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時令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續道藏
(江以后惟王枢密纶以/右史兼说书其他无此)宫观兼侍讲国初自元丰以来
多以宫观兼侍读乾道七年宝文阁待制 胡铨
除提举
佑神观兼侍讲是日以宰执进呈虞允文奏 (第 17b 页)
胡铨
(第 17b 页)
  书李尝受学于刘元城
易传拾遗十卷

  陈氏曰 敷文阁直学士胡铨邦衡
撰铨谪新州作
  此书大槩宗主程氏而时出新意于易传之外李
  泰发为之序其曰拾遗谦辞也
逍遥公易解八 (第 25b 页)
卷 疑问二卷
  陈氏曰直学士院李椿年仲永撰其门人鄱阳吴
  说之景传所述 胡邦衡
为作序疑问者说之所录
  其问答之语也
晦庵易传易夲义易学启蒙传十一卷 夲义十二卷 (第 25b 页)
  陈氏曰庐陵萧楚子荆撰绍圣中贡礼部不第蔡
  京用事与其徒冯澥书言蔡将为宋王莽誓不复
  仕死建炎中自号三顾隐客门人谥为清节先生
   胡邦衡
师事之以春秋登甲科归拜床下楚告之
  曰学者非但拾一第身可杀学不可辱毋祸吾春
  秋乃 (第 25b 页)
邦衡
志其墓
春秋集善十一卷 (第 25b 页)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庐陵 胡铨邦衡
撰铨既事萧
  楚为春秋学复学于胡文定公安国南迁后作此
  书张魏公为之序
春秋考异四卷
  陈氏曰 (第 26a 页)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金华郑刚中亨仲撰绍兴二
  年亚魁受知秦相使川陜后忤意贬死封州
澹庵集七十八卷
  陈氏曰端明殿学士忠简庐陵 胡铨邦衡
撰建炎
  甲科第五人既上书乞斩秦桧谪岭海秦死得归
  孝宗即位始复官召用又以沮再和之议得罪去
   …… (第 10a 页)
  乃终七十九

  平园周氏跋曰 胡忠简公
诗有不可及者三用事
  博而精下语豪而华一也士子投献必用韵酬答
  虽百韵亦然愈多而愈工二也此篇和王 (第 10b 页)
  大司成
卢溪集七卷
  陈氏曰直敷文阁庐陵王庭圭民瞻撰政和八年
  进士仕不合弃去隐居数十年坐作诗送 胡邦衡
  
除名徙辰州年已七十矣阜陵初政召为国子监 (第 17b 页)
  制撰周美成田不伐皆为作序
石林词一卷
  陈氏曰叶梦得少蕴撰
芦川词一卷
  陈氏曰三山张元干仲宗撰坐送 胡邦衡
词得罪 (第 11a 页)
  陈氏曰张守撰
陈国佐奏议十二卷

  陈氏曰礼部侍郎赤城公辅国佐撰政和三年上
  舍释褐首选绍兴初为谏官 胡忠简
奏议四卷
  陈氏曰 (第 12a 页)
胡铨

玉山表奏一卷
  陈氏曰汪应辰撰
陈正献奏议二十卷 表劄二十卷
  陈氏曰陈俊卿撰 (第 12a 页)
太微垣占大臣有忧将相有免者若期三年有为天子
所诛于是岳飞下狱死韩世忠罢丙辰月犯进贤占贤
者得罪明年 胡铨
贬张戒勒停自此贤者多贬黜死亡
不可胜数 十二年月犯氐井毕入太微者相仍于是
张浚罢刘光世薨 十四年正月 (第 18a 页)
  (曰卿昨面叱秦桧举措如古人朕方寄卿腹心何/乃引去光曰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章九上乃提)
  (举洞霄宫万俟卨论光怨望责琼州安置吕愿中/又告光与 胡铨
讥讪朝政移昌化军年踰八十又)
  (三年始以郊恩任便居住至江州卒/孝宗即位复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
  (第 9a 页)
  (尽规者非一浙东水灾充两浙安抚使宽逋债振/乏绝民不流亡乾道初以左奉议大夫致仕卒谥)
  (庄/敏)
 郑刚中(金华先民传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 胡铨
上书欲斩秦桧帝怒)
  (祸且不测刚中率同列论救铨得编置除端明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宣司旧治河池馈饷不继 (第 19b 页)
  (求和帝与议阐曰彼欲和畏我耶爱我耶直款我/耳力陈大害不可许帝曰朕意亦然姑随宜应之)
  (帝记卖直之语谓 胡铨
亦及此朕非拒谏者辨是/非耳阐曰圣度如天奈何与臣下争名帝曰卿言)
  (是也除工部尚书金以书通好所请三 (第 10a 页)
  (所至/有声)
 王琰(于越新编字刚夫其先临川人父榕为诸暨令/遂家焉由分宁尉累迁知衡州所至有政绩 胡)
  (铨
尝荐之曰治经有行亚西汉之名儒悃/愊无华实东都之循吏识者以为确论)
 杜褎(周必大潜光堂记字伯称世居越 (第 3b 页)
 王卿月(临海县志字清叔博学工古文词不随时好/力还古雅多艺能虽音律卜筮无不贯彻中)
  (乾道五年进士仕秘书郎权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掌制诰所草词百馀篇深得代言之体尝草 胡铨)
  (
制云吾宁身蹈东海独鲁仲连不肯帝秦至今名/重泰山微蔺相如何以存赵时论多之除太府卿)
  (卒著有/醒庵 (第 2b 页)
 王琰(万历绍兴府志字刚夫临川人父榕为诸暨令/遂家焉敏悟绝人博洽坟典由分宁尉累迁知)
  (衡州所至有声 胡铨
尝荐之有曰治经有行亚西/汉之名儒悃愊无华实东都之循吏兄瑊字宝臣) …… (第 11b 页)
  (银绢高宗于南都正位奔赴行在除宝庆承宣使/寻致仕买舟顺流而下抵邑境居焉卒赠平信军)

  (节度使谥 忠简
葬/庆恩寺东有石碑)
 洪拟(传详名宦宁海县志靖康间避/地宁海遂家焉卒葬县北项岙)
 赵不柔(天台县 (第 21a 页)
  (文侯董先焕文侯牛皋辅文侯李宝崇文侯王贵/尚文侯李君惧庙祀之或缺有田一百馀亩归之)
  (庙为祊田庙既落成杭守土官一再致祭乃为叙/述其事 胡铨
吊岳太尉诗疋马吴江谁著鞭惟公)
  (攘臂独争先张皇貔虎三千士支柱乾坤十六年/堪恨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 (第 42b 页)
  何公务字子忠累官至康州防御使精医学高宗
  疾徵入侍药疾愈授德寿宫太医院使时秦桧执
  政遂谢官隐居京口卒 胡铨
志其墓 (第 10a 页)
  士后舍宅为寺居白下门卒葬钟山

  郑侠字介父福清人治平初随父官江宁监税读
  书清凉寺
   胡铨
(第 5b 页)
邦衡
庐陵人南渡初上封事力诋和议遭
  贬斥志操愈烈官至资政殿学士卜居建康
  阮思聪字仲谋固始人累官吉州 (第 5b 页)
  吉州万安古遂兴之地南唐始立镇辟地向南得石符
一帙有汉八分书云地界两川神秀所蟠更为都邑万
民以安遂白帅府乘其字义为万安焉 (胡铨
万安县厅壁记)

  元明仍旧

  皇清因之编户六十六里(安志)

  永新县

  本汉庐陵县地 (第 35a 页)
  五峰相次颇类五老(方舆胜览)

  神冈揖其前螺山岿其后江流回合东走其下古所谓
天作之邦(郭子章郡邑表说)

  吉州庐陵古称大县 (宋胡铨
吉州学记)

  吉安于江西为剧郡庐陵于吉安为剧县(元揭徯斯移庐陵县治记) …… (第 15a 页)
  龙泉据吉州上游西扼郴衡南控虔化东连分水北绾
新州固四塞之区也(郭子章郡邑表说)

  地界两川神秀所蟠 (胡铨
万安县厅壁记)

  当水陆之冲舟车漕运交会于兹(明王汝南万安县志序)

  俯惶恐滩背粤王台耸芙蓉 (第 17a 页)
  娑罗山在府城南三十五里状类人俯身又名拜相山
欧阳氏聚族于此又南为香城山绵亘百馀里南北
麓界永丰吉水高数百仞三峰笔立中一峰尤奇秀

其下为 宋胡忠简铨
故居

  文山在府城东五十里下临大江文信国尝观大水于
此有记与文山相对者为天马山宋义士邹彦明刱
半 …… (第 23a 页)
  三顾山在泰和县南五十里宋元嘉中卢度隐此屋前

有池其池鱼以名唤之则次第来取食宋徽宗时萧
楚自号三顾隐客尝筑读书台以春秋授 胡忠简铨
没后私谥清节先生山中有洗马池龙潭南岩三窍
泉诸胜相近有山曰双凤以其两峰相连秀拔如凤


  大唐山 …… (第 25a 页)
  王山在泰和县东八十里状如卓笔高二十里周回百

馀里晋永嘉中王子瑶隐此修真因名唐贞观初匡
智与兄子大郎求仙至庐山遇异人曰此阴山也不
如南求阳地入此山得仙故又名匡山山有十二景
曰送龙潭钓鱼台驾鹤峰礼斗坛炼丹井衣冠冢围
棋石读书岩通仙桥白莲池崇元观滚泉池馀见
忠简铨


  蟠龙山在泰和县北三十三里山势委宛若龙蟠

  禾山在泰和县西北五十里唐时尝生嘉禾故名禾邕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