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樂類
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時令類
法制類
目錄類
雜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正一部
受禅黄门侍郎对管华近帝谓曰我起晋阳为卿一
门 温造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
祖大雅外五世祖李绩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
之 温庭筠 述怀诗采地荒遗野爰田失故都注予
先祖国朝公相晋阳佐命食采于并汾也 (第 33a 页)
门 温造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曰臣五世
祖大雅外五世祖李绩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
之 温庭筠 述怀诗采地荒遗野爰田失故都注予
先祖国朝公相晋阳佐命食采于并汾也 (第 33a 页)
观泠云庵入焉
紫极宫 唐温庭筠 有题河中紫极宫诗
廖阳宫在城西南元至元四年建其下院在城南十五
里韩阳镇后并元都丹阳太虚广孝栖云五观 (第 28b 页)
紫极宫 唐温庭筠 有题河中紫极宫诗
廖阳宫在城西南元至元四年建其下院在城南十五
里韩阳镇后并元都丹阳太虚广孝栖云五观 (第 28b 页)
王起集一百二十卷注崔融宝图赞一卷
王涯集十卷又翰林歌词一卷
柳仲郢集二十卷
温庭筠 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文献通考作七/卷有外集一卷)诗
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又 …… (第 38a 页)
右地志
魏王象皇览四十馀部部数十篇通八百馀万字
梁裴子野类林三卷
隋于仲文略览三十卷
唐柳仲郢柳氏自备三十卷
白居易白氏六帖 白氏家传记三十卷
裴矩与欧阳询陈叔达等撰艺文类聚一百卷
温庭筠 学海三十卷记室备要三卷
裴说修文异名录十一卷搢绅要录二卷 …… (第 59a 页)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温庭筠 采茶录一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十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徐贤相马经
司空舆图发燄录一卷(舆图父大 (第 76b 页)
王涯集十卷又翰林歌词一卷
柳仲郢集二十卷
温庭筠 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文献通考作七/卷有外集一卷)诗
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又 …… (第 38a 页)
右地志
魏王象皇览四十馀部部数十篇通八百馀万字
梁裴子野类林三卷
隋于仲文略览三十卷
唐柳仲郢柳氏自备三十卷
白居易白氏六帖 白氏家传记三十卷
裴矩与欧阳询陈叔达等撰艺文类聚一百卷
温庭筠 学海三十卷记室备要三卷
裴说修文异名录十一卷搢绅要录二卷 …… (第 59a 页)
王勃平台秘略 王维画学密诀一卷
温庭筠 采茶录一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十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徐贤相马经
司空舆图发燄录一卷(舆图父大 (第 76b 页)
小站营荷花 殷 峄
秋期妄意藕如船村种荷花代种田绿酒不分沙水际
风香争度午薰前轻粘白雪双飞鹭远接明霞一色天
无限故乡蘋蓼梦今宵身带五湖烟
祁县有怀 温飞卿
金茎一册傍纱笼照字灯花异样红名满苦遭当路忌
卑官长以浪游终怜才几见如饥渴触讳真宜致阨穷
不读南华非害 (第 114a 页)
秋期妄意藕如船村种荷花代种田绿酒不分沙水际
风香争度午薰前轻粘白雪双飞鹭远接明霞一色天
无限故乡蘋蓼梦今宵身带五湖烟
祁县有怀 温飞卿
金茎一册傍纱笼照字灯花异样红名满苦遭当路忌
卑官长以浪游终怜才几见如饥渴触讳真宜致阨穷
不读南华非害 (第 114a 页)
其佐令狐楚为请乃免(唐书/) 温庭筠
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
庭筠不乐上书千馀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尝过淮
南丐钱扬子院夜醉 (第 102b 页)
为逻卒击折其齿(同上/)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于知识无人可属
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蜂蝶(清/)
(异录/) (第 102b 页)
敕乡贡进士 温庭筠 早随计吏夙著雄名徒负不羁之
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 …… (第 102b 页)
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隋县尉舍人裴
坦之词也庭筠字飞卿彦博之裔孙也词赋诗篇冠
绝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 温李 连举进士竟不中
第至是商为九品吏进士纪唐夫叹廷筠之冤赠之
诗曰凤皇诏下虽承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东观 (第 103a 页)
奏记/) 温飞卿 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李涛卫丹张合等诗赋皆
榜于都(同上/)
桑道茂居有二柏甚茂曰人居而木蕃者去之木盛则 …… (第 103a 页)
曰水族(本传/)
郑注赴河中姬妾百馀尽薰麝香气数里逆于人鼻是
岁自京兆至河中所过瓜尽一蒂不获(小名录/)
段成式与 温庭筠 云蓝纸诗赋序曰予在九江出意造 (第 105a 页)
庭筠不乐上书千馀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尝过淮
南丐钱扬子院夜醉 (第 102b 页)
为逻卒击折其齿(同上/)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遍于知识无人可属
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蜂蝶(清/)
(异录/) (第 102b 页)
敕乡贡进士 温庭筠 早随计吏夙著雄名徒负不羁之
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湘浦移贾谊于长沙尚 …… (第 102b 页)
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隋县尉舍人裴
坦之词也庭筠字飞卿彦博之裔孙也词赋诗篇冠
绝一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 温李 连举进士竟不中
第至是商为九品吏进士纪唐夫叹廷筠之冤赠之
诗曰凤皇诏下虽承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东观 (第 103a 页)
奏记/) 温飞卿 任太学博士主秋试李涛卫丹张合等诗赋皆
榜于都(同上/)
桑道茂居有二柏甚茂曰人居而木蕃者去之木盛则 …… (第 103a 页)
曰水族(本传/)
郑注赴河中姬妾百馀尽薰麝香气数里逆于人鼻是
岁自京兆至河中所过瓜尽一蒂不获(小名录/)
段成式与 温庭筠 云蓝纸诗赋序曰予在九江出意造 (第 105a 页)
沙州都护破梁州边相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
凉州皆王建张祜刘禹锡王昌龄高骈 温庭筠 张
籍诸人诗也
夹漈郑氏曰按今之乐有伊州凉州甘州渭州之
类皆西地也又按隋焬帝所定九部夷乐 (第 41b 页)
凉州皆王建张祜刘禹锡王昌龄高骈 温庭筠 张
籍诸人诗也
夹漈郑氏曰按今之乐有伊州凉州甘州渭州之
类皆西地也又按隋焬帝所定九部夷乐 (第 41b 页)
晁氏曰唐朝璩子温撰皆唐朝史之所遗文武间
人
乾𦠆子三卷
晁氏曰 唐温庭筠 撰序谓语怪以悦宾无异𦠆味
之适口故以乾𦠆名书
陈氏曰序言不爵不觥非炰非炙能悦诸心聊甘
(第 15a 页)
人
乾𦠆子三卷
晁氏曰 唐温庭筠 撰序谓语怪以悦宾无异𦠆味
之适口故以乾𦠆名书
陈氏曰序言不爵不觥非炰非炙能悦诸心聊甘
(第 15a 页)
缛者又有古赋及文共三卷辞旨恢谲宋景文序
传中称诡怪则商𨼆盖以此诗五卷清新纤艳故
旧史称其与 温庭筠 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云
陈氏曰商𨼆令狐楚客后从王茂元郑亚辟二人
皆李德裕所善坐此为 (第 13b 页)
传中称诡怪则商𨼆盖以此诗五卷清新纤艳故
旧史称其与 温庭筠 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云
陈氏曰商𨼆令狐楚客后从王茂元郑亚辟二人
皆李德裕所善坐此为 (第 13b 页)
岛应对忤旨好事撰此制以实之安有微行而显
著训词者首称奏卿风狂尤为好笑当以本传亦
据其墓志也唐贵进士科故志言责授长江如 温
飞卿 亦谪方城尉当时谓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刺
史则簿尉固宜谓之责授欲使今世进士得罪而
责授簿尉则惟恐责 (第 29b 页)
著训词者首称奏卿风狂尤为好笑当以本传亦
据其墓志也唐贵进士科故志言责授长江如 温
飞卿 亦谪方城尉当时谓乡贡进士不博上州刺
史则簿尉固宜谓之责授欲使今世进士得罪而
责授簿尉则惟恐责 (第 29b 页)
马嵬诗云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浑
河中诗云咸阳原上英雄骨半是君家养马来如
此等诗庸非浅近乎 温庭筠 金筌集七卷 外集一卷
晁氏 (第 2b 页)
唐温庭筠 夲名岐 (第 2b 页)
飞卿宰相 彦博之裔 (第 2b 页)
诗赋清丽与李商隐齐名时号 温李 能逐弦吹之
音为侧艳之辞为行尘杂由是累年不第终国子
助教宣宗尝作诗赐宫人句有金步摇遣场中对 (第 3a 页)
之 庭筠 对以玉跳脱上喜其敏欲用之而尝作诗
忤时相令狐绹终废斥云
张祐诗一卷
晁氏曰唐张祐字承吉清河人 …… (第 3a 页)
史重荣遇害贬汉中掾兴元杨守亮留署判官迁
副使阆壁刺史卒彦谦才高负气无所摧屈博学
多艺尤能七言诗师 温庭筠 故格体类之世称耳
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盖彦谦句也自
号鹿门先生有薛廷圭序
后村刘氏 (第 25a 页)
河中诗云咸阳原上英雄骨半是君家养马来如
此等诗庸非浅近乎 温庭筠 金筌集七卷 外集一卷
晁氏 (第 2b 页)
唐温庭筠 夲名岐 (第 2b 页)
飞卿宰相 彦博之裔 (第 2b 页)
诗赋清丽与李商隐齐名时号 温李 能逐弦吹之
音为侧艳之辞为行尘杂由是累年不第终国子
助教宣宗尝作诗赐宫人句有金步摇遣场中对 (第 3a 页)
之 庭筠 对以玉跳脱上喜其敏欲用之而尝作诗
忤时相令狐绹终废斥云
张祐诗一卷
晁氏曰唐张祐字承吉清河人 …… (第 3a 页)
史重荣遇害贬汉中掾兴元杨守亮留署判官迁
副使阆壁刺史卒彦谦才高负气无所摧屈博学
多艺尤能七言诗师 温庭筠 故格体类之世称耳
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盖彦谦句也自
号鹿门先生有薛廷圭序
后村刘氏 (第 25a 页)
陈氏曰唐太子校书郎顾陶集凡一千二百三十
二首自为序大中景子岁也陶会昌四年进士
汉上题襟集三卷
陈氏曰唐段成式 温庭筠 崔皎余知古韦蟾徐商
等唱和诗什往来简牍盖在襄阳时也
松陵集十卷
晁氏曰唐皮日休与陆龟蒙酬唱诗 (第 14a 页)
二首自为序大中景子岁也陶会昌四年进士
汉上题襟集三卷
陈氏曰唐段成式 温庭筠 崔皎余知古韦蟾徐商
等唱和诗什往来简牍盖在襄阳时也
松陵集十卷
晁氏曰唐皮日休与陆龟蒙酬唱诗 (第 14a 页)
杭世骏榕城诗话曰任工书法好宾客诙谐谈笑
一座尽倾罢官归里压装惟端溪石数枚诗柬两
牛腰而已其诗源出 温李 往往刻露清新别深怀
抱如杨花绝句云到底不知离别苦后身还去作
浮萍春日杂思云夕阳大是无情物又送 (第 8a 页)
一座尽倾罢官归里压装惟端溪石数枚诗柬两
牛腰而已其诗源出 温李 往往刻露清新别深怀
抱如杨花绝句云到底不知离别苦后身还去作
浮萍春日杂思云夕阳大是无情物又送 (第 8a 页)
后人之审声选调所由以缘起也而要皆昉于诗则其
本末源流之故有可言者古帝舜之命夔典乐曰诗言
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唐虞时即有诗而诗必
谐于声是近代倚声之词其理固已寓焉降而殷周孔
子删而为三百五篇乐正而雅颂得所考其时郊庙明
堂升歌宴飨以及乡饮报赛莫不有诗以叶于笙箫琴
瑟之间自诗变为骚骚衍为赋虽旨兼出乎六义而声
弗拘于八音至汉而郊祀房中铙歌鼓吹琴曲杂诗皆
领于乐官于是始有乐府名迄于六代操觚之家按调
属题徵辞赴节日趋婉丽以导宫商唐兴古诗而外创
为近体而五七言绝句或传于伶人顾他诗不尽协于
乐部其间如李白之清平调忆秦娥菩萨鬘刘禹锡之
浪淘沙竹枝词洎 温庭筠 韦庄之徒相继有作而新声
迭出时皆被诸管弦是诗之流而为词已权舆于唐矣
宋初其风渐广至周邦彦领大晟乐府比 (第 14b 页)
本末源流之故有可言者古帝舜之命夔典乐曰诗言
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唐虞时即有诗而诗必
谐于声是近代倚声之词其理固已寓焉降而殷周孔
子删而为三百五篇乐正而雅颂得所考其时郊庙明
堂升歌宴飨以及乡饮报赛莫不有诗以叶于笙箫琴
瑟之间自诗变为骚骚衍为赋虽旨兼出乎六义而声
弗拘于八音至汉而郊祀房中铙歌鼓吹琴曲杂诗皆
领于乐官于是始有乐府名迄于六代操觚之家按调
属题徵辞赴节日趋婉丽以导宫商唐兴古诗而外创
为近体而五七言绝句或传于伶人顾他诗不尽协于
乐部其间如李白之清平调忆秦娥菩萨鬘刘禹锡之
浪淘沙竹枝词洎 温庭筠 韦庄之徒相继有作而新声
迭出时皆被诸管弦是诗之流而为词已权舆于唐矣
宋初其风渐广至周邦彦领大晟乐府比 (第 1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