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地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時令類
正史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真部
  端溪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元阙里庙中空旧物
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蟾吐水霞光净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慵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李琪
咏石砚

  远来何岭外近到玉堂间乍琢文犹涩新磨墨尚悭不 (第 28b 页)
谕赐玉砚一金匣副之龙凤墨百挺红绿笔百管
盈丈纸百轴  梁 李琪
谢赐大砚云记室濡毫于
楯鼻史臣染翰于螭头自叨金玉之近班常愧玉
蟾之旧物

雍熙草书扇 淳化红绫扇 天 (第 20b 页)
少)
(题目然亦须涉猎过)隋书唐书唐朝诸帝实录旧唐书通典唐六
典唐会要贞观政要(五代史少题目然其中如 李琪
传入阁本未司天考王朴律准等事)
 亦须编入(史记两汉唐史题目最多制诰时事尤为紧要正史之外汉有荀袁纪唐 (第 4b 页)
 合着说底话只如今人那个口道是是那个不多方
 去回避(贺/孙)
天下事须论一个是不是后却又论其中节与不中节
 余古失于许然使其言见听不无所补 李琪
则所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知却亦有以救其失也如二
 子却所谓是中之不中节者(道/夫)
耿直之作浙漕 (第 29a 页)
   (奏及言事官请对即取/旨俟罢经筵日仍旧)
    (丨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常参(五代史 李琪
传唐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群臣曰)
  警曙(王褒入朝守门开诗/凤池通复道严驾早)   (丨/丨)
   (第 10b 页)
诏诰时十月大
寒笔冻莫能书字帝敕宫嫔十人侍白左右令各执牙
笔呵之白遂受而书其受圣眷如此(开元/遗事) 李琪
每临流
坐石摘木叶试草制词朱梁时果为翰林学士(瓒/言)姚洎
为学士梁祖问及裴延裕曰颇知其人思敏洎曰向 (第 8b 页)
   得意
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老/子)
史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
(王褒/颂)矫翼厉翮恣意所存(扬雄/传)韩棱迁南阳太守时
听得过家上冢(后汉/书) 李琪
既贵为相乃刻牙版为金字
曰前乡贡进士 (第 65b 页)
李琪
常置之座侧(梁/史)
传记喜气津津出眉宇间(太公/六韬)龙门下登者化龙(江海/集) (第 65b 页)
之云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呼为无字碑有李
琪者学际天人奕代轩冕论才校艺可敌时辈百人谗
夫巧沮忌害其能必舍 李琪
而相崔协如弃苏合之丸
取蛣蜣之转也重诲笑而止然以孔循故终相之帝据
冯书记先帝判官与物无竞可以相矣由是 (第 38a 页)
道与协并
命而舍 李琪
识者惜之(北梦/琐言)
阁下生麻梁相国郑珏与李相国愚同为学士忽一日
郑之阁下有一麻生李曰承旨入相矣指 (第 38a 页)
 李汉琼(洛阳人资质魁岸有膂力五代时历晋周累官左射指挥使宋初迁铁骑第二军都校累)

(迁检校太尉卒赠中书令)

  李琪(河南伊阙人幼生长兵家得给事宣祖左右太祖以材力称及受禅命补镇职累迁效忠都虞)

(候领富州刺史后加左武卫大将军)
 李度(洛阳人五代周进士入宋累官虞部员外郎直史馆借太常少卿使交州未至卒度工于诗有) (第 3a 页)
 (归听诣使者/依源自列)鬼害(陈书高祖纪丨丨/其盈天夺之魄)潜害(周书寇洛传往者侯莫/陈悦远同逆贼丨丨故)
 (清水公岳志在兼并/当时造次物情惊骇)忌害(五代史唐臣任圜传圜谓重诲曰 李琪/
才艺兼时辈百人而谗夫巧沮丨丨其) (第 14a 页)
   和二玺又绍兴一玺(微/缺)又半印存之印二字卷

   后有政和宣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四玺又困
   学斋太行史氏 李琪
家藏子子孙孙永为宝用
   诸印又一印不可识又一印缺其半存都书二
   字卷中幅有酸斋得閒堂子敬之章 (第 67a 页)
者曾无所施)没字碑(任圜为/平章事)
(初豆卢革韦说得罪执政议命相枢密使孔循不欲河/朔人居相位圜欲相 李琪
而郑注素与琪不协孔循亦)
(恶琪谓安重诲曰 (第 52a 页)
李琪
非无艺学但不廉尔朝论莫若/崔协重诲然之因奏择相明宗曰谁可以协对圜奏曰)
(重诲被人欺卖如崔协者少识文 (第 52a 页)
丨又迁丨又车上衣装曰丨左踞丨而/鼓琴襄二十四欧阳云物自丨上声以力丨物去声)蜣螂转
(五代唐任圜曰若舍 李琪
而相崔协/如弃苏合之丸而取丨丨之丨也史)瞳四转(晋卢循瞳/子丨丨史)怒鸡子 (第 54a 页)
 方问罪安南故定国援以为戏

东坡在黄日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
 供侍扇题带画亦时有之有 李琪
者小而慧颇知书
 坡亦每顾之终未尝𫉬公赐至公移汝将祖行酒酣
 琪奉觞再拜取领巾乞书公熟视久之令其磨 (第 13a 页)
研墨
 浓取笔大书云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 李琪
 
即掷笔袖手与客笑谭坐客相谓语似凡易又不终
 篇何也至将撤具琪复拜请坡大笑曰几忘出场继
 书云恰似西川 (第 13a 页)
   李 益二  韩 翃二  王仲舒二

   王忠嗣二  王 遇二  杜 衍二
   王 旦二  王昌龄二  张齐贤二
    李 琪
二  王 殷二  高 昉二
   王 永二  王继勋二  王 鼎四
   王 陶二  王晋卿二  王 (第 38a 页)
  李琪四
后唐李琪燉煌人博学宏辞初仕梁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庄宗灭梁得琪欲以为相梁之旧臣多嫉忌之乃
 以为太常卿
宋三 李琪 
一华阴隐士自言唐开元中郎官已数百
 岁人罕见者数来陈抟斋中人咸异之见陈抟传
 一伊阙人生长兵家给事太 (第 24b 页)
 粮所为多不法齐贤列其罪抵于法焉
宋张齐贤为宰相
  李琪二
五代李琪燉煌人举进士事梁为翰林学士梁亡事唐
 为右仆射有文章名 宋李琪
伊阙人以材力历事太祖太宗真宗至左武卫
 大将军有贪鄙称
  王殷二 (第 18a 页)
            宋 司马光 撰
茂州旧领羁縻九州皆蛮族也蛮自推一人为州将治
其众州将常在茂州受处分茂州居群蛮之中地不过
数十里旧无城惟植鹿角蛮人屡以昏夜入茂州剽掠
民家六畜及人茂州辄取货于民家遣州将往赎之与之
讲和而誓习以为常茂州民甚苦之熙宁八年屯田员

外郎 李琪
知茂州民投牒请筑城琪为奏之乞如民
所请筑城绕民居凡八百馀步朝廷下成都路钤辖司
度其利害时龙图阁直学士 (第 1b 页)
蔡延庆领都钤辖 李琪

罢去大理寺丞范百常知茂州延庆下百常检度百常
言其利朝廷遂令筑之既而蛮酋群诉于百常称城基
侵我地乞 (第 1b 页)
  沓潮
番禺记曰早潮下晚潮上两水相合谓之沓潮 刘禹
锡沓潮歌曰屯门积日无回飙海波不归成沓潮轰如
鞭石屹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
高岸失岧峣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
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

髽首声哓哓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旌指挥不敢嚣翼日
风回沴气消归涛纳纳景昭昭乌泥白沙复满海海色
不动如青瑶叙曰元和十年夏五月大风驾潮南海泛
溢南人云沓潮也率三岁一有之
  入阁
欧公五代史 李琪
传曰唐末丧乱礼坏天子未尝视朝
入阁之制亦废常参之官日至正衙者传闻不坐即退
独大臣奏事日一见便殿而侍从 (第 20a 页)
天子矣敬宗再举入阁
礼之后百官复存朔望两朝至五代又废故后唐明宗
始诏群臣每五日一随宰相入见谓之起居时 李琪

中丞以为非礼请复朔望入阁之礼明宗曰五日起居
吾思见群臣不可罢朔望入阁可复遂以五日群臣一
入见中兴 (第 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