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評類
載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毘曇部類
律部類
洞真部
續道藏
黄龙甘露碑
碑文(前十行阙其群/臣列名录后)
(上阙/一人)司徒臣(姓名/阙)安汉将军(下阙又/阙五人)侍中臣(阙/)立侍中
(下/阙)尚书(下阙又/阙四人)五官中郎将臣(姓名/阙)太中大夫臣(姓名/阙)
中散大夫臣(姓名/阙)博士臣 许慈 议郎臣(姓名/阙)议郎臣(阙/) …… (第 1a 页)
碑阴
(上阙/六人)侍中臣(阙/)立侍中(下/阙)尚书(下阙又/阙二字)光禄大夫臣(姓/名)
(阙又阙/二人)中散大夫臣刘(阙/)博士臣 许慈 议郎臣(姓名/阙)议
郎臣(姓名/阙)议郎臣孟光议郎臣(姓名阙下阙/人又阙二人) 益州前
部(阙二 …… (第 2a 页)
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立庙作碑蜀志次
年曹丕既灭汉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等上言武
阳龙见君之象也与 博士许慈 议郎孟光立礼仪上 …… (第 3a 页)
可辨者侍中议郎从事史中郎将数十人两碑俱有
许慈 孟光题名则立石非同时也建安二十五年汉
祚已终次年四月蜀主方称帝改元则辛丑之春蜀
人犹奉汉代正朔故 (第 4a 页)
碑文(前十行阙其群/臣列名录后)
(上阙/一人)司徒臣(姓名/阙)安汉将军(下阙又/阙五人)侍中臣(阙/)立侍中
(下/阙)尚书(下阙又/阙四人)五官中郎将臣(姓名/阙)太中大夫臣(姓名/阙)
中散大夫臣(姓名/阙)博士臣 许慈 议郎臣(姓名/阙)议郎臣(阙/) …… (第 1a 页)
碑阴
(上阙/六人)侍中臣(阙/)立侍中(下/阙)尚书(下阙又/阙二字)光禄大夫臣(姓/名)
(阙又阙/二人)中散大夫臣刘(阙/)博士臣 许慈 议郎臣(姓名/阙)议
郎臣(姓名/阙)议郎臣孟光议郎臣(姓名阙下阙/人又阙二人) 益州前
部(阙二 …… (第 2a 页)
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立庙作碑蜀志次
年曹丕既灭汉太傅许靖安汉将军糜竺等上言武
阳龙见君之象也与 博士许慈 议郎孟光立礼仪上 …… (第 3a 页)
可辨者侍中议郎从事史中郎将数十人两碑俱有
许慈 孟光题名则立石非同时也建安二十五年汉
祚已终次年四月蜀主方称帝改元则辛丑之春蜀
人犹奉汉代正朔故 (第 4a 页)
杜密(阳城人为人沈质少有厉俗志为司徒胡广/所辟累迁北海相宦官子弟为令长有奸恶)
(者辄捕案之后去官还家桓帝时徵拜尚书令转/太仆党事起免归与李膺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杜/焉)︹三国︺︹汉︺孟光(洛阳人献帝时入蜀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
(家旧典昭烈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慈 等并掌制/度后主时累迁大司农常于众中责大将军费袆)
(每直言无/所回避)郤正(偃师人安贫好学博览坟籍 (第 39a 页)
(者辄捕案之后去官还家桓帝时徵拜尚书令转/太仆党事起免归与李膺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
(李杜/焉)︹三国︺︹汉︺孟光(洛阳人献帝时入蜀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
(家旧典昭烈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慈 等并掌制/度后主时累迁大司农常于众中责大将军费袆)
(每直言无/所回避)郤正(偃师人安贫好学博览坟籍 (第 39a 页)
(禄大/夫)宗预(南阳安众人仕蜀汉为丞相亮主簿累迁/屯骑校尉两使吴孙权嘉其善对遗以大)
(珠一斛累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许慈(南阳人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又有胡)
(潜虽学不沾治然卓荦强诎蜀汉昭烈/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博士) 李严(南阳人/少为郡)
(职史以才干称刘璋用为成都令后归昭烈拜偏将/军进尚书令昭烈疾革严与诸葛亮并 (第 33a 页)
(珠一斛累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许慈(南阳人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又有胡)
(潜虽学不沾治然卓荦强诎蜀汉昭烈/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博士) 李严(南阳人/少为郡)
(职史以才干称刘璋用为成都令后归昭烈拜偏将/军进尚书令昭烈疾革严与诸葛亮并 (第 33a 页)
续后汉书卷六十五上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二上下
儒学
汉
何休 服虔 颖容 谢该 许慎 蔡玄
郑玄 许慈 孟光 来敏 尹默 李撰
谨按何休服虔颖容三传阙 …… (第 10a 页)
论于宋圣人
之大义备真儒之学与天地并而立人极焉学者毋去
彼取此妄有轻重也必贯而一之然后为至已
许慈 (第 21b 页)
仁笃 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
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时又 …… (第 21b 页)
孟光字孝裕河南雒阳人太尉郁之族子也(原注续汉书郁中常
侍孟贲之弟)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入蜀刘焉
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
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
譊欢咋(原注譊奴交反欢休袁反咋徂格反)昭烈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
慈 等并掌制度末帝即位为符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 (第 22b 页)
列传第六十二上下
儒学
汉
何休 服虔 颖容 谢该 许慎 蔡玄
郑玄 许慈 孟光 来敏 尹默 李撰
谨按何休服虔颖容三传阙 …… (第 10a 页)
论于宋圣人
之大义备真儒之学与天地并而立人极焉学者毋去
彼取此妄有轻重也必贯而一之然后为至已
许慈 (第 21b 页)
仁笃 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
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时又 …… (第 21b 页)
孟光字孝裕河南雒阳人太尉郁之族子也(原注续汉书郁中常
侍孟贲之弟)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入蜀刘焉
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
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
譊欢咋(原注譊奴交反欢休袁反咋徂格反)昭烈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
慈 等并掌制度末帝即位为符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 (第 22b 页)
(吴志薛莹传大/皇帝末年命太)
(史令丨丨郎中项峻始撰吴书南齐书礼志吴则/太史令丨丨拾遗汉事蜀则孟光 许慈 草建众典)索孚(十六国春/秋前凉录)
(丨丨燉煌人善射十中八九或谓之曰射有法乎孚曰射之/为法犹人主之 (第 32a 页)
(史令丨丨郎中项峻始撰吴书南齐书礼志吴则/太史令丨丨拾遗汉事蜀则孟光 许慈 草建众典)索孚(十六国春/秋前凉录)
(丨丨燉煌人善射十中八九或谓之曰射有法乎孚曰射之/为法犹人主之 (第 32a 页)
燎以照嘉/客郑谷读薛尚书诗集诗落笔空追怆会蒙借丨丨)一斤(后汉/书左)
(慈传曹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 许慈 乃为赍酒一升脯丨丨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晋书张华传以华阴土丨丨致焕焕更以)
(拭剑倍益精明宋书郭世道 (第 10a 页)
(慈传曹操出近郊士大夫从者百 许慈 乃为赍酒一升脯丨丨手/自斟酌百官莫不醉饱晋书张华传以华阴土丨丨致焕焕更以)
(拭剑倍益精明宋书郭世道 (第 10a 页)
(字孝裕河南洛阳人博物识古无书不览犹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 许慈
等)
(并掌/制度)
观国光(易丨丨之丨利用宾于王刘筠大酺赋览德辉而狎至丨/丨丨而聿来又耶律楚材诗黎 (第 13a 页)
(并掌/制度)
观国光(易丨丨之丨利用宾于王刘筠大酺赋览德辉而狎至丨/丨丨而聿来又耶律楚材诗黎 (第 13a 页)
舅氏又为父所不礼即折节仕进/虽多所更历清省恪然每之官不将妻子妻子贫乏织藜芘以自)
(供/)胡潜(蜀志 许慈 传魏郡丨丨字公兴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刘潜(南/史) (第 34b 页)
(供/)胡潜(蜀志 许慈 传魏郡丨丨字公兴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刘潜(南/史) (第 34b 页)
矜俊/捷天幸蒙丨丨)请借(史记留侯世家臣丨丨前箸为大王/筹之注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通借(蜀/志) (许慈
传慈与胡潜并为博士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丨丨)如借(家语在贫如客使/臣丨丨不迁怒不) (第 48b 页)
战国策甘茂曰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国于公以丨丨)克伐(论语丨丨怨/欲不行焉可)
(以为仁矣蜀志先主定 蜀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二人更相丨丨谤讟忿争形于声色)参伐(史记/秦始)
(皇纪吕政以诸侯并 (第 6b 页)
(以为仁矣蜀志先主定 蜀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二人更相丨丨谤讟忿争形于声色)参伐(史记/秦始)
(皇纪吕政以诸侯并 (第 6b 页)
崇儒
昔鲁哀公闻仲尼之对终身不敢戏儒言加信行加义
故以区区小国与周升降盖能重圣人之教而保世延
祚者也彼孙刘而下咸裂壤分王历世绵久非独山川
之阻甲兵之利诚亦典刑不忘风教可尚也至若崇建
学馆绍封圣绪增严祀奠申禁丘陇以至详延国胄优
其课试精选鸿儒职兹讲授其或亲临阅听推之宴赐
皆所以敦尚素业润色政典考之遗籍斯可举矣
蜀先主初定成都于时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
籍沙汰众学以 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与孟光来敏等典
掌旧文
吴大帝权黄龙二年正月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第 1b 页)
昔鲁哀公闻仲尼之对终身不敢戏儒言加信行加义
故以区区小国与周升降盖能重圣人之教而保世延
祚者也彼孙刘而下咸裂壤分王历世绵久非独山川
之阻甲兵之利诚亦典刑不忘风教可尚也至若崇建
学馆绍封圣绪增严祀奠申禁丘陇以至详延国胄优
其课试精选鸿儒职兹讲授其或亲临阅听推之宴赐
皆所以敦尚素业润色政典考之遗籍斯可举矣
蜀先主初定成都于时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
籍沙汰众学以 许慈 胡潜并为博士与孟光来敏等典
掌旧文
吴大帝权黄龙二年正月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