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寶積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外政愿深
思天变杜绝其萌又自春及夏牛多病死疫气浸淫传
曰思之不睿时则有牛祸意者万几之事陛下未躬亲
晁错
曰五帝其臣不及则自亲之今朝廷贤佐虽多
然莫能仰陛下清光愿勤思法宫凝就大化以万方为
念不以声色为娱以百 (第 16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
           明 杨士奇等 撰
  御边
汉文帝时 太子家令晁错
言守边备塞急务曰臣闻秦
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南攻扬粤置戍卒焉其起兵而
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 (第 1a 页)
理有必至而事无幸济者也臣窃为陛下惜之军志曰
虽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无粟不能守也故 晁错
论安
边之策要在积榖充国建破羌之议先务屯田历代制
御四夷常为国之大事勇者奋其力智者贡其谋攻守
异宜盛 …… (第 38b 页)
其牛羊振威以擒之可也布德以怀之可也又何必询
王恢使苏武用 晁错
访娄敬而后复河湟称即叙哉此
备戎之大略也方今犹有急于此者臣敢冒昧殊死而
言之臣闻善奕棋者将劫其棋必固 (第 45a 页)
马并取于田赋不闻市马于外也
洎秦坏井田汉兴阡陌兵车不取田赋戎马悉从官给
是以丐奴历年为患由马之少也故 晁错
说文帝劝农
功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谓免三人甲卒之
赋也至武帝七十年间众庶街巷有马千百成群乘牝 (第 19a 页)
丹所掳者赐其父母缗钱有妻子
者以聘财给之 江浙荆湖旱遣使乘传祠其境内山
川 咸平末河北转运使刘综上言 西汉晁错
以为爵
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 (第 12b 页)
县所以全终始也上曰高祖分封过制七国罹患光武
得以为戒旦曰 晁错
之谋忠而先见不能免祸议者以
七国反状素著而忽诛错是杜忠臣之口也上曰此所
以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向使错忠而 (第 4b 页)
容敌骑劫掠
其间无山川阨塞之防无形胜顾望之备虽将材兵盛
未暇长驱可谓授胜地于丐奴借寇兵为虎翼汉贾谊 晁错
不及此议者以河水未东故也唐戴胄马周不及
此议者以寺在幽北故也今大河尽东全燕陷北则御
敌之计莫大于河不 (第 7a 页)
代得失之迹绘图以备观览谏官
张方平亦言唐室治乱于今最近请取其可行于今有
益时政者录一二条上进兹亦贾谊 晁错
借秦谕汉之
意也 中书枢密院奏京西弓手等愿充军者已降宣 (第 3a 页)
疏上帝刋其名付中书
育奏疏駮之曰三代以来取士之盛莫如汉唐汉文帝
十五年诏举贤良文学之士上亲策之则有若 晁错

出焉是时非有灾异而举也武帝建元元年诏举贤良
方正直言极諌之士元光元年诏贤良对策则有若董
仲舒公孙 (第 23b 页)
二日某因蔽身同)
(列之后以观神宗不见某枕上辗转惊愕某近前神宗/乃定然某素受神宗顾托今可无愧但吾家如 晁错
于)
(汉室矣神宗既殿攒哲宗同宣仁圣烈皇后御迎阳门/垂帘听政是时允议哲宗与宣仁圣烈皇后同设席忽)
( (第 21a 页)
正月淮阳王宫正殿灾吴王濞胶
西王卬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
雄渠皆举兵反发兵西乡天子为斩 御史大夫晁错

谢七国大赦天下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 (第 17b 页)
 氏也

舆氏(云周大夫伯舆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又莫舆氏改为舆)
 臣谨按伯舆名也
晁氏(亦作朝亦作晁姬姓周景王子王子朝之后朝亦/作晁一云卫大夫史晁之后汉有 御史大夫晁错)
(
宋翰林学士晁迥子宗悫/参知政事望出颍川京兆)狐氏(姬姓周平王之子王子/狐之后以名为氏或言)
(晋唐叔 (第 8a 页)
  讲武
汉兴设南北军之备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彊蹶张材
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常以立秋后郊礼
毕斩牲于东门以荐陵庙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每十
月都课试金革骑士各有员数如有寇警平地用车骑
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孝文纳 晁错
之策以为军之 (第 42b 页)
弹之至天宝元年复旧)
 臣谨按汉仪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有疾
 法驾至第问得戮二千石申屠嘉欲斩 内史晁错

 也臣又按后魏之制令仆射中丞驺唱而入宫门至
 于马道及郭祚为仆射以为非尽恭之宜乃奏请御
 在太极 (第 7b 页)
独为置丞相也惠帝四年诏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
高后元年初置孝悌官二千石者一人文帝因 晁错

务农贵粟诏许民纳粟得拜爵及赎罪至于景帝后元
二年诏曰有市籍赀多不得官廉士寡欲易足今赀算
十以上乃 (第 2b 页)
使五算罪商之也)孝文人赋四十
丁男三年而一事(常赋岁百二十岁一事时天下之/人多故出赋四十三岁而一事)

说上令民入粟得以拜爵边食足支五岁可令入粟
郡县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人租如此德泽加
于万民帝从其言 (第 21a 页)
  法家
管子十八卷(齐相管夷吾撰/汉刘向录校)又十九卷(唐尹知章注/旧有三十卷)
二十四卷(唐房元/龄撰)管氏指略二卷(唐杜/佑撰)商君书五卷(秦/相)
(卫鞅撰汉有十/九篇今亡三篇)慎子一卷(战国时处士慎到撰旧有十/卷汉有四十二篇隋唐分为)

(十卷今亡九/卷三十七篇)韩子二十卷(韩非撰唐有尹/知章注今亡)晁氏新书七
(汉 御史大/夫晁错
撰)崔氏政论六卷(汉尚书/崔寔撰)刘氏政论五卷(魏/侍)
(中刘/廙撰)阮子政论五卷(魏清河太/守阮 (第 1b 页)
  别集一(楚/) (汉/) (后汉/) (魏/) (蜀/) (吴/)
楚兰陵令荀况集二卷 楚大夫宋玉集二卷

   右楚别集(二部/四卷)
汉武帝集二卷 淮南王安集二卷 贾谊集四卷 晁错
集三卷 弘农都尉枚乘集二卷 太常孔臧集
二卷 中书令司马迁集二卷 丞相魏相集二卷
太中大夫东方朔集二 (第 32a 页)
王于是取
赵之河间立辟彊是为河间文王文王立十三年薨子
哀王福嗣一年薨无子国除赵王遂立二十六年孝景
晁错
以过削赵常山郡诸侯怨吴楚反遂与合谋起
兵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德悍发兵住其
西界欲待吴楚俱进北 (第 58b 页)
之子不宜立元虽未伏诛不宜立嗣奏可国除
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立武帝初即位大臣惩吴
楚七国行事议者多冤 晁错
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太
彊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恶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
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