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台帝问子
翚来何缓太禧院使阿荣对曰翀体丰肥不任乘马从
水道来是以缓耳(元史/本传)
原文宗驻跸龙虎台 马祖常
应制赋诗尤被叹赏谓中
原硕儒唯 (第 9a 页)
祖常
(同/上)
原库库特穆尔遣部将白索珠以万骑卫京师驻于龙
虎台与博啰特穆尔战(同/上)
原札实博极群 …… (第 9a 页)
以翼之)
(于铄帝德与台无穷于隆神台与天斯同崇台有伟鸾/驾爰止天子万年以介遐祉 诚意伯文集)
(原 马祖常
龙虎台应制诗堑龙虎台高秋气多翠华来/曰似鸾坡天将山海为城 人倚云霞作绮罗周穆故)
(惭黄竹赋汉高空 …… (第 11b 页)
  重修
原狄梁公祠建自唐元大德间重建正统间修之其碑
云梁公为昌平县令有媪子死于虎媪诉于公公为文

檄神翌日虎伏阶下拜公告于众杀之土人思公德立
祠也(帝京景/物略)
原昌平县北有狄梁公祠元大德中重建学士宋渤记
之穹碑尚存庙中常有光怪每岁二月二日南山北山
之人皆来作社前数日夜碑上即有火光远而望之碑
字皆见近视之即灭 (马氏/
日抄)
原过沙河二十里至新井庵有松林阴一亩西数里柳
林中有台曰景梁台土人立以思狄梁公也(帝京景/物略 (第 13b 页)
  (臣/)等谨按据
大清一统志一作天盆山
原凤山在县西北十五里下有石佛寺元建(密云/县志)
增神山在县北十五里下有水潭(一大清/ 统志)
(补 马祖常
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诗我过溪踏瑶琼入/山来苍翠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 来访丹药羽人)
(已千岁清啸响山 (第 14a 页)
  化卷末
增房山车营岭环十数里峰头涧底皆是杏林又东一
小岭树尤奇古高者三丈低者丈馀状如垂柳繁花缀
(北游/纪方)

(补 马祖常
谢杏子诗是杏子黄金色筠笼出/蓟邱味甘醒午寝可 督诗邮 石田集)
原白樱桃生京师西山中微酸不及朱樱 (第 31a 页)
往来不过数岁终灭亡潼关不守国无民)
(便作龟兹能久长汴梁无用筑子城试看昌州三道墙/ 陵川集)
(原 马祖常
度居庸关诗冥飞鞚陟云巘决眦尽图画天/气吹高寒山雨洒长夏 冥白鸟去寂寂松子下陆行)
(石当涂水春泉绕 (第 17b 页)
元八年通元于琳宅之)
(左创立殿五楹而又建层坛于中央敞三门于离位十/年敕赐宫额曰天宝 同上)
(补 马祖常
祠星天宝宫作炬教命司诸席元辰集醮筵/星君符介寿岁纪辑安躔 焰天无夜熏焚树有烟音)
(如缑岭上拜似竹 …… (第 3b 页)
(补袁桷次韵 马伯庸
过天宝宫作白松暝碧云深鹤归/人倦寻朝回香满室祠罢月生襟 鸟分山影黄鹂啭)
(树阴小溪流不歇鸣咽似 (第 4a 页)
琴 清容居士集)
原都城南有道者居松鹤堂暇日同东平王继学为避
暑之游因作联句(石田/集)
(原 马祖常
王继学松鹤堂联句蟠偃云耸层霄惊露落/古雪虬枝喜垂涧鹭羽陋呜垤 石千岁苓顶朱百龄)
(血胎禽哺春巢乳 (第 4a 页)
   (氏喀里代妻关氏多利妻宁氏陶法哈妻孙氏/索色妻吴氏希尔德妻乌噜特氏张国宾妻杨)
   (氏正蓝旗固尔泰妻史氏察穆布妻巴雅喇氏/保拜妻杨氏浑奇妻瓜尔佳氏麻色妻 马氏马)
   (
杨阿妻杨氏达兰泰妻张氏闲散保住妻仓氏/法吉纳妻赵氏都伯盛妻傅氏麻奈 (第 9a 页)
马氏
西) …… (第 9a 页)
    (氏正白旗苏尔泰妻觉罗氏朱光彩妻达氏刘/琪妻傅氏镶白旗科什妻赵氏索祭妻何氏正)
    (红旗哲库纳妻曹氏镶红旗海哈妻 马氏
正神/蓝旗额岳讷妻伊氏松奇妻关氏镶蓝旗众)
(福陵总管保妻关氏阿尔泰妻徐氏氏正黄旗佟花芷妻 (第 10a 页)
人永庆
元初三公或置或不置或开府或不开府考李孟传言
司徒等官自大德以来封爵繁多宜汰罢从之仁宗时 马祖常
言司徒古三公之流近岁如沈宗摄汪元昌亦
授此职实为非便其时拜司徒者必多矣
明制三公三师内无司徒故生授者 (第 10b 页)
尊卑之礼不可不肃昨闻锡宴大臣)
(威仪弗谨非所以尊朝廷正上下也疏入帝欣纳之仍/谕侍臣曰自后母为此举又 马祖常
为监察御史弹劾)
(不避权贵/声震一时)明监察御史一百十人较前代为最多主纠 (第 17a 页)
章仪式不紊上尊朝廷之典礼下耸中外之观瞻又 马祖
曰百官朝见奏事古有朝仪今国家有天下百年典
章文物悉宜灿然光于前代况钦遇列圣文明之主如
科举取士吏员降 (第 27a 页)
 (壬午正宗以翰林居京邸氏携子女/避兵安东卫卫城破氏及子女死之)刘氏(曹大顺妻/即正宗女)
 (同母黄氏/皆死难) 马氏(李
禧/妻) (第 83b 页)
马氏(刘正/烨妻)
王氏(江之/楫妻)王氏(马化/中妻)
 王氏(刘日/爱妻)李氏(王于谋妻兵以上俱崇/祯壬午遇 难死 …… (第 83b 页)
 氏(田登/妻)刘氏(李日/华妻)侯氏(李学/颜妻)姚氏(周烨/妻)黄氏(王樽/妻)
 氏(刘浚/妻)刘氏(黄应/奎妻) 马氏(李潭/妻)
刘氏(王延/祯妻)张氏(杨嗣/盛妻)
 氏(王业/新妻)宋氏(谢国/璧妻)李氏(刘源/清妻)王氏( …… (第 83b 页)
 (以上见/邑续志)孙氏(李其/久妻)黄氏(刘鹏/翔妻)刘氏(李培/深妻)曹氏(王士/亮妻)
 氏(王国/栋妻)陈氏(韩继/休妻)史氏(生员刘/永年妻)张氏(举人周/派长妻) 马氏(孙/贞)
…… (第 85a 页)
 (王虎/妻)王氏(郜世/仁妻)彭氏(刘大/用妻)王氏(李明/妻)祁氏(杨诚/妻)曹氏
 (黄宪/妻)张氏(王资/贤妻) 马氏(尹
登/云妻 (第 140a 页)
马氏(程敬/妻)
王氏(钱利/用妻)刘氏 …… (第 140a 页)
 (葛廷/仪妻)尹氏(葛廷仪子/尚德妻)林氏(葛尚德子/惟文妻)赵氏(姜相/勇妻)高氏
 (姜相/武妻) 马氏(荣虎/妻)
徐氏(马纪/妻)楚氏(刘启/王妻)李氏(刘国/宾妻)王氏
 (杨梅/妻)尹氏(吴道/燝妻)刘氏(陈诏 (第 140b 页)
妻)成氏(刘埏/妻)姬氏(刘埏子/国彦妻)
 氏(徐洛/妻)班氏(徐成/龙妻) 马氏(张嘉/行妻)
路氏(许然/妻)李氏(刘宏/化妻)
 氏(徐有/政妻)薛氏(程应/龙妻)刘氏(程应/麟妻)朱氏(赵 …… (第 140b 页)
 氏(吴九/崇妻)吴氏(王自/诚妻)羊氏(聂望/妻)朱氏(何明/妻)葛氏(吴道/灼妻)
 氏(张炤/元妻) 马氏(吴见/可妻)
张氏(吴椅/继室)张氏(余应/鳌妻)陈氏(吴构/妻)
 氏(吴道/炵妻)高氏(赵廷/对妻)李氏(庞 …… (第 141a 页)
 氏(陈嘉/言妻)张氏(曹暹/妻)许氏(李文/光妻)王氏(许承/恩妻)李氏(王化/龙妻)
 氏(萧永/廷妻)张氏(李均/妻)曾氏(张成/妻) 马氏(赵璿/妻)
张氏(何上/瑞妻)
 氏(吴椅妾未以上俱崇祯/壬午城 破先各自尽)商氏(刘朴/妻)张氏(武举吴 …… (第 141b 页)
 (白加/兴妻)张氏(朱耀/妻)朱氏(白朝/进妻)李氏(董参/仪妻)郭氏(张木/洙妻)段氏
 (成中/立妻)姚氏(孙起/荣妻) 马氏(晁应/魁妻)
薛氏(桑一/士妻)孙氏(刘一/桂妻)朱氏
 (李永/秦妻)刘氏(赵以/旃妻)张氏(刘如/向妻)籍氏( (第 143a 页)
萧云/捷妻)潘氏(冉永澄妻/ 以上俱)
 (夫亡守节/见旧州志) 马氏(吴堉妻年十/六夫亡自缢)
仝氏(李有林妻夫亡守/节三年服除后服)
 (毒死见兖/州府志)
 单 县宋李氏(元祐/间旌)戴氏(庆 (第 143a 页)
 鲁之人闻之莫不嗟咨叹息有为泣下者李及蒙古
 之族皆大愧悔羞见冯母子冯视子任反出己子上
 中书参知政事王士熙侍御史 马祖常礼部尚书

 术鲁翀翰林学士吴澄集贤学士袁桷奎章阁侍书
 学士虞集国子司业李端太常博士柳贯辈争为文
 章盛夸 (第 8a 页)
   珍禽竞集高林雾(杨载/)路马遥翻白玉蹄(傅与/砺)
   耕馌画图豳国俗(徐鹿/卿)
天章烂熳象明奎 (马祖/常)
   雕楹羽帐紫金床(李商/隐)满手琼瑶更有光(韦渠/牟)
   五色䌽毫裁
凤诏(黄滔/)
九天 (第 22b 页)
冰树剂龙香 (马祖/常)

(第 22b 页)
学穷儒释三千架(王建/)日下珍珠十二行(罗隐/)四海
宣文今极盛(吴师/道)昭回云汉焕
奎章 (马祖/常)
   边陲万里注
恩波(崔铉/)勃律天西采玉河(杜甫/)
七德龙韬开黼帐(骆宾/王)五营飞将拥霜 …… (第 23a 页)
 仗建朱干(柳贯/)杏花满地堆红雪(刘兼/)桂树吹香出
   宝栏(陈旅/)食叶蚕声行入听(陈造/)
 殿头持卷隔帘看 (马祖/常)
太平天子策贤良(周伯/琦)
万岁声传震八荒(杨万/里)
圣代即今多雨露(高适/)
皇恩宁肯间沉翔( (第 24a 页)
徐铉/)苑中苜蓿空骐骥(傅与/砺)竹下鹓

   雏绕凤凰(苏颋/)早晚虞庠誇得士(孔武/仲)侍臣应
   奏庆云章 (马祖/常)
   鸾凤旌旗拂晓陈(韦元/旦)楼悬日月镜光新(释广/宣)
   千官
黼帐杯前
寿(沈佺/期)(第 24b 页)
   总其事亦即今

  盛京五部之比故并附著于表又考 马祖常
有上
   都学宫诗而百官志不见开平建学之制案元
   制各路皆有儒学教授学正学录等员统于总
    (第 42a 页)
  高汝砺(金城人尚/书右丞相)   傅慎微(秦州人礼/部尚书)
  张邦宪(秦州人永/固县令)
 元
   马祖常(狄道人御/史中丞)
   闾仲贤(泾州人延/安府知府)
  闾卜花(泾州人监/察御史)   武绍文(伏羌人刑/部侍郎) (第 6a 页)
 公私之用所过州郡商农安业军民不扰世祖亲征
 额哷布格正卿出私财市马五百以助军帝厚赡其
 家拜礼部尚书谥忠懿
  马祖常
狄道人正卿曾孙延祐初廷试第二授翰林拜 (第 15b 页)
 御史以直言忤上官意去起为翰林侍讲官御史中
 丞立朝多所建明为文自成一家言文帝谓中原硕
 儒惟 祖常
云谥文贞
 赵昌本乌斯藏多族氏始附宋赐姓赵氏世居临洮
 父巴莽富甲诸族昌貌甚伟有力兼人金贞祐中以
  …… (第 16a 页)
 正十二年以王事没于兴元

 乌玛喇西域人元授河南光州达噜噶齐威德兼济
 任满光人立去思碑 马祖常
撰文后升授亚中大夫
 佥通政院事授通议大夫浙江湖州府总管
明王道亨狄道人举建文元年乡试弟道隆举永乐九 (第 17b 页)
 (律谒告归江南夺民田中丞杨多/尔济劾之罢为江浙平章政事)
夏四月朔日食○帝如上都○五月成纪县山移
 (是夜疾风电雹北山南移至西河川次日再移平地/突出土阜高者二三丈陷没民居监察御火 马祖常)
 (
言山不动之物今而动焉由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有当言不言之佞故致然尔)
  发明(天道常动地道常静苟 …… (第 7a 页)
  (特书/予之)
八月帝还大都

 (帝在御已久犹居东宫而饮酒无度 监察御史马祖/常
上书言天子承天继统当极保爱玉食之御犹审)
 (五味之宜酒醴之供可不思百拜之义大内正衙朝/贺之地虽陛下 (第 13b 页)
 (京畿水平地丈馀/饥民四十馀万)
江淮旱饿○秋八月立皇后巴约特氏
 (后雅克特/穆尔之女)
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谢病归
 (初 御史中丞马祖常
求集荐引其乡人龚伯璲集固/不从 (第 12b 页)
祖常
不悦帝之将立也召诸老臣赴上都集亦)
 (与焉 (第 12b 页)
祖常
使人告集曰御史有言矣盖以文宗尝命/集书诏言帝非明宗子故 (第 12b 页)
祖常
以是风集使去集乃)
 (谢病归临川集既去侍臣有以旧诏言者帝不怿曰/此我家事岂由彼书生邪寻遣使赐酒币召 …… (第 12b 页)
  发明(凡书以病免实也谢病归托也书奎章阁侍/书学士谢病归病帝也终纲目书谢病归三)
  (皆不得已而托之者也集因 马祖常
所扼遂谢病/归当时之轻是官亦可知矣呜呼君子之于小人)
  (势犹冰炭每每相反然而始终不屈于小人者君 …… (第 13a 页)
 (重于太师邪巴延意稍解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才人缺望巴延曰举子多以赃败有壬曰科举未行)
 (时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巴延曰举子中可/任用者惟参政尔有壬曰若张梦臣 马伯庸
辈皆可) …… (第 17b 页)
 (烈/)

  发明(虞集问学该博事君忠直自文宗至顺四年/因 马祖常
之扼谢病而归一十六载优游家)
  (居无心轩冕而惟以著述为功诚一代之人豪也/元有此人而顺帝不能知群臣 (第 42b 页)
   徵士丘钓矶先生葵
丘葵字吉甫同安人家海屿中因自号钓矶蚤有志考
亭之学初从辛介甫继从信州吴平甫授春秋亲炙吕
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风度端凝如鹤立振鹭宋末科

举废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元世祖闻其名遣 御史马伯
与达噜噶齐奉币徵聘不出赋诗见志所著有易解
义书解诗口义春秋通义四书日讲经世书声音既济
图周礼补亡等书 …… (第 20b 页)
山肯为秦婴出之句
明太祖曰老蛮子欲吾杀之以成名耳遂放回此乃世
俗流传之误也诗系吾乡丘钓矶作见本集题云 御史
马伯庸
达噜噶齐徵币不出有述至今海边童叟咸知
诵之其相传久矣按宋潜溪撰杨铁崖墓志云洪武二
年召诸儒纂修礼乐书 (第 24b 页)
   监丞陈众仲先生旅
陈旅字众仲莆田人父子彦兄震皆一时名士旅幼孤
资禀颖异其外大父赵氏学有源委旅得所依于书无
所不读稍长负笈至温陵从乡先生傅公定保游声名
日著用荐为闽海儒学官适中丞 马祖常
使泉南一见
奇之谓旅曰子馆阁器也因相勉游京师既至学士虞 (第 3b 页)
 (因之南郊在上元县东北南山之阳方国珍黄岩人/刘福通颖州人韩山童栾城人徐寿辉罗田人郭子)
 (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以日者术游定远遂家 马马/氏
是为明孝慈高皇后宿州人徐达字天德汤和字)
 (鼎臣皆濠人费聚字子英五河人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张士诚泰 …… (第 3b 页)
 (事生之仪按明史礼志宗庙祭器用银以金涂之寻/尽易以金酒壶盂盏每事皆八朱漆盘碗二百四十)
 (挥椸枕簟箧笥/帏幔浴室皆具)
立妃 马氏
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
 (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当吴汉接境战争无虚日后/手缉甲士衣履佐军尝言治天下以不杀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