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涅槃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梦乘舟过日月之旁(笺按孙子兵书曰伊尹名摰庾信/铭乘舟相日又咏怀诗乘舟能上)
(月皆用/此也)汤乃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沉璧退立黄鱼双
踊黑鸟随之止于坛化为黑玉(笺按 鱼豢 典略曰汤东/观洛沉璧黄鱼双跃出)
(于坛帝王世纪曰汤沉璧/于洛获黄鱼黑玉之瑞)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 (第 2b 页)
(月皆用/此也)汤乃东至于洛观帝尧之坛沉璧退立黄鱼双
踊黑鸟随之止于坛化为黑玉(笺按 鱼豢 典略曰汤东/观洛沉璧黄鱼双跃出)
(于坛帝王世纪曰汤沉璧/于洛获黄鱼黑玉之瑞)又有黑龟并赤文成字言 (第 2b 页)
重至宰相亦为学士则极矣惟夫御史也者不独主
典古来藏书仍且省视内外章奏故诸史皆为清官而
御史兼㨿清要也 鱼豢 魏略载薛夏之言曰兰台为外
台秘书为内阁此时御史所掌秘籍已不在禁中故命
为外台若周则直在柱下汉则直在殿 (第 20a 页)
典古来藏书仍且省视内外章奏故诸史皆为清官而
御史兼㨿清要也 鱼豢 魏略载薛夏之言曰兰台为外
台秘书为内阁此时御史所掌秘籍已不在禁中故命
为外台若周则直在柱下汉则直在殿 (第 20a 页)
司马之先已有名昭者矣)
魏武之称本纪始于寿而孙盛且有专书(唐书艺文志有孙盛魏武
本纪四卷)王沈 鱼豢 诸人可知也吴孙皓欲为父和作纪韦
曜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则曜之撰吴书自坚以下 …… (第 45a 页)
董卓之死在献帝初平三年操未秉政三国未分谢承
华峤司马彪(见本书卓传注)袁山松(见范氏汉书注)之徒撰后汉书皆
为立传寿乃阑入魏志何也刘知几云汉之有董卓犹
秦之有赵高昔车令之诛既不列汉史何太师之毙遂
独刋魏书或者曰魏志之首董卓明祸首也倘亦西汉
世家项籍之意乎
唐书志艺文称 鱼豢 魏略有五十卷并不言有典略隋
志则并魏略亦无此注引魏略又引典略即一书也太
平御览直称魏典略焉略有列传有 (第 47a 页)
纯固传有清介传
有儒宗传有勇侠传有游说传有苛吏传有佞幸传有
西戎传皆与他史题目不同姚思廉修梁书又称魏略
知足传方田徐于管胡则其道本异刘协云阳秋魏略
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徵或疏阔寡要刘知几
云 鱼豢 姚察著魏梁二史巨细毕载芜累甚多而俱榜 (第 47a 页)
魏武之称本纪始于寿而孙盛且有专书(唐书艺文志有孙盛魏武
本纪四卷)王沈 鱼豢 诸人可知也吴孙皓欲为父和作纪韦
曜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则曜之撰吴书自坚以下 …… (第 45a 页)
董卓之死在献帝初平三年操未秉政三国未分谢承
华峤司马彪(见本书卓传注)袁山松(见范氏汉书注)之徒撰后汉书皆
为立传寿乃阑入魏志何也刘知几云汉之有董卓犹
秦之有赵高昔车令之诛既不列汉史何太师之毙遂
独刋魏书或者曰魏志之首董卓明祸首也倘亦西汉
世家项籍之意乎
唐书志艺文称 鱼豢 魏略有五十卷并不言有典略隋
志则并魏略亦无此注引魏略又引典略即一书也太
平御览直称魏典略焉略有列传有 (第 47a 页)
纯固传有清介传
有儒宗传有勇侠传有游说传有苛吏传有佞幸传有
西戎传皆与他史题目不同姚思廉修梁书又称魏略
知足传方田徐于管胡则其道本异刘协云阳秋魏略
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徵或疏阔寡要刘知几
云 鱼豢 姚察著魏梁二史巨细毕载芜累甚多而俱榜 (第 47a 页)
诸志
宋书以陈志无志晋书未成无志并蜀魏吴晋四国之
志而入于宋书之中隋书以梁陈书无志后齐后周书
无志并四国之志而入于隋书之中史官以此夸多斗
繁可矣律以史裁则两史均讥书名宋书而杂载吴晋
蜀魏之事可乎书名隋书而杂载梁陈齐周之事可乎
倘嫌本书未备则附益其下增广记闻如裴松之之注
陈志可也不然成书之后径自孤行以备搜采如 鱼豢
之魏略崔鸿之十六国春秋可也混而一之记事记言
之伦脊于此大失矣或曰隋书与宋书不同宋书纪志 (第 9a 页)
宋书以陈志无志晋书未成无志并蜀魏吴晋四国之
志而入于宋书之中隋书以梁陈书无志后齐后周书
无志并四国之志而入于隋书之中史官以此夸多斗
繁可矣律以史裁则两史均讥书名宋书而杂载吴晋
蜀魏之事可乎书名隋书而杂载梁陈齐周之事可乎
倘嫌本书未备则附益其下增广记闻如裴松之之注
陈志可也不然成书之后径自孤行以备搜采如 鱼豢
之魏略崔鸿之十六国春秋可也混而一之记事记言
之伦脊于此大失矣或曰隋书与宋书不同宋书纪志 (第 9a 页)
不重可悲夫其中尚有与堇浦讨论者
窃尝考熹平石经始于蔡邕诸公而邯郸淳修之正始
石经亦出于淳而嵇康等祖之 鱼豢 魏儒宗传序曰黄
初元年之后新王乃始埽除太学灰炭补旧石碑之缺
坏时淳方以博士给事中是补正熹平隶字旧刻者 (第 6b 页)
窃尝考熹平石经始于蔡邕诸公而邯郸淳修之正始
石经亦出于淳而嵇康等祖之 鱼豢 魏儒宗传序曰黄
初元年之后新王乃始埽除太学灰炭补旧石碑之缺
坏时淳方以博士给事中是补正熹平隶字旧刻者 (第 6b 页)
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
魏书江式传及北史皆言魏陈留邯郸淳特善仓雅许
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
石经于汉碑之西而卫恒四体书势云魏初传古文者
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为写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蝌蚪之名遂效其
形水经注以迄晋书撰恒传皆同此说胡三省并为计
其年岁云按此碑以正始年中立汉书云元嘉元年度
尚命邯郸淳作曹娥碑时淳已弱冠自元嘉至正始亦
九十馀年或以三字为魏碑则是谓之邯郸淳所书非
也按 鱼豢 魏略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
祥等七人为儒宗传其序曰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
始埽除太学灰炭补旧石 (第 6b 页)
魏书江式传及北史皆言魏陈留邯郸淳特善仓雅许
氏字指八体六书精究闲理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
石经于汉碑之西而卫恒四体书势云魏初传古文者
出于邯郸淳恒祖敬侯为写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
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蝌蚪之名遂效其
形水经注以迄晋书撰恒传皆同此说胡三省并为计
其年岁云按此碑以正始年中立汉书云元嘉元年度
尚命邯郸淳作曹娥碑时淳已弱冠自元嘉至正始亦
九十馀年或以三字为魏碑则是谓之邯郸淳所书非
也按 鱼豢 魏略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
祥等七人为儒宗传其序曰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
始埽除太学灰炭补旧石 (第 6b 页)
王降都护分车师后王之西为乌贪訾离地以
处之乌贪訾离南与且弥接为今之特讷格尔
即阜康县治则特讷格尔以东应属车师后王
地 鱼豢 魏略载车师后部王治于赖城与汉书
所载乌贪訾离国治于娄谷者境本毗连音亦 (第 25a 页)
处之乌贪訾离南与且弥接为今之特讷格尔
即阜康县治则特讷格尔以东应属车师后王
地 鱼豢 魏略载车师后部王治于赖城与汉书
所载乌贪訾离国治于娄谷者境本毗连音亦 (第 25a 页)
以县为河南郡治后汉更始元)
(年都洛阳二年迁长安世祖建武元年幸洛阳却/非殿遂定都焉改洛为雒三国魏复故 鱼豢 魏略)
(曰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故除佳而加水变雒为洛晋书)
(地理志 (第 2b 页)
(年都洛阳二年迁长安世祖建武元年幸洛阳却/非殿遂定都焉改洛为雒三国魏复故 鱼豢 魏略)
(曰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故除佳而加水变雒为洛晋书)
(地理志 (第 2b 页)
三国事涉汉晋参出互见百有馀年诸所记注不啻数
十百家其行于世者汉史则华峤汉书谢承后汉书司
马彪续汉书袁宏汉纪袁炜献帝春秋张璠汉纪乐资
山阳公载记王𨼆蜀记孙盛蜀世谱郭冲五事魏史则
王沉魏书傅玄魏书及傅子评断孙盛魏氏春秋 鱼豢
魏略孔衍汉晋春秋阴澹魏纪吴史则韦曜吴书虞溥
江表傅胡冲吴历虞预会稽典录环氏吴纪于晋则干
宝晋纪虞预晋 (第 47b 页)
十百家其行于世者汉史则华峤汉书谢承后汉书司
马彪续汉书袁宏汉纪袁炜献帝春秋张璠汉纪乐资
山阳公载记王𨼆蜀记孙盛蜀世谱郭冲五事魏史则
王沉魏书傅玄魏书及傅子评断孙盛魏氏春秋 鱼豢
江表傅胡冲吴历虞预会稽典录环氏吴纪于晋则干
宝晋纪虞预晋 (第 47b 页)
昭烈皇帝姓刘氏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景帝子中
山靖王胜之后也武帝诏诸侯王得推恩侯支庶子弟
靖王百馀子侯者五人元狩六年封贞涿县陆城亭侯
元鼎五年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原注汉书孝景皇帝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
中山靖王胜胜以前三年立有子百二十馀人四十三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十一年薨子顷
王辅嗣四年薨子宪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怀王循嗣十五年薨无子绝四十五岁成帝鸿嘉二年复立宪王弟
孙利乡侯子云客是为广德夷王三年薨无子绝四十年哀帝复立云客弟广汉为广平王薨无后平帝元始
二年复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广德王奉靖王后王莽时绝王子侯表中山靖王子广望节侯忠将梁侯朝平
薪馆侯未央陆城侯贞薪处侯嘉元鼎五年皆坐酎金失侯 鱼豢
典略备本临邑侯枝属也)昭烈祖
父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终东郡范令昭烈少孤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 …… (第 3a 页)
宜早图之布不听以状语昭烈与并势击术使
屯小沛昭烈乃遣关羽守下邳身还小沛秋七月帝至
雒阳(原注雒本作洛 鱼豢 云汉火行忌水故去水加隹自光武后改为雒字)八月曹操劫
帝迁许遂专朝政表昭烈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昭
烈复 (第 8a 页)
山靖王胜之后也武帝诏诸侯王得推恩侯支庶子弟
靖王百馀子侯者五人元狩六年封贞涿县陆城亭侯
元鼎五年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原注汉书孝景皇帝贾夫人生赵敬肃王彭祖
中山靖王胜胜以前三年立有子百二十馀人四十三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十一年薨子顷
王辅嗣四年薨子宪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怀王循嗣十五年薨无子绝四十五岁成帝鸿嘉二年复立宪王弟
孙利乡侯子云客是为广德夷王三年薨无子绝四十年哀帝复立云客弟广汉为广平王薨无后平帝元始
二年复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广德王奉靖王后王莽时绝王子侯表中山靖王子广望节侯忠将梁侯朝平
薪馆侯未央陆城侯贞薪处侯嘉元鼎五年皆坐酎金失侯
父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终东郡范令昭烈少孤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 …… (第 3a 页)
宜早图之布不听以状语昭烈与并势击术使
屯小沛昭烈乃遣关羽守下邳身还小沛秋七月帝至
雒阳(原注雒本作洛 鱼豢 云汉火行忌水故去水加隹自光武后改为雒字)八月曹操劫
帝迁许遂专朝政表昭烈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昭
烈复 (第 8a 页)
末帝讳禅字公嗣母曰甘皇后建安十二年生于荆州
二十四年昭烈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皇帝位立
为皇太子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
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
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
得焉(原注礼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惟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郑玄曰物犹事也)可不勉与
三年夏四月昭烈崩于永安宫五月帝即皇帝位于成
都年十七(原注 鱼豢 魏略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
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 …… (第 2a 页)
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
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 鱼豢 云备败于小沛禅时始生及奔荆州能识
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则败于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 (第 2b 页)
二十四年昭烈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皇帝位立
为皇太子册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
禅朕遭汉运艰难贼臣篡盗社稷无主格人群正以天
明命朕继大统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
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
得焉(原注礼记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惟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郑玄曰物犹事也)可不勉与
三年夏四月昭烈崩于永安宫五月帝即皇帝位于成
都年十七(原注 鱼豢 魏略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
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 …… (第 2a 页)
如此备与禅未尝相失也又诸葛亮以禅立之明年领益州牧其
年与主簿杜微书曰朝廷今年十八与禅传相应理当非虚而 鱼豢 云备败于小沛禅时始生及奔荆州能识
其父字玄德计当五六岁备则败于小沛时建安五年也至禅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禅 (第 2b 页)
猛有将领之气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
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传曰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其此之谓欤 鱼豢 曰谚言贫不学
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此实然之势信不虚矣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 (第 4a 页)
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传曰楚则失之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其此之谓欤 鱼豢 曰谚言贫不学
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此实然之势信不虚矣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 (第 4a 页)