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樂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史評類
詔令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作岂先王因人情而为之节文邪
元史诸职官父母亡匿丧纵宴乐遇国哀私家设音乐
并罢不叙
明太祖实录洪武元年十二月辛未监察御史高原侃
言京师人民循习元人旧俗凡有丧葬设燕会亲友作

乐娱尸惟较酒筵厚薄无哀戚之情流俗之坏至此甚
非所以为治且京师者天下之本万民之所取则一事
非礼则海内之人转相视效弊可胜言况送终礼之大
者不可不谨乞禁止以厚风俗上乃诏礼官定民丧服
之制 世宗
实录嘉靖九年左都御史汪鋐上言居丧之家作
乐饮酒实灭弃礼法合无在京在外通行御史督同有
司严加禁治庶几浮 (第 36b 页)
 有天下是故明于为人后之义者错诸天下无难矣
 案薛氏此篇为嘉靖初年兴献王大礼而发其言可
 谓深切著明矣无如 世宗
牵于私情意存丰昵而张
 璁桂萼霍韬方献夫诸人倡奇邪之说以逢迎而蛊 (第 45b 页)
 居藩陛下既为冢嗣复以亲称濮王则仁皇岂不震
 怒濮王岂不侧惧君臣兄弟立致衅隙其视陛下当
 如何也神灵如在亦岂不然 明史 世宗厚熜
宪宗
 孙也父兴献王国安陆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三以
 世子理国事十六年三月袭封武宗崩无嗣慈寿皇
 太后 …… (第 42b 页)
 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九月丙寅定称孝
 宗为皇伯考昭圣皇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
 章圣皇太后为圣母武宗为皇兄武宗后为皇嫂
 案张璁以 世宗
入继为继统不继嗣直抉为人后之
 藩篱乃 (第 43b 页)
世宗
得以恣行其私而无忌计诚狡矣夫 (第 43b 页)
 (又韵会小补区愿切音劝礼缁衣在昔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注周田观古文为割申劝陆德明释文观依注读为劝)又 
(叶古黄切音光汲冢周书师旷歌无射曰国诚宁矣远人来观修义经矣好乐无荒)又叶规伦切音均前汉高彪诗枉道依 
 合复无所观先公高节越可永遵(又叶居员切音涓传毅七激推深穷类靡不博观光润嘉美 世宗
其言)又叶扃县切涓 
(去声扬雄甘泉赋大厦云谲波诡摧嗺而成观仰桥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无见)又叶掌与切音 (第 15a 页)
 别于尊者则国君之支庶别为大夫所谓大夫不得

 祖诸侯者是也有自尊而别于卑者则单寒之庶姓
 积功劳用为卿子孙世 世宗
之者是也呜呼先王之
 立法岂能百世无弊哉在后之人因其势而去其积
 甚者可矣由乎亲亲之义而言之则展亲睦 (第 2a 页)
  律吕精义乃臣父之遗志而臣愚所述也分为内外二
篇内篇主声数者为本外篇主辨论者为末虽则祖述
前贤师法往古然非宋已来律家常谈也是以臣愚窃
谓比照大明清𩔖天文分野等书事例宜加大明二字
于书名之首焉何也盖此一书前代未有实自我朝始
耳良由世庙中兴礼乐咸新文化远被而朝野臣民靡
然向风矣当此之时于历数则有若乐頀华湘唐顺之

赵贞吉顾应祥等诸臣出焉于乐律则有若张鹗吕楠
廖道南王廷相韩邦奇等诸臣出焉如是诸臣未能殚
举各有著述一时出者皆赖 世宗皇帝
好学作养之所
致也由是臣父恭王厚烷及臣外舅祖都御史何瑭亦
与闻焉然此二臣颖悟超卓论议精当盖多前贤所未 (第 47b 页)
  古人有言声不过五五声之变至不可穷也在人摘
而用之耳但乐章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
亦有长短句者谱类不能尽载各举数章以为定式
庶几放此而推之也

   世宗肃皇帝
御制乐章谱

  大祈榖献香乐奏达馨之曲(黄钟之徵用林钟起调林钟毕曲) 四言

  恭祈宝穑 爇献真 …… (第 21b 页)
  臣谨按孟子曰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章则可
以为谱古人之诗则不能为谱孟子岂欺我哉抑学
者自画耳臣愚建议以为该部考选协律郎及典学

等官之时取太常知音人赴部出题试之其题四言
则取毛诗五言七言则取文选文粹等书长短句取
楚骚或古乐府各一二篇以为题目务要创新谱不
许雷同就令歌之以协笙笛其谱宜以 世宗肃皇帝
御制乐章谱及存心录太常总览二书所载本朝雅
乐谱为式不许如刘濂李文察之所杜撰本寺堂上
官知音者充考官品 (第 24b 页)
社左传有所谓书社千社清丘之社后
世有所谓枌榆之社民间自有一家之中霤条分缕析
各自裁祠譬之父一而已子孙 世宗
之异母别生各妣
其母生则异膳死别立宫其义一也记云王为群姓立
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曰 (第 155b 页)
之沃亦称原隰原隰所该甚


广与大陆相似谓公刘之隰原亦在厎绩中则可


谓禹贡之原隰专在豳地则不可也 世宗
郑氏已 (第 40a 页)
 迨至于魏有苏绰者邃识其书取以辅宇文周其所

 更立制度多本之周礼虽大经不明事多杜撰然其
 良法美意亦足开唐家一代制作之懿为后 世宗

 谓六官府兵与租庸调是也周礼虽存其义晦矣梁
 明威将军崔灵恩合周礼仪礼二戴之学敷述贯穿
 该悉其 (第 12b 页)
道诗两山为俯仰一鸟
不得度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历历数过帆当途气如虎杨士奇甘露赋圣人膺乾符御九五溥帝泽 肃皇
度宏德化于万方明威令于率土)(徒古切乐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
南渡石介诗狱中
(第 22b 页)
 秽乱不忍言矣又其甚焉若刘玄德立刘璋妻为后
 周世宗取李崇训妻符氏为妇夫玄德英主诸葛
 亮良辅其为此也奚以克曹氏为哉 世宗
亦贤君尝
 与儒者读汉史商确大义至于得国立符氏为后夫
 崇训父子反逆事败弟妹皆死而符氏不能死其非
  (第 2b 页)
贞淑而不可为宗庙之主王化之基明矣 世宗
既杀
 其夫与子取之亦何以哉抑不见魏道武杀人之夫 (第 2b 页)
 而纳其妻生子而弑道武 世宗
读前史何不与儒者
 商确至此哉易曰家人利女贞
初九闲有家悔亡何也叶子曰教妇初来并踞可排教
 子婴孩啐 (第 3a 页)
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班固西都赋内则别风嶕峣眇丽巧而竦擢张千门而立万户顺)


阴阳以开阖(汉书叙传 世宗
奕奕思弘祖业畴咨熙载俊髦并作)杨戏作庞士元赞军师美志 


雅气炜晔惟此义定忘身报国(夏侯湛抵疑吝江 (第 18b 页)
 山碑二丈  尧庙碑丨 (史晨奏铭触期五丨所)  精之胄   稽度为丨制    
(景北海碑阴□丨字汉兴按即赤字汉尚赤故名赤而字汉兴赤本作□说文从大从火碑则变大为㞤)
 变火为小字 (曹全碑 世宗
廓土丨竟按即斥字原误释作岑) 说文本作㡿从广从屰碑变从干 
 郭仲奇碑𢇛秦擿楚陈球 (鲁峻碑阴魏郡 (第 57a 页)
  始诏以大庆殿为明堂三圣并侑有宋一代明堂
  自皇祐始理宗举行皇祐故事以太祖太宗宁考
  并配实祐五年复诏增高宗盖至是而配天者凡
  四矣 明世宗
用謟臣丰坊之请尊皇考睿宗配祀
  以藩臣而干大典僭莫甚焉原其故皆由严父之
  一言启之也
 本朝稽古 (第 31a 页)
    究于古义固不以瑕掩瑜也史称闽中学者
    率以蔡清为宗至明衡独受业于王守仁闽
    中有王氏学自明衡始考明衡当嘉靖三年
     世宗
尊所生而薄所后于兴国太后诞节诏
    命妇入贺于慈寿皇太后诞辰乃诏免朝时
    盈庭附和新局而明 (第 2a 页)
  以上节取经文略见古圣人之重卜筮如此曲礼

  倒筴侧龟于君前有诛戒之慎也柴 世宗
在民间
  诣王处士卜一蓍跃出卜者曰先人遗言凡筮而
  蓍自跃出者贵为天下主得非天下主乎 (第 15b 页)
世宗

  诘责之而私心甚喜此蓍之神也唐高祖时有西
  僧能口吐火以威人傅奕奏曰此不足信若火能
  烧臣 (第 15b 页)
 (离前涣则后萃杞宋有徵则颛□而上犹可屈指也/故知圣神之文必无虚设书意之间常未尽言影响)
 (傅会以求精/微去之远矣)
  (肃皇帝
曰天以二气运育万物五行受令无一不然/人君能体天心牧天民以五行为法听政施令皆上)
 (合天意下合民心是 …… (第 12b 页)
 (明作元后然其操存之序皆与下学同功孔子告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说)
 (诗曰思无邪此五/者又敬事之实也)
  (肃皇帝
曰敬用五事者言人君能诚以脩身而聪明/于视听恭于貌顺于言又思微察迩是乃所以建极)
 (而为福民/之要也 …… (第 17a 页)
 (微著以为次序必如易象所属则乾兑两金震巽两/木坤艮两土司空两水司徒两土司寇两火因而重)
 (之多寡饶乏各不相碍/也因别为图著于后篇)
  (肃皇帝
曰农用八政者言人君以此庶政施于朝廷/无一不举而天下之人各厚其生亦所以福乎民也)
  五纪章第六
四五 …… (第 19a 页)
 (民则天人之故灿如指掌至于帝王五德盛衰之治/断自五行中分畴象二千有百九十一载左顺右逆)
 (一负一胜惟有德者能持其后/不至困穷其精义与是相起云)
  (肃皇帝
曰协用五纪者五纪乃相天之五行人君能/致此五纪顺序若时合于天道亦所以福乎民也) (第 22b 页)
忠许衡等欲以是书定元乐而并无一合


乃仍遣学士徐世隆徵金人掌乐许政等奏大晟


诸乐而古乐一无所用 明世宗皇帝
思兴古乐尚 (第 21a 页)
 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
 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
高平南高原周显德元年二月北汉刘旻攻潞州三月
 乙酉 世宗
如潞州以攻汉壬辰次泽州阅兵于北郊 …… (第 11b 页)
 侯驿周昭义军节度使李筠遣牙将逆战于太平驿

 张元徽斩昭义将穆令均筠遁归上党三月旻兵逼
 潞州引而南 世宗
曰刘旻少我谓我新立而国有大
 丧必不能出兵且善用兵者出其不意吾当自将击
 之冯道等谏怒卒自将击旻癸巳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