似谓容貌似其父母闻名
谓名与亲同 孔氏颖达 曰异于人谓殊异于无丧
之人馀行皆应如此独举吊死问疾者以吊死问疾
哀痛之处身又除丧戚容应甚故也其馀 …… (第 19a 页)
乃服禫服朝服綅冠(孔疏亦/变除礼)踰月吉祭乃玄冠朝服
既祭玄端而居复平常也(孔疏天子诸侯各依本官/吉祭之服既祭之后同平)
(常无事/之时) 孔氏颖达 曰此谓祥祭主人除服之节从
祥至吉服有六祥祭朝服缟冠一也祥讫素缟麻衣
二也禫祭玄冠黄裳三也禫讫朝服 …… (第 20a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谓有以丧事赠赗来者虽不及时
犹变服服祥祭之服以受之重其礼也其于此时始
吊者则卫将军文子之为之是矣反服反素缟麻衣
也 孔氏颖达 曰将祭缟冠朝服既祭缟冠麻衣禫
祭玄衣黄裳既祭朝服綅冠踰月吉祭吉冠朝服既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大夫来至则拜之不待事己也
更成踊者新其事也于士士至也事谓大小敛之属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有丧大夫及士来吊之礼案
檀弓云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谓当大小敛时主
人不出故辞大夫也此是敛 …… (第 22b 页)
与虞异矣(孔疏郑以士虞礼云三虞卒哭他用刚日/先儒以此三虞卒哭同是一事郑因此经)
(虞与卒哭其牢既别/明卒哭与虞不同也)下大夫虞以犆牲与士虞礼同
与 孔氏颖达 曰上大夫平常吉祭用少牢虞依常
礼亦少牢卒哭谓之成事成吉事也附附庙也二祭
皆大并加一等用大牢下大夫 …… (第 24a 页)
人之辞也孙谓为祖后者称曰哀孙某卜葬其祖某
甫夫曰乃某卜葬其妻某氏兄弟相为卜称名而已
孔氏颖达 曰虞用葬日故并言葬虞子卜葬父则
称哀子某卜葬其父某甫乃者言之助也妻卑故假
助句以明夫之尊也弟为兄 …… (第 25a 页)
与夫皆称名也
古者贵贱皆杖叔孙武叔朝见轮人以其杖关毂而輠
轮者于是有爵而后杖也(毂工木反輠胡罪反/又胡瓦反又胡管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庶人失礼所由始也叔孙武叔
鲁大夫叔孙州仇也轮人作车轮之官 孔氏颖达
曰关穿也輠回也作轮之人以扶病之杖关穿车毂
中而回转其轮于是有爵而后杖以其爵位既尊其
杖不鄙亵而许 …… (第 25b 页)
于武叔未考耳
凿巾以饭公羊贾为之也(饭扶/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士失礼所由始也士亲饭必发
其巾大夫以上宾为饭焉则有凿巾 孔氏颖达 曰
饭含也大夫以上贵故使宾为其亲含恐尸为宾所
憎秽故设巾覆尸面而当口凿穿之令含得入口也
士贱不 …… (第 26a 页)
是自憎秽其亲故为失礼也
冒者何也所以掩形也自袭以至小敛不设冒则形是
以袭而后设冒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设冒者为其形人将恶之也袭
而设冒言后衍字耳明无二时 孔氏颖达 曰此记
者自问答设冒之事未袭之前始死事须沐浴自既
袭以后以至小敛之前虽已著衣若不设冒则尸象
形 …… (第 26b 页)
已而裹其馀将去何异与君子宁为是乎言伤廉也
既飨归宾俎所以厚之言父母家之王今宾客之是
孝子哀亲之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或人问曾子
遣奠之事大飨宾客既毕主人敛三牲俎上之肉归
于宾馆己家父母今日既去遂同宾客之疏是 …… (第 27b 页)
为人丧而问之与人丧而赐之与问遗也久无事曰
问谓受问受赐者也稽颡而后拜曰丧拜拜而后稽
颡曰吉拜 孔氏颖达 曰平敌则问卑下则赐三年
之丧谓父母长子其实杖期以上皆为丧拜不杖期
以下以吉拜义备檀弓疏
案问即 …… (第 28a 页)
己而施及先人故必拜之与遗之酒肉仅为恤其身
之病瘠异也盖酒肉之赐唯君命拜朋友不拜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从上问与赐与以下至遗人可也
皆明在丧受问遗之事此论身有丧拜谢之礼
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则受之必三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受酒肉必衰绖正服明不苟于滋
味也受而荐之于庙贵君之礼丧者不遗人言齐斩
之丧重志不在施惠于人 孔氏颖达 曰三年之丧
受酒肉虽受之犹不得食也尊者食之乃得食肉犹
不得饮酒故丧大记云既葬若君食之则食之大夫 …… (第 29a 页)
吊谓父在为母功衰可以吊人者以父在故轻于出
也然则凡齐衰十一月皆可以出矣(孔疏其馀丧虽/无父得出母既)
(可出诸/父灼然) 孔氏颖达 曰三年之丧小祥后衰与大功
同故曰功衰衰虽外轻而痛犹内重故不得吊人也
自诸侯达诸士谓贵贱同也功衰虽 …… (第 30a 页)
月祥十五月禫非所施于妻故郑惟以父在为母言
之而孔疏亦曰父在为母其禫也父主之则所谓为
妻禫者亦子之为母禫而夫特主其祭耳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盈坎明吊丧之节
既葬大功吊哭而退不听事焉期之丧未葬吊于乡人 …… (第 31a 页)
(姑姊妹无主者以大功既葬始得吊人此未葬已得/吊人明此期服轻故知之也知殡不在己族者女未)
(庙见反葬女氏之党此姑姊妹已成/妇久但夫早死故无主而殡在夫族)礼谓馈奠也
孔氏颖达 曰身有大功之丧既葬往吊他丧吊哭既
毕则退不待主人袭敛之事姑姊妹无主为之服期 …… (第 3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吊者恩之薄厚去留迟速之节
也相趋谓相闻姓名来会丧事也相揖尝会于他处
也相问尝相饷遗也相见尝执挚相见也附皆当为
祔 孔氏颖达 曰相趋本不相识情既轻故柩出庙
之宫门而退相揖恩微深故待柩出至大门外哀次
而退相问恩转深故窆竟而退 …… (第 3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吊者必助主人之事从犹随也
执綍者成人二十以上至四十丁壮时非乡人则长
少皆反优远也坎或为圹 孔氏颖达 曰此论助葬
及执事反哭之节吊丧者本是来助事非为空随从 …… (第 3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毁而死是不重亲也
非从柩与反哭无免于堩(免音问堩/古邓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丧服出入非此二事皆冠也免
所以代冠人于道路不可以无饰堩道路 孔氏颖
达 曰从柩谓孝子送葬从柩去时反哭谓孝子葬竟
还时道路不可无饰得免而行非此二条不得免于
道路也若葬远反 …… (第 36a 页)
记云远葬者比反哭皆冠及郊而后免是也
凡丧小功以上非虞附练祥无沐浴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不有饰事则不沐浴 孔氏颖
达 曰自小功以上恩重哀深自宜去饰沐浴是自饰
非此数条祭事则不自饰也言小功以上则至斩同
练祥不主大功小 …… (第 36b 页)
悫曰有祭则不可以不斋戒齐戒则不可以不沐浴
疏衰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
可也大功不以执挚唯父母之丧不辟涕泣而见人(辟/音)
(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重丧不行求见人耳人来求见
己亦可以见之矣不辟涕泣言至哀无饰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在丧与人相见之义小功轻可请见于
人大功不可也文承疏衰既葬之下则小功亦谓既
葬也凡言见人谓与 …… (第 37a 页)
某将走见也
三年之丧祥而从政期之丧卒哭而从政九月之丧既
葬而从政小功缌之丧既殡而从政(期音/基)
存疑郑氏康成曰以王制言之此谓庶人也从政从
为政者教令谓给繇役 孔氏颖达 曰王制云父母
之丧三年不从政齐衰大功三月不从政与此不同
者此庶人依士礼卒哭与既葬同三月故王制省文 (第 38a 页)
(是父之同堂兄弟子也父服小功/不为之讳已又不得从父而讳)与母妻之亲同名
重则讳之(孔疏母与妻二者之讳与已从祖昆弟同/名则为之讳不但宫中旁侧其在馀处皆)
(讳之/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亲戚死亡讳辟名之事卒
哭前犹以生礼事之卒哭后去生渐远故讳其名兄
弟谓父之兄弟于己为伯叔正服 …… (第 2a 页)
属卑且疏故不讳若与母妻之亲名同而相重则为
母妻之亲讳而因为之讳尔非正为从祖昆弟而讳
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王父母谓父之王父母于己为曾
祖父母正服小功不合讳以父为之讳子亦同父讳 …… (第 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虽者明齐衰以下皆可以冠也
始遭丧以其冠月则丧服因冠矣非其冠月待变除
卒哭而冠次庐也虽或为唯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
下明遭丧冠取之节将冠值丧当成服时因丧服加 …… (第 3b 页)
当冠则因丧而冠之(孔疏经云大功小功之末可以/吉冠则大功小功之初当冠之)
(时则因丧服而冠之郑因前经三年/之丧可冠于此复明轻丧亦可冠也) 孔氏颖达 曰
大功谓已有大功之丧取妇有酒食之会集乡党僚
友涉近欢乐故小功之末乃可得为也经文大功据
已身不 …… (第 5a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父大功卒哭而可以冠子嫁子小
功卒哭而可以取妇己大功卒哭而可以冠子小功
卒哭而可以取妻必偕祭乃行也 孔氏颖达 曰末
谓卒哭之后 张子曰疑大功之末已下十二字为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侈犹大也弁绖服者吊服也其衰
锡也缌也疑也袂之小者二尺二寸大者半而益之
则侈袂三尺三寸 孔氏颖达 曰吊服首著弁绖身
著锡衰缌衰疑衰
存 (第 8b 页)
孔氏颖达 曰此三衰大夫以上侈其袂若士则 …… (第 8b 页)
未至则不必辟矣小功之亲有服虽不至绝乐其将
至又可知矣虽然小功至不绝乐若夫于己有小功
之丧议而及乐又礼之所弃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谓命士以下与父同宫者若异 …… (第 10a 页)
其君为主(孔疏诸侯之臣在国而死他国君来/吊则君为主死者虽至亲不得为主)里尹
主之亦斯义妻之党自主之非也夫之党其祖姑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姑姊妹在夫家而死无后使外
人为主之事或人之说云妻党主之而祔祭之时夫
之党主之非也
通论朱 …… (第 1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吉凶不相干也麻谓绖也绅大带
也丧以要绖代大带也麻不加于采衣采者不麻谓
弁绖者必服吊服是也采玄纁之衣 孔氏颖达 曰 …… (第 12b 页)
是也陆吴说正相反
泄柳之母死相者由左泄柳死其徒由右相由右相泄
柳之徒为之也(相息/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记失礼所由始也泄柳鲁穆公
时贤人也相相主人之礼 孔氏颖达 曰相主人之
礼法相者由左其徒由右失礼也 陆氏佃曰由右
相虽非古在可以然之域凡经言自某始记失礼所 (第 15a 页)
由始也即言为之君子或有取焉
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饭扶/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盖夏时礼也周礼天子饭含用
玉 孔氏颖达 曰典瑞云大丧共饭玉含玉礼戴记
天子饭以珠含以玉诸侯大夫士饭以珠含以贝皆
非周礼并夏殷之法左传成十 …… (第 1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卑恩之差也天子至士葬即反
虞 孔氏颖达 曰大夫以上葬与卒哭异月者以其
位尊念亲哀情于时长远士职卑位下礼数未申故
葬罢即卒哭檀弓云葬日虞弗 …… (第 17a 页)
存疑陆氏佃曰士踰月而葬容外姻至
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皆同日而毕事者也其次
如此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五者相次同时 孔氏颖达 曰 …… (第 17b 页)
案此节当在吊者即位章首
卿大夫疾君问之无算士壹问之君于卿大夫比葬不
食肉比卒哭不举乐为士比殡不举乐(比必利反/为于伪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丧大记君于大夫疾三问之此云
无算谓有师保恩旧之亲三问谓君自行无算谓遣 …… (第 18a 页)
(大国下大夫皆三百户/论语夺伯氏骈邑三百)綍引同耳庙中曰綍在涂曰
引互言之御柩者居前道止之大夫士皆二綍 孔
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大夫送葬正柩之礼执铎之差
将葬朝于祖庙柩升庙之西阶既夕礼云升自西阶
正柩于两楹间是也衔 …… (第 19a 页)
豚俎实豆径尺言并豚两肩不能覆豆喻小也(孔疏/豚在)
(俎不在豆豆形小尚/不掩之明豚小之甚) 孔氏颖达 曰此明奢俭失礼
之事祭义天子冕而朱纮诸侯青纮管仲大夫当缁
组纮与士同当时谓管仲是大夫之贤者尚为僭 …… (第 20b 页)
也若待诸侯谓夫人行道车服主国致礼入自闱门
升自侧阶不自同于女宾也宫中之门曰闱门为相
通者也或为帷门侧阶亦旁阶其他谓哭踊髽麻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夫人奔父母丧女子出适为
父母期云三年者以本亲言也案丧大记夫人吊于
大夫士入自大门升自正 …… (第 2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耻民不足者古者居民量地以制
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众寡均谓俱
有役事人数等也倍焉彼功倍已也 孔氏颖达 曰 …… (第 23a 页)
下者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疏天子诸侯常祭/大牢凶荒则用少牢)
(诸侯之卿大夫常祭用少牢降用特豕士常/祭用特豕降用特豚如此之属皆为下牲) 孔氏
颖达 曰校人马有六种种马玉路所乘戎马兵车所
乘齐马金路所乘道马象路所乘田马木路所乘驽 …… (第 24b 页)
燕乐是君之恩泽非女所知言其义大张弛以弓弩
喻人也弓弩久张之则绝其力久弛之则失其体
孔氏颖达 曰王者于亥月报万物休老息农又各燕
会饮酒于党学中故子贡往观之张而不弛则绝其
弓力喻民久劳不息亦损 …… (第 26b 页)
也鲁之宗庙犹以夏时之孟月尔明堂位曰季夏六
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 孔氏颖达 曰此明鲁郊
禘之事献子仲孙蔑谥也正月周正月建子之月日
至冬至日也周以十一月为正其月日至若天子则 …… (第 27b 页)
百世婚姻不通吴大伯之后鲁同姓昭公取于吴谓
之吴孟子不告于天子自此后取者遂不告于天子
天子亦不命之 孔氏颖达 曰诸侯夫人亦天子所 …… (第 28b 页)
(他国外当/云诸侯)为君服斩夫人齐衰不敢以其亲服服至
尊也外宗谓姑姊妹之女内宗五属之女也其无服
而嫁于诸臣者从为夫之君嫁于庶人从为国君
孔氏颖达 曰君内宗为君悉服斩衰为夫人齐衰(案/五)
(属之亲为君斩衰三年君夫人齐衰三年女在室当/亦如之嫁则从 …… (第 29b 页)
以其戚戚君则异族者亦不可以戚戚君故不以其
亲服服至尊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外宗舅之女从母皆是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古者大夫不外取故君之姑姊妹
嫁于国内大夫为妻是其正也舅之女及从母在国
中非正也诸侯不内取舅女及 …… (第 30a 页)
不驳注也
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壹大夫再亦相吊
之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拜之者为其来吊已宗伯职曰
以吊礼哀祸灾 孔氏颖达 曰孔子马厩为火焚孔
子拜乡人来慰问者虽非大祸灾亦是相哀吊之道
也 …… (第 31a 页)
中使之犯法(陈氏浩曰为其所交游是/邪辟之人故相诱为盗也)宦犹仕也此
仕于大夫更升于公与违大夫之诸侯同尔礼不反
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之臣虽仕于公反服大
夫之服记失礼所由又记桓公不忘贤者之举也 …… (第 3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举犹言也起立者失言而变自新
称字谓诸臣之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辟君之讳
过谓过误也
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与音预/辟音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卿大夫也同僚 …… (第 32b 页)
(国政故逐庆父酖叔牙也此注力不能讨亦谓不与/国政若与国政力能讨而不讨则责之宣二年晋史)
(董狐书赵盾/以弑君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卿大夫辟内乱之
事 方氏悫曰门内之治恩掩义内乱不与者所以
重恩也门外之治义断恩外患不辟者所 …… (第 33a 页)
(夫二采共一就也天子/五采五就则十等也)子男执璧作此赞者失之(孔/疏)
(此经子男总/云圭失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五等诸侯所执圭 …… (第 33b 页)
盛食以落之尔檀弓曰晋献文子成室诸大夫发焉
是也宗庙名器谓尊彝之属 孔氏颖达 曰此论衅
庙及考路寝之事宗庙初成则杀羊取血以衅之其
礼谓衅庙之礼爵弁士服也纯衣谓丝衣则玄衣纁
…… (第 37a 页)
家乃义绝不用此为始也前辞不教谓纳采时此辞
宾在门外摈者传焉宾入致命如初主人卒辞曰敢
不听命器皿其本所赍物也律弃妻卑所赍 孔氏
颖达 曰夫人有罪诸侯出之命归本国礼尚谦退不
能指斥夫人之罪故使者将命云寡君才知不敏不
能随从夫人共事社 …… (第 39b 页)
命使有司之官陈夫人嫁时所赍器皿之属以还主
国主国亦使有司领受之并云官者明付受悉如法
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谕诸侯出夫人及卿大夫以下
出妻之事
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使某也
敢告于侍者主人 …… (第 40a 页)
称舅称兄言弃妻者父兄在则称之命当由尊者出
也惟国君不称兄姑姊妹见弃亦曰某之姑某之姊
若妹不肖 孔氏颖达 曰称舅谓妻被出夫之父在
则称父名使使来告也称兄谓夫兄之名不云舅没 …… (第 40b 页)
人倨慢若季氏则不以礼矣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
之后 孔氏颖达 曰吾祭谓孔子祭也作起也飧谓
强饭以答主人之意
通论张子曰后世不安于礼惟务简便虽宗庙之飨
父母之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
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两五寻
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犹匹偶之
云与 孔氏颖达 曰两个为一卷取配偶之义也
方氏悫曰纳币即昏礼所谓纳徵以物言故曰币以
义言故曰徵周官媒氏凡嫁子取妻 …… (第 43a 页)
其寝亦为见时不来也女虽未许嫁年二十亦为成
人矣礼之酌以成之言妇人执其礼明非许嫁之笄
既笄之后去之鬈首犹若女有鬌紒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昏礼妇见舅姑及女未许嫁加笄分别之事
妇来明日而见舅姑之时兄弟姑姊妹皆立于舅姑
之堂下东边西 …… (第 44a 页)
也女子十五许嫁而笄则主妇及女宾为笄礼主妇
为之者笄女宾以醴礼之若未嫁至二十而笄则妇
人礼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未许嫁无主妇女宾不备仪也既
笄后寻常燕居则去其笄而鬈首谓分发为鬌紒也
既未许嫁犹为少者处之
…… (第 44b 页)
同在旁曰纰在下曰纯素生帛也纰六寸者中执之
表里各三寸也纯纰所不至者五寸与会去上同紃
施诸缝中若今时绦也 孔氏颖达 曰韠韨也长三
尺与绅齐也下广上狭象天地数也旁缘谓之纰上
缘谓之会以其在上下总会之处故谓之为会谓韠 (第 45b 页)
重则讳之(孔疏母与妻二者之讳与已从祖昆弟同/名则为之讳不但宫中旁侧其在馀处皆)
(讳之/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亲戚死亡讳辟名之事卒
哭前犹以生礼事之卒哭后去生渐远故讳其名兄
弟谓父之兄弟于己为伯叔正服 …… (第 2a 页)
属卑且疏故不讳若与母妻之亲名同而相重则为
母妻之亲讳而因为之讳尔非正为从祖昆弟而讳
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王父母谓父之王父母于己为曾
祖父母正服小功不合讳以父为之讳子亦同父讳 …… (第 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虽者明齐衰以下皆可以冠也
始遭丧以其冠月则丧服因冠矣非其冠月待变除
卒哭而冠次庐也虽或为唯 孔氏颖达 曰自此以
下明遭丧冠取之节将冠值丧当成服时因丧服加 …… (第 3b 页)
当冠则因丧而冠之(孔疏经云大功小功之末可以/吉冠则大功小功之初当冠之)
(时则因丧服而冠之郑因前经三年/之丧可冠于此复明轻丧亦可冠也) 孔氏颖达 曰
大功谓已有大功之丧取妇有酒食之会集乡党僚
友涉近欢乐故小功之末乃可得为也经文大功据
已身不 …… (第 5a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父大功卒哭而可以冠子嫁子小
功卒哭而可以取妇己大功卒哭而可以冠子小功
卒哭而可以取妻必偕祭乃行也 孔氏颖达 曰末
谓卒哭之后 张子曰疑大功之末已下十二字为 …… (第 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侈犹大也弁绖服者吊服也其衰
锡也缌也疑也袂之小者二尺二寸大者半而益之
则侈袂三尺三寸 孔氏颖达 曰吊服首著弁绖身
著锡衰缌衰疑衰
存 (第 8b 页)
孔氏颖达 曰此三衰大夫以上侈其袂若士则 …… (第 8b 页)
未至则不必辟矣小功之亲有服虽不至绝乐其将
至又可知矣虽然小功至不绝乐若夫于己有小功
之丧议而及乐又礼之所弃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此谓命士以下与父同宫者若异 …… (第 10a 页)
其君为主(孔疏诸侯之臣在国而死他国君来/吊则君为主死者虽至亲不得为主)里尹
主之亦斯义妻之党自主之非也夫之党其祖姑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姑姊妹在夫家而死无后使外
人为主之事或人之说云妻党主之而祔祭之时夫
之党主之非也
通论朱 …… (第 1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吉凶不相干也麻谓绖也绅大带
也丧以要绖代大带也麻不加于采衣采者不麻谓
弁绖者必服吊服是也采玄纁之衣 孔氏颖达 曰 …… (第 12b 页)
是也陆吴说正相反
泄柳之母死相者由左泄柳死其徒由右相由右相泄
柳之徒为之也(相息/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亦记失礼所由始也泄柳鲁穆公
时贤人也相相主人之礼 孔氏颖达 曰相主人之
礼法相者由左其徒由右失礼也 陆氏佃曰由右
相虽非古在可以然之域凡经言自某始记失礼所 (第 15a 页)
由始也即言为之君子或有取焉
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士三(饭扶/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盖夏时礼也周礼天子饭含用
玉 孔氏颖达 曰典瑞云大丧共饭玉含玉礼戴记
天子饭以珠含以玉诸侯大夫士饭以珠含以贝皆
非周礼并夏殷之法左传成十 …… (第 1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卑恩之差也天子至士葬即反
虞 孔氏颖达 曰大夫以上葬与卒哭异月者以其
位尊念亲哀情于时长远士职卑位下礼数未申故
葬罢即卒哭檀弓云葬日虞弗 …… (第 17a 页)
存疑陆氏佃曰士踰月而葬容外姻至
诸侯使人吊其次含襚赗临皆同日而毕事者也其次
如此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五者相次同时 孔氏颖达 曰 …… (第 17b 页)
案此节当在吊者即位章首
卿大夫疾君问之无算士壹问之君于卿大夫比葬不
食肉比卒哭不举乐为士比殡不举乐(比必利反/为于伪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丧大记君于大夫疾三问之此云
无算谓有师保恩旧之亲三问谓君自行无算谓遣 …… (第 18a 页)
(大国下大夫皆三百户/论语夺伯氏骈邑三百)綍引同耳庙中曰綍在涂曰
引互言之御柩者居前道止之大夫士皆二綍 孔
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大夫送葬正柩之礼执铎之差
将葬朝于祖庙柩升庙之西阶既夕礼云升自西阶
正柩于两楹间是也衔 …… (第 19a 页)
豚俎实豆径尺言并豚两肩不能覆豆喻小也(孔疏/豚在)
(俎不在豆豆形小尚/不掩之明豚小之甚) 孔氏颖达 曰此明奢俭失礼
之事祭义天子冕而朱纮诸侯青纮管仲大夫当缁
组纮与士同当时谓管仲是大夫之贤者尚为僭 …… (第 20b 页)
也若待诸侯谓夫人行道车服主国致礼入自闱门
升自侧阶不自同于女宾也宫中之门曰闱门为相
通者也或为帷门侧阶亦旁阶其他谓哭踊髽麻
孔氏颖达 曰此明诸侯夫人奔父母丧女子出适为
父母期云三年者以本亲言也案丧大记夫人吊于
大夫士入自大门升自正 …… (第 2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耻民不足者古者居民量地以制
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众寡均谓俱
有役事人数等也倍焉彼功倍已也 孔氏颖达 曰 …… (第 23a 页)
下者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疏天子诸侯常祭/大牢凶荒则用少牢)
(诸侯之卿大夫常祭用少牢降用特豕士常/祭用特豕降用特豚如此之属皆为下牲) 孔氏
颖达 曰校人马有六种种马玉路所乘戎马兵车所
乘齐马金路所乘道马象路所乘田马木路所乘驽 …… (第 24b 页)
燕乐是君之恩泽非女所知言其义大张弛以弓弩
喻人也弓弩久张之则绝其力久弛之则失其体
孔氏颖达 曰王者于亥月报万物休老息农又各燕
会饮酒于党学中故子贡往观之张而不弛则绝其
弓力喻民久劳不息亦损 …… (第 26b 页)
也鲁之宗庙犹以夏时之孟月尔明堂位曰季夏六
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 孔氏颖达 曰此明鲁郊
禘之事献子仲孙蔑谥也正月周正月建子之月日
至冬至日也周以十一月为正其月日至若天子则 …… (第 27b 页)
百世婚姻不通吴大伯之后鲁同姓昭公取于吴谓
之吴孟子不告于天子自此后取者遂不告于天子
天子亦不命之 孔氏颖达 曰诸侯夫人亦天子所 …… (第 28b 页)
(他国外当/云诸侯)为君服斩夫人齐衰不敢以其亲服服至
尊也外宗谓姑姊妹之女内宗五属之女也其无服
而嫁于诸臣者从为夫之君嫁于庶人从为国君
孔氏颖达 曰君内宗为君悉服斩衰为夫人齐衰(案/五)
(属之亲为君斩衰三年君夫人齐衰三年女在室当/亦如之嫁则从 …… (第 29b 页)
以其戚戚君则异族者亦不可以戚戚君故不以其
亲服服至尊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外宗舅之女从母皆是也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古者大夫不外取故君之姑姊妹
嫁于国内大夫为妻是其正也舅之女及从母在国
中非正也诸侯不内取舅女及 …… (第 30a 页)
不驳注也
厩焚孔子拜乡人为火来者拜之士壹大夫再亦相吊
之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拜之者为其来吊已宗伯职曰
以吊礼哀祸灾 孔氏颖达 曰孔子马厩为火焚孔
子拜乡人来慰问者虽非大祸灾亦是相哀吊之道
也 …… (第 31a 页)
中使之犯法(陈氏浩曰为其所交游是/邪辟之人故相诱为盗也)宦犹仕也此
仕于大夫更升于公与违大夫之诸侯同尔礼不反
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之臣虽仕于公反服大
夫之服记失礼所由又记桓公不忘贤者之举也 …… (第 3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举犹言也起立者失言而变自新
称字谓诸臣之名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辟君之讳
过谓过误也
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与音预/辟音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卿大夫也同僚 …… (第 32b 页)
(国政故逐庆父酖叔牙也此注力不能讨亦谓不与/国政若与国政力能讨而不讨则责之宣二年晋史)
(董狐书赵盾/以弑君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卿大夫辟内乱之
事 方氏悫曰门内之治恩掩义内乱不与者所以
重恩也门外之治义断恩外患不辟者所 …… (第 33a 页)
(夫二采共一就也天子/五采五就则十等也)子男执璧作此赞者失之(孔/疏)
(此经子男总/云圭失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五等诸侯所执圭 …… (第 33b 页)
盛食以落之尔檀弓曰晋献文子成室诸大夫发焉
是也宗庙名器谓尊彝之属 孔氏颖达 曰此论衅
庙及考路寝之事宗庙初成则杀羊取血以衅之其
礼谓衅庙之礼爵弁士服也纯衣谓丝衣则玄衣纁
…… (第 37a 页)
家乃义绝不用此为始也前辞不教谓纳采时此辞
宾在门外摈者传焉宾入致命如初主人卒辞曰敢
不听命器皿其本所赍物也律弃妻卑所赍 孔氏
颖达 曰夫人有罪诸侯出之命归本国礼尚谦退不
能指斥夫人之罪故使者将命云寡君才知不敏不
能随从夫人共事社 …… (第 39b 页)
命使有司之官陈夫人嫁时所赍器皿之属以还主
国主国亦使有司领受之并云官者明付受悉如法
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谕诸侯出夫人及卿大夫以下
出妻之事
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从而共粢盛使某也
敢告于侍者主人 …… (第 40a 页)
称舅称兄言弃妻者父兄在则称之命当由尊者出
也惟国君不称兄姑姊妹见弃亦曰某之姑某之姊
若妹不肖 孔氏颖达 曰称舅谓妻被出夫之父在
则称父名使使来告也称兄谓夫兄之名不云舅没 …… (第 40b 页)
人倨慢若季氏则不以礼矣少施氏鲁惠公子施父
之后 孔氏颖达 曰吾祭谓孔子祭也作起也飧谓
强饭以答主人之意
通论张子曰后世不安于礼惟务简便虽宗庙之飨
父母之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
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八尺曰寻两五寻
则每卷二丈也合之则四十尺今谓之匹犹匹偶之
云与 孔氏颖达 曰两个为一卷取配偶之义也
方氏悫曰纳币即昏礼所谓纳徵以物言故曰币以
义言故曰徵周官媒氏凡嫁子取妻 …… (第 43a 页)
其寝亦为见时不来也女虽未许嫁年二十亦为成
人矣礼之酌以成之言妇人执其礼明非许嫁之笄
既笄之后去之鬈首犹若女有鬌紒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昏礼妇见舅姑及女未许嫁加笄分别之事
妇来明日而见舅姑之时兄弟姑姊妹皆立于舅姑
之堂下东边西 …… (第 44a 页)
也女子十五许嫁而笄则主妇及女宾为笄礼主妇
为之者笄女宾以醴礼之若未嫁至二十而笄则妇
人礼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未许嫁无主妇女宾不备仪也既
笄后寻常燕居则去其笄而鬈首谓分发为鬌紒也
既未许嫁犹为少者处之
…… (第 44b 页)
同在旁曰纰在下曰纯素生帛也纰六寸者中执之
表里各三寸也纯纰所不至者五寸与会去上同紃
施诸缝中若今时绦也 孔氏颖达 曰韠韨也长三
尺与绅齐也下广上狭象天地数也旁缘谓之纰上
缘谓之会以其在上下总会之处故谓之为会谓韠 (第 4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七
丧大记第二十二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大记者记
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此于别录属
丧服刘元云记谓之大者言其 …… (第 1a 页)
四人持之为其不能自屈伸也庶人深衣纩今之新
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男子不死于妇人之
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君子重终为其相亵 孔
氏颖达 曰君谓诸侯此篇所记皆据诸侯以下东方 …… (第 2a 页)
来视之时也(孔疏据论语知之义方氏悫曰与郊特/牲社在北牖下同 欲君南面视之)
(陈氏浩曰仪礼图无北牖西/北隅曰屋漏此即屋漏欤)男女改服为宾客来问
病亦朝服也 孔氏颖达 曰病困改服故檀弓曰亲
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易羔裘玄冠即朝服也
辨正应氏镛曰埽庭及堂正家之常道今 …… (第 3b 页)
(言/之)内子卿之妻也(吴氏澄曰内子卿大夫正妻/已命称世妇未命但称内子)下室
其燕处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贵贱死寝不同君谓
诸侯诸侯三寝一正者曰路寝馀二曰小寝故春秋
成公薨于路寝道也僖公薨于小寝讥 …… (第 5a 页)
士与其妻皆死于寝贱无嫌故也(案士与妻亦各死/于其寝之正故夫)
(曰正寝妻曰内寝非/谓得死于夫之寝)
存疑郑氏康成曰世妇以君下寝之上为适寝 孔
氏颖达 曰命妇死于正寝则世妇死女君次寝之上
也(案此亦互言之意但下寝之上次/寝之上说既无据亦濛混未明) 陆 …… (第 5b 页)
某复也司服以箧待衣于堂前私馆卿大夫之家也
不于之复为主人之恶(黄氏震曰公馆则情可伸故/复私馆则于主有嫌情不可)
(伸故/不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复时所用之衣及招魂升降 …… (第 7a 页)
云以衣衣尸浴而去之衻嫁时上服非事鬼神之衣
也妇入称字不以名行也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
苏可以为死事 孔氏颖达 曰自殷以上贵贱复同
呼名周则天子称天子诸侯称某甫且字矣大夫士 …… (第 9b 页)
不用(案男子殊裳妇人不殊裳如陆郝说截去/其半乎纯衣纁衻明见士昏礼诸说妄也)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正义郑氏康成曰悲哀有深浅也若婴儿中路失母
能勿啼乎 孔氏颖达 曰主人孝子男子女子也哀
痛呜咽不能哭故啼也有声曰哭兄弟情比主人为
轻也妇人众妇也宗妇亦啼妇人雀踊 …… (第 10b 页)
(礼设床笫当牖士丧礼将含商/祝入当牖北面故知牖下南首)子姓谓众子孙也姓
之言生也其男子立于主人后女子立于夫人后世
妇为内命妇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外宗姑姊妹之
女 孔氏颖达 曰此明人君初丧子及夫人以下哭
位也子谓世子世子尊故坐于东方士丧礼主人坐
于床东是也卿大夫父兄子姓 …… (第 11b 页)
则有伦矣男主居东之上而内之家长虽若母亦在
西则示一国一家之有主而内外族姓之尊卑咸有
所统摄矣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士丧礼云小功以下众兄弟堂
下北面此经直云有司庶士在堂下则诸父兄子姓
等虽小功以下皆在堂上西面 …… (第 12b 页)
丧卿大夫皆立卿大夫之丧非命夫命妇者皆立是
也此尊卑非谓对死者为尊卑也若今所行之礼与
古异成服之后尊于死者则坐卑于死者则立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士初有丧哭位之礼大夫之丧
哭位之中有命夫命妇虽有卑于死者以其位尊故
坐哭若其无命夫命妇 …… (第 13b 页)
者或至庭(孔疏谓世子迎寄公及国宾下/文士出迎大夫不逆于门外)或至门(孔/疏)
(下文大夫于君命出则世子/于天子之命士于君命亦然)不当敛其来非敛时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夫士未小敛之前主人出迎 …… (第 14b 页)
来吊士也与之哭既拜之即位西阶东面哭(孔疏大/夫与士)
(俱来皆东面故主人即/位西阶下在大夫北)大夫特来则北面 孔氏颖
达 曰前明出迎宾远近此更辨拜迎委曲之仪降自
西阶不忍当主位也主人乡寄公国宾之位拜讫即
位于西阶下东面 …… (第 16a 页)
(西东/面也)
孔氏颖达 曰前明男子迎宾此明妇人迎宾也出谓
出房也妇人不下堂但出房而拜于堂上也妇人尊
卑与夫同故所为出者亦 …… (第 17b 页)
也士之既殡诸侯之小敛于死者俱三日也(孔疏谓/死数往)
(日/)妇人之髽带麻于房中则西房也天子诸侯有左
右房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拾踊明人君大夫士等
小敛之节及拜迎于宾及奠祭吊者之仪初时尸在
牖下主人在尸东今小敛当户内 …… (第 18a 页)
故下云袭绖妇人不袒吕亦以袭绖言之尤误
彻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
正义郑氏康成曰夷之言尸也于迁尸主人主妇以
下从而奉之孝敬之心也降拜拜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之丧小敛讫彻帷夷尸之节初死恐人恶
之故有帷小敛衣尸毕有饰故除帷此士礼也(案士/丧礼)
( …… (第 20a 页)
三拜大夫内子士妻亦谓自遭丧小敛后拜命妇及
拜士妻之礼大夫士各自遭丧并言之者以其大夫
士家丧小敛后拜宾同故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
敛讫拜宾也君谓嗣君也小敛毕尸出堂嗣君下堂
拜寄公国宾并就其位乡而拜之也卿大夫则就其
…… (第 21a 页)
同也特拜命妇特犹独也谓人人拜之尊故也拜内
子亦然众宾士妻贱故汜拜之亦旁三拜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寄公尊故先言之大夫士是先君
之臣同服斩小敛讫出列庭位故嗣君出拜之大夫
士妻夫人亦拜之此经唯举君 …… (第 21b 页)
奠也始死吊者朝服裼裘如吉时小敛则改袭而加
武与带绖矣武吉冠之卷也加武者明不改冠亦不
免也檀弓曰主人既小敛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
入 孔氏颖达 曰主人拜宾时袒今拜讫袭衣加要 …… (第 22b 页)
陆氏佃曰郑氏谓袭绖乃踊尊卑相变也然则袒括
发括发袒亦相变言加武则著不以居冠吊据居冠
属武后绖吊服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加武者主人既素冠素弁吊者故
加素弁于武也 郝氏敬曰加武者吉冠玄武今加
缟武所谓玄冠者易之示变也 …… (第 23b 页)
壶下君也士代哭不以官自以亲疏哭也烛所以照
馔也灭燎而设烛(孔疏有丧则于中庭终夜设燎至/晓灭燎而日光未明故须烛以照)
(祭馔/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君及大夫士小敛后代哭
之异虞人主山泽之官故出木与角狄人乐吏主挈 …… (第 25b 页)
案宾出彻帷四字当在前与主人拾踊下脱在此
哭尸于堂上主人在东方由外来者在西方诸妇南乡
(乡许/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由外来谓奔丧者也无奔丧者妇
人犹东面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敛后尸出在堂时
法也哭尸于堂主人位在尸东妇人位在尸西如室
中若于时有新奔丧从外来者则居尸 …… (第 26b 页)
事自堂及门非其事处而哭犹野哭也出门见人谓
迎宾也拜者皆拜宾于位也为后者有爵摄主为之
辞于宾耳不敢当尊者礼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
敛之后男主女主迎送吊宾及拜宾之位又广明丧
主不在之义妇人质故送迎敌者不下堂有君夫人
…… (第 27b 页)
杖谓与之俱即寝门外位也独焉则杖君谓子也(孔/疏)
(以经前云子后云君/嫌是别人故明之)于大夫所杖俱为君杖不相下
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隐者一节广明君及大夫
士三日后杖之节制子杖通女子在室者若嫁为他 …… (第 30b 页)
也而云大夫者通实大夫有父母之丧也(孔疏经云/大夫之丧)
(则其子非大夫又云大夫有君/命是子为大夫故知二者通也)授人杖与使人执之
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杖节大夫死后三日 …… (第 32a 页)
死与往日生与来日此二者于死者亦得三日也(孔/疏)
(殡为死者故数往日/杖为生者故数来日)妇人皆杖谓主妇容妾为君女
子子在室者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之杖节二日而
殡除死日为二日也三日殡之明日也士之子于君
命其妻于夫人之命如大夫礼皆去杖也 …… (第 33a 页)
父父也尊近哭殡可以杖天子诸侯之子于父父也
君也尊远杖不入庙门(孔疏即/殡宫门)弃杖于隐者杖是丧
至尊为人得而亵之 孔氏颖达 曰大夫士谓大夫
士之适子既攒涂之后哭殡可以杖将葬既启之后
对柩为尊则敛去其杖
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 …… (第 34a 页)
不用冰以瓦为盘并以盛水耳汉礼大盘广八尺长
丈二深三尺赤中夷盘小焉周礼天子夷盘士丧礼
君赐冰亦用夷盘然则其制宜同之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初死沐浴之节造冰者造内其冰于盘中夷盘 …… (第 3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床谓所设床笫当牖者也士丧礼
云士死于适室幠用敛食去死衣病时所加新衣及
复衣也去之以俟沐浴 孔氏颖达 曰此又明初死 …… (第 35b 页)
存异崔氏灵恩曰几形曲仰而拘足
管人汲不说繘屈之尽阶不升堂授御者御者入浴小
臣四人抗衾御者二人浴浴水用盆沃水用枓浴用絺
巾挋用浴衣如它日小臣爪足浴馀水弃于坎其母之
丧则内御者抗衾而浴(说吐活反繘均必反枓音主又/音斗絺敕其反挋音震它音他)
正义郑氏康成曰抗衾者蔽上重形也挋拭也爪足
断足爪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浴时也管人王馆舍
者汲谓汲水繘汲水瓶索也遽促于事故不说去井 …… (第 36b 页)
(盘是文/相变)士丧礼沐稻此云士沐粱盖天子之士也以
差率而上之天子沐黍与(孔疏公食大夫礼黍稷正/馔稻粱为加是黍味美而)
(贵故疑天/子用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沐也粱稷皆谓用其
米取汁而沐也将沐甸人为土坄堑灶于西墙下以
煮沐汁陶人作瓦器之官御者淅于堂 …… (第 38a 页)
汁所濡濯汁弃于坎中郑注士丧礼云巾栉浴衣亦
并弃之其坎案既夕礼掘坎南顺广尺轮二尺深三
尺南其壤此沐汁弃于坎则浴汁亦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重鬲谓县重之罂是瓦瓶受三升
以沐米为粥实于瓶以疏布幂口系以篾县之覆以 …… (第 3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纳财谓食谷也诸妻御妾也同言
无算则是皆一溢米或粥或饭 孔氏颖达 曰以下
广明五服之丧自初死至除服君及大夫士食欲之
节此明君丧食之礼财谷也谓所食之米每日纳用
之 …… (第 4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室老其贵臣也众士所谓众臣士
亦如之如其子食粥妻妾疏食水饮(陈氏浩曰谓士/之丧亦子食粥)
(妻妾疏食/水饮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礼也子姓谓孙
也不云众子主人中兼之(案士丧礼有主人有众/主人故云主人中兼之)丧 …… (第 42a 页)
主妇歠粥主妇谓女主也
既葬主人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妇人亦如之君大夫士
一也练而食菜果祥而食肉
正义郑氏康成曰果瓜桃之属也 孔氏颖达 曰此
明既葬至练祥君大夫士之食节既葬哀杀可以疏
食不复用一溢米也
案妇人当未葬之先本疏食矣葬后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盛谓今时杯杅也篹竹筥也歠者
不盥手饭者盥篹或作簨 熊氏安生曰此据病而
不能食者练而食醯酱祥而饮酒也 孔氏颖达 曰 …… (第 43a 页)
忍即尝淳厚之味故先食乾肉饮醴酒
期之丧三不食食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食肉
饮酒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在为母为妻九月之丧
食饮犹期之丧也食肉饮酒不与人乐之(期音基为于/伪反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食肉饮酒亦谓既葬 孔氏颖达
曰此论期与大功丧食之节期之丧谓大夫士旁期
之丧三不食谓义服也正服则二日不食九月之丧
谓事同期也 …… (第 44a 页)
微也不成丧成犹备也所不能备谓不致毁不散送
之属也七十居处饮食与吉时同 孔氏颖达 曰此
明五月三月丧食之节壹不食谓缌麻再不食谓小
功并言之容殇降之缌麻再不食义服小功壹不食
故以 …… (第 45a 页)
杂记云五十不致毁玉藻云五十不散送
既葬若君食之则食之大夫父之友食之则食之矣不
辟粱肉若有酒醴则辞(食音嗣/辟音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之前可以食美也变于颜色
亦不可 孔氏颖达 曰此明已有丧既葬尊者赐食
之礼葬后情杀可从尊者夺也君食之谓君食臣也
大夫谓大夫食士也父友谓父同志 (第 45b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七
丧大记第二十二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大记者记
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此于别录属
丧服刘元云记谓之大者言其 …… (第 1a 页)
四人持之为其不能自屈伸也庶人深衣纩今之新
绵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男子不死于妇人之
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君子重终为其相亵 孔
氏颖达 曰君谓诸侯此篇所记皆据诸侯以下东方 …… (第 2a 页)
来视之时也(孔疏据论语知之义方氏悫曰与郊特/牲社在北牖下同 欲君南面视之)
(陈氏浩曰仪礼图无北牖西/北隅曰屋漏此即屋漏欤)男女改服为宾客来问
病亦朝服也 孔氏颖达 曰病困改服故檀弓曰亲
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易羔裘玄冠即朝服也
辨正应氏镛曰埽庭及堂正家之常道今 …… (第 3b 页)
(言/之)内子卿之妻也(吴氏澄曰内子卿大夫正妻/已命称世妇未命但称内子)下室
其燕处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贵贱死寝不同君谓
诸侯诸侯三寝一正者曰路寝馀二曰小寝故春秋
成公薨于路寝道也僖公薨于小寝讥 …… (第 5a 页)
士与其妻皆死于寝贱无嫌故也(案士与妻亦各死/于其寝之正故夫)
(曰正寝妻曰内寝非/谓得死于夫之寝)
存疑郑氏康成曰世妇以君下寝之上为适寝 孔
氏颖达 曰命妇死于正寝则世妇死女君次寝之上
也(案此亦互言之意但下寝之上次/寝之上说既无据亦濛混未明) 陆 …… (第 5b 页)
某复也司服以箧待衣于堂前私馆卿大夫之家也
不于之复为主人之恶(黄氏震曰公馆则情可伸故/复私馆则于主有嫌情不可)
(伸故/不复)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复时所用之衣及招魂升降 …… (第 7a 页)
云以衣衣尸浴而去之衻嫁时上服非事鬼神之衣
也妇入称字不以名行也气绝则哭哭而复复而不
苏可以为死事 孔氏颖达 曰自殷以上贵贱复同
呼名周则天子称天子诸侯称某甫且字矣大夫士 …… (第 9b 页)
不用(案男子殊裳妇人不殊裳如陆郝说截去/其半乎纯衣纁衻明见士昏礼诸说妄也)
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
正义郑氏康成曰悲哀有深浅也若婴儿中路失母
能勿啼乎 孔氏颖达 曰主人孝子男子女子也哀
痛呜咽不能哭故啼也有声曰哭兄弟情比主人为
轻也妇人众妇也宗妇亦啼妇人雀踊 …… (第 10b 页)
(礼设床笫当牖士丧礼将含商/祝入当牖北面故知牖下南首)子姓谓众子孙也姓
之言生也其男子立于主人后女子立于夫人后世
妇为内命妇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外宗姑姊妹之
女 孔氏颖达 曰此明人君初丧子及夫人以下哭
位也子谓世子世子尊故坐于东方士丧礼主人坐
于床东是也卿大夫父兄子姓 …… (第 11b 页)
则有伦矣男主居东之上而内之家长虽若母亦在
西则示一国一家之有主而内外族姓之尊卑咸有
所统摄矣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士丧礼云小功以下众兄弟堂
下北面此经直云有司庶士在堂下则诸父兄子姓
等虽小功以下皆在堂上西面 …… (第 12b 页)
丧卿大夫皆立卿大夫之丧非命夫命妇者皆立是
也此尊卑非谓对死者为尊卑也若今所行之礼与
古异成服之后尊于死者则坐卑于死者则立 孔
氏颖达
哭位之中有命夫命妇虽有卑于死者以其位尊故
坐哭若其无命夫命妇 …… (第 13b 页)
者或至庭(孔疏谓世子迎寄公及国宾下/文士出迎大夫不逆于门外)或至门(孔/疏)
(下文大夫于君命出则世子/于天子之命士于君命亦然)不当敛其来非敛时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夫士未小敛之前主人出迎 …… (第 14b 页)
来吊士也与之哭既拜之即位西阶东面哭(孔疏大/夫与士)
(俱来皆东面故主人即/位西阶下在大夫北)大夫特来则北面 孔氏颖
达 曰前明出迎宾远近此更辨拜迎委曲之仪降自
西阶不忍当主位也主人乡寄公国宾之位拜讫即
位于西阶下东面 …… (第 16a 页)
(西东/面也)
孔氏颖达 曰前明男子迎宾此明妇人迎宾也出谓
出房也妇人不下堂但出房而拜于堂上也妇人尊
卑与夫同故所为出者亦 …… (第 17b 页)
也士之既殡诸侯之小敛于死者俱三日也(孔疏谓/死数往)
(日/)妇人之髽带麻于房中则西房也天子诸侯有左
右房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拾踊明人君大夫士等
小敛之节及拜迎于宾及奠祭吊者之仪初时尸在
牖下主人在尸东今小敛当户内 …… (第 18a 页)
故下云袭绖妇人不袒吕亦以袭绖言之尤误
彻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
正义郑氏康成曰夷之言尸也于迁尸主人主妇以
下从而奉之孝敬之心也降拜拜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之丧小敛讫彻帷夷尸之节初死恐人恶
之故有帷小敛衣尸毕有饰故除帷此士礼也(案士/丧礼)
( …… (第 20a 页)
三拜大夫内子士妻亦谓自遭丧小敛后拜命妇及
拜士妻之礼大夫士各自遭丧并言之者以其大夫
士家丧小敛后拜宾同故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
敛讫拜宾也君谓嗣君也小敛毕尸出堂嗣君下堂
拜寄公国宾并就其位乡而拜之也卿大夫则就其
…… (第 21a 页)
同也特拜命妇特犹独也谓人人拜之尊故也拜内
子亦然众宾士妻贱故汜拜之亦旁三拜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寄公尊故先言之大夫士是先君
之臣同服斩小敛讫出列庭位故嗣君出拜之大夫
士妻夫人亦拜之此经唯举君 …… (第 21b 页)
奠也始死吊者朝服裼裘如吉时小敛则改袭而加
武与带绖矣武吉冠之卷也加武者明不改冠亦不
免也檀弓曰主人既小敛子游趋而出袭裘带绖而
入 孔氏颖达 曰主人拜宾时袒今拜讫袭衣加要 …… (第 22b 页)
陆氏佃曰郑氏谓袭绖乃踊尊卑相变也然则袒括
发括发袒亦相变言加武则著不以居冠吊据居冠
属武后绖吊服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加武者主人既素冠素弁吊者故
加素弁于武也 郝氏敬曰加武者吉冠玄武今加
缟武所谓玄冠者易之示变也 …… (第 23b 页)
壶下君也士代哭不以官自以亲疏哭也烛所以照
馔也灭燎而设烛(孔疏有丧则于中庭终夜设燎至/晓灭燎而日光未明故须烛以照)
(祭馔/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君及大夫士小敛后代哭
之异虞人主山泽之官故出木与角狄人乐吏主挈 …… (第 25b 页)
案宾出彻帷四字当在前与主人拾踊下脱在此
哭尸于堂上主人在东方由外来者在西方诸妇南乡
(乡许/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由外来谓奔丧者也无奔丧者妇
人犹东面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敛后尸出在堂时
法也哭尸于堂主人位在尸东妇人位在尸西如室
中若于时有新奔丧从外来者则居尸 …… (第 26b 页)
事自堂及门非其事处而哭犹野哭也出门见人谓
迎宾也拜者皆拜宾于位也为后者有爵摄主为之
辞于宾耳不敢当尊者礼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
敛之后男主女主迎送吊宾及拜宾之位又广明丧
主不在之义妇人质故送迎敌者不下堂有君夫人
…… (第 27b 页)
杖谓与之俱即寝门外位也独焉则杖君谓子也(孔/疏)
(以经前云子后云君/嫌是别人故明之)于大夫所杖俱为君杖不相下
也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隐者一节广明君及大夫
士三日后杖之节制子杖通女子在室者若嫁为他 …… (第 30b 页)
也而云大夫者通实大夫有父母之丧也(孔疏经云/大夫之丧)
(则其子非大夫又云大夫有君/命是子为大夫故知二者通也)授人杖与使人执之
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杖节大夫死后三日 …… (第 32a 页)
死与往日生与来日此二者于死者亦得三日也(孔/疏)
(殡为死者故数往日/杖为生者故数来日)妇人皆杖谓主妇容妾为君女
子子在室者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之杖节二日而
殡除死日为二日也三日殡之明日也士之子于君
命其妻于夫人之命如大夫礼皆去杖也 …… (第 33a 页)
父父也尊近哭殡可以杖天子诸侯之子于父父也
君也尊远杖不入庙门(孔疏即/殡宫门)弃杖于隐者杖是丧
至尊为人得而亵之 孔氏颖达 曰大夫士谓大夫
士之适子既攒涂之后哭殡可以杖将葬既启之后
对柩为尊则敛去其杖
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 …… (第 34a 页)
不用冰以瓦为盘并以盛水耳汉礼大盘广八尺长
丈二深三尺赤中夷盘小焉周礼天子夷盘士丧礼
君赐冰亦用夷盘然则其制宜同之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初死沐浴之节造冰者造内其冰于盘中夷盘 …… (第 3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床谓所设床笫当牖者也士丧礼
云士死于适室幠用敛食去死衣病时所加新衣及
复衣也去之以俟沐浴 孔氏颖达 曰此又明初死 …… (第 35b 页)
存异崔氏灵恩曰几形曲仰而拘足
管人汲不说繘屈之尽阶不升堂授御者御者入浴小
臣四人抗衾御者二人浴浴水用盆沃水用枓浴用絺
巾挋用浴衣如它日小臣爪足浴馀水弃于坎其母之
丧则内御者抗衾而浴(说吐活反繘均必反枓音主又/音斗絺敕其反挋音震它音他)
正义郑氏康成曰抗衾者蔽上重形也挋拭也爪足
断足爪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浴时也管人王馆舍
者汲谓汲水繘汲水瓶索也遽促于事故不说去井 …… (第 36b 页)
(盘是文/相变)士丧礼沐稻此云士沐粱盖天子之士也以
差率而上之天子沐黍与(孔疏公食大夫礼黍稷正/馔稻粱为加是黍味美而)
(贵故疑天/子用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沐也粱稷皆谓用其
米取汁而沐也将沐甸人为土坄堑灶于西墙下以
煮沐汁陶人作瓦器之官御者淅于堂 …… (第 38a 页)
汁所濡濯汁弃于坎中郑注士丧礼云巾栉浴衣亦
并弃之其坎案既夕礼掘坎南顺广尺轮二尺深三
尺南其壤此沐汁弃于坎则浴汁亦然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重鬲谓县重之罂是瓦瓶受三升
以沐米为粥实于瓶以疏布幂口系以篾县之覆以 …… (第 3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纳财谓食谷也诸妻御妾也同言
无算则是皆一溢米或粥或饭 孔氏颖达 曰以下
广明五服之丧自初死至除服君及大夫士食欲之
节此明君丧食之礼财谷也谓所食之米每日纳用
之 …… (第 4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室老其贵臣也众士所谓众臣士
亦如之如其子食粥妻妾疏食水饮(陈氏浩曰谓士/之丧亦子食粥)
(妻妾疏食/水饮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礼也子姓谓孙
也不云众子主人中兼之(案士丧礼有主人有众/主人故云主人中兼之)丧 …… (第 42a 页)
主妇歠粥主妇谓女主也
既葬主人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妇人亦如之君大夫士
一也练而食菜果祥而食肉
正义郑氏康成曰果瓜桃之属也 孔氏颖达 曰此
明既葬至练祥君大夫士之食节既葬哀杀可以疏
食不复用一溢米也
案妇人当未葬之先本疏食矣葬后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盛谓今时杯杅也篹竹筥也歠者
不盥手饭者盥篹或作簨 熊氏安生曰此据病而
不能食者练而食醯酱祥而饮酒也 孔氏颖达 曰 …… (第 43a 页)
忍即尝淳厚之味故先食乾肉饮醴酒
期之丧三不食食疏食水饮不食菜果三月既葬食肉
饮酒期终丧不食肉不饮酒父在为母为妻九月之丧
食饮犹期之丧也食肉饮酒不与人乐之(期音基为于/伪反乐音洛)
正义郑氏康成曰食肉饮酒亦谓既葬 孔氏颖达
曰此论期与大功丧食之节期之丧谓大夫士旁期
之丧三不食谓义服也正服则二日不食九月之丧
谓事同期也 …… (第 44a 页)
微也不成丧成犹备也所不能备谓不致毁不散送
之属也七十居处饮食与吉时同 孔氏颖达 曰此
明五月三月丧食之节壹不食谓缌麻再不食谓小
功并言之容殇降之缌麻再不食义服小功壹不食
故以 …… (第 45a 页)
杂记云五十不致毁玉藻云五十不散送
既葬若君食之则食之大夫父之友食之则食之矣不
辟粱肉若有酒醴则辞(食音嗣/辟音避)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之前可以食美也变于颜色
亦不可 孔氏颖达 曰此明已有丧既葬尊者赐食
之礼葬后情杀可从尊者夺也君食之谓君食臣也
大夫谓大夫食士也父友谓父同志 (第 45b 页)
(至大敛用席皆有莞也大夫辟君上席以蒲若吉礼/则蒲在莞下故司几筵蒲席缋纯加莞席纷纯与此)
(异/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夫士小敛大敛所用之 …… (第 1a 页)
异今此同亦盖天子之士也绞紟不在列以其不成
称不连数也小敛无紟(孔疏以下大敛言布绞/布紟此但言布绞知之)因绞
不在列见之也或曰缩者二 孔氏颖达 曰以布为 …… (第 2a 页)
士同用十九称衣布于衾上然后举尸于衣上屈衣
裹又屈衾裹之然后以绞束之绞紟不在十九称之
列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房中者东房大夫士惟有东房也
辨正朱子曰公食大夫礼记筵出自东房注曰天子 …… (第 2b 页)
君使卿还玉于馆也宾退负右房则大夫士亦有右
房矣又乡饮酒礼记荐出自左房少牢馈食礼主妇
荐自东房亦有左房东房之称当考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至絺绤纻不入广明君大
夫士小敛大敛及禭所用之衣并所陈之处此明小
敛之衣 …… (第 3a 页)
被识矣生时禅被有识(孔疏识记也故案生/时恐其或倒 记之)死者去
之异于生也士丧礼大敛亦陈衣于房中南领西上
与大夫异今此又同亦盖天子之士紞或为点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大敛之事布绞缩者三取布一幅裂
作三片直用之两头裂中央不通横者五者又取布
二幅分裂作六片用五 …… (第 4a 页)
倒君无襚者不陈不以敛也褶祫也君衣尚多去其
著也 孔氏颖达 曰祭服谓死者所得用也小敛十
九称不悉著之但用裹尸要取其方衣有倒领在足
閒者惟祭服不倒也君敛悉用己 …… (第 6a 页)
复衾若襚亦得用祫也故士丧礼云襚以褶 陈氏
浩曰复衣复衾衣衾之有绵纩者
存疑熊氏安生曰君无禭大夫士谓君不合以衣禭
大夫士 孔氏颖达 曰虽有君禭不陈不以敛至大
敛则得用君禭 胡氏铨曰此谓小敛若大敛则君
有禭士丧礼具之 …… (第 6b 页)
敛有袍士丧礼大敛散衣是亦有袍若大夫袭亦有
袍敛则必用正服不用亵衣若公则袭及大小敛皆
不用亵衣杂记公袭无袍茧袭轻尚无则大小敛无
可知也 孔氏颖达 曰袍有衣以表之不使禅露也
陆氏德明曰衣单复具曰称 黄氏震曰袍必有表 …… (第 7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取犹受也不屈谓舒而不卷也列
采谓正服之色也絺绤纻当暑之亵衣也袭尸重形
冬夏用袍及敛则用正服 孔氏颖达 曰列采谓五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袒者于事便也侍犹临也大祝之
职大丧赞敛丧祝卿大夫之丧掌敛士丧礼商祝主
敛 孔氏颖达 曰此明敛所用之人大小敛事多故
袒为便迁尸入棺事少故袭大祝是接神者君尊故
使亲执敛事是犹执也众祝丧 …… (第 9a 页)
四人亲敛士之敛则众胥二人临检士之友四人自
敛
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纽女/九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左衽衽向左反生时也 孔氏颖
达
曰此明敛衣之法前已言小敛不倒此又并言者
为下诸事出也衽衣襟也生向右左手解抽带便也
死则襟向左示不 …… (第 1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敛者必使所与执事者不欲妄人
亵之执或为□ 孔氏颖达 曰敛者谓大祝众祝之
属以其与亡者或臣旧或有恩今手为执事专心则
增感故敛竟皆哭也士与其执事谓平生曾 …… (第 1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冒者既袭所以韬尸重形也杀冒
之下裙韬足上行者也小敛又覆以夷衾裁犹制也
字或为材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尊卑冒制冒谓袭后
小敛前所用以韬尸也冒有质杀者作两囊各缝合 …… (第 1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子弁绖者未成服(孔疏成服则著/丧冠弁是未成)
(服小敛亦然杂记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弁如爵弁而素大夫之丧子
亦弁绖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敛时节也序谓东 …… (第 13a 页)
行必与巫巫主辟凶邪也释菜礼门神也必礼门神
者礼君非问疾吊丧不入诸臣之家也主人房外南
面大夫之子尊得升视敛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
夫大敛节也主人适子也出门迎君望见马首不哭
不拜先还入门右北面以待君至不哭厌于君不敢
…… (第 14b 页)
所为采服而临入门时始释之哉或说谬已
士之丧将大敛君不在其馀礼犹大夫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馀谓卿大夫及主妇之位(孔疏/铺衣)
(列位男女之仪/悉如大夫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敛之节士丧
卑无恩君不视敛故云君不在也若有大夫来而君
在位则卿大夫位亦在堂廉近西也 …… (第 16a 页)
之此恩之浅深尊卑之仪也冯之类必当心冯尸不
当君所不敢与尊者所冯同处也凡冯尸兴必踊悲
哀之至冯尸必坐 孔氏颖达 曰此明抚尸及冯尸
之节大夫贵故君自抚之大夫以室老为贵臣以侄 …… (第 1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宫谓围障之也袒袒也谓不障不
于显者不涂见面于隐者为庐不欲人属目盖庐于
东南角既葬犹然 孔氏颖达 曰庐者中门外东墙
下倚木为庐以草夹障不用泥涂之孝子居于庐中
寝卧于苫头枕于块志在悲哀若非丧事口不 …… (第 19a 页)
下加以柱使稍高广旁加垒墼使稍坚固成室矣而
犹不涂至练则垩其墙使白谓之垩室为饰也至祥
并黝其地使黑弥饰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至兄不次于弟明君大夫
士遭丧斩衰齐衰大功等居庐及垩室至祥禫以来
降杀之节此论遭丧居庐之礼 …… (第 2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常礼也(孔疏庾云曾子问三年/之丧不群立旅行此与)
(人立为常者以下经大判为常且曾/子问据无事时此有事须言故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居丧常礼未葬不与人并立君诸侯也王天子
也既葬可并立则诸侯可言天子事犹不私言己国
事公君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权礼(孔疏据曾子问/鲁公有为为之)弁绖带者
变丧服而吊服轻可以即事也(孔疏变服重吊/服轻故从戎便) 孔
氏颖达 曰国家有事孝子不得遵常礼故从权也葬
竟未卒哭王事谓王之政令入于己国也既卒哭则
出为王服金革之事公 …… (第 21a 页)
门不哭也禫踰月而可作乐(孔疏鲁人朝祥莫歌/孔子言踰月则善)乐
作无哭者(孔疏以祥踰月作/乐故禫时无哭) 孔氏颖达 曰此论练 …… (第 21b 页)
乐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祥已悬八音于庭是乐作矣故门
内不复哭也
禫而从御吉祭而复寝期居庐终丧不御于内者父在
为母为妻齐衰 …… (第 22b 页)
(惟祖父母及兄弟为父后者正期不降若惟叔父母/姑姊妹逆降九月众兄弟侄出降九月象笄而折其)
(首为太/饰也) 孔氏颖达 曰此释禫节
通 (第 23a 页)
孔氏颖达 曰吉祭而复寝者谓禫祭之后同月
之内值吉祭之节行吉祭讫而复寝不待踰月若不 …… (第 23a 页)
不同是此文与杂记未尝不可通也
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朔月忌日则帚哭于宗室
诸父兄弟之丧既卒哭而归
正义郑氏康成曰归谓归其宫也忌日死日也宗室
宗子之家谓殡宫也礼命士以上父子异宫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庶子遭丧归家之节大夫士谓庶子为
大夫士也适子则终丧在殡宫朔月朔望也虽练各
归至忌日及朔望则 …… (第 26a 页)
正义郑氏康咸曰不次谓不就其殡宫为次而居
孔氏颖达 曰父兄尊者
君于大夫世妇大敛焉为之赐则小敛焉于外命妇既
加盖而君至于士既殡而往为之赐大敛焉夫人于世 (第 27a 页)
妇大敛焉为之赐小敛焉于诸妻为之赐大敛焉于大
夫外命妇既殡而往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之赐谓有恩惠也加盖而至于
臣之妻略也 孔氏颖达 曰君于世妇谓内命妇大
敛为常恩赐则小敛而往然则君于大夫大敛是常 …… (第 27a 页)
敛而往者则为之赐也 黄氏震曰恩轻者殡而后
往恩重者大敛而往异恩者小敛即往为之赐言异
恩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君退必奠明君于大夫及
士并夫人于大夫士恩赐吊临主人迎送之节
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使人戒之主人 …… (第 28a 页)
则君亦成服锡衰而往吊之摈者进当赞主人也始
立门东北面称言举所以来之辞也视祝而踊祝相
君之礼当节之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吊大夫之
礼君于大夫虽视大敛或有既殡之后而始往与士
同也君将往使人豫戒主人主人重君之来先 …… (第 29a 页)
或君有朝会疾病之事不及其敛也
大夫则奠可也士则出俟于门外命之反奠乃反奠卒
奠主人先俟于门外君退主人送于门外拜稽颡
正义郑氏康成曰迎不拜拜送者拜迎则为君之答
已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来吊士与大夫其礼不同
也大夫则奠可也者君既在阼主人在庭踊毕则释
此殷奠于殡可也言对人君可 …… (第 30a 页)
新君事也谓臣丧既殡后君乃始来吊也复或为服
孔氏颖达 曰殡服则苴绖免布深衣也不散带故
小记有云君吊虽不当免时也主人必免谓臣大敛
君有故不得来殡后始来吊 …… (第 3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世子而踊世子从夫人夫人以
为节也世子之从夫人位如祝从君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夫人吊臣礼孝子迎君之妻亦如迎君礼也
主妇臣妻也夫人来吊故妇人为主人世子夫人之
世子随夫人来 …… (第 31b 页)
使主人陪其后而君前拜不俱拜者主人无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君之礼大夫下臣称大夫为
君故曰大夫君不迎于门外贬于正君也主人北面
者其君即阼阶下位故适 …… (第 33a 页)
赵简子云不设属椑时僭也(孔疏哀公二年赵简子/与郑战于铁简子自誓)
(云桐棺三寸不设属椑下卿之罚也大夫依礼无椑/今云罚始无椑故知当时大夫常礼用椑时僭也)
孔氏颖达 曰天子四重之棺属与椑合一尺大棺八
寸水兕革棺共六寸都合厚二尺四寸也上公棺则
去水皮所馀三重合厚二 …… (第 35a 页)
与属各减二寸厚一尺也士则不重惟大棺六寸
黄氏震曰大棺以其包于外故曰大属则连属于大
棺故曰属椑则亲身而偪近故曰椑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总论君大夫士等棺
椁及饰棺之异并碑繂之殊此经论君大夫士等棺
椁厚薄之制
君里棺用朱绿 (第 35b 页)
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
士不绿(鐕子/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鐕所以琢著里 孔氏颖达 曰此
明里棺之制定本绿皆作琢谓鐕琢朱缯贴著于棺
也杂金鐕者鐕钉也尚书云贡金三品黄白青色旧
说云 (第 36a 页)
用金钉又用象牙钉杂之以琢士亦同大夫用
牛骨鐕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隐义云朱绿皆缯也朱缯贴四方
绿缯贴四角大夫四面玄四角绿士不绿惟用玄也 …… (第 36a 页)
里棺与大夫同但不用钉琢之为异尔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大夫盖用漆二衽二束士盖不用
漆二衽二束
正义郑氏康成曰用漆者涂合牝牡之中也衽小要
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衽束之数盖棺上盖也用漆 …… (第 36b 页)
(色以饰棺襄非藏物之处以绿与角声相近经云绿/中故读绿为角 王氏谠曰汉四皓其一号角里角)
(音禄呼/觉者非)角中谓棺内四隅也鬊乱发也将实爪发棺
中必为小囊盛之此绿或为篓 孔氏颖达 曰士贱
以物盛埋之
君殡用輴攒至其上毕涂屋大夫殡以帱攒置于西序
涂不暨于棺士殡见衽涂上帷之(輴敕伦 …… (第 37b 页)
之不及棺者言攒中狭小裁取容棺士不攒掘地下
棺见小要(孔疏亦以木覆/其上而涂之)帷之鬼神尚幽闇也士达
于天子皆然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尊卑殡之制度凡
殡之礼天子先以龙輴置于客位殡处然后从阼阶 …… (第 38a 页)
二筐又曰设熬旁各一筐大夫三种加以粱君四种
加以稻四筐则手足皆一其馀设于左右 孔氏颖
达 曰此明熬榖之异鱼腊谓乾腊特牲士腊用兔少
牢大夫用麋天子诸侯无文当用六兽之属
存疑郑氏康成曰将涂设 (第 39b 页)
于棺旁所以感蚍蜉使不
至棺也 孔氏颖达 曰火熬其榖使香欲使蚍蜉闻
其香气食榖不侵尸也鱼腊亦为感蚍蜉
案熬感蚍蜉之说颇迂熬有尽蚍蜉无穷恐感 …… (第 39b 页)
者画云气其馀各如其象柄长五尺车行使人持之
而从既窆树于圹中檀弓曰周人墙置翣是也绥当
为緌读如冠蕤之蕤盖五采羽注于翣首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葬时尊卑棺饰君龙帷者君诸侯也帷
柳车边障也王侯画龙以象君德池织竹为笼挂于
荒之爪端象平生宫 …… (第 41b 页)
(树两大木为碑谓之桓楹此经君称二綍二碑故云/桓楹谓每一碑树两楹檀弓云三家视桓楹是僭也)
御棺居前为节度也士言比出宫用功布则出宫而
止至圹无矣綍或为率 孔氏颖达 曰此明葬时在
路尊卑载柩之车及碑綍之等輴国皆当为辁辁则
蜃车在路载柩尊卑同用蜃车诸侯绋有四碑有二 …… (第 45b 页)
缄耳居旁持而平之又击鼓为纵舍之节大夫士旁
牵缄而已庶人县窆不引绋也礼惟天子葬有隧今
齐人谓棺束为缄绳咸或为㨔 孔氏颖达 曰此论
尊卑下棺之制至圹说载除饰之后解此蜃车之綍
以系于柩缄束之绳又将一头绕碑间鹿卢所引之 …… (第 47b 页)
大夫士庶人六等其椁长自六尺而下其方自五寸
而上未闻其差所定也抗木之厚盖与椁方齐天子
五重上公四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士一重 孔氏
颖达 曰此明所用椁木不同君诸侯也诸侯用松心
为椁材大夫以柏为椁不用松心士又卑用杂木也
案檀弓柏椁以端长 …… (第 49a 页)
子达于庶人则郑孔所云棺椁厚薄之异未必确也
特考古者不可不存其说耳
棺椁之閒君容柷大夫容壶士容甒
正义郑氏康成曰间可以藏物因以为节 孔氏颖
达 曰此明棺椁之间广狭所容也柷如漆桶是诸侯
棺椁所容也壶是漏水器大夫所掌甒盛酒之器士 (第 49b 页)
(异/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夫士小敛大敛所用之 …… (第 1a 页)
异今此同亦盖天子之士也绞紟不在列以其不成
称不连数也小敛无紟(孔疏以下大敛言布绞/布紟此但言布绞知之)因绞
不在列见之也或曰缩者二 孔氏颖达 曰以布为 …… (第 2a 页)
士同用十九称衣布于衾上然后举尸于衣上屈衣
裹又屈衾裹之然后以绞束之绞紟不在十九称之
列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房中者东房大夫士惟有东房也
辨正朱子曰公食大夫礼记筵出自东房注曰天子 …… (第 2b 页)
君使卿还玉于馆也宾退负右房则大夫士亦有右
房矣又乡饮酒礼记荐出自左房少牢馈食礼主妇
荐自东房亦有左房东房之称当考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至絺绤纻不入广明君大
夫士小敛大敛及禭所用之衣并所陈之处此明小
敛之衣 …… (第 3a 页)
被识矣生时禅被有识(孔疏识记也故案生/时恐其或倒 记之)死者去
之异于生也士丧礼大敛亦陈衣于房中南领西上
与大夫异今此又同亦盖天子之士紞或为点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大敛之事布绞缩者三取布一幅裂
作三片直用之两头裂中央不通横者五者又取布
二幅分裂作六片用五 …… (第 4a 页)
倒君无襚者不陈不以敛也褶祫也君衣尚多去其
著也 孔氏颖达 曰祭服谓死者所得用也小敛十
九称不悉著之但用裹尸要取其方衣有倒领在足
閒者惟祭服不倒也君敛悉用己 …… (第 6a 页)
复衾若襚亦得用祫也故士丧礼云襚以褶 陈氏
浩曰复衣复衾衣衾之有绵纩者
存疑熊氏安生曰君无禭大夫士谓君不合以衣禭
大夫士 孔氏颖达 曰虽有君禭不陈不以敛至大
敛则得用君禭 胡氏铨曰此谓小敛若大敛则君
有禭士丧礼具之 …… (第 6b 页)
敛有袍士丧礼大敛散衣是亦有袍若大夫袭亦有
袍敛则必用正服不用亵衣若公则袭及大小敛皆
不用亵衣杂记公袭无袍茧袭轻尚无则大小敛无
可知也 孔氏颖达 曰袍有衣以表之不使禅露也
陆氏德明曰衣单复具曰称 黄氏震曰袍必有表 …… (第 7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取犹受也不屈谓舒而不卷也列
采谓正服之色也絺绤纻当暑之亵衣也袭尸重形
冬夏用袍及敛则用正服 孔氏颖达 曰列采谓五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袒者于事便也侍犹临也大祝之
职大丧赞敛丧祝卿大夫之丧掌敛士丧礼商祝主
敛 孔氏颖达 曰此明敛所用之人大小敛事多故
袒为便迁尸入棺事少故袭大祝是接神者君尊故
使亲执敛事是犹执也众祝丧 …… (第 9a 页)
四人亲敛士之敛则众胥二人临检士之友四人自
敛
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纽女/九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左衽衽向左反生时也 孔氏颖
达
为下诸事出也衽衣襟也生向右左手解抽带便也
死则襟向左示不 …… (第 1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敛者必使所与执事者不欲妄人
亵之执或为□ 孔氏颖达 曰敛者谓大祝众祝之
属以其与亡者或臣旧或有恩今手为执事专心则
增感故敛竟皆哭也士与其执事谓平生曾 …… (第 1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冒者既袭所以韬尸重形也杀冒
之下裙韬足上行者也小敛又覆以夷衾裁犹制也
字或为材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尊卑冒制冒谓袭后
小敛前所用以韬尸也冒有质杀者作两囊各缝合 …… (第 1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子弁绖者未成服(孔疏成服则著/丧冠弁是未成)
(服小敛亦然杂记小敛/环绖公大夫士一也)弁如爵弁而素大夫之丧子
亦弁绖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大敛时节也序谓东 …… (第 13a 页)
行必与巫巫主辟凶邪也释菜礼门神也必礼门神
者礼君非问疾吊丧不入诸臣之家也主人房外南
面大夫之子尊得升视敛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
夫大敛节也主人适子也出门迎君望见马首不哭
不拜先还入门右北面以待君至不哭厌于君不敢
…… (第 14b 页)
所为采服而临入门时始释之哉或说谬已
士之丧将大敛君不在其馀礼犹大夫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其馀谓卿大夫及主妇之位(孔疏/铺衣)
(列位男女之仪/悉如大夫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士敛之节士丧
卑无恩君不视敛故云君不在也若有大夫来而君
在位则卿大夫位亦在堂廉近西也 …… (第 16a 页)
之此恩之浅深尊卑之仪也冯之类必当心冯尸不
当君所不敢与尊者所冯同处也凡冯尸兴必踊悲
哀之至冯尸必坐 孔氏颖达 曰此明抚尸及冯尸
之节大夫贵故君自抚之大夫以室老为贵臣以侄 …… (第 1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宫谓围障之也袒袒也谓不障不
于显者不涂见面于隐者为庐不欲人属目盖庐于
东南角既葬犹然 孔氏颖达 曰庐者中门外东墙
下倚木为庐以草夹障不用泥涂之孝子居于庐中
寝卧于苫头枕于块志在悲哀若非丧事口不 …… (第 19a 页)
下加以柱使稍高广旁加垒墼使稍坚固成室矣而
犹不涂至练则垩其墙使白谓之垩室为饰也至祥
并黝其地使黑弥饰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至兄不次于弟明君大夫
士遭丧斩衰齐衰大功等居庐及垩室至祥禫以来
降杀之节此论遭丧居庐之礼 …… (第 20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常礼也(孔疏庾云曾子问三年/之丧不群立旅行此与)
(人立为常者以下经大判为常且曾/子问据无事时此有事须言故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居丧常礼未葬不与人并立君诸侯也王天子
也既葬可并立则诸侯可言天子事犹不私言己国
事公君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权礼(孔疏据曾子问/鲁公有为为之)弁绖带者
变丧服而吊服轻可以即事也(孔疏变服重吊/服轻故从戎便) 孔
氏颖达 曰国家有事孝子不得遵常礼故从权也葬
竟未卒哭王事谓王之政令入于己国也既卒哭则
出为王服金革之事公 …… (第 21a 页)
门不哭也禫踰月而可作乐(孔疏鲁人朝祥莫歌/孔子言踰月则善)乐
作无哭者(孔疏以祥踰月作/乐故禫时无哭) 孔氏颖达 曰此论练 …… (第 21b 页)
乐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祥已悬八音于庭是乐作矣故门
内不复哭也
禫而从御吉祭而复寝期居庐终丧不御于内者父在
为母为妻齐衰 …… (第 22b 页)
(惟祖父母及兄弟为父后者正期不降若惟叔父母/姑姊妹逆降九月众兄弟侄出降九月象笄而折其)
(首为太/饰也) 孔氏颖达 曰此释禫节
通 (第 23a 页)
孔氏颖达 曰吉祭而复寝者谓禫祭之后同月
之内值吉祭之节行吉祭讫而复寝不待踰月若不 …… (第 23a 页)
不同是此文与杂记未尝不可通也
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朔月忌日则帚哭于宗室
诸父兄弟之丧既卒哭而归
正义郑氏康成曰归谓归其宫也忌日死日也宗室
宗子之家谓殡宫也礼命士以上父子异宫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庶子遭丧归家之节大夫士谓庶子为
大夫士也适子则终丧在殡宫朔月朔望也虽练各
归至忌日及朔望则 …… (第 26a 页)
正义郑氏康咸曰不次谓不就其殡宫为次而居
孔氏颖达 曰父兄尊者
君于大夫世妇大敛焉为之赐则小敛焉于外命妇既
加盖而君至于士既殡而往为之赐大敛焉夫人于世 (第 27a 页)
妇大敛焉为之赐小敛焉于诸妻为之赐大敛焉于大
夫外命妇既殡而往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之赐谓有恩惠也加盖而至于
臣之妻略也 孔氏颖达 曰君于世妇谓内命妇大
敛为常恩赐则小敛而往然则君于大夫大敛是常 …… (第 27a 页)
敛而往者则为之赐也 黄氏震曰恩轻者殡而后
往恩重者大敛而往异恩者小敛即往为之赐言异
恩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君退必奠明君于大夫及
士并夫人于大夫士恩赐吊临主人迎送之节
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使人戒之主人 …… (第 28a 页)
则君亦成服锡衰而往吊之摈者进当赞主人也始
立门东北面称言举所以来之辞也视祝而踊祝相
君之礼当节之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吊大夫之
礼君于大夫虽视大敛或有既殡之后而始往与士
同也君将往使人豫戒主人主人重君之来先 …… (第 29a 页)
或君有朝会疾病之事不及其敛也
大夫则奠可也士则出俟于门外命之反奠乃反奠卒
奠主人先俟于门外君退主人送于门外拜稽颡
正义郑氏康成曰迎不拜拜送者拜迎则为君之答
已 孔氏颖达 曰此明君来吊士与大夫其礼不同
也大夫则奠可也者君既在阼主人在庭踊毕则释
此殷奠于殡可也言对人君可 …… (第 30a 页)
新君事也谓臣丧既殡后君乃始来吊也复或为服
孔氏颖达 曰殡服则苴绖免布深衣也不散带故
小记有云君吊虽不当免时也主人必免谓臣大敛
君有故不得来殡后始来吊 …… (第 3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世子而踊世子从夫人夫人以
为节也世子之从夫人位如祝从君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夫人吊臣礼孝子迎君之妻亦如迎君礼也
主妇臣妻也夫人来吊故妇人为主人世子夫人之
世子随夫人来 …… (第 31b 页)
使主人陪其后而君前拜不俱拜者主人无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大夫君之礼大夫下臣称大夫为
君故曰大夫君不迎于门外贬于正君也主人北面
者其君即阼阶下位故适 …… (第 33a 页)
赵简子云不设属椑时僭也(孔疏哀公二年赵简子/与郑战于铁简子自誓)
(云桐棺三寸不设属椑下卿之罚也大夫依礼无椑/今云罚始无椑故知当时大夫常礼用椑时僭也)
孔氏颖达 曰天子四重之棺属与椑合一尺大棺八
寸水兕革棺共六寸都合厚二尺四寸也上公棺则
去水皮所馀三重合厚二 …… (第 35a 页)
与属各减二寸厚一尺也士则不重惟大棺六寸
黄氏震曰大棺以其包于外故曰大属则连属于大
棺故曰属椑则亲身而偪近故曰椑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总论君大夫士等棺
椁及饰棺之异并碑繂之殊此经论君大夫士等棺
椁厚薄之制
君里棺用朱绿 (第 35b 页)
用杂金鐕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鐕
士不绿(鐕子/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鐕所以琢著里 孔氏颖达 曰此
明里棺之制定本绿皆作琢谓鐕琢朱缯贴著于棺
也杂金鐕者鐕钉也尚书云贡金三品黄白青色旧
说云 (第 36a 页)
用金钉又用象牙钉杂之以琢士亦同大夫用
牛骨鐕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隐义云朱绿皆缯也朱缯贴四方
绿缯贴四角大夫四面玄四角绿士不绿惟用玄也 …… (第 36a 页)
里棺与大夫同但不用钉琢之为异尔
君盖用漆三衽三束大夫盖用漆二衽二束士盖不用
漆二衽二束
正义郑氏康成曰用漆者涂合牝牡之中也衽小要
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衽束之数盖棺上盖也用漆 …… (第 36b 页)
(色以饰棺襄非藏物之处以绿与角声相近经云绿/中故读绿为角 王氏谠曰汉四皓其一号角里角)
(音禄呼/觉者非)角中谓棺内四隅也鬊乱发也将实爪发棺
中必为小囊盛之此绿或为篓 孔氏颖达 曰士贱
以物盛埋之
君殡用輴攒至其上毕涂屋大夫殡以帱攒置于西序
涂不暨于棺士殡见衽涂上帷之(輴敕伦 …… (第 37b 页)
之不及棺者言攒中狭小裁取容棺士不攒掘地下
棺见小要(孔疏亦以木覆/其上而涂之)帷之鬼神尚幽闇也士达
于天子皆然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尊卑殡之制度凡
殡之礼天子先以龙輴置于客位殡处然后从阼阶 …… (第 38a 页)
二筐又曰设熬旁各一筐大夫三种加以粱君四种
加以稻四筐则手足皆一其馀设于左右 孔氏颖
达 曰此明熬榖之异鱼腊谓乾腊特牲士腊用兔少
牢大夫用麋天子诸侯无文当用六兽之属
存疑郑氏康成曰将涂设 (第 39b 页)
于棺旁所以感蚍蜉使不
至棺也 孔氏颖达 曰火熬其榖使香欲使蚍蜉闻
其香气食榖不侵尸也鱼腊亦为感蚍蜉
案熬感蚍蜉之说颇迂熬有尽蚍蜉无穷恐感 …… (第 39b 页)
者画云气其馀各如其象柄长五尺车行使人持之
而从既窆树于圹中檀弓曰周人墙置翣是也绥当
为緌读如冠蕤之蕤盖五采羽注于翣首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葬时尊卑棺饰君龙帷者君诸侯也帷
柳车边障也王侯画龙以象君德池织竹为笼挂于
荒之爪端象平生宫 …… (第 41b 页)
(树两大木为碑谓之桓楹此经君称二綍二碑故云/桓楹谓每一碑树两楹檀弓云三家视桓楹是僭也)
御棺居前为节度也士言比出宫用功布则出宫而
止至圹无矣綍或为率 孔氏颖达 曰此明葬时在
路尊卑载柩之车及碑綍之等輴国皆当为辁辁则
蜃车在路载柩尊卑同用蜃车诸侯绋有四碑有二 …… (第 45b 页)
缄耳居旁持而平之又击鼓为纵舍之节大夫士旁
牵缄而已庶人县窆不引绋也礼惟天子葬有隧今
齐人谓棺束为缄绳咸或为㨔 孔氏颖达 曰此论
尊卑下棺之制至圹说载除饰之后解此蜃车之綍
以系于柩缄束之绳又将一头绕碑间鹿卢所引之 …… (第 47b 页)
大夫士庶人六等其椁长自六尺而下其方自五寸
而上未闻其差所定也抗木之厚盖与椁方齐天子
五重上公四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士一重 孔氏
颖达 曰此明所用椁木不同君诸侯也诸侯用松心
为椁材大夫以柏为椁不用松心士又卑用杂木也
案檀弓柏椁以端长 …… (第 49a 页)
子达于庶人则郑孔所云棺椁厚薄之异未必确也
特考古者不可不存其说耳
棺椁之閒君容柷大夫容壶士容甒
正义郑氏康成曰间可以藏物因以为节 孔氏颖
达 曰此明棺椁之间广狭所容也柷如漆桶是诸侯
棺椁所容也壶是漏水器大夫所掌甒盛酒之器士 (第 49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九
祭法第二十三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按郑目录云名为祭法者以其
纪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群神之数此于
别录属祭祀 沈氏清臣曰祭 …… (第 1a 页)
用黝牲与天俱用犊连言尔(孔疏阴祀宜用黑犊今/承祭天之下故连言用)
(骍犊/也) 孔氏颖达 曰燔柴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
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瘗埋谓瘗缯埋牲也
按礼器云至敬不坛此云燔柴于 …… (第 5b 页)
(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者此明四坎坛所祭/之神也怪物庆云之属风雨云露并益于人故皆曰)
(神而得/祭也)有天下谓天子也百者假成数也 孔氏颖
达 曰此总明四时以下诸神所祭之处及天子诸侯
不同之礼天子祭天地四方言百神举全数也诸侯
不得祭天地若山 …… (第 8b 页)
附存之以备一说
大凡生于天地之閒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
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
其馀不变也(更古/行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折弃败之言也鬼之言归也 孔
氏颖达 曰此论人死与万物不同及五代七代变与 …… (第 10b 页)
鬼者荐而不祭王制曰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适士上士也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此适士
云显考无庙非也当为皇考字之误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天子以下尊卑既异上祭祖庙多少不同之事 …… (第 14b 页)
昭三穆并太祖凡七庙有功德可宗者别立庙百世
不毁与太祖同宗或多或少或有或无故不预七庙
之数 孔氏颖达 曰此迁主所藏曰祧者是对例言
之若散而通论则凡庙曰祧故昭元年左传云其敢
爱丰氏之祧彼祧远祖庙也襄九 (第 18a 页)
年左传云君冠必
以先君之祧处之服虔注云曾祖庙曰祧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大夫无主故无所寄藏 又曰远
庙谓文武庙也文武庙在应迁之列故云远庙特为
功德而留故谓为祧有文武二 …… (第 1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群众也大夫以下谓下至庶人也
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
今时里社是也郊特牲曰唯为社事单出里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立社之义群姓谓百官以下
及兆民大社在库门内之右故小宗伯云右社稷王
社在耤田王所自祭 …… (第 21b 页)
(行/)士丧礼曰疾病祷于五祀(孔疏此證士/亦有五祀)司命与厉
其时不著春秋傅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孔氏颖
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立七祀五祀之义司命者宫中
小神非天之司命故祭于宫中国门谓城门也国行
谓行神在国门外 …… (第 24b 页)
奥谓之阴厌王子公子祭其适殇于其党之庙大夫
以下庶子祭其适殇于宗子之家皆当室之白谓之
阳厌凡庶殇不祭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祭
殇之差郑注王子谓王之庶子公子谓诸侯之庶子
不得为先王先公立庙无处可祭适殇故祭于 …… (第 28b 页)
(者脩与熙二人乃少皞之后非契后冥虽/治水未尝为玄冥之官冥其名非官也)虐菑谓桀
纣也烈业也族犹类也祀典谓祭祀也 孔氏颖达
曰法施于民若神农后土帝喾与尧及黄帝颛顼与
契之属是也以死勤事若舜及鲧冥是也以劳定国
若禹是也御大 (第 31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九
祭法第二十三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按郑目录云名为祭法者以其
纪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群神之数此于
别录属祭祀 沈氏清臣曰祭 …… (第 1a 页)
用黝牲与天俱用犊连言尔(孔疏阴祀宜用黑犊今/承祭天之下故连言用)
(骍犊/也) 孔氏颖达 曰燔柴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
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瘗埋谓瘗缯埋牲也
按礼器云至敬不坛此云燔柴于 …… (第 5b 页)
(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者此明四坎坛所祭/之神也怪物庆云之属风雨云露并益于人故皆曰)
(神而得/祭也)有天下谓天子也百者假成数也 孔氏颖
达 曰此总明四时以下诸神所祭之处及天子诸侯
不同之礼天子祭天地四方言百神举全数也诸侯
不得祭天地若山 …… (第 8b 页)
附存之以备一说
大凡生于天地之閒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
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
其馀不变也(更古/行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折弃败之言也鬼之言归也 孔
氏颖达 曰此论人死与万物不同及五代七代变与 …… (第 10b 页)
鬼者荐而不祭王制曰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
适士上士也官师中士下士庶士府史之属此适士
云显考无庙非也当为皇考字之误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天子以下尊卑既异上祭祖庙多少不同之事 …… (第 14b 页)
昭三穆并太祖凡七庙有功德可宗者别立庙百世
不毁与太祖同宗或多或少或有或无故不预七庙
之数 孔氏颖达 曰此迁主所藏曰祧者是对例言
之若散而通论则凡庙曰祧故昭元年左传云其敢
爱丰氏之祧彼祧远祖庙也襄九 (第 18a 页)
年左传云君冠必
以先君之祧处之服虔注云曾祖庙曰祧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大夫无主故无所寄藏 又曰远
庙谓文武庙也文武庙在应迁之列故云远庙特为
功德而留故谓为祧有文武二 …… (第 1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群众也大夫以下谓下至庶人也
大夫不得特立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
今时里社是也郊特牲曰唯为社事单出里 孔氏
颖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立社之义群姓谓百官以下
及兆民大社在库门内之右故小宗伯云右社稷王
社在耤田王所自祭 …… (第 21b 页)
(行/)士丧礼曰疾病祷于五祀(孔疏此證士/亦有五祀)司命与厉
其时不著春秋傅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孔氏颖
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立七祀五祀之义司命者宫中
小神非天之司命故祭于宫中国门谓城门也国行
谓行神在国门外 …… (第 24b 页)
奥谓之阴厌王子公子祭其适殇于其党之庙大夫
以下庶子祭其适殇于宗子之家皆当室之白谓之
阳厌凡庶殇不祭 孔氏颖达 曰此明天子以下祭
殇之差郑注王子谓王之庶子公子谓诸侯之庶子
不得为先王先公立庙无处可祭适殇故祭于 …… (第 28b 页)
(者脩与熙二人乃少皞之后非契后冥虽/治水未尝为玄冥之官冥其名非官也)虐菑谓桀
纣也烈业也族犹类也祀典谓祭祀也 孔氏颖达
曰法施于民若神农后土帝喾与尧及黄帝颛顼与
契之属是也以死勤事若舜及鲧冥是也以劳定国
若禹是也御大 (第 3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
祭义第二十四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义者以其
记祭祀齐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方
氏悫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 …… (第 1a 页)
推而广之放其去来于阴阳(孔疏由一祭推一年春/夏阳生长似神之来故)
(有乐秋冬阴敛似/神之去故无乐) 孔氏颖达 曰此篇总论祭事此
节明孝子感时念亲四时设祭之意禘阳之盛也尝
阴之盛也阴阳气盛孝子感而思念其亲故君 …… (第 2b 页)
不乐不吊耳见所为齐者思之熟也所嗜素所欲饮
食也春秋传曰屈到嗜芰(孔疏楚语云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
(我必/以芰)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前齐日之事五事先思
其粗渐思其精故居处在前乐嗜居后思念其亲精
意纯熟目想之若见其所为齐之 …… (第 4a 页)
(若特牲少牢主妇设/豆及佐食设俎之属)阖户若食閒(孔疏案士虞礼无/孙行为尸则祝阖)
(户牖如正祭尸/一食九饭之顷)则有出户而听之 陆氏德明曰僾
微见貌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之日孝子想念其亲
也入室谓祭之日朝初入庙室时也髣髴如见亲之
在神位也出户谓荐馔时孝子荐俎 …… (第 6a 页)
然言其貌肃然言其容忾然言其气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
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
不敬乎(悫苦/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存著则谓其思念也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孝子祭时念亲之事孝子致极爱亲之心
则若亲之存以嗜欲不忘于心故也致其端悫敬亲
之心则若亲之 …… (第 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享犹祭也飨也忌日亲亡之日忌
日者不用举他事如有时日之禁也祥善也志有所
至至于亲以此日亡其哀心如丧时 孔氏颖达 曰 …… (第 8a 页)
(祭无/妨)君献尸而夫人荐豆谓绎日也傧尸主人献尸
主妇自东房荐韭菹醢(孔疏此有司彻文上大夫/傧尸则天子诸侯之绎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祭祀欲亲歆飨之意飨帝为 …… (第 9b 页)
谓夜而至旦也祭之明日谓绎日也(孔疏案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
(于太庙壬午绎是/祭之明日为绎也)言绎之夜不寐也二人谓父母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文王祭思亲忠敬之甚文王
思念死者意欲随之而死似不复欲生也庙中上不
讳下于祖庙称亲之讳如 …… (第 12a 页)
飨之必乐迎其来也已至而礼毕则往矣故哀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如欲色然以时人于色厚假以喻
之二人容尸侑也 孔氏颖达 曰王肃解欲色如欲
见父母之颜色郑何得比父母于女色又案有司彻
上大夫傧尸别立一人为侑以助尸似乡饮酒 …… (第 14b 页)
(又作/及)荐俎豆与俎也慌惚思念益深之时也岂一端
言不可以一槩也礼各有所当行祭宗庙者宾客济
济漆漆主人悫而趋趋 孔氏颖达 曰此记仲尼尝
祭之仪济济是容貌自疏远漆漆谓容貌自反覆而
脩整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此宾客之事何得神明 …… (第 16a 页)
事也既脩既设谓扫除及黝垩百官助主人进之也
谕其志意谓使祝祝飨及侑尸也或犹有也言想见其
彷佛来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成人之道广明孝子
祭祀之义虚中以治之言心中惟思此祭而已广雅
洞洞属属敬也恭敬心甚如举物之 …… (第 18a 页)
也
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
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
之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当尽已而己如居父母前将受
命而使之 孔氏颖达 曰尽悫谓心尽其悫也而悫
焉谓外亦悫焉其信与敬皆处内内有其心外著于 …… (第 19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诎充诎形容喜貌也进之谓进血
腥也愉颜色和貌也荐之谓进孰也欲婉顺貌齐谓
齐庄固犹质陋也而忘本而衍字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孝子之祭观其貌而知其心孝子之祭可知也
以下诸事是也其立之也言孝子尸前而立也已彻
谓祭毕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和气谓立而诎成人既冠者然则
孝子不失其孺子之心也 孔氏颖达 曰严谓严肃
威谓威重俨谓俨正恪谓恭敬四者非事亲之貌事
亲当和顺卑柔也 方氏悫曰爱者心也心动则气 …… (第 22b 页)
慕容氏彦逢曰君子所性本于仁深爱则仁之
心和则仁之气愉则仁之色婉则仁之容故曰仁人
之事亲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言孝子对神容貌敬慎如执持玉
之大宝如奉盈满之物 …… (第 23a 页)
之大莫能外焉宜其可以运诸掌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国家也一节论贵德及孝
弟之事
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
有父至弟近乎霸虽 (第 25a 页)
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
所以领天下国家也(王于/况仄)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有所父事诸侯有所兄事谓
若三老五更也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 孔氏颖达
曰以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故虽天子之尊必有事 …… (第 25a 页)
傅会语为墨守矣尚谓学者考古不精不亦过欤
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
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
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错干/路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亲长父兄也睦和厚也尊长出教
令者 孔氏颖达 曰人君欲立爱于天下从亲为始
言先爱亲也已爱亲则人亦爱亲是教民睦也欲立
敬于天下从长为始言先自敬长 …… (第 27b 页)
九族九族既睦则睦固出于爱亲矣孝经曰以敬事
长则顺则顺固出于敬长矣能慈睦则相亲而不离
能敬顺则从命而无逆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爱敬之道自此以下皆
展转相因广明其事者盖记者杂录以事类相接为
次非本相因之辞也 (第 28a 页)
郊之祭也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敬之至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祭者吉礼不欲闻见凶人 孔氏
颖达 曰此论郊祀之礼以是吉礼大事故丧与凶服
皆辟之 方氏悫曰吉礼莫重于祭祭礼莫大于郊
故不敢以凶事干吉 …… (第 28b 页)
爓肉腥肉也汤肉曰爓(孔疏腥肉即礼运腥其俎爓/肉即礼运孰其殽此先爓便)
(文耳汤肉不全熟以鬼神异于生/也若小祀则煮熟之所云一献孰) 孔氏颖达 曰此
明祭庙牵牲致敬君牵牲时子姓对君共牵牲卿大 …… (第 29a 页)
莫著焉以朝及闇谓终日有事(孔疏周人尚文祭百/神礼多故以朝及闇)
(彼季氏大夫之家礼仪应少/亦以朝及闇故夫子讥之)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致
天下之和论郊祭及日月之义郊之祭者谓夏正郊 …… (第 30b 页)
中时也朝日出时也夏后氏大事以昏殷人大事以
日中周人大事以日出亦谓此郊祭也(孔疏檀弓大/事非止是丧)
(亦兼诸祭故/云亦谓此郊) 孔氏颖达 曰盖天地独为坛其日月
及天神等共为一坛故日得为众神之主也 刘氏
敞曰周人祭日以朝及闇此言周人尚赤 …… (第 31b 页)
(致月其相巡也以相济也义陈氏浩曰终始相巡只/是终始往来周流不息之 不必读沿 案三说相)
(兼乃备盖相沿故不/息不息故相济也) 孔氏颖达 曰此经皆据春分
朝日秋分夕月祭日于坛谓春分也祭月于坎谓秋
分也月为幽日为明日在坛月在坎是殊别幽明 …… (第 33a 页)
鬼神谓祭宗庙之属也至于和用谓治民之事以足
用也物犹事也变和言物互文也(孔疏事必须和和/能立事故云互也)
微犹少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之大用凡五事若
能行之得理则天下治矣和谓百姓和谐用谓财用
丰足义谓断制得宜让谓递相推让反 (第 38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
祭义第二十四之一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祭义者以其
记祭祀齐戒荐羞之义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方
氏悫曰陈乎外者祭之法存乎 …… (第 1a 页)
推而广之放其去来于阴阳(孔疏由一祭推一年春/夏阳生长似神之来故)
(有乐秋冬阴敛似/神之去故无乐) 孔氏颖达 曰此篇总论祭事此
节明孝子感时念亲四时设祭之意禘阳之盛也尝
阴之盛也阴阳气盛孝子感而思念其亲故君 …… (第 2b 页)
不乐不吊耳见所为齐者思之熟也所嗜素所欲饮
食也春秋传曰屈到嗜芰(孔疏楚语云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
(我必/以芰)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前齐日之事五事先思
其粗渐思其精故居处在前乐嗜居后思念其亲精
意纯熟目想之若见其所为齐之 …… (第 4a 页)
(若特牲少牢主妇设/豆及佐食设俎之属)阖户若食閒(孔疏案士虞礼无/孙行为尸则祝阖)
(户牖如正祭尸/一食九饭之顷)则有出户而听之 陆氏德明曰僾
微见貌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之日孝子想念其亲
也入室谓祭之日朝初入庙室时也髣髴如见亲之
在神位也出户谓荐馔时孝子荐俎 …… (第 6a 页)
然言其貌肃然言其容忾然言其气
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
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
不敬乎(悫苦/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存著则谓其思念也 孔氏颖达
曰此覆说孝子祭时念亲之事孝子致极爱亲之心
则若亲之存以嗜欲不忘于心故也致其端悫敬亲
之心则若亲之 …… (第 7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享犹祭也飨也忌日亲亡之日忌
日者不用举他事如有时日之禁也祥善也志有所
至至于亲以此日亡其哀心如丧时 孔氏颖达 曰 …… (第 8a 页)
(祭无/妨)君献尸而夫人荐豆谓绎日也傧尸主人献尸
主妇自东房荐韭菹醢(孔疏此有司彻文上大夫/傧尸则天子诸侯之绎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祭祀欲亲歆飨之意飨帝为 …… (第 9b 页)
谓夜而至旦也祭之明日谓绎日也(孔疏案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
(于太庙壬午绎是/祭之明日为绎也)言绎之夜不寐也二人谓父母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文王祭思亲忠敬之甚文王
思念死者意欲随之而死似不复欲生也庙中上不
讳下于祖庙称亲之讳如 …… (第 12a 页)
飨之必乐迎其来也已至而礼毕则往矣故哀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如欲色然以时人于色厚假以喻
之二人容尸侑也 孔氏颖达 曰王肃解欲色如欲
见父母之颜色郑何得比父母于女色又案有司彻
上大夫傧尸别立一人为侑以助尸似乡饮酒 …… (第 14b 页)
(又作/及)荐俎豆与俎也慌惚思念益深之时也岂一端
言不可以一槩也礼各有所当行祭宗庙者宾客济
济漆漆主人悫而趋趋 孔氏颖达 曰此记仲尼尝
祭之仪济济是容貌自疏远漆漆谓容貌自反覆而
脩整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此宾客之事何得神明 …… (第 16a 页)
事也既脩既设谓扫除及黝垩百官助主人进之也
谕其志意谓使祝祝飨及侑尸也或犹有也言想见其
彷佛来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成人之道广明孝子
祭祀之义虚中以治之言心中惟思此祭而已广雅
洞洞属属敬也恭敬心甚如举物之 …… (第 18a 页)
也
孝子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
敬焉尽其礼而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
之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当尽已而己如居父母前将受
命而使之 孔氏颖达 曰尽悫谓心尽其悫也而悫
焉谓外亦悫焉其信与敬皆处内内有其心外著于 …… (第 19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诎充诎形容喜貌也进之谓进血
腥也愉颜色和貌也荐之谓进孰也欲婉顺貌齐谓
齐庄固犹质陋也而忘本而衍字也 孔氏颖达 曰
此明孝子之祭观其貌而知其心孝子之祭可知也
以下诸事是也其立之也言孝子尸前而立也已彻
谓祭毕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和气谓立而诎成人既冠者然则
孝子不失其孺子之心也 孔氏颖达 曰严谓严肃
威谓威重俨谓俨正恪谓恭敬四者非事亲之貌事
亲当和顺卑柔也 方氏悫曰爱者心也心动则气 …… (第 22b 页)
慕容氏彦逢曰君子所性本于仁深爱则仁之
心和则仁之气愉则仁之色婉则仁之容故曰仁人
之事亲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言孝子对神容貌敬慎如执持玉
之大宝如奉盈满之物 …… (第 23a 页)
之大莫能外焉宜其可以运诸掌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国家也一节论贵德及孝
弟之事
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天子必
有父至弟近乎霸虽 (第 25a 页)
诸侯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
所以领天下国家也(王于/况仄)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有所父事诸侯有所兄事谓
若三老五更也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 孔氏颖达
曰以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故虽天子之尊必有事 …… (第 25a 页)
傅会语为墨守矣尚谓学者考古不精不亦过欤
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
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
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错干/路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亲长父兄也睦和厚也尊长出教
令者 孔氏颖达 曰人君欲立爱于天下从亲为始
言先爱亲也已爱亲则人亦爱亲是教民睦也欲立
敬于天下从长为始言先自敬长 …… (第 27b 页)
九族九族既睦则睦固出于爱亲矣孝经曰以敬事
长则顺则顺固出于敬长矣能慈睦则相亲而不离
能敬顺则从命而无逆
总论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明爱敬之道自此以下皆
展转相因广明其事者盖记者杂录以事类相接为
次非本相因之辞也 (第 28a 页)
郊之祭也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敬之至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祭者吉礼不欲闻见凶人 孔氏
颖达 曰此论郊祀之礼以是吉礼大事故丧与凶服
皆辟之 方氏悫曰吉礼莫重于祭祭礼莫大于郊
故不敢以凶事干吉 …… (第 28b 页)
爓肉腥肉也汤肉曰爓(孔疏腥肉即礼运腥其俎爓/肉即礼运孰其殽此先爓便)
(文耳汤肉不全熟以鬼神异于生/也若小祀则煮熟之所云一献孰) 孔氏颖达 曰此
明祭庙牵牲致敬君牵牲时子姓对君共牵牲卿大 …… (第 29a 页)
莫著焉以朝及闇谓终日有事(孔疏周人尚文祭百/神礼多故以朝及闇)
(彼季氏大夫之家礼仪应少/亦以朝及闇故夫子讥之)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致
天下之和论郊祭及日月之义郊之祭者谓夏正郊 …… (第 30b 页)
中时也朝日出时也夏后氏大事以昏殷人大事以
日中周人大事以日出亦谓此郊祭也(孔疏檀弓大/事非止是丧)
(亦兼诸祭故/云亦谓此郊) 孔氏颖达 曰盖天地独为坛其日月
及天神等共为一坛故日得为众神之主也 刘氏
敞曰周人祭日以朝及闇此言周人尚赤 …… (第 31b 页)
(致月其相巡也以相济也义陈氏浩曰终始相巡只/是终始往来周流不息之 不必读沿 案三说相)
(兼乃备盖相沿故不/息不息故相济也) 孔氏颖达 曰此经皆据春分
朝日秋分夕月祭日于坛谓春分也祭月于坎谓秋
分也月为幽日为明日在坛月在坎是殊别幽明 …… (第 33a 页)
鬼神谓祭宗庙之属也至于和用谓治民之事以足
用也物犹事也变和言物互文也(孔疏事必须和和/能立事故云互也)
微犹少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之大用凡五事若
能行之得理则天下治矣和谓百姓和谐用谓财用
丰足义谓断制得宜让谓递相推让反 (第 38a 页)
(头以苍巾为饰史记秦命民曰黔首此/记必后人变改之 朱予曰黑发之民)则法也为民
作法使民亦事其祖祢鬼神民所畏服 孔氏颖达
曰气之体嘘吸出入无性识也但性识依此气而生
有气则有识无气则无识识从气生性则神出入也
故人之精灵谓 …… (第 2a 页)
王祭祀或以燔燎或以郁鬯以其有气故以类求之
尔 吴氏澄曰气者谓人之魂气死则其魂气之灵
为神魄谓人之体魄死则其体魄之灵为鬼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经鬼神本为人故下文筑为宫 …… (第 4a 页)
此百物之精而即命之曰鬼神以合之也语意纯重
一合字上人之异于物在百物之精故祭之备物亦
原取百物之精以合之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先王先公敬之至也一节
明宰我问鬼神之事夫子答以鬼神魂魄祭祀之礼
又广明天子诸侯耕藉及公桑 (第 9a 页)
之事
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
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
且速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由也言人由此服于圣人之教
也听谓顺教令也速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圣人
为鬼神立宗庙之事圣人以尊名鬼神为未足称其
意故为宫室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也 …… (第 9b 页)
气报魄以实各首其类(孔疏燔燎萧光是气报气以/气还以馨香虚气报之黍稷)
(肺肝之属是实报魄以实还以/黍稷实物报之各本其事类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
气魄既殊明设祭之时二礼亦异既立谓尊名立也 …… (第 11a 页)
言之时虽不同其为报魄则一也上言反始则知下
之为成终下言相爱则知上之为致敬凡此皆互言
之耳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一祭再焫萧郊特牲取膟膋报阳
朝践焫萧也又云既奠然后焫萧馈孰焫萧也(案一/祭不)
(再焫萧辨正 …… (第 13b 页)
祭不止于羊故郑以馨字易之慕容之说俱未确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
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从事谓修荐可以祭者也 孔氏
颖达
曰此申明反古复始竭力报亲之事致其恭敬
发其情性竭尽气力以从其事上报于亲不敢不极
尽也 方氏悫曰致 …… (第 16b 页)
夫子之答止此却继以前文王之祭至必哀
是故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
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
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纮音宏酪音/洛齐音咨)
正义郑氏康成曰藉藉田也先古先祖 孔氏颖达
曰以君子报亲不敢不尽心以事之故古者天子诸
侯有藉田以亲耕祭祀诸神须醴酪齐盛之属于是
乎藉田而取之 …… (第 17b 页)
侯亦有甸人则诸侯之礼与王略同矣
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
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纳而视
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君皮弁素积朔月月半
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朝直遥反/牷音全)
正义郑氏康成曰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谓将祭
祀卜牲君朔月月半巡视之君召牛纳而视之更本
择牲意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报亲竭力养牲之
事岁时谓每岁依时谓朔月月半也躬亲也既卜牲
吉在牢养之而身朝之言朝者敬辞 …… (第 19b 页)
其率用此与问者之辞(孔疏夫人曰献茧之礼自古/如此耶重事之义故问之)
(案此句疑记者之辞/由今所见以思古也)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缫每淹大
总而手振之以出绪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报
亲养蚕为祭服祀先王先公之事公桑谓官家之桑
于处而筑养蚕之室近川取其浴蚕种便也筑宫谓 …… (第 22a 页)
也乐以统情礼以理行人之情有溢而行有倦倦则
进之以能进者为文溢则使反以能反者为文文谓
才美报皆当为褒声之误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
巳具乐记故于此不繁文 陆氏佃曰君子见微者
也世之人慢易起于放肆而鄙诈常生于矫激然后 …… (第 26a 页)
者也若阮籍辈不知致礼以治躬者也不曰塞乎天
下而曰天下塞焉小在天下也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养羊/尚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大孝尊亲即是下文大孝不匮圣
人为天子者也尊亲严父配天也其次弗辱谓贤人
为诸侯及卿大夫士各保社稷 …… (第 26b 页)
为二也其下者谓不能尊亲不辱惟能供养是孝之
末节矣但论孝行升降轻重不分别名位尊卑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可谓孝矣广明为孝子之
事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
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 (第 27b 页)
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与音馀先/悉荐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公明仪曾子弟子 孔氏颖达 曰
先意谓父母将欲发意孝子则预先逆知其意而为 …… (第 27b 页)
不亦惑乎其分先意为闲邪承志为成美尤未合也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
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
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
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
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
也巳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
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
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
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
顺此生刑自反此作(陈直勤反亨普彭反/孰熟同养羊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者不遂遂犹成也愿然然犹而
也 孔氏颖达 曰亨孰膻芗之美先自口尝而后荐
之父母此非孝也唯是供养而已孝子百行皆美一
国之人称扬羡愿而曰此子父 …… (第 30a 页)
推广之以起下二章也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
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
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
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溥本亦作敷同芳/于反放甫往反准)
(诸尹/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无朝夕言常行无辍时也放犹至
也准犹平也 孔氏颖达 曰置谓措置也塞满天地
谓感天地神明也溥布也横被四海言孝道广远也
施诸后世终长行之言久也推而至于四 …… (第 32a 页)
犹功也思慈爱忘劳思父母之慈爱巳而自忘已之
劳苦也无怨无怨于父母之心諌而不逆顺而諌之
也必求仁者之粟喻贫困犹不取恶人物以事亡亲
也 孔氏颖达 曰庶人思父母慈爱忘巳躬耕之劳
可谓用力矣诸侯卿大夫士尊重于仁安行于义心
无劳倦可谓用劳矣匮乏也博 …… (第 33b 页)
子之言顷步顷当为跬声之误也予我也道而不径
径步邪趋疾也忿言不反于身人不能无忿怒忿怒
之言当由其直直则人服不敢以忿言来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父母遗体不可损伤之事天地生养万
物之中无如人最为大非特体全又须善名得全跬
步谓壹举足正道平 …… (第 3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尚谓有事尊之于其党也臣能世
禄曰富 孔氏颖达 曰虞氏贵德德之中年高者在
前故曰尚齿夏后于贵爵之中年高者在前殷人贵
富周人贵亲亦皆年高者在前也次 …… (第 37b 页)
仁圣有德后德则在小官(孔疏郑恐贵者皆班在上/故云燕赐有加德小者先)
(来已居大官德大者后来则居小官/然德尊有虞氏贵之所以燕赐有加) 孔氏颖达 曰
虞氏帝德弘大故贵德夏世渐薄不能贵德而尚功 …… (第 38b 页)
至郑氏燕赐有加说则去经义益远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前经明孝此已下至不敢犯又兼
明孝弟
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
俟朝君问则就之而 …… (第 39b 页)
致仕君或不许异其礼而已(孔疏不许曲礼所云若/不得谢也异其礼上文)
(所云及八十不俟朝也王制云七十/不俟朝八十杖于朝则许致仕者) 孔氏颖达 曰
官爵同则贵尚于齿四代皆然七十者许之据杖于
朝君有问则布席令坐弟达乎朝廷言逊弟敬老之
道通达 …… (第 40a 页)
(者皆避之徒方氏悫/曰车者贵 者贱)斑白者发杂色也任所担持也
不以任少者代之也老穷不遗以乡人尊而长之虽
贫且无子孙无弃忘也一乡者五州巷犹闾也 孔
氏颖达 曰行肩而不并谓老少并行肩臂不得并行
少者差退在后则朋友肩随是也不错则随者若兄 …… (第 41a 页)
也(孔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士谓甲士卒谓步卒/在军旅之中时主帅部领围曲而聚故云部曲)少
仪曰军尚左卒尚右 孔氏颖达 曰作记之人在于
周末于时力役烦重道周初之事故云古之道也
吴氏澄曰凡军旅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人之 …… (第 42a 页)
下士是为同爵四人之中齿尊者先是为尚齿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小司徒云凡起徒役毋过家一
人唯田与追胥竭作若田与追胥竭作此未五十者
犹在田役(案记言不为甸徒 (第 42b 页)
矣则虽/竭作亦不及也孔说未的)
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獀狩脩乎军
旅众以义死之而弗敢犯也(放方往反哀案家语此/为孔子告 公之辞)
正义郑氏康成曰死之死此孝弟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经总结上文在上诸文但云弟此兼云孝者以
孝故能弟弟则孝之次也孝弟之道无处不行故众 …… (第 42b 页)
之事也
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
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
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
者天下之大教也(食音嗣更古衡反/大学之大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祀乎明堂宗祀文王西学周小学
也先贤有道德王所使教国子者 孔氏颖达 曰此
广明孝弟之道祀乎明堂于周言之祀文王也乐记
祀文王于明堂是也上文祀文王于明堂为孝此以
食三 …… (第 4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割牲制俎实也冕而总干亲在舞
位以乐侑食也教诸侯之弟次事亲也文王世子曰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唯世子而巳其齿于学之谓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养三老五更及齿学之事牲入
之时天子袒而亲割之食之时亲执酱而馈食罢亲
执爵而酳干盾也亲在舞位 …… (第 45b 页)
案四学而以一虞庠当之不可解辨详王制
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
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
就之可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弗敢过者谓道经之则见之 孔
氏颖达 曰此亦明尚齿贵老之义巡守谓巡行守土
诸侯八十九十不可一一就见若天子诸侯因其行 …… (第 47a 页)
(有三命应合在族人七十者之先欲明敬齿上/老故云不敢先尔是以郑注云虽非族亦然)虽非
族亦然承齿乎族故言族尔不有大故不入朝谓致
仕在家者其入朝君先与之为礼而后揖卿大夫士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乡里之中敬齿之法身有壹命
官者或立或坐齿与乡人同再命既高乡人疏者虽
复年高不与之齿但族内计 …… (第 49a 页)
而陵长者不容于其间矣
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
荐于诸侯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存诸长老禄爵庆赏
成诸宗庙所以示顺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荐进也成诸宗庙于宗庙命之祭
统有十伦六曰见爵赏之施焉 孔氏颖达 曰此明 …… (第 51a 页)
周礼曰大卜大卜主三兆三易三梦之占(孔疏周礼/大卜三兆)
(者玉瓦原也言兆形似玉瓦原之璺罅三易/者连山归藏周易三梦致梦觭梦咸陟也) 孔氏
颖达 曰此亦明其不敢专辄尊贤之事圣人谓伏羲
文王之属兴建阴阳之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立此 …… (第 52b 页)
也宿者皆出谓宾助祭者事毕出去也如将弗见然
祭事毕而不知亲所在思念之深如不见出也陶陶
遂遂相随行之貌思念既深如睹亲将复入也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将祭祀颜色容貌务在齐庄卑
诎思念其亲存也虑事谓谋虑祭事服物谓备具衣
服及祭物百事谓齐前 …… (第 55a 页)
辨正王氏应麟曰祭义曰术省之贾山至言术追厥
功术与述同
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
正义郑氏康成曰周尚左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神 (第 58a 页)
作法使民亦事其祖祢鬼神民所畏服 孔氏颖达
曰气之体嘘吸出入无性识也但性识依此气而生
有气则有识无气则无识识从气生性则神出入也
故人之精灵谓 …… (第 2a 页)
王祭祀或以燔燎或以郁鬯以其有气故以类求之
尔 吴氏澄曰气者谓人之魂气死则其魂气之灵
为神魄谓人之体魄死则其体魄之灵为鬼
通论 孔氏颖达 曰此经鬼神本为人故下文筑为宫 …… (第 4a 页)
此百物之精而即命之曰鬼神以合之也语意纯重
一合字上人之异于物在百物之精故祭之备物亦
原取百物之精以合之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先王先公敬之至也一节
明宰我问鬼神之事夫子答以鬼神魂魄祭祀之礼
又广明天子诸侯耕藉及公桑 (第 9a 页)
之事
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
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
且速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自由也言人由此服于圣人之教
也听谓顺教令也速疾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圣人
为鬼神立宗庙之事圣人以尊名鬼神为未足称其
意故为宫室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也 …… (第 9b 页)
气报魄以实各首其类(孔疏燔燎萧光是气报气以/气还以馨香虚气报之黍稷)
(肺肝之属是实报魄以实还以/黍稷实物报之各本其事类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
气魄既殊明设祭之时二礼亦异既立谓尊名立也 …… (第 11a 页)
言之时虽不同其为报魄则一也上言反始则知下
之为成终下言相爱则知上之为致敬凡此皆互言
之耳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一祭再焫萧郊特牲取膟膋报阳
朝践焫萧也又云既奠然后焫萧馈孰焫萧也(案一/祭不)
(再焫萧辨正 …… (第 13b 页)
祭不止于羊故郑以馨字易之慕容之说俱未确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
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从事谓修荐可以祭者也 孔氏
颖达
发其情性竭尽气力以从其事上报于亲不敢不极
尽也 方氏悫曰致 …… (第 16b 页)
夫子之答止此却继以前文王之祭至必哀
是故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
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
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纮音宏酪音/洛齐音咨)
正义郑氏康成曰藉藉田也先古先祖 孔氏颖达
曰以君子报亲不敢不尽心以事之故古者天子诸
侯有藉田以亲耕祭祀诸神须醴酪齐盛之属于是
乎藉田而取之 …… (第 17b 页)
侯亦有甸人则诸侯之礼与王略同矣
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
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纳而视
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君皮弁素积朔月月半
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朝直遥反/牷音全)
正义郑氏康成曰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谓将祭
祀卜牲君朔月月半巡视之君召牛纳而视之更本
择牲意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报亲竭力养牲之
事岁时谓每岁依时谓朔月月半也躬亲也既卜牲
吉在牢养之而身朝之言朝者敬辞 …… (第 19b 页)
其率用此与问者之辞(孔疏夫人曰献茧之礼自古/如此耶重事之义故问之)
(案此句疑记者之辞/由今所见以思古也)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缫每淹大
总而手振之以出绪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报
亲养蚕为祭服祀先王先公之事公桑谓官家之桑
于处而筑养蚕之室近川取其浴蚕种便也筑宫谓 …… (第 22a 页)
也乐以统情礼以理行人之情有溢而行有倦倦则
进之以能进者为文溢则使反以能反者为文文谓
才美报皆当为褒声之误也 孔氏颖达 曰此一节
巳具乐记故于此不繁文 陆氏佃曰君子见微者
也世之人慢易起于放肆而鄙诈常生于矫激然后 …… (第 26a 页)
者也若阮籍辈不知致礼以治躬者也不曰塞乎天
下而曰天下塞焉小在天下也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养羊/尚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大孝尊亲即是下文大孝不匮圣
人为天子者也尊亲严父配天也其次弗辱谓贤人
为诸侯及卿大夫士各保社稷 …… (第 26b 页)
为二也其下者谓不能尊亲不辱惟能供养是孝之
末节矣但论孝行升降轻重不分别名位尊卑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可谓孝矣广明为孝子之
事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
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 (第 27b 页)
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与音馀先/悉荐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公明仪曾子弟子 孔氏颖达 曰
先意谓父母将欲发意孝子则预先逆知其意而为 …… (第 27b 页)
不亦惑乎其分先意为闲邪承志为成美尤未合也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
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
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
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
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
也巳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
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
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
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
顺此生刑自反此作(陈直勤反亨普彭反/孰熟同养羊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者不遂遂犹成也愿然然犹而
也 孔氏颖达 曰亨孰膻芗之美先自口尝而后荐
之父母此非孝也唯是供养而已孝子百行皆美一
国之人称扬羡愿而曰此子父 …… (第 30a 页)
推广之以起下二章也
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
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
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
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溥本亦作敷同芳/于反放甫往反准)
(诸尹/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无朝夕言常行无辍时也放犹至
也准犹平也 孔氏颖达 曰置谓措置也塞满天地
谓感天地神明也溥布也横被四海言孝道广远也
施诸后世终长行之言久也推而至于四 …… (第 32a 页)
犹功也思慈爱忘劳思父母之慈爱巳而自忘已之
劳苦也无怨无怨于父母之心諌而不逆顺而諌之
也必求仁者之粟喻贫困犹不取恶人物以事亡亲
也 孔氏颖达 曰庶人思父母慈爱忘巳躬耕之劳
可谓用力矣诸侯卿大夫士尊重于仁安行于义心
无劳倦可谓用劳矣匮乏也博 …… (第 33b 页)
子之言顷步顷当为跬声之误也予我也道而不径
径步邪趋疾也忿言不反于身人不能无忿怒忿怒
之言当由其直直则人服不敢以忿言来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父母遗体不可损伤之事天地生养万
物之中无如人最为大非特体全又须善名得全跬
步谓壹举足正道平 …… (第 36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尚谓有事尊之于其党也臣能世
禄曰富 孔氏颖达 曰虞氏贵德德之中年高者在
前故曰尚齿夏后于贵爵之中年高者在前殷人贵
富周人贵亲亦皆年高者在前也次 …… (第 37b 页)
仁圣有德后德则在小官(孔疏郑恐贵者皆班在上/故云燕赐有加德小者先)
(来已居大官德大者后来则居小官/然德尊有虞氏贵之所以燕赐有加) 孔氏颖达 曰
虞氏帝德弘大故贵德夏世渐薄不能贵德而尚功 …… (第 38b 页)
至郑氏燕赐有加说则去经义益远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前经明孝此已下至不敢犯又兼
明孝弟
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
俟朝君问则就之而 …… (第 39b 页)
致仕君或不许异其礼而已(孔疏不许曲礼所云若/不得谢也异其礼上文)
(所云及八十不俟朝也王制云七十/不俟朝八十杖于朝则许致仕者) 孔氏颖达 曰
官爵同则贵尚于齿四代皆然七十者许之据杖于
朝君有问则布席令坐弟达乎朝廷言逊弟敬老之
道通达 …… (第 40a 页)
(者皆避之徒方氏悫/曰车者贵 者贱)斑白者发杂色也任所担持也
不以任少者代之也老穷不遗以乡人尊而长之虽
贫且无子孙无弃忘也一乡者五州巷犹闾也 孔
氏颖达 曰行肩而不并谓老少并行肩臂不得并行
少者差退在后则朋友肩随是也不错则随者若兄 …… (第 41a 页)
也(孔疏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士谓甲士卒谓步卒/在军旅之中时主帅部领围曲而聚故云部曲)少
仪曰军尚左卒尚右 孔氏颖达 曰作记之人在于
周末于时力役烦重道周初之事故云古之道也
吴氏澄曰凡军旅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人之 …… (第 42a 页)
下士是为同爵四人之中齿尊者先是为尚齿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案小司徒云凡起徒役毋过家一
人唯田与追胥竭作若田与追胥竭作此未五十者
犹在田役(案记言不为甸徒 (第 42b 页)
矣则虽/竭作亦不及也孔说未的)
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至乎州巷放乎獀狩脩乎军
旅众以义死之而弗敢犯也(放方往反哀案家语此/为孔子告 公之辞)
正义郑氏康成曰死之死此孝弟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经总结上文在上诸文但云弟此兼云孝者以
孝故能弟弟则孝之次也孝弟之道无处不行故众 …… (第 42b 页)
之事也
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
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
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朝觐所以教诸侯之臣也五
者天下之大教也(食音嗣更古衡反/大学之大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祀乎明堂宗祀文王西学周小学
也先贤有道德王所使教国子者 孔氏颖达 曰此
广明孝弟之道祀乎明堂于周言之祀文王也乐记
祀文王于明堂是也上文祀文王于明堂为孝此以
食三 …… (第 4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割牲制俎实也冕而总干亲在舞
位以乐侑食也教诸侯之弟次事亲也文王世子曰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唯世子而巳其齿于学之谓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养三老五更及齿学之事牲入
之时天子袒而亲割之食之时亲执酱而馈食罢亲
执爵而酳干盾也亲在舞位 …… (第 45b 页)
案四学而以一虞庠当之不可解辨详王制
天子巡守诸侯待于竟天子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
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欲言政者君
就之可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弗敢过者谓道经之则见之 孔
氏颖达 曰此亦明尚齿贵老之义巡守谓巡行守土
诸侯八十九十不可一一就见若天子诸侯因其行 …… (第 47a 页)
(有三命应合在族人七十者之先欲明敬齿上/老故云不敢先尔是以郑注云虽非族亦然)虽非
族亦然承齿乎族故言族尔不有大故不入朝谓致
仕在家者其入朝君先与之为礼而后揖卿大夫士
孔氏颖达 曰此明乡里之中敬齿之法身有壹命
官者或立或坐齿与乡人同再命既高乡人疏者虽
复年高不与之齿但族内计 …… (第 49a 页)
而陵长者不容于其间矣
天子有善让德于天诸侯有善归诸天子卿大夫有善
荐于诸侯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存诸长老禄爵庆赏
成诸宗庙所以示顺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荐进也成诸宗庙于宗庙命之祭
统有十伦六曰见爵赏之施焉 孔氏颖达 曰此明 …… (第 51a 页)
周礼曰大卜大卜主三兆三易三梦之占(孔疏周礼/大卜三兆)
(者玉瓦原也言兆形似玉瓦原之璺罅三易/者连山归藏周易三梦致梦觭梦咸陟也) 孔氏
颖达 曰此亦明其不敢专辄尊贤之事圣人谓伏羲
文王之属兴建阴阳之情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立此 …… (第 52b 页)
也宿者皆出谓宾助祭者事毕出去也如将弗见然
祭事毕而不知亲所在思念之深如不见出也陶陶
遂遂相随行之貌思念既深如睹亲将复入也 孔
氏颖达 曰此明孝子将祭祀颜色容貌务在齐庄卑
诎思念其亲存也虑事谓谋虑祭事服物谓备具衣
服及祭物百事谓齐前 …… (第 55a 页)
辨正王氏应麟曰祭义曰术省之贾山至言术追厥
功术与述同
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
正义郑氏康成曰周尚左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神 (第 58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二
祭统第二十五
正义 孔氏颖达 曰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
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陈氏
祥道曰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 …… (第 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
嘉礼也莫重于祭谓以吉礼为首也大宗伯职曰以
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怵感念亲之貌也怵或为述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于礼中最重唯贤者能尽 …… (第 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世所谓福者谓受鬼神之祐助也
其本一者言忠孝俱由顺出也明犹洁也为谓福祐
为巳之报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受福是百顺之
理世人谓福为寿考吉祥祐助于身若贤者受福身
外万事皆顺于道理故云非世所谓福 …… (第 4a 页)
心安体胖是贤者之所谓福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
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
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
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羊尚反畜许六反/尽子忍反行下孟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畜谓顺于德教没终也 孔氏颖
达 曰追养继孝者养是生时养亲孝是生时事亲亲
今既没设礼祭之追生时之养继生时之孝畜谓孝
子顺于德教不逆 …… (第 6a 页)
于财不得自尽其心焉耳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祭之道也一节言孝子事
亲先能自尽又外求伉俪供粢盛之事
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 …… (第 9a 页)
(在东南故王言/南诸侯言东)夫人不蚕于西郊妇人礼少变也(孔/疏)
(后太阴故北郊夫人少阴合西郊然/亦北者妇人质少变故与后同也)齐或为粢 孔
氏颖达 曰此结上求助之事 方氏悫曰天子诸侯
非莫与之耕王后夫人非莫与之蚕然且亲耕亲蚕
焉则以身致其诚信而 …… (第 9b 页)
服色则朱绿玄黄详于祭义何必画添缁字
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
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
于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
耆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
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
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
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
于神明也(言齐及齐不齐皆如字以齐/之同馀侧皆反耆市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讫犹止也定者定其志意 孔氏
颖达 曰及时将祭谓四时应祭之前未旬时也方将
接神先宜整身心故齐也未齐之时心虑散荡心所
嗜欲有不齐整及其 …… (第 10b 页)
待于齐齐所以笃其恭敬犹恐其有未至而致之圣
人不自满假之心也谓之非有大事不齐犹可谓之
非有恭敬则不齐大不可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夫妇亲之一节明祭斋戒
之义并明君与夫人皆致齐会于大庙夫妇交亲行
祭之义 …… (第 12a 页)
制之天子诸侯之祭礼先有祼尸之事乃后迎牲(孔/疏)
(以少牢特牲无此礼故/知此是天子诸侯礼)刍或为䅳 孔氏颖达 曰外
谓君之路寝内谓夫人正寝是致齐并于正寝散齐
亦然但此文对会于大庙故云然耳祭日君与夫人
俱至 …… (第 13b 页)
必夫妇亲之故此结言此之谓夫妇亲之也 周氏
谞曰圭者象天用而半圭为璋示其君之于天用则
全之而夫人则半之而巳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非二王后及周公庙则悉用玄冕
而祭副及祎后之上服(案上公夫/人得服之)鲁及二王之后夫 …… (第 15a 页)
一揆其说甚明不必凿为三祼以乱礼也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群
臣以乐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
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竟
内乐之之义也(乐音洛/竟音境)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为东上近主位也皇君也言君
尸者尊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时天子诸侯亲在
舞位以乐皇尸也 方氏悫曰舞位则缀兆也君于
东上则以君为祭主故也干戚武舞所 …… (第 1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武宿夜武曲名也周道犹周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并明祭祀之礼有三种可重之事
假借外物而以增益君子内志祼则假于郁鬯歌则
假于声音舞则假于干戚皆 …… (第 18b 页)
能惠诗云惟此惠君民人所瞻进当为馂声之误也
百官谓有事于君祭者也既馂乃彻之而去所谓自
卑至贱进彻或俱为馂 孔氏颖达 曰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而祭之有馂即是克有终故引古人之言證
馂为美也馂其是巳巳语辞也又引古君子之言證 …… (第 20a 页)
士以及于百执事者也尔雅曰谡兴起也谡者不疾
而速尸神象也故特以谡言之特牲馈食少牢馈食
士虞礼有司篇皆言尸谡者以此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观政矣一节明祭末馂馀
之礼自求多福恩泽广被之事
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鬼神之惠遍庙中如国君之惠遍
竟内也鬼神有祭不独飨之使人馂之恩泽之大者
也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于竟内也 孔
氏颖达 曰兴起也初馂贵而少后馂贱而多皆先上
而后下施惠之道亦当然也故云兴施惠之象馂之 …… (第 2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物犹为礼也兴物谓荐百品崇
犹尊也必身行之言恕已乃行之祭者教之本教由
孝顺生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礼备具内外俱
兼脩之于巳然后及物是为政之本也祭之为物物
谓事物所行皆依礼故为大兴物谓兴 …… (第 23a 页)
叶氏梦得曰祭于亲而顺以备教之本也广其顺而
因诸巳以施诸人教之道也本言其所自道言其所
成 应氏镛曰为物指其事兴物指其具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外教谓郊天内教谓祭宗庙
案此节顺以备与首无所不顺之谓备相应外内二 …… (第 2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义也(案广韵伦等也增韵伦/次序也盖条理各当之)
(谓/) 孔氏颖达 曰从上虽云祭其事隐此广陈祭含
十义以显教之本 陈氏祥道曰祭所以交神于无
而寓理于有致礼于幽而兴物 …… (第 25a 页)
(广也以总论事神故广言之知非朝践之时血毛诏/于室者以朝践尸主皆在户外暂时之事非终始事)
(神之/道也)出于祊谓索祭也(孔疏郊特牲云/索祭祝于祊)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一伦交鬼神之道
存疑 (第 27a 页)
孔氏颖达 曰祊谓明日绎祭而出庙门旁广求
神于门外之祊
案出于祊即郊特牲索祭祝于祊皆指正祭本日而
言孔疏非 (第 27a 页)
也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
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
全于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义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迎尸者欲全其尊也尸神象也
鬼神之尊在庙中人君之尊出庙门则伸 孔氏颖
达 曰此明第二伦君臣之义尸本是臣在庙则尊耳
若未入庙其尊未伸君若出迎则疑尸有还为臣之
道故云疑于臣尸 …… (第 27b 页)
(北面事尸之礼故知是天子诸侯也郑知朝事者以/郊特牲诏祝于室当朝事之节故知坐尸当朝事也)
(牲案亚祼毕王出迎牲祝延尸出后荐朝事豆笾/ 入王射牲取血毛告神于室乃北面事尸于堂)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三伦父子之理主人为欲孝敬
已父故北面而事子行之尸则凡为子者岂得不自
尊其父乎是见子事父之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尸饮五谓酳尸五献也(案尸饭毕/而献谓之)
(酳五献据尸所饮言之/若连二灌实七献矣)大夫士祭三献而献宾 孔
氏颖达 曰此明第四伦尊卑差等也献卿大夫士及
有司等其爵虽同皆长者在先故云以齿此据上公
九献之礼凡祭二祼用 …… (第 29b 页)
是先尊而后卑也爵一也而以玉以瑶以散是重尊
而轻卑也皆以明尊卑之等也前言贵贱此言尊卑
无二义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有司彻下大夫不宾尸与士同亦 …… (第 30b 页)
(众庙尸主及助祭之人同宗父子皆至故群昭群穆/咸在若馀庙惟尸主及所出之庙子孙来耳各以昭)
(穆列在庙是/不失伦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五伦亲疏之杀
昭穆谓尸主行列于庙中亲者近疏者远各有次序
是无乱也 方氏悫曰王制三昭三穆神 …… (第 31b 页)
而言之然昭穆以神为主故人于庙中乃称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庙中父南面子北面
案三时皆祫三昭三穆之主皆聚大庙则群昭群穆
之子孙亦皆聚大庙若春犆则各于其庙亦 …… (第 32a 页)
(之一献必为一酳尸者以一酳尸之前皆为祭事承/奉鬼神未暇策命尸食巳毕始可行爵赏也此一献)
(则上尸饮五君/献卿之时也)舍当为释非时而祭曰奠 孔氏颖
达
曰此明第六伦爵赏之施爵表德禄赏功卿大夫
等既受策书归而释奠于家庙告以受君之命也君
尊尚爵赏于庙不 …… (第 32b 页)
右 应氏镛曰一献始命者以祭为先也不俟献终
而命者以赏为重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天子命群臣则不因常祭特假
于庙故大宗伯云王命诸侯则傧是也 陆氏佃曰
一献谓始献尔始献即𤼵爵 …… (第 33b 页)
授夫人以豆(孔疏谓夫人献尸以醴齐此人酌醴以/授夫人至夫人荐豆又执豆以授夫人)
(献与荐皆此/人所掌故也)则执镫镫豆下跗也 孔氏颖达 曰此 …… (第 34b 页)
(前为贵脡脊横脊在后为贱胁则正胁在前为贵短/胁为贱故郑总云之属以包之郑不云肩者以周人)
(所贵故/略之) 孔氏颖达 曰此经明第八伦凡前贵于后
据周贵肩言之助祭者赐之俎贵者不特多而重贱
者不虚而无分俎多少随其贵贱示 …… (第 36a 页)
之(孔疏郑知赐爵为酬者以献时不以/昭穆为次此云昭穆故知为酬也) 贾氏公彦
曰赐爵谓祭末旅酬无算爵时 孔氏颖达 曰此明
第九伦祭祀旅酬时赐助祭者酒爵君众兄弟子孙
昭为一列穆为一列各自相旅尊者在前卑者在后 …… (第 36b 页)
者也不使刑人守门谓夏殷时(孔疏作记之人见周/刑人守门又何恩赐)
(与之故/明之) 陆氏德明曰胞肉吏也 孔氏颖达 曰此
明第十伦畀与也煇胞翟阍四者皆是贱官祭末与
以恩赐是施惠之道也云古者不使刑人守门虽是
贱人 …… (第 39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夏殷时礼夏者尊卑著而秋万
物成爵命属阳国地属阴发公室出赏物也草艾谓
艾取草也秋草木成可芟艾给爨亨时则始行小刑
也 孔氏颖达 曰禘祭在夏夏为炎暑故为阳盛尝
祭在秋阴功成就故为阴盛冬虽严寒以物于秋成
故不得以冬烝对夏禘记者又 …… (第 41a 页)
子其言郊社则以禘尝对之亦举其盛者尔
案秋有赏而春夏无刑者盖天地之大德曰生董子
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为民父母一节明祭祀之
重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义 …… (第 4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全犹具也济成也发谓机发也涖
临也君不失其义者言君虽不自亲祭祭礼无阙于
君德不损也 孔氏颖达 曰人君德盛则念亲志意
深厚念亲深厚则祭祀之义章明显著其志恭敬民
之子孙皆化于上无不恭敬其亲矣虽君 …… (第 42b 页)
勋事功曰劳酌之祭器言斟酌其美傅著于钟鼎也
身比焉谓自著名于下也顺谓著名以称扬先祖之
德孝顺之行也教所以教后世 孔氏颖达 曰论谓
论说撰谓撰录言子孙为铭论说撰录其先祖功业 …… (第 44b 页)
子慈孙虽欲改之不可得也自名先祖之美而不称
其恶者一人之私恩也故孝子慈孙为之可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祀其先祖谓预君祫祭也礼功
臣既得铭鼎则得预君大祫令先祖被铭预祫是尊
其先祖也
案祭器如作召 …… (第 45b 页)
然耳若预君祫则君之恩非其子之孝也
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
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
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美其所为美此人为此铭明足以
见之见其先祖之美也仁足以与之与其先祖之铭
也 孔氏颖达 曰造铭惟壹称先祖之善上下皆得
谓上光扬先祖下成已顺行又垂教来世也所称谓
先祖也君子有德之士观铭必 …… (第 46a 页)
此卫孔悝之鼎铭者言铭之类众多略取此一以言
之也以重其国家如此言如庄公命孔悝之为也庄
公孔悝惟无令德以终其事于礼是行之非也 孔
氏颖达 曰案哀公十五年冬蒯聩得国十六年六月
卫侯饮悝酒而逐之此云六月命之者盖命后即逐
之也公曰至休哉是孔 …… (第 49b 页)
清庙颂文王之诗也佾犹列也大夏禹乐文舞也执
羽籥文武之舞皆八列互言之耳康犹褒大也易晋
卦曰康侯用锡马不废不废其礼乐也重犹尊也
孔氏颖达 曰此因上说鼎铭明先祖之善故此明周
公之勋子孙纂之特重于馀国亦光剔之事诸侯常
祭惟社稷以下鲁之祭社 …… (第 52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管象吹管而舞武象之药也朱干
赤盾戚斧也此武象之舞所执也 孔氏颖达 曰祫
祭在秋大尝禘在夏 陈氏祥道曰维清奏文王象
武之事(案维清是象诗武则大武六章也/陈氏以为奏文 (第 54b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二
祭统第二十五
正义 孔氏颖达 曰郑目录云名曰祭统者以其记
祭祀之本也统犹本也此于别录属祭祀 陈氏
祥道曰纲举而万纪皆张统先 …… (第 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礼有五经谓吉礼凶礼宾礼军礼
嘉礼也莫重于祭谓以吉礼为首也大宗伯职曰以
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怵感念亲之貌也怵或为述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于礼中最重唯贤者能尽 …… (第 2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世所谓福者谓受鬼神之祐助也
其本一者言忠孝俱由顺出也明犹洁也为谓福祐
为巳之报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受福是百顺之
理世人谓福为寿考吉祥祐助于身若贤者受福身
外万事皆顺于道理故云非世所谓福 …… (第 4a 页)
心安体胖是贤者之所谓福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
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
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
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羊尚反畜许六反/尽子忍反行下孟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畜谓顺于德教没终也 孔氏颖
达 曰追养继孝者养是生时养亲孝是生时事亲亲
今既没设礼祭之追生时之养继生时之孝畜谓孝
子顺于德教不逆 …… (第 6a 页)
于财不得自尽其心焉耳矣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祭之道也一节言孝子事
亲先能自尽又外求伉俪供粢盛之事
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 …… (第 9a 页)
(在东南故王言/南诸侯言东)夫人不蚕于西郊妇人礼少变也(孔/疏)
(后太阴故北郊夫人少阴合西郊然/亦北者妇人质少变故与后同也)齐或为粢 孔
氏颖达 曰此结上求助之事 方氏悫曰天子诸侯
非莫与之耕王后夫人非莫与之蚕然且亲耕亲蚕
焉则以身致其诚信而 …… (第 9b 页)
服色则朱绿玄黄详于祭义何必画添缁字
及时将祭君子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
也是故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不齐则
于物无防也耆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
耆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心
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是故君子之
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
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
于神明也(言齐及齐不齐皆如字以齐/之同馀侧皆反耆市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讫犹止也定者定其志意 孔氏
颖达 曰及时将祭谓四时应祭之前未旬时也方将
接神先宜整身心故齐也未齐之时心虑散荡心所
嗜欲有不齐整及其 …… (第 10b 页)
待于齐齐所以笃其恭敬犹恐其有未至而致之圣
人不自满假之心也谓之非有大事不齐犹可谓之
非有恭敬则不齐大不可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夫妇亲之一节明祭斋戒
之义并明君与夫人皆致齐会于大庙夫妇交亲行
祭之义 …… (第 12a 页)
制之天子诸侯之祭礼先有祼尸之事乃后迎牲(孔/疏)
(以少牢特牲无此礼故/知此是天子诸侯礼)刍或为䅳 孔氏颖达 曰外
谓君之路寝内谓夫人正寝是致齐并于正寝散齐
亦然但此文对会于大庙故云然耳祭日君与夫人
俱至 …… (第 13b 页)
必夫妇亲之故此结言此之谓夫妇亲之也 周氏
谞曰圭者象天用而半圭为璋示其君之于天用则
全之而夫人则半之而巳
存疑 孔氏颖达 曰非二王后及周公庙则悉用玄冕
而祭副及祎后之上服(案上公夫/人得服之)鲁及二王之后夫 …… (第 15a 页)
一揆其说甚明不必凿为三祼以乱礼也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总干率其群
臣以乐皇尸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
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总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竟
内乐之之义也(乐音洛/竟音境)
正义郑氏康成曰君为东上近主位也皇君也言君
尸者尊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时天子诸侯亲在
舞位以乐皇尸也 方氏悫曰舞位则缀兆也君于
东上则以君为祭主故也干戚武舞所 …… (第 16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武宿夜武曲名也周道犹周之礼
孔氏颖达 曰此并明祭祀之礼有三种可重之事
假借外物而以增益君子内志祼则假于郁鬯歌则
假于声音舞则假于干戚皆 …… (第 18b 页)
能惠诗云惟此惠君民人所瞻进当为馂声之误也
百官谓有事于君祭者也既馂乃彻之而去所谓自
卑至贱进彻或俱为馂 孔氏颖达 曰靡不有初鲜
克有终而祭之有馂即是克有终故引古人之言證
馂为美也馂其是巳巳语辞也又引古君子之言證 …… (第 20a 页)
士以及于百执事者也尔雅曰谡兴起也谡者不疾
而速尸神象也故特以谡言之特牲馈食少牢馈食
士虞礼有司篇皆言尸谡者以此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观政矣一节明祭末馂馀
之礼自求多福恩泽广被之事
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 …… (第 2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鬼神之惠遍庙中如国君之惠遍
竟内也鬼神有祭不独飨之使人馂之恩泽之大者
也国君有蓄积不独食之亦以施惠于竟内也 孔
氏颖达 曰兴起也初馂贵而少后馂贱而多皆先上
而后下施惠之道亦当然也故云兴施惠之象馂之 …… (第 2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物犹为礼也兴物谓荐百品崇
犹尊也必身行之言恕已乃行之祭者教之本教由
孝顺生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礼备具内外俱
兼脩之于巳然后及物是为政之本也祭之为物物
谓事物所行皆依礼故为大兴物谓兴 …… (第 23a 页)
叶氏梦得曰祭于亲而顺以备教之本也广其顺而
因诸巳以施诸人教之道也本言其所自道言其所
成 应氏镛曰为物指其事兴物指其具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外教谓郊天内教谓祭宗庙
案此节顺以备与首无所不顺之谓备相应外内二 …… (第 24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伦犹义也(案广韵伦等也增韵伦/次序也盖条理各当之)
(谓/) 孔氏颖达 曰从上虽云祭其事隐此广陈祭含
十义以显教之本 陈氏祥道曰祭所以交神于无
而寓理于有致礼于幽而兴物 …… (第 25a 页)
(广也以总论事神故广言之知非朝践之时血毛诏/于室者以朝践尸主皆在户外暂时之事非终始事)
(神之/道也)出于祊谓索祭也(孔疏郊特牲云/索祭祝于祊)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一伦交鬼神之道
存疑 (第 27a 页)
孔氏颖达 曰祊谓明日绎祭而出庙门旁广求
神于门外之祊
案出于祊即郊特牲索祭祝于祊皆指正祭本日而
言孔疏非 (第 27a 页)
也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
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
全于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义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迎尸者欲全其尊也尸神象也
鬼神之尊在庙中人君之尊出庙门则伸 孔氏颖
达 曰此明第二伦君臣之义尸本是臣在庙则尊耳
若未入庙其尊未伸君若出迎则疑尸有还为臣之
道故云疑于臣尸 …… (第 27b 页)
(北面事尸之礼故知是天子诸侯也郑知朝事者以/郊特牲诏祝于室当朝事之节故知坐尸当朝事也)
(牲案亚祼毕王出迎牲祝延尸出后荐朝事豆笾/ 入王射牲取血毛告神于室乃北面事尸于堂)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三伦父子之理主人为欲孝敬
已父故北面而事子行之尸则凡为子者岂得不自
尊其父乎是见子事父之 …… (第 2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尸饮五谓酳尸五献也(案尸饭毕/而献谓之)
(酳五献据尸所饮言之/若连二灌实七献矣)大夫士祭三献而献宾 孔
氏颖达 曰此明第四伦尊卑差等也献卿大夫士及
有司等其爵虽同皆长者在先故云以齿此据上公
九献之礼凡祭二祼用 …… (第 29b 页)
是先尊而后卑也爵一也而以玉以瑶以散是重尊
而轻卑也皆以明尊卑之等也前言贵贱此言尊卑
无二义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有司彻下大夫不宾尸与士同亦 …… (第 30b 页)
(众庙尸主及助祭之人同宗父子皆至故群昭群穆/咸在若馀庙惟尸主及所出之庙子孙来耳各以昭)
(穆列在庙是/不失伦类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第五伦亲疏之杀
昭穆谓尸主行列于庙中亲者近疏者远各有次序
是无乱也 方氏悫曰王制三昭三穆神 …… (第 31b 页)
而言之然昭穆以神为主故人于庙中乃称之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庙中父南面子北面
案三时皆祫三昭三穆之主皆聚大庙则群昭群穆
之子孙亦皆聚大庙若春犆则各于其庙亦 …… (第 32a 页)
(之一献必为一酳尸者以一酳尸之前皆为祭事承/奉鬼神未暇策命尸食巳毕始可行爵赏也此一献)
(则上尸饮五君/献卿之时也)舍当为释非时而祭曰奠 孔氏颖
达
等既受策书归而释奠于家庙告以受君之命也君
尊尚爵赏于庙不 …… (第 32b 页)
右 应氏镛曰一献始命者以祭为先也不俟献终
而命者以赏为重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若天子命群臣则不因常祭特假
于庙故大宗伯云王命诸侯则傧是也 陆氏佃曰
一献谓始献尔始献即𤼵爵 …… (第 33b 页)
授夫人以豆(孔疏谓夫人献尸以醴齐此人酌醴以/授夫人至夫人荐豆又执豆以授夫人)
(献与荐皆此/人所掌故也)则执镫镫豆下跗也 孔氏颖达 曰此 …… (第 34b 页)
(前为贵脡脊横脊在后为贱胁则正胁在前为贵短/胁为贱故郑总云之属以包之郑不云肩者以周人)
(所贵故/略之) 孔氏颖达 曰此经明第八伦凡前贵于后
据周贵肩言之助祭者赐之俎贵者不特多而重贱
者不虚而无分俎多少随其贵贱示 …… (第 36a 页)
之(孔疏郑知赐爵为酬者以献时不以/昭穆为次此云昭穆故知为酬也) 贾氏公彦
曰赐爵谓祭末旅酬无算爵时 孔氏颖达 曰此明
第九伦祭祀旅酬时赐助祭者酒爵君众兄弟子孙
昭为一列穆为一列各自相旅尊者在前卑者在后 …… (第 36b 页)
者也不使刑人守门谓夏殷时(孔疏作记之人见周/刑人守门又何恩赐)
(与之故/明之) 陆氏德明曰胞肉吏也 孔氏颖达 曰此
明第十伦畀与也煇胞翟阍四者皆是贱官祭末与
以恩赐是施惠之道也云古者不使刑人守门虽是
贱人 …… (第 39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夏殷时礼夏者尊卑著而秋万
物成爵命属阳国地属阴发公室出赏物也草艾谓
艾取草也秋草木成可芟艾给爨亨时则始行小刑
也 孔氏颖达 曰禘祭在夏夏为炎暑故为阳盛尝
祭在秋阴功成就故为阴盛冬虽严寒以物于秋成
故不得以冬烝对夏禘记者又 …… (第 41a 页)
子其言郊社则以禘尝对之亦举其盛者尔
案秋有赏而春夏无刑者盖天地之大德曰生董子
所谓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为民父母一节明祭祀之
重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义 …… (第 41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全犹具也济成也发谓机发也涖
临也君不失其义者言君虽不自亲祭祭礼无阙于
君德不损也 孔氏颖达 曰人君德盛则念亲志意
深厚念亲深厚则祭祀之义章明显著其志恭敬民
之子孙皆化于上无不恭敬其亲矣虽君 …… (第 42b 页)
勋事功曰劳酌之祭器言斟酌其美傅著于钟鼎也
身比焉谓自著名于下也顺谓著名以称扬先祖之
德孝顺之行也教所以教后世 孔氏颖达 曰论谓
论说撰谓撰录言子孙为铭论说撰录其先祖功业 …… (第 44b 页)
子慈孙虽欲改之不可得也自名先祖之美而不称
其恶者一人之私恩也故孝子慈孙为之可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以祀其先祖谓预君祫祭也礼功
臣既得铭鼎则得预君大祫令先祖被铭预祫是尊
其先祖也
案祭器如作召 …… (第 45b 页)
然耳若预君祫则君之恩非其子之孝也
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君子之观于铭
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
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美其所为美此人为此铭明足以
见之见其先祖之美也仁足以与之与其先祖之铭
也 孔氏颖达 曰造铭惟壹称先祖之善上下皆得
谓上光扬先祖下成已顺行又垂教来世也所称谓
先祖也君子有德之士观铭必 …… (第 46a 页)
此卫孔悝之鼎铭者言铭之类众多略取此一以言
之也以重其国家如此言如庄公命孔悝之为也庄
公孔悝惟无令德以终其事于礼是行之非也 孔
氏颖达 曰案哀公十五年冬蒯聩得国十六年六月
卫侯饮悝酒而逐之此云六月命之者盖命后即逐
之也公曰至休哉是孔 …… (第 49b 页)
清庙颂文王之诗也佾犹列也大夏禹乐文舞也执
羽籥文武之舞皆八列互言之耳康犹褒大也易晋
卦曰康侯用锡马不废不废其礼乐也重犹尊也
孔氏颖达 曰此因上说鼎铭明先祖之善故此明周
公之勋子孙纂之特重于馀国亦光剔之事诸侯常
祭惟社稷以下鲁之祭社 …… (第 52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管象吹管而舞武象之药也朱干
赤盾戚斧也此武象之舞所执也 孔氏颖达 曰祫
祭在秋大尝禘在夏 陈氏祥道曰维清奏文王象
武之事(案维清是象诗武则大武六章也/陈氏以为奏文 (第 5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三
经解第二十六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经解者以其
记六艺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皇氏
侃曰解者分析之名此篇分析 …… (第 1a 页)
失谓不能节其教者诗敦厚近愚书知远近诬春秋
习战争之事近乱 孔氏颖达 曰入国而其教可知
者言人君以六经之道各随其民教之民从上教各
从六经之性观民风俗则知其教也温谓颜色 …… (第 2b 页)
而为序礼与春秋以治人修身之事而为序也六者
之失盖不深求其理故也易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
馀论 孔氏颖达 曰诗为乐章诗乐是一而教别者若
以声音干戚教人是乐教也若以美刺讽谕教人是 …… (第 4b 页)
适鲁始得见之则诸国之教未必尽备六者
存疑郑氏康成曰易精微爱恶相攻远近相取则不
能容人近于伤害 孔氏颖达 曰易理微密相责褊
切不能含容人不与己同浪被伤害是失于贼也(案/此)
(犹孟子云恶其凿是/有害于理 …… (第 5b 页)
是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
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
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
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深者既能以教又防其失 孔
氏颖达 曰此言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
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
能以诗教民也故曰深 …… (第 7a 页)
之环其制未闻也鸾和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也韩
诗内传曰鸾在衡和在轼前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
鸣鸾鸣则和应居处朝廷与燕处也进退行步与升
车也 孔氏颖达 曰天地生养万物天子之功与天
地相参此鸾和所在谓朝祀所乘之车田车鸾在镳
故诗秦风云輶车鸾镳笺云置鸾 …… (第 8a 页)
合道以至用人处事无一不当盖以小德川流者言
自其在朝廷以下皆言盛德之威仪不差忒故能正
四方诸侯之国而为天子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则不成一节盛明天子霸 …… (第 9a 页)
孟子四德以仁义礼知为序与此不同
𤼵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
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
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正义郑氏康成曰器谓所操以作事者义信和仁皆
存乎礼 孔氏颖达 曰明君在上民不须营求所欲 …… (第 9b 页)
之功用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
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
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
诬以奸诈(圜音圆/县音元)
正义郑氏康成曰衡称也县谓锤也陈设谓弹画也
诚犹审也或作成 孔氏颖达 曰此赞明礼事之重
治国之急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绳墨审能
陈设则曲直必当规所以正圜矩所以正方若 …… (第 1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隆礼谓盛行礼也方犹道也春秋
传曰教之以义方(孔疏隐公/三年传文) 孔氏颖达 曰敬让之
道为下文而起 刘氏彝曰隆礼者尊重之以为民
表也由礼者践迪之以为民范也方者法也可以法
…… (第 12b 页)
室家者皆让父兄处乡里者皆让长老敬让之道达
于宗庙朝廷室家乡里故上不危而民不乱皆由有
礼而然故曰莫善于礼
存异 孔氏颖达 曰从篇首至此皆是孔子之辞记者
乃引孔子孝经之辞以结之
案首节虽未必果孔子语然记者犹必有所受之天 …… (第 13a 页)
姻谓嫁娶也婿曰昏妻曰姻(孔疏尔雅释亲云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昏据)
(男女父母郑注据男女之身婿/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也)自亦由也 孔氏颖
达 曰此经明礼之所用各有所主又明旧礼不可不
用之意自此以下记者广明安上治民之义非复孔
子之言礼于乱生 …… (第 14a 页)
(不至若诗陈风云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是也不苔谓/夫不答于妇若邶风日月庄姜伤已不见荅于先君)
(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之不可废也乡饮酒礼明
上下长幼共相敬让今若废而不行则尊卑无序故
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所以 …… (第 15b 页)
民者为序也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
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
氂缪以千里此之谓也(远于/万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隆谓尊盛之也始谓其微时也
孔氏颖达 曰引易系辞文(案今易无此文孔谓易系/辞是唐初犹见其文也程)
(迥则谓易纬/通卦验文)言事之初始差错 …… (第 16b 页)
哀公问第二十七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哀公问者善
其问礼此于别录属通论所问二事一者问礼二
者问政
案大戴分问礼 …… (第 17b 页)
哀公所问故合之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
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
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
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
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
尊敬然(长竹丈反别彼/列反数色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足以知礼孔子谦不答也以此
之为尊敬言君子以此故尊礼 孔氏颖达 曰以礼
之所用广大故曰大礼哀公曰否止其谦让也 方
氏悫曰民之所由生礼为大自事天地而下皆有生
者 …… (第 18a 页)
如此所以答哀公礼何其尊之问也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正义王氏肃曰会谓礼之所聚而不可遗处节谓分
之所限而不可过处 孔氏颖达 曰人君既知所生 …… (第 19a 页)
而于礼有所守 叶氏梦得曰礼者中庸而巳中庸
则不以所不能者病人其教人皆其所能也 辅氏
广曰会节言礼之大分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会犹期也期节谓天地君臣男女
之期节 陈氏浩曰期节如葬祭有葬祭之时冠昏 …… (第 19b 页)
(黻音弗又以嗣家语作/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正义郑氏康成曰上事行于民有成功乃后续以治
文饰以为尊卑之差 孔氏颖达 曰上三事有成功
然后圣人治理其雕画刻镂文章黼黻以嗣续其事
使每事有尊卑上下文采之异 吴氏澄曰君子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语也算数也即就也几附缠之
也君子既尊礼民以为顺乃后语以丧祭之礼就安其
居处正其衣服教之莭俭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
孔氏颖达 曰卑其宫室者制使有度不峻宇雕墙
也车不雕几使有圻鄂也常用之器不用采饰食不
副贰肴膳非唯教民如此而 …… (第 22a 页)
存疑辅氏广曰即安其居犹艮之言止其所也安于
其所止然后以人君之尊国家之富而自奉养者有
莭如下所云也 郑氏康成曰丑类也 孔氏颖达
曰设其豕腊谓丧中之奠脩其宗庙谓除服之后为
之宗庙以鬼享之以序宗族谓祭末留同姓燕饮即
安其居即就也 …… (第 2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实犹富也淫放也固犹故也午其
众逆其族类也当犹称也所犹道也由前用上所言
由后用下所言 孔氏颖达 曰实谓财货充实言今
之君子性行贪婪好货不知厌足使人财力于是尽
竭专意自纵不顺众心是逆忤族类也守道 …… (第 2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愀然变动貌作变也德犹福也辞
让也 方氏悫曰中庸曰人道敏政故人道政为大
陈氏浩曰敢无辞犹言岂敢无辞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国家顺矣明哀公问政之
事自此至终篇皆侍坐而言也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 …… (第 26a 页)
不正矣
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
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
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
以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
政之本与(迎逆敬反舍音舍/与音馀下并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无似犹言不肖大昏国君娶礼也
至言至大也兴敬为亲言相敬则亲 孔氏颖达 曰
公谦言已愚蔽无能似类贤人也人有礼则生所以
治爱人非礼不可礼以敬为主故治礼则先敬敬有
大小若 …… (第 27b 页)
曰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冕服自迎欲亲此妇人所以亲此
妇人欲使妇人亦亲己也
辨正辅氏广曰冕而亲迎躬亲之也躬亲之者所以
…… (第 28b 页)
(也天子则衮冕诸侯以下各用助祭/之服故士昏礼主人爵弁服是也)先圣周公也(孔/疏)
(以答哀公所问故/解先圣为周公)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昏礼亲迎二传不同春秋公羊说
自天子至庶人皆亲迎左氏说天子至尊无敌故无
亲迎之礼诸侯有故若疾病则 …… (第 29b 页)
阳以王礼追美之而言其近也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以侯礼而言其远也及后世或俟于堂而诗人言之
或其臣为之逆而春秋书之皆失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鲁得郊天故云天地社稷之主
马氏睎孟曰盖因鲁言之
辨正朱子曰天地盖通天子而言 胡氏安国曰娶
妻 …… (第 30b 页)
之妻子犹吾妻子也不忍以土地之故而害之去之
岐而王迹兴焉 王氏肃曰大王爱姜女国无鳏民
是爱己之身及己之妻子推而爱民之身及民之妻
子也 孔氏颖达 曰上经孔子答哀公以问政之事
此遂广言三代明王为政之道敬其妻子及其身乃
可施政教于天下有道者谓三代 …… (第 33b 页)
之所至直充塞乎天地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
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
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则法也民者化君者也君之言虽
过民犹称其辞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 孔氏颖
达 曰哀公因上言敬身故此问敬身之事孔子对以
敬身之理 马氏睎孟曰言动者敬身之所宜慎也
拟之而后言则无 …… (第 35a 页)
之也(孔疏人害之故/不能保有其身)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孔疏避/其祸害)
(流移失业是/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 孔氏
颖达 曰此答哀公成亲之问遂广明成身之理己能
成则百姓归己善名谓之君子之子是已之脩身使
其亲有君子之名是 …… (第 36a 页)
天夫如是尽性践形者也全体大用于身无一亏缺
故曰成身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正义郑氏康成曰物犹事也 孔氏颖达 曰成身之 …… (第 37a 页)
不过乎物是天道也以上下文推之当从家语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巳如
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巳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
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巳止也是天道者言人君法之当
如是也 王氏肃曰不闭言能通其久言无极 孔
氏颖达 曰孔子又答贵天道之事无为而成言春生 …… (第 38a 页)
明成物之功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
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憃如容反/志音识)
正义郑氏康成曰志读为识识知也冥烦者言不能
明理此事子之心所知也欲其要言使易行 孔氏
颖达
曰此公欲孔子陈所行何事能如天不巳 方
氏悫曰憃言迷而无觉愚言昧而不灵冥则不辨于
事烦则不当于物 …… (第 39b 页)
敬同也孝经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举无过事以孝事
亲是所以成身 孔氏颖达 曰仁人于事无过失孝
子事亲亦于事无过也仁人事亲以敬如事天相似
事天以孝爱如事亲相似据其汎爱则称仁 (第 40b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三
经解第二十六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经解者以其
记六艺政教之得失也此于别录属通论 皇氏
侃曰解者分析之名此篇分析 …… (第 1a 页)
失谓不能节其教者诗敦厚近愚书知远近诬春秋
习战争之事近乱 孔氏颖达 曰入国而其教可知
者言人君以六经之道各随其民教之民从上教各
从六经之性观民风俗则知其教也温谓颜色 …… (第 2b 页)
而为序礼与春秋以治人修身之事而为序也六者
之失盖不深求其理故也易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
之志
馀论 孔氏颖达 曰诗为乐章诗乐是一而教别者若
以声音干戚教人是乐教也若以美刺讽谕教人是 …… (第 4b 页)
适鲁始得见之则诸国之教未必尽备六者
存疑郑氏康成曰易精微爱恶相攻远近相取则不
能容人近于伤害 孔氏颖达 曰易理微密相责褊
切不能含容人不与己同浪被伤害是失于贼也(案/此)
(犹孟子云恶其凿是/有害于理 …… (第 5b 页)
是乱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
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
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
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深者既能以教又防其失 孔
氏颖达 曰此言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
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
能以诗教民也故曰深 …… (第 7a 页)
之环其制未闻也鸾和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也韩
诗内传曰鸾在衡和在轼前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
鸣鸾鸣则和应居处朝廷与燕处也进退行步与升
车也 孔氏颖达 曰天地生养万物天子之功与天
地相参此鸾和所在谓朝祀所乘之车田车鸾在镳
故诗秦风云輶车鸾镳笺云置鸾 …… (第 8a 页)
合道以至用人处事无一不当盖以小德川流者言
自其在朝廷以下皆言盛德之威仪不差忒故能正
四方诸侯之国而为天子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则不成一节盛明天子霸 …… (第 9a 页)
孟子四德以仁义礼知为序与此不同
𤼵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
所欲而得之谓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
与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不成
正义郑氏康成曰器谓所操以作事者义信和仁皆
存乎礼 孔氏颖达 曰明君在上民不须营求所欲 …… (第 9b 页)
之功用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
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
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
诬以奸诈(圜音圆/县音元)
正义郑氏康成曰衡称也县谓锤也陈设谓弹画也
诚犹审也或作成 孔氏颖达 曰此赞明礼事之重
治国之急若称衡详审县锤则轻重必正绳墨审能
陈设则曲直必当规所以正圜矩所以正方若 …… (第 11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隆礼谓盛行礼也方犹道也春秋
传曰教之以义方(孔疏隐公/三年传文) 孔氏颖达 曰敬让之
道为下文而起 刘氏彝曰隆礼者尊重之以为民
表也由礼者践迪之以为民范也方者法也可以法
…… (第 12b 页)
室家者皆让父兄处乡里者皆让长老敬让之道达
于宗庙朝廷室家乡里故上不危而民不乱皆由有
礼而然故曰莫善于礼
存异 孔氏颖达 曰从篇首至此皆是孔子之辞记者
乃引孔子孝经之辞以结之
案首节虽未必果孔子语然记者犹必有所受之天 …… (第 13a 页)
姻谓嫁娶也婿曰昏妻曰姻(孔疏尔雅释亲云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昏据)
(男女父母郑注据男女之身婿/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也)自亦由也 孔氏颖
达 曰此经明礼之所用各有所主又明旧礼不可不
用之意自此以下记者广明安上治民之义非复孔
子之言礼于乱生 …… (第 14a 页)
(不至若诗陈风云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是也不苔谓/夫不答于妇若邶风日月庄姜伤已不见荅于先君)
(是/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礼之不可废也乡饮酒礼明
上下长幼共相敬让今若废而不行则尊卑无序故
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所以 …… (第 15b 页)
民者为序也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
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
氂缪以千里此之谓也(远于/万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隆谓尊盛之也始谓其微时也
孔氏颖达 曰引易系辞文(案今易无此文孔谓易系/辞是唐初犹见其文也程)
(迥则谓易纬/通卦验文)言事之初始差错 …… (第 16b 页)
哀公问第二十七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哀公问者善
其问礼此于别录属通论所问二事一者问礼二
者问政
案大戴分问礼 …… (第 17b 页)
哀公所问故合之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
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
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
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
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
尊敬然(长竹丈反别彼/列反数色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足以知礼孔子谦不答也以此
之为尊敬言君子以此故尊礼 孔氏颖达 曰以礼
之所用广大故曰大礼哀公曰否止其谦让也 方
氏悫曰民之所由生礼为大自事天地而下皆有生
者 …… (第 18a 页)
如此所以答哀公礼何其尊之问也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正义王氏肃曰会谓礼之所聚而不可遗处节谓分
之所限而不可过处 孔氏颖达 曰人君既知所生 …… (第 19a 页)
而于礼有所守 叶氏梦得曰礼者中庸而巳中庸
则不以所不能者病人其教人皆其所能也 辅氏
广曰会节言礼之大分
存疑 孔氏颖达 曰会犹期也期节谓天地君臣男女
之期节 陈氏浩曰期节如葬祭有葬祭之时冠昏 …… (第 19b 页)
(黻音弗又以嗣家语作/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正义郑氏康成曰上事行于民有成功乃后续以治
文饰以为尊卑之差 孔氏颖达 曰上三事有成功
然后圣人治理其雕画刻镂文章黼黻以嗣续其事
使每事有尊卑上下文采之异 吴氏澄曰君子 …… (第 20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语也算数也即就也几附缠之
也君子既尊礼民以为顺乃后语以丧祭之礼就安其
居处正其衣服教之莭俭与之同利者上下俱足也
孔氏颖达 曰卑其宫室者制使有度不峻宇雕墙
也车不雕几使有圻鄂也常用之器不用采饰食不
副贰肴膳非唯教民如此而 …… (第 22a 页)
存疑辅氏广曰即安其居犹艮之言止其所也安于
其所止然后以人君之尊国家之富而自奉养者有
莭如下所云也 郑氏康成曰丑类也 孔氏颖达
曰设其豕腊谓丧中之奠脩其宗庙谓除服之后为
之宗庙以鬼享之以序宗族谓祭末留同姓燕饮即
安其居即就也 …… (第 23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实犹富也淫放也固犹故也午其
众逆其族类也当犹称也所犹道也由前用上所言
由后用下所言 孔氏颖达 曰实谓财货充实言今
之君子性行贪婪好货不知厌足使人财力于是尽
竭专意自纵不顺众心是逆忤族类也守道 …… (第 2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愀然变动貌作变也德犹福也辞
让也 方氏悫曰中庸曰人道敏政故人道政为大
陈氏浩曰敢无辞犹言岂敢无辞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国家顺矣明哀公问政之
事自此至终篇皆侍坐而言也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 …… (第 26a 页)
不正矣
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
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
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
以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
政之本与(迎逆敬反舍音舍/与音馀下并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无似犹言不肖大昏国君娶礼也
至言至大也兴敬为亲言相敬则亲 孔氏颖达 曰
公谦言已愚蔽无能似类贤人也人有礼则生所以
治爱人非礼不可礼以敬为主故治礼则先敬敬有
大小若 …… (第 27b 页)
曰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冕服自迎欲亲此妇人所以亲此
妇人欲使妇人亦亲己也
辨正辅氏广曰冕而亲迎躬亲之也躬亲之者所以
…… (第 28b 页)
(也天子则衮冕诸侯以下各用助祭/之服故士昏礼主人爵弁服是也)先圣周公也(孔/疏)
(以答哀公所问故/解先圣为周公)
存疑 孔氏颖达 曰昏礼亲迎二传不同春秋公羊说
自天子至庶人皆亲迎左氏说天子至尊无敌故无
亲迎之礼诸侯有故若疾病则 …… (第 29b 页)
阳以王礼追美之而言其近也韩侯迎止于蹶之里
以侯礼而言其远也及后世或俟于堂而诗人言之
或其臣为之逆而春秋书之皆失也
存异 孔氏颖达 曰鲁得郊天故云天地社稷之主
马氏睎孟曰盖因鲁言之
辨正朱子曰天地盖通天子而言 胡氏安国曰娶
妻 …… (第 30b 页)
之妻子犹吾妻子也不忍以土地之故而害之去之
岐而王迹兴焉 王氏肃曰大王爱姜女国无鳏民
是爱己之身及己之妻子推而爱民之身及民之妻
子也 孔氏颖达 曰上经孔子答哀公以问政之事
此遂广言三代明王为政之道敬其妻子及其身乃
可施政教于天下有道者谓三代 …… (第 33b 页)
之所至直充塞乎天地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
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
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正义郑氏康成曰则法也民者化君者也君之言虽
过民犹称其辞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 孔氏颖
达 曰哀公因上言敬身故此问敬身之事孔子对以
敬身之理 马氏睎孟曰言动者敬身之所宜慎也
拟之而后言则无 …… (第 35a 页)
之也(孔疏人害之故/不能保有其身)不能安土动移失业也(孔疏避/其祸害)
(流移失业是/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知己过而怨天也 孔氏
颖达 曰此答哀公成亲之问遂广明成身之理己能
成则百姓归己善名谓之君子之子是已之脩身使
其亲有君子之名是 …… (第 36a 页)
天夫如是尽性践形者也全体大用于身无一亏缺
故曰成身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正义郑氏康成曰物犹事也 孔氏颖达 曰成身之 …… (第 37a 页)
不过乎物是天道也以上下文推之当从家语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巳如
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巳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
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巳止也是天道者言人君法之当
如是也 王氏肃曰不闭言能通其久言无极 孔
氏颖达 曰孔子又答贵天道之事无为而成言春生 …… (第 38a 页)
明成物之功光被四表格于上下也
公曰寡人憃愚冥烦子志之心也(憃如容反/志音识)
正义郑氏康成曰志读为识识知也冥烦者言不能
明理此事子之心所知也欲其要言使易行 孔氏
颖达
氏悫曰憃言迷而无觉愚言昧而不灵冥则不辨于
事烦则不当于物 …… (第 39b 页)
敬同也孝经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举无过事以孝事
亲是所以成身 孔氏颖达 曰仁人于事无过失孝
子事亲亦于事无过也仁人事亲以敬如事天相似
事天以孝爱如事亲相似据其汎爱则称仁 (第 40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四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仲尼燕居善
其不倦燕居言及于礼著其字言事可法也退朝
而处曰燕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 (第 1a 页)
(广言诸事/遂至于礼)
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
(女音汝后同语鱼/据反下同遍音遍)
正义郑氏康成曰居坐也使之坐凡与尊者言更端
则起也 孔氏颖达 曰周流谓周旋流转言我使汝
等恒以礼周旋流转无不遍于天下 方氏悫曰周
言其不亏于一方流言其不滞于一 …… (第 1b 页)
特言是者感子贡也子贡辨近于给(孔疏子贡问礼/辨而不让夫子)
(因感喻之贡案先问不可谓给/恐是因子 能言故以喻也) 孔氏颖达 曰言不
中礼则于事为失野谓鄙野恭谓便辟足恭捷给之 …… (第 2a 页)
(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不止敏钝不同而已)众人之母言子产慈仁多不
矜庄又与子张相反子产尝以其乘舆济冬涉者而
舆梁不成是慈仁亦违礼(孔疏约/孟子文) 孔氏颖达 曰此
明不中礼之人父义母慈父能教而不能爱母则能 …… (第 3b 页)
节文以礼制之而过者俯而就不及者仰而企斯皆
可以至于中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相示而已明说礼之事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
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 (第 5a 页)
鬼神也尝禘之礼
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
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与音馀/食音嗣)
正义郑氏康成曰领犹治也好善也 孔氏颖达 曰
子游问礼之为体治去恶事而留全善事者与与语 …… (第 5a 页)
道也郊社尝禘馈奠存死之善者也射乡食飨存生
之善者也郊有后稷社有句龙(孔疏明此鬼神是人/之鬼神非易阴阳七)
(八九六/之鬼神) 孔氏颖达 曰仁谓仁恩相存念也
案此恶字只就过不及说领恶全好紧承中字言之
张子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之非仁 …… (第 6b 页)
者党类也(孔疏辨说诗书礼/乐不乖事之义理)体尊卑异而合同(孔疏/若长)
(官与属官尊卑异而共掌一事类/陆氏佃曰若宰相不亲小事之) 孔氏颖达 曰前
经明郊社等礼各有所因故此经广明郊社尝禘明
而用之则有功又广明诸礼所用有功诸事郊社祭
天地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凡言失者无礼故也策谋也祖始
也洽合也言失礼无以为众倡始无以合和众 孔
氏颖达 曰前经明诸事得礼则有其功此明诸事失
礼则有害即事之治言万物之治皆由礼 方氏悫
曰祖言有所继洽言有 …… (第 11b 页)
人各以情相示也(孔疏主人示宾以恩/情宾示主人以敬情)金性内明象
人情也示德相示以德也清庙颂文王之德示事相
示以事也武象武王之大事也 孔氏颖达 曰大飨
谓邻国两君相见县兴谓钟磬兴而动作谓金奏作
也下管象武之上少升歌清庙一句下文既详故略 …… (第 13a 页)
夏籥序兴三也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四也
行中规五还中矩六和鸾中采齐七客出以雍八彻
以振羽九 孔氏颖达 曰郑以献宾乐作一献主君
乐作二升歌三下管四其馀五事王与郑同皇侃以
夏籥合下管为一事郑不数夏籥皇义 …… (第 15b 页)
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孔疏明/上从天)
(子下至俊选皆须礼乐而成/證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 孔氏颖达 曰礼者使
万事合于道理乐者使万事得其节制诗能通达情
意则行礼审正若不能习诗则情意隔绝于礼错缪
…… (第 18b 页)
而禁人之乱司马迁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
而不乱是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古之人皆知诸侯之礼乐 孔氏
颖达 曰以前经大飨是诸侯礼乐之事故知此是申
说前经
案此节是另起泛说不粘诸侯 又案礼归于一仁 …… (第 19b 页)
礼哉故曰于礼虚也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正义郑氏康成曰文为文章所为 孔氏颖达 曰言
能行礼全在乎人 马氏睎孟曰制度者文为之体
文为者制度之用簠簋俎豆所谓制度也升降上下
所谓 …… (第 20b 页)
德然后可不然非所谓其人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与音/馀)
正义郑氏康成曰见其不达于礼 孔氏颖达 曰子
贡惟闻夔善乐不闻夔善礼故问夔穷于礼与
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
达于乐而不 (第 21a 页)
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
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素与偏俱不备耳 孔氏颖达 曰
素谓朴素偏谓不备具皆不得为穷夔礼乐兼有但 …… (第 21a 页)
奥阼宾主之处也(孔疏尔雅云西南隅谓之奥/奥之外有宾位东阶谓之阼)自目
巧以下古今常事不可废改也 孔氏颖达 曰力谓
勉力目巧言但用目准视巧思也古之义者自古以 …… (第 23a 页)
如视听之聪明手足之恭重便是服体郑孔符应之
说非也
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矇矣(矇音/蒙)
正义郑氏康成曰乃晓礼乐不可废改之意 孔氏
颖达 曰经中自目巧以上论礼乐之事质文沿革随
事变改自目巧以下论尊卑上下万代恒行 吴氏
澄曰言三子既闻此 (第 25a 页)
十二条之言昭然有见如人彻
去其蔽目之物然也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孔子閒居者善
其无倦而不亵(一作/衰)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著
其氏言可法也退燕 …… (第 25b 页)
谓祸灾也 王氏肃曰五至五者相因自然而至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泂酌之篇美成王之德凯乐也
弟易也谓成王行乐易之德为民之父母也圣人行
五至三无通幽达微无所 …… (第 26b 页)
自此以下皆谓民之父母者善推其所有以与民共
之云耳不能闻目不能见行之在心也塞满也 孔
氏颖达 曰君子之恩意既至于民故诗之欢乐亦至
极于民既能欢乐至极于民则以礼接下故礼亦至
极于民既礼能至极于 …… (第 28b 页)
(成命篇基始命信宥宽也言文王始信顺天命行/宽弘仁静之化郑意谋为政教民得宽和安静)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尽于此乎意以为说未尽也服
犹习也君子习读此诗起此之义其说有五也 孔
氏颖达 曰子夏疑其未尽故问之孔子告以何为其
尽君子习之犹有五种起发也 方氏悫曰大言光 …… (第 32a 页)
孝也(孔疏祭统云/孝者畜也)使万邦之民竞为孝也就成也将
大也使民之效礼日有所成至月则大矣起犹从也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五节从轻以渐至于重是从
微至著也初时威仪迟迟但舒迟而已二则翼翼而 …… (第 33a 页)
既从则养而无害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不违者民不违君之气志也 孔
氏颖达 曰初言民不违君之气志二云气志既得言
君之气志得于下三云既从民所从也四云日闻四
方及于远也五云既起 …… (第 35a 页)
与天地为三也帝天帝也昭明也假至也祇敬也(孔/疏)
(释诂/文)九围九州之界也是汤之德者是汤奉于无私
之德也 孔氏颖达 曰诗商颂长发之篇美成汤之
辞 方氏悫曰天立乎上地立乎下人立乎中所谓
参也立德以居体固已能参之矣至 …… (第 37a 页)
为政不违天命至于汤升为君又下天之政教甚疾
其圣敬日庄严其明道至于民迟迟然安和天是用
敬之命之用事于九州谓使王也 孔氏颖达 曰汤
降下贤士能速疾不迟假暇也汤以昭明宽暇天下
之士心迟迟然舒缓也 严氏粲曰汤之谦抑所以
自降 …… (第 38a 页)
所以致其决迟迟达天之养所以俟其化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大王之德节论三无私之
事并明汤及文武三代大王之德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 (第 39a 页)
神
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霆音/廷)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天之施化收杀地之载生万物
非有所私也无非教者皆人君所当奉行以为政教
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天地无私圣人则之以为教
天春生夏长秋杀冬藏以风以雨以霜以露化养于 …… (第 39a 页)
王功此文武之德也是文王武王奉天地无私之德此宣
王诗也文武之时其德如此而诗无以言之取类以
明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周文武之德清谓清静明 …… (第 41a 页)
臣 朱子曰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家语作有物将至
其兆必先此语却是窃疑有物讹为耆欲其兆讹为
有开
辨正 孔氏颖达 曰甫甫侯谓吕侯也郑注礼时未见
毛诗传后笺诗乃得之故与礼注别也 邵氏渊曰
耆欲二字古人以明可愿之事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令善也言以名德善闻天乃命之
王也不已不倦止也弛施也协和也大王文王之祖
周道将兴始有令闻 孔氏颖达 曰此总结三代以 …… (第 43b 页)
也此云弛施也言大王弛其文德和此四方之国居
豳而狄人侵之不忍斗其民乃徙居岐山之阳而王
业起焉故云大王之德
通论 孔氏颖达 曰唯云汤与文武不称夏者以夏承 (第 44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四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仲尼燕居善
其不倦燕居言及于礼著其字言事可法也退朝
而处曰燕居此于别录属通论 …… (第 1a 页)
(广言诸事/遂至于礼)
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
(女音汝后同语鱼/据反下同遍音遍)
正义郑氏康成曰居坐也使之坐凡与尊者言更端
则起也 孔氏颖达 曰周流谓周旋流转言我使汝
等恒以礼周旋流转无不遍于天下 方氏悫曰周
言其不亏于一方流言其不滞于一 …… (第 1b 页)
特言是者感子贡也子贡辨近于给(孔疏子贡问礼/辨而不让夫子)
(因感喻之贡案先问不可谓给/恐是因子 能言故以喻也) 孔氏颖达 曰言不
中礼则于事为失野谓鄙野恭谓便辟足恭捷给之 …… (第 2a 页)
(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不止敏钝不同而已)众人之母言子产慈仁多不
矜庄又与子张相反子产尝以其乘舆济冬涉者而
舆梁不成是慈仁亦违礼(孔疏约/孟子文) 孔氏颖达 曰此
明不中礼之人父义母慈父能教而不能爱母则能 …… (第 3b 页)
节文以礼制之而过者俯而就不及者仰而企斯皆
可以至于中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相示而已明说礼之事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
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 (第 5a 页)
鬼神也尝禘之礼
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
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与音馀/食音嗣)
正义郑氏康成曰领犹治也好善也 孔氏颖达 曰
子游问礼之为体治去恶事而留全善事者与与语 …… (第 5a 页)
道也郊社尝禘馈奠存死之善者也射乡食飨存生
之善者也郊有后稷社有句龙(孔疏明此鬼神是人/之鬼神非易阴阳七)
(八九六/之鬼神) 孔氏颖达 曰仁谓仁恩相存念也
案此恶字只就过不及说领恶全好紧承中字言之
张子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之非仁 …… (第 6b 页)
者党类也(孔疏辨说诗书礼/乐不乖事之义理)体尊卑异而合同(孔疏/若长)
(官与属官尊卑异而共掌一事类/陆氏佃曰若宰相不亲小事之) 孔氏颖达 曰前
经明郊社等礼各有所因故此经广明郊社尝禘明
而用之则有功又广明诸礼所用有功诸事郊社祭
天地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凡言失者无礼故也策谋也祖始
也洽合也言失礼无以为众倡始无以合和众 孔
氏颖达 曰前经明诸事得礼则有其功此明诸事失
礼则有害即事之治言万物之治皆由礼 方氏悫
曰祖言有所继洽言有 …… (第 11b 页)
人各以情相示也(孔疏主人示宾以恩/情宾示主人以敬情)金性内明象
人情也示德相示以德也清庙颂文王之德示事相
示以事也武象武王之大事也 孔氏颖达 曰大飨
谓邻国两君相见县兴谓钟磬兴而动作谓金奏作
也下管象武之上少升歌清庙一句下文既详故略 …… (第 13a 页)
夏籥序兴三也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四也
行中规五还中矩六和鸾中采齐七客出以雍八彻
以振羽九 孔氏颖达 曰郑以献宾乐作一献主君
乐作二升歌三下管四其馀五事王与郑同皇侃以
夏籥合下管为一事郑不数夏籥皇义 …… (第 15b 页)
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孔疏明/上从天)
(子下至俊选皆须礼乐而成/證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 孔氏颖达 曰礼者使
万事合于道理乐者使万事得其节制诗能通达情
意则行礼审正若不能习诗则情意隔绝于礼错缪
…… (第 18b 页)
而禁人之乱司马迁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
而不乱是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古之人皆知诸侯之礼乐 孔氏
颖达 曰以前经大飨是诸侯礼乐之事故知此是申
说前经
案此节是另起泛说不粘诸侯 又案礼归于一仁 …… (第 19b 页)
礼哉故曰于礼虚也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
正义郑氏康成曰文为文章所为 孔氏颖达 曰言
能行礼全在乎人 马氏睎孟曰制度者文为之体
文为者制度之用簠簋俎豆所谓制度也升降上下
所谓 …… (第 20b 页)
德然后可不然非所谓其人也
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与音/馀)
正义郑氏康成曰见其不达于礼 孔氏颖达 曰子
贡惟闻夔善乐不闻夔善礼故问夔穷于礼与
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
达于乐而不 (第 21a 页)
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
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素与偏俱不备耳 孔氏颖达 曰
素谓朴素偏谓不备具皆不得为穷夔礼乐兼有但 …… (第 21a 页)
奥阼宾主之处也(孔疏尔雅云西南隅谓之奥/奥之外有宾位东阶谓之阼)自目
巧以下古今常事不可废改也 孔氏颖达 曰力谓
勉力目巧言但用目准视巧思也古之义者自古以 …… (第 23a 页)
如视听之聪明手足之恭重便是服体郑孔符应之
说非也
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矇矣(矇音/蒙)
正义郑氏康成曰乃晓礼乐不可废改之意 孔氏
颖达 曰经中自目巧以上论礼乐之事质文沿革随
事变改自目巧以下论尊卑上下万代恒行 吴氏
澄曰言三子既闻此 (第 25a 页)
十二条之言昭然有见如人彻
去其蔽目之物然也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孔子閒居者善
其无倦而不亵(一作/衰)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著
其氏言可法也退燕 …… (第 25b 页)
谓祸灾也 王氏肃曰五至五者相因自然而至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泂酌之篇美成王之德凯乐也
弟易也谓成王行乐易之德为民之父母也圣人行
五至三无通幽达微无所 …… (第 26b 页)
自此以下皆谓民之父母者善推其所有以与民共
之云耳不能闻目不能见行之在心也塞满也 孔
氏颖达 曰君子之恩意既至于民故诗之欢乐亦至
极于民既能欢乐至极于民则以礼接下故礼亦至
极于民既礼能至极于 …… (第 28b 页)
(成命篇基始命信宥宽也言文王始信顺天命行/宽弘仁静之化郑意谋为政教民得宽和安静)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尽于此乎意以为说未尽也服
犹习也君子习读此诗起此之义其说有五也 孔
氏颖达 曰子夏疑其未尽故问之孔子告以何为其
尽君子习之犹有五种起发也 方氏悫曰大言光 …… (第 32a 页)
孝也(孔疏祭统云/孝者畜也)使万邦之民竞为孝也就成也将
大也使民之效礼日有所成至月则大矣起犹从也
孔氏颖达 曰此以下五节从轻以渐至于重是从
微至著也初时威仪迟迟但舒迟而已二则翼翼而 …… (第 33a 页)
既从则养而无害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不违者民不违君之气志也 孔
氏颖达 曰初言民不违君之气志二云气志既得言
君之气志得于下三云既从民所从也四云日闻四
方及于远也五云既起 …… (第 35a 页)
与天地为三也帝天帝也昭明也假至也祇敬也(孔/疏)
(释诂/文)九围九州之界也是汤之德者是汤奉于无私
之德也 孔氏颖达 曰诗商颂长发之篇美成汤之
辞 方氏悫曰天立乎上地立乎下人立乎中所谓
参也立德以居体固已能参之矣至 …… (第 37a 页)
为政不违天命至于汤升为君又下天之政教甚疾
其圣敬日庄严其明道至于民迟迟然安和天是用
敬之命之用事于九州谓使王也 孔氏颖达 曰汤
降下贤士能速疾不迟假暇也汤以昭明宽暇天下
之士心迟迟然舒缓也 严氏粲曰汤之谦抑所以
自降 …… (第 38a 页)
所以致其决迟迟达天之养所以俟其化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大王之德节论三无私之
事并明汤及文武三代大王之德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 (第 39a 页)
神
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霆音/廷)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天之施化收杀地之载生万物
非有所私也无非教者皆人君所当奉行以为政教
也 孔氏颖达 曰此论天地无私圣人则之以为教
天春生夏长秋杀冬藏以风以雨以霜以露化养于 …… (第 39a 页)
王功此文武之德也是文王武王奉天地无私之德此宣
王诗也文武之时其德如此而诗无以言之取类以
明之 孔氏颖达 曰此明周文武之德清谓清静明 …… (第 41a 页)
臣 朱子曰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家语作有物将至
其兆必先此语却是窃疑有物讹为耆欲其兆讹为
有开
辨正 孔氏颖达 曰甫甫侯谓吕侯也郑注礼时未见
毛诗传后笺诗乃得之故与礼注别也 邵氏渊曰
耆欲二字古人以明可愿之事 …… (第 4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令善也言以名德善闻天乃命之
王也不已不倦止也弛施也协和也大王文王之祖
周道将兴始有令闻 孔氏颖达 曰此总结三代以 …… (第 43b 页)
也此云弛施也言大王弛其文德和此四方之国居
豳而狄人侵之不忍斗其民乃徙居岐山之阳而王
业起焉故云大王之德
通论 孔氏颖达 曰唯云汤与文武不称夏者以夏承 (第 44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五
坊记第三十(坊音防徐/扶访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坊记者以其
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
论此篇凡三十九章体例不一 …… (第 1a 页)
(辟读譬坊防古/字通用与平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民所不足谓仁义之道也失道则
放辟邪侈也严其禁尚不能止况不禁乎命谓教令
孔氏颖达 曰此节𤼵端总明所坊之事此篇悉言 …… (第 1b 页)
(簟反亡/读无)
正义郑氏康成曰约犹穷也此节文者谓农有田里
之差士有爵命之级慊恨不满之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人贫富皆失于道故圣人制礼而为之节
文制富者居室丈尺俎豆衣服之事须有法度不至
骄也为贫者制 …… (第 3b 页)
(方也是子男/城方五里也)百雉者所谓大都三国之一(孔疏子男/五里积千)
(五百步左传云大都参分国之一子男大都/三分国城而居其一是大都五百步为百雉) 孔氏
颖达
曰此明上下制度有限防其奢僭畔逆之事诗
大雅桑柔篇时卿大夫亦有畔而独言诸侯举其重
也家富不过百乘者 …… (第 5b 页)
贵贱之分而诸侯大夫等差如此者盖坊民为主其
弊也诸侯倍畔以相篡所谓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者此也 陈氏浩曰贪犹欲也荼苦菜也毒螫虫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左传云唯卿备百邑地方百里也 …… (第 6a 页)
氏之疑不为无见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
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别彼列反/朝直遥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位朝位也 孔氏颖达 曰疑谓是
非不决当用礼以章明之微谓幽隐不著当用礼以
分别之 叶氏梦得曰贵贱以爵列也爵以诏德观
…… (第 7b 页)
氏梦得曰章疑异于决疑疑者似同而异章言其显
也决言其成也别微异于明微微者似有而无别言
其有辨也明言其既著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犯君一节明章疑别嫌恐
尊卑相僭使人疑惑之事
案以下分两大支一言辨上下一言别内外皆以夫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犯犹僭也齿年也礼六十以上笾
豆有加贵秩异者良善也言无善之人善遥相怨贪
爵禄好得无让以至亡巳 孔氏颖达 曰诗小雅角
弓篇引之证上每事须让也 方氏悫曰礼六十以
上笾豆有加故觞豆以犯齿言三命不齿席于尊东 …… (第 12b 页)
而号无告言死者见背其家之老弱号呼称冤无所
告理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坊人背死向生之事利
禄之事假令死之与生并宜俱得则先与死者而后
生者则民皆不背于死者也亡谓身 …… (第 14b 页)
诗言献公当思先君定公以孝于寡人(孔疏所引诗/卫庄姜送归)
(妾也郑与诗注不同/者后得毛传故也) 孔氏颖达 曰诗言归妾戴妫
念先君庄公以妇道勖勉寡人寡人庄姜自谓 姚 …… (第 15a 页)
禄赐车服则让道兴贤者能者人所服也技犹艺也
人尚德不尚言约与先互言耳君子约则小人多矣
小人先则君子后矣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
其德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尚贤能重言行之事约谓
省约 方氏悫曰贵人而贱禄尚技而贱车皆谓任
贤使能锡予之无所吝也上之所 …… (第 16a 页)
尊也涖临也报礼重者犹言能死其难先民谓上古
之君也询谋也刍荛下民之事也言古之人君将有
政教必谋之于庶民乃施之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
板之篇引之證上酌民言之事 陆氏佃曰酌之于
民还以治民我无为也顺民而巳岂有犯哉 方氏
…… (第 17a 页)
酌民言则上敬其下下天上施则下尊其上古人惟
民是畏信则使民之可信让则制行不以巳故民尊
君如天尽敬事之诚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在上不取民言违戾于下则民怨
怒以犯于上若不仰君如天虽有君恩而在下不领
则祸乱之事起也
案此为 …… (第 17b 页)
用鄂鄂论语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内
则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諌谏若不入起敬
起孝悦则复谏此所谓不倦匮乏也孝子无乏止之
时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既醉篇美成王告太平之
诗
馀论叶氏梦得曰虽从命而有所谓不从命故曰从
义不从命虽微谏而有 …… (第 21b 页)
其美也或不可从则几谏以望其改所谓弛其过也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诗
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正义郑氏康成曰睦厚也党犹亲也合族谓与族人
燕与族人食令善也绰绰宽容貌交犹更瘉病也
孔氏颖达 曰君子因亲睦之道以会聚宗族为燕食
之礼诗小雅角弓篇刺幽王不亲九族之诗言此有
德者善于兄弟故绰绰然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父之执与父执志同者也可以乘
其车车于身差远也谓与己位等 孔氏颖达 曰
衣在身车比衣稍远故可以乘其车若尊卑悬绝不
可传通车服故知与巳位等但是父之执故不可衣
其衣也 …… (第 2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同位尊卑等为其相亵辟君也忝
辱也为君不君与臣子相亵则辱先祖矣君父之道
宜尊严 孔氏颖达 曰尚书太甲三篇伊尹戒太甲
之辞 陈氏浩曰言君不君而与臣相亵则辱其先
祖以喻父不自尊而与卑者同位亦 …… (第 24b 页)
衍也
子云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脩宗
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正义郑氏康成曰有事有所事也(孔疏言所以祭/祀有尸宗庙有)
(主者示民有/所尊事故也) 孔氏颖达 曰人君脩立宗庙恭敬祀 …… (第 26a 页)
敬也(孔疏此据一国风俗奢俭不得/以天子诸侯俱用太牢为妨)春秋传曰黍稷
非馨明德惟馨信矣引诗者言君子飨燕非专为酒
殽亦以观威仪讲德也 孔氏颖达 曰前经坊民以
为孝之道此经教民以为敬行义之事菲薄也没过
也君子不以贫窭菲薄废礼不行不以财物丰多华 …… (第 27b 页)
而献酬之咸有荐俎也堂上堂下言祭时肃敬之威
仪也卒尽也获得也言在庙中者不失其礼仪皆欢
喜得其节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恭敬之义使
礼仪各得其所醴齐醍齐澄酒味薄者在上味厚者
在下贵薄贱厚示民不贪淫于味也尸饮 …… (第 29a 页)
趋走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霤饭于牖
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
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子云
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
者(饭音/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远之所以崇敬也阼或为堂既葬
哀而哭踊于是吊之从周周于送死尤备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送丧渐远吊哭有节示民不背之事乡
饮酒礼主人迎宾至门三辞至阶三让皆主人先入 …… (第 30a 页)
明年而卓子杀矣(孔疏僖九年秋九月晋侯诡诸卒/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十年)
(里克弑其君卓/是踰年称君也)弑父不子之甚 孔氏颖达 曰此明 …… (第 31b 页)
其大夫归择立君曰其卜贰圉也不疑不疑于君之
尊也父母在身及财皆当统于父母者也有犹专也
臣亦统于君车马家物之重者 孔氏颖达 曰此明
事君父之道君无骨肉之亲若不为重服民则疑君 …… (第 33b 页)
见谓有疾也不视犹不内也易言必先种之乃得穫
若先菑乃得畬也安有无事而取利者乎行犹事也
言务得其禄不务其事 孔氏颖达 曰此明坊民使
轻财重礼贵行贱禄之事先行相见之礼是先事乃
后用币帛是后禄也先用财而后行礼民则化之贪 …… (第 35b 页)
可见而以疾辞也今易作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
往此直言凶以义断之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畬三岁曰新
田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尔雅作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孙
炎云菑始杀草木新田新成柔田畬舒缓也此注误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 …… (第 37a 页)
(子曰葑菲根茎皆可食根有时而美恶故孔疏云根/善无并取其根不尽利也根恶无并弃其叶不求备)
(也诗有二义此/只重不尽利) 孔氏颖达 曰此明贵义轻利以坊
民之事言君子不尽竭其利当以馀利遗与民也诗
小雅大田之诗刺幽王无道矜寡不能自存 …… (第 38a 页)
此则德美之音不离令名我愿与女同死矣
辨正 孔氏颖达 曰记引诗本明无尽利之事当云上
无尽利于民则道德之音无有乖违己可及君同至
于死郑注记时未见毛传乃别 …… (第 39a 页)
犹进也(孔疏自进其/身以求男)伐柯伐木以为柯也克能也蓺
犹树也言取妻之法必有媒如伐柯之必须斧也取
妻之道必告父母如树麻当先易治其田 孔氏颖
达
曰诗齐风南山篇刺齐襄公与妹文姜通淫之事
(案今齐风作析薪如之何/伐柯在豳风或引者误)
存疑郑氏康 (第 39b 页)
成曰横从横行治其田也
案从直也诗东南其亩南其亩为从东其亩为横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总坊男女淫奔之事
夫妇重慎之义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
之以此坊民 …… (第 40a 页)
人某氏薨孟子盖其且字(孔疏既笄而字当云伯姬/季姬今云孟子故知且字)
(之案且者聊苟/ 意姑为此字) 孔氏颖达 曰此坊民取同姓为妻
之事妾贱不知其所生本姓但卜其姓吉乃取之依
春秋例此吴女当云夫人姬氏至自吴薨当 …… (第 40b 页)
闻大飨飨诸侯来朝者也夫人之礼使人摄(孔疏王/飨诸侯)
(及诸侯自相飨同姓后夫/人亲献异姓则使人摄) 孔氏颖达 曰此坊男女
非因祭祀不得相聚会也唯祭时男女乃得交爵故 …… (第 41a 页)
故丧病也 徐氏师曾曰以避远者以避嫌故远之
也朋友之交以下谓凡朋友皆然不止谓寡妇之子
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于族一节更申明男女相
远又坊人同姓淫泆之事
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
纪 …… (第 43b 页)
违宫事不至不亲夫以孝舅姑也春秋成公九年春
二月伯姬归于宋夏五月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是时
宋共公不亲迎恐其有违而致之也 孔氏颖达 曰
恐事之违恐此女于昏事乖违 成氏伯玙曰妇人
谓夫之父母曰舅姑男子谓妻之父母亦曰舅姑但
加外字 (第 45a 页)
钦定礼记义疏卷六十五
坊记第三十(坊音防徐/扶访反)
正义 孔氏颖达 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坊记者以其
记六艺之义所以坊人之失者也此于别录属通
论此篇凡三十九章体例不一 …… (第 1a 页)
(辟读譬坊防古/字通用与平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民所不足谓仁义之道也失道则
放辟邪侈也严其禁尚不能止况不禁乎命谓教令
孔氏颖达 曰此节𤼵端总明所坊之事此篇悉言 …… (第 1b 页)
(簟反亡/读无)
正义郑氏康成曰约犹穷也此节文者谓农有田里
之差士有爵命之级慊恨不满之貌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小人贫富皆失于道故圣人制礼而为之节
文制富者居室丈尺俎豆衣服之事须有法度不至
骄也为贫者制 …… (第 3b 页)
(方也是子男/城方五里也)百雉者所谓大都三国之一(孔疏子男/五里积千)
(五百步左传云大都参分国之一子男大都/三分国城而居其一是大都五百步为百雉) 孔氏
颖达
大雅桑柔篇时卿大夫亦有畔而独言诸侯举其重
也家富不过百乘者 …… (第 5b 页)
贵贱之分而诸侯大夫等差如此者盖坊民为主其
弊也诸侯倍畔以相篡所谓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者此也 陈氏浩曰贪犹欲也荼苦菜也毒螫虫也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左传云唯卿备百邑地方百里也 …… (第 6a 页)
氏之疑不为无见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
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别彼列反/朝直遥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位朝位也 孔氏颖达 曰疑谓是
非不决当用礼以章明之微谓幽隐不著当用礼以
分别之 叶氏梦得曰贵贱以爵列也爵以诏德观
…… (第 7b 页)
氏梦得曰章疑异于决疑疑者似同而异章言其显
也决言其成也别微异于明微微者似有而无别言
其有辨也明言其既著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犯君一节明章疑别嫌恐
尊卑相僭使人疑惑之事
案以下分两大支一言辨上下一言别内外皆以夫
…… (第 8a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犯犹僭也齿年也礼六十以上笾
豆有加贵秩异者良善也言无善之人善遥相怨贪
爵禄好得无让以至亡巳 孔氏颖达 曰诗小雅角
弓篇引之证上每事须让也 方氏悫曰礼六十以
上笾豆有加故觞豆以犯齿言三命不齿席于尊东 …… (第 12b 页)
而号无告言死者见背其家之老弱号呼称冤无所
告理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坊人背死向生之事利
禄之事假令死之与生并宜俱得则先与死者而后
生者则民皆不背于死者也亡谓身 …… (第 14b 页)
诗言献公当思先君定公以孝于寡人(孔疏所引诗/卫庄姜送归)
(妾也郑与诗注不同/者后得毛传故也) 孔氏颖达 曰诗言归妾戴妫
念先君庄公以妇道勖勉寡人寡人庄姜自谓 姚 …… (第 15a 页)
禄赐车服则让道兴贤者能者人所服也技犹艺也
人尚德不尚言约与先互言耳君子约则小人多矣
小人先则君子后矣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
其德 孔氏颖达 曰此明尚贤能重言行之事约谓
省约 方氏悫曰贵人而贱禄尚技而贱车皆谓任
贤使能锡予之无所吝也上之所 …… (第 16a 页)
尊也涖临也报礼重者犹言能死其难先民谓上古
之君也询谋也刍荛下民之事也言古之人君将有
政教必谋之于庶民乃施之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
板之篇引之證上酌民言之事 陆氏佃曰酌之于
民还以治民我无为也顺民而巳岂有犯哉 方氏
…… (第 17a 页)
酌民言则上敬其下下天上施则下尊其上古人惟
民是畏信则使民之可信让则制行不以巳故民尊
君如天尽敬事之诚
存疑 孔氏颖达 曰在上不取民言违戾于下则民怨
怒以犯于上若不仰君如天虽有君恩而在下不领
则祸乱之事起也
案此为 …… (第 17b 页)
用鄂鄂论语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内
则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諌谏若不入起敬
起孝悦则复谏此所谓不倦匮乏也孝子无乏止之
时 孔氏颖达 曰诗大雅既醉篇美成王告太平之
诗
馀论叶氏梦得曰虽从命而有所谓不从命故曰从
义不从命虽微谏而有 …… (第 21b 页)
其美也或不可从则几谏以望其改所谓弛其过也
子云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故君子因睦以合族诗
云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正义郑氏康成曰睦厚也党犹亲也合族谓与族人
燕与族人食令善也绰绰宽容貌交犹更瘉病也
孔氏颖达 曰君子因亲睦之道以会聚宗族为燕食
之礼诗小雅角弓篇刺幽王不亲九族之诗言此有
德者善于兄弟故绰绰然 …… (第 22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父之执与父执志同者也可以乘
其车车于身差远也谓与己位等 孔氏颖达 曰
衣在身车比衣稍远故可以乘其车若尊卑悬绝不
可传通车服故知与巳位等但是父之执故不可衣
其衣也 …… (第 23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同位尊卑等为其相亵辟君也忝
辱也为君不君与臣子相亵则辱先祖矣君父之道
宜尊严 孔氏颖达 曰尚书太甲三篇伊尹戒太甲
之辞 陈氏浩曰言君不君而与臣相亵则辱其先
祖以喻父不自尊而与卑者同位亦 …… (第 24b 页)
衍也
子云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有主也示民有事也脩宗
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正义郑氏康成曰有事有所事也(孔疏言所以祭/祀有尸宗庙有)
(主者示民有/所尊事故也) 孔氏颖达 曰人君脩立宗庙恭敬祀 …… (第 26a 页)
敬也(孔疏此据一国风俗奢俭不得/以天子诸侯俱用太牢为妨)春秋传曰黍稷
非馨明德惟馨信矣引诗者言君子飨燕非专为酒
殽亦以观威仪讲德也 孔氏颖达 曰前经坊民以
为孝之道此经教民以为敬行义之事菲薄也没过
也君子不以贫窭菲薄废礼不行不以财物丰多华 …… (第 27b 页)
而献酬之咸有荐俎也堂上堂下言祭时肃敬之威
仪也卒尽也获得也言在庙中者不失其礼仪皆欢
喜得其节也 孔氏颖达 曰此明祭祀恭敬之义使
礼仪各得其所醴齐醍齐澄酒味薄者在上味厚者
在下贵薄贱厚示民不贪淫于味也尸饮 …… (第 29a 页)
趋走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霤饭于牖
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
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背也子云
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
者(饭音/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远之所以崇敬也阼或为堂既葬
哀而哭踊于是吊之从周周于送死尤备也 孔氏
颖达 曰此明送丧渐远吊哭有节示民不背之事乡
饮酒礼主人迎宾至门三辞至阶三让皆主人先入 …… (第 30a 页)
明年而卓子杀矣(孔疏僖九年秋九月晋侯诡诸卒/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十年)
(里克弑其君卓/是踰年称君也)弑父不子之甚 孔氏颖达 曰此明 …… (第 31b 页)
其大夫归择立君曰其卜贰圉也不疑不疑于君之
尊也父母在身及财皆当统于父母者也有犹专也
臣亦统于君车马家物之重者 孔氏颖达 曰此明
事君父之道君无骨肉之亲若不为重服民则疑君 …… (第 33b 页)
见谓有疾也不视犹不内也易言必先种之乃得穫
若先菑乃得畬也安有无事而取利者乎行犹事也
言务得其禄不务其事 孔氏颖达 曰此明坊民使
轻财重礼贵行贱禄之事先行相见之礼是先事乃
后用币帛是后禄也先用财而后行礼民则化之贪 …… (第 35b 页)
可见而以疾辞也今易作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
往此直言凶以义断之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畬三岁曰新
田
辨正 孔氏颖达 曰尔雅作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孙
炎云菑始杀草木新田新成柔田畬舒缓也此注误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 …… (第 37a 页)
(子曰葑菲根茎皆可食根有时而美恶故孔疏云根/善无并取其根不尽利也根恶无并弃其叶不求备)
(也诗有二义此/只重不尽利) 孔氏颖达 曰此明贵义轻利以坊
民之事言君子不尽竭其利当以馀利遗与民也诗
小雅大田之诗刺幽王无道矜寡不能自存 …… (第 38a 页)
此则德美之音不离令名我愿与女同死矣
辨正 孔氏颖达 曰记引诗本明无尽利之事当云上
无尽利于民则道德之音无有乖违己可及君同至
于死郑注记时未见毛传乃别 …… (第 39a 页)
犹进也(孔疏自进其/身以求男)伐柯伐木以为柯也克能也蓺
犹树也言取妻之法必有媒如伐柯之必须斧也取
妻之道必告父母如树麻当先易治其田 孔氏颖
达
(案今齐风作析薪如之何/伐柯在豳风或引者误)
存疑郑氏康 (第 39b 页)
成曰横从横行治其田也
案从直也诗东南其亩南其亩为从东其亩为横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篇末总坊男女淫奔之事
夫妇重慎之义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
之以此坊民 …… (第 40a 页)
人某氏薨孟子盖其且字(孔疏既笄而字当云伯姬/季姬今云孟子故知且字)
(之案且者聊苟/ 意姑为此字) 孔氏颖达 曰此坊民取同姓为妻
之事妾贱不知其所生本姓但卜其姓吉乃取之依
春秋例此吴女当云夫人姬氏至自吴薨当 …… (第 40b 页)
闻大飨飨诸侯来朝者也夫人之礼使人摄(孔疏王/飨诸侯)
(及诸侯自相飨同姓后夫/人亲献异姓则使人摄) 孔氏颖达 曰此坊男女
非因祭祀不得相聚会也唯祭时男女乃得交爵故 …… (第 41a 页)
故丧病也 徐氏师曾曰以避远者以避嫌故远之
也朋友之交以下谓凡朋友皆然不止谓寡妇之子
也
总论 孔氏颖达 曰自此至于族一节更申明男女相
远又坊人同姓淫泆之事
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
纪 …… (第 43b 页)
违宫事不至不亲夫以孝舅姑也春秋成公九年春
二月伯姬归于宋夏五月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是时
宋共公不亲迎恐其有违而致之也 孔氏颖达 曰
恐事之违恐此女于昏事乖违 成氏伯玙曰妇人
谓夫之父母曰舅姑男子谓妻之父母亦曰舅姑但
加外字 (第 4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