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書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四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華嚴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明与灵成为韵北征颂资天心谟神明与冥城径庭为韵泗水亭碑铭炎火之德弥光以明与荣为韵傅)
 (毅北海王诔维王勋德是昭是明与铭声荣为韵崔骃大理箴熙乂帝载旁施作明与平清听迸为韵 崔)
 (瑗
尚书箴无曰我审而怠尔明与庭成清荣经声为韵张衡东京赋含德章台天禄宣明与宁为韵王逸)
 (九思阳气发兮清 (第 29a 页)
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


火为主(班固西都赋种别群分部曲有署罘网连纮笼山络野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崔瑗
河堤谒者 


箴疏为砥柱率彼河浒大陆既碍播于北野(张衡思玄赋蹶白门而东驰兮云台行乎中野乱弱水之) (第 10a 页)
 (缩失时坐逋后也诎节其歾内有主也窾木之振小人见侮也悔缩之复得在后也)将测将造邪危作 

主也将无疵易为后也(玄错应也今而度也古迎知前永见后)玄摛见下字下 扬雄河东赋灵祗 


既乡五位时叙絪缊玄黄将绍厥后(赵充国颂见雅字下按此颂之亦绍厥后犹河东赋之将绍厥后)


也文选五臣本不通其音而改后为绪谬矣(解难师旷之调钟俟知音者之在后也孔子作春秋几君)


子之前睹也(班固十八侯铭洋洋丞相势谲师旅扰攘楚魏为汉谋主六奇解厄扬名于后)又见雅 


字下(白虎通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馀)


(马融广成颂若夫鸷兽毅虫倨牙黔口大匈哨后缊巡欧纡负隅依阻莫敢婴御) 崔瑗
东观箴三叶 

 (靖公果丧厥绪宗庙随夷远之荆楚麦秀之歌亿载不腐史臣司艺敢告侍后)张衡西京赋见下 王 …… (第 25b 页)
厥绪西伯戡黎祖伊奔走(越绝书本事北陵齐楚诸侯莫敢叛者乘薛许邾娄莒旁毂趋走越王句践)


属刍莝养马 (崔瑗
东观箴是以明哲先识择木而处夏终殷挚周聃晋黍或笑或泣抱籍遁走)张衡 


西京赋见下 王逸九思见去声诟 (第 36b 页)
 (不贰兮固终始之所服也夕惕若厉以省愆兮惧余身之未敕也)观舞赋于是饮者皆醉日亦既昃美 
 (人兴而将舞乃修容而改服袭罗谷之杂错申绸缪以自饰) 崔瑗
司隶校尉箴煌煌古制分划五服翼 

翼封畿四方之极牧监匡设是谓王国(胡广印衣铭明明上皇旌以命服纡朱怀金 (第 35b 页)
 (出车兮步九野之夷泰坐中州而一顾兮望崇山而回迈)

(他达唐割二切)

他达切去声则吐外反(诗生民二章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说文达小羊也从羊 

 (大声唐割切去声则徒对反)诗长发见伐字下 易林 

小畜之睽芽蘖生达阳昌于外 (汉崔瑗
张平子碑文盈科而逝成章乃达)黄庭经见谒字下 晋左 


思蜀都赋见室字下(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尘籍平逵之 (第 48b 页)
 (出车兮步九野之夷泰坐中州而一顾兮望崇山而回迈)

(他达唐割二切)

他达切去声则吐外反(诗生民二章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说文达小羊也从羊 

 (大声唐割切去声则徒对反)诗长发见伐字下 易林 

小畜之睽芽蘖生达阳昌于外 (汉崔瑗
张平子碑文盈科而逝成章乃达)黄庭经见谒字下 晋左 


思蜀都赋见室字下(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尘籍平逵之 (第 51b 页)
足貌庄子暖暖姝姝)○雏(崇于切鸡子也)
(尔雅生噣雏疏鸟生子而能自啄食者又鹓雏鸟名)([𡠉]妇也 崔子玉
清河王谏惠于媰孀又妇人妊娠也)
(又尤韵)(稷穰又尤韵)○毹(朔纡切氍毹毛席)(毛磔起貌八荒中有 (第 11b 页)
(三)(陟离切觉也欲也二十一)(古文)䵹蜘(说文曰䵹蛛蟊)
(也)(上同)𪑜(𪑜𪐴草书势出 崔子玉
记今增)䣽䣽(酒也或省)(䓡母药草)(酒厚也)
(估物也)(质当也亦作)胝疧䟡踬(皮厚也俗作胘) (第 28a 页)
(也)(指也说文曰刺也)(䘢)𪑜(𪑜草书势 崔子玉
记)(言也)(下病)(生笋)
(鬣也)(切三)(敕豸切衣絮编也又池豸二音十六)(剥也)(说文 (第 11b 页)
    天问何所夜寒何兽能言(又舜闰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告二女何亲)九辨愿托志于素餐 

汨莽莽而无垠(九章孤子吟而抆泪兮放子出而不还孰能思而不隐兮昭彭咸之所闻)王褒 


(九怀河伯兮开门迎予兮欢欣顾念兮旧都怀恨兮艰难)张恊七命布飞羉张修罠陵黄岑挂青 


峦画长堤以为限带流溪以为关(班固东都赋受四国之图籍膺万方之贡珍内抚九夏外绥百)


蛮 相如封禅颂不必谆谆谕以封峦(魏伯阳参同契依托丘山与鬼为邻)扬雄甘泉赋懿懿 


(芬芬熛讹硕麟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安如山) 崔瑗
窦大将军鼎铭禹镂其鼎商刻其盘纪 


功申戒贻则后人(陆机文赋眇众虑而为言挫万物于笔端)秋胡行吉凶纷 …… (第 14b 页)
桓桓(晋献公时僮谣龙尾伏辰鹑之奔奔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荀卿赋篇长幼待 


之为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 (崔瑗
七依命夷羿作虞人骋韩卢以逐奔)薛莹诗父子 


(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虽则灰韵无报万分)杨雄 …… (第 15b 页)
长楸间寒鳖炙熊蹯巧捷惟万端(美女萹采桑岐路间落叶何翩翩腰佩翠琅玕)参同 


契伏蒸须臾间号曰黄举焉 (崔瑗
草书势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剿其墨翰)蔡中郎胡 


(公赵国夫人哀赞悼孤衷之不遂兮思悄憭以伤肝幽 (第 38a 页)
之逸女何百离而曾不一耦(汉光武赐侯霸书崇山幽都何可隅黄钺一下无处所)吴越春秋 


天有历数德有薄厚 (崔瑗
东观箴夏终殷挚周聃晋黍或哭或泣抱籍遁走)胡广侍中箴籍闳 


饰颜秽我神武邓通擅铸不终厥后(汉高帝盛 (第 32b 页)
有大壑号为无际)秦琅琊刻石文方伯分职 


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贾谊吊屈原文谗谀得志方正倒植) 崔瑗
司隶校尉箴大汉通 


变崇弘简易吞舟之网以济艰厄(殷臣火浣布赋燎无烁而不焦在兹林而独眤火焚木而弗枯 (第 25b 页)
尺)郤正释讥人吊其躬 


鬼芟其额初升高冈终陨幽壑(孙楚荣启期赞荣心殷雅既夷既怿浊以徐清寂然淡泊) 崔瑗
草 


(书势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旨用于卒迫陆机七徵矫凌霄之高阁腾藻阴阴奕奕)演连 


(珠火 (第 55a 页)
 晚获此碑劲健方格杂置汉刻中未易甄别
晋张平子碑  永和四年
 字原云在邓州
 隶释云张平子碑晋南阳相夏侯湛作水经云西鄂
 县有平子墓墓东有碑文字悉是篆 崔瑗
之辞也盛
 弘之郭仲产并云夏侯孝若为郡簿其文复刋碑阴 (第 59b 页)
 为铭然碑阴二铭乃 崔子玉
及陈翕隶字耳墓次又
 有二碑唯见其一以夏景驿途疲而莫究郦氏之说
 如此今世所传凡百君子者即平子篆碑其 …… (第 60a 页)
 氏石柱按贾瑶后汉书作贾琮
太公庙碑  无年月
 水经注云汲县有太公庙庙前有碑云太公望者河
 内汲人也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 崔瑗
曰太公
 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
 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三老王喜
 廷 …… (第 82a 页)
 同云得之老舅彦远彦远者陆柬之侄也传授笔法

 人名云蔡邕受于神人传之 崔瑗
及女文姬文姬传
 之钟繇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羲之传
 之王献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欣传之王僧虔僧 (第 115a 页)
  (七/)百官箴王阙如扬雄崔骃等皆仿为之
阙谓过失也太史号令百官每官各为箴辞以戒王若
箴之疗疾故名箴焉言官箴者各以其官所掌而为箴
辞虞人掌猎故以猎为箴也汉成帝时扬雄爱虞箴遂
依仿之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后亡失九篇后汉崔骃

子瑗
瑗子寔世补其阙及临邑侯刘騊駼大傅胡广
各有所增凡四十八篇广乃次而题之署曰百官箴皆
仿此虞箴为之
  (第 5b 页)
 易震不于其躬于其邻又曰艮其限危熏心也艮其

 身止诸躬也(按原本/四句脱)班固东都赋登灵台考休徵俯
 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又与棱字叶 崔瑗
祭和帝文
 元景寝曜云物见徵冯相致妖遂当帝躬韩愈祭嫂
 文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天补音
  (第 2a 页)
军市军社之所在皆曰里也垒谓军壁 崔瑗
中垒校尉
箴曰堂堂黄帝设为垒壁(春秋秦伯使术来聘公羊术/作遂古术遂通故学记术有)
(序注云术当作遂或 (第 27b 页)
忘沈括云古人诗之急韵也音霜又养韵)(鹔鹴又养韵)
(又养韵)(嫠女列子京城氏之孀妻又曰孀妻弱子 崔子玉
清河王诔惠于媰孀)(偶也)
(两只也从右手持二佳又古右手字也监本误从)(艂艭舟名从反误)𢥠(惧 (第 10a 页)
则上古结绳何废伏牺前也其苍颉则说者不
同故世本云苍颉作书司马迁班固韦诞宋忠傅玄皆
云苍颉黄帝之史官也 崔瑗
曹植蔡邕索靖皆直云古
之王也徐整云在神农黄帝之间谯周云在炎帝之世
卫氏云当在庖牺苍帝之世慎到云在庖牺 (第 6a 页)
 石云以碑考之乃魏青龙三年立非邕书也

一百八十三

张平子碑

 永和四年立在邓州水经云是 崔瑗
之辞隶释云晋
 南阳相夏侯湛作字画仅可观故附于隶释之末

一百八十四

郎中王政碑
 元嘉三年立在济 (第 4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