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楚辭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中觀部類
毘曇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杜不见古文唯以书序考工正疑 伏生
昏忘虚传此事
又疑竹简杂记未足取审今据古文尚书说伊尹之事
与左传符同明是竹书不可尽信杜以纪年纪事大似 (第 10b 页)
 ○天子无文取诸侯以推天子
衣翣柳之材注必先缠衣其木乃以张饰也柳之言聚
诸饰之所聚书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柳谷
 疏书曰济南 伏生
书今尚书云宅西曰昧谷度亦居也 (第 54a 页)
 先师亦在瞽宗矣若然则书在上庠书之先师亦祭
 于上庠其诗则春诵夏弦在东序则祭亦在东序也
 故郑注文王世子云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
 公书有 伏生
是皆有先师当祭可知○王氏曰周官
 三百六十无云死以祭者重道之极也○东莱吕氏 …… (第 4a 页)
 焉得不正乎
春入学舍采合舞注春始以学士入学宫而学之合舞
等其进退使应节奏郑司农云舍采谓舞者皆持芬香
之采或曰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菜为挚
采直谓疏食菜羹之菜或曰学者皆人君卿大夫之子
衣服采饰舍采者损释盛服以下其师也玄谓舍即释
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蘋蘩之属

 疏学子始入学释菜礼轻故不及先圣也先师者郑
 注文王世子云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
 公书有 伏生
○蓝田吕氏曰释采礼之至简者也不
 在多品贵其诚也其用有三每岁春合舞则行之月
 令云仲春命乐正合舞舍菜 (第 70b 页)
  (始称王矣乃引周书称文王受命九年惟暮之春/在镐召太子发作文传九年犹召太子明其七年)

  (未崩故诸儒皆以为九年而崩其 伏生
司马迁以/为文王受命七年而崩故尚书周传云文王受命)
  (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邾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 (第 37b 页)
于其上故云衣翣柳之材也注/释曰云柳之言聚诸饰之所聚者即龙帷黼荒火三列)
(黻三列之属是也书曰者是济南 伏生
书传文故云度/西曰柳谷见今尚书云宅西曰昩谷度亦居也柳者诸)
(色所聚日将没其色赤兼有馀色故云柳谷引之 …… (第 20a 页)
 (绂/)按汉时今文尚书如此度宅二字古音相同并音
 铎谷榖亦同音唯柳字互异其他异同者必多应有
 义长而可据者惜孔书既行而 伏生
之本无传也
染人掌染丝帛注石染当及盛暑热润始湛研之○(臣/) (第 36b 页)
师亦祭于上庠其/诗则春诵夏弦在东序则祭亦在东序也故郑注文王)
(世子云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亿/可以为之也是皆有先师当祭可知也祭义云祀先贤)
(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德是天子亲/祭之不见祭先圣者文 (第 3a 页)
也但/学子始入学释菜礼轻故不及先圣也其先师者郑注)
(文王世子云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知菜是蘋蘩之属者诗有采蘋采蘩皆菜名言)
(之属者周礼又有芹/茆之等亦菜名也)秋颁学合声注春使之学秋颁 (第 11a 页)
 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此皆玄德之證也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
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伏生
以舜典合于尧典慎徽五典而下合于尧典帝
 曰钦哉之文共为一篇至孔安国纂壁中书始釐而
 为二加乃命以位上 (第 4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全解卷六
            宋 林之奇 撰
益稷        虞书
  伏生
之书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至孔
 安国案壁中科斗书始釐而为二观舜典慎徽五典
 而下正与尧典帝曰 …… (第 1a 页)
 汝亦昌言而下实与皋陶谟思日赞赞襄哉之文相

 接则 伏生
之书合而为一者是也而孔氏必釐而为
 二者盖古者简册以竹为之编次而成书所编之简
 不可以多也故文之多者 …… (第 1b 页)
 禹谟皋陶谟益稷之目此但为简册之便耳非有义
 于其间也书序既有此二篇之目而孔壁之中旧文
 虽为一简孔氏安得不釐而为二哉以是知 伏生
之 …… (第 1b 页)
 合之也由是理而推之也孔氏之釐正也因其简册
 之旧也故简册之当从孔氏而以二篇之文相属而
 读之则当以 伏生
为正篇名益稷者盖以篇首有暨
 益稷之文故借此二字以名其简册犹论语有颜渊
 微子孟子有公孙丑万章等名篇 (第 2a 页)
 都尉朝而司马迁亦从安国问故迁书载尧典禹贡
 洪范微子金縢诸篇多古文夫迁实未尝见古文书
 其史记所序惟 伏生
书耳而孟坚乃以谓其多载此
 又孟坚之失也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
 谓太甲既立数月不 (第 4a 页)
 倾受之否使诰篇名偶用泰否字则当倾否而作诰
 矣盖王氏欲尽废先儒之诂训悉断以已意则其说
 必至于如此之陋也晁错从 伏生
受书二十八篇其
 时未有泰誓也至于孔安国定壁中书增多五十五
 篇而泰誓始出然其书遭巫蛊事而不出也遂有 (第 2b 页)

 霸之徒伪书泰誓三篇与 伏生
二十八篇并传诸儒
 皆以为信故其篇内所载观兵孟津白鱼跃入王舟
 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等语汉儒多用之而大 …… (第 2b 页)
 同德以伐纣矣则尔当一德一心以与我致讨于纣
 立定厥功则尔与我国家将世世享无穷之福矣书
 本百篇遭秦火不存至汉稍稍复出 伏生
以口传二
 十八篇孔壁续出二十五篇某尝疑此二者必有所
 增损润色于其间何以知之以孟子知之孟子之举
  …… (第 33b 页)
 而今文泰誓曰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

 厥角其字大抵相同而其文势意旨则大有不同者
 康诰 伏生
所传之书也泰誓孔壁续出之书也故某
 以是二者异同之故而致疑焉盖 (第 34a 页)
伏生
齐人也齐人
 语多与颍川异晁错受书之 (第 34a 页)
伏生
老不能正言使
 其女传言教晁错晁错所不知者十二三仅以其意
 属读而已孔壁中科斗文字孔氏得之其时科斗书 (第 34a 页)
 三字故也伏氏以此篇合于顾命共为一篇盖王出
 在应门之外与诸侯出庙门俟其文正相接正如舜
 典之慎徽五典上接尧典之帝曰钦哉故 伏生
亦合
 而为一也然合之则无以足百篇之数且既有此二 (第 41b 页)
 作策丰刑孟康曰丰刑逸书篇名唐孔氏曰此伪作

 者传闻旧语得其年月不得以下之辞妄言作丰刑
 耳盖此篇出于孔壁济南 伏生
之所传授者未得其
 本而孔壁之书当汉时未行于世故唐孔氏以丰刑
 为伪作正如伪泰誓之类也惟十有二年康王 (第 3b 页)
 (郑可学录字子上莆田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十六卷中)
伯丰问尚书未有解曰便是有费力处其间用字亦有
 不可晓处当时为 伏生
是济南人晁错却颖川人止
 得于其女口授有不晓其言以意属读然而传记所
 引却与尚书所载又无不同只是孔壁 (第 2a 页)
所藏者皆易
 晓伏生所记者皆难晓如尧典舜典皋陶谟益稷出
 于 伏生
便有难晓处如载采采之类大禹谟便易晓
 如五子之歌胤征有甚难记却记不得至如泰誓武
 成皆易晓只牧誓中便 …… (第 2a 页)
 书汉武帝时方出又不行于世至东晋时方显故扬
 雄赵岐杜预诸儒悉不曾见如周官乃孔氏书说得
 三公三孤六卿极分明汉儒皆不知只见 伏生
书多
 说司徒司马司空遂以此为三公不知此只是六卿
 之半武王初是诸侯故只有此三官又其他篇说此
 三官 (第 5b 页)
者皆是训诰诸侯之词如三郊三遂亦是用天
 子之半 伏生
书只顾命排得三公三孤六乡齐整如 …… (第 5b 页)
 (陈文蔚录字才卿上饶人戊申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九岁池录四卷中)
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五子之歌胤征泰誓武成囧命
 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 伏生
所传皆
 难读如何 (第 8a 页)
伏生
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记不得此
 不可晓如当时诰命出于史官属辞须说得平易若
 盘庚之类再三告戒者或是方 (第 8a 页)
言或是当时曲折说

 话所以难晓
 (万人杰录)
问林少颖说盘诰之类皆出 伏生
如何曰此亦可疑盖
 书有古文有今文今文乃 (第 8b 页)
伏生
口传古文乃壁中之
 书禹谟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泰誓等篇凡易读
 者皆古文况又是科斗书以 (第 8b 页)
伏生
书字文考之方读
 得岂有数百年壁中之物安得不讹损一字又却是 (第 8b 页)
  伏生
记得者难读此尤可疑今人作全书解必不是
 (余大雅录字正叔上饶人戊戌以后所闻先生四十九岁池录三卷中) …… (第 9a 页)
 盘庚抵死要恁地迁那都若曰有水患也不曾见大
 故为害曰他不复更说那事头只是当时小民被害
 而大姓之属安于土而不肯迁故说得如此曰大槩
  伏生
所传许多皆聱牙难晓分明底他又却不曾记
 得不知怎生地显道问先儒将十一年十三年等合
 九年说以为文王称 …… (第 11a 页)
 皆难晓盖是时与民下说话后来追录而成之
 (不知何氏录)
伯丰再问尚书古文今文有优劣否曰孔壁之传汉时
 却不传只是司马迁曾师授如 伏生尚书
汉世却多
 传者晁错以 (第 12a 页)
伏生
不曾出其女口授有齐音不可晓
 者以意属成此载于史者及观经传及孟子引享多
 仪出自洛诰却无差只疑 (第 12a 页)
伏生
偏记得难底却不记
 得易底然有一说可论难易古人文字有一般如今 …… (第 12a 页)
 耳兼酒诰亦是武王之时如此则是断简残编不无
 遗漏今亦无从考正只得于言语句读中有不可晓
 者阙之又问壁中之书不及 伏生
书否曰如大禹谟 …… (第 13a 页)
 作乱说起若说道都是古人元文如何出于孔氏者

 多分明出于 伏生
者都难理会
 (叶贺孙录)
问周诰辞语艰涩如何看曰此等是不可晓林文说艾
 轩以为方言曰只是古语如此窃 …… (第 18a 页)
 晓得而今世人不晓得如尚书尚衣尚食尚乃主守
 之意而秦语作平音与常字同诸命等篇今士人以
 为易晓而当时下民却晓不得
 (黄义刚录) 伏生
书多艰涩难晓孔安国壁中书却平易易晓或者
 谓 (第 21a 页)
伏生
口授女子故多错误此不然今古书传中所
 引书语已皆如此不可晓僩问如史记引周书将欲
 取之必固与之之类此 …… (第 21a 页)
 晓得而今世人不晓得如尚书尚衣尚食尚乃主守
 之意而秦语作平音与常字同诸命等篇今士人以
 为易晓而当时下民却晓不得
 (黄义刚录) 伏生
书多艰涩难晓孔安国壁中书却平易易晓或者
 谓 (第 22a 页)
伏生
口授女子故多错误此不然今古书传中所
 引书语已皆如此不可晓僩问如史记引周书将欲
 取之必固与之之类此 (第 22a 页)
 然后人亦自理会他本义未得且如皋陶矢厥谟禹
 成厥功帝舜申之申重也序者本意先说皋陶后说
 禹谓舜欲令禹重说故将申字系禹字盖 伏生
书以 …… (第 2a 页)
 以求去

 (黄义刚录) 伏生
以康王之诰合于顾命今除着序文读看则文势
 自相连接
 (杨道夫录)

统论大序

孔安国尚书序只是唐 (第 7b 页)
              钱塘程川撰
 书四
虞书二

舜典自虞舜侧微至乃命以位一本无之直自尧典帝
 曰钦哉而下接起慎徽五典所谓 伏生
以舜典合于
 尧典也玄德难晓书传中亦无言玄者今人避讳多
 以玄为元也其他如玄黄之玄本黑色若云元黄是 …… (第 1a 页)
              钱塘程川撰
 书四

虞书二

舜典自虞舜侧微至乃命以位一本无之直自尧典帝
 曰钦哉而下接起慎徽五典所谓 伏生
以舜典合于
 尧典也玄德难晓书传中亦无言玄者今人避讳多
 以玄为元也其他如玄黄之玄本黑色若云元黄是 (第 2a 页)
 (郑氏曰官谓礼乐诗书之官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此谓先师之类)
 (若汉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
亿/可以为之也不言夏夏从春可知孔氏曰凡学谓礼)
 (乐诗书之学官即所教之官也教书之官四时于虞/庠释奠 (第 16b 页)
  凡诗六十部
易归藏 周易京房传 易郑玄注 易王弼注 易
荀爽九家注 孔颖达正义 元包经传
  凡周易七部 尚书伏生
传 孔安国传 欧阳说 郑玄注 顾彪
正义 孔颖达正义 蔡沈传 尚书逸篇 尚书大 (第 9a 页)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焉于虔反)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考之韵书此字音密子贱之姓当作虙音伏家语宓音密史记

宓与伏通济南
伏生
即其后)名不齐(鲁人)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 (第 3a 页)
子贱
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说苑云子贱宰单父所父事者三人
兄事者五人友十一人)
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 (第 3a 页)
 (稷篇也以此读之文意甚明不烦生意○小序只是/周秦间低手人作然后人亦自理会他本义未得且)
 (如禹谟序申重也序者本意先说皋陶后说禹谓舜/欲令禹重说故将申字系禹字盖 伏生
书以益稷合)
 (于皋陶谟而思日赞赞襄哉与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相连申之二字便见舜令禹重言之意此是序者本 …… (第 5a 页)
 (至商盖尝以司/空为政也欤)
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
咸又四篇
 集说(孔氏安国曰祥妖怪二木合生七日大拱不恭/之罚○孔氏颖达曰二木合生谓共处生也七)
 (日大拱 伏生
书传有其文郑云两手扼之曰拱生七/日而见其大满两手也殷本纪云一暮大拱所闻不)
 (同故说异也五行传曰貌 …… (第 17a 页)
 其位而废弃其事之称序书亦用其例谬矣
 集说(孔氏颖达曰康王既受顾命主天子之位群臣/进戒于王王遂报诰诸侯史叙其事作康王之)
 (诰 伏生
以此篇合于顾命共为一篇后人知其不可/分而为二○黄氏度曰周人大封诸侯重监牧之权) (第 3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