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書類
禮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詔令奏議類
目錄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中有白兔/命人捕逐斯须园苗尽矣内史李昭德曰昔闻苍鹰狱)
(吏今见白/兔御史)胆落(温造字简舆为侍御史 李祐
自夏州入/拜金吾违制马一百五十匹造正衙弹)
(奏祐胆战汗流谓人曰吾夜踰蔡州城擒吴元/济未尝心动今日胆 (第 37a 页)
光治之谋也士良能擒光治以致)
(秀琳愬许之果擒光治而降秀琳又署秀琳为衙将秀/琳感恩谓愬曰若欲破贼须得 李祐
愬命其将田进诚)
(以骑三百擒祐而还官军尝苦祐皆请杀之愬不听解/縳而客礼之署为散兵马使令佩刀巡警出入 …… (第 22b 页)
愬愬益知贼中)
(虚实陈许节度使李光颜勇冠诸军贼悉以精卒抗光/颜由是愬乘其无备遂袭蔡使告期于裴度夜以 李祐)
(
率愬自将中军田进诚以后军三千殿而行时阴晦而/雪大风裂旗旆士卒苦寒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
(吴元济也 (第 22b 页)
诸将失色监军使哭而言曰果落 李祐
计中/愬不听促令进军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贼恃其房) …… (第 22b 页)
(朗山之固晏然无一人知之 李祐
李中义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发其门留击柝者黎明雪)
(亦止愬入止元济外宅蔡吏告元济曰城已 (第 23a 页)
人之际盖亦混然而已不复一举目而为省察也(陈伯/厚唐)
(史论/断)
肃宗时李勉劾管崇嗣宪宗时温造劾 李祐
管崇嗣尝
背阙而坐笑语哗纵为御史李勉所劾矣今于阙下复
先至而驰是管崇嗣乃武夫崛起无礼于朝廷者也而 (第 17a 页)
丨马不前未几愈贬潮州途中遇丨湘冒)
(雪来曰忆花上之句乎/公询其地乃丨丨青琐)淮蔡雪(吴元济叛李愬用 李祐
计夜袭/会雪至城下有鹅鸭池击之以)
(乱军声遂縳/元济唐史)玉马雪(王腾雪平地数尺营门前数丈雪融不 (第 69b 页)
 东城(榆林东北八/里属振武)西城(丰州西北八/十里天德军)中城(榆林汉/名九原)
朔方五城(地理志长庆间 李祐
筑/于芦子关以护塞外)
 乌延 宥州 临塞 阴河 陶子
石头五城(韩滉/所筑) (第 6b 页)
安之术君集
以太子暗劣欲乘衅图之因劝之反汉王元昌亦劝太
子反驸马都尉杜荷为太子所亲昵预其反谋太子闻 齐王祐
反于齐州谓纥干承基曰我宫西墙去大内正
二十步耳与卿为大事岂比 (第 7b 页)
齐王
乎夏四月承基上变
告太子谋反敕长孙无忌与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 (第 7b 页)
  平陵城
后山丛谈云齐之龙山镇有平陆故城高五丈四方五
里附城有走马台其高半之阔五之三上下如一其西

与南则在内东北则在外莫晓其理今平陵城故址尚
在在历城章丘界所谓走马台者不可复识矣坡公诗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即此地孟子之平
陆则在今汶上县此城本东平陵 唐齐王祐
反县人不
从太宗嘉之诏改县名为全节后山云平陆亦讹也
  终南草堂图
程幼洪(邑/)邸中阅宣和御府所藏 (第 19b 页)
三李福(一和王一赵王一定州刺史又一唐书有传又/一见太平广记又一宋李全兄共六人)
李祐(一蜀王孙一太宗子一昭宗子一申王孙一嘉/王一蔡王又一淮西将共唐有七)
二李清(一新平郡王一常山郡公又一见唐诗纪事一/李澄子见传一隋宫人遇仙一见广记再生类)
二李宗闵(一 …… (第 23b 页)
 澄观又有曹溪别出第二世五台山华严澄观大师
诸人外如李涉李清李远李洞李续李谅俱诗人李邕
 李汉李繁李邰李程李绅俱文士李纲李绛李晟李
 福 李祐
等俱名臣考之宗室并有同者罗泌谓张良
 有九王言十八今唐才三百年而有八 (第 29a 页)
李祐
六李福
 五李清李恪四李晟李绅以异代错综之可胜数哉
 
  (第 29a 页)
公梓州刺史一资
王两李侠一库部员外郎一国子祭酒两李玠一苍梧
郡公一河西郡王两李秘一左散骑常侍一景王两
一諌议大夫一蔡王两李逸一嗣岐王一雅王两李
迥一绛州长史一韩王两李俨一新平郡王一宣城郡
王两李汭一清河 (第 13b 页)
尾拉一吏杀之天子闻之怒使送阙下召
见曰汝推吾碑杀吾吏谓何答曰臣事李愬岁久且吴
秀琳蔡之奸贼也而愬降之 李祐
蔡之骁将也而愬擒
之蔡之爪牙脱落于是矣及元济缚虽丞相与二三辈
不能先知也蔡平之后刻石纪功尽归丞相而愬 (第 10a 页)
  捡放灾伤
水旱灾伤农民陈诉郡县不能体朝廷德意或虑减放
苗米则额外加耗之入为之有亏故往往从窄比年以
来但有因赈济虚数而冒赏者至于蠲租失实于民不
便者未尝小惩宣和之世执政不能尽贤而其所施行
盖有慰人心京西运判 李祜
奏房州民数百人陈言灾 (第 6b 页)
  唐孙处约事

新唐书来济传云初济与高智周郝处俊孙处约客宣
城石仲览家仲览衍于财有器识待四人甚厚私相与
言志处俊曰愿宰天下济及智周亦然处约曰宰相或
不可冀愿为通事舍人足矣后济领吏部处约始以瀛
州书佐入调济遽注曰如志遂以为通事舍人后皆至
公辅高智周传云智周始与郝处俊来济孙处约共依
江都石仲览仲览倾产结四人驩因请各语所期处俊
曰丈夫惟无仕仕至宰相乃可智周济如之处约曰得

为舍人在殿中周旋吐纳可也后济居吏部处约以瀛
州参军入调济曰如志拟通事舍人毕降阶劳问平生
案两传相去才一卷不应重复如此可谓冗长本出韩
琬所撰御史台记而所载自不实处约传贞观中为
王祐
记室祐多过失数上书切諌王诛太宗得其书擢
中书舍人是岁十七年癸卯来济次年亦为中书舍人
永徽三年拜相六年 (第 10a 页)
 建昌侯虑作斗鸭栏逊曰君侯宜勤览经典用此何
 为南史王僧达传僧达为太子舍人坐属疾而往杨
 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劾新唐书 齐王祐
传祐喜养
 斗鸭方未反狸齰鸭四十馀绝其头去及败牵连诛
 死者凡四十馀人则古盖有之又唐田令孜传僖宗
  (第 17a 页)
 坐位之后画汉魏以下名臣并列善言美事
永徽五年吐蕃献大佛庐高五丈广二十步

祖咏试雪霁望终南诗限六十字成四句纳主司诘之
 对曰意尽
咸通九年正月始以 李赞
皇孙延古起家为集贤校理
诸名族重京官而轻外任故杨汝士建节后诗云抛却
 弓刀上砌台上方楼殿窣云开山僧见 (第 4a 页)
    十四篇大抵因孟子之言推阐以尽其义独
    其不自立论而必假借姓氏类乎庄列之寓
    言又如与民同乐本庄暴 齐王
之事而移于
    隔章之乐正子鲁君义颇无取然其委曲发
    明亦时有至理不可废也昔扬雄作太元以 (第 1b 页)
李愬讨吴元济初贼将吴秀琳之降愬单骑至栅下
与之语亲释其缚以为衙将秀琳感恩期于效报谓愬
曰若欲破贼须得 李祐
某无能为也祐者贼之骑将有
胆略守兴桥栅尝侮易官军去来不可备愬召其将史
用诚诫之曰今祐以众获麦于张柴尔 …… (第 70a 页)
习之愬乃拜祐为散兵马使令佩刀
巡警出入帐中略无猜间李光颜节制陈许贼悉以精
卒抗光颜先是愬乘其无备夜以 李祐
率突将三千为
先锋李忠义副之愬自帅中军三千田进诚以后军三 …… (第 70b 页)
柴巳东师人未蹈其境皆谓必不生还既
至张柴诸将请所止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也诸军咸
失色监军使哭而言曰果落 李祐
计中愬不听速令进
军愬道分五百人断洄曲路桥又分五百人断朗山路
至悬瓠城夜半雪逾甚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击 …… (第 71a 页)
乱军声贼恃吴房朗山之固晏然无一人知者 李祐

忠义坎墉而先登敢锐者从之尽杀守门卒而发其关
留击柝者黎明雪亦止愬入止元济外宅蔡吏告元济
曰城已陷 (第 71b 页)
   唐公肃远识
待制唐公肃雅有远识先与丁晋公同举进士剧相善
居水匮街与晋公宅相对一日朝廷自金陵召晋公将
大用唐遂徙居州北避之虞部员外郎李畋往咨其由
唐曰谓之入即大拜权势日隆若数与往还事涉依附
或经旬不见情必猜疑故避之期岁晋公黜岭外李复

谒唐唐曰果然盖丁之才术乃 唐李赞
皇之流勋多而
德寡任智而鲜仁可以佐三事不可以冢庶僚若太祖
朝赵中令吕丞相居其上则丁之用不私位不危矣朝 (第 30b 页)
万人转相惑 李赞
皇德裕在浙西也命于大市集人置
金取其水于市司取猪肉五斤煮云若圣水也肉当如
故逡巡肉熟烂自此人心稍定妖 (第 17a 页)
卿卿惭长近之矣吉甫生德裕为相十年正拜太尉清
直无党
李司空愬之讨吴元济也破新栅擒贼将 李祐
将斩而
后免之解衣辍食与祐卧起帐中半岁推之肝胆然后
授以精甲使为先锋虽祐妻子在贼中愬不疑也夜冒
风雪 (第 17a 页)
  贾氏谈录(张洎/)
庚午岁予衔命宋都舍于怀信驿左补阙贾黄中丞相
魏公之裔也好古博雅善于谈论每款接常益所闻公
馆多暇偶成编缀凡六条号曰贾氏谈论录贻诸好事
者云耳 李赞
皇初掌北门奏记有相者谓公它日位极人臣但
厄在白马耳及登相位虽亲族亦未常有畜白马者会
昌初再入庙堂专持 (第 5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