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金石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華嚴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梁纪善墓志铭
宣德甲寅七月丙子朔鲁府纪善梁本之卒于官本之
初病王日遣医赐药既卒赐棺及赙为文遣官祭之于
是其子㮚将奉衬归葬泰和某乡某原具状求余为铭
梁杨世婚姻家本之之考 畦乐先生
妣陈安人及兄用
之皆余铭其葬矣今于本之又义不可固辞梁氏先世 (第 8b 页)
柔淑以贞孝有自传礼有自承既寿考终
吉壤肇茔垂祉锡胤厥来绳绳勒铭俾徵杨氏之甥
   陈孺人墓碣铭
孺人 畦乐先生梁不移
之配姓陈氏元赣州路推官致
仕学礼之曾孙潮州路儒学教授以道之孙处士有庆 (第 15b 页)
之子母萧氏孺人讳某在室有女德父母求佳婿于名
族得 畦乐
而内赘焉无几遭元季兵燹焚荡州闾乡党
莽为丘墟 (第 16a 页)
畦乐
与孺人掇拾煨烬拮据为庇以养母及
婚嫁其弟妹 (第 16a 页)
畦乐
教授里中二子潜混几冠皆力学能
教孺人曰学必务经术毋徒挟兔园册自足耳其治家
长少内外秩然有度而躬俭勤率 (第 16a 页)
先二子皆仕潜累官
至翰林侍读兼春坊赞善混累官至蜀府纪善孺人享
禄养三十年凡所以治其家者一不变 畦乐先生
卒孺 …… (第 16a 页)
先卒孙男若干孺人之卒也葬某乡某原又三年混来
北京以状求铭墓余尝铭 畦乐
及潜之墓矣然余生晚
不及见先世事孺人祖母杨夫人先少傅吟窗府君之
子孺人自幼为杨夫人所爱岁时尝携归外家 (第 17a 页)
   三乐斋记
余读孟子至三乐而未尝不愧且戚也盖余早失怙赖
母氏教育卒之未能效终养之私又独立无兄弟之亲
少不闻道不能卓然脩身慎行以蹈于寡过之地无一
善可以自庇况能有善以及人者乎夫系之于天非我
所能必者虽古圣贤末如之何而圣贤所以得自致者

皆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则吾安得无所愧哉而求
吾之乡党庶几无所愧戚焉者于吾有通家之好曰
不移先生
先生有二子长曰潜次曰混先生敦德务义
明于理人之术际皇明熙洽之时则将老矣退筑一室
郭西柳溪之上与农圃为 (第 6a 页)
   宋东斋墓志铭

呜呼前二十年西昌老师宿儒凋丧尽矣独邑之西城
有宋东斋袁颜乐 梁畦乐
三先生者皆教授里中其年
相若其居相迩其出入相偕其乡衣冠之会必皆正宾
位其邑大夫政有所疑必皆见咨决居数 (第 19a 页)
   祭金尚书文
维永乐十四年岁次丙申正月甲午朔越二十有九日
壬戌具官某等谨以柔毛刚鬣清酌之仪致祭于故兵
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公之灵于乎公为国之重
臣缙绅之领率方踰耆指使之年曷奄然遽没也公于
事上恭勤小心终始一致恳恳慎密也公辅储君孜孜

尽诚知无不言言无不见悦也公之存心宽厚恻隐惓
惓济物也公之临事度义而行柔不茹而刚不屈也公
之胸襟坦夷平直无有町畦表里洞达也所存诸心施
诸事如此故无间贵贱皆闻讣而惊怛也况某等素同
事而相契讵不心伤而恸切也瞻对灵筵幽明永诀跽
荐一觞中焉惙惙也尚飨
   祭 畦乐先生

维永乐九年岁次辛卯九月己未朔越三日辛酉姻家 (第 15a 页)
生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谨遣
侄弼以清酌蔬果之仪致祭于故 畦乐先生
梁公尊丈
之灵于乎族姻老成凋丧殆空猗惟先生岁寒松柏乡
邦文献逝者如许猗惟先生灵光在鲁丱角从游童子
(第 15b 页)
   集部六
 畦乐诗集       别集类五(明/)
  提要
    (臣/)等谨案畦乐诗集一卷 明梁兰
撰兰字 (第 1a 页)

    秀
又字 (第 1a 页)
不移
泰和人右赞善梁潜之父也隐
    居不仕故以 (第 1a 页)
畦乐
自号于杨士奇为姻家士
    奇尝从之学诗此集即士奇所编前有洪武
    三十一年士奇序考士奇所作兰 …… (第 1a 页)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畦乐诗集原序
诗以道性情诗之所以传也古今以诗名者多矣然三
百篇后得风人之旨者独推陶靖节由其冲和雅澹得
性情之正若无意于诗而千古能诗者卒莫过焉故能
轻万钟芥千驷翛然物表俯仰无惭岂非足乎已而无
待于外者乎是虽不必以诗名而诵其诗者慨然想见
其为人吾邑 畦乐梁先生
生元季蚤失怙下董帷设绛
帐资束脩承欢母氏后以二子绩学制行膺政教之任 (第 3a 页)
  陈克昌

逸士陈克昌先生周闽县人也元末布衣隐居石潭尝倚竹作
歌以写其志歌曰修竹兮青青内虚兮外直素节兮贞姿寒暑
兮一色冷冷兮朝夕予舍之兮焉适一

   梁不移
(第 6p031a 页)
梁不移先生
兰泰和人也自号 (第 6p031a 页)
畦乐先生
邹仲熙谓其隐
居乐道王希范称其养志丘园吾见其西畦自适悠然有陶潜
之趣矌然有魏野之思

  程搏霄
(第 6p031a 页)
以三昧名目明之。此品都举此一乘根本法界。皆 明时不移
(第 0856b 页)
不移
处。以菩提场无中边故。所修众
行。常等如刹那三世。无增减故。无去来故。次入法
界品。都举天上人间十方 …… (第 0856b 页)
通十忍。乃至如来
出现品。佛果位终。皆悉不离普贤旧行。明以法身
定体。圆通始终。一际一处。三法同一。 不移
普光明
殿报居之宅。齐头普印。无有重会三会。去巳还来。
以法界门。不可作世情思想解故。如善财从觉城 …… (第 0858a 页)
食。五味一时
顿熟方始食之。从初食时。五味同食。乃至食竟。其味
不离五也。明五位因果。十信总明。时亦 不移。
毕竟佛
果。不离初信之法。如依样画像等。问曰。一切众生。本
有不动智。何故不自应真常净。何故随染。答 (第 0865a 页)
《陈贽蒙轩集》三卷,《梁铦翠岩槁》六卷,《周旋畏庵集》二卷,《贺甫感楼集》一卷,《朱禋纪行集》一卷, 《梁兰畦乐
集》一卷,《钱复苏湖集》一卷,《赵谧贞斋集》一卷,《黎久未斋槁》十六卷,《刘本云泉集》五卷,《李贤古
曲           宋璲
  蚕妇词           孙蕡
  远将归            梁兰
  裁衣行           刘秩
  桑妇谣          周是修
  暗纺词        ……》孙蕡
朝看箔上蚕,暮收茧上丝。丝成给口食,不得上身衣。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年学歌舞。
《远将归》 梁兰
远将归,归来苦不早。黄河西没不复归,铁衣夜夜眠秋草。远将归,归来在何时。明年二月桃花飞,郎时归来妾下
吟           前人
  湘江道中思常宗       杨基
  荆湘道中           梁兰
  渡湘江有感        高应冕
  湘江道中         高道素
  湘江旅怀       ……鹭立不飞,双鸿递相直。馀烟菱女唱,新月渔郎笛。此处忽怀人,相思杳何极。
荆湘道中           梁兰
江入潇湘近,山连楚塞高。两崖如积铁,一水不容舠。惯客宁辞远,藏身岂惮劳。同门多宦达,漂泊愧吾曹。
浪而驰,亡伤险巇。置彼鲙鲈,直捣鲸鲵。又歌曰:蜂则冯房,蚁则纳穴,如狃而安,陡焉生灭。歌罢,适风来舞 梁兰
老之髯,众失噱对面峙峰方突兀竞尊,似可蹴而至。予与揭子兴勃勃便走数里特从焉。日晡而尚绕其麓,呼者曰:
雅曲凄然愁到菱花旧恨牵好过两重山外去吹嘘万里遇高贤 限交此去重增福睚过此时心自足荣华得处快图谋更喜后 庭秀兰
玉 玉杯石盘数繁难历尽千千斛春后碧桃花似绿六亲无分命中招骨肉之中生不足重金重紫贵人提书中自有黄金屋饶
刘腾凤、黄朝安、王文、蔡廷萼、陈光辉、高大烈、洪汝诚、潘振科、叶欣、吴廷庆、林青山、梁志高、林春申、 梁兰
、林岚、徐伸、陈攀龙、刘大河、赵由博、侯应选、杜逢春、林汝弼、苏爔、武生林士宜、林兆庚、林兆祥、张国 (第 153 页)
各散走而自归。诸殃毕消。随烈焰而飘荡。景福争至。共阳春而满盈。盖惟原宪蓬户绳枢。虽小足以容膝。卢家桂 梁兰
室。所居不过庇身。歌哭聚族于斯。聊优游而卒岁。驷车门闾可大。则有俟于后人。
峿堂集卷之二十三
 祭文 (第 45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