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春秋類
經解類
易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續道藏
闑为𣙗阈为蹙)橛其月反阃苦本反𣙗鱼列反蹙子六反疏
(曰汉书云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是今文也至武帝之末 鲁恭王
坏孔子宅得古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
(书是为古文也古文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者同而字多不同郑注礼之时以 (第 3b 页)
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
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
言说经也(汉书艺文志)
王仲任曰 鲁共王
坏孔子教授堂以为宫得佚春秋三
十篇左氏传也公羊高榖梁寘胡母氏皆传春秋各门
异户独左氏传为近得实太史公 (第 2a 页)
十又采左传书序为作
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刘向校之
非是后遂黜其书古文尚书者孔惠之所藏也 鲁恭王
坏孔子旧宅(汉景帝程姬之子名/馀封于鲁谥恭王)于壁中得之并礼论
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博士孔安国(字子国鲁 (第 18a 页)
惮其(待旦/反) 牛人职人(戚音特或馀式/反刘之式反汪)
(樴/同)以绎(音亦徐/音夕)之杙(馀式反 刘/馀
则反)积膳(子赐反/注同)(音/孙)飨食 …… (第 20a 页)
(以井反 刘/馀
政反)有适(直革/反)(五各反/注愕同)觉时(古孝反/下同)(本又作/□五故)
(反/)几终(如 (第 39b 页)
(刘馀
二反/一音四)九重(直龙/反)长杠(音/江)有䝙(敕诛反/下同)言正(音政/下志)
(正大射/正同) …… (第 6a 页)
其/京反)畜牧(许又反下音/目又音茂)知者(音/智)创物(初亮反依/字作创)始闿
(音/开)烁金(徐 刘余
灼反义/当作铄始灼反)合此(如字刘/音閤)为枳(吉氏/反)(徐刘/音权)
(公羊传同本又作/鸲左传 (第 26a 页)
(注为谅为/有为射同)卷辟(必亦/反)横之(如字刘/古旷反)作緆(悉历反 刘余
章/反又羊豉反)
两圜(音/圆)壶献(素河反出注/下注献并同)为沙(素河反/下同)泲之(子礼/反)(第 17b 页)
也或作□文中子问
易篇改过不吝亦作怜荀子无邑怜之心增韵俗作吝通作吝论语出纳之吝注啬于出纳也亦通作遴前 鲁恭王
傅晚节遴)
(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增韵又石砾也又真庚韵杜诗此道未磷缁韩文万世无缁磷并平声)(说文行 (第 20b 页)
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
语孝经又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
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 (第 3b 页)
壁中书也(臣锴按前所言自秦兴隶书古文从此绝/矣故此古文是 鲁恭王
坏孔子宅/所得)
(世间/无之)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臣锴按萧/子良云籀)
(书即大篆新臣甄丰谓之 …… (第 7a 页)
(臣锴曰此即前/所谓虫书也)壁中书者 鲁恭王
坏孔子
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
北平侯张仓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
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
(第 7b 页)
 (推之为然是为不定则但今世已上仰之已古便为/上古耳以书是本名尚是伏生所加故诸引书直云)
 (书曰若有配代而言则/曰夏书无言尚书者)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孔子 …… (第 29b 页)
 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
 传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
 帝时刘向校之非是后遂黜其书古文尚书者孔惠
 之所藏也 鲁恭王
坏孔子旧宅(汉景帝程姬之子名/馀封于鲁谥恭王)
 于壁中得之□礼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博士孔安
 国(字 (第 57a 页)
 (临川吴氏曰书二十五篇晋梅赜所奏上者所谓古/文书也书有今文古文之异何哉晁错所受伏生书)
 (以𨽻写之𨽻者当世通行之字也故曰今文 鲁共王/
坏孔子宅得壁中所藏皆科斗书科斗者苍颉所制)
 (之字也故曰古文然孔壁真古文书不传后有张霸/伪作舜典汨 (第 27a 页)
国语且内外传杂采异文若齐晋
大国亦皆有无经之传何必楚人之所作哉自左氏既
没二百馀年经既遭焚书亦废灭及 鲁共王
坏孔子旧
宅于壁中得古文逸礼三十九篇书十六篇天汉之后
孔安国献之遭巫蛊之难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
(第 17a 页)
 (却不记得易底/便是未易理会)纂注(唐孔氏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此文继伏生之下则知尚)

 (字乃伏生之所加也尚训为上曰夏氏曰/此上代之书为后世所慕尚故 尚书)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
 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
 王又升孔子堂 (第 7a 页)
筮也前具之西塾至此乃布之云)
(门中者以大分言之闑西阈外则布席处也注云今文/古文者今文高堂生所传古文 鲁恭王
坏孔子宅所得) (第 3a 页)
 吝(良刃切恨惜也又羞吝也)(轹也践也)(上同)(上同史记掩兔辚鹿)(水在厓石间粼)
(粼也)(薄石又石砾也)(目晴也吴都鹰瞵鹗视一曰视不明猊)(行难也又选也)(鄙也悭也)
(通作遴 汉鲁恭王
传晚节遴)(上同)(说文兵死及牛马之血为磷即鬼火也)(上同淮南子久)
(血为燐又陈思王萤火论或谓 (第 2b 页)
  科斗虾蟆子也虾蟆曳肠于水际草上缠缴如索日见
黑点渐深至春水时鸣以聒之则科斗皆出谓之聒子

古所谓鹳影抱虾蟆声抱者也头圆色黑始出有尾而
无足稍大足生而尾脱或曰月大尽生前两足小尽生
后两足故卞彬讥令史咨事云科斗唯唯群浮暗水唯
朝继夕聿没如鬼言其出没不常也亦自相啖齧伺其
前者衔其尾随其上下而顿掣之则前者尾断而死矣
今俗谓之虾蟆台亦谓之虾蟆黏山海经胡中其水多
活师尔雅则谓之活东崔豹古今注云一名悬针一名
玄鱼以其状如鱼其尾如针又并其头尾言之则似斗

也然崔言闻雷则尾脱而脚生此为未尽皆脚具而尾
始脱耳古有科斗篆取象于此 鲁恭王
坏孔子旧宅于
壁巾得孔子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
孝经皆科斗文字是时去秦未远而孔安国以为科斗 (第 12b 页)
  (十/)左传传授源流
贾逵大史公十二诸侯年表序云鲁君子左丘明作传
据刘向别录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吴起起授其子期
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

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张苍此经既遭焚书而亦废灭及 鲁共王
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得古文逸礼有三十九篇
书十六篇
  (十/一)武帝世议立左氏学公羊之徒诋之
天汉之后 (第 9b 页)
  书序
朱子曰书序疑非孔子所作然相传已久今亦未敢轻

林之奇曰书序乃历代史官转相授受以书为之总目
者谓为孔子所作则未必然

蔡氏曰书序决非孔子所作孔安国虽说书序序所以
为作者之意而未尝以为孔子所作至刘歆班固始以
为孔子
邹季友曰某曾大父鲁卿从学朱子因论书小序曾大
父曰鲁之先君当讳其名乃费誓书曰伯禽春秋书秦
伯任好卒秦誓乃书秦穆公皆非圣人笔削之例朱子
曰然
史记尽引今文书二十八篇及伪泰誓一篇并不引孔

壁所增诸篇是太史公未见孔壁书明矣然却多引小
序虽亡篇之序亦有之意西汉时自有百篇之序故太
史公见之造伪书者亦见之非敷出于孔壁也
  孔传
叶梦得曰书五十八篇出于伏生者初二十八篇出于 鲁共王
所坏孔子宅壁中者增多二十五篇伏生书后
传欧阳歙 (第 34a 页)
鲁共王
壁中书孔安国为之传汉兴诸儒传
经次第各有从来伏生当文帝时年已老口授晁错颇 (第 34a 页)
常之事曰怪亦作怪)(见上)
𥑋(𥑋石似玉)(毁之也广韵亦作𣀩又贿韵凡物不自败而毁之则古瞆切 鲁恭王
坏孔子宅书无坏我高祖)
(寡命孟子坏宫室以为污池之类是也物自败则胡怪切春秋传鲁城门坏之类是也又见下) (第 18a 页)
之矣
若敬仲毕万之事非卜筮家所记则亦田和以后魏史
所追书者不然陈晋之史何为而记之乎
班固记左氏本出于 鲁共王
所坏孔子宅壁中然汉初
张苍贾谊皆已传左氏则其前自见于世矣太史公为 …… (第 24b 页)
氏其说自与太史公相戾故
赵氏以为出于近代欲尊孔子者之妄接左氏初无师
张苍贾谊但传其书亦未必尽见其全至 鲁共王
所得
始备太史公从孔安国得诸侯世家多探其事以世本
相参凡左氏所无者太史公亦多阙故吾疑左氏为鲁 (第 2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