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四書類
易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時令類
法制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一卷
   未见
 刘克庄曰网山先生名亦之字学可福清人一号月
 鱼先生艾轩先生之高弟其论著句句字字足以
 周公
之意 (第 21a 页)
 足以取审也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
 之末焉
 陆德明曰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卷杜氏合而
 释之故曰经传集解
 权德舆曰仲尼 明周公
之志而修经丘明受仲尼之
 经而为传元凯悦丘明之传而为注左氏有无经之 (第 14b 页)
 如日星而何其文之隐迄于今而犹莫之裁也吾又
 疑乎孔氏一私书耳例不得与鲁之史并行于时安
 在其为见诸行事而 明周公
之志于天下也吾又疑
 乎非其位而托之乎南面以诛夺之不少让也彼谓
 左氏受经作传者吾无据焉而吾又疑乎其 (第 7a 页)
    鲁史受经于仲尼者刘知几也谓左氏受经
    于仲尼博采诸家叙事尤备能令万代之下
    见其本末比馀传功最高者啖助也谓仲尼
     明周公
之志而修经丘明受仲尼之经而为
    传者权德舆也谓孔子之门左氏富而不诬 (第 26a 页)
  (县时奢寅叛硕辅募兵战守有汪举人者与贼通/伺硕辅出战举火内应城陷硕辅整衣冠北面稽)
  (首曰臣力竭矣自缢而死事闻/赠光禄寺少卿荫子锦衣千户)
  遵义府
  
  周
 镇(郡人立功任遵化参将崇祯时战/死于边阖家殉难事闻封墓赠祭)
  孝义
  贵阳府
  明 (第 7a 页)
  都匀府

  
  周
 纲(清平人能文章工吟咏自/号南坡学者称南坡先生)
 国朝
  刘 蛟(都匀府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检 (第 16b 页)
 推广之今所傅大戴礼夏小正篇小戴礼月令篇三代
 之遗文大略可见矣月令虽出吕览而蔡邕次其章句
 孔颖达定其正义推 明周公
品制列之于经汉晋而下
 若四民月令四时纂要以及千金锦带岁华纪丽岁时
 杂记诸书代有撰述未睹赅备前明之 (第 1a 页)
 令本尧典授时之意而推广之今所传大戴礼夏小
 正篇小戴礼月令篇三代之遗文大略可见矣月令
 虽出吕览而蔡邕次其章句孔颖达定其正义推

 周公
品制列之于经汉晋而下若四民月令四时纂
 要以及千金锦带岁华纪丽岁时杂记诸书代有撰
 述未睹赅备前明之 (第 10a 页)
  叶居仲

元叶广居字居仲至正乙酉间尝居杭新门之东里教
授见辍耕录及阅魏文靖公骥自得斋集序知其先居
杭而后迁嘉禾也序云自得斋诗文集者钱唐叶盛维
新集其祖元江浙儒学提举公之所著也惟叶初为括
苍之松阳人以维新之十六世祖银青府君居元祐党
籍持节涛江遂为杭人后迁嘉禾其子孙青紫蝉联儒
术相业在宋盛时人罕与俪公生于其族实宋吏部尚
书赠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公谥文康时之六世孙夷

考文康以积学从政正色立朝若居台阁而击韩侂胄
之奸任侍从而定建储之策述礼经会元以 明周公

邦立极敦礼崇乐之要其文学政事诚表表伟伟于当
时者也公承其家学于书无所不读其所长者春秋与
时之名士 (第 33a 页)
   陈门增     陈量德
   陈善      陈宜亮
  周氏
   周义强     全柱
   德 明      周
永明
   三岱      周文奎 (第 3a 页)
修经(唐书裴光庭传光庭撰续春秋经传自战国讫隋表/请天子丨丨光庭等作传权德舆明经策问春秋者)
(以仲尼 明周公
之志而丨丨丘明受仲尼/之经而为传元凯悦丘明之传而为注)开经(唐书萧德言传德/言晚节学愈苦每)
(丨丨 (第 46a 页)
 (底是体流行底是用体静而/用动○以上语类二十条)
阴阳只是一气阴气流行即为阳阳气凝聚即为阴非
 直有二物相对也此理甚 明周先生
于太极图中已
 言之矣(荅杨/元范)
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已涉形器五性为形而下者恐皆
 未然阴阳固是形而 (第 37a 页)
  发祥而亦以豳风裕后盖自后稷公刘以蚕绩耕
  稼之事教民而民之饮和食德者遂不觉风俗之
  何以厚而礼教之何以 明周公
欲以是式化于天
  下也故于一岁之中三致意焉厥后讽诵既久渐 (第 29a 页)
  招友人看芙蓉

一水澄于练孤芳锦作丛故将迟暮景开向寂寥中夕
露垂秋白江霞媚晚红薄言方采掇持赠故交同
  明周(一首/)
   明周号懒云潞安人居法住寺
  送人还壶关
林花未吐怯轻寒人在天涯送客还千里好山迎马首
白云飞 (第 5a 页)
  春秋为史法说        陈廷敬
春秋圣人之史也非经也后世谓之经也有史官之史
未经笔削之春秋是也有圣人之史既经笔削之春秋
是也圣人之史古无此体乃夫子断自圣心创为义例
为万世不刋之史法也杜预曰遵周公之遗制又曰
周公
之志以为 (第 9a 页)
明周公
之志则可以为遵周公之制则
不可柳宗元言杜预谓例为周公之常法曾不知侵伐
入灭周公之盛时不应预立其法柳子 (第 9a 页)
 躬为鲁史受经于仲尼者刘知几也谓左氏受经于
 仲尼博采诸家叙事尤备能令万代之下见其本末
 比馀传功最高者啖助也谓仲尼 明周公
之志而修
 经丘明受仲尼之经而为传者权德舆也谓孔氏之
 门左氏富而不诬有以见圣贤之心者刘轲也谓丘 (第 24b 页)
  春秋为史法说
春秋圣人之史也非经也后世谓之经也有史官之史
未经笔削之春秋是也有圣人之史既经笔削之春秋
是也圣人之史古无此体乃夫子断自圣心创为义例
为万世不刋之史法也杜预曰遵周公之遗制又曰

周公
之志以为 (第 31b 页)
明周公
之志则可以为遵周公之制则
不可柳宗元言杜预谓例为周公之常法曾不知侵伐
入灭周公之盛时不应预立其法柳子 (第 32a 页)
性嗜欲爱憎之心何因而生也曰情者妄也邪也邪与
妄则无所因矣妄情灭息本性清 明周
流六虚所以谓
之能复其性也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论语曰朝闻
道夕死可矣能正性命故也问曰情之所昏性即灭矣 (第 13a 页)
  月令辑要序
古者于明堂之中施十二月之令本尧典授时之意而
推广之今所传大戴礼夏小正篇小戴礼月令篇三代
之遗文大略可见矣月令虽出吕览而蔡邕次其章句

孔颖达定其正义推 明周公
品制列之于经汉晋而下
若四民月令四时纂要以及千金锦带岁华纪丽岁时
杂记诸书代有撰述未睹赅备前明之季冯 (第 4b 页)
问。春秋者。以仲尼 明周公
之志而修经。邱明受仲尼之经
而为传。元凯悦邱明之传而为注。然则夫子感获麟之无
应。因绝笔以寄词。作为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